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实现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实现路径作者:迟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现阶段,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19-01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科学的信仰,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存在淡漠和怀疑的倾向。

当代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思想多元化等倾向。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知,当然也就无法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了。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课有用,专业知识可以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可有可无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实际的作用,对自己的成绩和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正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知,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迷茫、困惑和动摇。

二是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重视不够,高校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三是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陈旧、僵化和呆板,内容过于“空”和“大”。

有些老师上课照本宣科,缺乏激情,不敢面对现实,理论脱离实际,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

四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水平不高。

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对待工作没有热情,自身的理论水平不高,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的透彻和深入,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现路径
1.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
高校要重视“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高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层次和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院(系)具体负责,学校宣传部门负责思想宣传工作,团委组织协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学生管理部门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各院
(系)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学校的各个社团多组织相关的活动。

高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大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
第一,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专题研讨教学法、辩论法、演讲法、视频观摩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

马克思主义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真理与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在教育方法上要体现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的特点。

以学生为本,改变以往的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践行。

根据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育规律和现实条件,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信仰生成的规律,设计一套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群体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承接,以目标渐进的方式,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教育。

第三,在传统课堂之外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高校要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层次和需求,联系一些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或服务社会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西方的社会思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辨是非,能够从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的建设。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网站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

在主题网站的内容上,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编辑成学生感兴趣的程序和软件,实现科技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在网络上,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又有学生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网络上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能够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通过网络上丰富的内容,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主题网站的连接上,可与其它有特色的网站进行链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拓展知识面,扩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覆盖面。

3.打造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高校要通过教育、培训、进修、提高地位和待遇等方法,让马克思主义教师热爱并终于自己的职业。

只有马克思主义教师有坚定的信仰,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身作则,有追求真理和为真理奋斗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才能让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同时,马克思主义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地、深入地研读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熟练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奥的道理和热点问题,能够靠自己的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从而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4.營造和优化良好的社会氛围
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积极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舆论环境有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

党和国家要坚决贯彻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也要重视以德治国,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大学生敢于同封建迷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歪理邪说、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作斗争。

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