全身解剖对应CT
全身CT断层解剖详细实用图解
支气管树
各级支气管在CT图像上的形态、 位置以及支气管扩张、狭窄等病变 。
肺门和肺血管
肺门淋巴结、肺动静脉在CT图像上 的形态以及病变表现。
纵隔和心包CT断层解剖
纵隔
纵隔的分区,以及各种纵 隔肿瘤、淋巴结肿大等病 变在CT图像上的表现。
心包
心包的形态、位置以及心 包积液、肿瘤等病变在CT 图像上的表现。
详细描述
颈动脉在CT图像上呈现为中高密度影,其管壁较厚且密度较高。颈静脉则呈现出 较低的密度影,管腔较大且形态相对柔软。在CT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的 走行、分支以及是否存在狭窄、扩张或血栓等病变。
喉和甲状腺CT断层解剖
总结词
喉和甲状腺是颈部的重要器官,其在CT图像上呈现出各自的解剖结构和密度特征。
适用人群
适用于医学专业学生、医生、研究人员等需要了解全身CT断层解剖的 人群。
02 头部CT断层解剖
颅骨CT断层解剖
颅盖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等,呈现连续的骨性结构,对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颅底骨
包括前、中、后颅窝的骨性结构,与脑组织相邻,形成容纳脑组织的凹槽。
脑实质CT断层解剖
灰质
位于大脑表面,由神经元胞体和突起 组成,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白质
位于灰质深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负责传递信息。
脑室和脑池CT断层解剖
脑室
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是脑内部的空腔, 容纳脑脊液。
脑池
包括鞍上池、桥脑池等,是脑表面的凹陷区域,容纳脑神经 和血管。
03 颈部CT断层解剖
颈部软组织CT断层解剖
总结词
颈部的软组织结构在CT图像上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包括皮肤、肌肉、血管和淋巴结等。
CT断层解剖图解颈胸腹
CT断层解剖图解颈胸腹166第16断层1、右心室2、左心室3、胸主A4、下腔V5、肝右叶167第17断层1、右心室2、左心室3、胸主A4、食管5、下腔V6、肝右叶168第18断层1、右心室2、左心室3、食管4、胸主A5、下腔V6、肝右叶169第19断层1、右心室2、左心室3、胃底4、胸主A5、食管6、下腔V7、肝右V8、肝中V9、左叶间V170第20断层1、食管2、胃底3、左肺下叶4、胸主A5、下腔V6、肝右叶171第1断层,经左、右膈穹1、膈2、肝左外叶3、食管4、下腔V5、肝右叶176第6断层,经肝门V左支矢状部1、下腔V2、肝中V3、肝门V左内支4、肝门V左支矢状部5、肝门V左外下支177第7断层,经肝门V左支横部1、胃体2、横结肠及其脾曲3、肝尾状叶4、下腔V5、肝门V右前上支6、肝中V7、肝门V左支横部8、肝圆韧带裂9、肝门V左外下支178第8断层,经肝门1、胃体2、横结肠及其脾曲3、空肠4、胰尾5、脾A6、乳头突7、弓状切迹8、尾状突9、下腔V10、肝右后下V11、肝门V右后上支12、肝门V右前支13、肝门V右支14、肝中V15、肝门V分叉处16、肝圆韧带179第9断层,经肝门V后支1、胃幽门部2、横结肠3、空肠4、降结肠5、胰体6、左肾上腺7、右肾上腺8、肝右后下V9、肝门V右后支10、胆囊11、肝总管12、肝门V13、肝固有A14、脾A、V180第10断层,经胃幽门1、胃幽门部2、左肾3、左肾上腺4、脾A、V5、右肾上腺6、肝右后下V7、胃幽门8、十二指肠上部9、肝门右切迹10、胆囊11、肝圆韧带181第11断层,经腹腔干1、横结肠2、降结肠3、左肾4、胰体5、胰颈6、肝门V合成处7、腹腔干8、门腔淋巴结9、胆总管10、肝右后下V11、肝门右切迹12、胆囊13、肝方叶小舌14、肝左外叶182第12断层,经主A孔裂孔1、横结肠2、空肠3、降结肠4、左肾5、腹主A6、肠系膜上V7、胰颈8、胰头9、胆总管10、十二指肠降部11、下腔V12、肝门V右后下支183第13断层,经肠系膜上A1、横结肠2、肠系膜上A3、肠系膜上A、V4、胰头5、胆总管6、十二指肠降部7、右肾8、肝右叶9、胆囊底184第14断层,经十二指肠空肠曲1、肠系膜上A、V2、胰头3、胆总管4、胰