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讲解
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是神经系统以外主导支配人体的另一套调节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
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等生理功能的活动,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内分泌腺属于无管腺,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循环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各器官的活动。
内分泌腺还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植物神经分布,其结构和功能活动有显著的年龄变化。
体内主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
内分泌腺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最大的甲状腺仅几十克;有的内分泌组织是一些细胞团,分散于某些器官内,如:胰岛、卵泡、黄体等。
一种类型的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又称为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
内分泌激素在通过细胞膜时,因细胞膜能感受细胞表面刺激作用,在穿越细胞膜过程中,激素同样以二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被限制在蛋白质性质通道中(每一通道只允许一种分子或离子通过,如葡萄糖、氨基酸、钾、钠、钙、氯等受扩散梯度影响的被动运输以及依靠能耗的主动运输)经通道开关被穿膜运输;另一种方式是脂溶性物质如甾体激素等,直接穿越膜的脂类部分,不必通过蛋白质通道进入细胞内,靠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液泡“内吞泡”又叫胞吞泡方式进入细胞和“外排泡”又叫胞吐泡方式将内涵物释放到细胞外。
细胞膜上带有多种多样的受体分子,只对某种刺激发生反应,如胰岛素、乙酰胆碱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另一些受体则可被普通因子所激活,如与其它细胞或无机物表面接触,细胞表面受到刺激可造成跨膜电位的改变。
激素在运动员生理代谢过程中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控制能量代谢、运动后体能恢复等均具有极大作用。
血液中激素应维持正常水平,过多过少均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各种激素分泌水平还受血液中代谢产物含量或其它激素浓度的影响与调节。
一、甲状腺甲状腺thyroid gland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内分泌总论
三、甲状腺激素需要量增加: 在青春发育期、妊娠、哺乳期,机体 对TH的需要增加,可出现相对性碘缺乏 TH的需要增加,可出现相对性碘缺乏 而致生理性甲状腺肿
[病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组织病理上,甲 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常呈增生、肥大,血 管丰富。甲状腺呈均匀、弥漫性增大; 晚期:不规则增生,形成结节。
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垂体前叶在下丘脑释放或抑制激素 的调节下分泌相应促激素,刺激其靶腺 以促进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后者又起 反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对其相应激 素起抑制或兴奋作用,称为反馈作用, 起抑制作用者为负反馈,兴奋作用者称 为正反馈。
下 丘 脑 垂 体 甲 状 腺 轴 反 馈
正反馈(实线) 正反馈(实线) 负反馈(虚线) 负反馈(虚线)
内分泌总论
内科教研室
[概述]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 [概述]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 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 系统,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 长发育、生殖衰老等生命现象、维持体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许多 疾病通过神经体液代谢紊乱也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功能和结构,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
二、组织内分泌学研究: 二、组织内分泌学研究: 60年代后,以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 60年代后,以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 细胞化学鉴定的应用,发现脑、胃、肠 、胰岛、心、肾等组织和不少恶性肿瘤 均可合成和分泌激素或生物活性肽段, 在临床上也可引起内分泌症群。下丘脑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释放抑制激素的发现 ,进一步证实了神经内分泌相互调节和 制约的密切关系。
[治疗] 1.缺碘所致,补充碘剂,加碘盐、碘油。 1.缺碘所致,补充碘剂,加碘盐、碘油。 2.甲状腺片治疗及L-T4的治疗。 2.甲状腺片治疗及L T4的治疗。 3.不主张手术。癌变,巨大压迫时才主张 3.不主张手术。癌变,巨大压迫时才主张 手术治疗,且术后长期用TH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且术后长期用TH替代治疗
内分泌学总论PPT课件
04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标本检测激素、代谢物等 指标,以评估内分泌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借助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内分泌腺体 的形态和结构,辅助诊断病变。
功能试验
通过给予促激素或拮抗剂等手段,观察内分 泌腺体的反应,判断功能状态。
病理学检查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和病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
01
环境因素对内分泌 系统的影响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物等可 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影响人体健康。
0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的识别与评估
研究如何识别和评估环境中潜在 的内分泌干扰物,降低其对人类 和生态系统的风险。
03
政策与公众健康
加强政策制定和公众教育,提高 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详细描述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它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来调节垂体 前叶和后叶的激素分泌。这些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以维持机 体内环境的稳定。
甲状腺激素
总结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 发育的重要激素。
VS
详细描述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 腺原氨酸(T3),它们在促进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促甲状腺激 素(TSH)的调节,而TSH则由垂体前叶 分泌。
03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生长异常
