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合集下载

生物课植物繁殖

生物课植物繁殖

生物课植物繁殖植物繁殖是生物课程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成新的个体,确保物种的延续。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和合子形成来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从两个不同的父本中获得遗传信息,产生出新的个体,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植物有性繁殖方式:1. 花的有性繁殖花是大多数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

雄蕊中的花粉与雌蕊中的子房结合形成种子。

这种繁殖方式具有高度的遗传可变性,并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2. 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被子植物是一类高等植物,它们通过花进行有性繁殖。

被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包裹在果实中,有助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植物通过非生殖细胞的分裂或体细胞的萌发来繁殖的过程。

这种方式没有交配的过程,因此新个体与其父本遗传相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植物无性繁殖方式:1. 块茎繁殖一些植物具有地下的块茎,通过块茎的分裂可以产生新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一些多年生的植物,如马铃薯。

2. 凋落物繁殖一些植物通过从茎、叶片或根部凋落的体细胞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一些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可以形成新的植株,称为扦插。

3. 子实体繁殖子实体是一些植物如蘑菇、霉菌和地衣所产生的有性生殖器官。

它们通过子实体的分裂或孢子的产生来进行无性繁殖。

三、有性与无性生殖的优势有性和无性生殖各自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有性繁殖可以产生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性进化。

由于遗传多样性的存在,即使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也有可能形成适应新环境的个体。

与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虽然不会产生遗传多样性,但有其自身的优势。

无性繁殖通常更快更有效地繁殖,并且可以快速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

此外,由于无性繁殖不需要交配,个体之间的竞争和资源消耗较少。

综上所述,植物的繁殖方式涵盖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繁殖通过交配和合子形成产生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生物群落之一,其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

这些繁殖方式各具特色,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以下将详细介绍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繁殖1.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自身茎部特定部位的侧芽分化生长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竹子、蒲公英等。

通过分株繁殖,植物可以快速扩大自身的群体范围,适应更广泛的生存环境。

1.2 匍匐茎繁殖匍匐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地上或地下的匍匐茎生长,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常见的匍匐茎繁殖植物包括草地早熟禾、草地臭菘等。

匍匐茎可以迅速扩大植物种群的范围,并且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生境条件。

1.3 假种子繁殖假种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形成具有休眠状态的假种子,从而进行繁殖。

典型的假种子繁殖植物有莴苣、瓜科植物等。

假种子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旱和寒冷的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过冬,并在适宜的时间恢复生长,实现反复繁殖。

1.4 叶片繁殖叶片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特殊结构或形态变化进行繁殖。

例如,一些多肉植物的叶片可以通过枝梗直接生根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使植物能够通过叶片进行快速繁殖和繁衍后代。

二、有性繁殖2.1 花粉传播花粉传播是植物有性繁殖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花朵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重要器官,其内部包含雄蕊和雌蕊。

花粉在传播过程中经由风、昆虫、鸟类或其他动物媒介,从雄蕊传到雌蕊,完成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种子。

2.2 受精器官繁殖有些植物拥有特殊的生殖器官,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受精器官,它们可以通过受精体直接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有性繁殖方式在植物界中较为罕见,但在一些原始植物中普遍存在。

2.3 植物生殖细胞繁殖植物的生殖细胞繁殖是指植物通过细胞分裂来形成花粉和卵子,再通过花粉与卵子的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这是植物有性生殖中最基本的过程,适用于所有有性繁殖的植物。

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丰富多样,既有无性繁殖方式,如分株繁殖、匍匐茎繁殖、假种子繁殖和叶片繁殖,又有有性繁殖方式,如花粉传播、受精器官繁殖和植物生殖细胞繁殖。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植物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

它包括:(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1.质体:(1)概念: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之一,它具有自主的遗传物质。

(2)功能:合成和积累同化物质,是细胞的光合作用中心。

(3)分类:质体按所含色素与行使的功能不同,可分为: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少量类胡萝卜素,绿色,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生物学读书笔记

生物学读书笔记

生物学读书笔记生物学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生物学读书笔记1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生物界的划分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植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

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

物质世界依其存在特性可划分为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对于有机世界的划分,有二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七界系统等分界系统。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合同化过程。

