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及答案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
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臣等不肖( ) (2)刎颈之交( ) (3)广成传舍( )(4)缪贤舍人( ) (5)见臣列观( ) (6)相如虽驽( )(7)臣语曰( ) (8)使人遗赵王书( ) (9)睨柱( )(10)秦王不怿( ) (11)臣请就汤镬( ) (12)请奉盆缶秦王(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王必无人( ) (2)相如奉璧奏秦王( ) (3)乃辞谢( )(4)从径道亡( ) (5)间至赵矣( ) (6)臣请就汤镬( )(7)左右皆靡( ) (8)为赵王寿( ) (9)秦王竟酒( )(10)位在廉颇之右( ) (11)一介之使( ) (12)徒以口舌为劳( )3.在括弧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
(1)可与不( )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6)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4.下面句中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而君幸于赵王。
(4)使不辱于诸侯。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归璧于赵。
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2)璧有瑕,请指示王。
(3)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4)不如因而厚遇之。
(5)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6)于是相如前进缶。
6.对下面句子的特点分析无误的几项是(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可使报秦者”是“人”的后置定语)(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关联词语是“而……,而……”。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1)牺牲玉帛:()(2)公将鼓之:()(3)小大之狱:()(4)望其旗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
这样,曹刿的__________和鲁庄公的__________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句作答)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指猪牛羊等(2)击鼓进军(3)案件(4)倒下2.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土气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远谋;鄙4.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趑,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顾:回头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兵:兵器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会于西河外渑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遂与秦王会渑池欲呼张良与俱去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赵王赴会,又约定庇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君臣针锋相对,才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卷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字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1拜授予官职为上卿,2以凭借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3为是赵宦者令缪贤4舍人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5遗送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6徒见白白地被欺;欲勿予,即7患担心秦兵8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9知了解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10幸宠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11势情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12质同“锧”铁砧请罪,则13幸侥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14幸幸好赦臣。
臣15窃私下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16宜应该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17不同“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18奈何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19曲理亏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20均权衡比较之二策,宁许以21负使…..承担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22必如果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23完保全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24指示指点给…..看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25却后退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26负依仗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合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合15篇)《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集合15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B(A中“C”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及答案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正确的⼀项是()A.宦官(fàn) 避匿(nì) 缪贤(miù) 礼节甚倨(jù)B.袒露(tǎn) 赦免(shè) 睥睨(nì) ⽩璧微瑕(xiá)【正确答案】C. 不肖(xiāo) 驽钝(nú) 不怿(yì) 望风披靡(mí)D.列观(guān) 渑池(miǎn) ⾐褐(yī) 刎颈之交(wěn)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A.使⼈遗赵王书(送给) B.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拜访)【正确答案】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求⼈可使报秦者(报复)3. 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项是()A.使⾂奉璧,拜送书于庭唯⼤王与群⾂孰计议之B.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请奏盆缻秦王严⼤国之威以修敬也【正确答案】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缪公以来⼆⼗余君4.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项是( D )A.传以⽰美⼈及左右 B.璧有瑕,请指⽰王【正确答案】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赵岂敢留璧⽽得罪于⼤王乎5. 下列句中句⼦中加点词的⽤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项是()A.因宾客⾄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燕乃使其从者⾐褐C.徒慕君之⾼义也徒以吾两⼈在也【正确答案】D.秦以城求璧⽽赵不许赵强⽽燕弱6. 下列句中“之”的⽤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项是()A.均之⼆策,宁许以负秦曲不知将军宽之⾄此也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王岂以⼀璧之故欺秦邪【正确答案】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王遣⼀介之使⾄赵D.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 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法归类正确的⼀项是(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②以勇⽓闻于诸侯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请奉盆⽸秦王,以相娱乐⑤⽽蔺相如徒以⼝⾆为劳⑥且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国之威以修敬也⑧则请⽴太⼦为王,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拜为上卿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正确答案】8.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分类正确的⼀项是( B )①均之⼆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乃使其从者⾐褐③遂许斋五⽇,舍相如⼴成传④且庸⼈尚羞之⑤故令⼈持璧归,间⾄赵矣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秦⑦相如视秦王⽆意偿赵城,乃前⽈⑧毕礼⽽归之⑨卒廷见相如⑩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正确答案】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9.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 D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正确答案】B.使不辱于诸侯C.⾂诚恐见欺于王⽽负赵D.计未定,求⼈可使报秦者10. 下列表述有误的⼀项是()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共含12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按原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
