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人教版高中生物理论课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理论课教学计划5篇人教版高中生物理论课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
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由于深圳学生在初中阶段开设的是科学课,一般科学课的老师专业是物理专业,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基础打的并不是太扎实,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1.在教学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细胞(cell)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
核糖體
負責合成蛋白質的胞器,由大、小兩個次單元
組成,次單元之中有核糖體RNA和核糖體特有的 蛋白質,在細胞質中,接受細胞核的遺傳訊息、 細胞外的刺激訊息,以合成蛋白質,可分為游 離核糖體與附著核糖體,前者所製造之蛋白質 專用於細胞質內部(不含胞器內部),後者則 先經過內質網腔修飾,以小囊泡運輸到高基氏 體做進一步的分類與修飾,完成的蛋白質主要 包裝在胞器之中、運到膜上、或是運出細胞之 外。
35
粒线体
粒线体,又称「线粒体」之所以如此称呼,
是因为在显微镜下有两类主要的外观,是 一种双层膜的胞器,外膜平滑,内膜则朝 内部形成皱折状的构造称为折襞,目的是 为了增加生理作用的表面积,折襞之间充 满基质,其中有许多的代谢反应进行。整 个粒线体主要协助细胞呼吸,并且产生细 胞使用能量最直接的形式,三磷酸腺?。
24
细胞的死亡
多细胞有机体细胞,依寿命长短不同可划
分为两类,即干细胞和功能细胞。干细胞 在整个一生都保持分裂能力,直到达到最 高分裂次数便衰老死亡。如表皮生发层细 胞,生血干细胞等。
25
细胞的死亡
细胞死亡是细胞衰老的结果,是细胞生命
现象的终止。包括急性死亡(细胞坏死) 和程序化死亡(细胞凋亡)。细胞死亡最 显著的现象,是原生质的凝固。事实上细 胞死亡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决定一个细胞 何时已死亡是较因难的。除非用固定液等 人为因素瞬间使其死亡。
7
在德国许旺和许莱登之后的十年,科学家
陆续发现新的证据,证明细胞都是从原来 就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而至21世纪初期 的细胞学说大致上可以简述为以下三点: 细胞为一切生物的构造单位、细胞为一切 生物的生理单位、细胞由原已生存的细胞 分裂而来。<细胞是生物体构造与机能的 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1665年,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的薄切片,发现了其中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室,并将这些小室命名为cell。
实际上当时看到的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此后,生物学家用cell一词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中文翻译为细胞。
Hooke对有关细胞的首次描述见于1665年他的《显微图谱》中,因此人们认为细胞的发现是在1665年。
真正观察活细胞的是荷兰科学家Antony von Leeuwenhoek,他用设计较好的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原生动物、蛙肠道内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精子,并于1674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
由以上可见,细胞生物学的基础建立于17世纪,并且Hooke和Leeuwenhoek两位科学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Hooke发现细胞后的近170年中,人们用光学显微镜相继发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细胞,但对细胞的认识基本上没什么新的进展。
直到19世纪30年代,显微镜制造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分辨率提高到1μm以内;同时还由于切片机的制造成功,从而对细胞的观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细胞核、核仁、细胞的原生质等被揭示,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Scheleiden(1838年)和动物学家Schwann(1839年)总结前人的工作,综合了植物和动物组织中细胞的结构,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指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后来德国科学家Rudolf Virchow(1855年)明确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的论点。
此外,他还指出机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基于细胞的损伤,从而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共同起源。
二细胞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细胞学说的建立把生物学的注意力引向细胞,有力地推动了对细胞的研究。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内容拓展+典型例题解析 北师大版必修1
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内容拓展典型例题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典型例题解析】考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例1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的。
答案:B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具有核膜,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C.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
蓝藻是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生殖,不含有染色体。
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细菌无内质网。
答案:C例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哪种特征与你的鉴定有关?()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检测有无核膜可以判断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检测有无细胞壁,可以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或原核细胞。
答案:A例4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解析:不同细胞中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不一定相同。
教师工作计划高一生物(4篇)
教师工作计划高一生物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组成生物体的分子与细胞、从细胞到生物圈的生命结构层次、细胞的分类、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组装细胞之阅读内容、研究元素与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人工合成蛋白质、人类的蛋白质组计划、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的分类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无机物的类型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细胞探微、物质输入与输出、跨膜运输、膜流动镶嵌模型、运输方式、通道蛋白质研究、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降低活化能的酶、酶作用的本质、酶特征、A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色素的结构、光合原理和应用、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等内容。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我准备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
只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才能更好地抓住教学的主动权,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否则,教材不能系统性地把握,就会陷入盲目性。
第二,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
