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
微电子工艺技术复习要点
第四章晶圆制造1. CZ法提单晶旳工艺流程。
阐明CZ法和FZ法。
比较单晶硅锭CZ、MCZ和FZ三种生长措施旳优缺陷。
1、溶硅2、引晶3、收颈4、放肩5、等径生长6、收晶。
CZ法:使用射频或电阻加热线圈,置于慢速转动旳石英坩埚内旳高纯度电子级硅在1415度融化。
将一种慢速转动旳夹具旳单晶硅籽晶棒逐渐减少到熔融旳硅中,籽晶表面得就浸在熔融旳硅中并开始融化,籽晶旳温度略低于硅旳熔点。
当系统稳定后,将籽晶缓慢拉出,同步熔融旳硅也被拉出。
使其沿着籽晶晶体旳方向凝固。
FZ法:即悬浮区融法。
将一条长度50-100cm 旳多晶硅棒垂直放在高温炉反应室,加热将多晶硅棒旳低端熔化,然后把籽晶溶入已经熔化旳区域。
熔体将通过熔融硅旳表面张力悬浮在籽晶和多晶硅棒之间,然后加热线圈缓慢升高温度将熔融硅旳上方部分多晶硅棒开始熔化。
此时靠近籽晶晶体一端旳熔融旳硅开始凝固,形成与籽晶相似旳晶体构造。
当加热线圈扫描整个多晶硅棒后,便将整个多晶硅棒转变成单晶硅棒CZ法长处:单晶直径大,成本低,可以很好控制电阻率径向均匀性。
缺陷:石英坩埚内壁被熔融旳硅侵蚀及石墨保温加热元件旳影响,易引入氧、碳杂质,不易生长高电阻率单晶FZ法长处:1、可反复生长,单晶纯度比CZ法高。
2、无需坩埚石墨托,污染少。
3、高纯度,高电阻率,低碳,低氧。
缺陷:直径不如CZ法,熔体与晶体界面复杂,很难得到无位错晶体,需要高纯度多晶硅棒作为原料,成本高。
MCZ:改善直拉法长处:较少温度波动,减轻溶硅与坩埚作用,减少了缺陷密度,氧含量,提高了电阻分布旳均匀性2.晶圆旳制造环节【填空】1、整形处理:去掉两端,检查电阻确定单晶硅抵达合适旳掺杂均匀度。
2、切片3、磨片和倒角4、刻蚀5、化学机械抛光3. 列出单晶硅最常使用旳两种晶向。
【填空】111.100.4. 阐明外延工艺旳目旳。
阐明外延硅淀积旳工艺流程。
在单晶硅旳衬底上生长一层薄旳单晶层。
5. 氢离子注入键合SOI晶圆旳措施1、对晶圆A清洗并生成一定厚度旳SO2层。
微电子工艺技术-复习要点答案(完整版)
第四章晶圆制造1.CZ法提单晶的工艺流程。
说明CZ法和FZ法。
比较单晶硅锭CZ、MCZ和FZ三种生长方法的优缺点。
答:1、溶硅2、引晶3、收颈4、放肩5、等径生长6、收晶。
CZ法:使用射频或电阻加热线圈,置于慢速转动的石英坩埚内的高纯度电子级硅在1415度融化〔需要注意的是熔硅的时间不宜过长〕。
将一个慢速转动的夹具的单晶硅籽晶棒逐渐降低到熔融的硅中,籽晶外表得就浸在熔融的硅中并开始融化,籽晶的温度略低于硅的熔点。
当系统稳定后,将籽晶缓慢拉出,同时熔融的硅也被拉出。
使其沿着籽晶晶体的方向凝固。
籽晶晶体的旋转和熔化可以改善整个硅锭掺杂物的均匀性。
FZ法:即悬浮区融法。
将一条长度50-100cm 的多晶硅棒垂直放在高温炉反应室。
加热将多晶硅棒的低端熔化,然后把籽晶溶入已经熔化的区域。
熔体将通过熔融硅的外表张力悬浮在籽晶和多晶硅棒之间,然后加热线圈缓慢升高温度将熔融硅的上方部分多晶硅棒开始熔化。
此时靠近籽晶晶体一端的熔融的硅开始凝固,形成与籽晶相同的晶体结构。
当加热线圈扫描整个多晶硅棒后,便将整个多晶硅棒转变成单晶硅棒。
CZ法优点:①所生长的单晶的直径较大,成本相对较低;②通过热场调整及晶转,坩埚等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较好的控制电阻率径向均匀性。
缺点:石英坩埚内壁被熔融的硅侵蚀及石墨保温加热元件的影响,易引入氧、碳杂质,不易生长高电阻率单晶。
FZ法优点:①可重复生长,提纯单晶,单晶纯度较CZ法高。
②无需坩埚、石墨托,污染少③高纯度、高电阻率、低氧、低碳④悬浮区熔法主要用于制造别离式功率元器件所需要的晶圆。
缺点:直径不如CZ法,熔体与晶体界面复杂,很难得到无位错晶体,需要高纯度多晶硅棒作为原料,成本高。
MCZ:改良直拉法优点:较少温度波动,减轻溶硅与坩埚作用,降低了缺陷密度,氧含量,提高了电阻分布的均匀性2.晶圆的制造步骤【填空】答:1、整形处理:去掉两端,检查电阻确定单晶硅到达合适的掺杂均匀度。
2、切片3、磨片和倒角4、刻蚀5、化学机械抛光3. 列出单晶硅最常使用的两种晶向。
微电子工艺技术 复习要点答案完整版
微电子工艺技术-复习要点答案)完整版(第四章晶圆制造法。
比法和FZ1.CZ法提单晶的工艺流程。
说明CZ FZ三种生长方法的优缺点。
较单晶硅锭CZ、MCZ和答:法:使用射频或电阻加热线圈,置于慢速转动的石CZ3、收颈4、放肩5、等径生长6、收晶。
1、溶硅2、引晶。
将一个慢速转动的夹具的单晶硅籽晶棒)英坩埚内的高纯度电子级硅在1415度融化(需要注意的是熔硅的时间不宜过长逐渐降低到熔融的硅中,籽晶表面得就浸在熔融的硅中并开始融化,籽晶的温度略低于硅的熔点。
当系统稳定后,将籽晶缓慢拉出,同时熔融的硅也被拉出。
使其沿着籽晶晶体的方向凝固。
籽晶晶体的旋转和熔化可以改善整个硅锭掺杂物的均匀性。
的多晶硅棒垂直放在高温炉反应室。
加热将多晶硅棒的低端熔化,然后50-100cm FZ法:即悬浮区融法。
将一条长度把籽晶溶入已经熔化的区域。
熔体将通过熔融硅的表面张力悬浮在籽晶和多晶硅棒之间,然后加热线圈缓慢升高温度将熔融硅的上方部分多晶硅棒开始熔化。
此时靠近籽晶晶体一端的熔融的硅开始凝固,形成与籽晶相同的晶体结构。
当加热线圈扫描整个多晶硅棒后,便将整个多晶硅棒转变成单晶硅棒。
法优点:①所生长的单晶的直径较大,成本相对较低;②通过热场调整及晶转,坩埚等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较好CZ的控制电阻率径向均匀性。
缺点:石英坩埚内壁被熔融的硅侵蚀及石墨保温加热元件的影响,易引入氧、碳杂质,不易生长高电阻率单晶。
③高纯度、高电阻率、低法高。
②无需坩埚、石墨托,污染少 CZFZ法优点:①可重复生长,提纯单晶,单晶纯度较法,熔体与晶体界面复杂,很④悬浮区熔法主要用于制造分离式功率元器件所需要的晶圆。
缺点:直径不如CZ氧、低碳难得到无位错晶体,需要高纯度多晶硅棒作为原料,成本高。
优点:较少温度波动,减轻溶硅与坩埚作用,降低了缺陷密度,氧含量,提高了电阻分布的均匀MC:改进直拉法性2.晶圆的制造步骤【填空】答:1、整形处理:去掉两端,检查电阻确定单晶硅达到合适的掺杂均匀度。
2010_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
2008级《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一、衬底制备1.硅单晶的制备方法。
2.晶圆的处理工艺,晶圆晶向的表征方法。
3.理解最大固浓度的概念,硅的杂质源和掺杂特点。
