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安全(三级)

合集下载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是指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一种安全等级,适用于重要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要求。

其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定和实施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组织、安全运维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

2. 访问控制:建立完善的安全边界与访问控制措施,包括网络边界安全防护、口令策略、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权限分级管理等。

3. 主机安全与数据保护:确保网络主机的安全,包括安装和管理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补丁管理、强化主机的安全配置、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4. 通信保密与数据传输:采取加密技术保护网络通信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包括建立合适的加密通信机制、安全传输措施、防止数据泄露与篡改等。

5. 应用系统安全: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包括安全设计与开发、安全测试与验证、应用系统权限与审计控制、安全运维等。

6. 安全事件监测与应急响应:建立安全监测与响应机制,包括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分析、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等。

7. 安全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安全评估,发现并修
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8. 安全保密管理:建立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安全保密责任制、保密设施与设备管理、保密培训与安全宣传等。

以上是等级保护三级基本要求的一些主要内容,不同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能还会涉及其他细节和要求。

2023等保三级测评标准

2023等保三级测评标准

2023等保三级测评标准简介2023年等级保护测评标准(以下简称“等保三级标准”)是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为评估和测定网络安全保护能力而制定的标准。

等保三级标准是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要求等保三级标准包括六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为: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防止物理设备和资源遭受不恰当访问、破坏和干扰的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物理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围墙、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控制措施的建设和运维。

主机安全主机安全是指保护主机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破坏的控制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主机安全管理,包括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安全更新、远程登录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的控制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包括网络边界防护、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方面的要求。

应用安全应用安全是指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的控制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应用安全管理,包括代码审查、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方面的要求。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指保护重要数据免受泄露、篡改和毁坏的控制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加密传输、权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活动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人或实体干扰和破坏的控制措施。

等保三级标准要求加强管理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培训、安全策略与规程、事件响应等方面的要求。

实施步骤根据等保三级标准,组织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评实施: 1. 准备工作:明确测评的目标,组织相关人员和资源,制定测试计划和时间表。

2. 测评准备:完成测评相关的文档准备、设备配置和网络环境准备。

3. 测评执行:根据标准要求,依次对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进行测评。

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安全:机房应区域划分至少分为主机房和监控区两个部分;机房应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房不应该有窗户,应配备专用的气体灭火、ups供电系统。

2. 网络安全: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拓扑图;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应进行Vlan划分并各Vlan逻辑隔离,应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应配备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进行IP/MAC绑定等;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

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鉴别机制要满足等保要求,例如用户名密码复杂度策略,登录访问失败处理机制、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等;网络链路、核心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需要提供冗余性设计。

3. 主机安全: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防病毒等,必要时可购买第三方的主机和数据库审计设备;服务器应具有冗余性,例如需要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等;服务器和重要网络设备需要在上线前进行漏洞扫描评估,不应有中高级别以上的漏洞;应配备专用的日志服务器保存主机、数据库的审计日志。

4. 应用安全:应用自身的功能应符合等保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审计日志、通信和存储加密等;应用处应考虑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应用的安全评估,应不存在中高级风险以上的漏洞;应用系统产生的日志应保存至专用的日志服务器。

5. 数据安全备份:应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地,且场外存放;如系统中存在核心关键数据,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通过网络等将数据传输至异地进行备份。

