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生活史地理变异研究的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

第24卷第3期2008年中学生物学MiddleSchoolBiologyVol.24No.32008文件编号:1003-7586(2008)03-0003-03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孙厚成(四川省彭州中学611930)刘万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10064)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类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两栖爬行动物是我国最宝贵的生物资源,具有药用、生态、经济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

过去50年中,全球范围内许多两栖爬行动物种群显著衰退,一些种类已经灭绝。

川西地区地处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及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

中国西南山地亚区属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该地区物种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1.1α、β及γ多样性怀特凯将生物多样性或群落多样性划分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

一般认为!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多样性指数又可分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

β多样性是指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它还包括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差异。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

β多样性测度可以分为两类:即二元属性数据的β多样性测度和数量数据的β多样性测度。

二元属性的数据又称0、1数据或有、无数据。

在群落调查中只考虑某个物种的存在与否,而不管其个体数目。

γ多样性高(即地理区域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一般出现在地理上相互隔离但彼此相邻的生境中。

在这类生境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生态特征相近但分类特征极不相近的生物种类生活在一起。

γ多样性主要用于描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作者:孙厚成刘万成来源:《中学生物学》2008年第03期摘要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两栖爬行动物是我国最宝贵的生物资源,具有药用、生态、经济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

中国西南山地亚区属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该地区物种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介绍了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类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两栖爬行动物是我国最宝贵的生物资源,具有药用、生态、经济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

过去50 年中,全球范围内许多两栖爬行动物种群显著衰退,一些种类已经灭绝。

川西地区地处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及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

中国西南山地亚区属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该地区物种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1.1 α、β及γ多样性怀特凯将生物多样性或群落多样性划分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

一般认为?琢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琢多样性指数又可分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

β多样性是指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它还包括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差异。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

β多样性测度可以分为两类:即二元属性数据的β多样性测度和数量数据的β多样性测度。

二元属性的数据又称0、1数据或有、无数据。

在群落调查中只考虑某个物种的存在与否,而不管其个体数目。

两栖动物最新研究报告

两栖动物最新研究报告

两栖动物最新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两栖动物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如下:
1. 两栖动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人员对两栖动物进化的理解已经不断扩大。

研究表明,两栖动物的多样性是逐渐积累的,而非突然出现的。

通过对现存和已灭绝种类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两栖动物在地理和环境变化下的演化模式。

2. 两栖动物的环境适应性:许多研究关注两栖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某些蛙类和蜥蜴在这些动物的身体形态和行为上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以适应不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 两栖动物的生理学特征:最新的研究报告还揭示了两栖动物生理学的许多新发现。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蛙类拥有独特的皮肤微生物群落,这对它们的免疫系统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4. 两栖动物的保护与生态系统功能:保护两栖动物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些研究探讨了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调节水域中的昆虫数量、传播种子等。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以维护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最新的研究报告在两栖动物的进化、环境适应性、生理学特征以及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深化了对两栖动物的认识,并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大小异形及其繁殖适应研究概述

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大小异形及其繁殖适应研究概述

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大小异形及其繁殖适应研究摘要两性异形是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两性在不同选择压力作用下产生差异并适应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个体大小、形状以及体色等方面,其中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最受关注。

当前理论认为,产生两性异形的原因主要有3种,即性选择压力、生育力选择压力和生态位分离假说。

两栖爬行动物中两性异形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终身生长,两栖爬行动物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两栖爬行动物是研究两性异形的理想模型,并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从两性异形的定义及规律、发生机制与繁殖适应原理,以及主要研究进展3个方面对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异形及其繁殖适应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两性异形;繁殖适应;性选择;体型;生长;两栖爬行两性异形在动物中普遍存在,广义的两性异形泛指两性间的所有差异,包括个体大小、形态和颜色,甚至两性在生理、行为和生活史等方面的差异也被认为是两性异形(Fair.bairn&Rof,2006)。

而狭义的两性异形一般仅指两性在个体大小方面的差异(Darwin,1871;Andersson,1994)。

两性在个体大小方面的差异在动物中最普遍,也最受关注,本文也主要讨论两栖爬行动物在个体大小方面的两性异形。

两性异形现象最早由达尔文提出,他认为性选择是导致两性异形发生的主要原因,该问题自提出以来受到极大关注。

两性异形在动物中非常普遍,几乎所有雌雄异体、异配生殖的动物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两性异形。

两性异形的产生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因为体型本身是动物最重要也最显著的形态特征,它与动物的其他生物学特征(如生理、生活史、适合度等)密切相关,故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反映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指标。