总结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详细描述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 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巨人症则是由于在生长 发育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骼、内脏 器官和软组织过度生长,肢端肥大症则表现
内分泌学名词解释
内分泌学名词解释内分泌学是一门研究内分泌腺和其分泌的激素,以及激素在机体内进行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内分泌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 内分泌腺:产生并分泌激素到血液循环系统中,进而调节并控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的器官或组织。
内分泌腺:产生并分泌激素到血液循环系统中,进而调节并控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的器官或组织。
- 激素:一种在机体内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生物化学分子。
激素:一种在机体内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生物化学分子。
- 促性腺激素 releasing hormone (RH):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促进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 releasing hormone (RH):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促进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
- 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描述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等激素的合成、释放、传递和调节机制的生理学概念模型。
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描述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等激素的合成、释放、传递和调节机制的生理学概念模型。
- 甲状腺刺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调节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甲状腺刺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调节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 胰岛素:由胰岛 beta 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肝、脂肪和肌肉组织,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和储存。
胰岛素:由胰岛 beta 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肝、脂肪和肌肉组织,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和储存。
- 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促进体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同时也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促进体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同时也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 睾酮:男性性激素,由组织合成。
睾酮:男性性激素,由睾丸组织合成。
- 雌二醇:女性激素,由卵巢组织分泌。
雌二醇:女性激素,由卵巢组织分泌。
- 甲状腺素:由甲状腺组织合成和分泌,调节身体代谢率和细胞分化。
甲状腺素:由甲状腺组织合成和分泌,调节身体代谢率和细胞分化。
内分泌功能试验
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添加标题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内分泌功能试验可以监测患者的内分泌状态,从而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预测疾病预后:内分泌功能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疾病预 后,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指导治疗决策:通过内分泌功能试验的结果,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 患者的病情,从而指导治疗决策。
糖尿病:通过测定 胰岛素和C肽水平, 辅助诊断糖尿病。
肾上腺功能亢进症: 通过测定肾上腺激 素水平,辅助诊断 肾上腺功能亢进症。
监测治疗效果和评估病情
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内分泌功能试验,可以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变化,从而评估治 疗效果。
评估病情:内分泌功能试验可以反映患者的内分泌状态,从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 况。
受体功能试验
定义:测定内分泌激素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和亲和力,以评估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所引 发的生物学效应。
试验方法: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荧光染料配体结合试验、受体基因表达分析等。
临床意义:用于诊断内分泌相关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并指导治疗和预 后评估。
注意事项:受体功能试验结果需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诊断疾病。
采血方式
采血时间:通常在早晨进行
空腹采血:确保试验结果的 准确性
采血量:根据试验要求而定 采血部位:一般为静脉血管
标本处理和保存
标本处理:确保采集的标本新鲜、无污染,及时处理并妥善保存 保存方式:选择适当的保存条件和容器,避免标本变质和交叉污染 注意事项:遵循实验室规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检测:对保存的标本定期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内分泌总论
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endocrine system)
︱
垂 体 ︱ 负反馈(虚线) 甲 状 腺 轴 反 馈
2Hale Waihona Puke 激素与体液物质代谢的反馈调节:内分泌腺与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如餐 后血糖增高---INS分泌增多—使血糖下降—维持血 糖在正常水平。又如:当血钙下降时—兴奋甲状 旁腺—PTH分泌增多—血钙增高。
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 Immunity system and endocrine
内分泌总论
[概述]
内分泌(Endocrine System)系统:由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 器中的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释 放各种激素,从而调节体内的代谢过程、各脏器的功能、生长发 育、生殖与衰老等生理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 应体内、外的变化。而一些其它疾病神经体液代谢紊乱也可影起 内分泌紊乱。我们主要介绍内科范围常见的内分泌病 。
2.身材矮小
• 指身高低于 同种族、同性别、 同年龄均值以下三个标准差者。
• 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包括以下 两个方面
• (1)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 素缺乏:如垂体性侏儒症.