钩突5、十二指肠空肠曲6、左肾V7、腹主A8、下腔V9、肝右叶185第15断层,经十二指肠大乳头1、横结肠2、肠系膜上A、V3、胰钩突4、十二指肠升部5、左肾A、V6、左肾V7、十二指肠大乳头8、胰头9、升结肠186第16断层,经左、右肾V1、胰头2、胰钩突3、空肠4、左肾5、左肾V6、十二指肠水平部7、腹主A8、右肾A9、十二指肠降部10、右肾V11、升结肠12、肝右叶272第22断层,经肛管下方1、阴茎2、睾丸3、股薄肌4、尿道球5、长收肌6、缝匠肌273第1断层1、腰大肌2、右髂总V3、右髂总A4、左髂总V5、左髂总A6、L5椎体7、髂骨8、竖脊肌274第2断层1、右髂总V2、右髂总A3、左髂总V4、左髂总A5、S1椎体6、髂肌7、臀中肌8、骶后正中嵴275第3断层1、右髂总A、V2、左髂总A、V3、骶管276第4断层1、右髂总A、V2、左髂总A、V3、骶前孔4、臀中肌5、臀大肌277第5断层1、骶髂关节2、S1椎体3、髂骨体4、骶后正中嵴365第11断层1、膀胱2、子宫颈3、肛管4、坐骨直肠窝5、闭孔内肌6、股骨头366第12断层1、膀胱2、子宫颈3、肛管4、闭孔内肌5、坐骨6、大转子367第13断层1、耻骨联合2、尿道3、阴道4、肛管5、坐骨结节6、股骨颈368第14断层1、耻骨联合2、阴道3、肛管4、坐骨结节5、闭孔外肌369第15断层1、耻骨下支2、阴道3、闭孔外肌4、大转子380第1断层,经C3/4椎间盘1、口咽部2、左颈总A分叉处3、面V4、左颈内V5、颈长肌6、C3/4椎间盘7、脊髓8、椎A9、脊N节10、硬脊膜11、头半棘肌12、头夹肌和颈夹肌13、斜方肌14、颈半棘肌15、最长肌16、肩胛提肌17、胸锁乳突肌18、右颈内V19、前、中斜角肌20、头长肌21、颈交感干22、迷走N381第2断层,经C4椎体1、会厌2、甲状软骨上角3、颈深淋巴结4、左颈总A5、头长肌6、椎A、V7、C4椎体8、脊髓9、硬脊膜10、最长肌11、肩胛提肌12、头夹肌和颈夹肌13、颈半棘肌14、C4棘突15、椎弓板16、头半棘肌17、斜方肌18、胸锁乳突肌19、右颈内V20、前、中斜角肌21、后结节22、椎内V丛23、颈长肌24、前结节382第3断层,经T8椎体1、肋头关节2、关节突关节3、竖脊肌4、斜方肌5、椎弓板6、黄韧带7、第8肋8、椎内V丛9、硬脊膜10、T8椎体11、右肺下叶12、右心房13、左心房14、左心室15、奇V16、食管17、胸主A18、左肺下叶383第4断层,经L3椎体上份1、下腔V2、腹主A3、L3椎体4、透明软骨终板5、腰大肌6、第2腰N7、马尾8、L3上关节突9、关节突关节10、L2棘突11、竖脊肌12、腰方肌13、L2下关节突14、椎内V丛15、黄韧带16、十二指肠384第5断层,经L3/4椎间盘1、L3/4椎间盘2、硬脊膜3、第3腰N4、黄韧带5、马尾6、L3棘突7、L3下关节突8、椎内V丛385第6断层,经L4椎体1、L4椎体2、椎内V丛3、硬脊膜4、马尾5、腰丛6、第4腰N7、L4横突8、L4上关节突9、黄韧带10、棘间韧带11、竖脊肌12、腰方肌13、腰大肌386第7断层,经L4/5椎间盘1、右髂总V2、右髂总A3、左髂总V4、左髂总A5、乙状结肠A6、L4/5椎间盘7、腰丛8、关节突关节9、髂嵴10、竖脊肌。
CT扫描常用解剖要点
CT扫描常用影像解剖要点
整理浙江省人民医院徐健谢叶雷
脊椎体表定位标志表
部位定位标志
C1(第1颈椎) 上颚同一平面
C2(第2颈椎) 上颚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C3(第3颈椎) 下颌角同一平面
C4(第4颈椎) 舌骨同一平面
C5(第5颈椎) 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C6(第6颈椎) 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C7(第7颈椎) 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4、5胸椎间胸骨角同一平面
T6(第6胸椎)双侧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与剑突末端连
线中点同一平面)
T7(第7胸椎)胸骨体正中同一平面
第7、8胸椎间双侧肩胛骨下角同一平面
T11(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同一平面