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第三,辨证地对待新教材体系,用扬弃的方法剖析教材。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对老教材的优点也要充分继承,因为新教材也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第四,认真把握教学的基本环节。
备课要多花时间,要离得开书本,要洞悉书本内容,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上课要精神抖擞,与学生加强互动性。
批改作业和试卷要细心认真。
不靠搞题海战提高成绩,要高度重视书本知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布置适量的配套练习使之提高。
第五,要充分利用好教室内的教学平台和实验室的设施,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六,在教学上,要注意向他人取经学习。
珍惜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做到有付出一定要有收获。
浅谈生命科学的发展
浅谈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又称为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了对生命的探索和研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命科学经历了许多变化、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催生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面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一、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生命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希腊哲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的万物。
但是真正的生命科学的诞生还是在17世纪由英国皇家学会创立。
那时生物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基本单元和结构,其根基是生命科学的最基本原理——细胞学说的确立。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生命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各个分支。
二、生命科学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命科学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中,以下几个技术成果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人工操作,使其产生预期的变化。
这项技术突破了生物的自然限制,可用于创造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基因工程技术也为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生物武器防控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细胞分离出来,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在人工环境中继续生长和繁殖。
这项技术为生化合成、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模型,也为种群数量统计、细胞学分析和生物保存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3.CRISPR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酶剪裁DNA链和RNA复制机制,实现对细胞基因的刻意编辑。
这项技术解决了许多之前基因工程技术所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也为种群基因图谱维护、遗传缺陷修复和新品种实现等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三、生命科学的前景和挑战尽管生命科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未知领域。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一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
装片
目镜
目标导读
视野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主目录
探究点一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一
2.物像 (1)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像。 (2)玻片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发现和认识了细胞。请结合初中 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探究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无螺纹
有螺纹
图1显微镜镜头示意图
有 有、 1.观察上图1信息:目镜____( 无 有、无)螺纹,物镜___( 长 长、短), 无)螺纹;甲、乙目镜相比,甲的镜头长度____( 大 大、小);丙、丁物镜相比,丙的镜头长度长 放大倍数___( 小 ,和载玻片的距离H1___________ 小于 (大于、小于)H2 ,放大倍数___ 。 学习探究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自我检测 主目录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本节目录
第1课时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目标导读 人类探索 细胞的 历史 知识储备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 程、内容和意义 对细胞的深入探索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三
目标导读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P6技能卡,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P6图1-1不同的生物组织,结合细胞学说的 建立过程,总结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建立的意义。 3.阅读教材P7~8相关内容,了解人类对细胞研究的三个 时期,并通过观察分析教材P8图1-2、1-3,从整体上 认识和熟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教学设计:细胞学说的建立
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
师:将不同的生物组织及细胞挂图挂在黑板上,让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
1.这些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是否相同?
2.若不同,则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结构式功能的基础。
过渡:19世纪人们对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积累了大量资料,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关于细胞认识的观点:
内容:一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板书设计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细胞学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教学反思:
1838年德国施来登提出:细胞是植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无论多复杂的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最小的活动单位。德国科学家施旺指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又是按照同样的规律形成和生长的。
1855年德国医生魏尔肖提出:只有细胞才能产生新的细胞,即“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法制渗透
教学方法
讲述法、直观教具法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个人教学札记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导入: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认识到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微妙世界——细胞。那么,什么是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的内容。
(出题)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提问:细胞学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了?