2、参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C、N循环。

3、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和繁衍后代的场所。

4、植物在调节气温、水土保持,以及在净化生物圈的大气和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细胞(质)膜和细胞一、细胞(质)膜功能:① 调节物质进出原生质体;② 协调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组装;③ 进行植物激素和与细胞生长、分化有关的环境信号的转导。

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二、细胞壁1、细胞壁的形成: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质形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已形成。

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果胶质,还有非纤维素的多糖、水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

2、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胞形状,保护原生质体,影响植物的吸收、保护、支持、蒸腾、物质运输、分泌等要的生理活动。

3、细胞壁的结构:胞间层形成:细胞分裂时产生。

特点:主要化学成分为果胶质或果胶酸钙、果胶酸。

功能:连接相邻细胞、缓冲细胞挤压。

初生壁形成:细胞体积生长阶段时产生。

特点:由纤维素,少量半纤维素及果胶质组成,薄、柔软。

功能:具弹性和可塑性,并可透水分和溶质。

次生壁形成:细胞停止伸长生长以后时产生。

分内层、中层和外层。

特点:由纤维素和其他非半纤维素物质如木质组成。

功能:机械支持。

生物学初中二年级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学初中二年级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学初中二年级植物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化,以适应各种环境和生存需求。

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二年级生物学中植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植物生殖细胞的结合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这两个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植物个体,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在受精卵发育成新的个体。

1. 花的繁殖大部分植物都通过花进行有性生殖。

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繁殖过程可分为花的传粉和花的授粉两个步骤。

(1)花的传粉花的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传粉方式包括风媒传粉和动物媒介传粉两种。

- 风媒传粉:一些植物通过风力将花粉传到其他植物的雌蕊上。

例如,杨树、黄杨等植物采用风媒传粉方式,花粉轻盈,随风飘散,并落在其他植物的花柱上完成传粉。

- 动物媒介传粉:另一些植物通过吸引昆虫、鸟类、蝙蝠等动物来传播花粉。

当动物离开一朵花时,花粉会附着在动物的身上,并在它们到达其他花朵时传到雌蕊。

例如,蜜蜂会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带走花粉,并在另一棵花上完成传粉。

(2)花的授粉花的授粉是指花粉在雌蕊上的柱头与花粉粘液作用后,花粉管顶端对柱头内的胚珠进行授粉。

授粉后,花粉管会长入胚珠,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种子。

2. 孢子的繁殖除了通过花进行繁殖外,一些植物还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植物的孢子繁殖方式包括蕨类和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通过孢子囊中的母孢子细胞产生孢子,孢子释放后,可以落地生长为蕨类植物的营养体(蕨类植物叶状体)。

随后,蕨类植物通过两性配子体结合来完成受精,形成古铜藓叶(雌配子体)和古铜藓头(雄配子体),最终发育成新的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通过配子体交替生活双相生活方式。

受精后,雌配子体发育为苔藓植物的营养体,而雄配子体则产生孢子,孢子落地后发育成新的苔藓植物。

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利用自身的器官或其他途径,直接产生新的个体,无需结合受精过程。

植物学 上册 教学重难点

植物学 上册 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繁殖。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四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分类。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的分类。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教学重点:种子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类型及萌发过程。

教学难点:种子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类型。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一节根教学重点:根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第二节茎教学重点:茎的形态结构,芽的类型。

茎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芽的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第三节叶教学重点:叶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叶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第四节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关系教学重点:各营养器官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教学难点:茎与根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第五节营养器官的变态教学重点:根、茎、叶的变态教学难点: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第一节繁殖的类型第二节花教学重点:1、植物繁殖的概念和类型;2、花和花序的形态结构、种类、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花和花序的的形态结构、发育及生殖过程。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教学重点:1 花药与胚珠的发育、结构;2 配子体的形成。

教学难点:花药与胚珠的发育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第六节种子和果实第七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教学重点:1.传粉与受精;2.果实的结构及发育;3.被子植物生活史;4.理解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教学难点:果实的结构及发育、被子植物生活史、理解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世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而植物的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以自身独特的方式,通过种子、孢子、分株等方式来延续生命,在自然界中展现出多样而美妙的生命形式。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繁殖方式。

一、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植物最为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它是通过花朵的授粉和受精,使花中的雌蕊受精,形成果实,果实内含有种子。