• 临床表现为最终身高>130cm,身 材比例适当,骨龄落后;面容幼稚’ 皮肤细腻;性幼稚,第二性征缺如, 常有不育,但智力无障碍.
[内分泌病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ndocrine disease)
简述内分泌腺结构及功能的主要特点
简述内分泌腺结构及功能的主要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分泌腺是指通过内分泌方式分泌激素到血液中,从而影响各种生理过程的一类特殊腺体。
它们的分泌物不像外分泌腺那样经由导管排出腺外,而是直接释放到血液中,从而通过血液对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产生作用。
内分泌腺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调节和协调着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功能等。
内分泌腺的结构主要包括:分泌细胞、内分泌激素和血管网。
分泌细胞是内分泌腺的核心部分,是产生和分泌激素的细胞。
这些细胞通常组成腺体或腺泡,通过细胞核内的基因调控产生激素,并通过胞质内的囊泡或分泌颗粒释放到血管中。
内分泌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挥生理作用。
血管网则起着输送激素的作用,将分泌的激素顺利送达到靶细胞。
内分泌腺的功能主要包括:调节体内平衡、维持内稳态、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和免疫功能。
内分泌腺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如调节体温、血压、血糖等,维持身体的稳态。
内分泌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增长,调节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规模。
内分泌腺还参与代谢调节,如促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
内分泌激素还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
内分泌腺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对人体的生理和生命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和协调作用。
它们的正常功能能够保持人体内稳态平衡,促进健康发展,而内分泌腺功能的紊乱或疾病则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和异常,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内分泌腺相关的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000字】第二篇示例:内分泌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由内分泌细胞和外分泌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内分泌腺的结构复杂多样。
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卵巢和睾丸等,每种内分泌腺都有不同的结构和组织构成。
内分泌系统总论(Endocrinology)
The diagnostic routine of Endocrine diseases(1)
一、功能诊断(functional diagnosis)
1、病史、症状、体征:体型、生活规律变化 2、代谢紊乱的证据:各种生化指标 3、激素及其代谢物的浓度 4、动态功能测定:兴奋试验,抑制试验
History of Endocrinology
1982-1984年发现前列腺素和心钠素 20世纪70-80年代神经内分泌学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分子内分泌学 1999年提出传统内分泌学和广义内分泌学 内分泌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及相互发展
内 容(Contents)
内分泌的历史 内分泌学的基本概念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内分泌的诊断 内分泌的治疗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Cushing Syndrome
Cushing Syndrome
The diagnostic routine of Endocrine diseases(2)
二、病理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
1、放射学检查:X线片、CT、MRI 2、放射性核素检查 3、超声波检查 4、细胞学检查 5、静脉导管检查
PRH(PIH)---PRL---Breast(乳房) ---Development(发育)
3、Endocrine and immune regulation 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调节
Nervous
Immune system
神经节介质肽类激素 抗体
共同受体
Endocrine system
46
内分泌学概念
拮抗作用
action )
•不同激素作用时限不同-- MS,S,MIN,H,Day
内分泌系统教学课件ppt
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激素种类
包括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激素作用
不同类型的激素作用于不同靶组织, 调控细胞代谢、能量平衡、生长发育 等生理过程。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
01
02
03
负反馈调节
当体内激素水平过高时, 负反馈调节机制会抑制相 关激素的分泌,反之则会 促进分泌。
神经-内分泌调节
范围。
内分泌肿瘤
01
02
03
04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的肿瘤,可影响垂 体激素的分泌,导致相应的症
状。
甲状腺癌
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可 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
肿大、结节等症状。
肾上腺肿瘤
起源于肾上腺的肿瘤,可影响 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相应
的症状。
性腺肿瘤
起源于性腺的肿瘤,可影响性 激素的分泌,导致性征异常、
肾上腺髓质的功能
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 腺素,这是一种能够刺激 机体代谢和心脏活动的激 素。
调节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髓 质能够迅速释放大量肾上 腺素,以帮助机体应对紧 急情况。
参与血压调节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 素能够刺激心脏,使心率 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帮 助机体应对紧急情况。
垂体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通过分泌多种激素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
详细描述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颅骨内,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腺垂体分泌多种激素 ,如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神经垂体则储存和释放下丘脑 分泌的神经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身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
了解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并探讨它们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甲亢症的分子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甲状腺组织中存在着特定的抗原,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时,会产生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