另外,相对于其他形态特征,个体大小更易测量,因此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两性异形不但普遍,而且两性异形的方向和程度变异很大(Fairbairn et a1.,2007)。

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三燕丽蟾说明文

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三燕丽蟾说明文

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三燕丽蟾说明文三燕丽蟾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它属于蛙亚纲,晚三叠世的产物。

三燕丽蟾的化石主要分布在现今中国的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石灰岩中,是研究古代生物进化和地质历史的重要化石。

三燕丽蟾的头部呈三角形,眼睛大而明亮。

它的嘴巴很宽大,有特殊的齿板,适应于吃小型昆虫和甲壳类动物。

身体呈卵状,稍微扁平,长度大约为10-20厘米。

尾巴相对较长,有助于它在水中游动。

它的四肢粗壮,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趾,蹼足发达,使得它能够灵活地在水中行动。

三燕丽蟾生活在湖泽、河流和季节性池塘中,以水中的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常躲藏在水下的沉裁植被或岩石下面,晚上才出来觅食。

尽管它们在水中表现得非常活跃,但它们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找到不同的食物资源。

三燕丽蟾在繁殖季节时会聚集在水体周围,通过发出特殊的鸣叫声来吸引异性。

它们的繁殖行为与现代蛙类非常相似。

雄蟾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卵地点,然后呼唤雌蟾前来。

雌蟾会在水中产下许多卵,然后雄蟾会将精子释放在卵上,使其受精。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卵会孵化出小蝌蚪,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异,最终变成成年的蟾蜍。

三燕丽蟾的化石发现表明,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5亿-2.1亿年的晚三叠世,是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之一。

在恐龙时代,它们在物种多样性和数量上都非常丰富。

它们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古代生态系统、古生物地理学以及地球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尽管三燕丽蟾是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但它们与现代的蛙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三燕丽蟾的形态结构和现代蛙类,我们可以了解两栖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和演化过程。

同时,三燕丽蟾的化石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地理环境,分析古地理变迁,推测当时的生态系统。

总结一下就是,三燕丽蟾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的两栖类动物,主要生活在湖泽、河流和季节性池塘中。

它们的形态与现代蛙类相似,通过研究它们的化石可以了解古代生态系统和地质历史。

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摘要:在 2018 年对抚河源自然保护区进行 3 次两栖动物调查的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 2 目 8 科 21 属
24 种,陆栖溪流型、流水型和静水型两栖动物占主体,蛙科物种数量最多。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为 2.514,均
匀度指数为 0.794,G-F 指数 0.503 2,物种分布均匀,是江西省内两栖动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
孙志勇 1,2 应 钦 3 周正彦 1,4 刘 鹏 2 黄晓凤 2 马建章 1*
(1. 东北林业大学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南昌 330013; 3.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 330045; 4. 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实验与教学中心, 辽宁省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034)
1 研究区概况
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广昌县,地 理 坐 标 116 °13 ′48 ″~116 °19 ′15 ″E,26 °30 ′12″~ 26°39′58″N,地处武夷山余脉北坡、雩山山脉西南 坡,低山丘陵地貌,境内峰峦起伏,地势由西向东 倾斜,最高海拔 991 m。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 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6.5℃, 全年无霜期 246 天,年均日照数 1 845 h,年均降雨 量 1 980 mm。
3 结果与分析
3. 1 物种组成 通过调查发现,抚河源保护区内共有两栖动
物 24 种,隶属 2 目 8 科 21 属(见表 1),其中,有尾 目 1 科 2 种 ,为 蝾 螈 科 的 黑 斑 肥 螈(Pachytriton brevipes)和 东 方 蝾 螈(Cynops orientalis);无 尾 目 7 科 22 种,包括角蟾科 2 种、蟾蜍科 2 种、雨蛙科 1 种、蛙科 9 种、叉舌蛙科 4 种、树蛙科 2 种、姬蛙 科 2 种。保护区内蛙科物种数最多,占保护区两栖 动物总数量的 37.5%。 3. 2 区系特征与优势种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与适应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与适应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与适应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动物栖息地的特征和条件发生的变化。

这种变异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它们通过适应性进化来适应不同的地理条件。

这种适应性进化不仅影响着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地理上,动物栖息地的变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文条件。

气候是动物栖息地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结构,从而影响着动物的栖息地选择。

例如,热带雨林的高温高湿条件适宜于热带动物的生存,而寒带地区的低温和冰雪覆盖则适宜于极地动物的生存。

地形也会对动物栖息地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山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形特征会影响动物的栖息地选择和分布范围。