课题
细胞学说的建立
教学重点
1.细胞学说的内容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课件
激发学生对细胞学科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细胞研究。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这是一份关于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的PPT课件,通过介绍细胞的发现和基本特 征、细胞的分类和多样性、细胞的生命活动以及细胞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展示细胞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细胞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1
细胞的历史回顾
探索通过显微镜和科学实验揭示细胞的历史。
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了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四部分:细描述细胞在维持机体健康、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探讨细胞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3
细胞治疗的发展和前景
展望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结语
1 细胞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
总结细胞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细胞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细胞的分类和多样性
细胞的分类
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和区别。
不同类型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部分: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新陈代谢
探究细胞的代谢过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细胞分裂和生长
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机制和重要性。
细胞的信号传递和识别
介绍细胞之间的交流和信号传递的方式。
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故事
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故事细胞是微小的,细胞生物学所面对的第一个实际问题是如何才能看见细胞。
在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第一次是细胞成为可见的物体。
以后几百年内关于细胞的一切知识都是用这种简单装置发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依赖玻璃透镜制造技术的改进。
1665年Robert Hooke 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他曾经观察一片软木,发现它由大量小腔室组成,他称这些腔室为“cells”。
“cell”这个名词沿用至今。
细胞的发现得益于光学显微镜的研制和发展。
第一台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商詹森(Hans Janssen)在1604年发明的。
■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胡克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图1-1)。
胡克的发现对细胞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
谁首先发现了细胞,罗伯特·虎克还是列文虎克?约有200年,直到19世纪,光学显微镜才开始广泛用来考察活细胞。
细胞生物学明确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人为此做出了贡献。
最早认识到活细胞各结构作用的是Rudolf Brown。
他研究兰科和萝摩科植物细胞,发现了细胞核。
Rudolf Brown于1833年指出,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重要调节部分。
德国植物学家Matthias Schleiden于1838年发表了著名论文“论植物的发生”,指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介绍人类细胞的书籍
介绍人类细胞的书籍
可以介绍人类细胞的书籍有:
《细胞学说原理》:这本书由细胞学奠基人鲁道夫·费尔南德斯所著,出版于1855年,被誉为细胞学的圣经。
书中详细阐述了细胞学说的基本原理和证据,并提出了“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所引起”的观点。
《细胞的秘密语言》:这本书的作者是乔恩·利夫,一位老年精神病学专家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杰出终身研究员。
他拥有耶鲁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热衷于探索自然界是否存在心智的问题,在各种动物中寻找智能现象,继而深入到单个细胞、微生物和病毒。
通过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他深入揭示了细胞作为机体的最小单位的工作原理,探索了细胞之间的交流语言,并把细胞比作一台精密机器的最小齿轮间的耦合协作,带动智能化产生的可能性和证明实际的表现。
此外,还有《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命的奥秘》等书籍也是介绍人类细胞的,可以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书籍信息。
人类探险史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
人类探险史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人类探险史: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人类天生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从古至今,人类通过不断的探险,开启了一段段壮丽的探险史。
这些探险之旅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的地理探索、极地探险、太空探索等多个角度,介绍人类对未知世界勇敢的探索历程。
地理探索:解锁未知大陆的奥秘人类探险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地理探索的早期。
早在公元前6世纪,有希腊探险家波塞冬尼修斯通过船只环球航行,揭开了地中海以外地区的神秘面纱。
而后,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为欧洲国家拓展了广阔的新领土。
这些地理探险不仅让人类认识到地球的形状和真实大小,也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提供了契机。
极地探险:征服极寒之地的勇气人类对极地的探索始于十九世纪。
那时,北极是许多探险家追逐的目标。
英国探险家弗兰克林率领的无敌号探险队征服了北极,并尽情享受着那片未知世界的美景。
然而,南极大陆的发现却由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完成。
他率领的队伍在1911年首次抵达南极点,成功征服了人类最后的未知之地。
极地探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更是对人类意志和勇气的考验。
太空探索:迈出地球的最后一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可以说是探索史上最具意义的一步。
1957年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一号”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了太空时代。
自那以后,各国纷纷加入到太空探索的行列中。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此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火星探测项目等一系列太空探索任务不断推动着人类航天技术的突破。
现代探险:从平地到深海、从丛林到细胞除了地理、极地和太空探索,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从未停止。
如今,科学家们面对着新的挑战,探索各个领域中的未知奥秘。
深海探险船宇航员曾潜入海底深处,发现了许多全新的生物物种和神秘海洋环境。
生物学家们探索丛林和荒野,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特性的科学领域,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以下将从细胞学的起源、细胞学的奠基人、细胞学的发展进程以及细胞学的现代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细胞学的起源细胞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65年,当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薄片中的细小结构,将其称为“细胞”。
这一发现为细胞生物学的起步打下了基础,也为后续的细胞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观察方法。
二、细胞学的奠基人细胞学的奠基人是德国科学家马蒂亚斯·舒莱登。
1838年,舒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即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他还提出了细胞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并提出了细胞是生物发育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三、细胞学的发展进程19世纪,细胞学经历了爱尔兰科学家罗伯特·布朗、德国科学家鲁道夫·菲尔克斯·费尔南德斯、德国科学家阿尔伯特·冯·科伦贝格等一系列重要科学家的贡献,细胞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罗伯特·布朗发现了细胞核,提出了“细胞核学说”,即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道夫·菲尔克斯·费尔南德斯观察到了细胞分裂的现象,并提出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规律。
