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期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与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系统地梳理和讲解本学期历史课程的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拓展与延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文物和历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作业评价: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

3.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和考试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优质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教具: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在线博物馆等,拓宽学习视野。

4.其他资源:积极开发和应用其他教学资源,如历史小说、电影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教师素养1.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历史研究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同时了解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政治、文化等。

2.教育理论:教师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任教班级:任课教师: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开展丰富的历史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研究。

以学生为主,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还不是很适应。

研究中国历史可能会陷入“盲目”状态。

虽然七年级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许多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总觉得历史研究较难,不能够建立知识体系,更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搜集课堂内外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技法点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有效途径。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研究统编七年级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教材。

材融紧扣时代及历史发展趋势,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新增许多有关家国情怀的元素,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历史上册包括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本单元的重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生活状况;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传说中XXX和XXX的发明;XXX的禅让;XXX治水。

本单元的难点是远古人类的生活特征;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华夏族的形成以及“炎黄子孙”的由来;“禅让”的含义及对禅让制的评价;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日程安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日程安排

1.术科组第一次会议,布置期初工作,确定公开课时间,并对师案模板格式进行要求

2.结合中小学教务处,确定术科组本学期常规要求。
3.检查术科教师上课情况。
4.构思特色课堂开班项目、形式及要求。
5.拟写部门本学期计划及行事历。
6.
组织体育老师创编雨天室内操。
1.班会:老师,您辛苦了! 2.各班制定“文明公约”“安全公约”并公布。 3.复查班容建设。 4.检查班刊出版情况。 5.校对新生 6.感恩教师活动(少先队) 7.红领巾礼仪岗、督察员等小岗位开始正常工作 8.两操开始运转
1.完成“学生学籍上平台”工作。 2.做好2013~2014学年度小考质量分析工作,参加镇小考、达标班质量分析暨表彰会 。 3.认真做好“三率”和防流控辍工作,加强检查。 4.选择运动员参加市学生运动员。 5.特色课堂及专业队开始上课 。 6.上交中心校《工作计划》《教研计划》 7.2013~2014学年度小考质量分析工作。 8.上交本学期学生转学手续。 9.教研主题——如何做好试卷质量分析及上好试卷讲评课 10.校性示范课(胡绍会、潘少雅、江珠丽、刘巧洁) 11.教研组长上交第一次月考试卷。(周三上交) 12.小组长培训——订立组训、组规。 13.第一阶段教学常规检查。
1.检查教学进度,做好期中考试动员工作。 2.教研组长上交期中试卷。(周二) 3.二年级学生查字典能力验收。 4.书画展第一次换版准备工作 5.第二阶段教学常规检查 6.校性复习课示范课(蒋晓莉、吴伟娟、邓妙思、吴悦钊) 7.选送绘画作品参加“汕尾市第1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8.举行全镇小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暨县选拔赛。
艺体部 德育处
第 9月21日


周 9月27日 教务处

小学2014-2015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2014-2015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小教室和学校工作要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树立“简简单单教、轻轻松松学”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习惯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聚焦常态课堂的研究,努力提升我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二、任务目标1.夯实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再上新水平;2.关注远程研修,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模式;3.创新教研方式,教研质量有新提高;4.开展多彩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工作措施(一)强化常规,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保证。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本学期教学工作继续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做到“四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表,严格实施“候课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1)学校规定每天中午,20分钟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摘抄,写学习体会,要求各班级完善班内图书角,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2)开设写字课,各语文教师要上好写字课,并适时举行学生书法比赛和作业展览。

(3)做好“两操”,大家要认识到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包年级)要精心安排好广播体操的上下楼,体操的动作到位等。

眼保健操要保证每天做,下午第一节上课的教师负责眼保健操的次序,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夯实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本学期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课堂、作业、考试),做到“八个精心”(精心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本学期重点要解决作业与考试的问题,如:作业如何适量布置、如何分层评价反馈、深入研究试卷命题的目的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等问题。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教学计划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教学计划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教学计划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教学计划(新教材)中考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阶段特征】✧政治上: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原始社会走向瓦解,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经济上:劳动工具以石器为主,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发展,早期人类开始从采集渔猎走向农耕定居生活。

