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五种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五种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五种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地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而不考虑内部实现细节。

测试人员仅仅通过输入和输出来确定测试用例,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

例如,对于一个登录功能,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能够成功登录。

2.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与黑盒测试相反,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关注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

测试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软件系统的代码,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不同的代码路径和分支。

例如,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一个排序算法是否能够正确地排序输入的数据。

3. 边界值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边界条件,因为很多错误往往发生在边界条件上。

测试人员需要确定各种边界情况,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系统在这些边界情况下的行为。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1到100之间整数输入的功能,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输入0、1、100、101等边界值。

4. 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输入值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因为在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值具有相同的预期行为。

测试人员只需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输入值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每个等价类。

例如,对于一个计算平均成绩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个代表性的输入值,例如80、90、100来设计测试用例。

5. 错误推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设计测试用例,通过推测软件系统可能存在的错误来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对软件系统的深入理解,以确定可能的错误和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例如,测试人员可以推测软件系统在并发访问时可能存在的竞态条件,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并发情况下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第五章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第五章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测试用例的编 写 驱动模块、桩 模块的设计 执行测试用例 记录缺陷
单元测试用例
《缺陷跟踪报 告》
评估 阶段
完备性评估 代码覆盖率评 估
《单元测试报 告》
5.6 单元测试常用工具简介
1. JUnit介绍
2. 在Eclipse中JUnit应用举例
3. Junit+Ant构建自动的单元测试
4. CheckStyle/PMD与FindBug的使用
5.2.1 编码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 建立起来必须遵守的规则 规范: 建议最佳做法,推荐更好方式 实施代码规范的原因: 可靠性 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可移植性
C语言编码规范
规范 规范内容 编号 1 一行代码只做一件事情 2 3 代码行的最大长度宜控制在70-80个字 函数与函数之间,说明语句和执行语句 之间最好加空行 在程序开头加注释,说明基本信息;在 重要函数处加注释,说明其功能 不要漏掉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如果没 有,用void表示 是否 通过
检查要点是代码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是否有 逻辑错误
审查(Inspection)

以会议形式,制定目标、流程和规则


按缺陷检查表(不断完善)逐项检查
发现问题适当记录,避免现场修改
发现重大缺陷,改正后会议需要重开。
走查与审查的比较
准备 走 查 审 查 通读设计和编码 事先准备Spec、程序设计 文档、源代码清单、代码 缺陷检查表等 非正式会议 正式会议 开发人员为主 项目组成员包括测试人员 无 缺陷检查表 会议记录 代码标准规范 无逻辑错误 静态分析错误报告 代码标准规范 无逻辑错误
单元测试的过程与文档管理时间依据任务成果计划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制定测试计划单元测试计划设计阶段单元测试计划提交后单元测试计划软件详细设计说明驱动模块桩模块的设计单元测试用例执行阶段编码完成单元测试用例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执行测试用例记录缺陷缺陷跟踪报评估阶段单元测试用例缺陷跟踪报告缺陷检查表完备性评估代码覆盖率评阿迪达斯三条纹标志是由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迪达斯勒设计的三条纹的阿迪达斯标志代表山区指出实现挑战成就未来和不断达成目标的愿望

第五章系统测试

第五章系统测试
主要是根据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测试需求列 表,验证产品是否符合产品的需求规格。
需求规格说明是功能测试的基本输入。因此先对 需求规格进行分析,明确功能测试的重点。可按照如 下步骤进行:
① 为所有的功能需求(其中包括隐含的功能需求)加 以标识;
② 为所有可能出现的功能异常进行分类分析并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识;
③ 对前面表示的功能需求确定优先级。
第五章系统测试
[本章要点]
系统测试的定义; 系统测试的组织与分工; 系统测试的类型; 系统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系统测试的案例分析。
[本章目标]
▪ 进一步理解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区别; ▪ 掌握系统测试的概念; ▪ 熟悉主要的系统测试类型及其特点; ▪ 了解系统测试的过程; ▪ 重点理解如何把黑盒测试技术运用到系统测试中。
14.检查多次使用back键的情况
15. search检查 16.输入信息位置 17.上传下载文件检查 18.必填项检查 19.快捷键检查 20.回车键检查 二、协议一致性测试(Protocol Conformance Testing)
分布式系统中,很多计算功能的完成需要由分布式 系统内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进行通信、交换信息、协调合 作来完成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协议)。 所以要 进行协议测试。
从网络管理软件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从现有的流量 监控软件获取流量信息,这样可以得到现有网络的基本 结构,并进行流量分析和冲突检测。
3、应用在服务器上性能的测试
采用工具监控资源使用情况。
实施测试的目的是实现服务器设备、服务器操作系 统、数据库系统、应用在服务器上性能的全面监控,测 试原理如图5-2。
文件 服务器
并发性能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 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 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 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一、定义
测试用例是指由测试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需求,设计出的一系列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的集合,用来检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文档或者测试案例的总称。

