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结合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如星空、银河系、太阳系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在哪里?地球在宇宙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及宇宙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球可持续发展。
2.通过学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科学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时,能够全面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宇宙、地球等宏观概念充满好奇。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通过地球仪、地图等教学工具,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运动原理。
4.结合实例,解释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季节变化、五带划分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宇宙、认识地球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观念,使他们关注国家发展、世界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的壮丽画面,引导学生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提问:“宇宙中有无数星球,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发学生思考,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3.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特征、地月系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阐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的相互关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他们对宇宙、地球等地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探索欲望;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能够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原理;但在空间思维、地理分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运动规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形象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会综合分析,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地球教学设计
5.案例分析,学以致用: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资源等手段,直观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1.通过观察星空、阅读地理图表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地球的基本特性。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2.选做作业:
a.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地理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撰写一篇短文,体现国家自豪感。
b.访问天文馆或科普网站,了解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知识视野。
3.创新实践作业:
a.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制作简易的日晷、地球仪等。
b.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影响的科普海报,展示学习成果。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地球环境变化,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宇宙中的地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情如下: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对其在宇宙中的具体位置和作用认识可能不够深入。其次,学生对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此外,学生在观察星空、分析地理图表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
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
“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事实性知识: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2、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3、掌握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二)方法、技能:1、运用图表等感性材料,分析、比较、归纳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共性和个性。
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地理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1、体会、欣赏星空无限、变化又具有秩序、和谐之美。
2、领略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联系的,而且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其内在和谐秩序,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五、教学策略:(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补充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片。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八、教学反思:旧教材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直接呈现结论,而新教材没有给结论,而是较详细地给出支持结论的图、表、数据等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分析、推导出结论。
高一地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宇宙中的地球
4.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课堂氛围。
5.注重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设计趣味性、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结合生活实例,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探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安排实地观测、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4.观察夜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星座,并了解其背后的神话故事。通过这一作业,让学生感受天文现象的魅力,培养他们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a.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我们认识世界有哪些启示?
b.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c.作为地球公民,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过程: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地球运动、天体系统等知识的掌握。
过程:教师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教学内容: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及航天技术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设计】《宇宙中的地球》(地理人教必修一)
【教学设计】《宇宙中的地球》(地理人教必修一)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讲授新课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想一想:浩瀚宇宙,亿万星辰,交相辉映。
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何等地位? 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如何?地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考: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思考:天体?下列哪些是天体?哪些不是?天体系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的地理学科能力。
星际尘埃、太空垃圾、宇宙空间站、航空飞机、流星现象、飞行中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地球、宇宙射线、陨石、人造卫星、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思考:根据“太阳系模式图”及表“行星轨道倾角及偏心率”,思考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思考: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如何将太阳系行星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提取信息的地理学科素养能力。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思考: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课后思考:到哪里寻找外星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推荐:«E.T外星人»、«独立日»、«星球大战»、«机器人瓦力»课堂小结:有学生自主总结,师补充,最终构成思维导图。
2019-2020年高中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不考地理,鉴于这一客观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地理不够重视,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甚至抱有排斥的情绪。
因此,本章的教学任务就不只是教参中所述的几条。
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篇,本章内容难点较多,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培养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教材以地球为中心,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星系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再讲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时刻影响着地球,这些内容难度不大,使用录像和相关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本章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说明和讲解,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辅以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
本章最后的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反映了全章内容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逻辑,教学中应体现这一特点。
课时安排:共7课时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
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高中地理 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阅读讨论】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22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新高中必修一地理1新人教版.1宇宙中的地球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A①②B①③③④D②④
5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由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生看书或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其中按质量、体积及距日远近分类,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称为;天王星、海王星称为
教反思
板书设计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模式
教具
案、PPT
教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目标】
11《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为、、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带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空间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运行轨道。
2、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设和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
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仍是运动?把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把握后还要有层次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第一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一般”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表现明白得的思维进程。
“运用资料”那么是对认知进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熟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进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明白得天体系统的层次,明白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明白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熟悉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点、结构特点,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
3.明白得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故。
二、进程与方式1.阅读图“部份天体”一组图文信息,熟悉各类天体的要紧特点;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硕对宇宙环境的熟悉。
2.通过阅读图“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太阳系模式图”和表“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一起特点;并依据试探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点。
从上述进程中熟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般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宇宙环境及地球本身的温度条件、大气成份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显现生命的缘故。
并以此推测火星等其他大行星,和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不是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信在宇宙中寻觅外星人的方向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概念、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4.通过对九大行星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内容(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等),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
2.通过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图1.4),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示意图、数据表、多媒体保件演示等方式,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天体),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从而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宇宙环境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观赏集科学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天文图片或影像,培养学生欣赏美。
感受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二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其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首先介绍了天体概念与各种天体的基本特点。
然后通过天体系统的形成与构成来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而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地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下基础。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1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方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组成(提问)宇宙的含义和特点?--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提问)什么是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提问)就你所知,宇宙中有哪些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例女口,著名的太空垃圾:1965年在美国首次太空行走过程中宇航员爱德华•华特遗失的一只手套,该手套正在以每小时2. 8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1)天体系统的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系统(讲述)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其范围大小不同,通过分析天体系统的级别可以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r地球C地員丢{月球「太阳系\f银河系I八大行星及其它天体总星系{ I英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目前,已知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
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见下图)阅读此图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说出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a.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b.分析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强调地球的生命特性。
2.地球的基本结构
a.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b.讲解板块构造学说,阐述地震、火山等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a.讲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原理,以及它们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本案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探究、合作、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案例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地球、关爱家园的情感。总之,本案例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有趣的地理学习体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我认知。
3.开展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4.定期进行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宇宙星空、地球仪等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地球的结构、自转公转等知识。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①天体类型
A、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
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好像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巩固对天体特征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划分依据:距日距离、质量、体积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表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离适中——适于生命姓的发展的温度条件
B、质量和体积适中——吸附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C、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位置及自身条件外,还和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很大的关系。
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堂小结]
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课堂练习] 针对每个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