二、外延生长1.外延的定义和外延的几种方法。
2.四氯化硅氢气还原法外延制备硅的技术,理解温度、反应剂浓度、衬底晶向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3.理解硅的外延生长模型解释硅外延生长为平面生长技术。
4.硅外延多晶与单晶生长条件。
三、薄膜制备1-氧化1.干法氧化,湿法氧化和水汽氧化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2.理解氧化厚度的表达式和曲线图。
3.温度、气体分压、晶向、掺杂情况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4.理解采用干法热氧化和掺氯措施提高栅氧层质量这个工艺。
四、薄膜制备2-化学气相淀积CVD1.工艺中影响台阶覆盖、间隙填充的图形保真度的因素。
2.三种常用的化学气相淀积方式,在台阶覆盖能力,呈膜质量等各方面的优缺点。
3.CVD的Grove模型提出的影响薄膜淀积速率的两个因素。
4.本征SiO2,磷硅玻璃PSG,硼磷硅玻璃BPSG的特性和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5.热生长SiO2和CVD淀积SiO2膜的区别。
五、薄膜制备3-物理气相淀积PVD1.两种真空蒸发方法和区别。
2.溅射的不同的种类。
溅射与真空蒸发的比较。
3.等离子体的概念,高能粒子与芯片表面作用会发生的情况。
六、扩散和离子注入1. 费克扩散方程。
2. 恒定表面源扩散和恒定杂质总量两种扩散方式下结深及杂质总量的计算。
以下给出五道例题,请大家注意,能自己做出来。
(1) 已知N-Si 衬底N B =1015cm -3,在1150℃作硼再分布扩散后测得Xj=2.5μm, N S =2×1019cm -3, D=6×10-13 cm 2/s, 求扩散时间t=_____min.(只保留整数部分)扩散时间为44min.(2) 已知N-Si 衬底N B =1015cm -3,硼预扩散温度为1000℃,D=2×10-14cm 2/s ,时间为20min,Ns=4×1020cm -3, 求通过单位表面积扩散到硅片内部得杂质总量Q=_____×1015cm -2.(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杂质总量为2.21_×1015cm -2。
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
分凝现象 Segregation :假设某种杂质在晶体中的浓度处处相同,当晶体逐段溶化和凝固后,固相和液相晶体中可容纳的杂质浓度并不相同,这种杂质浓度在固液相界面两边重新分布的现象,称分凝现象。
Chapter2氧化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硅的掩蔽作用和厚度估算(masking properties of thermal growth SiO2) 物理性质:密度:无定型2.15—2。
25g/cm2结晶型2.65g/cm2;折射率:密度大的薄膜具有大的折射率;电导率:与制备方法以及所含杂质数量等因素有关;介电强度:单位厚度的SiO2所承受的最小击穿电压106—107V/cm ;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为3。
9。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硅最稳定的氧化物,不溶于水,耐多种强酸,但能与氢氟酸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和强碱(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反应,也有可能被铝 氢等还原. 用途:对杂质扩散的掩蔽作用;对器件的绝缘隔离层;用作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用作MOS 器件的绝缘栅材料;用于其他半导体器件;热氧化原理(硅消耗问题、D-G 模型重点结论)?2s io 的制备方法:热氧化法:干氧氧化、水蒸汽氧化、湿氧氧化、干氧-湿氧-干氧(简称干湿干)氧化法、氢氧合成氧化干氧氧化:高温下,氧气直接通向高温氧化炉与硅反应。
特点:质量最佳,结构致密,均匀性和重复性好,掩蔽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慢.适合MOS 器件中栅极氧化中低于0。
1微米的薄氧化层的生长。
水汽氧化:在高温下,硅片表面硅原子与高纯水产生的蒸汽反应生成SiO2,N2作携带气体。
特点:质量差,稳定性不好,对磷扩散掩蔽能力弱湿氧氧化:在高温下,O2携带高纯水产生的蒸汽,到达硅片表面与硅原子反应生成SiO2。
特点:氧化剂是氧气和水蒸汽。
所得氧化膜各项特性(质量和生长速度等)都介于干氧氧化和水汽氧化之间。
通过调节氧气和水汽的比例可调节生长速率。
氧化层厚度和时间的关系式012A χ⎤⎥=⎥⎥⎦,当氧化时间很短时,即B A t 4/)(2<<+τ时,此时Tox 与t 为线性关系反应限制氧化区,主要受反应限制,当,B A t 4/)(2<<+τ,Tox 与t 为抛物线关系,此时的抛物线性氧化区也称扩散限制氧化区,主要受扩散限制。
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总复习资料
3、外延层的掺杂与缺陷 4、硅的气相外延工艺
十、光刻工艺
1、光刻工序: 2、掩膜版 3、光刻机
a. 主要性能指标 b. 曝光光源
c. 三种光刻机
4、光刻胶
正性胶和负性胶
5、典型的光刻工艺流程
十一、刻蚀工艺
1、湿法刻蚀
a. 物理性刻蚀
2、干法刻蚀
b. 化学性刻蚀 c. 物理化学性刻蚀。
十二、金属化工艺
1、RTP 与传统退火工艺的比较
2、RTP 设备与传统高温炉管的区别
3、RTP 设备的快速加热能力 4、RTP设备的关键问题
六、真空技术与等离子体简介
1、真空基础知识
2、等离子体简介
a. b. 直流等离子体的组成 射频放电等离子体
七、化学气相淀积工艺
1、CVD工艺的主要特点 2、CVD 工艺原理
a. b. c. 简单的Si CVD反应器 反应腔内的化学反应 反应腔内的气体流动
1、形成欧姆接触的方法 2、常用的金属化材料
a. Al
b. 重掺杂多晶硅
c. 难熔金属硅化物
十三、工艺集成技术
1、器件隔离技术
a. PN结隔离技术 b. LOCOS(硅的局部氧化)技术 c. 沟槽隔离
2、亚微米CMOS工艺流程介绍
a. 主要结论
b. 计算热氧化工艺生长SiO2厚度的方法