土壤和水文条件则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从而影响着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也与动物的生态位密切相关。

生态位是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包括其食物来源、繁殖方式、行为习性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和生态位,动物通过进化来适应和利用这些资源。

例如,食草动物在草原和草原地区的栖息地中,通过进化发展出了长而锋利的牙齿和适应性强的消化系统来适应以植物为主食的生活方式。

而肉食动物则在山地和森林地区的栖息地中,通过进化发展出了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以及强壮的身体来适应以猎食为主的生活方式。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还与物种的迁徙和扩散有关。

动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资源,会进行迁徙和扩散。

迁徙是动物为了适应季节性变化而进行的周期性长距离移动,而扩散则是动物为了适应新的栖息地而进行的短距离移动。

迁徙和扩散使得动物能够适应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栖息地变异,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动物栖息地的地理变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从水栖转变到陆栖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由水栖转为陆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首先必须进行两项最重要的改变:第一是形成能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的肺;第二是由适应于在水中游泳的偶鳍转变为能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和行走的四肢。

在鱼类中,能用“肺”(鳔)呼吸空气的是肺鱼和总鳍鱼。

它们都有内鼻孔,统称内鼻孔鱼类。

肺鱼虽然能用“肺”呼吸空气,但是它的偶鳍细弱,是双列式的(见图),并不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总鳍鱼也能用“肺”呼吸空气,此外,它的偶鳍类似陆生脊椎动物附肢骨的构造(见图):胸鳍和腹鳍的基部各有一块基鳍骨,相当于陆生动物的肱骨(或股骨),较远端的两块骨相当于桡骨、尺骨(或胫骨,腓骨)。

在偶鳍的骨骼上还附有肌肉,构成有肉质基部的“肉鳍”。

动物上陆后能用这样坚强的偶鳍支撑身体并沿陆地爬行。

由此看来,在鱼类中,最早登陆的先驱是古代总鳍鱼类。

根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在泥盆纪末期已出现了真陆生植物,地面上气候潮湿而温热,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当时的森林,如巨大的木贼类和树状的羊齿植物,沿着广阔的池沼和河岸生长。

大量植物的枝叶和残体落入水中,由于水中植物的腐烂,使某些水域氧气不足。

这样,生活在淡水里的鱼类就面临着缺氧和干旱的影响,大量的鱼死亡了,而具有肺呼吸和偶鳍具有爬行能力的古总鳍鱼类则从缺氧或干涸了的水池爬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这样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鳍变成了足,鳃让位于肺,原来适应于水中生活的鱼也就起了质上的变化,逐渐演化成最早的两栖动物。

最早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于格林兰和北美的泥盆纪晚期地层里,叫作鱼头螈(或译为鱼石螈)(Ichthyostega)(见图)。

它身长约1m,在它身上具备着鱼类和两栖类的双重性质。

它和总鳍鱼的化石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头骨全被膜原骨的硬骨所覆盖,这些骨片的数目和排列极为近似,它们都具有迷路齿(牙齿从横切面上看,琺瑯质深入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式)(见图)。

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岷山蟾蜍身体大小的海拔变异

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岷山蟾蜍身体大小的海拔变异

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岷山蟾蜍身体大小的海拔变异生物的身体大小一直受到生物学家的关注,因为它与物种自身的生理性状和生态特征包括代谢率、发育时间、繁殖投入、繁殖力、寿命和迁移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身体大小对物种之间的联系和群落格局的形成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不同种群之间的身体大小预示着该物种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岷山蟾蜍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活史特征中身体大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两栖动物身体大小海拔变异的机制,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

岷山蟾蜍生活在海拔1700-3700 m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域。

通常于每年3月中旬开始繁殖,属于爆发式繁殖。

该物种生活环境之间的海拔差异,导致不同种群经历的生态条件差异显著,为检验生态压力与身体大小的关系提供了机会。

由于海拔3000 m以下的栖息地受到人为干扰十分严重,调查中只发现极少数的繁殖个体,样本量不足5只/繁殖点,因此本文主要从海拔3000m以上区域选取岷山蟾蜍主要分布的6个研究点(3027 m、3221 m、3230 m、3443 m、3447 m和3448 m)的地理种群,包括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个研究点,以及四川若尔盖县红星乡1个。

通过分析岷山蟾蜍的身体大小发现,它们遵循贝格曼规律,即身体大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海拔种群内的两性个体的体长与年龄也存在差异,即雌性个体身体大小和平均年龄大于雄性。