二、设计流程
1. 收集需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提取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具体内容;
2. 识别测试对象:根据软件功能和性能需求,识别出关键的测试对象;
3. 构建测试场景:结合测试对象,根据软件的具体要求,构建出符合测试要求的测试场景;
4. 确定测试步骤:根据每个测试场景,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重要测试步骤;
5. 编写用例:将上述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整合到一起,并按照某种规范用文档的形式描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测试用例;
6. 执行用例:按照用例中的步骤,对软件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三、编写说明
1. 测试用例的编写应该清晰易懂、简洁、具体、可行;
2. 测试用例中的步骤应该表达清楚,要能够准确地描述测试者
所进行的操作;
3. 测试用例中的预期结果应该清楚明确,要能够准确地反映软件在测试者进行步骤操作后应该出现的结果;
4. 测试用例应该有明确的测试目的和依据,如果某个用例无法覆盖某个测试目标,可以考虑增加新的用例,或者调整原有的用例;
5. 测试用例应该与其它的用例相互补充,如果测试者发现某个用例不能够满足测试需求,应该及时修改或者重新设计新的用例。

第05章 5.5 正交测试法

第05章 5.5 正交测试法
为了减轻这种不确定性的问题,他用正交表法重新设计了测试用例,此时测试 用例只有422个。用这422个测试用例去测试发现了41个缺陷,开发人员修复缺陷, 然后软件就发布了。
在使用的两年时间内,凡被测试到的领域都没有再发现缺陷,因此在发现缺陷 这方面,此测试计划是100%有效。据测试负责人估计,如果AT&T采用1000个测试 用例的测试计划,可能仅仅只发现这些缺陷中的32个。
❖ 表中的因素数(变量)>=5
❖ 表中至少有二个因素的水平数(变量的取值)>=2 至少有另外二个因素的水平数>=3 还至少有另外一个因素的水平数>=6
❖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L49(78)、 L18(3661))
❖ 结果: L18(3661)
L18(3661)
变量映射
A:0A1、1A2 B:0B1、1B2 C:0C1、1C2、2 C3 D:0D1、1D2、3D3 E:0E1、 1E2、2E3、3E4、4E5、5E6
什么是正交表?
在介绍正交表之前,现介绍两个概念:
❖ 什么是因素(Factor) 在一项试验中,凡欲考察的变量称为因素(变量)。
❖ 什么是水平(位级) (Level) 在试验范围内,因素被考察的值称为水平(变量的取
值)。
什么是正交表?(续)
正交表是一个二维表格,它的构成如下:
❖ 行数(Runs):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即试验的次数。 ❖ 因素数(Factors):正交表中列的个数。 ❖ 水平数(Levels):任何单个因素能够取得的值的最大个数。
正交表中的包含的值为从0到 “水平数-1”或从1到“水平 数”。 ❖ 正交表的表示形式: L行数(水平数因素数)
正交表的一个实例:L8(27)
正交表的正交性
❖ 整齐可比性

测试用例的设计技术有哪些内容

测试用例的设计技术有哪些内容

测试用例的设计技术有哪些内容测试用例的设计技术是软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测试的覆盖率和测试效果。

在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技术,以确保测试用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将输入域划分为多个等价类,并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到不同的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输入域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主要关注输入域的边界值。

通过选取输入域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可以更好地发现输入域的异常情况。

3. 判定表方法判定表方法是一种基于决策表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将软件的决策规则表示为一个判定表,并根据判定表来生成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覆盖到不同的决策路径,提高测试的效果。

4. 状态转换法状态转换法是一种基于状态机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将软件系统的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表示为一个状态转换图,并从图中选取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覆盖到不同的状态和状态转换路径。

5. 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一种基于错误假设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假设软件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据此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主动发现软件系统中的潜在问题。

6. 场景法场景法是一种基于用户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以用户的使用场景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提高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7. 成对测试法成对测试法是一种基于组合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将可能的输入值组合成不同的测试用例,并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输入值之间的交互问题。