这些自身抗体会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
因此,针对甲状腺抗原和自身抗体的研究成为甲亢症的热点领域。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而导致的病症。
胰岛素是胰腺中产生的激素,它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明显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这与胰岛细胞中的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
近年来,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一些与胰岛素分泌调控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如INSR信号通路和GLP-1信号通路。
这些研究成果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卵巢中存在大量囊状的卵泡。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而多样,其中激素水平异常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而雌激素水平降低。
这可能与卵巢组织中某些关键酶的异常表达有关。
例如,胆固醇酶和雌激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导致雄激素合成增加。
近年来,对这些酶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寻药物干预的靶点,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生物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知识点总结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是生物体内细胞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知识,对于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细胞信号分子的类型和功能细胞信号分子是细胞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分子信使。
根据其性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细胞信号分子可以分为内分泌信号分子、神经递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几种类型。
1. 内分泌信号分子:由内分泌腺分泌入血液中,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细胞产生作用,例如胰岛素和甲状腺素。
2. 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信息,调节神经元间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例如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3. 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内或局部产生的信号分子,通过扩散或细胞间接触传递信号,如氮氧化物和过氧化氢。
细胞信号分子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控制细胞的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的运动和组织形态的调控等。
二、细胞受体的种类和结构细胞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受体蛋白质,能够与特定的细胞信号分子结合,并传递信号到细胞内。
根据受体的位置和信号传导方式的不同,细胞受体可以分为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种类型。
1. 膜受体:主要分为离子通道受体、酶联蛋白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三类。
- 离子通道受体:受体蛋白上含有离子通道,当信号分子结合于受体后,离子通道会打开或关闭,使离子进入或离开细胞内,例如乙酰胆碱受体。
- 酶联蛋白受体:受体蛋白自身具有酶活性,信号分子结合于受体后,酶活性发生改变,例如胰岛素受体。
-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分子结合于受体后,受体与G蛋白结合,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或抑制下游的蛋白质激酶或酶,例如肌酸激酶受体。
2. 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可以跨过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形成信号复合物进入细胞核或细胞质,例如甲状腺激素受体。
三、信号传导的机制细胞信号的传导过程包括信号识别、信号传递和信号响应三个阶段。
内分泌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
内分泌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一个关键调节系统,它通过激素在不同组织间传导信息,调节不同生理过程的协调性。
如果内分泌系统出现疾病,其导致的影响将波及全身多个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内分泌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需要经验医生通过细致的病史收集、体检、实验室诊断来确定该疾病的类型,同时需要对鉴别诊断进行评估。
因此有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第一步就是确诊。
内分泌疾病是源于体内分泌系统内部信号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单个细胞生命机制的异常、靶肿瘤基因的损害或能够调控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缺陷导致的。
在某些情况下,疾病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初始食品过敏、饮食成分和环境等原因导致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
内分泌疾病包括2 型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和卵巢囊肿,等等。
诊断和治愈内分泌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地研究内分泌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被认为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效应的异常导致的。
当胰岛素分泌受损或胰岛素受体下调,会导致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等症状。
此外,因为 2 型糖尿病可能伴随着代谢综合征等其他代谢病症,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治疗 2 型糖尿病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释放以及食物摄入效率等多种方式实现。
口服降糖药物(例如双胍类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是最常用的治疗策略。
然而,这些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和轻度低血糖等。
因此,开发非药物治疗策略是极其重要的,包括饮食和运动,这在预防和控制 2 型糖尿病方面已经证明是最有用的方法。
肥胖症是由于食物摄入能量过多而导致的代谢紊乱,这种情况以增加脂肪组织和体重为特征。
