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走向行动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合集下载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需要政府、社会
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1. 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政府应该提供普惠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地享受这些
服务。

这意味着在资源分配上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群体的需求,确
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制定政策法规,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强化对公共服
务均等化的监督和管理。

例如,建立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对各地区
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均衡发展,确保每
个地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公共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等,从而
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4. 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
度和便捷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平等地获取公共服务信息和资源。

5. 加强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监督,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6.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均等现象。

总的来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What:何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阐述,十七大报告中两次予以强调,已经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热点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共同财政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缩小发展差距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是根据美国学者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理论,在自由、平等和幸福之间的统筹协调原则有两条,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根据这两条正义原则可以推断基本公共服务的三大原则①(对应关系见表1.1)。

表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原则(三)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成就一、基本生存权方面这里阐述的成就主要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与基本生存权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住房保障和社会救济等。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当今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是国家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支持的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等领域。

对于公民而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实现平等机会、增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地区、群体无法获得相当应当的服务水平,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不符,也会减弱国家的竞争力。

因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要步骤。

问题城乡差距根据我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分配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享受较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则相对缺乏基本公共服务。

这使得农村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服务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地区差异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有所不同,同样需要加以改善。

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也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得不到应得的服务水平,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愈演愈烈。

解决方案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政策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根本因素。

政府要统筹考虑公共资源的分布,尽可能为农村、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公共资源投入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力度,让基本公共服务得到适度增加,尤其是在城乡间要加强协调互动,让之间差异越来越小。

加大资源投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PPP模式等。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政府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其中要重点加强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

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使服务能够及时到位,受惠群众的得到实实在在的惠及,增进民生福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计划
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指不论地域、种族、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所有人都能够平等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为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可以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 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2.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基本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3.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数量和质量。

4.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监测公共卫生相关指标,评估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为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加强公共卫生紧急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紧急应对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疾病传播和保护公众健康。

7. 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和资金保障: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保障,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工作计划是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措施,需要政府、卫生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通过全面推进这些工作,可以逐步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策划方案

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策划方案

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策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区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着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推进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策划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

二、现状分析(一)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一些社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丰富,而在另一些社区则较为匮乏。

这导致了不同社区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存在差异。

一些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居民需求多样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是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文化、健康等领域拓展,这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策略(一)优化资源配置1、加强规划引导根据社区居民的分布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布局。

2、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资源薄弱社区的投入,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提高公共服务的硬件水平。

(二)提高服务质量1、加强人员培训对社区公共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2、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创新服务模式1、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搭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的共享和便捷获取。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优化建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优化建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优化建议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不断实现,落实利民惠民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过,目前我国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政策并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当前社会中,一些边缘地区、偏远乡村地区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少足够的公共设施,人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服务也难以得到提升。

因此,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并加快建设速度和扩大建设范围。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建设任务需要与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匹配。

目前,不少发达地区的建设标准已经透支,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使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成为口号,而成为实现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公共教育服务教育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前提,加强公共教育服务是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一些地区的教育质量较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影响了教育服务能力和质量。

因此,政府应该加快公共教育服务的改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教育设施建设规划,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加强和普及职业教育,使其在职场上得到承认。

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职业能力的提升和熟练度的增加,但是对于一些中低收入人群以及青少年来说,他们仍然缺少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政策,大力推进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此类培训机会,提高其就业能力。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人民健康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中心内容之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李佳炜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团结与稳定的任务,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

从思想渊源、概念界定、服务提供现状及原因、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发现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开始较早,研究范围更加广泛。

而我国学者则更关注政府的职能,强调政府在均等化中的主导作用,并分别就各类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及人群间的公平和可及性展开具体研究。

鉴于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已越来越全面,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建议今后应注重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制定一套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指标和评价体系,使政府提供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述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154-03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团结与稳定的工作,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均等化,社会公平公正就必须贯穿到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与结果中,切实做到让全体公民都能机会均等地享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

对于这一问题,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越来越全面,而且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本文对此作一综合评述,以期使政府提供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主张最早来自于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此主张的发展和更新主要是依托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财政均等化理论。

其中,西方国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公平正义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支持。