8. 正交试验法正交试验法是一种基于正交表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需求,选取合适的正交表,并从表中选取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到不同的测试需求。

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测试⽤例的⼏种设计⽅法⼀、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主要适⽤于单个输⼊条件,输⼊为数值型的情况,如果输⼊规定了输⼊区间,可划分出⼀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效等价类;如果输⼊只规定了输⼊范围,可划分出⼀个有效等价类,⼀个⽆效等价类。

⼆、边界值边界值⽅法也是适⽤于单个输⼊条件的情况,输⼊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三、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主要是测试设计⼈员的测试经验相关,测试经验不同,设计出来的测试⽤例也区别很⼤。

四、因果图法因果图⽅法考虑输⼊的组合,特别适⽤于多个输⼊条件相关有关联⼜相互约束的情况。

设计步骤:1)罗列出输⼊与输出;2)根据输⼊与输出画出因果图;3)标出约束跟限制;4)把因果图转化成判定表;5)根据判定表的每⼀列设计测试⽤例。

五、判定表驱动法判定表适合于解决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

将各种逻辑的组合罗列出来,避免遗漏。

不能表达重复的操作。

判定表包括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

条件桩:列出所有条件,次序⽆关;条件项:列出所对应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取值;动作桩: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次序⽆关;动作项: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情况下采取的操作。

设计步骤:1)确定规则个数,条件及各条件取值的组合;2)列出条件桩、动作桩;3)列出条件项;4)列出动作项;5)初始化判定表;6)规则简化、合并。

六、正交法当输⼊条件很多时,因果图等设计⽅法设计出来的⽤例数往往多的惊⼈,⽤正交法可有效减少⽤例数。

正交法的核⼼思想是从⼤量测试数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点来测试,从⽽减少测试⽤例数。

设计步骤:1)确定因⼦并画出正交表草图;2)填充各因⼦的状态值;3)加权筛选;4)根据筛选过的正交表设计测试⽤例。

七、功能图法功能图法适合于⽤来设计程序的控制结构的测试⽤例。

有顺序、选择、重复三种控制结构。

设计步骤:1)画出功能图;2)⽣成局部测试⽤例;3)⽣成测试路径;4)合成测试⽤例。

⼋、场景法场景法特别适⽤于控制流清晰的系统。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全)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全)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全)等价类划分方法:一.方法简介1.定义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1)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2)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3.划分等价类的标准:1)完备测试、避免冗余;2)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3)并是整个集合:完备性;4)子集互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5)同一类中标识(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同一等价类中,往往处理相同,相同处理映射到"相同的执行路径"。

4.划分等价类的方法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如:输入值是学生成绩,范围是0~100;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举例说明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举例说明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举例说明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基本单位,它是根据需求规格、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的描述。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决定了测试覆盖的程度和测试效果,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将输入域划分为若干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代表进行测试。

等价类即具有相同功能或特性的输入数据的集合,因此只需测试代表性的输入数据即可覆盖整个等价类。

例如,对于一个用户登录的测试用例,可以将密码输入分为长度为0、小于最小长度、等于最小长度、大于最小长度的等价类,并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具体密码进行测试。

2.边界值法边界值法是基于输入值的边界和特殊值进行测试。

由于输入值的边界和特殊值往往是导致软件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重点测试这些值可以有效地增加测试覆盖度。

例如,对于一个输入范围为1-100的测试用例,可以测试输入值为1、100、0、101,以及大于最大值和小于最小值的情况。

3.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根据开发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背景,推测出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基于经验和直觉,能够快速发现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测试覆盖度相对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使用。

例如,对于一个表单提交的测试用例,根据经验可能会存在表单验证、字段长度限制、特殊字符过滤等错误,可以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4.判定表驱动法判定表驱动法是根据系统的规则和逻辑,设计一个判断表,并利用表中的条件和结果进行测试。

判定表通常由条件列、动作列和预期结果列组成,以根据不同条件产生不同的动作和结果。

通过覆盖判定表中的各种条件和结果组合,可以有效地测试系统的各个分支和边界条件。

例如,对于一个购物车下单的测试用例,可以设计一个判定表,包含条件列(如库存量、金额、优惠券等)、动作列(如提交订单、提示库存不足等)和预期结果列(如订单状态、余额变化等)。

5.数据驱动法总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设计。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5.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5.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