请注意,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可能会根据具体政策和标准有所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您参照国家政策和标准文件,并与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进行合作,以确保满足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1 三级基本要求 (6)1.1 技术要求 (6)1.1.1 物理安全 (6)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6)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6)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7)1.1.1.4 防雷击(G3) (7)1.1.1.5 防火(G3) (8)1.1.1.6 防水和防潮(G3) (8)1.1.1.7 防静电(G3) (8)1.1.1.8 温湿度控制(G3) (9)1.1.1.9 电力供应(A3) (9)1.1.1.10 电磁防护(S3) (9)1.1.2 网络安全 (10)1.1.2.1 结构安全(G3) (10)1.1.2.2 访问控制(G3) (10)1.1.2.3 安全审计(G3) (11)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12)1.1.2.5 入侵防范(G3) (12)1.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13)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13)1.1.3 主机安全 (14)1.1.3.1 身份鉴别(S3) (14)1.1.3.2 访问控制(S3) (14)1.1.3.3 安全审计(G3) (15)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16)1.1.3.5 入侵防范(G3) (16)1.1.3.6 恶意代码防范(G3) (17)1.1.3.7 资源控制(A3) (17)1.1.4 应用安全 (18)1.1.4.1 身份鉴别(S3) (18)1.1.4.2 访问控制(S3) (18)1.1.4.3 安全审计(G3) (19)1.1.4.4 剩余信息保护(S3) (20)1.1.4.5 通信完整性(S3) (20)1.1.4.6 通信保密性(S3) (20)1.1.4.7 抗抵赖(G3) (20)1.1.4.8 软件容错(A3) (21)1.1.4.9 资源控制(A3) (21)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22)1.1.5.1 数据完整性(S3) (22)1.1.5.2 数据保密性(S3) (22)1.1.5.3 备份和恢复(A3) (23)1.2 管理要求 (23)1.2.1 安全管理制度 (23)1.2.1.1 管理制度(G3) (23)1.2.1.2 制定和发布(G3) (24)1.2.1.3 评审和修订(G3) (24)1.2.2 安全管理机构 (25)1.2.2.1 岗位设置(G3) (25)1.2.2.2 人员配备(G3) (25)1.2.2.3 授权和审批(G3) (26)1.2.2.4 沟通和合作(G3) (26)1.2.2.5 审核和检查(G3) (27)1.2.3 人员安全管理 (28)1.2.3.1 人员录用(G3) (28)1.2.3.2 人员离岗(G3) (28)1.2.3.3 人员考核(G3) (29)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 (29)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 (29)1.2.4 系统建设管理 (30)1.2.4.1 系统定级(G3) (30)1.2.4.2 安全方案设计(G3) (30)1.2.4.3 产品采购和使用(G3) (31)1.2.4.4 自行软件开发(G3) (32)1.2.4.5 外包软件开发(G3) (32)1.2.4.6 工程实施(G3) (33)1.2.4.7 测试验收(G3) (33)1.2.4.8 系统交付(G3) (34)1.2.4.9 系统备案(G3) (35)1.2.4.10 等级测评(G3) (35)1.2.4.11 安全服务商选择(G3) (36)1.2.5 系统运维管理 (36)1.2.5.1 环境管理(G3) (36)1.2.5.2 资产管理(G3) (37)1.2.5.3 介质管理(G3) (37)1.2.5.4 设备管理(G3) (38)1.2.5.5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G3). 39 1.2.5.6 网络安全管理(G3) (40)1.2.5.7 系统安全管理(G3) (41)1.2.5.8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G3) (42)1.2.5.9 密码管理(G3) (43)1.2.5.10 变更管理(G3) (43)1.2.5.11 备份与恢复管理(G3) (43)1.2.5.12 安全事件处置(G3) (44)1.2.5.13 应急预案管理(G3) (45)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应能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等保三级-安全技术-主机系统安全

等保三级-安全技术-主机系统安全
否□是□
10.测试主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主要数据库管理系统,当进入系统时,是否先需要进行标识(如建立账号),而没有进行标识的用户不能进入系统:
否□是□
11.测试主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主要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一个新用户,其用户标识为系统原用户的标识(如用户名或UID),查看是否不会成功:
否□是□
12.测试主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主要数据库管理系统,删除一个用户标识,然后再添加一个新用户,其用户标识和所删除的用户标识一样(如用户名/UID),查看是否不能成功:
备注:
a)如果1为肯定,则测评实施5和9为肯定;
b)2-9均为肯定,则信息系统符合本单元测评项要求。
测试类别
等级测评(三级)
测试对象
主机系统
测 试 类
主机系统安全
测 试 项
强制访问控制
测试要求:
1.应对重要信息资源和访问重要信息资源的所有主体设置敏感标记;
2.强制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重要信息资源直接相关的所有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1.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2.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3.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
4.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例如口令长度、复杂性和定期更新等;
5.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
测试对象
主机系统
测 试 类
主机系统安全
测 试 项
自主访问控制
测试要求:
1.应依据安全策略控制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2.自主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信息安全直接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等保三级技术要求

等保三级技术要求

等保三级技术要求等保三级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是我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体系的最高等级。

按照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1.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等保三级中最关键的要求之一、主要包括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架构、加强网络边界防护、实现入侵检测和防御、加强对敏感数据的加密传输等措施。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漏洞扫描和安全事件响应等工作。

