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技术制药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版
![生物技术制药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790c78a26925c52cc5bfc9.png)
第一章、绪论1. 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2. 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3. 生物药物: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4. 现代生物药物四大类型:⑴应用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⑵基因药物⑶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药物;⑷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5. 生物药物功能用途分类:⑴治疗药物,⑵预防药物⑶诊断药物。
6. 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⑴高技术⑵高投入⑶长周期⑷高风险⑸高收益7. 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⑴基因工程制药:①基因工程药物品种的开发、②基因工程疫苗、③基因工程抗体、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⑦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进药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⑧利用转基因动、⑨植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⑵细胞工程制药:①单克隆抗体技术、②动物细胞培养⑶酶工程制药⑷发酵工程制药8.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和发展前景(自己阐述观点)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生产哪些药:⑴免疫性蛋白,如各种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⑵细胞因子,如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凝血因子。
⑶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心钠素⑷酶类,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在于: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为临床使用建立有效的保障。
⑵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课件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7b1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b.png)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工艺流程
细胞株筛选与保存
从植物中筛选具有药 用价值的细胞株,并 进行低温保存。
细胞培养基制备
根据细胞株生长需求 ,制备适宜的培养基 。
细胞接种与培养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基 中,在适宜条件下进 行培养。
产物提取与纯化
收集培养过程中产生 的药物成分,并进行 提取和纯化。
质量控制与检测
对提取的药物成分进 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确保符合标准。
03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必要性
01
02
03
药物生产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生 产药物的重要手段,能够 实现药物的批量生产,降 低生产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可以减少对野生植物资 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
生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有助 于保存和繁殖珍稀、濒危 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细胞培养的优缺点
植物细胞培养的优点包括
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育种效率;可以保存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
植物细胞培养的缺点包括
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培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和能源;培养条件难以完全模拟自然环境,可能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变异等。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 物细胞培养技术有望得到 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生物安全性。
研究方向
针对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 行深入研究,探索降低成 本、提高生物安全性的方 法。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研究植物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 提高细胞生长和代谢水平。
研究方向二
5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5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https://img.taocdn.com/s3/m/7b918cf39b89680203d82518.png)
(三)植物细胞工程育种 1.利用培养变异,筛选优良突变体 植物离体培养,能够明显提高突变率,并且 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形态突变,如株高、花色、 植株形态、生育期、耐性等。可以从中选择优良 突变体,培育新品种。
1962年Marshing和Skoog在烟草培养中筛选 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MS培养基。 1964年,印度科学家Guha 和Maheswari 在曼 陀罗花药培养中首次由花粉诱导得到了单倍体 植株。
3、应用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1971年,Takebe 等从烟草原生质体得到再生 植株,首次获得原生质体植株再生成功。 1972年,Carlson 等通过两个烟草物种之间原 生质体的融合,获得了第一个体细胞杂种植株。
植 所采用技术 物 的理论基础 细 胞 工 程 通常采用的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技 术 手 段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应用
(一)种苗脱毒 茎尖培养可以得到无病毒苗木已成为解决病
毒病危害和品种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快速繁殖
许多植物名贵是因为繁殖系数太低,种子结 实率低或者不结种子,而营养繁殖又很慢。利用 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进行大量繁殖,可以大大提 高繁殖系数。目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已在许多植 物上应用, 最早是兰花(60年代)。
(四)离体种质保存 随着地球不断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种植资 源日趋枯竭,大量有用基因损失。利用组织培养 法,低温保存(-196℃)或试管保存,为保存和 抢救濒临灭绝的生物带来希望。 (五)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生物 制品) 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次生物质,如药物、色素、 食品添加剂、酶、农药等。有些极其昂贵的生物 制品,如抗癌首选药物--紫杉醇等,可以用大规模 培养植物细胞来直接生产。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https://img.taocdn.com/s3/m/8df2982a4b73f242336c5f97.png)
药
092408157
Company
LOGO
Contents
1. 细 工 与细 工
药
2.