L1(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同一平面
L2(第2腰椎)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同一平面下3cm
L3(第3腰椎)脐上3cm/脐上两横指/髂骨嵴上3cm
L4(第4腰椎)脐同一平面/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同一平面
L5(第5腰椎)脐下3cm/脐下两横指/髂骨嵴下3cm
S2(第2底椎)髂前上棘连线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CT常用靶器官扫描对应范围
器官对应解剖范围
腮腺颧弓-下颌角
甲状腺甲状软骨中部-第6气管软骨
鼻咽颅底-软腭
口咽软腭-会厌上缘
喉咽会厌上缘-环状软骨/C6
食道环状软骨/C6-T11左侧
胰腺L1-L2
双侧肾脏T11下缘/左肾上极-L2下缘/右肾下极乙状结肠左侧髂嵴-S3
直肠S3-肛缘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
身体各部位CT值大全
CT正常值一、头颈部重要的测量数据正常CT值白质皮层平扫(平均值) 39Hu 32Hu增强(平均值) 41Hu 33-35Hu每个数值的偏差±2Hu,皮质与白质之间的CT值相差:大约7Hu脑室的大小1、侧脑室体部指数:B/A>4=正常2、侧脑室前角:(Monro孔水平) 40岁以下:<12mm 40岁以上:<15mm3、第三脑室的宽度:儿童<5mm 60岁以下成人:<7mm 60岁以上成人:<9mm4、眼静脉的宽度:3-4mm5、视神经(轴位) a眼球后节段:5.5mm±0.8mm b最狭窄的位置(约在眼眶中央部位):4.2mm±0.6mm6、眼球的位置:眼球的后缘在颧骨间线后9.9mm±1.7mm 垂体:垂体高度正常男性1.4-5.9mm(平均3.5mm)女性2.7-6.7mm(平均4.8mm)青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高径可达9-10mm(也有人报道达12mm 者),其横径较宽约8mm左右,宽度(在冠状位上的横向长度,分娩年龄的女性):12.9mm±1.6mm在冠状位上的垂体的面积(高度x宽度,分娩年龄的女性):93mm2±1.6mm2垂体柄:<4mm ,一般认为高径小于10mm的垂体瘤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
视交叉:冠状位:宽度9-18mm,高度3-6mm 轴位:宽度12-27mm,深度4-9mm内耳道:5-10mm(平均为7.6mm);两侧相差应该在1mm之内,但要注意窗口技术的选择眼部1、眼球直径:轴位:右:28.6mm±1.2mm 左:29.4mm±1.4mm矢状位:右:27.8mm±1.2mm 左:28.2mm±1.2mm2、眼球的位置:后缘位于颧骨间线后:9.9mm±1.7mm3、视神经(轴位):球后段:5.5mm±0.8mm 最狭窄的部位(大约在眼眶中间部分):4.2mm±0.6mm4、眼静脉:1.8mm±0.5mm(轴位,4mm的层厚)2.7mm±1mm(冠状位)5、眼部肌肉:a 上直肌:3.8mm±0.7mm b 斜肌:2.4mm±0.4mmc 外直肌:2.9mm±0.6mm6、内直肌:4.1mm±0.5mm e 下直肌:4.9mm±0.8mm泪腺:少于1/2的腺体位于颧骨额突前方副鼻窦:1、额窦:高度约1.5-2cm2、碟窦:宽度约0.9-1.4cm3、上颌窦:宽度约2cm 高度约2cm椎前软组织:1、咽后部:1.7mm±0.7mm2、舌后部:9.9mm±1.7mm:6.0mm±1.1mm3、气管后部:8.4mm±2.5mm上呼吸道管腔(正常呼吸):1、喉部入口:(舌骨水平面):19mm±4mm2、声门:21mm±4mm3、气管:17mm±3mm4、甲状腺的大小:长度:3.6-6mm(重组)宽度:1.5-2mm 深度:1-2mm血管的管径(甲状腺水平):8、颈总动脉:6-10mm 9、食管:管壁3mm眼环厚度2-4mm。
正常CT解剖图谱
正常CT解剖
鞍上池层面(平扫)
鞍上池层面(增强)
膀胱、精囊腺层面
鼻窦冠状层面
鼻窦冠状层面1
鼻窦横断层面
鼻窦横断层面1
鼻咽冠状层面
鼻咽横断层面
鼻咽横断层面1
侧脑室上部层面
侧脑室体部层面
耻骨下支层面
耻骨下支层面1