海拔明显影响岷山蟾蜍的性成熟年龄,最高海拔种群性成熟年龄大于最低海拔种群。

此外,海拔也影响寿命,表现出海拔越高,其性成熟年龄和寿命越大,这可能与不同种群栖息地的温度和天敌压力有关。

基于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两栖动物成体的身体大小由年龄、生长率及变态大小三方面的因素控制,且这三方面的生活史特征随着环境温度和季节长度的改变遵循一定的规律。

对于大多数遵循贝格曼规律的两栖动物来说,年龄对身体大小的影响超过了生长率的作用,然而该物种两性的生长率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增大,即生长率对身体大小的影响超过了年龄的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

两栖动物中国地理区系组成 c cs o 的意思

两栖动物中国地理区系组成 c cs o 的意思

两栖动物中国地理区系组成 c cs o 的意思文章主题:两栖动物我国地理区系组成一、两栖动物的概念1. 两栖动物定义在动物学中,两栖动物是指生活在水陆两栖环境中的动物,其特点是既具有水生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陆生动物的特征。

我国作为两栖动物的多样性成分之一,拥有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

二、我国地理区系概述2. 我国地理区系组成我国地理区系主要可分为亚洲热带区、亚洲热带-副热带过渡区、亚洲界温带区和西伯利亚界暖温带区。

我国地理区系的多样性为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境。

三、两栖动物在我国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3. 两栖动物分布情况我国地理区系对两栖动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亚洲热带区和亚洲热带-副热带过渡区是两栖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而亚洲界温带区和西伯利亚界暖温带区的两栖动物种类相对较少。

四、两栖动物对我国地理区系的意义4. 两栖动物的生态意义作为我国地理区系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成分之一,两栖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栖动物的研究也可以为我国地理区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 两栖动物保护问题我国地理区系的多样性为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生存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危机。

我认为加强两栖动物的保护意识,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对维护我国地理区系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回顾6. 我国地理区系与两栖动物的关系我国地理区系的多样性为两栖动物的分布和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同时也为两栖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保护两栖动物,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也是保护我国地理区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深入探讨,我们对两栖动物在我国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意义及保护问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两栖动物资源的国家,其地理区系的多样性为两栖动物的分布和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在我国地理区系中,亚洲热带区和亚洲热带-副热带过渡区是两栖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而亚洲界温带区和西伯利亚界暖温带区的两栖动物种类相对较少。

两栖动物的进化-精品课程网

两栖动物的进化-精品课程网
人为因素
包括城市化、农业活动、污染等,这 些因素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探讨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两栖动物繁殖周期紊乱、疾病增加、种群数量减少等。
环境污染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两栖动物生理机能受损、繁殖能力下降、生存受到威胁等。
保护策略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两栖动物的进化-精品课程网
目录
• 两栖动物概述 • 两栖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 • 现代两栖动物分类与多样性 • 两栖动物形态结构适应性演化 • 生理机能和行为习性适应性演化 • 生态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影响及保护策略
01 两栖动物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两栖动物是一类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通常拥有适 应两种环境的特殊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
行为调节
两栖动物通过寻找合适的生活环境、进行季节性迁徙以及采取特定的 行为姿势等方式来调节体温。
生理调节
两栖动物还可通过生理机制如调节代谢速率、控制血液循环等方式来 应对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挑战。
能量代谢策略
为了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活动水平下的能量需求,两栖动物演化出了 多样化的能量代谢策略,包括储能、节能以及快速能量动员等。
特点
两栖动物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幼体通过鳃呼吸,成体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 同时,它们的皮肤具有腺体,能够分泌粘液和毒素,起到防御和润滑的作用。
分布与生态环境
分布
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从热带雨林到温带草原,从高山 峡谷到低洼湿地,都有它们的身 影。
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食物 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环境 变化的指示生物。

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动物迁徙是指动物在不同季节或年份之间周期性地移动到不同的地方,以获得适宜的食物、水源、栖息地等资源。

栖息地选择则是动物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并进行选择的行为。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还可以预测和管理野生动物种群的变化。

动物迁徙的进化机制动物迁徙是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行为,其机制包括生理、遗传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一些内部生物钟和大脑的调节机制,能够帮助动物感知地球的磁场和光照等环境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

遗传机制则是指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途径,使物种的迁徙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适应性。

行为机制包括了对环境的记忆、学习和社会信息传递等方面,能够帮助动物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动物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动物栖息地选择受到生物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影响。

在生物学上,动物的种群密度、食物种类和数量、天敌和竞争者的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动物对栖息地的选择。