细 工
药
3 .发展前景
COMPANY LOGO
1.细
工
与细
工
药
– 所谓细胞工程,就是以细胞为单位,按人们的意 所谓细胞工程,就是以细胞为单位, 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 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 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 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某 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 目的, 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 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 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 增殖, 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的一门应用科 学和技术。 学和技术。
COMPANY LOGO
它主要由上游工程 包括细胞培养、 (包括细胞培养、细胞遗 传操作和细胞保藏) 传操作和细胞保藏)和下 游工程( 游工程(即将已转化的细 胞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用以 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 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两 部分构成。 部分构成。当前细胞工程 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包 括细胞融合技术、 括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 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 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 染色体改造技术、 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 动植物技术和细胞大量培 养技术等方面。 养技术等方面。
COMPANY LOGO
• •¦ˆ/ 单 , 种 。 • 药 功 获 养
药 药
种 , ,可进 单 参
据 药
细 养 种。 种, , 罗 养单 药 单
组织 养 工控 组织 养过 现 变 传 , 养 产 现 。 鸡骨 组织 黄 养 产 种甾 ; 莲内酯A、B、C。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课件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86c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a.png)
02 03
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检测 和鉴定生物制品的成分、纯度、稳定性等方面,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 可靠性。
生物制品的生产效率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提高生物制品的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为生物制品的生产提供更加经济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大规模培养技术还有助于解决 植物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 等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和技术
01
02
03
悬浮培养
将植物细胞接种在液体培 养基中,通过搅拌或充气 等方式使细胞悬浮在培养 基中生长。
固定化培养
将植物细胞固定在载体上 ,然后将其放入培养基中 进行培养。这种方法有利 于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
通过酶解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分散为单个细胞 ,再进行培养。
组织培养
将植物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可再生为完整 植株。
悬浮细胞培养
将单个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可实现大规模培养。
微繁殖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珍稀、濒危 植物。
植物细胞培养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
细胞选择、酶解分散、细胞悬浮、细胞增殖、诱导分化、植株再生。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食品工业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食品等,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环境保护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植物细胞对有 毒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降解,实现环境净化。
农业领域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 逆性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4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讲义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f3c4f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f.png)
大规模培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负担,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04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细胞培养技术
如何建立高效、稳定的细胞培养 体系,提高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
水平。
基因工程技术
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细 胞,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分离纯化技术
如何优化分离纯化工艺,降低副产 物和杂质的含量,提高目标产物的 纯度。
生产效率高
大规模培养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细胞和 产物。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优缺点
• 安全性高:在封闭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可以减少污 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优缺点
技术难度大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成本较高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购置。
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讲义
•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概述 •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未来展望
01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概述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定义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是指利用植物细胞 工程技术,通过工业化生产流程,提 取或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并 经过加工制成药物的过程。
01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生产药物的重要手段,可以满足市场需
求,降低生产成本。