阿尔伯特·冯·科伦贝格在细胞有丝分裂的研究中提出了“染色体学说”,即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基本单位。
20世纪初,细胞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美国科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顿、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哈里森·克里克、美国科学家詹姆斯·D·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等人的发现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摩尔顿发现了细胞质骨架,揭示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机制。
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即DNA是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研究DNA的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遗传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6生物1习题:第1章 第2课时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含解析
第2课时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10~11内容,了解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掌握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2.结合图1-13、1-14,从整体上认识和熟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重难点击1。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发现并认识了细胞。
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细胞的认识逐渐加深。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推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塞的薄切片,他用英文单词cell来描述观察到的小格子,虽然胡克观察的组织中的细胞已经死亡,他看到的只是残留的细胞壁,但是后世科学家仍认为他对细胞发现功不可没。
2.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的人,他观察矿质、污水、动植物组织等各种材料,并记录了红细胞、精子、细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胞,遗憾的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些“微小生物体”之间有何联系。
3.完成下表并思考讨论(1)归纳细胞学说主要内容: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中的“一切动植物”能不能修改为“一切生物”?答案不能。
因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细胞学说的意义①标志着细胞学的兴起,从此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②推进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③和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归纳提炼通过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相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活学活用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生命科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生物结构、生物功能、生物进化、生物发育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学、生化学、遗传学、细胞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
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生命的奥秘,开拓出一条条通往生命科学新境界的道路。
一、古老的人类文明中的生命科学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中,生命科学的智慧也在人类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命规律,掌握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捕猎和使用方法。
史前人类时代,围绕食物、矿物等生命资源,不断发掘和研究,初步揭示了某些动、植物物种的生态特征。
在古代文明中,生命科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发展。
比如,古印度的无始佛教,提出了轮回转生的思想,认为其中的“生命力”是掌控生物集体特征和个体生命转化的重要力量;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呼吁医生应该维护人的尊严和生命权,开创了医学伦理道德。
二、生命科学的现代起源生命科学真正进入现代化阶段,在18、19世纪经济、社会变革和新技术的推进下。
当时医学发展的较快,很多重要的发现奠定了生命科学的基础。
比如,英国科学家卡彭特为了探究新陈代谢机制,用蝙蝠发现了细胞内的线粒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力量和机理,开创了现代进化生物学;德国生物学家门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定律,创建了遗传学的基础。
在20世纪,生物技术蓬勃发展,远红外线辐射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可以探究生命组分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拓展了生命科学的进一步领域。
三、生命科学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逐步崛起,生物技术和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正处于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迭代,不仅仅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高中生物高一必修一教学案:第1章_第2节_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第2节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2.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建立和完善的。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①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细胞的发现1.罗伯特·1665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观察到了许多小室,这是细胞死亡后残留的细胞壁。
2.列文虎克的贡献(1)是最早观察、研究、记录活细胞的人。
(2)他制造出了当时最好的显微镜。
1.最早观察活细胞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罗伯特·胡克C.列文虎克D.孟德尔答案:C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重要论断18世纪奥肯生命体是由小泡状的更为细小的生命体聚合而成的1838年施莱登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小的活的单位施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855年魏尔肖细胞只能来自细胞2.细胞学说的内容(1)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没有参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施莱登C.施旺D.魏尔肖解析:达尔文是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建立者。
答案:A对细胞的深入探索分期时间特点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第二阶段19世纪80年代细胞学显微水平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细胞学亚显微水平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分子细胞学水平3.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属于细胞学发展的哪一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C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立于18世纪B.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C.它的内容是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细胞是生物体最简单的结构[解析]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构成的,不是最简单的结构。
科普生命的起源从原始生物到人类
科普生命的起源从原始生物到人类生命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的话题之一。
从原始生物到人类的进化历程,让我们不禁对生命的奥秘和多样性感到惊叹。
本文将科普生命的起源,从最早的原始生物演化到如今的人类,了解生命的发展历程。
1. 原始生物的出现原始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