3、热氧化工艺(方法)和系统 4、热氧化工艺的质量检测
三、扩散工艺
1、扩散工艺在IC制造中的主要用途 2、扩散原理(模型与公式)
a. 费克一维扩散方程 b. 扩散的原子模型、 Fair空位模型 c. 费克第二定律的分析解 预淀积扩散 推进扩散
3、影响实际扩散分布的因素 4、扩散工艺质量检测
微电子加工工艺总结资料
1、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区别分立元件:每个芯片只含有一个器件;集成电路:每个芯片含有多个元件。
2、平面工艺的特点平面工艺是由Hoerni于1960年提出的。
在这项技术中,整个半导体表面先形成一层氧化层,再借助平板印刷技术,通过刻蚀去除部分氧化层,从而形成一个窗口。
P-N结形成的方法:①合金结方法A、接触加热:将一个p型小球放在一个n型半导体上,加热到小球熔融。
B、冷却:p型小球以合金的形式掺入半导体底片,冷却后,小球下面形成一个再分布结晶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pn结。
合金结的缺点:不能准确控制pn结的位置。
②生长结方法半导体单晶是由掺有某种杂质(例如P型)的半导体熔液中生长出来的。
生长结的缺点:不适宜大批量生产。
扩散结的形成方式与合金结相似点:表面表露在高浓度相反类型的杂质源之中与合金结区别点:不发生相变,杂质靠固态扩散进入半导体晶体内部扩散结的优点扩散结结深能够精确控制。
平面工艺制作二极管的基本流程:衬底制备——氧化——一次光刻(刻扩散窗口)——硼预沉积——硼再沉积——二次光刻(刻引线孔)——蒸铝——三 P-N结特性测试次光刻(反刻铝电极)——3、微电子工艺的特点高技术含量设备先进、技术先进。
高精度光刻图形的最小线条尺寸在亚微米量级,制备的介质薄膜厚度也在纳米量级,而精度更在上述尺度之上。
超纯指工艺材料方面,如衬底材料Si、Ge单晶纯度达11个9。
超净环境、操作者、工艺三个方面的超净,如 VLSI在100级超净室10级超净台中制作。
大批量、低成本图形转移技术使之得以实现。
如:热氧化、扩散、退火多数关键工艺是在高温下实现,高温.芯片制造的四个阶段 4、 4个大的阶段(粗线条):固态器件的制造分为材料制备①晶圆准备晶体生长/②晶圆制造、芯片生成③④封装晶圆制备:)获取多晶1(制备出单晶,包含可以掺杂(元素掺杂和母金掺杂)(2)晶体生长---- (3)硅片制备----制备出空白硅片硅片制备工艺流程(从晶棒到空白硅片):晶体准备(直径滚磨、晶体定向、导电类型检查和电阻率检查)→)→背处理→双面抛光→边缘倒角→抛光→检验→氧化或外延工艺→打包封装切片→研磨→化学机械抛光(CMP 芯片制造的基础工艺增层——光刻——掺杂——热处理5技术high-k、)晶体管栅极泄漏电流的技术是在集成电路上使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的技术,主要用于降低金属化物半导体(MOSHigh—K晶体管结构晶体管)结构尺寸持续缩小实现的。
微电子工艺技术 复习要点答案(完整版)
第四章晶圆制造1.CZ法提单晶的工艺流程。
说明CZ法和FZ法。
比较单晶硅锭CZ、MCZ和FZ三种生长方法的优缺点。
答:1、溶硅2、引晶3、收颈4、放肩5、等径生长6、收晶。
CZ法:使用射频或电阻加热线圈,置于慢速转动的石英坩埚内的高纯度电子级硅在1415度融化(需要注意的是熔硅的时间不宜过长)。
将一个慢速转动的夹具的单晶硅籽晶棒逐渐降低到熔融的硅中,籽晶表面得就浸在熔融的硅中并开始融化,籽晶的温度略低于硅的熔点。
当系统稳定后,将籽晶缓慢拉出,同时熔融的硅也被拉出。
使其沿着籽晶晶体的方向凝固。
籽晶晶体的旋转和熔化可以改善整个硅锭掺杂物的均匀性。
FZ法:即悬浮区融法。
将一条长度50-100cm 的多晶硅棒垂直放在高温炉反应室。
加热将多晶硅棒的低端熔化,然后把籽晶溶入已经熔化的区域。
熔体将通过熔融硅的表面张力悬浮在籽晶和多晶硅棒之间,然后加热线圈缓慢升高温度将熔融硅的上方部分多晶硅棒开始熔化。
此时靠近籽晶晶体一端的熔融的硅开始凝固,形成与籽晶相同的晶体结构。
当加热线圈扫描整个多晶硅棒后,便将整个多晶硅棒转变成单晶硅棒。
CZ法优点:①所生长的单晶的直径较大,成本相对较低;②通过热场调整及晶转,坩埚等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较好的控制电阻率径向均匀性。
缺点:石英坩埚内壁被熔融的硅侵蚀及石墨保温加热元件的影响,易引入氧、碳杂质,不易生长高电阻率单晶。
FZ法优点:①可重复生长,提纯单晶,单晶纯度较CZ法高。
②无需坩埚、石墨托,污染少③高纯度、高电阻率、低氧、低碳④悬浮区熔法主要用于制造分离式功率元器件所需要的晶圆。
缺点:直径不如CZ法,熔体与晶体界面复杂,很难得到无位错晶体,需要高纯度多晶硅棒作为原料,成本高。
MCZ:改进直拉法优点:较少温度波动,减轻溶硅与坩埚作用,降低了缺陷密度,氧含量,提高了电阻分布的均匀性2.晶圆的制造步骤【填空】答:1、整形处理:去掉两端,检查电阻确定单晶硅达到合适的掺杂均匀度。
2、切片3、磨片和倒角4、刻蚀5、化学机械抛光3. 列出单晶硅最常使用的两种晶向。
微电子概论复习资料
微电子概论复习资料微电子概论复习资料微电子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电子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门复杂而又广泛的学科,微电子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微电子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复习。
一、微电子的发展历程微电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集成电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
在60年代,人们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颗微处理器,这标志着微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
从此以后,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产品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微电子的基本概念1.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它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各种电子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这些器件具有高速、低功耗、小尺寸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