在生态学上,气候、水源、植被等环境因素对动物的生存很关键,也是动物选择栖息地的重要考虑因素。

而地理学因素则与对特定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连接程度有关。

栖息地选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动物在选择栖息地时,除了寻找适宜的生活条件,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选择和繁殖行为可能引起栖息地的改变,从而影响周边的物种生存和繁衍。

此外,某些物种的选择性捕食和寄生行为也会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研究的意义动物迁徙和栖息地选择的研究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针对动物迁徙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机制,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动物迁徙的影响,认识到不同地域的动物迁徙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动物迁徙的时间和路线,寻找较为合理的保护措施,预测和降低人类活动对动物迁徙产生的影响。

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这些新型的线粒体多与新形成的糙面内质网紧密相连推测此连接处可能就是甲氨酰磷酸盐合成醇和鸟氨酸转甲aa3434四变态期间神经系统的变化四变态期间神经系统的变化在爪蟾蝌蚪在爪蟾蝌蚪变态期间眼位变态期间眼位置的移动和与置的移动和与之相联系的神之相联系的神经元的变化经元的变化aa3535无尾类的神经系统在变态期间经历了巨大的重组
与核糖体合成有关的糙面内质网相应增加。在 构造上也发生相应变化,当用甲状腺激素处理 后,糙面内质网不像变态前那样呈单层结 构.而变成双层结构。再则,通过增殖,其分 布亦由核周围区域扩散到遍及细胞质各处。
在变态期间,肝细胞核也由变态前的常 染色质,变为变态开始后的异染色质。
肝细胞内还有一些细胞器发生变化,其 中以线粒体的变化较突出,它们不但体积 增大,而且数量也增多。在早期的蝌蚪中, 其线粒体嵴为宽片状,变态开始后变为细 管状,同时整个线粒体也由长形变为圆形 或卵圆形。这些新型的线粒体多与新形成 的糙面内质网紧密相连,推测此连接处可 能就是甲氨酰磷酸盐合成醇和鸟氨酸转甲 氨酰酶的合成位点。
这表明甲状腺和碘在两栖类变态中起重要 的作用。
两栖类变态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变化.都是由甲状 腺分泌的激素甲状腺素(thyroxie ,T4)和三碘甲腺氨 酸(triiodothyronine,T3)引起的。
• T3是极活跃的一种激素,它能以比T4低得 多的浓度下,在切除甲状腺的蝌蚪中引起 变态的变化。在有尾类和无尾类中,幼体 期甲状腺只产生少量的T3和T4 • 在变态期间.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浓度增 加,在变态初期仅约(4—26) ×10ˉ9 mol/L,到变态顶峰期其浓度高达326 ×10ˉ9 mol/L。 • 催乳素能促进幼体持续生长,并通过抑制 T3,T4来抑制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两栖类实验报告—徐爱春修改4

两栖类实验报告—徐爱春修改4

镇海棘螈分布区两栖纲动物多样性调查及食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1 掌握、熟悉两栖纲动物分类标准、物种检索方法和两栖纲动物标本采集、制作技术;1.2 熟悉、掌握动物物种多样性常见测定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1.3 掌握用洗胃法测定两栖纲动物食性的方法和技能;1.4 了解镇海棘螈分布区生态系统中常见两栖纲动物种类、数量及其季节变化。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2.1两栖纲动物多样性调查工具:头灯、强力手电筒、网兜、布口袋、带盖塑料桶、GPS、温度计、照相机、高腰水靴、塑胶手套、乙醚、脱脂棉、笔、记录本、无水乙醇;2.2两栖纲动物食性分析工具:50ml医用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120mm长×直径3mm)、塑料杯(200ml)、平头小镊子(末端带塑料套)、医用纱布、医用棉球、70%酒精、培养皿、托盘天平(0.1g)、游标卡尺、自封袋、纸标签、签字笔、打火机、体视显微镜、笔、记录本、呼吸罐、福尔马林等。

三、实验地点3.1两栖纲动物鉴定、调查与标本采集制作:宁波北仑林场3.2两栖纲动物洗胃法:北仑林场3.3两栖纲动物食性鉴定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室四、实验原理两栖纲(Amphibian)动物隶属于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它是最早由水中登上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按形态可分成3目(费梁等,2005):(1)蚓螈目(Gymnophiona):体细长;没有四肢;尾短或无;形似蚯蚓。

如鱼螈。

常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2)有尾目(Urodela):体圆筒形;有四肢,较短;终身有长尾而侧扁;形似蜥蜴。