种子中既包含胚果,又有一层坚硬的种皮来保护胚果,使其能够承受环境的压力和干旱的侵袭。

种子有着相对较高的存活率,能够在适宜的时机萌发生长,延续种族的繁衍。

二、体细胞繁殖体细胞繁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也被称为无性生殖。

植物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与其自身完全相同的后代植物。

这种繁殖方式节省了繁殖过程中的时间和能量,对于环境要求较低,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常见的体细胞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分株繁殖:植物的根茎、地下茎、水平茎等部分会产生新的芽体,随着芽体的发生和发展,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些新个体与母体植物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能够独立生长和繁殖。

2. 营养繁殖:植物的茎、叶子、根系等部分经过特定的环境和培养条件,可以发生特化的分化,形成具有生殖能力的结构,例如塔叶、胚珠等,进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

3. 垂直管状茎繁殖: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香蒲、鹅观草等,它们的茎干垂直地伸出地面,同时在地下茎上分生带处会产生分枝,通过分枝与分生带的合作,将分离出的小茎干转移到地面上,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生长成独立的植物。

三、孢子繁殖孢子是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结构,具有强大的适应力。

植物通过孢子繁殖,能够在环境适宜的时候快速繁衍后代。

常见的孢子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袋孢子繁殖:一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其体内会形成特殊的结构——孢囊,孢囊内存储有大量的孢子。

当适宜的条件出现时,孢囊会裂开,释放出孢子,通过风、水等媒介进行传播,进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细胞的繁殖

⒌ 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到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特征:①子染色体到达两极。
②色体通过解螺旋,变细变长,恢复到有丝 分裂早期的状态。同时核仁核膜出现,子核恢复 到间期状态。细胞核分裂结束。
全过程
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 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核膜消失,核仁解 体,出现纺锤体染 色体缩短边粗
中期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上,数目清晰
⒉ 细胞内部的变化: (1)大液泡的形成:原来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由 于代谢物质的积累及从周围吸收水分逐渐合并增大 形成一个中央的液泡。周围的原生质被压成紧贴壁 的一个薄层。 (1)细胞器数量增加,细胞内细胞器数量大量增 加,如内质网由稀疏变密,前质体不断发展为质体, 线粒体数量增加。 (2)细胞壁增厚:随着细胞的生长,厚生质不断 分泌多糖,合成果胶质半纤维素,纤维素,使细胞 壁不断增厚。
(2)初生分生组织: 位于原分生组织的后面,由原分生组织刚衍生出来 的细胞组成,二者无明显界线。 特性:边分裂,边分化。一方面继续保持分裂但不 如原分生组织旺盛。另一方面细胞开始分化,是由 没有分化的原分生组织到完全成熟的组织间的过渡 类型。 (3)次生分生组织: 位于植物体侧面,由已成熟的薄壁细胞经生理上和 结构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重新具有分裂 能力。如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D C B A
E
细胞周期图
⒈ 间期
从上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开始的一段 时间,是有丝分裂前的准备阶段。细胞形态 无显著变化。 特征:①细胞质浓,细胞核占的比例很 大,核仁明显(表明细胞代谢旺盛)。 ②大量合成蛋白质和RNA. ③大量复制DNA

复制过程图
⒉ 前期
是有丝分裂的开始时期,细胞进入分裂期。核 内出现染色体是进入前期的标志。 特征:①染色质通过螺旋作用逐渐变短变粗,成为 形态上清晰可辨的染色体。 ②(新版无此内容)出现椭圆清晰区:染色 体形成的同时,核周围细胞质中出现一个椭圆形清 晰区,该区内线粒体、质体及类似大小的细胞器。 椭圆的两极物质影响细胞分裂的方向。 ③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形成的同时,核仁 核膜消失,同时纺锤丝出现,标志着前期终结。

植物细胞繁殖的操作方法

植物细胞繁殖的操作方法

植物细胞繁殖的操作方法
植物细胞繁殖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组织培养、离体培养和细胞培养。

1. 组织培养:将植物的组织(如茎尖、幼叶、胚乳等)取出进行无菌处理,然后将其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培养基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激素,使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

通过适当的激素调控,可以促进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这种方法可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快速繁殖和产生突变体等。

2. 离体培养:将植物的花器官(如花药、胚珠等)取出并对其进行无菌处理,然后将其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上。