2.本文选自《#》,相传为春秋时期()所作。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立有间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6.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参考答案: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2.《左传庄公十年》左丘明3.D4.(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的清楚,但一定要处理的合情合理。
(2)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你去。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抓有利战机,做事要有远见。
(言之有理即可)篇2:《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卑鄙)B.小惠未遍(遍及、普遍)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望其旗靡(倒下)2.下面句子没有省略成分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句子中的“于”同“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所恶有甚于死者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诚心处理。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C.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这)是尽了忠诚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使。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
中考试题之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中考试题之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中考试题之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篇一」《曹刿论战》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
(12分)【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
楚人济④泓而来。
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
”宋公曰:“不可。
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
”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
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
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
④济:过河。
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⑥迨:趁着。
⑦既:尽,完了。
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的字。
(2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克:(2)然后襄公鼓之鼓: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2分)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1)战胜(攻破)(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每小题1分)2.C (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3.(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精选12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精选12篇)《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篇1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丢分大项,虽然一般每小题都能得到分数,但很难把分数拿全,这一直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十分头疼和困惑的问题,为什么“阅读理解”这么难?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好了有关《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欢迎前来学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题目: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授与官职B.吾羞,不忍为之下羞:羞耻C.蔺相如固止之曰固:坚决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终于,最终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者C.而君君畏匿之,恐惧殊甚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B.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C.且相如素贱且庸人尚羞之D.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16.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12长春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朝代)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又何间焉()②小惠未徧()③小大之狱()④望其旗靡()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
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
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
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9.春秋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10.①参与②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
(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人遗.赵王书遗:送。
B.恐惧殊.甚殊:特殊,特别。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谁,哪一个。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笨,拙劣。
解析B项,殊:很,极。
程度副词。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相如引.车避匿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D.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大王亦幸.赦臣解析C项“且”,连词,况且。
A项“因”,①介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
B 项“引”,①动词,延请;②动词,掉转。
D项“幸”,①宠幸;②副词,幸而。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C.召有司案图D.拜送书于庭解析A项,“质”同“锧”;C项,“案”同“按”;D项,“庭”同“廷”。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明年..,复攻赵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解析D项“恐惧”,古今义都是“害怕”。
A项“指示”,古义,用手指给某人看;今义,是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或: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B项“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C项“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传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⑤相如廷.叱之⑥秦王恐其破.璧⑦庸人尚羞.之⑧宁许以负.秦曲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解析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曹刿论战》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文章(一)(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文)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撤换。
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译文):赵括取代廉颇(领兵)以后,将(之前的)规章纪律都变更了,还调换了军中人员的的职务。
