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边城(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3课边城第二课时推荐
《边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主旨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课时 2课时第二课时本节任务:分析二三四部分,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一、讲析作业:课后练习二二、分析第二三部分: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
"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
"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
"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
"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
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提示:"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
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分析第四部分: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之。
提示:有两层意思。
"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课《边城》实用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现代文阅读和鉴赏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在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相关文体知识,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习小说的鉴赏路径和方法,提高文学修养,并能够对小说进行点评,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的能力。
本单元重在让学生开阔视野,体会不同作家风格,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边城》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情景加以引导,力争拉近距离。
2、学情分析由于本文是一篇自主阅读课文,而且位于本单元末篇,基于学生对前两篇文章的理解和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教师课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并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艺,读懂文章内容。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但对于课文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意义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能力。
《边城》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一个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比较深沉,这是很难让高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过多要求。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领略湘西边远小城神奇秀美的风光。
2、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3、欣赏小说朴素、饱满、不雕饰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1、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图景,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同学们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2、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教学难点1、欣赏小说朴素、饱满、不雕饰的语言。
高中语文 第3课 边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节选)》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中篇小说《边城》是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1902—1988)的代表作。
《边城》的故事很简单:湘西茶峒(tónɡ)山城一里外的小溪边,看渡船的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茶峒城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看上了翠翠。
翠翠爱二老傩送,不爱大老天保。
天保失望之下驾船离家,失事淹死;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在心里对翠翠结了疙瘩,也驾船出外了。
雷雨之夜,老船夫死了,就剩下翠翠一个人。
翠翠心里想着的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
翠翠端午在河边看赛龙舟,巧遇二老傩送。
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
但第二年端午天保大老也遇见并且爱上了翠翠,祖父喜欢天保,却不知道翠翠爱上了傩送,祖孙二人想不到一块,于是发生了矛盾。
这篇小说语言明白晓畅,如诗如画,学习时,第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蕴。
沈从文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由此可见,《边城》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在一个动人故事的叙说中构筑一个象征,还原一个现实的“梦”,完成一种“审美理想”的追求。
阅读《边城》必须牢记作者指示,防止得其皮毛,失其精髓。
第二、反复品味语言的含意。
《边城》的语言平淡自然,但“淡极始知花更艳”,平淡的语言中蕴含有极深的情趣。
例如对于水、雾、狗、鱼、渡船、碾坊、白塔等景物的描写,对于端节赛船、捉鸭,中秋男女对歌等风俗的描写,对于傩送和翠翠河边相会场景的描写,对于爷爷和翠翠的生活习性的描写,看来都是不经意写来,实际有很深含意,有诗和神话一般的意境,阅读时必须细嚼慢咽,潜思默想,方可神会。
课文解读三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①保守②,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
新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3课 边城》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设想(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课前布置预习,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导入新课看一副对联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
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
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徐志摩亦无愧为琢璞者,他在自己主持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沈从文的大批小说,并为之四处延誉,还将这位笔极秀极笨的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之。
胡适也是别具慧眼,求才若渴的大名家,每每能赏识青年,他二话没说,就聘任这位忐忑而羞涩的“山民”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
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他的作品代表了艺术的良心和知识分子不能淫不能屈的人格。
他创作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不仅高产,而且始终保持高质量,短篇小说《丈夫》、《三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边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沈从文也是中国以本土为创作题材可以与世界文学比肩的一代文学巨匠。
三、《边城》主要情节介绍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高中语文 边城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教案2教学目的:1.学会”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长篇节选的本文的学习,了解湘西的人性美及<边城>的艺术特色2.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人类的真爱有什么?(亲情爱情友情.亲情又包括父子母子情祖孙情手足情等)一,总体感知:1。
本文表现的是什么感情?(爱情和亲情中的祖孙情手足情.)2.具体怎样表现的?祖孙情:爷爷:疼爱孙女:劝其莫坐热石头,怕她生板疮;关心孙女:述说故事,解其孤独教育其做人”不许哭,要扎实一点,结实一点”关心其婚事,亲到城里去探为她唱歌,帮其传情翠翠依恋爷爷: “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她的祖父要他回家里来”“祖父不理会”她“很觉得悲伤”“我要你”爷爷来慢了就哭“爷爷,我一定不走”孝敬爷爷:为爷爷“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不敢生爷爷的气爱情:傩送爱翠翠:拒绝团总女儿的碾坊,站在高崖上为她唱了半夜的歌翠翠爱傩送:在他又软又缠绵的歌声中做有趣的梦,“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独守渡船痴心地等待离去的情人归来手足情:大老(兄):喜欢翠翠却离开家乡成全弟弟的爱情傩送(弟):为手足情而暂时舍弃爱情二.重点研讨:1。