✧民族关系上: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文明特征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不断交流、融洽,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难点突破】1、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沿江、沿河分布(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

)2、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志是什么?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3、化石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什么作用呢?①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②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4、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①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

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人类怎样的智慧?①南北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地;②适应自然,因地制宜。

6、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的历史依据。

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都出现了宫殿等大型公共建筑。

同时根据遗址墓葬区的随葬品可知已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7、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加微信获完整版182****3175(非赠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随着七年级学生步入新的学习阶段,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重要课程,需要制定一份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

初一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初一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初一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通过初一上学期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文化等,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 教学内容2.1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内容: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重点: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二单元:秦汉时期- 内容:秦朝、汉朝- 重点:秦始皇、汉武帝、丝绸之路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 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 重点: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第四单元:隋唐时期- 内容:隋朝、唐朝- 重点: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第五单元:宋元时期- 内容:宋朝、元朝- 重点:宋太祖、成吉思汗、忽必烈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内容:明朝、清朝- 重点:明成祖、乾隆帝、鸦片战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历史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效果。

5. 教学进度安排每周两课时,共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6课时-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6课时- 第四单元:6课时- 第五单元:6课时- 第六单元:6课时6. 教学资源- 教材:《中国古代史》- 辅助教材:《中国古代史教程》- 网络资源:历史网站、纪录片、图片等7. 教学拓展活动-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 观看历史纪录片- 参观历史博物馆以上为初一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生动的历史体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和家国情怀。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

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

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上册教学计划:初一历史上册Unit 1: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识人类社会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 教学内容: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

- 教学活动: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人类社会的特点。

3. 分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

4.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表现,以及练习册上的答案。

Unit 2: 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建设。

-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建设。

- 教学活动:1. 利用地图和时间轴,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的兴衰变迁。

2. 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建设。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王朝和帝国的特点和成就。

4.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表现,以及练习册上的答案。

Unit 3: 中世纪的欧洲和世界-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的欧洲和世界,认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世界的贸易往来。

- 教学内容:中世纪的欧洲;欧洲的封建制度;世界的贸易往来。

- 教学活动:1. 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世界的贸易往来。

3. 观看影片,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艺术。

4.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表现,以及练习册上的答案。

Unit 4: 近代的科学和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的科学和技术发展,认识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教学内容:近代的科学;近代的技术;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近代科学的发展。

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怎么写?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

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6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6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集锦6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规划篇1一、学期教学目标教育必需以人为本,教学必需以学生为中心。

1、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仍要求学生学习和把握根底的历史学问,即了解中国历史进展的根本线索,又要了解重要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七年级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展初步的辩证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教育,尤其是社会进展规律教育,进展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展革命传播和道德情操教育,培育学生为社会主义建立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责任感。

3、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把握记忆、分析、综合、比拟、概括等方法,培育学生观看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二、教材分析内容:历史学问的学问点分散到每个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中,特殊是每一个详细历史大事的时间,人物大事的因果是教材的学问点。

本册分为四个单元,表达我国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有22课,前三单元各设一节活动课,第四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本书的内容除正文局部为根本要求外,其他局部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均不做统一要求。

但它对引发学生兴趣,培育良好习惯却起着重要作用。

重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其次单元: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超群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稳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难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其次单元: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超群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稳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三、学生根本状况分析学生状况: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得知因学生对所学内容距今比拟长远,比拟生疏,学生把握起来就有肯定的难度,同时学生普遍存有不重视历史课,认为它是副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讲清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留意:激发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力量。

历史学科教学计划(中职版)

历史学科教学计划(中职版)

兴国兴旺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目标鉴于学校开设职高班和专业班两种班级的现实情况,为了完成职高班的升学任务,同时不加重专业班的学习压力,应针对性地拟定两种教学计划。