如大鲵、蝾螈。

多半为水栖于淡水或陆栖于湿地;(3)无尾目(Anura):体短宽,有四肢,较长;幼体有尾,成体无尾。

如蛙和蟾蜍。

其栖息地较多,可栖息于陆上,淡水域,树上洞穴等。

两栖纲动物均以周围环境中的昆虫为食,所有两栖纲动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任何一类物种的减少,都会影响到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功能(蒋志刚,2009)。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 前凹型或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 这是四足类动物的特征。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 骨化程度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与脑颅为 自接式连接(腭方软骨直接与脑颅连接)。
•典型五指(趾)型四肢的出现。四肢位于躯干侧 面,其骨骼中多有愈合现象。由乌喙骨、肩胛骨、 上乌喙骨、锁骨组成的肩带不在与头骨
•大多以肺作为呼吸器官,但同时辅以皮肤呼吸, 有的终生水生的种类终生具有鳃。
发展了陆生动物所具有的骨骼结构,包括在脊柱、 四肢、肩带、腰带方面的改造。
•嗅、视、听器官的变化和脑的相应的发达有利于 在复杂的陆生环境中生活。
•由于结构的不完善,至少在繁殖期要走向水中, 因而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现代两栖类包括3个主要类群,在体型、行为、 栖息地及适应性方面具有多样性。
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 间隙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功能有关(图)。 2.不完善的肺呼吸及不完全双循环的出现
(1)呼吸的多样化
•肺呼吸 具一对结构还十分简单囊状的肺(陆地脊 椎动物的重要特征)。肺囊壁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由肺动脉将回心脏的缺氧血送入肺,而由肺静脉将 交换后的多氧血送出肺部返回左心室。由于没有胸 廓,其呼吸动作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将空气 压入肺部来完成呼吸动作(咽式呼吸)。与肺呼吸 相适应的是内鼻孔的出现。声带位于肺前部、短的 喉头气室中(陆生脊椎动物特征之一)。
•具四肢肌肉,且变得强大而复杂。
鳃肌退化。少部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
•具结构完全的消化器官(口、口咽腔、食道、十 二指肠、回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 腺)。
•牙齿与鱼类相似,为同型、多出齿,可能出现在 上、下颌骨及犁骨等处,无咀嚼功能。

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研究进展

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研究进展
[ !0 , !’ ] 较低 , 但有些两栖动物即便体内该酶活性水平较高但数 [ !’ ] 量仍然急剧下降 ( 以上研究主要为实验室中数据, 而室外的
发育( 如除草剂— — —阿特拉津 ( 2=G2MHF@ ) 可能是通过增强两栖 动物体内芳香酶 ( 2G<L2=2?@, 在体内可以促使雄性激素转变成 雌性激素) 的活性, 从而影响两栖动物的性别分化, 使得雄性 体内雌激素异常增多, 并进一步影响到雄性两栖动物的精子发
明, 在 !"&# % !""# 年期间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两栖动物数 量减少迅速, 而借助遥感技术发现, 在此期间每年和每天的 ,-./ 辐射 ( 平均值和最大值) 量却逐年升高, 说明两者之间存
[ !7 ] 在明显的相关 ( 目前通过分子水平上检测发现, 此类现象
很可能与两栖动物体内 89: 光敏裂合酶 ( ;3<=<5>2?@ ) 有关, 许 多处于种群衰退过程的两栖动物体内含有该酶活性水平相对
"! 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原因
造成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除了较 易确定的生境消失以及人为过度捕捉因素外, 目前研究还涉及 到紫外线*‘ 辐射 ( 4NJI-HC6N<J*‘ I-GC-JC6=,4a*‘ ) 、 环境激素和 疾病传播等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因素.
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现象是指两栖动物数量减少迅速, 超出 了种群自我恢复能力的范围, 以至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 绝. 研究表明, 许多热点地区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但近年来 发现部分处于高海拔地区或原始生境中的两栖动物种群也出
(3456785 ! 3H<I J5< D-KJ +# L<-IK, M-=L D6D7N-JC6=K 6O -MD5CPC-=K J5I67>567J J5< Q6ING 5-H< G<RNC=<G M-IS<GNL; K6M< KD<RC<K 5-H< P<R6M< <TJC=RJ. U5<K< G<RNC=<K R-= P< -JJICP7J-PN< J6 - >N6P-N <OO<RJ 6O 57M-= -RJCHCJC<K 6= =-J7I-N KLKJ<MK,K7R5 -K RNC* M-J< R5-=><,7NJI-HC6N<J I-GC-JC6= -=G <M<I>C=> C=O<RJC67K GCK<-K<K 6O QCNGNCO<. U5CK D-D<I DI<K<=JK -= 6H<IHC<Q 6O D7PNCK5<G -=G 7=D7PNCK5<G I<K<-IR5<K 6= -MD5CPC-= G<RNC=<K C= I<R<=J L<-IK O6I GCKR7KKC=> J5< R7II<=J KJ-J7K C= F5C=- -=G C=GCR-JC=> D6* J<=JC-N NCMCJ-JC6=K 6O M6=CJ6IC=> -MD5CPC-= D6D7N-JC6=K,-=G DI6D6K<K O7J7I< GCI<RJC6=K J5-J K567NG P< J-S<= J6 C=H<KJC>-J< -=G M-=->< J5CK DI6PN<M C= J5CK R67=JIL. ;C> %,V<O $# 9:;<=6>4! -MD5CPC-= G<RNC=<;C=ON7<=R< O-RJ6IK;D6D7N-JC6= M6=CJ6IC=> #$#! /0+0. +#& ! ! 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繁荣、 文 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 两 栖动物是其中受害者之一, 其种群衰退现象明显, 对生物多样 性造成很大威胁, 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两栖动物具有其特定的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一直被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 群, 因生态环境变化而表现出各种反应, 反映出当前生态环境 恶化的各个方面. 目前国际上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 究, 本文在此作一介绍. 因此若要确切地得出全球范围内两栖动物种群的变化趋势, 则 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研究, 并且所依据的文献与数据来源必须 广泛, 才能 进 行 大 尺 度 下 的 定 量 研 究 与 讨 论. 对 此, @NO6IG E VCR5-IGK 根据现有数据 (%0+% ’ %00W ) 分析认为目前全球范围内 两栖动物种群已呈衰退趋势, 排除了两栖动物种群自然波动的