花器官中的细胞在培养基的刺激下会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

离体培养常用于植物的灭性育种和组合遗传学研究中。

3. 细胞培养:将植物的单个细胞或小块细胞组织进行无菌处理,然后将其悬浮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培养基中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激素,使细胞能够持续生长和分裂。

细胞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植物的基因转化、细胞工程和植物产生抗性等。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是指植物在自然界中通过自身的机制进行繁衍后代的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通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并具有遗传变异的性繁殖方式。

1. 有花植物的有性繁殖大多数种类的植物都是通过花进行有性繁殖的。

花是植物繁殖器官的最高形态,包括花萼、花瓣、花蕊和雄蕊等部分。

花的有性繁殖过程包括传粉和受精两个步骤。

传粉是花粉从雄蕊传输到雌蕊的过程,有风媒传粉、昆虫媒传粉和鸟媒传粉等方式。

受精是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子,最终形成种子和果实。

2. 无花植物的有性繁殖一些植物没有花,它们的有性繁殖主要通过配子体进行。

例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的。

这些植物的孢子分为雄孢子和雌孢子,通过雄孢子和雌孢子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或其他身体部位产生新的个体,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不具有遗传变异的繁殖方式。

1. 茎的无性繁殖茎的无性繁殖又称为茎的扦插繁殖。

一些植物的茎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生长出新的个体。

例如,马铃薯的扦插茎可以生长出新的种薯。

2. 叶的无性繁殖叶的无性繁殖又称为叶插法繁殖。

一些植物的叶可以单独插入土壤中或水中生长出新的个体。

例如紫罗兰、吊兰等植物就可以通过叶插法繁殖。

3. 块茎的无性繁殖块茎的无性繁殖又称为块茎分蘖繁殖。

一些植物的块茎具有明显的节间,每个节间能够长出并分离出新的个体。

例如薯蓣和芦荟都可以通过块茎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4. 鳞茎的无性繁殖鳞茎的无性繁殖是一种鳞茎分蘖的繁殖方式。

鳞茎分蘖是指一个鳞茎可以分化产生多个新的鳞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水仙花、郁金香等植物都可以通过鳞茎分蘖繁殖。

5. 嫁接的无性繁殖嫁接是指将不同植物的茎、枝、根或者芽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其彼此生长并形成一个整体。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欢阅读迎细节细态结构节细第一章植物胞第一植物胞的形第二植物胞的繁殖节细长第三植物胞的生和分化细构单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一、胞是成植物体的基本位二、植物胞的形和大小三、植物胞的四、植物胞的后含物细状细结构细细真细五、原核胞和核胞细构单一、胞是成植物体的基本位1665年,英人虎克显镜观细国(Hooke1635—1703)第一次用自制的微察到胞,取名“cell”。

论发”中第一指出个“一切植物,如果它们国学莱“植物的生1838年,德植物家施登单细话细细结构单”。

不是胞的,都完全是由胞集合而成的。

胞是植物的基本位动结构单显研”一文中指出物及植物的基本位1839年,德物家施旺在国动学“微究细都是胞。

纪学发现“细胞学说”,即:们观称为19世自然科的三大之一的他的点就是恩格斯之细学说进发国细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此后,胞一步展,德进现细来细”。

Weismann更一步指出,学Virchow(1858)指出“胞自于胞胞家细远时个1880)。

在所有胞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共同祖先(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构成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少数植物细胞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

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色体(不含色素)。

Ⅱ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

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Ⅲ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 2O [C H 2O ]+O2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

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Ⅳ有色体(chromoplast)和白色体(le u coplast):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常存在与果实、花瓣和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使植物体呈现黄色、橙色、和橙红色。

植物生物学各章课后习题

植物生物学各章课后习题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细胞学说超微结构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组织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传递细胞周皮二、简答题1. 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构造如何?各有什么功能?2. 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它们是否都存在?3. 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4. 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6.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上有什么意义?7. 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各有什么生理功能?8. 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9. 植物有哪几类组织系统?它们在植物体中各起什么作用?有何分布规律?三、综合题1. 组成植物体的细胞既有活细胞也有死细胞,列出死细胞的类型、分布和功能。