从职高班的升学任务出发,有一周4节课的课时安排,历史必修一包括活动课有30节,可以两堂课讲一节进行精讲,将考试中会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讲透。

历史是高中文科的必修课程,在升学考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教学计划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本知识。

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应安排一堂考试进行测验,检查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复讲。

从专业班的技能培养角度以及当前专业班课时较少的事实出发,历史教学应提倡实用性,即能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实用性。

历史除了考古、鉴赏这类非常专业的岗位外,常见的应用岗位有策划、文案编辑、美工、影视导演、服化道设计师、动漫制作、小说写作等,这些岗位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素材和灵感。

所以在正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会在其中穿插一些比较新颖的提问,比如“某公司要制作一款以南宋后期的3d游戏,请你担任策划,进行世界观架构,你会怎么讲述这个故事。

”我认为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以抗金元爱国为主线,突出南宋政治的昏暗,强敌环伺的国家现状,同时体现当时南宋繁荣的经济状况。

”又比如“某文化展区近日要举办一场唐朝文化展,请你来写一段文案介绍唐朝文化,应该怎么写?”那么可以从胡汉交融的角度介绍唐朝开放的民风,兼具胡汉特色的服饰和建筑,也可以从儒道佛角度,介绍当时的唐朝文化。

当然也可以找其他角度进行展开,艺术创作是见仁见智的。

基于中职历史教育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既要在讲课的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爱国情怀,同时又要兼顾中职教育技能为先的理念。

既要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又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技能目标:(1)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五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民主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了解各个朝代的重要制度以及民俗文化;(3)认识中国历史历史上各个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能够说出他们的故事。

七上历史教学计划

七上历史教学计划

七上历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次历史教学针对初中七年级的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史事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学术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的历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远古时期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会学习到人类的起源、文明的演进、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等内容。

2.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会学习到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治变革、汉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风貌、唐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辉煌等内容。

3. 世界中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将会学习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族制度、信仰、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众多事件和人物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如黑死病的蔓延、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的效应和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等。

三、教学安排本次教学将采取以专题为单位的教学方式,每个专题都将涉及到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或事件。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小组讨论、学生报告、图片展示等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为本次教学的安排: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中国古代中国古代- 人类的起源、文明演进-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 汉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 人类社会生活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 唐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辉煌中间测试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世界中世纪世界中世纪世界中世纪复习-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族制度、信仰、经济和文化- 黑死病的蔓延- 马丁·路德的效应- 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期末考试四、教学评价本次教学将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小组讨论、学生报告和图片展示等。

另外,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参与和反馈等因素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5、灿烂的青铜文明
共几课时
1


第几课时
1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3、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5、看插图,商朝戴枷的奴隶佣
提示到: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明灿烂时期。
青铜器有坚硬、轻便、锋利的优点。
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是巨大进步
提示:我国发达的手工业不仅是青铜制造业“一枝独秀”,而且是全面发展。
依据教材介绍此时的农牧业的基本情况回答
参照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去讲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看后介绍有关情况:
作业设计
学程导航第15页尝试训练1-6和自主检测1-3题。
先独立完成后讨论。
2、手工业的繁荣的基础是什么?
不难找出手工业的繁荣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3、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的文明象征呢?
4、了解人牲、殉葬。
了解到夏、商、西周奴隶制在本质上是残酷、野蛮的,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的。
这两件佣为灰陶,佣的形象比较粗糙,仅捏出人的五官和身体的大概形象。
说明了商代奴隶的悲惨处境。
西周奴隶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四、小结课文
对照板书理清所学的青铜文化有哪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学程导航第15页尝试训练1-6和自主检测1-3题。

七年级学年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学年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学年教学计划5篇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别,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不尽相同,那么所作的工作计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学年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学年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二、教材分析《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

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

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

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

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

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

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

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

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

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

针对种种问题,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音、写作等英语学习技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成就以及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等。

3.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重要历史阶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1-2周:介绍史前时期的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包括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等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以及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2.第3-4周: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等,以及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标志。