红点齿蟾:神秘的湿地小居民

红点齿蟾:神秘的湿地小居民

红点齿蟾:神秘的湿地小居民1. 引言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而其中动物界的多样性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这个广袤而神秘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奇特的生物相互交织,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其中,“红点齿蟾”(学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作为一种特殊的两栖动物,引起了许多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描述红点齿蟾的各种特征,包括其形态、习性、栖息环境、分布范围、繁殖与生育、分类信息、适应特性等,以期带您一窥这个湿地小居民的神秘世界。

2. 动物学史红点齿蟾作为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蟾科。

最早对蟾科动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然而,对红点齿蟾的具体研究直到近几十年才开始逐渐深入。

随着现代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

3. 形态特征与近种区别红点齿蟾的体长约为10-15厘米,具有典型的蟾科外貌特征:圆背、宽口、短腿。

其背部通常呈现暗褐色或灰色,散布着不规则的红色斑点,这也是其俗名“红点齿蟾”的由来。

与其他近缘种类相比,红点齿蟾的脊椎突起较为平坦,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特征。

4. 栖息环境红点齿蟾主要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沼泽、湖泊、稻田和河流附近。

它们对于水源的依赖使得它们在雨季时更加活跃,而在旱季则会寻找隐蔽的避难处。

这种高度依赖湿地的生活方式也使得红点齿蟾成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生活习性红点齿蟾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通常在夜间活动。

它们的舌头具有粘性,可以迅速捕捉到猎物。

白天,红点齿蟾常常躲藏在树叶下或土壤中,以避免高温和干燥。

这种夜行性的生活方式是其对逆境的一种适应策略。

6. 分布范围红点齿蟾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包括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南部等地。