2.主机安全主机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机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需要进行系统安全加固,包括对操作系统进行合理配置、安装防病毒软件、做好基线配置、禁止不必要的系统服务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系统日志的监控和审计。

3.应用安全应用安全是保护信息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需要加强对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对开发的应用软件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安全测试,确保应用没有安全漏洞。

同时,对应用软件进行合理的权限控制,防止恶意用户进行非法操作。

4.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大量重要数据的核心组件。

数据库安全主要包括对数据库的访问控制、加密存储、备份和恢复、监控和审计等方面的要求。

需要加强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

5.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需要保护信息系统所在的机房或服务器房的物理安全,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此外,还需要有合理的灾备措施,确保在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6.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等保三级中的一个重要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组织体系、安全培训和安全审计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及时处置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7.安全监测与响应等保三级还要求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监测和响应机制。

这包括加强对网络和主机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安全威胁。

同时,还需要建立应急响应组织,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置。

信息系统等保三级的要求

信息系统等保三级的要求

信息系统等保三级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其中等保三级是其中较高的安全等级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系统等保三级的要求。

一、引言信息系统等保三级是指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第三级别,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保护。

等保三级的要求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二、物理安全要求物理安全是信息系统保护的基础,等保三级要求在物理环境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信息系统,包括:机房的选址和建设、门禁系统的设置、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等。

机房的选址应远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地区,建设时应考虑防水、防火、防雷等安全措施。

门禁系统应采用双因素认证,如刷卡加密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监控设备应全面覆盖机房各个区域,保证能够及时监控异常情况。

三、网络安全要求网络安全是信息系统保护的关键,等保三级要求在网络层面上加强安全措施,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流量的监测等。

网络拓扑结构应采用多层次的架构,设置DMZ区域来隔离内外网,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

网络设备的配置应采用安全策略,限制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禁止默认密码,加强访问控制等。

网络流量的监测应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

四、主机安全要求主机安全是信息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保三级要求对主机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包括:主机配置的安全性、主机访问的控制、主机运行的监测等。

主机配置的安全性要求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关闭不需要的服务,更新补丁和安全软件等。

主机访问的控制要求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主机。

主机运行的监测要求使用安全审计系统和日志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记录主机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

五、应用安全要求应用安全是信息系统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等保三级要求对应用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和加固,包括:应用开发的安全性、应用访问的控制、应用数据的加密等。

安全等保三级要求明细

安全等保三级要求明细

POP3 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d)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e)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f)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g)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
访 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h)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1.1.2.3 安全审计(G3)
d) 应提供对审计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分析及生成审计报表的功能。
4.
剩余信息保护(S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保证用户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
, 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
b) 应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Baseline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 技术要求
1.
物理安全
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 时 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三级等保整改报告

三级等保整改报告

三级等保整改报告一、引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我们组织开展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整改工作。

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二、整改内容1.物理安全•整改内容:对物理访问进行严格控制,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加强设备防盗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采取措施:安装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定期巡检等。

1.网络安全•整改内容:对网络架构进行优化,强化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

•采取措施:升级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IPS),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

1.主机安全•整改内容:加强主机安全防护,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加固;加强对登录操作的管理和监控。

•采取措施:安装安全补丁,配置强密码策略,开启审计日志等。

1.应用安全•整改内容: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加强应用系统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

•采取措施:进行源代码安全审计,配置应用防火墙,实施角色管理和访问控制等。

1.数据安全•整改内容: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采取措施:建立数据备份系统,配置数据加密通道等。

三、整改效果通过本次整改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了安全风险和隐患;2.保障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加强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等级保护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安全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信息安全法规标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

主机安全(三级)

主机安全(三级)
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测评项
一、主机安全测评指标
测评项
技术要求
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身份鉴别
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应能够对重要程序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更新。
测评项
恶意代码防范()
技术要求
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
访问控制
应严格限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
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
测评项
技术要求
安全审计
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等保三级 主机安全测评要点 共35页