这会导致各种代谢疾病,例如 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和脂肪肝等。
研究表明,肥胖症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增加有关,其导致的细胞损伤和肥胖症有密切关系。
针对肥胖症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降低饮食摄入,并通过增加体力活动等手段来调整身体代谢水平。
人类的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内分泌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
人类的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内分泌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人类的内分泌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它作为人体机能相互关联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人体控制和調節体内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有哪些,它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解释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一、内分泌系统对细胞活动,激素分泌和代谢起调控作用。
通过内分泌系统,人体能发出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控制细胞活动,调控生理和生化过程之间的平衡,也可以激活或抑制细胞活性,代谢激素分泌和代谢,保持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二、内分泌系统对调节身体内温和液体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在调节身体内温方面,内分泌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皮质醇可以抑制人体散发热量;皮质醇也可以促进人体吸取外界热量,使外界热量得到过滤和调节,从而保持体内热量的稳定,这对调整体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内分泌系统还能够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从而保证身体的正常水液平衡。
三、内分泌系统对精神状态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激素主要负责调控神经系统的活动,比如多巴胺、血清素分别可以抑制或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这也是人类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通过抑制或释放激素,我们可以更自在地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而且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四、内分泌系统对产热和蛋白质组成等有重要调控作用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体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催产素对新陈代谢的调节作用和甲状旁腺素对蛋白质组成的影响等。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内分泌系统能够催化有机分子的组装,产生能量,从而有助于提高体温,使细胞活性保持正常。
五、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关键的作用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激素分泌。
例如:垂体激素、脑垂体激素等,它们都可以促进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促使器官特殊性分化,并且还可以参与细胞迁移等多种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内分泌学和分子病理学
第七章内分泌病理检查第一节内分泌组织学与细胞学肾上腺皮质肿瘤激素分泌细胞的形态与结构肾上腺髓质胚胎组织学APUD细胞系统肾上腺髓质增生和结节松果体肾上腺髓质肿瘤第二节内分泌病理学方法第七节睾丸与前列腺病理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睾丸支持细胞病理学方法与其他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睾丸间质细胞超微病理睾丸细胞的相互联系与功能第三节腺垂体病理睾丸疾病病理诊断特殊方法正常腺垂体细胞学激素分泌性睾丸肿瘤垂体肿瘤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第四节甲状旁腺病理第八节卵巢与乳腺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卵巢的激素分泌细胞原发性甲状旁腺增生激素分泌性卵巢肿瘤的分类与诊断方法甲状旁腺肿瘤激素分泌性卵巢肿瘤第五节甲状腺病理激素分泌性胎盘肿瘤甲状腺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构不良与乳腺癌甲状腺炎第九节内分泌胰腺病理甲状腺肿瘤的分类、分级和标志物内分泌胰腺细胞学甲状腺细针穿刺组织细胞学检查胰岛细胞增生甲状腺肿瘤胰岛肿瘤第六节肾上腺病理胰岛发育障碍肾上腺皮质增生糖尿病胰岛病变第十节代谢性骨病病理第一节内分泌组织学与细胞学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肽类(含氮类)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和类固醇(甾体)类激素两大类。
一般认为,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起源于外胚层或内胚层;分泌类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均起源于中胚层。
【激素分泌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激素分泌细胞与一般的组织细胞不同,具有许多较特殊而共同的形态特点。
一、含氮激素分泌细胞来源于外胚层或内胚层的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①胞浆内含有与激素合成相关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②胞浆内含有膜包裹的激素颗粒,在颗粒中常有含氮激素及其前体,有时还含有裂解激素的酶类(如PTH)[1],多数情况下,有数种激素共存于同一颗粒中;③细胞常排列成索状或团状,有时形成滤泡或具有特殊分化的胞膜结构。
二、类固醇类激素分泌细胞来源于中胚层的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①胞浆内含有丰富的与激素合成有关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激素颗粒,线粒体嵴常呈管泡状;②胞浆内含有较多的脂质滴,脂质滴中含有供激素合成的胆固醇;③细胞亦可排列成索状,或弥散或成群分布于其他非内分泌细胞中。
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
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人的身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和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没有一种单一的、简单的控制方式能够准确、有效地维护身体的稳态。
然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代谢调节机制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协调身体内部的各种功能,调节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
本文将分别介绍内分泌和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