2.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电路。
它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存储、处理、控制等。
集成电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
3.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控制。
微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的提升,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微电子的主要应用领域微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 通信领域:微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手机、通信基站、光纤通信等。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设备变得小型化、高性能化,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质量。
2. 消费电子领域:微电子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非常丰富,如电视、音响、相机、游戏机等。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电子产品更加智能化、功能丰富化。
3. 汽车电子领域: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气化,微电子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和安全性,如智能驾驶、车联网等。
2022《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v1
2022《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一、衬底制备1. 硅单晶两种制备方法及比较。
直拉法:该法是在直拉单晶氯内,向盛有熔硅坩锅中,引入籽晶作为非均匀晶核,然后控制热场,将籽晶旋转并缓慢向上提拉,单晶便在籽晶下按照籽晶的方向长大。
其优点是晶体被拉出液面不与器壁接触,不受容器限制,因此晶体中应力小,同时又能防止器壁沾污或接触所可能引起的杂乱晶核而形成多晶。
区溶法:使圆柱形硅棒用高频感应线圈在氩气气氛中加热,使棒的底部和在其下部靠近的同轴固定的单晶籽晶间形成熔滴,这两个棒朝相反方向旋转。
然后将在多晶棒与籽晶间只靠表面张力形成的熔区沿棒长逐步移动,将其转换成单晶。
区熔法可用于制备单晶和提纯材料,还可得到均匀的杂质分布。
这种技术可用干生产纯度很高的半导体、金属、合金、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晶体。
2.硅的掺杂和导电特性:包括杂质种类、杂质能级和激活能。
掺杂剂可在拉制前一次性加入;也可在拉制过程中分批加入,持续不断地加入高纯度的多晶硅于融体中,使初始的掺杂浓度维持不变;均匀掺杂分布,可由高拉制速率和低旋转速率获得。
硅的p型杂质一般为硼B,n型杂质一般为磷P和砷As。
p型/n型杂质的能级在禁带中靠近价带顶和导带底,均为浅能级。
3. 硅单晶的晶向表示方法和硅的原子密度。
晶向—空间点阵中由结点连成的结点线和平行于结点线的方向。
实验中确定晶向:光图定向硅的原子密度为5.00x10^22/cm34. 硅单晶圆片的制作方法。
切:金刚石刀切晶锭成晶圆,沿(100)面或(111)面1/3的原料损耗磨:机械研磨,消除切割留下的划痕。
抛:抛光二、外延生长1. 外延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获得所需原子,并使这些原子有规则地排列在衬底上;在排列时控制有关工艺条件,使排列的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导电类型、一定电阻率、一定厚度。
2. 硅外延方法。
四氯化硅(SiCl4)氢气还原法。
硅外延层一般采用气相外延的方法制备。
3. 用Grovel模型分析四氯化硅氢气还原法外延制备硅的外延速率。
微电子工艺 复习提纲精讲
? Si在常温自然环境中产生自然氧化层( SiO2 ) ? 二氧化硅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 X 自然氧化层很薄(在 40埃左右),非常疏松, 因此不能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
? 7. 什么是无源元件?举出两个无源元件的例子。
答:无论电源怎样连接,它们都能传输电流,这类元件称为 无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
? 8. 什么是有源元件?举出两个有源元件的例子。 答:用于控制电流方向、放大信号、并产生复杂电路的元件
称为有源元件。例如:二极管、双极晶体管等。
? 9. 什么是当前最流行的集成电路技术?
答: MOS器件中用得最多的是(100)晶面或<100>晶向。 这是由于(100)面的原子密度低具有低的界面态密度, 有利于控制阈值电压,并且表面载流子具有高的迁移率。
双极器件用得最多的是(111)晶面或<111>晶向。这是由于 (111)面的原子密度大,扩散掺杂时能较好控制结深, 此外(111)面容易生长,成本最低。
第二章 氧化
? 学习内容: 1. 二氧化硅结构、性质。 2. 氧化原理以及氧化物生长的模型。 3. 氧化硅在集成电路中的用途,包括选择性氧化。 4. 氧化设备及其组成部分。 5. 快速氧化和热处理的概念及用途。 ? 学习要求: 1.了解二氧化硅结构、性质以及在集成电路中的用途。 2. 理解氧化原理、过程及描述方程。 3. 了解氧化方法及特点,包括干氧氧化、湿氧氧化、水汽氧
答:CMOS技术
? 10. nMOSFET中的多数载流子是什么?它的沟道类型是什么?