2. 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定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初生结构通道细胞不活动中心凯氏带内起源外始式次生生长和初生生长早材和晚材心材和边材春材和秋材年轮和假年轮木材树皮单叶和复叶完全叶叶序等面叶和异面叶异形叶性叶镶嵌变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二、简答题1.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原因各有哪些?2.简述种子萌发的全过程。

3.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各区的特点如何?4.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5. 试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6.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过程。

7. 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

8. 试述侧根发生的规律。

9. 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0. 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1.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构造。

12.区别如下名词: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柱、维管系统:13.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14.列表比较木材三切面中,导管和管胞、射线、年轮的形状。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植物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

它包括:(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1.质体:(1)概念: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之一,它具有自主的遗传物质。

(2)功能:合成和积累同化物质,是细胞的光合作用中心。

(3)分类:质体按所含色素与行使的功能不同,可分为: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少量类胡萝卜素,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细胞的繁殖
(3) 后期I: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分开,在纺缍丝的牵引下分别称向两极,每极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母细胞的一半。
(4) 末期I:两组染色体到达两极,聚集成团,每条染色体呈细线状,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2. 减数分裂II: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两个子细胞经过很短间期或紧接着末期就进行和有丝分裂相似的过程,但不进行染色体加倍(复制)。亦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染色体形成的同时,核仁、核膜消失,同时细胞中出现许多纺缍丝,标志核分裂前期结束。
(2) 中期metaphase:染
色体聚集到细胞中央赤道面equatorial plane上,纺缍体很明显。纺缍丝有两种:
b. 偶线期(合线期)zygotene:外形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两配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1条来自父本(父源染色体),另1条来自母本(母源染色体)它们的外形、大小都很相似)。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叫联会synapsis。完成配对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纵裂,每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每对同源染色体有4条染色单体。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任何植物体,单细胞的藻类,到参天大树,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使植物体能完成从生长 发育到繁殖的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mitosis,无丝分裂amitosis和减数分裂meiosis。
裂中细胞还能进行正常活动。细胞核的核仁分裂为2,细胞核伸长为哑铃状,中间分开,形成两个细胞核,两细胞核中间产生新壁形成两个细胞。
三、 减数分裂meiosis:高等植物繁殖后代要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精子(有鞭毛,能游动)、精
细胞(不能游动)、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精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长为植物体,如果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数目一样,后代染色体数目就会一代代加倍。

公开课植物细胞的繁殖心得感悟

公开课植物细胞的繁殖心得感悟

公开课植物细胞的繁殖心得感悟植物细胞的繁殖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

通过这门公开课的学习,我对植物细胞的繁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感悟。

首先,植物细胞的繁殖是一种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方式。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系列精确的步骤,如染色体的复制、纺锤体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等。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准确性对于细胞的繁殖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细胞的繁殖,我意识到在自然的生命中,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细胞的繁殖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它是非常精确的,其中的每个步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珍贵。

其次,植物细胞的繁殖涉及了多个因素的相互配合与平衡。

在课程中,我们了解到植物细胞的繁殖过程中受到植物激素、温度、光照、水分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只有适当的环境下,植物细胞才能正常进行繁殖。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相互作用和调整。

只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才能使自己持续的健康和发展。

这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平衡关系,告诉我要学会调整与适应自身的环境,否则就很难实现生命的繁衍和发展。

此外,植物细胞的繁殖中存在着多样性和变异性。

我们在课程中学习到,植物细胞的繁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特征和类型。

这就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基础。

这让我明白到,多样性和变异性是自然界进化和进步的源泉。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尊重和接纳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在不同的群体中互相促进和学习。

只有保持这种多样性和变异性,我们才能不断进化和前进。

最后,植物细胞的繁殖也让我认识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续性。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细胞的繁殖都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新的开始。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我深深被生命的奇迹所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繁殖任何植物体,单细胞的藻类,到参天大树,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使植物体能完成从生长发育到繁殖的整个生命过程。

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mitosis,无丝分裂amitosis和减数分裂meiosis。

一、有丝分裂:最普通的一种分裂方式,植物的营养细胞分裂,例如根尖、茎尖。

细胞周期cell cycle:从一次细胞分裂到下一次分裂前的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一个间期interphase和一个有丝分裂期。

植物细胞的周期从10多个小时至几10个小时不等。

(一)细胞分裂间期:因有丝分裂是周期性进行的,处于两个分裂期之间称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细胞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细胞核较一般细胞大,核抽中有分散的染色质。