大脑皮质上部层面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胆囊窝、肝总动脉层面(增强)
第二肝门层面(增强)
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第五腰椎上缘层面(平扫)
第一肝门层面(增强)
耳部冠状层面
耳部冠状层面1
耳部横断层面
耳部横断层面1
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平扫)
肝下缘、肠系膜上动、静脉层面(增强)
颈椎椎间孔层面
颈椎椎体层面
颅底蝶鞍层面
门静脉分叉层面(增强)
气管分叉层面(平扫)
气管分叉层面(增强)
气管上段层面
前列腺层面
前列腺层面1
肾门层面(增强)
肾上极层面(增强)
声门区层面(真声带平面)
声门上区层面(喉前庭平面)
声门上区层面(假声带平面)
声门上区层面(舌骨平面)
声门下区层面
四腔心层面(平扫)
心室层面(平扫)
胸锁关节层面(平扫)
胸锁关节层面(增强)
胸椎椎体层面。
经典:全身淋巴结分区-CT-图谱
经典:全身淋巴结分区CT 图谱原创2015-06-12子弹头肿瘤时间肿瘤时间oncolatdxy丁香园旗下肿瘤时间,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资讯这篇发表在Radiology 杂志上的经典文章系统归纳了在常规CT 情况下如何确定全身各区域淋巴结,并且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图谱。
一起来回顾下吧。
基本定位(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注:左、左下、右、右中、右下依次是:头颈部、胸部、腹部、男性盆腔、女性盆腔的定位像。
头颈部定位像hn01-hn09 层面的CT 影像(上中颈)注:PSL 副鼻窦淋巴,PAuN 耳前淋巴结,MN 乳突淋巴结,NL 鼻咽淋巴丛,PsRN 上咽后壁淋巴结,HPL 硬腭淋巴丛,IJNu 上颈内淋巴结,PG&N 腮腺和淋巴结,ATL 舌前淋巴腺,SPL 软腭淋巴,TL 扁桃体淋巴丛,SMaN下颌下淋巴结,SMeN颏下淋巴结头颈部定位像hn10-hn18 层面的CT 影像(下颈部,锁骨上)注:BTL 舌根淋巴结,SAN 脊髓副淋巴结,SGL 声门上淋巴丛,PFL 梨状窝淋巴腺,IJNm 颈内静脉淋巴结,PiL 下咽后壁淋巴结,PLN喉前淋巴结,IGL 声门下淋巴丛,PCL 环后区淋巴结,IJN 颈内淋巴结,RCP 右颈气管旁淋巴结,LCP 左颈气管旁淋巴结,PEN 食管旁淋巴结,CPN 颈部气管前淋巴结,ScIN 锁骨上淋巴结胸部定位CT 像(纵膈)注:HMN 上纵隔淋巴结,RUP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LUP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JVN 胸椎旁淋巴结,PecN 胸肌淋巴结,AxN 腋窝淋巴结,IMN 内乳淋巴结,PVsN 血管前淋巴结,PTrN 纵隔气管前淋巴结,PHN (肺)门淋巴结,APWN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RAN 主动脉旁淋巴结,SCN 隆突下淋巴结,DNa 横膈淋巴结腹部定位CT 像注:CN 腹腔干淋巴结,RPN 右主动脉旁淋巴结,LGN 胃左淋巴结,SplN 脾淋巴结,LPN 左主动脉旁淋巴结,HN 肝淋巴结,RRH 右肾门淋巴结,LRH 左肾门淋巴结,SMN 肠系膜上淋巴结,RAN 主动脉旁淋巴结,PAN主动脉前淋巴结男性盆腔定位CT 像注:SRN 直肠上淋巴结,CIN 髂总淋巴结,SN 骶骨淋巴结,EIN 髂外淋巴结,IIN 髂内淋巴结,PRL 直肠旁淋巴丛,PVL 膀胱周淋巴丛,IPN 阴部内淋巴结,SVL 精囊淋巴结,INs 腹股沟浅淋巴结,PPL 前列腺周淋巴丛,IRN 直肠下淋巴结女性盆腔定位CT 像注:PL 子宫旁淋巴丛,PVgL 阴道旁淋巴丛。
人体重要层面的CT解剖
人体重要层面的CT解剖一、上肢重要层面的CT解剖由于骨和软组织的CT值差别很大,在同一张CT片上很难同时兼顾,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扫描的范围和突出的重点。