“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一语中“哀”作何解,“乐”作何解?“乐”在各人都是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地为对方付出“哀”在爷爷爱孙却不能陪她到老;翠翠爱爷爷却不能长与其厮守;大老爱翠翠却只能孤独地离开,闯滩而死;傩送爱翠翠却痛失仁兄,爱情与手足情不能两全翠翠爱傩送却只能在希望渺茫中孤独地苦等2.他们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什么?(人类心灵的明净,人性的纯美)3.“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说明了什么?------“爱”是纯洁的无私的,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甘愿牺牲。
它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4.如此美好的感情,如此纯美的人性发生于什么环境下?---------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湘西。
4.文中具体是怎样表现的?黄昏时:白塔桃花色的薄云杜鹃叫个不停温柔美丽平静深夜时: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麽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歌声又软又缠绵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三.分析鉴赏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翠翠的语言:24--25页“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27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30页:“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3课 边城
沈从文先生生于1902,1988去世,湖南凤凰(今属××自治州)人。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中国显露出的丑陋,这与当时新文学主将在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完全相反,这种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在他的湘西系列作品中,表现了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同时也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方面显示了翠翠少女害羞的心理和她对突如其来的婚事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翠翠不太乐意这门亲事,她心里一直想的是傩送。
5.爷爷说:“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翠翠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翠翠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
一方面说明翠翠并不爱财,一方面说明翠翠心里还在想着傩送。
6.认真阅读小说的节选部分,总结一下节选部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边城》的意思就是边远的小城,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三、整体感知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
(1)读准字音
茶峒(tóng)蘸酒(zhàn)泅水(qiú)氽水(tǔn)
(1)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2)爷爷的形象
爷爷是一个忠厚善良,忠于职守的老船工。①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他不收客人一分
人教版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第3课《边城》教学目标:1.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学生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欣赏作者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导入小说之中的表达方式,学习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2、自学法3、合作交流法4、激疑释疑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由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苗族。
因少年时长期生活在旧军队行伍中(沈的父兄,全列身军籍)。
耳闻目睹了湘兵的雄武和各种压迫杀戮的黑暗,形成了他性格中追求美好人生的善良德性的沉忧隐痛,向往于沅水流域人民的鲜明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对民间的一切具备特殊的审美敏感,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1922年离开湘江只身来到北京。
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边拼命读书,边拼命写作。
1934年发表《边城》,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沈从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很受关注,海外对其作品评价很高。
是一位由国外而红及国内的作家。
他的作品表现的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情”,这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
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大老天保,二老公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景物烘托
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直接描写式。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志。
动作暗示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行为暗示式。这是比较常见的运用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通过对人物的具体动作行为展开细致地描写,从而暗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
授课题目
《边城》
拟课时
第课时
三维目标
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重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难点
情景交融的它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7、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名称
表现形式
写法要点
典型示例
内心独白
即人物直接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是无声的语言在脑海中翻滚,这往往是人物感情比较激动的时候才采用的心理表达方式。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3课 边城(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边城》拟课时第课时三维目标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重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5、分析《边城》节选片断第一章和第十三章(1)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答]:边城的特点:偏僻、闭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和谐、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民风纯朴。
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分析爷爷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古风犹存的爷爷:善良慈祥、以诚待人、坚强乐观、信守天命、尽职尽责、善解人意。
单纯的翠翠:天真活泼、美丽纯真、善良勤劳、温柔聪慧、充满好奇心。
爷爷和翠翠二人的生存形式有什么共同之处?[答]:孤独。
孤独而坚强的爷爷;孤独而单纯的翠翠。
(3)透过第一章与第十三章概括全文充满了诗情。
[答]:A、对地方风物的描绘,青山绿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环境。
B、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诗情。
C、人们孤独、寂寞和单调的生存形式也是一种诗意。
(4)、分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分析]: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
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
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
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
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
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
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
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
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3 边城2
