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第八章

合集下载

毛邓三问题整理

毛邓三问题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928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思想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答: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

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考题: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答:第一问: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今天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理论联系实际。

只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毛邓三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

毛邓三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6.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_______。 A 消费模式 B 生产方式 C 生活方式 D 发展模式 A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 27 力的关键是_______。 A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 C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D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B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_______原则,健 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尊重农民意愿 C 公平合理合法 D 依法自愿有偿 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多项选择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 境保护的关系, 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发展道 路是 开发节约并重、 A.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B.节约土 集约发展、 生产发展、 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C.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富裕、生态良好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 理民主 ( C)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 A.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抓住时机, A.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B.在发展 而发展经济必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B.在发展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同时要以效益为 中心, 中心,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 C.讲求效益 讲求效益, 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C.讲求效益,必须把质量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效益和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 D.比例协调 比例协调、 有重大意义 D.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保证经 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ABD) (ABD)

毛邓三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邓三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 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 不同所有者所有,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
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 发展生产。这里,对财富的生产有用,被排他性的 占有,是两个必要条件。
生产要素
两大类 P194 以内容划分为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
问题在于:是从抽象的关于社会主义的 定义出发,还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
2. 一些人认为: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并且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自然 应当是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
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
制 ●公有制的形式: 不仅“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而且,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p189 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
展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体现:控制力 意义:偏重于量的优势→更重视质的提高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P1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采取按劳分配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理论基 础是相同的,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分配相互关 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 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 配方式。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 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 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毛邓三 - 人力班传进来的料

毛邓三 - 人力班传进来的料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原因。

苏联的榜样作用;新中国成立初,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非常少;当时的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简单;理论界普遍存在: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观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具有以下五层含义:∙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依法治国的依据。

第四,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是依法治国的客体。

第五,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第六,依法治国的特点是使国家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14章知识点 毛邓三

1-14章知识点    毛邓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P22.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P2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P114.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

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P11-125.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P166.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P167.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8.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9.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关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关于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

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P1710.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 毛邓三复习提纲

电子科技大学 毛邓三复习提纲

《毛邓三》考试说明1、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10+作业10+半期考试10 =30分;期末成绩:70分。

2、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卷面总成绩100分。

客观题30分,主观题70分。

主观题由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4页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要回答了什么样的主题?各自侧重回答了什么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

邓小平理论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重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哪一次党的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指导意义。

9、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间、会议和文章。

(1、2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解释?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毛泽东、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是什么?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恢复确立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毛邓三第8-15章选择题题库_带答案

毛邓三第8-15章选择题题库_带答案

毛邓三第8-15章单项选择题1、股份制是()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A.宏观调控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所有制基础不同D.市场机制不同4、股份制企业姓“社”姓“资”,关键要看( )A.是否有国家入股B.是否有集体入股C.是否有私人入股D.是否有国家或集体或私人入股5、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现代企业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保障社会公平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马克思主义1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1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 )A.思想道德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思想建设D.道德建设1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1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1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祖国统一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8、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文化教育工作B.思想政治工作C.改革开放D.经济建设工作1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21、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22、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23、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间是()A.1982年9月B.1983年7月C.1984年9月D.1984年12月2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香港问题开始的B.台湾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25、“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26、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2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28、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A.1984年12月19日B.1987年4月13日C.1990年4月4日D.1993年3月31日29、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力宇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A.九条方针B.六点构想C.八项主张D.三个立场30、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

毛邓三

毛邓三

十二至十五章不考大题,只考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及其长期性;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制度,文化建设基本方针;核心价值体系;第八章是重点。

第十章第三节不考。

和谐社会主义的含义、原则、必要性。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制度。

文化建设战略意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自由、人权辨析。

文化一二节文化建设方针。

毛邓三:(据说是法学院的一个老师给的,而且是出题老师)第六章:P113,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大国情是什么?P114:(选择题):第二至最后一段,分别是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116:第二段第二行:邓小平……现实国情。

