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王姓起源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2007年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王姓起源王姓源出有六: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
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
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
《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
"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
他被废后名声依然不减,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布。
其后人也因他曾是灵王太子的缘故而改姓王氏。
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大将王贲、王翦、王离等,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支后来都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
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
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
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
也有一种说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后,在秦灭魏后逃于泰山,时人因其为王族,称王氏。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
百家姓大姓
百家姓大姓中国使用的姓氏大约三千余个,常见姓氏大约三百余个,其排名居前的百家大姓的人口达十一亿左右,约占全国总人数的87%,是中国的主体姓氏。
中国百家大姓渊源深厚,名贤辈出,代不乏人,史不绝书。
王姓王姓为当代中国第一大姓,天下王姓多尊奉东周灵王太子晋为祖先,也有由王族之后改姓王的,如黄帝、虞舜及商周诸王的后裔以王为姓。
少数民族中也有多支改汉姓王氏。
王姓郡望有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巨野、大名、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堂邑、河南、比沙、绍兴等。
王姓历史名人有:秦国大将王翦、王离;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丞相王陵、阳平侯王禁、大司马王凤;新朝皇帝(建兴帝)王莽;东汉丞相王允、哲学家王充、学者王符、诗人王粲;东晋丞相王导、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前秦丞相王猛;唐代宰相王圭、王方庆、王孝杰、王晙、王玙、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抟、王溥、王徽,诗人王维、王之涣;宋朝宰相王溥、王旦、王钦若、王安石、王曾、王随、王圭、王黼、王淮、王爚;金代名道王重阳;元代戏剧家王实甫;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学者王世贞、思想家王夫之;清代学者王鸣盛、王先谦、王念孙。
近现代则有王韬、王国维、王亚南、王稼祥等。
李姓李姓为中国第二大姓。
相传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
皋陶曾任唐尧的"大理"官,遂以官职为姓,称"理"氏,商周时改为李姓。
唐代李姓大荣,徐、丙、董、安、茹、阿跌、郭、鲜于、王、张、杜、胡、弘、麻、罗等姓都有被赐姓李的,某些姓氏甚至冒姓李氏。
李姓郡望有陇西、赵郡等。
李姓历史主要名人有:春秋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魏国丞相法家始祖李悝、八仙之首李铁拐,财神李诡祖,秦国蜀守李冰、赵国大将李牧;秦代丞相李斯;西汉大将李广;隋代工匠李春;唐代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李隆基、丞相李适之、李峤、李泌、李吉甫、李德裕,大将统帅李孝恭、李道宗、李靖、李晟、李愬、李光弼、李勋,天文家李淳风,学者李延寿、李百药、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南唐国主李煜;西夏君主李元昊;北宋学者李心传;南宋词人李清照;济公李修缘,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李梦阳、医学家李时珍。
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其三、出自子姓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商朝比干(纣王的叔父),子姓,因屡次 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葬于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
73
| 姓氏文化 |
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 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 渠长。”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上联“宋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元藩”指元 代沈丘人王保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夸称“奇男子”;“明督抚”,指明代哲学家、文学家 王廷相,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著有《雅述》《慎言》 等。下联“唐诗”指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晋字” 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汉文章”指东汉哲学家王充,著有 《论衡》。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 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 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
75
昭君出塞图
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 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 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 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2023年最新百家姓排名(一览)
2023年最新百家姓排名(一览)2023年最新百家姓排名(一览)据官方统计,使用的姓氏有6150个,其中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总户籍人口的近85%。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百家姓排名,希望大家喜欢!2023年最新百家姓排名1,李李姓源于“夷”。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李是最流行的姓氏。
到了唐朝,____三百年的李姓作为国姓已经非常突出,李姓的大规模南迁也是从唐朝开始的。
从明末开始,广东、福建的李氏家族陆续迁入省。
由于南迁,李开始向江南大部分地区扩散,并向海外传播。
明清时期,姓李的人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
2.王(姓氏)第二大姓王,除了姓之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含义,就是指国王、皇帝、领袖等。
这也是它的初衷。
在甲骨文中,王是一个象形文字,形状像一把斧头,斧柄在上面,刀刃在下面,这是原始社会权力的象征。
因为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像斧子这样的工具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后来,王的这个意思一直被沿用。
3.张(姓氏)张姓起源于中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张姓人向南方和东南迁徙。
在宋代,张是当时的第三大姓氏。
元明时期,张是当时第二大姓氏。
《人名大辞典》收集了约1741位张姓名人,占名人总数的3.83%,在名人姓氏中排名第三。
著名代表人物有张飞、张仲景、张仪、张九龄等。
4.刘(姓氏)刘早期的发展和繁衍主要在北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姓和其他姓氏一样,有向南方、东南、西南迁移的,也有向海外迁移的。