以字母开头
以字母开头 A04
格式需求
以字母结尾 A05 以字母或数字结尾 以数字结尾 A06
密码
非空要求
确认密码 一致性要求
不能为空 与密码一致
非空
A0数据是一组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则可 确立若干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例如,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会员管理,如京东商城, 有普通会员、金牌会员、铜牌会员、钻石会员等,不同会员的积分规则、优惠策略不同,故 设计用例时可划为若干等价类分别考虑。
(5)若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某些规则,则可确立一个符合规则的有效等 价类和若干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的无效等价类。 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个体在程序中处理方式不同时,应将该等价类再进一步划分为更 小的等价类。例如,上述例子中的由非汉字构成无效等价类,可继续分为特殊符号、字母或 数字等无效等价类。针对被测对象的输入域等价类而言,所有有效等价类及无效等价类的并 集即是整个输入域,而有效等价类及无效等价类的交集为空集。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确定被测对象的输入域等价类后,可将有效等价类及无效等价类根据一 定的格式(见下表)填入表格。
等价类的概念
等价是指某类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或特性,在此集合中个体之间因外部输入引起的响应基本 无差异。对于软件测试而言,等价类即是某个测试对象的输入域集合,在此集合中,单个个 体对于揭露被测对象缺陷的效用是等价的,即输入域中的某个体如能揭露被测对象的某种缺 陷,那么该集合中的其他个体都能揭露该缺陷,反之亦然。
测试项 需求规格 有效等价类 编号 无效等价类 编号
等价类设计步骤
获取有效等价类及无效等价类后,即可着手设计用例。测试用例设计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为每一个有效等价类或无效等价类设定唯一编号,有效等价类统一编号,无效等价类统 一编号。

如何编写测试用例及测试规范

如何编写测试用例及测试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连贯性
1、对于系统业务流程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 接口,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页面链接,页面链 接是否正确;
2、对于模块业务流程来说,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 统,其内部功能接口是否连贯
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全面性 1、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各种路径 2、应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个业务 3、应考虑存在跨年、跨月的数据 4、大量数据并发测试的准备 5、系统中各功能、业务的异常情况
什么是测试用例:
什么是测试用例呢? 测试用例其实就是一个个你测试的想法,你有了这些想法以后, 详细地写下来,就成了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简明扼要的标题; (2)详细的步骤; (3)正确的预期结果。
我们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例如:我们在测试记事本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应当 测试一下这个软件能不能编辑中英文混合输入的内容,如下图 所示。为了准确地实现我们想要测试的思想,我们要把它写下 来,并且写下的内容要让任何人来看都没有歧义。
预期结果: 1. 文件的内容是“学习编写TestCase”,如下图所示。
优先级:
测试用例还有一个优先级的概念,就是用来区分哪些 用例更重要。一般可以分为5个级别,分别用0-4来表示, 数字越小表示越重要。如果项目小,优先级的好处不容易 显现出来。当项目比较大,时间又不宽裕时,可能只能执 行更重要的测试用例,这个时候优先级的重要性就体现出 来了。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主要步骤是: (1)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划分(层层分解与展开),分解成 具体的、相对独立的基本功能。 (2) 根据基本功能的质量需求,找出影响其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 ,每个因素的取值可以看作水平,多个取值就存在多个水平。 (3) 确定待测试软件中所有因素及其权值,这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确保 全面、准确。 权值是依据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发生的频率和质量的需求来确定的。 (4) 加权筛选,生成因素分析表。 (5) 利用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正交表的每一行,就是一条测试用例。考 虑交互作用不可忽略的处理因素和不可混杂的原则,有交互作用的组合优 先安排。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检测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以及发现潜在的缺陷。

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八大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猜测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测试法、状态转换测试法、路径测试法和场景测试法。

下面将对这八大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根据输入值的有效类别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根据输入值的特征和限制条件,将输入值划分为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值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只需选择一个典型的输入值进行测试即可。

例如,对一个要求输入0-100之间的整数的程序,可以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0的整数、0-100之间的整数以及大于100的整数。

2.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根据输入值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通常在输入值的边界处可能存在错误和异常的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边界条件。

例如,对一个要求输入1-100之间的整数的程序,可以选择1、100两个边界值以及1和100之间的数作为测试用例。

3.错误猜测法:错误猜测法是通过猜测可能存在的错误,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是否能正常处理这些错误情况。

例如,在一个登录系统中,可以猜测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然后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来测试系统是否能正确地处理这些错误情况。