内部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主要是DNA的合成复制,核蛋白的加倍。

可以人为分为三个时期。

1.复制前期(G1期):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细胞学指标是核仁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核糖核酸(RNA)而迅速增大。

G1期各种复杂大分子:分成信息核糖核酸mRNA、转移核糖核酸tRNA、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以及许多蛋白质合成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复制期(S期):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合成DNA,复制期结束,DNA含量比原细胞增加了一倍。

DNA量整倍增加是细胞进入分裂前的最重要事件,经过细胞分裂,加倍的遗传物质准确、等量地分配到子细胞,从而保证了细胞中DNA含量和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复制后期(G2期):复制期结束即进入G2期。

G2期持续时间较短。

在G2期DNA 含量不再增加,只进行少量的蛋白质的合成。

(二)细胞分裂期(M期):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分裂,一个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细胞核;细胞质分裂,形成新的细胞壁,把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在时间上是紧接的,但在裸子植物雌配子体形成以及被子植物胚乳发育过程就是这样。

1.核分裂:核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叙述的方便,人为地把核分裂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作末期四个时期。

(1)前期prophase:核内染色体聚集成染色质丝,由染色质丝通过螺旋化作用,变短变粗,成为形态上可辨认的染色体chromosome。

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由两条螺旋状的染色单体组成,外有透明的基质(蛋白质)包围,最外面有一层膜。

染色体上的狭窄区域称着丝点(无膜结构),着丝点两端称臂。

除了在着丝点,两条染色单体是不相连的。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玉米为20,水稻24,人类46条。

在染色体形成的同时,核仁、核膜消失,同时细胞中出现许多纺缍丝,标志核分裂前期结束。

(2)中期metaphase:染色体聚集到细胞中央赤道面equatorial plane上,纺缍体很明显。

纺缍丝有两种:a.染色体纺缍丝:纺缍丝和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向两极延伸。

b.连续纺缍丝:纺缍丝不与染色体相连,而是从一极延伸到另一极。

纺缍丝由微管构成。

中期成对的染色体形状缩短到比较固定的状态,排列比较有规律,是观察染色体和数目的最好时期。

(3)后期anaphase:成对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分开,分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分开后的染色单体称为子染色体,两组子染色体由纺缍丝牵引分别向两极移动,使每一极都有一套和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

(4)末期telophase:两组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时,标志着末期的开始,两组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聚集成团,每一染色体渐渐延伸成染色丝,再染色丝演变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新的子核。

2.细胞质分裂cytokinesis: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接近两极时,细胞质分裂开始。

在两个子核之间的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纺缍丝,形成一个密集着纺缍丝的桶状区域,称之为成膜体phragmoplast。

微管的数量增加,成膜体中有来自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泡囊(含多糖类物质),沿着微管指引方向,聚集,融合,释放出多核物质,构成细胞板,从中间开始向周围扩展,直至与母细胞壁相连,成为胞间层——初生壁,新质膜由泡囊的被膜融合而成。

新细胞壁形成后,把两个新形成的细胞核和它们周围的细胞质分隔成为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特点:通过细胞分裂使每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基本相同的子细胞,在分裂前期母细胞中每个染色体能准确复制成两条染色单体。

后期两条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形状、大小一样,每一染色单体所含的遗传信息与母细胞基本相同,使子细胞从母细胞获得大致相同的遗传信息。

使物种保持比较稳定的染色体组型和遗传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占最长时间,细胞分裂期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

在间期中S 期(复制期)占最长时间。

二、无丝分裂amitosis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

在低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在高等植物中也常见。

例如胚乳发育过程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产生。

无丝分裂的方式有:横缢、纵缢、出芽、碎裂等。

无丝分裂的特点:过程简单,无染色体和纺缍丝的形成,能量消耗少,分裂速度快,分裂中细胞还能进行正常活动。

细胞核的核仁分裂为2,细胞核伸长为哑铃状,中间分开,形成两个细胞核,两细胞核中间产生新壁形成两个细胞。

三、减数分裂meiosis:高等植物繁殖后代要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精子(有鞭毛,能游动)、精细胞(不能游动)、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精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长为植物体,如果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数目一样,后代染色体数目就会一代代加倍。