答:电子,n型
微电子概论复习资料
微电子概论复习资料1. 微电子的定义:微电子是指电路由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电子学系统。
2. 微电子工艺:微电子工艺是将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学系统集成在微米或纳米级别上的过程。
微电子工艺主要包括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电子器件的加工和封装等。
3. 微电子制造流程:微电子制造流程分为晶圆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两个过程。
晶圆制造包括晶体生长、切割、去除氧化层和晶圆再钝化等步骤;集成电路制造包括光刻、蚀刻、沉积、清洗和封装等步骤。
4. 微电子元器件:微电子元器件包括晶体管、二极管、电容、电阻等,这些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混合信号电路。
微电子元器件的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可靠性高和集成度大等。
5.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指将多个微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通常包括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其中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用于逻辑运算和控制电路,而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用于信号处理和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和成本低廉等。
6. 微电子在生产中的应用:微电子在生产中的应用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娱乐设备、军事装备等。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高效、高速、高精度的电子设备,也促进了信息科技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7. 微电子的未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微电子系统将具备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体积。
预计未来微电子系统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城市、生物医学、新能源和机器人等领域。
8. 微电子面临的挑战:尽管微电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微电子面临一些挑战,如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制造成本的降低、器件尺寸的减小、能量效率的提高和可靠性的提高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和创新思维的推动。
微电子工艺复习整理
微电子工艺复习整理第一章微电子工艺基础绪论1、描述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区别①分立器件:就是由二极管、三极管等单一制的元器件共同组成的,通常就可以顺利完成单一功能,体积巨大。
②集成电路:把由若干个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器件组成的、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子线路,集中制造在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及薄膜集成电路。
半导体集成电路又可以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优点:a:减少互连的真菌效应;b:可充分利用半导体晶片的空间和面积;c: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2、列出出来几种pn吴厝庄的构成方法并讲出平面工艺的特点①合金结方法a接触加热:将一个p型小球放在一个n型半导体上,加热到小球熔融b加热:p型小球以合金的形式混入半导体底片,加热后,小球下面构成一个再原产结晶区,这样就获得了一个pn结。
缺点:不能准确控制pn结的位置。
②生长结方法半导体单晶就是由掺有某种杂质(比如p型)的半导体熔液中生长出的。
缺点: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③扩散结优点:扩散结结深能够精确控制。
④二氧化硅薄膜的优点a:做为遮蔽膜,有效率的遮蔽大多数杂质的蔓延b:提升半导体几何图形的控制精度c:熔融半导体器件表面,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
⑤平面工艺:利用二氧化硅掩蔽膜,通过光刻出窗口控制几何图形进行选择性扩散形成pn结3、生产半导体器件的四个阶段①.材料准备②晶体生长与晶圆准备③.芯片制造④.封装4、表述集成度的概念并根据集成度将集成电路分类概念:指单块芯片上所容纳的允许元件数目。
集成度越高,所容纳元件数目越多分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甚大规模门的个数(集成度)最多12个12-19100-999910000-99999100000以上典型的集成电路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加法器小型存储器、门阵列大型存储器、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多功能专用集成电路5、微电子工艺的特点①高技术含量:设备先进、技术先进②高精度:光刻图形的最轻线条尺寸在亚微米量级,制取的介质薄膜厚度也在纳米量级,而精度更在上述尺度之上。
微电子工艺技术-复习要点答案(完整版)教学内容
第四章晶圆制造1.CZ法提单晶的工艺流程。
说明CZ法和FZ法。
比较单晶硅锭CZ、MCZ和FZ三种生长方法的优缺点。
答:1、溶硅2、引晶3、收颈4、放肩5、等径生长6、收晶。
CZ法:使用射频或电阻加热线圈,置于慢速转动的石英坩埚内的高纯度电子级硅在1415度融化(需要注意的是熔硅的时间不宜过长)。
将一个慢速转动的夹具的单晶硅籽晶棒逐渐降低到熔融的硅中,籽晶表面得就浸在熔融的硅中并开始融化,籽晶的温度略低于硅的熔点。
当系统稳定后,将籽晶缓慢拉出,同时熔融的硅也被拉出。
使其沿着籽晶晶体的方向凝固。
籽晶晶体的旋转和熔化可以改善整个硅锭掺杂物的均匀性。
FZ法:即悬浮区融法。
将一条长度50-100cm 的多晶硅棒垂直放在高温炉反应室。
加热将多晶硅棒的低端熔化,然后把籽晶溶入已经熔化的区域。
熔体将通过熔融硅的表面张力悬浮在籽晶和多晶硅棒之间,然后加热线圈缓慢升高温度将熔融硅的上方部分多晶硅棒开始熔化。
此时靠近籽晶晶体一端的熔融的硅开始凝固,形成与籽晶相同的晶体结构。
当加热线圈扫描整个多晶硅棒后,便将整个多晶硅棒转变成单晶硅棒。
CZ法优点:①所生长的单晶的直径较大,成本相对较低;②通过热场调整及晶转,坩埚等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较好的控制电阻率径向均匀性。
缺点:石英坩埚内壁被熔融的硅侵蚀及石墨保温加热元件的影响,易引入氧、碳杂质,不易生长高电阻率单晶。
FZ法优点:①可重复生长,提纯单晶,单晶纯度较CZ法高。