4.因果图法:5.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通过建立决策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决策逻辑的表格,其中包含了系统所有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输出结果。

通过对决策表进行覆盖分析,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例如,在一个银行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账户类型、账户余额和交易金额等因素,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不同交易类型的处理逻辑。

6.状态转换测试法:状态转换测试法是适用于状态机模型的一种测试方法。

状态机是描述系统行为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通过对状态之间的转换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软件测试实践教程-第5章功能测试

软件测试实践教程-第5章功能测试

策略 By ID By Name
描述 通过元素ID属性定位元素 通过元素Name属性定位元素
By Class name
通过元素Class name属性定位元素
By tag name By link text By partial link text By CSS By XPath
通过HTML标记名定位元素 通过文本定位链接 通过部分文本定位链接 通过CSS定位元素 通过XPath定位元素
功能测试一般采用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 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因果图法 场景法 正交试验法 错误猜测法
1.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 输入域划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集,并且划分的各 个子集是由等价关系决定的,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 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实践教程》
第五章 功能测试
兰景英
清华大学出版社
目录
1
功能测试基础
2
QuickTest
3
Selenium
4
功能测试实验
第一节 功能测试基础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也称为行为测试,是根据产品特性、操作描述 和用户方案,测试一个产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功能 测试是为了确保程序以期望的方式运行而按功能要求对 软件进行的测试。
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同时考虑 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1) 按区间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就可确定一个 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输入学生成绩,范围是0到100;
0
100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哪些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哪些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保证软件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覆盖了不同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输入框,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小于1、1到100之间、大于100这三个等价类,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在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对边界值进行重点测试。

因为很多软件错误往往发生在边界值处,所以对边界值进行充分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输入框,边界值为1和100,我们需要分别测试这两个边界值及其附近的值。

3.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因果图,然后根据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从而设计出更全面的测试用例。

4. 判定表方法。

判定表方法是一种将不同的输入条件和其对应的输出结果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判定表,然后根据判定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输入条件较多、相互之间存在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测试不同的组合情况。

5. 状态转换法。

状态转换法适用于测试有状态的系统,它通过分析系统中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充分地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发现潜在的错误。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测试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高效、全面的测试用例,保证软件质量。

