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自学课件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_16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型
新授
总第课时
授课
时间
2019年月日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记住理解苏俄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内容、特点、作用;
2、记住苏联成立的时间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3、理解、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
难点:如何理解评价斯大林模式
2.苏联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3.如何评价斯大林
步骤四:小结反思(我的知识树)
1、建设成就:苏联先后完成“一五”、“二五”计划,使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国。
社会主义建设2、特点:以核心,高度的体制
成就和经济政治
体制的弊端经济上: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3、弊端政治上:形成个人独裁。
4、影响: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______出发,利用__________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________。这是对具有_____特色__________的有益探索。(4)___年__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第一个“_________”,到1932年,苏联已由______国变成_____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观察图片: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位领导人图像、苏联国旗
2.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取得的成就
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步骤二:交流展示
根据下列问题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背诵效果:
1.新经济政策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_28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改变策略,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这种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学习
教
学
重
点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教
学
难
点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解决
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多媒体出示时间轴,联系出本课题目
教师释读引导。
教师进行讲授、引导。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片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指导学生在在书上标记
教师指导纠正
师结合旧知简单对列宁的贡献进行总结
教师指导纠正
教师播放视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进行激励总结
本课一战和十月革命联系紧密,所以采用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既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创设情境。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教学反思
本课亮点:
1、本节课重难点突出,紧密把握课标要求,活动设计和问题设计都是围绕重难点展开。
2、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也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历史教学中着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本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增加了许多史料阅读和历史图片,以及课堂最后舍去传统教学环节中的课堂检测代之以情感升华的部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问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真正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励性评语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事件的知识脉络清晰。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活跃,课堂讨论积极,其中合作探究环节小组长能够有效地组织组员讨论,并且有许多新颖的角度和观点提出,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使我明白了真的是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新经济政策是本课重点。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通过人物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新经济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通过一系列图片的展示,了解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发展的盛况,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人物的评价,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3.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其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相关资料,教师进行点拨,从历史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对苏联模式的利与弊进行评价。
1.表格对比法。
通过列表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2.观察图片法。
通过观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了解苏联成立时的各加盟共和国。
3.材料分析法。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作用、苏联模式的评价等。
4.情景再现法。
通过一些模拟情景的再现,辨析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探索。
复习式导入(教师讲述)在第9课我们讲到了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在政权建立以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对它进行了反扑。
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种“特殊政策”,这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学生回答)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种政策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教师讲述)我们刚才说到,这个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
那么,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这种政策是否仍然适用?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内战结束后的苏俄是如何恢复国民经济的。
漫画式导入右面为漫画《跛脚的巨人》,这一漫画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
“巨人”寓意这一时期的苏联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增长,国防力量大为增强。
但从漫画上来看,这一“巨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是“跛脚”的,这寓意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由于只重视发展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苏联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_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 .通过介绍 1936 年苏联宪法和苏联模式的确立,探讨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苏联模式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设置情景导入主题1939 年苏联国歌歌词:您毫不留情地肃清了各种腐朽的敌人与卑鄙的奸贼。
您是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人民的心脏和良知。
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与天才,构建了我们未来的公社。
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进。
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提问思考:“ 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进”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带来什么影响?( 二 )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 . 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__ 新经济政策 __ 。
内容包括:① 农业上:以 __ 征收粮食税 __ 代替余粮征集制;② 贸易上:允许使用 __ 雇佣劳动力 _ _ 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 __ 自由买卖 __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 __ 自由贸易 __ ;③ 工业上:允许本国和外国的 __ 资本家 __ 经营中小企业;④ 分配上:实行 __ 按劳取酬 __ 的工资制。
2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 __ 国情 __ 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 __ 积极性 __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__ 工农联盟 __ ,促使国民经济 __ 稳步发展 __ 。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24张PPT)
集体农庄
(万个)
20
机器拖拉机 站(个)
2502
拖拉机 占总播种面 (万台) 积量(%)
14.8
80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政府也从多方面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 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相关事实: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 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 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喂米 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 这样的道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余粮收集队拿着武器收粮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部门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分配 实物配给制
1933年~1937年,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 业产量比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产值跃居 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 占全世界的比重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使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2、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教部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教部编版复习巩固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的建立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新宪法的颁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A、推行农奴制改革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形成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1936年新宪法D、农业集体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56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刚卸任首相的丘吉尔对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
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
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
”丘吉尔说的“大深渊”应该指的是( )A、美苏之间的冷战B、苏联境内的大峡谷C、东西方之间的隔阂D、弊端重重的斯大林体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_30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过程与方法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理由: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
2.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理由: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
3.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理由: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三、教法学法“自主探究—史料解读—拓展提升”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主体内容,教师补充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解读历史,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教材主体内容拓展提升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温故知新:一战灾难——俄国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十月革命。
2020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新人教版
一、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 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 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俄国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5年俄国经济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921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在哪一年开始实施?内容包括哪些? 影响是什么?