(一)均等化思想的渊源“均等”在西方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并且影响非常深远的一种观念,从早期的公平正义思想开始,经过各时期学者的演化与更新,最终发展成为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分配问题[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特性与机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特性与机制
图 1 目标 、 特性 、 制 的逻辑 关 系 机 如图2所示 , 阶段性 目标反映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程度, 特性是决定阶段性 目 的要素, 标 机制是实现 目标
的运行规则。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逻辑
关系。具体来说 , 均等化的 目 标设定具有阶段性特征。目 标的设定处在动态和发展之中, 从初级均
制度安排 , , 因此 构建一个长效而稳定的机制, 包括识别、
参与 、 供给、 保障在内的相互联动和协调运行 的机制 是实 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三、 基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特 性分 析
均瓣 1 l 等目l分 化标 析
式 , 向社会公众公开。从《 并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 , 的基本公共服务 看 所指
包括教育 、 、 文化 就业再就业、 社会保 障、 生态环境 、 公共基
础设施 、 社会治安等领域 , 我们应 以此为范畴再根据公 民
民性 、 系统性 、 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构成了 目标设定的本质
Fe 2 1 b. OI
基 本 公共 服 务 均等 化 : 目标 、 特性 与机制
王 桢 桢
( 广州行政 学 院 公共 管理 学教 研部 ,广 东 广 州 5 0 7 ) 10 0
摘 要 : 基本公 共服 务均等 化是 由不 同阶段 的具体 目标所组 成 的 , 这些 具体 目标 的设 定 与达 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 的施政 目标而得以贯 彻落实, 需要满足四个基本特性 : 科学性 、 公民性 、 系统性
联 动 和 协 调 运 行 的机 制 为 实践 路 径
关 键 词 : 本 公 共 服 务 ; 等 化 ;目标 ; 性 ;机 制 基 均 特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全文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全文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全文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我们不妨来看看内容是怎样的吧,以下是unjs 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全文《规划》秉承“兜住底线,引导预期”“统筹资源,促进均等”“政府主责,共享发展”“完善制度,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标准体系全面建立、保障机制巩固健全、制度规范基本成型,《“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全文。

根据《规划》,在新闻出版领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益保障。

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

加强“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

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双语出版物出版发行、数字化传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创作。

为保障相应任务的实施,具体措施包括:举办“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

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和中小城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城乡阅报栏(屏),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阅读设施建设。

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盲文出版工程、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网络全面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总局规划发展司相关负责人对上述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在重点任务方面,除了提升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继续实施东风工程等,总局还将推动一系列工程的实施。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1.23•【文号】国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1.2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1月23日“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80%;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不断强化,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451万人,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率平均达70%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整合,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残疾人小康进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大病保险覆盖全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和380元,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全国累计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013万套、其中改造棚户区住房219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794万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及对策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及对策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及对策【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接着阐述了城乡公共服务差别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最后提出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确定了基调:包容性增长成为新的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预示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转型期。

围绕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提高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抓手,加速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社会公平正义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期,赋予了更新更深远的社会价值内涵。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它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新确立,预示着一个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淡化功利价值体系的和谐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作了全面的论述:“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体现了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根本原则。

关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相关政策

关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相关政策

关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相关政

中国领导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均等化,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以确保全国人民享有平等、普惠、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

1.教育: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扩大
学前教育覆盖,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推动城乡义
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医疗卫生: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全民医保,提高
保障范围和水平,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的建设和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3.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
水平,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加大对
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

4.文化体育: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广播电视、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文化设施,满足人
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社会服务: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保障,推动
社区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业发展,提高残疾人、儿童、妇女等特
殊群体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领导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
和公共服务机构的支持,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区域间和城乡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
幸福感。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一、引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向所有居民提供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多个领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

二、对教育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这有利于打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对医疗的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医疗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医疗领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同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减少由于医疗条件不足带来的因病致贫问题,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

四、对社会公平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差别将逐渐缩小,各地区的居民将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这有助于减少地区间的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服务。

以上是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它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经贸导刊■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邢伟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 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 务标准(2021版)》(以下简称为《国家标准2021》),为 全国各地提供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划定了底线、明确了责任,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为 今后五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奠 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标准20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弱势群体的急难愁盼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国家标准2021》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 穿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研究制定的各个环节,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将提供标准化的基 本公共服务作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的 重要途径。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围绕公民个体从出 生到死亡各个阶段和不同领域,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 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 各级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以“标 准化”推动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不断缩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做到 细处。

基本公共服务涉及到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的重要手段。

人民希望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更希望享 受均等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公众对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 务职能的新要求,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 服务的客观需求,成为各级政府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从目标走向行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从目标走向行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从目标走向行动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摘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提出之后,海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常州市、佛山市、顺德区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

本文分析了以上三省、两市、一区规划研究案例,重点探讨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均等化规划的深度和实施路径,希望能为各级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规划行动规划1.引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6 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来,引起国家政策层面的持续关注,成为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为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2008年以来,海南、浙江、广东、常州、佛山、顺德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和推进积累了新鲜经验。

2.规划案例分析自2008年以来,海南、浙江、广东、常州、佛山、顺德相继开展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

从六个规划研究案例来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从最初的目标规划逐步走向行动规划,从宏观指标逐步落实到空间坐标,从国家政策导向逐步转变为部门工作指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和措施也逐渐明晰。

2.1《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于2008年7月颁布,是全国首个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的规划。

该规划由海南省财政厅组织编制,系统分析海南省的民生问题,在有限财力下,分清轻重缓急,集中财力建设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民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七项民生工程,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和财政投入计划。