由于其较强的适应能力,红点齿蟾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湿地环境中生存繁衍,使得其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7. 繁殖与生育红点齿蟾的繁殖通常与雨季到来时机密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 6 1 2 x ( 2 0 1 3 ) 0 8 - 0 0 4 4 - 0 9
0 引言
生活史( 1 i f e h i s t o r y ) 是有机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生长 、 发育 、 能量储存及 繁殖等过程 的整体格局 , 它是有
机 体在 长期 自然选 择过 程 中 所形 成 的适 应 其 生 活 环 境 的形 态 、 生 理 和行 为 模 式 ( Wi l l i a ms 1 9 6 6 ;B e g o n e t a 1 .1 9 9 0 ;R o f 1 9 9 2; S t e ms 1 9 9 2 ;S t e a ms 2 0 0 0 ) . 在 动物 的生 活史 理论 的发展 历程 中 , 许 多学 者做 出 了杰 出 的贡献 ( 聂海 燕等 2 0 0 7 ) , 比如 : F i s h e r ( 1 9 3 0 ) 首 次 提 出 了繁 殖 价 和适 合 度 的概念 ; L a c k ( 1 9 4 7 ) 最 先 提 出 了
育、 生长率、 身体大小及寿命几方 面对 两栖动物 的生活史地理 变异研 究进行 了综述 , 并对今 后 两栖 动物生活 史研 究 方向进行 了展 望 , 以期 为两栖 动物的深入研 究和保护提 供参考.
关 键 词 :两 栖 动 物 ;生 活 史 ;地 理 变异
中图分类号 :Q 9 5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t a 1 . 2 0 1 0 ; C h e n e t a 1 .2 0 1 1 ; C h e n e t a 1 . 2 0 1 2 ) . 到 目前 为止 , 两 栖动 物生 活史特 征 的地理 变异 的研究 主要
包括 如下 方 面 :
1 . 1 繁 殖季 节 、 繁 殖次 数及 配对 系统 的地 理变 异 两 栖 动物 的繁殖 季节 、 繁 殖次数 和 配对 系统 , 随其栖 息 的环境 不 同而存 在差 异 ( E l m b e r g 1 9 9 1 ; Y u& L u 2 0 1 0 ; C h e n e t a 1 .2 0 1 1 , 2 0 1 2 ) . 与低海 拔 ( 或低 纬度 ) 地 区相 比 , 高海 拔 ( 或高 纬度 ) 地 区的两栖 类 的活动季
第3 2卷
第 8期
绵 阳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a n y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V o l _ 3 2 No . 8
Au g ., 201 3
2 0 1 3年 8月
两 栖 动 物 生 活 史 地 理 变 异 研 究 的 综 述
陈 伟 , 游章 强 , 刘 昊 , 唐 中海 官天培 , 杜世 章
(1 .生态安全与保护 四川省重点实验 室 ,  ̄ t } J l 绵阳 摘 6 2 1 0 0 0 ; 2 . 绵 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四川绵 阳 6 2 1 0 0 0 )
要 :两栖 动物 由于相对较弱 的运动 能力 , 是研 究 生活 史理 论 的优 秀模 式材料 . 该文从繁 殖对策、 胚胎发
2 0 00;Mo r r i s o n & He r o 2 0 03;L u e t a 1 .2 0 0 6;L i a o e t a 1 .2 01 0;Du e t a 1 .2 01 0;F i c e t o l a e t a 1 .2 01 0;Ph i l l i ps
2 0 0 1 ;R o f 2 0 0 2 ; M o r r i s o n& H e r o 2 0 0 3 ; R o f e t a 1 .2 0 0 6 ; Ma e t a 1 .2 0 0 9 ) . 两栖 动 物 由于弱 的迁徙 能力是 研 究生 活史 变异 的优 秀模 式物 种 ( M i a u d e t a 1 .1 9 9 9 ) . 本 文 初步综 述 了两栖 动 物生活 史地 理变 异 的相 关研 究.
由于 环境压 力 的不 同 ( B r o n i k o w s k i e t a 1 .2 0 0 2 ) , 物种各 地 理种群 的生活史 特征 往往 表现 出一定 的差 异 ( R o f 1 9 9 2 ; Mi a u d e t a 1 . 2 0 0 0 ) . 比较不 同地 理种群 的 生活 史 特 征 , 评 价 环 境 变化 对 其 繁殖 生 物学 的影 响 , 对揭 示物 种对 环境 适 应 的进 化 机 制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B u l l& S h i n e 1 9 7 9;R o f 1 9 9 2 ;C h a r n o v e t a 1 .
1 两栖 动 物 生 活史 特 征 地 理 变异 的研 究 进 展
两栖 类是对 环境 影 响反应 较 为敏感 的一类 变温 脊 椎 动 物类 群 . 由于 环 境 压 力 总是 沿 着 地 理梯 度 表 现
出有 规律 的变化 , 两栖类 必 然表 现 出相应 的生 活史 策 略 以适 应 环 境 的 变 化.目前 , 对 两栖 类 生 活 史特 征 的 地 理变异 及其 带来 的适 合 度 利 益 的研 究 , 是 进 化 生 态 学 研 究 中 十 分 活跃 的研 究 内容 ( R o f 1 9 9 2 ;S t e a ms
鸟类窝 卵数 进化 的相关 假 说 ; C o l e( 1 9 5 4) 将 生 活 史 对 策分 为单 次 生 殖 与 多次 生 殖 两 种类 型 ; M a c A r t h u r& Wi l s o n( 1 9 6 7 ) 、 Ma c A r t h u r( 1 9 7 2提 出 了 r —k选 择 的生活史 策 略理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