唐朝时,刘姓遍布全国。
2023年,成立后,刘已成为第四大姓氏。
收集了历代姓刘的名人约1574人,占历代名人总数的3.46%,在名人姓氏中排名第四;在历代帝王的记载中,刘的姓氏前有66位皇帝。
5.陈陈姓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宋元明时期,陈姓在南方已经稳定发展。
陈姓兴盛于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姓氏。
2023年1月24日,______户政研究中心公布的《人名大辞典》显示,陈姓最多的省份是广东。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王姓起源王(Wáng)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
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
有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
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
得姓始祖:太子晋。
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起源主要有五:1、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便以王作为自己姓氏。
其二源于太子晋。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周平王在位五十多年,去逝后由太孙赤继承王位,但不久便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
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2、出自妫姓,齐王田和后代。
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
异生子安。
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
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为河南王氏。
3、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4、他族改姓或赐姓。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姓氏调查报告
姓氏调查报告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姓氏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姓氏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
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
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
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姓氏调查报告2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与现状,我决定去调查一番。
通过阅读报刊与上网浏览的方式,我找到了许多资料,了解到沈姓的起源。
王姓的起源
王姓的起源1.1绪论王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
除中国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分布。
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王姓均为第一大姓。
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
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图 1 姓氏图腾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根据研究,“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是王、李、张,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
1.2 姓氏起源1.2.1 源流一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便以王作为自己姓氏。
其二源于太子晋。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本名王荣,世以字行)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
周平王在位五十多年,去逝后由太孙赤继承王位,但不久便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
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1.2.2 源流二出自妫姓,齐王田和后代。
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轸。
田升生田安,田安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西楚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
王姓简史,王氏族人共八大先祖、六大祖地、四大支派
王氏始祖和图腾我姓王,挺自豪的。
三横一竖的那个王,这也没得选。
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从上到下,贯通了天、地、人。
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
牛不牛?王姓人口众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宋、元、明三代都为全国第一大姓,截至2019年,“王”姓人口已超1亿,又是妥妥的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 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
牛不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 89%,排在第一位。
牛不牛?王姓源于何姓?还是《通志 氏族略 》中说得简洁:“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
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
”王之释义先谈妫姓之王。
虞舜的后裔被周王朝封在了陈国,姓妫,后以国为氏,即陈氏。
后来陈国公子陈完逃亡到齐国,改为田氏。
陈完的后代在齐国夺取了政权,成为了齐王。
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避仇家,改姓王氏。
再谈子姓之王。
商朝的国王姓子,比如纣王叫子受,纣王的叔叔比干叫子干。
比干多次犯颜强谏,被侄子纣王杀了,他的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再来谈虏姓之王。
即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王氏,如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王氏者。
此外还有一些在王朝易代时改为王姓避祸的前王族。
而来源于姬姓的王姓最多,公认的始祖则是姬晋。
姬晋,即王子晋或王子乔姬姓是周王朝的国姓,比如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而姬姓王氏多是文王和武王的后代。
周武王姬发是周王朝第1任天子,第26任天子名叫姬泄心,也就是周灵王。
周灵王在历史上没什么大作为,但却有一个比他还出名的儿子,那就是太子姬晋。
百家姓王的由来
百家姓王的由来王姓是中国五大姓之一,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六。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百家姓王姓的由来,欢迎阅读!姓氏:【王】拼音:Wang郡望:太阳郡名人:王安石,王翦,王羲之,王昭君,王赣骏,王惕吾胜迹:太原晋祠太原堂王氏家祠,山西绵山旅游区王家大院他的谦虚,也为他带来了一些好处。
刘备许多次因为一些令他愤怒的事情,就急着去出征讨伐。
但经过诸葛亮的劝阻,他又静下心来分析了一下形势,才打消了他之前作出的鲁莽的决定。
(但夷陵之战那次刘备实在是太愤怒了,丧失了理智,才导致了七十多万大军的惨败) 文献:太原堂王氏族谱,历代王氏望族按照郭松义的研究,有清一代,受到旌表的贞节烈妇有100万人,还有因种种缘故合例而未得旌表者,亦当有此数。
至于在旌表大潮影响下甘愿守孀,而未能熬满年头,或年过三十却格于规例而不得旌表,这样的人,当然就更多了。
历史:王姓是中国五大姓之一,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六。
全世界姓王的人大约有一亿。
上古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叫晋,因为从小就很聪明,还没成年,就已经很出名了。
但后来因为在治水的时候,与灵王的意见不和,被灵王废掉了太子的名位。