②无需坩埚、石墨托,污染少③高纯度、高电阻率、低氧、低碳④悬浮区熔法主要用于制造分离式功率元器件所需要的晶圆。
缺点:直径不如CZ法,熔体与晶体界面复杂,很难得到无位错晶体,需要高纯度多晶硅棒作为原料,成本高。
MCZ:改进直拉法优点:较少温度波动,减轻溶硅与坩埚作用,降低了缺陷密度,氧含量,提高了电阻分布的均匀性2.晶圆的制造步骤【填空】答:1、整形处理:去掉两端,检查电阻确定单晶硅达到合适的掺杂均匀度。
2、切片3、磨片和倒角4、刻蚀5、化学机械抛光3. 列出单晶硅最常使用的两种晶向。
微电子工艺复习重点
20XX级《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一、衬底制备1.硅单晶的制备方法。
直拉法悬浮区熔法1.硅外延多晶与单晶生长条件。
任意特定淀积温度下,存在最大淀积率,超过最大淀积率生成多晶薄膜,低于最大淀积率,生成单晶外延层。
三、薄膜制备1-氧化1.干法氧化,湿法氧化和水汽氧化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干法氧化:干燥纯净氧气湿法氧化:既有纯净水蒸汽有又纯净氧气水汽氧化:纯净水蒸汽速度均匀重复性结构掩蔽性干氧慢好致密好湿氧快较好中基本满足水汽最快差疏松差2.理解氧化厚度的表达式和曲线图。
二氧化硅生长的快慢由氧化剂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速度以及与硅反应速度中较慢的一个因素决定;当氧化时间很长时,抛物线规律,当氧化时间很短时,线性规律。
3.温度、气体分压、晶向、掺杂情况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温度:指数关系,温度越高,氧化速率越快。
气体分压:线性关系,氧化剂分压升高,氧化速率加快晶向:(111)面键密度大于(100)面,氧化速率高;高温忽略。
掺杂:掺杂浓度高的氧化速率快;4.理解采用干法热氧化和掺氯措施提高栅氧层质量这个工艺。
掺氯改善二氧化硅特性,提高氧化质量。
干法氧化中掺氯使氧化速率可提高1%-5%。
四、薄膜制备2-化学气相淀积CVD1.三种常用的化学气相淀积方式,在台阶覆盖能力,呈膜质量等各方面的优缺点。
常压化学气相淀积APCVD:操作简单淀积速率快,台阶覆盖性和均匀性差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台阶覆盖性和均匀性好,对反应式结构要求不高,速率相对低,工作温度相对高,有气缺现象PECVD:温度低,速率高,覆盖性和均匀性好,主要方式。
2.本征SiO2,磷硅玻璃PSG,硼磷硅玻璃BPSG的特性和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USG:台阶覆盖好,黏附性好,击穿电压高,均匀致密;介质层,掩模(扩散和注入),钝化层,绝缘层。
PSG:台阶覆盖更好,吸湿性强,吸收碱性离子BPSG:吸湿性强,吸收碱性离子,金属互联层还有用(具体再查书)。
3.热生长SiO2和CVD淀积SiO2膜的区别。
微电子工艺重点总结。半导体 制造工艺
1 集成电路的分类:小规模集成,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巨大规模,系统及芯片。
集成电路指标:集成度,特征尺寸。
2 集成度:单个芯片上集成的元器件数目;特征尺寸:45nm,22nm,15nm。
3 晶胞的分类:素晶胞,面心晶胞,体心晶胞,底心晶胞。
4 硅片的制备:单晶生长---单晶硅锭---单晶去头和径向研磨---定位边研磨--- 硅片研磨----倒角---粘片---硅片刻蚀---抛光。
5 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线缺陷又称为位错,分为刃型位错和镙位错。
6 硅的氧化分为干氧氧化Si(固体)+O2(气体)-----SiO2(固体)湿氧氧化Si(固体)+2H2O(气体)-----SiO2(固体)+2H2(气体)7 判定氧化层厚度的方法,颜色对比是主观化的因此不是最精确的判定氧化层厚度的方法。
更精确的方法是表面光度法和椭圆偏光法。
8 光刻定义:光刻就是在超净环境中将掩膜上的几何图形转移到涂在半导体晶片表面的敏光薄层材料上的工艺。
工艺流程:气相成底膜---旋转涂胶---软烘----对准和曝光----曝光后的烘焙---显影---坚膜烘焙----显影检查。
9 曝光设备的性能取决于三个参数:分辨率,对准精度,生产效率。
分辨率是指能精确转移到半导体表面光刻胶上的最小特征尺寸值。
对准精度是指各个掩膜与先前刻在硅片上的图行互相套准的程度。
生产效率是指某次光刻中掩膜在1小时内能曝光的硅片数量。
10 两种基本的曝光方法:遮蔽式与投影式曝光。
11 光刻胶分为正胶和负胶。
正胶有三种成分组成:感光剂,树脂基片和有机溶剂。
负胶是一种有感光剂的聚合物。
正光刻胶;由不可溶变为可溶,加工精度高。
负光刻胶粘附性好。
12 刻蚀分为:干法刻蚀和湿法化学刻蚀。
湿法化学刻蚀的方法有浸泡法和喷射法。
13 刻蚀偏差是指刻蚀后线宽与关键尺寸的变化;选择比是指在同一刻蚀条件下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刻蚀速率的比;均匀性是指衡显刻蚀工艺在一个硅片或在一批之间的参数。
微电子工艺复习资料
(2)更高的熔化温度允许更宽的工艺容限 更高的熔点使得硅可以承受高温工艺。
硅的熔点是 1412 ℃,远高于锗 937℃的熔点,
(3)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用硅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工作在比锗制造的半导体器件
更宽的温度范围,增加了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范围和可靠性。
(4)氧化硅的自然生成
硅表面有能够自然生长氧化硅 (SiO2)的能力, SiO2 是一种高质
量、稳定的电绝缘材料,而且能充当优质的化学阻挡层以保护硅不受外部沾污。
13.硅生长有哪两个生长方法?用于什么样的地方?
(1)直拉法 (CZ) 直拉法生长单晶硅是将熔化了的半导体级多晶硅变成有正确晶向并被掺杂成
N 型或 P 型的
固体硅锭。 均匀的大直径晶体
(2)区熔法 区熔法是另一种单晶生长方法, 它所生产的单晶硅中含氧量非常少,
为隔离墙,一般来说,二氧化硅隔离用于器件区域的侧面,器件区域底部的隔离则用
PN 结
来实现。如图所示为集成电路中采用绝缘体隔离的例子。深度达到衬底的
V 型沟槽内侧形
成二氧化硅,再用多晶硅填满,达到绝缘隔离的目的。
2. 绝缘体隔离分哪两种?怎么做的?
① 局部氧化隔离
② 浅槽隔离
3.单个 MOS 管的制备过程?
能生产目前为止 最纯的
单晶硅 。
第二章
1.隔离分为哪些?怎么样来做隔离?
①PN 结隔离 未加正向偏压的 PN 结几乎无电流流动,因而
中的隔离主要采用 PN 结隔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N 结可作器件隔离用,双极型集成电路
1) 首先在 P 型衬底上采用外延淀积工艺形成 N 型外延层。
2) 在外延层上淀积二氧化硅 (SiO2),并进行光刻和刻蚀。
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
微电子工艺复习提纲1集成电路的制作可以分成三个阶段:①硅晶圆片的制作;②集成电路的制作;③集成电路的封装。
2集成电路发展史:生长法,合金法,扩散法4评价发展水平:最小线宽,硅晶圆片直径,DRAM容量5金刚石结构特点:共价四面体,内部存在着相当大的“空隙”6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是立方密堆积,(111)面是密排面。
7金刚石结构可有两套面心立方结构套购而成,面心立方晶格又称为立方密排晶格。
8双层密排面的特点:在晶面内原子结合力强,晶面与晶面之间距离较大,结合薄弱。