3 *边城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感受作品的风俗美、人性美。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学时难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2018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对上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结果,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边城》名列第二。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遍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上世纪30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花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吟唱着一曲哀婉而又美丽的人生恋歌。
【知识链接】一、作家与作品1、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3【教学设计】《边城》
《边城》本单元重在让学生开阔视野,体会不同作家风格,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边城》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长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文学作品。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情景加以引导,力争拉近距离。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学习课文中作者对湘西边城淳朴风情的描写,梳理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把握小说主旨,品味小说优美的意境,2、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的淳朴风情和人性美。
【教学重点】1、把握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2、让学生理解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构筑典型环境的深意,把握小说主题。
1、多媒体课件;《边城》电影片段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和边城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有一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对他有如此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有一部作品,美国学者金介甫曾盛赞其“是世界上好多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也称之为“在世界范围里已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
这就是沈从文先生和他的代表作《边城》。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部作品,去把握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去体会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语言美和人性美。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走进作者,了解湘西: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3 边城》2
《边城》课题:《只言片语,共话边城》教学目标: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自然美”“风俗美”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教学步骤:1、导语设计:风吹过寂寞的窗台,雨打湿孤单的屋檐,风雨中岁月匆匆走过,但潺潺碧溪上那美丽的故事不会被岁月凋残。
夕阳曳着薄纱依偎着黄昏,桃花色的晚霞映入清清的溪水,笼着翠绿的竹篁。
这里是古老的湘西,这里是世内的桃源。
古老的渡口泊着的是爷爷撑渡一生的船,那美丽的、温柔的、等待的身影便是翠翠。
清凉的晚风吹沐着心扉,心中的虎耳草在晚风中摇曳……沈从文,是用尽毕生来爱的人,爱他故乡的山,爱他故乡的水,爱他故乡的人。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笑一颦,都是他毕生描绘不尽的风景。
故乡的水在他的笔端流淌,故乡的美在他的笔端绽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笔下的诗意王国,撩起他恋乡梦上笼着的伤感的面纱,用40分钟的时间,与边城百姓诗意地栖居。
好,让我们一起,“只言片语,共话边城”!2 学生复述课文情节:《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清溪白塔旁边,有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年逾七十仍很健壮的外公,十五岁花季、情窦初开的孙女翠翠,还有一条通人性的黄狗。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与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有了美丽的邂逅,英俊勇敢又体贴入微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
此时,当地的团总以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傩送。
而傩送一见清纯美丽的翠翠也心生爱慕,宁愿继承一条破船而与翠翠成婚。
巧的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走一步托媒人提了亲。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为了成全弟弟,断然外出闯滩,不幸触礁溺水身亡,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于是乘船出走他乡。
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溘然长逝,美丽的白塔也在这一夜坍圮了,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心上人归来,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3、体把握,梳理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入】:阅读《边城》,徜徉在沈从文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的“田园牧歌式”的世界中,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动,感动于那自然那风光,那民俗那民风,那人性那人情。
边城教案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教案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的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格美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
参考答案:1、C2.B3.C4.C(应是“语言描写”)5.A阅读测试题6、D 7、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8、对比,衬托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情节铺设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在时间的回环往复中使作品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写作特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默风趣的小伙子。
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的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格美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
参考答案:1、C2.B3.C4.C(应是“语言描写”)5.A阅读测试题6、D 7、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8、对比,衬托边城【教学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2、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3、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理解翠翠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爱”和“美”的人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高中语文《边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理解小说中表达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
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这部作品。
2、交流有关沈从文的材料,谈谈沈从文、他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林、炯之,休芸芸、甲晨、上官碧、璇假设等,某某凤凰人,苗族。
他所生长的沅水流域,地处湘西,属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族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历史上,这里是被中原文化鄙夷为“披发左衽〞〔古代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散发不束髻,大襟开在左边〕的荆蛮之地,地理位置偏,经济文化落后。
沈从文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颇有名望的行伍世家。
六岁进私塾,因讨厌那里的毫无生气的教育方式和来历的体罚制度,经常逃学,流连于湘西的自然山色之中,童年时有趣的生活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917年8月他以预备兵名义入伍。