而晋的家人,也一下子从王室成员变成了普通百姓。
但为了纪念他们以前的王族身份,便以“王”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
当然,王姓也不都是晋的后代。
但王姓的大多数支派,都是由王族后代改姓形成的。
王姓大致是由几个王族姓氏转化来的,包括姬,妫,子,夷等。
发展和演变:具体的说,王的起源有周朝的姬姓,商朝的子姓,虞舜的妫姓,以及少数民族的夷姓。
姬姓的起源又分为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高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京兆,河间;二就是最著名的太子晋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太原,琅邪;三是战国时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公子无忌之孙卑子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泰山。
子姓之王,是指商王太丁之子,王子比干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汲郡,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河东等地。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王姓(WángXìng):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
有的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陈厉公次子田完的第9世孙)后裔,以王族称谓为氏。
[1] 有的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
有的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
序言编辑白度村王氏宗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王氏家谱(7张) 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
其中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淩全县迁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严家沟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历史。
编修编辑江西省莲花县白渡村王氏:王皋是离我们最近的远祖,白渡王氏始祖关三公直属皋公九世孙,据家谱(三槐王氏白渡族谱)记载:皋九世孙关三公[允和三子] 字信顕,号海藩,大明指挥都监使司。
明洪武间自南京应天府即江苏省江宁府,当属镇江漂阳县东乡青石桥井[羲]景楼以百户职调守永新城,即住东门龙王庙井边。
永乐二年[1404]下屯莲花白渡村,发迹成白渡王氏。
清朝中期兴建白渡王氏宗祠,祠内前梁有克绍前烈,中梁有槐萌千秋,后梁有“惇叙堂”等匾额,左右配有侧房共十六间,祠堂坐西向东,一直三栋,至今保存完好,其结构独特,气派非凡,古典而文雅,雄伟且壮观。
范传福书法百家姓《王氏起源》关三公生洪武二年[1369]己酉岁三月二十五日午时,殁宣德元年[1426]丙午岁九月十七日寅时。
配爱氏珍娘,生洪武四年[1371]辛亥岁七月十九日已时,殁宣德五年戌庚岁[1430]四月二十六日亥时,夫妻合葬永新南乡渴虎饮泉形。
王氏起源与祖脉考证
王氏起源与祖脉考证第一节王字由来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4%,为全国第一大姓。
王姓稳居全球华人三大姓之首,也是世界十大姓氏之一。
研究王姓起源及历史,必先弄懂王字。
从字形上说,“王”字,三横一竖,简单明了。
从字义上看,“三横”指“天、人、地”,“一竖”将“天、人、地”联接起来,意指:上顶天,下立地。
即顶天立地的人方能为王,换言之,“王”者,是顶天立地之人。
从字源上讲,“王”字的图形是一把斧头的轮廓,在混沌初开的氏族社会里,执掌大斧或圣火的是氏族首领。
“王”字的由来有着很多的解释,孔子认为“一贯三为王。
”《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说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王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因此,“王”字系指至高无上的权威之士,特指君王。
第二节王姓起源王姓在中国姓氏的历史长河中久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
王氏为姓,多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
虞舜、殷商、西周诸王的后裔多以王为姓。
宋代《通志》中,把出自“帝王之裔”的王氏分为三大主脉,即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妫姓之王。
一、源出姬姓之王,衍生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1.源出太子晋相传,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一子名玄嚣。
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生后稷。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被尊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后稷十五世孙姬发,率领部落灭商,而有天下,史称周武王。
武王传二十一世至灵王姬泄心,是太子晋之父。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乔,聪明早慧,幼有成德,因直谏而被废为庶民。
太子晋被废以后,其子宗敬仍在朝中担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
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此后历代相传。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生活于河南洛阳一带。
秦末汉初,裔孙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福建王氏部分始祖
福建王氏部分始祖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据中华人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词目:王姓词类:名词拼音:Wáng Xìng注音:ㄨㄤˊ ㄒㄧㄥˋ含义:姓氏,也写作“王氏”,即某人的姓是“王”就符合“王姓”条件,包括本来就姓王和改姓为王的人。
编辑本段姓氏起源王姓,是中国大姓,源出有五:太子晋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
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
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
《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
"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
后代被世人称为王家,便以王为氏。
太子晋去世后,楚国诗人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唐代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
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
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
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
例如信陵君魏无忌,先是避难于泰山,至西汉时期入朝,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兰陵君,王姓的起源和迁徙(钱文忠百家讲坛)其后裔子孙认为自己源于王族显贵之家,便易姓为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源于子姓,出自成汤王子比干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2023简版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引言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14亿多的人口。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姓氏,而其中一些姓氏更是人口众多。
本文将介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
1. 王(Wang)王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人口数量也是最多的。
根据统计数据,约有超过9000万人姓王,约占中国人口的7%。