3.第5-6周: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了解诸侯争霸的局面,以及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4.第7-8周:学习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强盛,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

5.第9-10周:探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融合,了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和汉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拓宽历史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四、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竞赛或演讲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学生将会:1.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评价和比较不同历史事件和观点;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如通过研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涵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以下内容:1.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早期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世界上的古代文明2.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初兴•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3.第三单元:罗马文明的兴衰•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扩张•罗马政治与社会制度•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衰落4.第四单元:印度古代的辉煌•印度河流域文明•孔雀王朝的兴起•印度教与佛教的传播三、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1.授课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4.视觉呈现:使用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视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亲身体验历史文化;6.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讨论和发言的质量等方面;2.作业评价:通过书面作业、小组报告和项目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测试考核:定期进行笔试和口试,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资源准备1.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2.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相关资料;4.以古代文物、地图等为题材的图片和展示资料。

七年级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七年级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七年级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历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

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文明,近代史的现代化进程和国际关系。

2. 难点: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联系和对比,使学生理解近代史中的复杂国际关系和现代化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教师通过清晰、生动的讲解,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2. 互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图表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图片、图表、案例等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实物,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学法:教师通过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实物展示:在课堂上展示文物、实物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历史专著、历史小说等,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六、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概述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间、空间和文明特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变迁和发展。

2. 第二单元:古代东方文明学习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东文明等古代东方文明。

3.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欧洲文明。

4. 第四单…(此处省略了余下部分,数据量已超过限制,敬请谅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3.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历史的研究方法- 历史源的分类和利用2. 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隋唐时期的政治与文化3. 丝绸之路的故事-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与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影响4.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 古代科技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古代科技在农业、工业、军事中的应用5. 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中国历史上的多个帝国-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皇帝与政治家- 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分析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物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按照每周五节历史课的进度进行安排,每节课45分钟。

第一周: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课程1: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课程2: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源的分类第二周:灿烂的中华文明- 课程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课程4:先秦时期的思想与文化第三周:灿烂的中华文明- 课程5: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课程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第四周:灿烂的中华文明- 课程7:隋唐时期的政治与文化第五周: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程8: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课程9: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与交通要道第六周: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程10: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影响第七周: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 课程11:古代科技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 课程1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第八周: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 课程13:古代科技在农业、工业、军事中的应用第九周: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课程14:中国历史上的多个帝国- 课程15: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皇帝与政治家第十周: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课程16: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分析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和讨论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的历史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了解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基本的历史知识点,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最和意义并能简单分析历史现象。

二、新旧教材对比变化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将按照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

内容涵盖史前时期,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的纷争、秦汉大一统的建立与崩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等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

通过教材目录可知,教科书依然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内容,这与历史教学中强调时间线索的重要性相符合。

教科书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南北朝时期的广泛主题,这与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的要求相一致。

通过不同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与课程标准中培养历史思维和理解的目标相符。

通过活动课和学史方法,教科书鼓励学生从考古发现中获取信息、掌握历史纪年法和阅读历史地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符合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教科书通过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与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目标相吻合。

教科书中提到的科技与文化内容,可与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有所交叉,促进了跨学科学习。

第一单元:描述的是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史前时期的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三课,分别聚焦于不同的主题: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介绍中国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北京人、山顶洞人,包括早期的人类如何生活、他们使用的工具、居住的地点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等。

增加了郧县人、蓝田人的描述:增加了读图活动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这一课探讨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稻作农业的繁荣、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史前社会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在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6个班(50-55)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本学期要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去指导学生总结且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自己的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情分析
在学生知识能力基础方面,初一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在个别差异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

在疑难困惑方面,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最大难题是知识点庞杂,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有3课,主要内容有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华夏之祖;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有6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纷争等等;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有8课,“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大一统的汉朝等;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名族融合),有5课,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等
3、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4、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策略及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作业与辅导
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及时检查。

加强课外辅导,培优补差。

五、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张慧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