生殖细胞形成时,染色体数目已经分别减半,所以结合产生的后代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减数分裂I,可划分为前、中、后、末四期。

(1)前期I:变化复杂,经历时间长,又分为5个阶段:a.细线期leptotene:前期开始,细胞核中染色质聚集成细线状的染色体(染色丝),细丝上有很多染色粒。

b.偶线期(合线期)zygotene:外形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两配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1条来自父本(父源染色体),另1条来自母本(母源染色体)它们的外形、大小都很相似)。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叫联会synapsis。

完成配对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纵裂,每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每对同源染色体有4条染色单体。

c.粗线期pachytene:细线状染色体由于螺旋卷曲,缩短,变粗。

4条染色单体相邻的两条染色单体在局部位置发生横裂,进行染色体片断的互换(外围2条染色单体没有),使1条染色单体具有另1条染色单体的片断,这种染色单体片断互换现象称“交叉chiasmata”,遗传学上称“基因互换”,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有重大意义。

d.双线期diplotene:两对染色单体继续进一步变粗,变短,并开始分离,由于交叉的关系,两条交叉染色体在局部的位置仍然连在一起,就会出现x, o, v, 8等形状。

e.终变期diakinesis:染色体继续变短变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度、数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核仁、核膜消失。

(2)中期I diakinesis:纺缍体出现,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面上。

(3)后期I: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分开,在纺缍丝的牵引下分别称向两极,每极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母细胞的一半。

(4)末期I:两组染色体到达两极,聚集成团,每条染色体呈细线状,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2.减数分裂II: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两个子细胞经过很短间期或紧接着末期就进行和有丝分裂相似的过程,但不进行染色体加倍(复制)。

亦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II:每1子细胞看到有细线状的染色体,每1染色体是由2条染色单体所组成,染色体变粗变短,核仁、核膜消失。

(2)中期II:纺缍体形成,成对染色单体排列在纺缍体的赤道板上。

(3)后期II:成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上裂开,成为2条子染色体,两组染色体在纺缍丝的牵引下到达两极。

(4)末期II:两组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聚集成团,每一染色体拉长成细线状,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在两核间形成成膜体→细胞板→胞间层→初生壁。

1个子细胞再分成2个新的子细胞。

减数分裂的特点:一个母细胞通过连续两次的核分裂,通过“联会”和“交叉”,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4个子细胞聚在一起时称四分体。

减数分裂的意义:染色体的数目减少,避免后代染色体数目加倍,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即保持物种特性;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产生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两个性细胞(配子)的结合产生后代遗传性更为丰富多样,产生的变异大,对环境适应可能性也较大,进化可能性越大。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一、植物细胞的生长概念:植物细胞的生长是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数量不增加。

植物细胞有两种方式:一是细胞伸长,是细胞吸水膨胀的结果;二是细胞实质性生长,细胞的鲜重与干重随着体积的增加而增加。

在液泡连合成中央大液泡的同时,也发展出各种细胞器,如内质网、质体、细胞壁增厚等。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概念:细胞分化就是分生组织细胞在其成熟的过程中发生与其同一来源的相邻细胞不同变化。

被子植物分化出70多种组织,这些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化建立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称为“分生组织细胞”。

细胞分化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形成了细胞功能专门化的结构,如纤维、导管、筛管等。

细胞分化的动力:精卵结合,形成合子,发展成整株植物,构成植物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带有父母本的全套遗传信息,具备发成整株植物的潜在能力。

现代组织培养证明了这一点。

但对于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细胞又分化出结构与功能很不相同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都是未解决的问题。

细胞的分化肯定和遗传有关,此外与外界环境,体内位置,细胞极性,生长素和细胞分阶段裂素的水平有关。

小结一、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微管与微丝、圆球体、核糖核蛋白体、内质网、液泡膜系统:细胞膜、核膜、质膜、内质网膜……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液泡后含物:贮藏物质及生长素、维生素二、原生质体:生活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是细胞最重要部分,一切代谢都在其中进行。

原生质:构成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细胞中除细胞核、质体和其它细胞器以外,细胞内生活的原生质基本物质。

三、细胞器的功能四、植物细胞的特点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六、有丝分裂:要营养细胞繁殖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一个母细胞产生2个子细胞。

七、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前,大小孢子形成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比减少一半;1个线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

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纺缍体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