一、内分泌的分子机制内分泌系统是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其他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理活动的一种系统。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储存和分泌的,它们能够在循环系统中通过血液和其他细胞间隙等途径传递到其他细胞和组织中。
内分泌腺和激素的研究是生物学中的一大分支,它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解决许多严重的生理或疾病问题,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1、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调节激素分泌和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人体中的主要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等,它们分别合成和分泌不同的激素,并根据机体的内部需要调节激素的释放。
例如,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在体内作为应激激素,能够提高血糖、加强心肌收缩、增加血压等,而且随着机体的状态变化调节它们的分泌量。
2、内分泌系统的核受体除了通过调节激素分泌外,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能够通过与特定的核受体结合来产生生物效应。
核受体是一种双子受体,它们分为三个主要组类:一是雌激素类受体,二是雄激素类受体,三是甲状腺激素类受体。
不同的核受体由不同的激素结合后产生不同的效应。
例如,雌激素与雌激素类受体结合后能够影响乳腺的发育和生长,适当的雌激素能够减轻部分女性行经期间的不适症状,而过度的雌激素则可能导致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
3、内分泌异常与疾病内分泌异常是导致许多常见疾病的原因之一。
例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血压异常等疾病都与内分泌异常有关。
研究显示,有些疾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中某种特定激素的缺乏或过量导致的。
第二章内分泌系统的发生、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内分泌系统的发生、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由一些内分泌腺及分布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消化管、呼吸道等器官内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共同构成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是,无导管,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或围成滤泡状,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腺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它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信号分子,作用于一定的细胞。
一种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target cell)。
靶细胞具有特异性受体,当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则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根据腺细胞分泌激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将腺细胞分成两大类:①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此类细胞分泌的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体内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属于此类。
此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细胞通过出胞作用释放激素。
②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如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细胞均属此类。
该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管状嵴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含有合成类固醇激素所必需的酶)及较多的脂滴(内含的胆固醇是合成激素的原料),此类细胞合成的激素不形成分泌颗粒,激素以扩散方式透过细胞膜而释放。
一、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与垂体的发生、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因而被称为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系统(neuroendocrine hypothalamo-hypophyseal system,NHS)。
(一)下丘脑的发生,结构与功能下丘脑属于间脑,最初仅有室管膜层。
此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并向外迁移构成许多纵区,即为将来的下丘脑。
该区域的一些神经元逐渐集中在一起,形成下丘脑的核团。
如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与弓状核(arcuate nucleus)等。
下丘脑位于丘脑的腹下方,被第Ⅲ脑室分为左右两半,两侧结构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Access
J ZHOU, Q WANG
and others
HOC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54 :1
2d via peroxynitrite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 Cq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dipocytes
DOI: 10.1530/JME-14-0213 Ñ 2015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Bioscientifica Ltd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low-level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adipose tissue (Guo 2014).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which produce cytokines and oxidants, leads to a local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 in adipose tissue (Olefsky & Glass 2010). Accumulated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ncreased
Introduction
Insulin resistance, a hallmark of obesity and fundamental cause of type 2 diabet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minished ability of insulin to regulate glucose homeostasis in insulinsensitive organs including liver, skeletal muscle, and adipose tissue. Insulin resistance is partly caused by chroni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License.