第六行(1981……分析)(单选);第三段倒数第三行(党的十三大……一次飞跃)(多选一个选项)P117:标题下第一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简答题);最后一段(辨析题);P118:数第一段第二行(指出我国……复兴的阶段)(多选)P120:第二段(赎回注意……基本依据);倒数第一段最后一句(选择)P12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P125:第二段第五行(党的十三大……写入了基本路线)P129:第一到第四段全部,另外,还有倒数第二段第四行(最高纲领……统一)P132:第二段第八行(党的十三大……现代化)(邓三步);最后一段第三行(党的十五大……具体明确)P133:标题下第一句P134:第二段最后一句和接下来的每段第一句第七章:P137:第一节的第一小节: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P139:标题下第二段及后面的每段开头(即:系统的理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P141:标题: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辨析)P142:第三段全部P143:标题:(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一、二、三)P145:第二段第四行(1984……两个重要观点)P147:标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指什么?)P148:标题(如何不断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一、二、三)(选择)第八章:P153:第三段第二行(主要弊端……失去了活力)P154:标题P155:第二段开头至新概念(首次),第三段(党的十三大……机制);最后一段倒数第二行(1992……经济手段)P157:标题(基本特征:一、二、三);最后一段第三行(从资源配置……保障作用)(多选)P159:第二段倒数第五行(党的十五大……组成部分);倒数第二段(依据:一、二、三)P160:标题(如何理解)五点(每段开头第一句)P164:标题下第一段(分配制度),倒数第一段第一句P165:最后一段(多选)P171:第一段倒数第七句(党的十七大……注重公平);第二段第五行(为此必须……收入)P172:第三段第一句P177:标题P178:第三段(选择)P179:第三段开头至……提出的第九章:P188:第一段第四行(最根本的是……自我完善和发展)P190:最后一段第一句及主要表现一二三P191:第二段第一句P192:标题下第一句P193:第三段第一句(单选);倒数第一段第二句(我们……选举制度)P194:标题下第一段(多选)P195:第二三段一二句;P198:第二段第三行(一是……权利和自由),倒数第二段开头至自我监督P199:三四五段第一句P201:第一段(1993……确定下来);第四段,第五六七段第一句,P202第二段第一句P205:第二段第一句P206:标题下第二段第三行(“民主”……文化权)第十章P213:三四五段第一句P214:标题,标题下第一段(建设中国……文化素质)P216:基本方针(五点)P217:标题下第一句P218:第二段第一句例外的老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及其长期性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制度,文化建设基本方针核心价值体系是重点第三节不考和谐社会主义的含义,原则,必要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制度文化建设战略意义,核心价值体系民主,自由,人权辨析12至15章不考大题,只考选择题文化一二节文化建设老师3以下事毛邓三部分重点:第六章:p113 第一行:毛泽东就指出…………的根据。

毛邓三——根据老师划的重点内容

毛邓三——根据老师划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 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 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 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 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 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 新时期进步原因. 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次革命论" 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 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第四章 一: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 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 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4.由过渡时期条件 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 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 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 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毛邓三》8-15书后思考题

《毛邓三》8-15书后思考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书后思考题第8章习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毛邓三复习提纲(8-15章)

毛邓三复习提纲(8-15章)

毛邓三复习提纲第八章1、当初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运行。

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什么是按劳分配?公有企业职工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吗?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

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工持股、法人持股以及同各种非公有经济的合营等各种形式纷繁多样。

因此,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企业职工收入的来源和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依靠按劳分配。

但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

3、对于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做到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发表你的看法。

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然而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毛邓三概论-第8章

毛邓三概论-第8章

④它有利于资本的流动,推进各种性质的资本间 的收购、兼并、相互参股。
股份制虽然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 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股份制既不姓“公” ,也不姓“私”,看待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 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公有制经济推进股份制改革理由:
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 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 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 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总之,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 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 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 发展。 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 否定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 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 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坚持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 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和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属于公有制经济,因为它们的最终所有权 属于国家和集体,由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 者的权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 织形式的多样化,由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将越来 越多,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 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 越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还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是对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 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 港澳台投资经济。