秦国大将白起听说这件事后,指挥军队出其不意,假装兵败退走,同时断绝赵军的粮食供应道路,将赵军封堵截断为两部分。
(此时)赵军中士卒之心背离,(如此)四十多天后,赵军饥饿难耐,赵括调出了精锐的士卒,并亲自搏杀战斗想要突围,秦军将赵括射死。
赵括大军兵败,于是几十万人都投降秦国,却被秦军全部坑杀屠戮。
1、解释画线的词。
(1)小惠未徧()(2)牺牲()玉帛(3)而绝()其粮道(4)秦悉坑()之2、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文章(二)(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专题04《曹刿论战》阅读真题(原卷版+解析)-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阅
曹刿论战一、课内阅读(一)(2022·广西桂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军队)B.必以信.(信任)C.小惠未遍.(遍及,普遍)D.神弗福.也(赐福,保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B.公将驰.之遂许先帝以驱驰.C.公问其故.故.自号曰醉翁也D.战则请从.隶而从.者3.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可以/一战B.彼竭/我盈C.惧/有伏焉D.齐师/伐我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有人曾以《齐鲁长勺之战》作为本文题目,后《古文观止》的编者改为《曹刿论战》,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二)(2021·广东阳江·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乂宁‘吊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部 _ —体: ______ 史,又名《太史公书》。
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到时共约年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之为”。
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八书,表,五部分, 共篇。
作者是朝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二、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可予/、?()2、拜送书十庭()3、召后司茉图()4、秦自缪公以来()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三、古今异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今义左右:占义:今义四、词类活用:解释划线词的词类活月!o1、宁许以负秦曲.()2、怒发上冲冠(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4、大王必欲急臣()5、舍相如广成传舍()6、乃使从者衣褐()7、何至赵矣()8、卒廷见相如(9、相如前,进缶()10、左右欲刃相如()11、且庸人尚羞.之() 12、请以咸阳为赵王寿()1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 )14、臣请完璧归赵() 15、欲与王为好(五、句式:判断卜列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求人可使报秦者()3、曲君幸于赵王()4、徒见欺()5、君何以知燕士()6、臣诚恐见欺于士而负赵()7、故燕士欲结于君()8、乃设九宾礼于廷()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9、赵王以为贤大夫()六、省略句:填上所省略的内容。
1、大王见臣()列观2、不如因()而厚遇之3、()卒廷见相如七、一词多义:解释词义。
1、顾:A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2、弓-1: A引赵使者蔺相如()B顾野有麦场() B左右欲引相如去()C二顾臣于草庐之中() C相如引车避匿(D顾吾念之()D引而不发()2、幸:A巾君幸于赵王() 4、以:A以勇气闻于诸侯()B则幸得脱矣()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大王亦幸赦臣() C以绝秦望()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而:A夫秦强而赵弱()6、因:A相如因持璧却立()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B不如因而厚遇之()C不如因而厚遇之()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八、翻译。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兵力多寡B. 武器先进C. 士气高昂D. 策略得当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与什么有关?A. 天时地利B. 将帅的勇猛C. 士兵的忠诚D. 民众的支持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分析战争的?A. 通过历史案例B. 通过兵法理论C. 通过实地考察D. 通过占卜预测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A. 军事实力B. 政治因素C. 经济基础D. 心理战术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A.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可被征服B. 军队的指挥官可以被更换,但士兵的志向不可改变C. 军队可以被解散,但个人的信仰不可动摇D. 军队可以被俘虏,但个人的意志不可被剥夺答案:1.D 2.D 3.B 4.B 5.A二、填空题6. 《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战争策略的古代文献,其作者曹刿是______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7.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还与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8.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的胜利需要“知己知彼”,这体现了______的战争观念。
9.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战争的胜利需要“以逸待劳”,这体现了他重视______的战术思想。
10.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味着战争是国家的______,必须慎重对待。
答案:6. 春秋 7. 政治经济 8. 知己知彼 9. 以逸待劳 10. 大事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
12. 根据《曹刿论战》,曹刿是如何论述“以逸待劳”的战术思想的?答案:11.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是:首先,必须了解敌人的意图和动向;其次,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最后,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以逸待劳,等待敌人的疲惫。
【初中课内阅读】《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曹刿论战》阅读题(一)曹刿论战《左传》十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阅读题(一)曹刿论战《左传》十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分)⑴小惠未?,民弗从也?: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⑷既克,公问其故故:.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分)答: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分)答:1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分)答:【答案】10.(2分)⑴?:通“遍”,普及,普遍。
⑵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祭品。
再:第二次。
⑷故:原因,缘故。
11.(4分)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⑵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2.(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3.(2分)取信于民。
(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共14分)
[甲] 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奢:赵奢,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括之父。
②约東:(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3.解释句中的加点词(每小题1分,共4分)
(1)公将鼓之()(2)既克,公问其故()
(3)以天下莫能当()(4)秦悉坑之()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每小题2分,共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10.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3分)
成语: _ (1分)意思:
11.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8.(1)击鼓进军(2)已经(3)认为(4)埋
9.(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兵事,赵奢不能难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10.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11.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只抱书本知识,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