一般讲为了突出骨,CT片窗位选200-300Hu,窗宽2000Hu;突出软组织CT片窗位50Hu,窗宽500Hu。
下面选用胸4、上臂中、前臂中,腕骨(远侧列)四层面重点介绍。
(一)第2胸椎体层面在该层面上,整体矢状径小于横径,以肌肉组织和肩关节为主要内容。
在层面的中部涉及部分脏器如肺、食管、气管。
膨大的肱骨头位于外侧,肩胛骨的喙突、关节盂、肩峰前后排列;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的关节间隙清晰可见,呈矢状位。
肱骨头的外侧覆以宽大的三角肌,肩胛骨前方的肩胛下肌,后方的冈下肌等肌轮廓均能辨别。
肩胛下肌的前内方,胸大肌的后方,有一三角形的透光区,内有臂丛神经、腋动脉和腋静脉、腋淋巴结。
在肺尖切面的前方,有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还有颈动脉、颈静脉。
(二)上臂中段此层面整体为椭圆形的环形影。
肱骨横断面呈圆形,骨皮质厚而致密,骨髓腔呈椭圆形低密度影。
肱肌紧贴骨的前外侧,肱肌的前内侧,肱二头肌的后内缘之间的低密度区为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肱肌的后外缘可见桡神经和肱深动、静脉。
肱骨的后部为肱三头肌,它的内、外侧和长头均可见到。
皮下结构为较高透明区,无法区分。
(三)前臂中段该层面呈圆形,尺、桡骨内外侧排列,其形态均为三角形,骨皮质厚,低密度阴影的骨随腔两骨类同。
两骨相对处,骨的高密度影突出,为骨间缘,它们之间有骨间膜相连。
在冠状面上尺骨偏前,桡骨偏后,骨间膜呈前内斜向后外位。
骨间膜前部偏内侧的大块肌肉阴影为指深屈肌,外侧为拇长屈肌。
两肌的浅部,由内侧至外侧为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外侧最浅层为肱桡肌。
尺神经、尺动脉、尺静脉位于指深屈肌、掌长肌和指浅屈肌之间的间隙影内。
正中神经位于拇长屈肌与指浅、深屈肌之间。
在桡骨的外侧有指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两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有桡动、静脉。
全身CT断层解剖详细实用图解
左右房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 窗(八) - 解剖图片
30
心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窗(九) - 解剖图片
31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一〕 - 解剖图片
32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二〕 - 解剖图片
33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三〕 - 解剖图片
34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四〕 - 解剖图片
室 ❖ 7、枕内嵴
❖ 8、颞肌
075第15断层
75
076第16断层
❖ 1、鼻中隔
❖ 2、上颌窦
❖ 3、蝶窦
❖ 4、三叉N节
❖ 5、枕骨
❖ 6、颞骨岩部
❖ 7、小脑中脚
❖ 8、第四脑室
❖ 9、脑桥小脑 角池
❖ 10、第7、8 对脑N
❖ 11、颞下回
❖ 12、颞肌
❖ 13、颧骨
76
093
❖ 1、第1胸肋 结合
274 第2断层
❖ 1、右髂总
V
❖ 2、右髂总
A
❖ 3、左髂总
V
❖ 4、左髂总
A
❖ 5、S1椎体
❖ 6、髂肌
❖ 7、臀中肌
❖ 8、骶后正
106
❖ 1、右髂 总A、V
❖ 2、左髂 总A、V
❖ 3、骶管
275 第3断层
107
❖ 1、右髂总 A、V
❖ 2、左髂总 A、V
❖ 3、骶前孔
❖ 4、臀中肌
❖ 5、臀大肌
❖ 5、左肾A、 V
❖ 6、左肾V
❖ 7、十二指 肠大乳头
❖ 8、胰头
❖ 9、升结肠
102
186 第16断层,经左、右肾V
❖ 1、胰头
❖ 2、胰钩突
史上最全的CT断层解剖图谱