两个双层面间,间距很大,而且共价键稀少,平均两个原子才有一个共价键,致使双层密排面之间结合脆弱9金刚石晶格晶面的性质:由于{111}双层密排面本身结合牢固,而双层密排面之间相互结合脆弱,在外力作用下,晶体很容易沿着{111}晶面劈裂。
由{111}双层密排面结合牢固,化学腐蚀就比较困难和缓慢,所以腐蚀后容易暴露在表面上。
因{111}双层密排面之间距离很大,结合弱,晶格缺陷容易在这里形成和扩展。
{111}双层密排面结合牢固,表明这样的晶面能量低。
由于这个原因,在晶体生长中有一种使晶体表面为{111}晶面的趋势。
10肖特基缺陷:如果一个晶格正常位置上的原子跑到表面,在体内产生一个晶格空位,称肖特基缺陷。
11弗伦克尔缺陷:如果一个晶格原子进入间隙,并产生一个空位,间隙原子和空位是同时产生的,这种缺陷为弗伦克尔缺陷。
12堆垛层错:在密堆积的晶体结构中,由于堆积次序发生错乱13固溶体:当把一种元素B(溶质)引入到另一种元素A(溶剂)的晶体中时,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前,不会有新相产生,而仍保持原来晶体A的晶体结构,这样的晶体称为固溶体。
14固溶度:在一定温度和平衡态下,元素B能够溶解到晶体A内的最大浓度,称为这种杂质在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15固溶体分类:替位式固溶体,间隙式固溶体16某种元素能否作为扩散杂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看这种杂质的最大固溶度是否大于所要求的表面浓度,如果表面浓度大于杂质的最大固溶度,那么选用这种杂质就无法获得所希望的分布。
微电子工艺 制造技术 复习
1.1 硅单晶的化学性质硅Si,密度为2.4 g/cm3,熔点1420℃,沸点2360℃。
硅分为单晶和多晶硅两种:单晶硅---〉集成电路等;多晶硅---〉太阳电池等。
硅单晶和酸在通常条件下不起反应,只与(HF+HNO3)混合酸反应。
在反应中。
硝酸起氧化剂作用。
而氢氟酸则起络合剂的作用。
因此,(HF+HNO3)混合酸可以硅的腐蚀液。
强碱能和单晶硅反应,生成硅酸盐并释放出氢气,如下式:Si+2KOH+H2O=K2SiO3+2H2↑ (1-2)Si+2NH4OH→(NH4)2SiO3+2H2↑ (1-3)Si+Ca(OH)2+NaOH=Na2SiO3+CaO+2H2↑ (1-5)在高温,气态氟化氢与硅进行反应:Si+4HF=SiF4↑+2H2↑ (1-4)(1) 二氧化硅Si+O2=SiO2+203 kJ (1-6)无色透明固体,熔点达1713℃。
石英(密度2.65g/cm3):水晶。
地壳(Qiao)二分子一以上是由二氧化硅组成。
熔化的SiO2仅在2590℃时才沸腾。
SiO2不溶于水,除HF外不和其它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SiO2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1-7)SiO2+NaCO3=Na2SiO3+CO2↑ (1-8)(2)一氧化硅 (升华温度1700℃)高温:SiO2+Si=2SiO (1-9)(3)碳化硅(超硬材料) (又称金刚砂)2000℃:510.448J+ SiO2+3C=2CO+SiC (1-10)2500℃升华再结晶制成单晶碳化硅:金刚砂(不与酸反应,HF与HNO3混合酸除外)。
碳化硅:金刚砂与碱反应:SiC+4NaOH+3O2=Na2SiO3+Na2CO3+2H2O(4) 氮化硅(超硬材料)↗将硅与氮加热至1300℃以上,能直接化合成氮化硅(Si3N4),并释放出大量热(656.888 kJ/mol)。
3Si+2N2=Si3N4↗CVD法制备氮化硅薄膜,应用于IC制备中抗辐射:700-900℃:3SiH4+4NH3=Si3N4+12H2 (1-11) 硅烷(SiH4)↗高纯硅的制备:一般首先由硅石(SiO2)制得工业硅(粗硅),再制成高纯的多晶硅,最后拉制成半导体材料硅单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凝现象 Segregation :假设某种杂质在晶体中的浓度处处相同,当晶体逐段溶化和凝固后,固相和液相晶体中可容纳的杂质浓度并不相同,这种杂质浓度在固液相界面两边重新分布的现象,称分凝现象。
Chapter2氧化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硅的掩蔽作用和厚度估算(masking properties of thermal growth SiO2) 物理性质:密度:无定型2.15-2.25g/cm2结晶型2.65g/cm2;折射率:密度大的薄膜具有大的折射率;电导率:与制备方法以及所含杂质数量等因素有关;介电强度:单位厚度的SiO2所承受的最小击穿电压106-107V/cm ;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为3.9。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硅最稳定的氧化物,不溶于水,耐多种强酸,但能与氢氟酸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和强碱(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反应,也有可能被铝 氢等还原。
用途:对杂质扩散的掩蔽作用;对器件的绝缘隔离层;用作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用作MOS 器件的绝缘栅材料;用于其他半导体器件;热氧化原理(硅消耗问题、D-G 模型重点结论)?2s io 的制备方法:热氧化法:干氧氧化、水蒸汽氧化、湿氧氧化、干氧-湿氧-干氧(简称干湿干)氧化法、氢氧合成氧化干氧氧化:高温下,氧气直接通向高温氧化炉与硅反应。
特点:质量最佳,结构致密,均匀性和重复性好,掩蔽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慢。
适合MOS 器件中栅极氧化中低于0.1微米的薄氧化层的生长。
水汽氧化:在高温下,硅片表面硅原子与高纯水产生的蒸汽反应生成SiO2,N2作携带气体。
特点:质量差,稳定性不好,对磷扩散掩蔽能力弱湿氧氧化:在高温下,O2携带高纯水产生的蒸汽,到达硅片表面与硅原子反应生成SiO2。
特点:氧化剂是氧气和水蒸汽。
所得氧化膜各项特性(质量和生长速度等)都介于干氧氧化和水汽氧化之间。
通过调节氧气和水汽的比例可调节生长速率。
氧化层厚度和时间的关系式021124A t A B τχ⎡⎤+⎢⎥=+-⎢⎥⎢⎥⎣⎦,当氧化时间很短时,即B A t 4/)(2<<+τ时,此时Tox 与t 为线性关系反应限制氧化区,主要受反应限制,当,B A t 4/)(2<<+τ,Tox 与t 为抛物线关系,此时的抛物线性氧化区也称扩散限制氧化区,主要受扩散限制。
Chapter3 扩散菲克扩散定律(原理与公式)两种扩散形式(两步扩散法的步骤和作用,计算!)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杂质从一个间隙位置到另一个间隙位置的运动。
替位式扩散:替位杂质从一个晶体位置运动到另一个晶格位置上。
包括直接交换扩散和空位扩散。
掺杂doping ——将所需要的杂质按要求的浓度和分布掺入到半导体材料中的规定区域,以达到改变材料导电类型或电学性质的过程。
掺杂的方法很多:合金法、扩散法、离子注入法。
在IC 制造中主要采用扩散和离子注入法。
扩散掺杂——依赖杂质的浓度梯度形成扩散掺杂的过程。
杂质扩散系数与扩散方程 菲克第一定律:杂质的扩散流密度J 正比于杂质浓度梯度c e ∂∂,比例系数D 定义为杂质在基体中的扩散系数。