等保三级 主机安全测评要点 共35页
•检查方法:1.查看用户分组情况 2.打开安全设置-本地策略,显示“审核策略”“用户
权利指派”以及“安全选项”策略
• c.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 描述:操作系统特权用户具有一下一些权限:安装和配置系统的硬 件和软件、建立和管理用户、备份和恢复等业务,从而保证操作系 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则更多的是 对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升级和迁移以及数据库用户的管理。 通过权限分离,能避免一些用户用拥有大的权限以及减少一 些人为的误操作。
• f.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 描述:对于三级以上的操作系统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鉴别 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如帐号+密码+key的组合使用等
• 检查方法:访谈系统管理员,询问系统是否进行加固,除口令以为 有无其它身份鉴别方式。
访问控制
• 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 c.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 自动退出等措施
描述:非法用户能够通过反复的输入密码,达到猜测用户密码的 目的。当用户多次输入错误密码后,系统应在一段时间内禁止用户 登录
检查方法:Windows系统:本地安全策略-帐户策略-账户锁定策略 Linux操作系统:以root身份登录Linux 查看文件内容#cat /etc/pam.d/system-auth
•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具有不被冒用特点, 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定期更换
描述:猜测密码是系统常遇的攻击方法之一,故控制和监视密码 策略是不可缺少的。设置密码的密码历史记录、密码最长与最短使 用期限、最短密码长度、密码复杂性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等保三级)基本要求等级保护三级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制度,对于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等级保护三级基本要求的七个方面:1.物理安全:为了确保等级保护三级的信息安全,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保护重要区域:将重要设施、设备和文件等放入安全区域内,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b.访问控制:对于物理访问,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建立进出记录制度;c.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针对自然灾害、物理入侵等威胁的防范措施。

2.网络安全: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a.网络分段: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权限;b.访问控制: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c.密码策略:采用复杂的密码策略,定期更换密码,防止密码被破解。

3.主机系统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主机系统安全性:a.禁用端口:禁用无用的网络端口和服务,防止潜在攻击;b.封闭端口:封闭不必要的网络端口,防止外部非法访问;c.定期备份:对主机系统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4.应用安全:应用安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a.安全检测:对应用进行安全检测,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b.清除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病毒传播;c.防范网络攻击: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应用遭受网络攻击。

5.数据安全:为确保数据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a.加密传输: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b.数据备份: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c.隐私保护: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护个人隐私。

6.备份与恢复:备份与恢复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应采取以下措施:a.定期备份:对重要数据和文件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和文件的完整性;b.恢复计划:制定数据和文件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恢复;c.备份介质故障防范:对于备份介质,应采取防复制、防篡改等措施,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7.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环节,应采取以下措施:a.安全制度化: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b.定期培训员工: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c.加强访客管理:对访客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登记,限制其访问权限。

信息化三级等保评测点及标准

信息化三级等保评测点及标准

信息化三级等保评测点及标准
信息化三级等保的评测点及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安全:包括物理访问控制、物理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等。

要求对机房进行区域划分,至少分为主机房和监控区两个部分,机房应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且不应有窗户,应配备专用的气体灭火、UPS供电系统等。

2.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架构、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接入、网络隔离、网络监控等。

要求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部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以保障网络的连通性和可用性,防止网络攻击和威胁。

3. 主机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要求对主机进行安全配置和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以保障主机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

4. 应用安全:包括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

要求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设计和开发,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输入验证、输出过滤、加密存储等,以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5.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等。

要求对数据进行全面的保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备份、数据加密、数据恢复等,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三级等保的评测标准还包括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安全审计等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和流程,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等。

三级等保

三级等保

第三级基本要求第三级基本要求在技术上包括5个方面: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详见《基本要求》,这里总结了三级系统在二级系统基础上增加的主要安全要求。

1)物理安全:包括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控制和防盗、防火、防水、防雷、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防静电和电磁防护。

三级系统主要在环境安全、物理访问控制和防盗窃防破坏等方面较二级系统应有所加强,例如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机房设置防盗报警系统和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等。

2)网络安全:包括结构安全、安全审计、访问控制、边界完整性检查、恶意代码防范、入侵防范和网络设备防护等。

三级要求主要增强点:结构安全扩展到对重要网段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在网络边界增加对恶意代码检测和清除;安全审计增强审计数据分析和保护,生成审计报表;访问控制扩展到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过滤,实现应用层HTTP、FTP、TELNET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边界防护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和有效阻断;主要网络设备要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身份鉴别;在网络入侵防范方面不仅能够被动的防护,还应能主动发出报警。

3)主机安全: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和资源控制等。

三级要求主要增强点:身份鉴别要求对管理用户采用组合鉴别技术;通过设置敏感标记加强对重要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应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报表,保护审计进程;入侵防范应能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的入侵行为,并报警,保证重要程序的完整性;对恶意代码的防范应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异构。