此后五年多时间,沈辗流落于湘、川、黔三省边境及长达三千里的沅水流域,经历了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些旧中国一小角隅好坏人事以及许多奇特古怪人生。
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对其创作生活至关重要。
他见惯了边地的征战与剿杀,也见惯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欢愉,对封建势力压迫下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从而决定了他后来文学创作中某某主义倾向和人道主义倾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教案 (2)
边城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2.品味作者朴实而清新,流畅而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2.学生通过讨论,能够简要归纳小说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3.了解沈从文创作的目的。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于诗意的审美理想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人物性格之美。
2.通过对小说内涵的探讨,鉴赏环境描写的美妙之处。
3.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开展活动,在活动的互动交流中体会小说整体的意境,从而展开对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的分析鉴赏。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边城)在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学过陶源明的一篇课文《桃化源记》,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大家觉得美不美?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到一个和桃花源一样美的地方--------边城。
视频:凤凰城与沱江风景、配风景的文字如下:(约3分30秒)有这么一座小城,她静静地存在着,青山和碧水包围着她沧桑古老的面孔,记录了她亘古不变的历史。
它就是——凤凰。
(老师说)小城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以它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征服着世人。
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就将它赞为中国最美的小城。
沱江穿城而过,江流舒缓、水平如镜,舟行款款,如滑动在琉璃之上。
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河水晶莹透澈、纤细可见。
水下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
远处画桥如虹,飞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致。
两岸青山吐翠,城郭峨峨,悬楼吊脚,一并倒影在那清流之中。
影影绰绰,似幻还真。
一汪清澈沱江水,养育百年性情人。
就是这泓从高山峡谷中奔泻而出的江水,千百年来一直与古城人的血液相溶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2
第四处, “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温柔的月 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 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 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 人生形 式。 ”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 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小结: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 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 相互表现的。 爷爷讲述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6、补充阅读第十四章、十五章 (1)如何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分析]:在了解沈从文的生平时,有两点应当给予特别注意:一是身 份的转换,他是由一个下级士兵经过不懈努力而成为文人的,这与鲁迅等 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社会下层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同社会下层 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二是地域的转换,他是由边城来到京城的,对京 城的污染空气十分不满,因而总是心系湘西那片圣洁之土。这样,与鲁迅 描写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不同,湘西封闭的环境反而成就了其未受污染 的优势,百姓的未受启蒙也成就了其淳朴不欺的民风。于是,作家笔下的 边城和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就都染上了理想的色彩。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淳朴的民风湘西是一 片从未受到过儒家道德传统污染的化外之地, 这片土地也从未受到工业文 明的污染。这里没有以强凌弱的现象,于是年迈的祖父与年幼的翠翠平静 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由于唱歌比不上弟 弟,憨厚的天保大老黯然退出了与弟弟“争夺”翠翠的竞争。这里充满了 浪漫的气息,青年男 女完全可以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抛开所谓“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紧身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样淳朴的民 风在大都市是无法找到的。完美的人性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没有鲁迅笔下
3
的中国人那些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而处处表现出正直朴素、富于 关怀的人性美。祖父直到天黑还在为过渡人摆渡。祖父对翠翠关怀入微, 翠翠对祖父充满依恋,祖孙二人的关系是那样的和谐,二人的行为又是那 样的毫无矫饰。 总之, 我们在小说中看不到被扭曲了的人性, 而只看到人的自然天性。 这种人的自然天性正是作家心中完美的人性。
《边城》
(授课人: ) 授课题 《边城》 目 三维目标 重 难 课 点 点 型 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 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讲授 教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因材施教 第 课时 拟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边城》节选片断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1)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 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 [答]:边城的特点:偏僻、闭 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 和谐、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民风纯朴。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分析爷爷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古风犹存的爷爷:善良慈祥、以诚待人、坚强乐观、信守天 命、尽职尽责、善解人意。 单纯的翠翠:天真活泼、美丽纯真、善良勤劳、温柔聪慧、充满好 奇心。 爷爷和翠翠二人的生存形式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孤独。孤独而坚强的爷爷;孤独而单纯的翠翠。 (3)透过第一章与第十三章概括全文充满了诗情。 [答]:A、对地方风物的描绘,青山绿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环境。 B、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诗情。 C、人们孤独、寂寞和单调的生存形式也是一种诗意。 (4 ) 、分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分析]: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 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
1
好像缺了什么 , 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 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 。景物描 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 “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 。翠翠满腔心事, 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 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 “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 。说明 翠翠 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 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 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教学后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