史上最全的CT断层解剖图谱头颅1.额骨2.额上回3.冠状缝4.中央前沟5.大脑镰6.中央前回7.顶骨8.旁中央小叶9.中央沟 10.中央后回11.顶上小叶 12.楔前叶13.矢状缝14.上矢状窦1.额骨2.上矢状窦3.额上叶4.冠状缝5.大脑镰6.额中回7.大脑纵裂8.中央前沟9.中央前回10.中央沟 11.大脑白质(半卵圆中心)12.中央后回 13.旁中央小叶 14.缘上回 15.顶骨 16.顶下小叶 17.楔前叶 18.顶枕沟 19.枕骨1.额骨2.额上回3.大脑镰4.额中回5.扣带回6.冠状缝7.胼胝体周围动脉8.中央前回9.放射冠 10.中央沟11.胼胝体 12.中央后回13.侧脑室(脉络膜丛)14.中央后沟15.顶骨16.缘上回17. 楔前叶18.角回19.顶枕沟 20.枕回 21.楔叶 22.枕骨 23.上矢状窦1.额骨2.大脑镰3.额上回4.额中回5.额下回6.扣带回7.胼胝体干8.侧脑室前角9.尾状核头10.中央前回 11.中央沟 12.放射冠 13.中央后回 14.屏状核 15.丘脑 16.外侧裂 17.颞叶岛盖 18.脑岛 19.尾状核尾 20.颞上回 21.胼胝体压部 22.穹窿 23.扣带回峡 24. 侧脑室脉络丛 25.直窦26.大脑大静脉27.顶骨 28.顶枕沟 29.枕回 30.楔叶 31.上矢状窦 32.纹状皮层(视觉初级皮层)33.枕骨1.额骨2.额窦3.额上回4.额中回5.大脑镰6.尾状核头7.扣带回8.额下回9.胼胝体膝部 10.内囊前肢 11.侧脑室前角 12.第三脑室 13.中央沟 14.中央前回 15.穹窿 16.中央后回 17.室间孔 18.外侧裂 19.屏状核20.外侧裂池岛动脉? 21.内囊后肢 22.岛叶 23.丘脑 24.苍白球 25.松果体 26.壳(核) 27.尾状核尾 28.颞横回 29.大脑内静脉 30.海马 31.小脑蚓部 32.侧脑室后角(脉络膜丛)33.直窦 34.颞中回 35.顶骨 36.顶枕沟 37.上矢状窦38.枕回39.枕骨40.纹状皮层(视觉初级皮层)41.枕极1.额骨2.额窦3.大脑镰4.额上回5.扣带回6.额中回7.胼胝体膝部8.侧脑室前角9.内囊前肢 10.尾状核头11.顶骨 12.额下回 13.外囊 14.壳(核)15. 前联合?16.外侧裂池岛动脉? 17.下丘脑 18.内囊膝 19.第三脑室 20.屏状核 21.颞上回 22.外囊 23.颞骨 24.内囊后肢 25.膝状体(内、外)26.内囊后肢 27.海马28.丘脑 29.海马旁回 30.松果体 31.小脑幕 32.四叠体板 33.小脑蚓部 34.四叠体池 35.直窦 36.颞中回 37.上矢状窦 38.侧脑室后角 39.枕骨 40.顶骨 41.枕回1.额骨2.额窦3.大脑镰4.额上回5.扣带回6.额中回7.额下回8.大脑前动脉9.纹状体(下部)10.外侧裂(岛池)11.岛叶12.岛动脉13.视束 14.颞上回 15.下丘脑 16.第三脑室 17.大脑脚 18.顶骨 19.侧脑室(颞角) 20.脚间池 21.颞中回 22.海马 23.海马旁回 24.环池?25.中脑(四叠体板)26.中脑导水管27.颞下回28.四叠体池29.枕颞外侧回30.小脑蚓部 31.顶枕沟 32.小脑幕 33.上矢状窦 34.直窦 35.枕骨 36.枕回1.额窦2.额骨3.大脑镰4.眶回5.直回6.大脑前动脉7.前交通动脉8.颈内动脉9.颞上回 10.颞中回 11.大脑中动脉 12.后交通动脉 13.视交叉 14.杏仁核 15.垂体 16.侧脑室(颞角)17.鞍背 18.海马 19.基底池?20.颞下回21.大脑后动脉22.海马旁回23.小脑幕24.基底动脉和基地沟 25.桥脑 26.乙状窦 27.小脑角(中部)28.第四脑室 29.齿状核 30.小脑蚓(上部)31.颞骨 32.窦汇 33.小脑半球 34.横窦 35.枕骨1.额骨2.额窦3.直回4.颞肌5.眶回6.眶顶7.颞上回8.视神经9.颈内动脉 10.垂体 11.颞中回 12.鞍背13.海马旁回 14.基底动脉 15.侧脑室(颞角) 16.颞下回 17.三叉神经 18.滑车神经 19.脑桥池 20.乳突窦21.小脑幕 22.第四脑室 23.桥脑 24.颞骨 25.小脑脚 26.小脑蚓 27.乙状窦 28.小脑半球 29.齿状核 30.枕窦 31.枕骨 32头半棘肌1.额骨2.额窦3.上斜肌4.眼球5.眼静脉6.上直肌7.直回合嗅球8.眶后脂肪9.颞肌 10.视神经 11.蝶窦 12.蝶骨 13.颞下回 14.眶上组织 15.三叉神经 16.颈内动脉 17.桥脑池 18.海绵窦 19.乳突窦 20.基底动脉 21.桥脑 22.脑桥小脑池23.小脑脚中下部24.面、前庭蜗神经(内耳道)25.乙状窦 26.乳突和乳突细胞 27.小脑蚓 28.第四脑室 29.枕窦 30.