在中国历史上,王姓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主要姓氏之一。
2. 李(Li)李姓是中国人口第二多的姓氏,约有超过8000万人姓李,约占中国人口的6%。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国历史名人都姓李,如李白、李清照等。
3. 张(Zhang)张姓是中国人口第三多的姓氏,约有超过7000万人姓张,约占中国人口的5%。
张姓在中国各地都非常常见,是中国人口分布较为广泛的姓氏之一。
4. 刘(Liu)刘姓是中国人口第四多的姓氏,约有超过6000万人姓刘,约占中国人口的4%。
刘姓在中国各地都非常常见,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皇室姓氏之一。
5. 陈(Chen)陈姓是中国人口第五多的姓氏,约有超过5000万人姓陈,约占中国人口的3%。
陈姓在中国各地都非常常见,是中国人口分布较为广泛的姓氏之一。
6. 杨(Yang)杨姓是中国人口第六多的姓氏,约有超过4000万人姓杨,约占中国人口的2%。
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国历史名人都姓杨,如杨贵妃等。
7. 黄(Huang)黄姓是中国人口第七多的姓氏,约有超过3000万人姓黄,约占中国人口的2%。
黄姓在中国各地都非常常见,是中国人口分布较为广泛的姓氏之一。
8. 赵(Zhao)赵姓是中国人口第八多的姓氏,约有超过2000万人姓赵,约占中国人口的1%。
赵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经有过赵武灵王、赵匡胤等著名人物。
9. 周(Zhou)周姓是中国人口第九多的姓氏,约有超过1500万人姓周,约占中国人口的1%。
周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国号姓氏之一。
王姓:出名人最多的“中华第一大姓”
王姓:出名人最多的“中华第一大姓”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王”,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王姓王氏”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王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王氏宗亲交流。
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王氏文化,传播王氏正能量。
解读王氏家族人数最多的第一大姓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
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
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
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
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
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
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王”姓的起源源流1、源出姬姓。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
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
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
王姓有多少人?
王姓有多少人?问题一:王姓人口有多少?排第几?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其次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
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位列前100名姓氏的还有:谢(23)、宋(24)、唐(25)、许(26)、韩(27)、冯(28)、邓(29)、曹(30)、彭(31)、曾(32)、肖(33)、田(34)、董(35)、袁(36)、潘(37)、于(38)、蒋(39)、蔡(40)、余(41)、杜(42)、叶(43)、程(44)、苏(45)、魏(46)、吕(47)、丁(48)、任(49)、沈(50)、姚(51)、卢(52)、姜(53)、崔(54)、钟(55)、谭(56)、陆(57)、汪(58)、范(59)、金(60)、石(61)、廖(62)、贾(63)、夏(64)、韦(65)、付(66)、方(67)、白(68)、邹(69)、孟(70)、熊(71)、秦(72)、邱(73)、江(74)、尹(75)、薛(76)、闫(77)、段(78)、雷(79)、侯(80)、龙(81)、史(82)、陶(83)、黎(84)、贺(85)、顾(86)、毛(87)、郝(88)、龚(89)、邵(90)、万(91)、钱(92)、严(93)、覃(94)、武(95)、戴(96)、莫(97)、矗(98)、向(99)、汤(100)。
前100个姓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4.77%。
问题二:王姓在全世界占有多少亿人口目前中国王姓人口有9600多万,加上世界各地王姓人口,有1亿左右,世界总人口68亿问题三:王姓人口数量。
中国前十大姓排名榜
中国前十大姓排名榜
10、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
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
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9、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2.12%。
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8、黄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
黄姓在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
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
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
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7、赵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
6、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5、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
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4、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
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3、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
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2、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1、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
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贵州正安王姓辈分排名表
贵州正安王姓辈分排名表王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
除中国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分布。
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王姓均为第一大姓。
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
王氏家族是中,最大的民族,也是中的一个中华民族,虽然同根同源,却遍布全国。
在不同的地方,字一代的排名也不同。
例如,是姓的一代盛、金、游、成、英、商、义、象、燕、金、居、吉、莫、魏、载、全、崇、毛、桓、吉、金、芮、李、关、关"孙李、赵钱,王,周吴郑",王氏是一个多起源、多民族的姓氏,其历史在文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姓氏有归姓的,也有子姓的。
今天,它是中国,最流行的姓氏,拥有近一亿人口,庞大而壮观。
王家族树字一代排名。
1、先有学派的、善、友、至尊、子、官、仲、孟、院、万、生、永恒、用、冰、辛、元、平、任、崇、李、柯、俞、郑、本、何、辛、齐、惠、兴、韩、慈、张、姚、金、城、枝、名、光、界、泽、陆、位老学派的语言是丁、范、明、龚、元、诗、书、开2、凿部落,籍贯,荣耀,笃,本,贤,贤,杨,修,石,泽,元,吉,亭,方。
在有、泽、辛、克、念、咸、阳、修、郑、薛、元、冀、亭、坊等个部落。
3、家谱虞、达、袁、向、赵、邦、魏、成、宏、凯、能、叶、纪、青、昌、春、桀、回、广、贤、家、声、勇、毛、亭、华、隗嚣、嵇、隗嚣、龙、凤、鹿、齐4、学派家谱君、陈、今人、史、智、纪、钟、宗、龚、茹、颜、石、太、田、元、俞、周、洪。