生物多样性保护
02
通过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可以保护濒危植物物种,维护生物
多样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
03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工艺流程
01
生物制药技术重点归纳
![生物制药技术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adcac049649b6648d7473d.png)
第一章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人类对生物资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利用、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用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二章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将重组对象的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补料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是将种子接入发酵反应器中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使菌体进一步生长的培养方法。
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将种子接入发酵反应器中,搅拌培养至菌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动进料和出料蠕动泵,以一定稀释率进行不间断培养。
透析培养技术:透析培养技术是利用膜的半透性原理使培养物和培养基分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去除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来解除其对生产菌的不利影响。
高密度发酵:是指培养液中菌体的浓度在50gDCW/L以上,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离子交换层析:是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和固定相上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对蛋白组分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亲和层析:是利用固定化配体与目的蛋白质之间非常特异的生物亲和力进行吸附,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改变条件可以使结合解除。
凝胶过滤层析:是以多孔性凝胶填料为固定相,按分子大小对溶液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液相层析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的优点?答:1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第5章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第5章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https://img.taocdn.com/s3/m/f89b67e081c758f5f61f675d.png)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植物细胞培养的发展简史 三、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一、基本概念
植物细胞工程 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应用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在离体条件 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精细操作,使 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 改变,从而改良品种、制造新品种、加速 繁育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一门科学 或技术。
二、植物细胞的营养成分及其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 MS、LS、B5、NT、KM-8P、N6
三、植物细胞培养的类型
培养对象:原生质体和单细胞培养 培养基类型:固体和液体培养 培养方式:悬浮细胞培养和固定化细胞培养
1.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成批培养法
将培养基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接种、培养一定时 间后收获细胞的操作方式。 最适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是气升式反应器。 两步培养法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三、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 生物活性物质
酶类 维生素 植物激素 植物杀菌素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四、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植物细胞较大,有纤维素细胞壁,细胞耐拉不 耐扭,抗剪切力差 生长速度缓慢,易被污染,需用抗生素 细胞生长的中期及对数期,多以非均相集合体 的细胞团形式存在,悬浮培养较难 培养时需供氧,培养液粘度大,不能耐受强力 通风和搅拌
三、两相法培养
定义:加入固相或疏水液相,形成两相培养系 统,从而达到收集分泌物的目的
出发点:在细胞外创造一个次级代谢产物的储 存单元。
优点:
v 减轻产物本身对细胞代谢的抑制作用; v 保护产物免受培养基中催化酶或酸对产物的影 响; v 简化了下游处理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两相培养系统满足的条件:
固相或液相对细胞无毒害,不影响细胞生长 和产物合成 产物易被固相吸附或有机相溶解 两相易分离 固相不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添加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外植体选择
不同外植体的悬浮细胞培养物,其最大次级代谢产物
的累积时间各异。
例如(图5-2):延迟期,加速期,与生长曲线平行 累积,稳定期累积
P-193
二、培养条件的影响
1.培养环境的内在因素
营养成分、生物及非生物元素、通气及混合程度、pH、与接种
有关的因素
(1)接种和诱导: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率与外植体大小,细胞密 度及营养成分密切相关,如紫草细胞培养营养成分1400mg/L时 细胞干重2.8g/L,营养成分1900mg/L时细胞干重4.9g/L。
固定化反应器:网状多孔板;尼龙网套;中空纤维膜
优点:细胞位置固定,易于获得高密度细胞群及维持细胞间理化梯度, 利于细胞组织化,易于控制培养条件及获得较高含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例如:辣椒细胞固定于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中,维持23天,辣椒素产 量较悬浮培养高1000倍。
第五节 影响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累积的因素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
三、植物细胞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他化学组分
1.生理活性物质 (1)酶类(enzyme):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2)维生素(vitamin):辅酶 (3)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调节代谢,影响生理过程,
量微、作用大。
(4)抗生素和植物杀菌素(antibiotic):蒜,葱,萝卜
酶的合成。 (2)碳源:甘油,糖类,肌醇
(3)植物生长调节剂:极低浓度(﹤1µ mol/L)
5种天然激素: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分裂素(6-呋喃甲基腺 嘌呤,6-FA)、赤霉素、脱落酸、乙烯