该规划以财政投入为切入点,重点测算各项工程需要的财政投入量和确定财政分成,对财政部门的投入方向和年度预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但七项民生工程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如教育工程仅制定了大班额比例下降到56.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等三项指标。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容提要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应本着范围适中、标准适度的原则,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必须逐步实行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应如何为此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客观必然性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应该均等。

我国有13亿人口,尽管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方面应该是均等的。

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

大体相等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大体均等或相对均等。

当然,这里讲的不是所有公共服务,而是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社会成员的需求千差万别,某些社会成员可能不去享受社会为之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有的家庭可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公立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上学,而是送到私立的学校就读。

这是完全可以的,应该尊重这些社会成员的选择权。

尊重人民的自由选择权与尊重人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并不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目标走向行动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摘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提出之后,海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常州市、佛山市、顺德区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

本文分析了以上三省、两市、一区规划研究案例,重点探讨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均等化规划的深度和实施路径,希望能为各级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规划行动规划
1.引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6 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来,引起国家政策层面的持续关注,成为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为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2008年以来,海南、浙江、广东、常州、佛山、顺德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和推进积累了新鲜经验。

2.规划案例分析
自2008年以来,海南、浙江、广东、常州、佛山、顺德相继开展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

从六个规划研究案例来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从最初的目标规划逐步走向行动规划,从宏观指标逐步落实到空间坐标,从国家政策导向逐步转变为部门工作指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和措施也逐渐明晰。

2.1《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
于2008年7月颁布,是全国首个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的规划。

该规划由海南省财政厅组织编制,系统分析海南省的民生问题,在有限财力下,分清轻重缓急,集中财力建设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民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七项民生工程,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和财政投入计划。

该规划以财政投入为切入点,重点测算各项工程需要的财政投入量和确定财政分成,对财政部门的投入方向和年度预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但七项民生工程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如教育工程仅制定了大班额比例下降到56.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等三项指标。

2.2《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8-2012)》
于2008年7月颁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明确提出要落实中央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重点开展就业促进、社会保障、
教育公平、全民健康、文体普及、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惠民安居、公用设施和民工关爱等十大工程,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明确了责任单位。

该行动计划的亮点是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责任单位,如教育公平工程制定了近20项指标,并明确省教育厅、省农办、省残联为责任单位,有利于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但缺乏明晰的实施路径和财政投入的测算。

2.3《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
于2009年12月颁布,是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该规划由广东省财政厅组织编制,第一次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体、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八项内容。

规划吸收了海南省和浙江省相关规划的优点,制定了完善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财政投入测算,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实施路径、保障支撑与配套措施,涵盖目标、指标、实施、保障,内容系统全面,为广东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方向。

但规划未明确实施主体,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均等化中的权责也需进一步明确。

2.4《常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
于2009年6月由常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第一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延伸到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对中小学、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五类设施进行均等化布局研究,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该研究认为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目前设施均等化的重点是质量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建设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紧密结合是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唯一出路。

2.5《佛山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10-2020)》
于2010年1月由佛山市财政局组织编制,全面落实了广东省均等化规划的要求,并根据佛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可支配能力和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提高了指标的水平,并将规划实施的责任明确到市属部门,增加了规划的可实施性。

作为市级的均等化规划,应当将公共服务的载体——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规划范畴,规划将更具有操作性。

2.6《佛山市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
于2010年8月由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组织、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第一次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设施布局规划相结合,在广东省确定的八项内容的基础上,在均等化理念下,对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体、公共交通等四项设施进行布局规划。

规划将均等化内容提炼为受众、财政、机制和设施四大因素,形成四位一体规划体系和目标、指标、坐标三标合一的规划内容,并针对部门、街镇提出建设计划、财政投入计划和保障机制,实现了目标规划到行动规划的转变,更利于基层部门的实际操作。

3.问题探讨
3.1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
各地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仅教育、卫生、文体、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内容得到公认。

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目前广东省提出的八项内容比较全面,但还需要增加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等内容。

3.2均等化规划的深度
广东省均等化规划提出了目标、指标、实施、保障的内容体系,符合省级政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达到省级均等化规划的要求。

顺德区将均等化规划与设施布局规划同步开展,形成四位一体规划体系和三标合一规划内容,既能指导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又能指导公共财政投入和设施建设,符合市级、区级均等化规划的要求。

3.3均等化的实施路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最终将落实到各行政主管部门,因此传统的目标不利于规划实施,必然要走向行动规划。

从以上案例来看,顺德均等化规划以设施为载体,将均等化目标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并与当地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将均等化目标转化为对部门、街镇的建设计划、财政投入计划,实现了目标规划到行动规划的转变,开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的发展阶段。

图1顺德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特征分析——基于常州市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36-42
[2]韦江绿.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J].城市规划,2011(1):92-9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