宣、何、淳于、郑、郅、邕、申、寿、全、钟、献、能、丁、游、龚。
5、唐学派家谱子、虞、成、景、卫、熊、蔡、居、邦、丁、郭、容、光、赵、盛、支、易、芮、甄、贾、盛、本、钱、墨、宪、修、伦、石、道、平、休、任、支、徐、雍、闵、薛6、王氏,宁乡派族谱云、才子、盛、隗嚣、光、窦、韩、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作者:长弓
来源:《当代人》2009年第12期
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
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
据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25%。
一、姓氏起源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其一、出自姬姓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成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
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
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
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
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其二、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
异生子安。
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
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
此为河南王氏。
其三、出自子姓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商朝比干(纣王的叔父),子姓,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葬于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其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日王”。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
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
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
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
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
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其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鲜卑族可频氏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洛阳,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
可频氏改为王氏。
2、《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
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
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
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
3、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6、河东郡:秦置郡,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8、琅邪郡:秦置郡,出自姬姓王氏,为东晋王导、王羲之之后。
三、楹联典故
古继青箱;家传乌巷。
上联指东晋王彪,他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
下联指东晋时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
求鲤世泽;爱鹅家声。
上联指汉代王祥卧冰求鲤奉母之事,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下联指东晋王羲之天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
辋川书画:沂国方严。
上联指唐代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
下联指宋代王曾,封沂国公,处政方严。
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
上联指唐代王播,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壁之旧作。
“金带围”,为花瓣腰部有一圈黄色的红芍药。
相传此花少见,如开则城中出宰相。
下联指宋代韩琦家宴,王珪、王安石、陈太博均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
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
上联指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中有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下联指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赋美才奇,汉南称独步之学;年高德昭,唯阳推五老之尊。
上联指汉末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为曹操幕僚,官侍中。
博学广闻,诗、赋辞气慷慨,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冕”,下联指宋代太原人王涣,官太子宾客,庆历末年,他与原宰相杜衍、原光禄卿毕世长、原兵部郎中分司朱贯、原尚书郎冯平,告老退居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古唯阳),结为五老会,都年过八十,康宁爽健,相处甚欢。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上联“宋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元藩”指元代沈丘人王保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夸称“奇男子”;“明督抚”,指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延相,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著有《雅述》《慎言》等。
下联“唐诗”指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晋字”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汉文章”指东汉哲学家王充,著有《论衡》。
四、历史名人
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汉族。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
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敷以五女赐之。
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
著有《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里,石破天惊。
《论衡》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就物理学来说,王充对运动、力、热、静电、磁、雷电、声等现象都有观察,书中记载了他的观点。
他还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王充把人的发声,比喻为鱼引起水的波动:把声的传播,比喻为水波的传播。
他的看法与我们今天声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要靠一定的物质来传播。
欧洲人波义耳认识到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是17世纪的事,比王充晚1600年。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王安石,宇介甫,晚号半山,谥“文”,江西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有《临川先生文集》。
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