二、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是何时成立的?
1922年年底。
请注意三个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1)沙俄(1547年—1917年) (2)苏俄(1917年—1922年) (3)苏联(1922年—1991年)
图一 苏联国旗图二 苏联源自徽[活动探究一]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 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 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 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 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课堂小结
在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开展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伟大实践,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苏联也存在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 化出现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等问题。
1913—1937年苏联的重要工业在世界和欧洲的地位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1.掌握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
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就以及苏联模式。
2.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转变的必要性。
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道路。
难点: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的利弊。
投影图片: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思考:这次示威游行是苏俄政府实施的一项政策引起的,你知道是什么政策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而实行的,为最终战胜敌人奠定了基础。
可现在怎么会出现这一情况?面对这一情况,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教师: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史料1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教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学生: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实际。
史料2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教师:阅读教材P47第1、2自然段,列宁是如何解决这次“失败”的?2.实施教师: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教师: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年,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党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国有化D.农业集体化2.“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
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B.新经济政策实施C.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D.苏德战争爆发3.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以“五年”为周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是借鉴下列哪个国家的经验()A.苏联B.法国C.英国D.美国4.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5.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D.农奴制改革的利弊6.由下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7.指挥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领导人是()A.列宁 B.斯大林C.丘吉尔 D.戈尔巴乔夫8.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的特点是()A.主张解放农奴 B.强调商品经济C.强化政治集中 D.加强国家干预9.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C.实行了斯大林模式D.实行了戈尔巴乔夫改革10.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苏联()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完成了农业集体化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D.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11.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2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通过介绍1936年苏联宪法和苏联模式的确立,探讨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的评价。
讲述法、比较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1939年苏联国歌歌词:您毫不留情地肃清了各种腐朽的敌人与卑鄙的奸贼。
您是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人民的心脏和良知。
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与天才,构建了我们未来的公社。
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进。
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提问思考:“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进”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带来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__新经济政策__。
内容包括:①农业上:以__征收粮食税__代替余粮征集制;②贸易上:允许使用__雇佣劳动力__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__自由买卖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__自由贸易__;③工业上: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资本家__经营中小企业;④分配上:实行__按劳取酬__的工资制。
2.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__国情__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__积极性__,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工农联盟__,促使国民经济__稳步发展__。
3.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苏联__”。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__工业国__。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36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2分)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国内战争结束后
C.列宁逝世后 D.苏联成立后
4.(2分)
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被迫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结束于[
]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5.(2006湖南怀化)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两
个
一二 政
十
战月 权
月
灾革 同 难命 时
革 命
并
存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然而,十月革命胜 利后,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 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俄又进入了三年国内 战争时期,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 实,苏维埃俄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伟大的导师——列宁 1924.1列宁逝世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 化进行斗争。
1.斯大林时期在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评价斯大林的工业化? 2.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斯大林在农业方 面如何做的?产生怎样的影响? 3.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社会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 变化。斯大林在政治上如何做的?有何影响? 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拓展思维: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苏俄 (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 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 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_5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及历史作用;
2)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
3)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客观的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考点击
1.学习苏联的相关知识时,注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一 系列措施进行对比。如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辅助 结果 特点
苏联 1928—1932年 农业集体化 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放弃)→新经济政策(取消)→苏联模式(僵 化),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 曲折性。 2.俄国不同时期的称谓:1547—1917年,沙俄;1917—1922年, 苏俄;1922—1991年,苏联;1991年至今,俄罗斯。
中国 1953—1957年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Hale Waihona Puke 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学习本课重大事件时,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采用绘制年代 尺的方法帮助记忆。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模式的表现 (1)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 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2)经济上,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 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 没有主动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衡,损害了农民 利益,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1页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学考点击
1.学习苏联相关知识时,注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系列 办法进行对比。如比较苏联与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
中国
时间
1928—1932年
1953—1957年
辅助
农业集体化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第4页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放弃)→新经济政策(取消)→苏联模式(僵 化),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含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波 折性。 2.俄国不一样时期称谓:1547—1917年,沙俄;1917—1922年, 苏俄;1922—1991年,苏联;1991年至今,俄罗斯。
第5页
结果 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2页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学习本课重大事件时,能够结合前面学过知识,采取绘制年代尺 方法帮助记忆。
第3页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模式表现 (1)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略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 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2)经济上,以行政伎俩管理经济,实施高度集中部门管理,排斥 市场调整。计划完全是指令性,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 主动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百分比失衡,损害了农民利 益,农业生产长久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