小脑半球 31.枕骨32.头半棘肌1.眼球2.上斜肌3.泪腺4.筛骨窦5.颧骨6.内直肌7.视神经8.外直肌9.蝶骨10.上直肌11.颞肌12.蝶窦13.颞骨14.颞叶(底部)15.斜坡(由颅骨的枕大孔向上至背鞍)16.颞下颌关节和下颌头17.基底动脉18.颈内动脉19.外耳道(骨膜)20.鼓室21.桥脑22. 外展神经23.绒球 24.小脑下前动脉 25.乳突和乳突细胞 26.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27.乙状窦 28.延髓 29.头夹肌 30.小脑半球 31.枕骨 32.枕窦 33.头后小直肌 34.头半棘肌1.鼻骨2.眼球3.内直肌4.鼻中隔5.筛骨窦6.颧骨7.翼腭窝8.下直肌9.枕骨(基底部) 10.颞肌 11.卵圆孔下颌神经 12.蝶窦 13.颞骨(岩顶部)14.颧弓15.颈内动脉16.咀嚼肌17.颈静脉18 翼外机 19.外耳道 20.咽鼓管 21.延髓 22.下颌头 23.乳突 24.破裂孔 25.乙状窦 26.椎动脉27岩枕裂.28.绒球 29.小脑扁桃体30.二腹肌31.头夹肌32.小脑半球(尾叶)33.头后小直肌34.小脑延髓池35.头后大直肌 36.枕骨37.头半棘肌 38.斜方肌颈部及颅内血管主动脉弓分支(2/3)无名动脉(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BCT)-右侧颈总动脉RCCA、右侧锁骨下动脉RSCA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SCA)颈总动脉分支CCA:C4/5椎体水平分叉成ICA、ECA颈内动脉分 7 个解剖段C1:颈段C2:岩段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C5:床突段C6:眼段C7:交通段C1段(颈段):颈内动脉在C4 平面分出,进入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后C1 段终止。
CT各层结构图
CT的轴位层面:1、颅底层面:前半主要显示眼球、眼外肌、视神经、筛窦、蝶窦及颞下回,后部依次为桥前池、桥脑、第四脑室、小脑,角池内可见面神经及听神经。
第四脑室的中孔、侧孔亦可显示,如经过延髓层面的T1W1上,可见橄榄体及后组颅神经。
2、蝶鞍(窦)层面:可见额窦、额叶底部、后组筛窦、前床突、鞍背及鞍旁的海绵窦,中颅凹内少部分颞叶。
占据后半画面的是脑干和小脑。
第四脑室位于鞍结节和枕内粗隆连线的中点处,呈拱桥形,在桥脑基底部的下部,由于皮质脊髓束的重新聚集,出现一对称低信号区,T2W1上小脑前外缘灰质与白质及小脑诸叶显示好,同时可见齿状核,低场强呈高信号区,而高场强则为低信号区。
在T1W1上角池附近可见较粗大的三叉神经束。
3、鞍上池层面:此层的中心以五角形或六角形的鞍上池最为醒目。
五角形时,它的后方为桥脑上部,前角为纵裂,两前外侧角与侧裂通。
后外侧连接小脑桥脑角池。
六角形时,后角为脚间窝,两全外侧角为环池。
鞍上池内可见视交叉、视束、垂体蒂、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
环池内可见大脑后动脉。
脑实质从前至后为直回、颞下回、海马沟回、枕极,大脑脚之后为小脑上部。
如层面偏向上丘平面,则在鞍上池中可见乳头体、动脉、神经。
在T2W1上可见中脑中信号较低的呈新月状的皮质脊髓束等。
4、第三脑室下部层面:该层面的前部主要容纳两侧额叶,并可见前角下部和尾状核头,该部大脑纵裂内可见大脑前动脉的断面;中部主要是岛叶和岛盖及其内侧的豆状核。
丘脑后下部在中脑顶盖部的前方;后部为颞叶和颞叶下部;该层的中线结构,自前至后为纵裂、第三脑室下部、导水管、四叠体池、小脑上蚓部、小脑上池。
5、基底节层面(第三脑室顶层面、蝴蝶层):大脑纵裂、透明隔、第三脑室、松果体等中线结构显示极佳;侧脑室前角呈蝶状对称分布。
前角外上角为锐角,其两用人才侧间距成人在40mm以内;两侧室间孔与第三脑室成“Y”形,室间孔之前为穹隆柱,后部为丘脑前端。
第三脑室的横径不超过5mm,后部可见缰联合和松果体,正常时松果体可向左偏移1-2mm,附近及后部是大脑大静脉池,内有加仑氏静脉及直窦开口。
正常CT解剖PPT课件
右肺下 叶内基 底段
右肺
下叶
外基
底段
右肺下叶后段
65
肺韧带
右肺下叶 后段
下肺韧带
66
67
感谢: 吕秋洋、陈珊、 王婷婷、章秀娟同志 的热情帮助!