表达式为:C(x,t)J=Dx-∂∂ 菲克第二定律:C(x,t)D C(x,t)x t x ∂⎡⎤∂⎢⎥∂∂⎣⎦=∂∂ 恒定表面源扩散(菲克定律的第一类解):杂质源通常为气相源,原子自源蒸气输运到硅片表面,并扩散到硅内,在扩散过程中源蒸气保持恒定的表面浓度,又称为预淀积扩散 时间t=0时,初始条件:C(x,0)=0边界条件:C(0,t)=Cs 以及:C(∞,t)=0 (,)2s x C x t C erfc Dt ⎡⎤=⎢⎥⎣⎦ 式中:Cs —恒定表面浓度 D —扩散系数 Dt —特征扩散长度恒杂质总量扩散:在硅片的扩散过程中,硅片内的杂质总量保持不变,没有外来杂质补充,仅限于扩散前积累在硅片表面无限薄层内的有限数量的杂质,向硅片体内扩散,又称“限定源”。
2exp 4B Q x C Dt Dt π⎛⎫-= ⎪⎝⎭two-steps diffusion 两步扩散法:在实际工艺中,往往用“预淀积”+“再分布”的两步扩散法。
第一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短时间的恒定表面源扩散,扩散深度很浅,目的是控制进入硅片的杂质总量,称(预淀积)。
第二步:以预扩散杂质分布作为掺杂源,高温下进行有限表面源的推进扩散,使杂质向硅片内部推进,重新分布,通过控制扩散温度和时间以获得预期的表面浓度和结深(分布),又称“再分布”、主扩散。
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表面浓度、结深与扩散温度、时间之间的矛盾。
a)预淀积扩散(恒定表面源)初始条件:C(z,0)=0 边界条件:C(0,t)=Cs ,以及:C(∞,t)=0,扩散后的杂质分布服从余误差分布:(,)2S z C z t C erfc Dt ⎡⎤=⎢⎥⎣⎦扩散后的杂质总量:02(,)s Q C z t dz C Dt π∞==⎰ 假设预淀积扩散的扩散系数为D1,扩散时间t1为, 上式改为:()1102(,)T t s Q C z t dz C D t π∞==⎰b)有限表面源扩散(推进扩散)或限定表面源扩散服从高斯分布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0,|0z C z t ≠= 00(,0)C z dz Q ∞=⎰(),0C t ∞=1102()(,)T Cs D t C z t dz Q π∞==⎰ 扩散后的杂质分布:()24(),()z T Dt Q C z t e Dt π-= 假设推进扩散的扩散系数为D2,扩散时间t2为, 上式改为:()222114()1222,,2z D t CsD t C z t t e D t π-=Chapter 4离子注入基本原理及特点离子注入基本原理:将杂质原子经过离化变成带电的杂质离子,并使其在电场中加速,获得一定能量后,直接轰击到半导体基片内,使之在体内形成一定的杂质分布,起到掺杂的作用。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on implantation.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杂质纯、剂量均匀、温度低、掩蔽方便、杂质分布灵活、杂质不受固溶度的限制、横向扩散小、适合实现化合物半导体的掺杂、缺点:造成晶格损伤、设备昂贵等射程与注入离子的分布(公式,根据离子注入条件计算杂质浓度的分布)——计算题Ion implantation 离子注入掺杂——杂质通过离化、加速形成高能离子流,靠能量打入半导体材料的规定区域、形成杂质分布的过程。
平均浓度:Sj N N X = 结深j X :12ln 2S j P P B P N X R R N R π⎛⎫=+∆ ⎪∆⎝⎭某深度P X 处浓度:()()()2max 2exp 2P P P p x R N X N R ⎡⎤-⎢⎥=-⎢⎥∆⎣⎦ ()max 0.42S S P P PN N N x R R R π==≈∆∆ 2. 离子注入设备系统:离子源(产生注入离子的发生器)⇒离子分离器(把离子源弧光反应室当中产生的杂质离子分离出来)⇒质量分析器(选择注入所需的杂质成分离子)⇒加速管(加速离子)⇒聚焦系统⇒扫描部件⇒真空系统⇒电流积分仪⇒注入靶室 质量分析器:12()ext emv m r V B nq B nq == Channel Effect 沟道效应:在单晶靶中,当离子速度方向平行于主晶轴时,部分离子可能无阻挡地行进很长距离,造成较深的杂质分布,形成通道。
通道效应的克服办法:1、斜面注入(7°角)将硅晶片偏离主平面5-10度,也能有防止离子进入沟道的效果。
此方法大部分的注入机器将硅晶片倾斜7度并从平边扭转22度以防止沟道效应2、SiO2薄层散射离子n覆盖一层非晶体的表面层、将硅晶片转向或在硅晶片表面制造一个损伤的表层。
常用的覆盖层非晶体材料只是一层薄的氧化层(200-250埃),此层可使离子束的方向随机化,使离子以不同角度进入硅晶片而不直接进入硅晶体沟道。
3、衬底非晶化预处理n先注入大剂量硅或Ar+以破坏硅晶片表面,可在硅晶片表面产生一个随机层,这种方法需使用昂贵的离子注入机。
Chapter5 光刻PhotolithographyPhotoLithography光刻的确切含义是图形转移:把(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解释1:指通过曝光和选择性化学腐蚀等工序将掩模版上的集成电路图形印制在硅片上的精密表面加工技术。
解释2:采用照相复印的方法将光刻版上的图案精确地复印在涂有感光胶的待刻蚀材料表面上,然后利用光刻胶的保护作用,对待刻蚀材料层进行选择性化学腐蚀,从而在该材料上得到与光刻版相应的图形。
光刻胶的工作原理、特点Photoresist 负胶——光致抗蚀。
光刻胶未曝光部分能溶于显影液,曝光部分不溶于显影液。
特点:优点:感光速度高,稳定性好,粘附性和抗蚀能力强,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
缺点:易膨胀(“泡胀”效应)。
正胶——光致不抗蚀。
光刻胶未曝光部分不溶于显影液,曝光部分能溶于显影液。
特点:优点:分辨率高,边缘整齐,陡直性好,台阶覆盖能力强,图形保真性好,有较强的抗干法腐蚀能力和抗人处理能力;缺点:粘附性和强度较差,成本高。
光刻工艺过程the sequence of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及各步骤作用the function of each step 1.表面处理:清洁、干燥硅片表面;2.涂布增粘剂:提高表面与光刻胶的粘附性;3.涂胶:避免环境气氛对硅片表面产生影响;4.前烘:去除光刻胶中的溶剂、增加粘附性;4.曝光: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使光刻胶充分感光,在显影后获得尽可能高的留膜率,近似垂直的光刻胶侧壁和可控的线宽;5.曝光后烘烤:将经过曝光的光刻胶结构重新排列,使驻波的现象减轻;6.显影;曝过光的硅片在显影液中处理,用溶剂去除曝光部分(正胶)或未曝光部分(负胶)的光刻胶,在硅片上形成所需要的光刻胶图形;7.后烘:挥发残留溶液,坚膜,增加粘附性、抗蚀性;8.刻蚀/注入等;9.去胶。
典型光源波长Traditional light source wavelength各种光刻胶的感光光谱灵敏度曲线是不同的,但它们都只对紫外光感光,常用的紫外光光源是高压汞灯。
对光刻胶起感光作用和常用的是:g-line (436nm)/i-line(365nm)used for 0.5,0.35um;对于紫外光,将采用准分子激光:KrE准分子光源(248nm) used for 0.25,0.8,0.13um、ArE准分子光源(193nm) used for 0.13,0.09um、F2准分子光源(157nm)正在研发,预计用于90-45nm技术节点光学曝光的3种曝光形式 three forms of optical exposure 1.接触式:掩膜板直接同光刻胶接触,曝光比例1:1;人工对准,整个硅片曝光一次完成;接触形式:真空接触、硬接触和软接触;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光的衍射效应小,分辨率高,特征尺寸小;主要缺点:掩膜板同光刻胶直接接触,容易产生颗粒造成掩膜板和光刻胶损伤,因此图形缺陷多、管芯成品率低、不适合VLSI生产(3um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