Research
J ZHOU, Q WANG
and others
HOC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54 :1
26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s in adipose tissue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obesity (Elgazar-Carmon et al. 2008, Talukdar et al. 2012). Recently, we reported that neutrophil-derived myeloperoxidase (MPO) acti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besity-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Wang et al. 2014). Hypochlorous acid (HOCl) is a potent oxidant formed from hydrogen peroxide and chloride ions in a reaction catalyzed by MPO (Harrison & Schultz 1976). Recently,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HOCl and metabolic disorder was identified, i.e. the concentration of HOCl in plasma was elevated in obese subjects and hypertensive patients (Yang et al. 2013). In addition, HOClmodified proteins were present in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 of obese patients (Rensen et al. 2009).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role of HOCl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sulin resistance remain to be determined. The insul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 cascade initiated by insulin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causing receptor autophosphorylation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 (IRS1) subsequently activating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and Akt and finally inducing translocation of intracellular GLUT4 vesicles to the cell membran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uptake of glucose (Bevan 2001). Insulin resistance is caused by impaired insulin signal transduction accompanied by decreased activation of downstream obligate molecular intermediates (Saltiel & Kahn 2001). Accumulating lines of evidence have indicated that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led to inhibition of insulin signals via interference with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and acceleration of its degradation (Gual et al. 2005). Moreover, activation of several inflammatory kinases, including inhibitor kB kinase (IKK),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JNK), and protein kinase C (PKC), induces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b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pro-oxidants (Aguirre et al. 2000, Morino et al. 2005, Weigert et al. 2008). HOCl is known as a potent oxidant and a major inflammatory mediator inducing tissue injury in a number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Souza et al. 2011). Therefore, we propose the hypothesis that HOCl mediates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PKC, IKK, and JNK, resulting in subsequent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in adipocytes. Here, we report that exogenous HOCl impaired the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at Ser307, IKK, JNK, and PKCq in 3T3-L1 adipocytes. In contrast, HOCl-impaired insulin signals were abolished after knockdown of IKKb and JNK using siRNA or a pharmaceutical inhibitor. Moreover, PKCq knockdown attenuated phosphorylation of IKK and JNK, resulting in restor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Strikingly, exogenous
Abstract
We recently reported that genetic deletion of myeloperoxidase (MPO) alleviates obesity-relat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 in vivo. How MPO impair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dipocytes is poorly characterized. As hypochlorous acid (HOCl) is a principal oxidant product generated by MPO,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HOCl on insulin signaling in adipocytes differentiated from 3T3-L1 cells. Exposure of 3T3-L1 adipocytes to exogenous HOCl (200 mmol/l) attenuated insulin-stimulated 2-deoxyglucose uptake, GLUT4 translocation, and insulin signals, including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 (IRS1) and phosphorylation of Akt. Furthermore, treatment with HOCl 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at serine 307, inhibitor kB kinase (IKK),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JNK), and phosphorylation of PKCq (PKCq). In addition, genetic and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IKK and JNK abolished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and impairment of insulin signaling by HOCl. Furthermore, knockdown of PKCq using siRNA transfection suppressed phosphorylation of IKK and JNK and consequently attenuated the HOClimpaired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Moreover, activation of PKCq by peroxynitrite wa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IKK, JNK, and IRS1-serine 307. In contrast, ONOOK inhibitors abolished HOCl-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PKCq, IKK, JNK, and IRS1serine 307, as well as insulin resistance. Finally, high-fat diet (HFD)-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wa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phosphorylation of PKCq, IKK, JNK, and IRS1 at serine 307 in white adipose tissues from WT mice, all of which were not found in Mpo knockout mice fed HFDs. We conclude that HOCl impairs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by increasing ONOOK 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PKCq, resulting in phosphorylation of IKK/JNK and consequent serine phosphorylation of IRS1 in adipoc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