高浓度生长素、低浓度分裂素刺激细胞分裂;低浓度生长素、高浓度 分裂素刺激细胞生长;过量的赤霉素和酚类化合物能掩盖上述现象。
a 附加10-5mol/L IAA,b 附加10-6mol/L IAA和10-5mol/L KT IAA(吲哚乙酸,IAA生长素) KT (6-呋喃甲基腺嘌呤,6-FA分裂素,激动素)
3.培养环境的外部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温度:20~28℃
(2)搅拌频率:大于28r/min (3)培养容器的影响:实验室50~500mL (4)光的影响:光(光照时间,光强,光质,强度),影响植物
第五章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细胞为单位应用细胞生物 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在离体条件下培养、
繁殖和精细操作,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
们的意愿改变,从而改良品种、加速繁殖或得到 有用的物质的一门科学技术。
基本概念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
连续采集细胞和培养液,并以同样速度供给新鲜培养基以使细胞生长
环境长期维持恒定。生长速度取决于基质的浓度(Monod公式)。 培养时间长,无菌技术要求高。细胞的生长速度是由限制营养物质的 平衡水平决定的。如:烟草细胞
4.固定化培养法: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累积主要在细胞生长的稳定期, 细胞成块趋于分化时,细胞中各个细胞处于一定理化梯度下。
(1)诱导去分化阶段 即初代培养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原球茎、顶芽和腋芽、不定芽、 体细胞胚状体等。 (2)继代增殖阶段培养: 即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产物切割、分离转接到新鲜的培养基上培 养。以增加培养物的数量。 (3)生根培养阶段
第四步
试管苗驯化移栽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 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 意义: ①快速繁殖,保持优良品质 ②生产无毒苗,提高苗木品质 ③节约土地、环保
能,就叫做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已脱分化的细胞和组织再次分化发育成为完 整植株。
4.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 :在无菌条件下,将
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花
药、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 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人工控
9.愈伤组织(Callus):外植体产生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
壁细胞。
10.无性繁殖系(clone):克隆,同一外植体获得很多无性繁殖后代。 11.突变体(mutant):经诱变处理而变异成新细胞
12.继代培养(subculture):连续多代培养
13.初级代谢产物:核酸、蛋白质、糖类 形态发生(morphologenesis):指细胞再生植株的过程或个体发育 中机体及其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 1.生物条件:外植体,季节,休眠,分化 2.物理条件:温度,光(光照时间,光强,光质),通气(O2),pH 和渗透压
3.化学条件:无机盐(N,P,K),碳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维生素,氨 基酸,核酸,抗生素,天然物质,前体
4.工业培养条件:培养罐类型,通气,搅拌和培养方法
植物细胞培养(suspension culture)技术
①意义:生产次生代谢物质
三、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系统(方法)
1.成批培养法:将培养基一次性加入培养器中,接种、培养、收获细
胞。
2.半连续培养法:在反应器中投料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 养液和新鲜培养液进行交换。
3.连续培养法:在反应器中投料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以一定速度
表5-4 植物培养细胞不同生长阶段的持续时间及特征
P-183~184
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百分比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Cells
物质 细菌 水 70 无机盐 1 混合的小分子 代谢物 3 蛋白质 15 磷脂 2 其它脂 — 多糖 2 RNA 6 DNA 1
物生长调节物质(激素)
(2)外植体的表面消毒灭菌 材料→自来水冲洗→蒸馏水→75%酒精30 S →无菌水1-2次→1-2%次
氯酸钠或次氯酸钙饱和液消毒10-30min或0.1-0.2%升汞(加吐温)510 min →无菌水洗4-5次。
第二步 接种(接种室)
第三步 培养(Culture)(培养室)
2.其他成分(后含物) (1)生物碱(alkaoid):罂粟科,茄科
(2)糖苷类(glycoside):洋地黄毒苷
(3)挥发油(volatile oil):薄荷油,丁香油 (4)有机酸(organic acid):苹果酸,柠檬酸,水杨酸
四、植物培养细胞的生理特点
表5-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的比较
活植物细胞,都携带一套完整的基因组(染色体),并具有发育成为完
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植物的分化(differentiation):胚胎分化和器官分化,受精卵-胚-种子
-植株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一定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并且具有一定功 能的体细胞(或性细胞),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又重新恢复了分裂功
(6)渗出物:细胞悬浮培养后期,培养液中常含有各种代谢产物。
2.两步培养法(two-step culture) 生长培养基(growth medium):实现细胞的高生产率
生产培养基(production medium):较低含量硝酸盐,
磷酸盐,糖
表5-12 不同培养基中紫草细胞生长和紫草素含量 培养基 M9 a White b 细胞产量 (gDCW/L) 11.3 5.7 紫草素含量/% 12.4 2.1
制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丛生芽或长成新的完整的植株的
一种实验技术。也叫“离体培养”(Culture in vitro)或“试管培养” (In test-tube culture)。
5.细胞培养:形成单细胞无性繁殖系。
6.植物无菌培养: (1)幼苗及植株的培养 (2)愈伤组织培养(外植体,细胞聚集体) (3)悬浮培养(单细胞或小细胞团的液体培养)
哺乳动物 70 1 3 18 3 2 2 1.1 0.25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材料的准备 :P-186
外植体,无菌材料,常用灭菌剂,灭菌时间和顺序
二、培养基及其组成 :P-187
相当于无菌土壤
三、培养方法: P-190
二、培养基及其组成
(1)无机盐:大于30mg/L浓度大量元素,小于30mg/L微量元素,辅助
(4)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
culture)
(5)胚胎培养(embryo
7.分生组织培养(meristem culture):生长锥培养,人工
培养基上培养茎端分生组织细胞。如:茎尖0.1mm
8.外植体(explant):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离体无菌培养 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如:根、茎、叶、花、果实、胚珠、花药、花粉等。
脱分化
外植体 →
再分化
愈伤组织 →
形态发生
生长点 → 芽、根 → 小植株
次级代谢产物
1.有明显的分类学区域界限 2.其生物合成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3.缺乏明确的生理功能 4.是生命活动的多余成分 主要有: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木质素、皂苷类、多元酚类
次级代谢作用
是由特异蛋白质调控产生的内源化合物的合成、代谢及分解作用的综合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