4)应用安全: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抗抵赖、软件容错和资源控制等。

三级要求主要增强点:身份鉴别要求组合鉴别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基本同主机安全增强要求;要求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增加抗抵赖要求,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或接收证据;应用软件容错能力和资源控制方面要求也有所增强。

(完整版)三级等保所需设备及服务

(完整版)三级等保所需设备及服务
5安全服务
序号
服务名称
功能
是否必须
备注
1
信息安全制度完善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评审修订

2
安全检查
网络安全检查

3
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培训或安全技术培训

4
安全专家
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征询信息安全相关事宜

等级
1物理安全部分
序号
设备或措施
功能
部署位置
是否必须
备注
1
电子门禁
重要出入口(包括机房出入口和重要区域出入口等)
1、机房入口
2、重要服务器区入口

2
光电防盗报警
视频监控系统
防盗报警
机房窗户、入口等处

可通过监控弥补
3
防雷保安器
防感应雷
配电箱

4
自动消防系统
要求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
可以用手动灭火器加报警器组成

14
EMM
安全运行环境、代码审核、安全app加壳
15
网络加固
对网络设备身份鉴别、管理地址控制、密码复杂度、鉴别处理、加密传输等进行功能加固.
手工加固

人工配置,不需要加固
3主机安全部分
序号
设备或措施
功能部署Βιβλιοθήκη 置是否必须备注1
主机IPS软件或杀毒软件集成
特定进程、入侵行为监控和完整性检测
服务器
2
网络版防病毒软件
服务器

浪潮SSR或人工配置,不需设备
4数据安全部分
序号
设备或措施
功能
部署位置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内容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内容

1 第三级基本要求(共290小项)1.1技术要求(共136小项)1.1.1物理安全(共32小项)1.1.1.1物理位置的选择(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物理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围;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防盗窃和防破坏(G3)本项要求包括: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防雷击(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防火(G3)本项要求包括: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防水和防潮(G3)本项要求包括: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d)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防静电(G3)本项要求包括:a)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b)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三级等保应用改造要求

三级等保应用改造要求

三级等保应用改造要求
三级等保(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是我国对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实施重点保护的标准。

应用系统在满足三级等保要求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以确保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三级等保应用改造的主要要求:
物理安全:应用系统所在的物理环境必须满足三级等保的物理安全要求,包括物理访问控制、物理安全监测、防盗窃和防破坏等。

网络安全:应用系统的网络架构应满足三级等保的网络安全要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网络隔离设备等,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网络安全监测。

主机安全:应用系统的主机(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等)必须满足三级等保的主机安全要求,通过配置主机安全软件、加固操作系统、实现主机入侵防护等措施,确保主机的安全。

应用安全:应用系统本身需要满足三级等保的应用安全要求,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通信完整性保护、通信保密性保护、抗抵赖、软件容错、资源控制等。

数据安全: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必须满足三级等保的数据安全要求,实现数据加密存储、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完整性校验等措施。

安全管理:应用系统所在的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

安全技术与产品: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通过安全认证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

总之,三级等保应用改造要求涵盖了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和管理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通过实施这些改造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重要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级等保测评依据

三级等保测评依据

三级等保测评依据
三级等保测评,即三级安全等保测评,是中国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一种等级化测评。

测评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

三级等保是最高的安全保护等级,其测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

2. 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密码管理、安全审计、安全事件处理等。

3.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制度: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等。

4.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信息系统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安全漏洞管理、安全配置管理等。

5.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信息系统的物理隔离、网络隔离、主机隔离、应用隔离、数据隔离等。

6. 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计划、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响应设备等。

以上就是三级等保测评的主要依据,通过这些依据,可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机安全测评指标
、主机安全测评指标
测评项
技术要求
身份鉴别(S3)
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c)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d)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e)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f)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
g)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
测评项
技术要求
安全审计(G3)
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d)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e)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f)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测评项
访问控制(S3)
技术要求
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b)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
测评项
技术要求
恶意代码防范(G3
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b)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冋的恶意代码库;
c)应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
测评项
技术要求
资源控制(A3)
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
f)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测评项技术求剩余信息保护(S3)
a)应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的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 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
b)应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
c)应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d)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e)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
测评项
技术要求
入侵防范(G3)
a)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的、攻击的时间,并在发生严
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b)应能够对重要程序的元整性进仃检测,并在检测到元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
c)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