68
69
三、腹部正常CT解剖
(一)正常肝脏CT解剖
70
1、肝实质
肝实质密度﹥脾、胰、肾 CT值:38~80HU, ﹥脾7 ~ 8HU
二、胸部CT
纵隔窗 肺窗
26
27
(一)胸部纵隔窗
目的--纵隔
气管
大血管
28
29
1、胸廓入口或胸骨切迹平面
气管
左颈总动脉 左头臂静脉
左锁骨 下动脉
30
2、胸锁关节平面
右颈总动脉 右头臂静脉 右锁骨下动脉
食管
31
3、胸骨柄平面
右头臂静脉
左头臂静脉
左颈总动脉
左颈骨下动脉
食管32
4、主动脉弓部平面
右上叶后段支气管
50
3)左主支气管层面
右下肺动脉干
左肺上静 脉
左上叶舌 段支气管
中间段支 气管
左下肺动脉
左主支 气管
51
4)右中间段支气管层面
中间段支 气管
左主支 气管 降主动脉
52
5)左上叶舌段支气管层面
右下肺动脉
左上叶舌 段支气管 左下肺动脉
53
6)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右肺中叶动脉
左下叶支气管
脾静脉
88
胃窦
胰腺
胃腔
腔静脉
脾静脉
肾脏
十二指肠
钩突
89
正常人体器官CT扫描起止位置
髂嵴水平
腰间盘
髂嵴连线水平
第三、四腰椎间盘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间盘
肾上腺
剑突水平
第十一胸椎上缘
第一腰椎中心
胃
左膈肌顶部
胃部结束
盆腔
髂嵴连线水平
耻骨联合下缘
髂嵴水平
腰间盘
髂嵴连线水平
第三、四腰椎间盘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间盘
颈部
胸锁关节
颅底
胸骨上切迹
甲状腺
胸锁关节
第四颈椎下缘
第七颈椎下缘
喉部
胸锁关节
会厌上缘
第七颈椎上缘
肺、纵膈
胸锁关节
肺尖
肺底
肝、脾
剑突水平
右膈顶
肝脏下缘
胰腺
剑突水平
第十二颈椎下缘
十二指肠水平段
肾脏
剑突水平
第十二胸椎上缘
第三腰椎下缘
肾上腺
剑突水平
第十一胸椎上缘
第一腰椎中心
胃
左膈肌顶部
胃部结束
盆腔
髂嵴连线水平
正常人体器官CT扫描起止位置
位置
基准线
开始位置
结束位置
头颅
听眶线
听眶线
颅顶
脑垂体
前床突
后床突
鼻骨
鼻根上方5mm
鼻骨远端
眼眶
听眶线
眼眶下缘
眼眶上缘
内耳
岩锥上缘
乳突尖
副鼻窦(轴扫)
额窦上缘
硬腭
副鼻窦(冠扫)
上颌骨
眼眶上缘
上颌门齿
下颌骨
颞颌关节
下颌颏部
鼻咽部
颅底软腭Βιβλιοθήκη 腮腺、涎腺眼眶下缘
下颌角
胸、上腹和盆腔CT详实图解(完整版)
S3 上叶前段
右斜裂
左斜裂
3、气管分叉层面 肺门、右肺A层面
右肺: S3 上叶前段; S5 中叶内侧段 S6 下叶背段。
左肺: S4 上叶上舌段 S5 上叶下舌段 S6 下叶背段
4、四腔心层面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胸廓入口层面或胸锁关节层面)
❖ 由第1胸椎、第1肋骨及胸骨柄围成,气管两侧及前 方为甲状腺下极,左后方为食管,该层面可见到三 对血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 臂静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动脉,紧贴气管两侧为 左右颈总动脉。
❖ 喉返N位于气管食管沟内, 臂丛N位于锁骨下A后方; 迷走N位于颈总A和颈内V间,其外可见膈N;交感N 位于胸肋关节前外方。这些N在CT难辨认。
3、
4、
4.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由中间段支气管前外侧发出,向前外下走行,然后分出内、 外段支气管,下叶背段支气管发于右下叶支气后外侧壁,通 常与中叶支气管开口相对,故能在中叶支气管开口稍上或稍 下层面显示,在此层面常可见到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
4、
5、
斜裂
5、
5.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下方约1~2cm,见右下肺基底段首先发出, 左侧前内基底段与右侧内基底段开口相对应。 可见内、前、外、后基底段支气管按其相对应的位置排列,基 底段支气管与CT切面垂直或近似垂直,故呈圆型或椭圆型。
பைடு நூலகம்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五)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六)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七)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八)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