毛邓三重点

毛邓三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创立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江泽民加深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胡锦涛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的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999年又写进宪法。

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7、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04年又写进宪法。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毛邓三脉络整理

毛邓三脉络整理

毛邓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两大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一)两大历史性飞跃: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13-17 包括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7-19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邓小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1-22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3 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6-27 ①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7-28 ①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5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客观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我的毛邓三

我的毛邓三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3.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1992年江泽民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简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制度。

7.2007年,十七大根据历史新要求,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管理法制化5、保障制度社会化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毛邓三知识点概括

毛邓三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党的幼年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大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十个结合十七大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思想其活的灵魂时代背景形成、成熟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十二大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十四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指导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什么是思想路线:4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3-44延安整风期间44新中国成立后45十一届三中全会45-46十四大47十七大4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48-5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意义:52-53 3点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什么是解放思想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开始产生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发展“三个代表“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57-59走自己的路:59-61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统一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1840--1919)的国情与主要矛盾:64—65中国革命的特征:66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背景)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67—69 (过程)党二大:革命纲领提出三大:统一战线的思想四大大革命失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69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动力、领导、性质与前途:69-75官僚资本主义70三座大三71 在不同阶段,主要敌人又有不同71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7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75-78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发展过程):7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与内容:80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8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81-86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P81 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两个联盟强调坚持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4个时期83党指挥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86-87《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的概括:P8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社会、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理论成果、曲折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大第二节: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奋斗目标主要内容领导力量立足点基本纲领第三节:三步走全面小康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基本矛盾第二节:改革发展稳定第三节:对外开放立足点开放格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方谈话十五大控制力分配制度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意义、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和谐社会的概念、意义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思想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台湾问题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章由古佳整理,第二、三章由李能刚整理,第四、五章由叶丽青整理,第六、七章由薛佳琳整理,第八、九章由施兴琦整理,第十、十一、十二章由吴乐乐整理。

毛邓三---------------------------------第八讲19页PPT

毛邓三---------------------------------第八讲19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毛邓三---------------------------------第八讲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毛邓三纲要目录

毛邓三纲要目录

1,为什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3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③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④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0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正真坚持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19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践基础: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的依据·22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现实基础....③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重要借鉴....7,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31·32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各方面都发展;协调——各方面的发展要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P32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邓三

毛邓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么提出的?答: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毛泽东思想的历时地位和指导意义?答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历时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的宝贵精神财富。

3.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答:科学发展观,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答: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内容的各个方面。

2.邓小平怎样强调解放思想?p46答: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p55答: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⑵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总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答: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是社会主义。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p74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族主义革命相比有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②革命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④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考题一、单选题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B.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D.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公有制占优势上B.国有资产占优势上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D.控制力上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A.加快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C.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发展8、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A.既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B.只能实行同一种形式C.可以实行多样化的形式D.与公有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9、党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10、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首要任务是:A.增加农民收入B.实行村民自治C.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D.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多选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4、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C.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D.共同与公有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5、“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公有制与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是私有的性质6、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指:A.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这是一个大局B.特区要优先发展,这是一个大局C.到一定时候,沿海地区要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D.到了一定时候,特区要帮助西部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7、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服务业全面发展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变C.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带动向依靠信息化转变D.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判断正误说理1、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它是排斥计划调节的。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4、股份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四、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社会保障制度5、资源节约型社会6、环境友好型社会7、创新型国家五、简答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5、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6、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六、论述题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A3 B4 A5 B6 D7 B8 B9 D 10 C二、多选题1 ACD2 AC3 ABC4 BCD5 ABD6 AC7 ABD8 ABD三、判断正误说理1、【答案要点】错误。

(1)改革开放以来,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多年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主体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2、【答案要点】错误。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排斥计划机制的作用。

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都是经济手段,而且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与计划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当然,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调节手段,其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不同。

3.【答案要点】错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4.【答案要点】错误。

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强调的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私有还是公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四、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

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

它既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5.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6.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7.创新型国家是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战略。

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