在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适应水下环境的早期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这些原核生物是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和蓝藻。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并释放氧气。
2. 细胞核和真核生物约20亿年前,出现了细胞核和细胞器,形成了真核生物。
细胞核和细胞器使得真核生物具备更高级的功能,如分化和合作。
这一进化使得真核生物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进一步分化为原生动物、植物和真菌等不同的生物群体。
3. 多细胞生物的出现约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开始在地球上出现。
通过一系列细胞的分化和合作,多细胞生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相互间的分工合作使得多细胞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进一步发展。
4. 动物的进化与人类的起源约3.5亿年前,动物开始快速演化。
从最简单的水生生物到陆地生物,动物逐渐形成了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等。
在这个过程中,脊椎动物逐渐出现,并进一步分化为鸟类、哺乳类和爬行类等不同的类群。
约6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
在这个类群中,我们的近亲包括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长类动物不断进化,并最终发展成了智人(人类的祖先)。
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的非洲。
智人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进化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智人具备了高度发达的大脑和智慧,使得我们能够创造工具、发展语言、构建社会和进行文化交流。
5. 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的兴起从古代人类到现代人类,人类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和演化。
随着文明的兴起,人类逐渐从简单的部落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社会。
6. 未来的发展与探索尽管我们对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了解已经相当丰富,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答。
《人类认识细胞的历程》 说课稿
《人类认识细胞的历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认识细胞的历程》。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类认识细胞的历程”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了解人类认识细胞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与进化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主要内容。
(2)知道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对细胞研究的重要作用。
(3)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细胞的图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们在探索细胞奥秘过程中的艰辛和执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主要内容。
(2)显微镜技术在细胞研究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学说中细胞的统一性。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人类认识细胞的历程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脉络。
(二)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图像、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细胞的发现》细胞奥秘:逐步揭开
《细胞的发现》细胞奥秘:逐步揭开在漫长的人类科学探索历史中,细胞的发现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还为现代生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追溯细胞的发现,我们得回到 17 世纪。
那时,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他自制了高质量的显微镜,能够将物体放大数百倍。
通过这些显微镜,他观察到了许多微小的生物和结构,其中就包括细胞。
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观察令人惊叹。
他在一滴池塘水中发现了无数微小的生物在游动,这些生物后来被称为原生生物。
他还观察到了细菌、红细胞等细胞形态。
然而,当时他并没有将这些观察到的微小结构称为“细胞”,只是对它们的形态和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真正将“细胞”这个概念引入科学领域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在 1665 年,胡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薄片。
他发现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房间,于是他将这些小室称为“细胞”。
但需要注意的是,胡克所观察到的实际上是已经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非完整的活细胞。
尽管如此,胡克的工作为后来细胞学说的建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到细胞的研究中。
19 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施莱登通过对植物的研究,指出植物的所有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施旺则在动物组织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并提出动物组织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学说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学说的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统一了生物学中关于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为后来生物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细胞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还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物 细 胞 亚 显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1.细胞膜 2.细胞壁 3.细胞质 4.叶绿体 5.高尔基体 6.核仁 7.核液 8.核膜 9.染色质 10.核孔 11.线粒体 12.内质网 13.游离的核 糖体 14.液泡 15.内质网上 的核糖体
植 物 细 胞 亚 显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三、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
1 创立者: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等;
2 创立时间: 19世纪30年代;
3 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其他细胞。
细胞学说的创立明确了动物和植物间的统一性!
意义: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细胞学的兴起说明人类对 细胞的认识由器官层次进入细胞层次;推进了人类对 生命世界的认识,促进了生命的科学发展;恩格斯高 度评价细胞学说——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
第二节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一、细胞的发现
一般,细胞非常微小(动物细胞为 10~20m , 植物细胞为 20~30m,支原体最小仅为 0.1m),肉
眼(0.1~0.2mm)无法看到。
因此,细胞的发现必须依靠放大工具!
光镜 电镜
胡克 观察到的一幅图像 胡克 用自制显微镜对矿物、动物和植物标本等进行了 广泛观察,并将其观察结果整理成“ Micrographia”( 显微 图谱) 。该书的发表,标志着人类在科学上进入了对物质世 界进行显微研究的时代。
R. Hooke 在 书 中 使 用 “ cell” 一 词 来 表
示所观察到的空洞。
他在此所用的“ cell” 一词实际上是指由 植物 细胞壁所围成的空腔,并无现代的“细胞”涵义。
1667年, 虎克(荷兰):
他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池塘水中的原生动物。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人!细胞 发现者的桂冠理应属于他!
四 对细胞的深入探索
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原生质理论的提出,把生物学家的注意力引导 到细胞内部结构上来了,有力地推动了对细胞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细胞学 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细胞学水平。 科学家们再细胞代谢、遗传、免 疫以及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 的分子结构等方面有重大发现。
1.细胞膜 2.细胞质 3.高尔基体 4.核液 5.染色质 6.核仁 7.核膜 8.内质网 9.线粒体 10.核孔 11.内质网上 的核糖体 12.游离的核 糖体 13.中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