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指导书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4)1.1 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 (4)1.2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4)1.3 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 (4)第2章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4)2.1 测试计划阶段 (4)2.2 测试设计阶段 (4)2.3 测试执行阶段 (4)2.4 测试总结阶段 (4)第3章软件测试方法 (4)3.1 黑盒测试 (4)3.2 白盒测试 (4)3.3 灰盒测试 (4)3.4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5)第4章软件测试类型 (5)4.1 单元测试 (5)4.2 集成测试 (5)4.3 系统测试 (5)4.4 验收测试 (5)第5章测试用例设计 (5)5.1 测试用例的组成 (5)5.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5)5.3 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与分类 (5)5.4 测试用例的维护 (5)第6章缺陷管理 (5)6.1 缺陷生命周期 (5)6.2 缺陷报告 (5)6.3 缺陷跟踪与解决 (5)6.4 缺陷分析 (5)第7章自动化测试 (5)7.1 自动化测试概述 (5)7.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5)7.3 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5)7.4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5)第8章功能测试 (5)8.1 功能测试概述 (5)8.2 功能测试指标 (5)8.3 功能测试方法 (5)8.4 功能测试工具 (5)第9章安全测试 (5)9.1 安全测试概述 (5)9.3 安全测试工具 (6)9.4 安全测试策略 (6)第10章兼容性测试 (6)10.1 兼容性测试概述 (6)10.2 硬件兼容性测试 (6)10.3 软件兼容性测试 (6)10.4 网络兼容性测试 (6)第11章用户体验测试 (6)11.1 用户体验测试概述 (6)11.2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 (6)11.3 用户体验测试工具 (6)11.4 用户体验测试流程 (6)第12章软件测试团队与项目管理 (6)12.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6)12.2 测试人员职责与技能要求 (6)12.3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6)12.4 测试过程改进与优化 (6)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6)1.1 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 (6)1.2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7)1.3 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 (7)第2章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7)2.1 测试计划阶段 (7)2.2 测试设计阶段 (8)2.3 测试执行阶段 (8)2.4 测试总结阶段 (9)第3章软件测试方法 (9)3.1 黑盒测试 (9)3.1.1 测试方法 (9)3.1.2 应用场景 (10)3.2 白盒测试 (10)3.2.1 测试方法 (10)3.2.2 应用场景 (10)3.3 灰盒测试 (10)3.3.1 测试方法 (10)3.3.2 应用场景 (10)3.4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11)3.4.1 静态测试 (11)3.4.2 动态测试 (11)第4章软件测试类型 (11)4.1 单元测试 (11)4.2 集成测试 (12)4.3 系统测试 (12)第5章测试用例设计 (12)5.1 测试用例的组成 (12)5.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3)5.3 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与分类 (13)5.4 测试用例的维护 (14)第6章缺陷管理 (14)6.1 缺陷生命周期 (14)6.1.1 缺陷生命周期的阶段 (14)6.1.2 缺陷状态转换 (15)6.2 缺陷报告 (15)6.2.1 缺陷报告的要素 (15)6.2.2 缺陷报告的撰写规范 (15)6.3 缺陷跟踪与解决 (15)6.3.1 缺陷跟踪 (15)6.3.2 缺陷解决 (15)6.4 缺陷分析 (16)6.4.1 缺陷分布分析 (16)6.4.2 缺陷原因分析 (16)6.4.3 缺陷预防与改进 (16)第7章自动化测试 (16)7.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6)7.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6)7.3 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17)7.4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17)第8章功能测试 (17)8.1 功能测试概述 (17)8.2 功能测试指标 (18)8.3 功能测试方法 (18)8.4 功能测试工具 (18)第9章安全测试 (19)9.1 安全测试概述 (19)9.1.1 安全测试的定义 (19)9.1.2 安全测试的意义 (19)9.1.3 安全测试与其他测试类型的区别 (19)9.2 安全测试方法 (19)9.2.1 静态分析 (19)9.2.2 动态分析 (20)9.2.3 渗透测试 (20)9.3 安全测试工具 (20)9.3.1 静态分析工具 (20)9.3.2 动态分析工具 (20)9.3.3 渗透测试工具 (20)9.4 安全测试策略 (20)9.4.2 风险评估 (21)9.4.3 分阶段进行安全测试 (21)9.4.4 结合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 (21)9.4.5 持续安全测试 (21)第10章兼容性测试 (21)10.1 兼容性测试概述 (21)10.2 硬件兼容性测试 (21)10.3 软件兼容性测试 (21)10.4 网络兼容性测试 (22)第11章用户体验测试 (22)11.1 用户体验测试概述 (22)11.2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 (22)11.3 用户体验测试工具 (23)11.4 用户体验测试流程 (23)第12章软件测试团队与项目管理 (24)12.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24)12.2 测试人员职责与技能要求 (24)12.3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25)12.4 测试过程改进与优化 (25)以下是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指导书的目录结构: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1.1 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1.2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1.3 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第2章软件测试生命周期2.1 测试计划阶段2.2 测试设计阶段2.3 测试执行阶段2.4 测试总结阶段第3章软件测试方法3.1 黑盒测试3.2 白盒测试3.3 灰盒测试3.4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第4章软件测试类型4.1 单元测试4.2 集成测试4.3 系统测试4.4 验收测试第5章测试用例设计5.1 测试用例的组成5.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5.3 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与分类5.4 测试用例的维护第6章缺陷管理6.1 缺陷生命周期6.2 缺陷报告6.3 缺陷跟踪与解决6.4 缺陷分析第7章自动化测试7.1 自动化测试概述7.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7.3 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7.4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第8章功能测试8.1 功能测试概述8.2 功能测试指标8.3 功能测试方法8.4 功能测试工具第9章安全测试9.1 安全测试概述9.2 安全测试方法9.3 安全测试工具9.4 安全测试策略第10章兼容性测试10.1 兼容性测试概述10.2 硬件兼容性测试10.3 软件兼容性测试10.4 网络兼容性测试第11章用户体验测试11.1 用户体验测试概述11.2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11.3 用户体验测试工具11.4 用户体验测试流程第12章软件测试团队与项目管理12.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12.2 测试人员职责与技能要求12.3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12.4 测试过程改进与优化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1.1 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并具备高质量、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 (4)1.1 软件测试概述 (4)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4)1.2.1 软件测试目的 (4)1.2.2 软件测试原则 (4)1.3 软件测试分类 (4)1.3.1 按照测试阶段划分 (4)1.3.2 按照测试方法划分 (5)1.3.3 按照测试内容划分 (5)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5)2.1 测试计划的制定 (5)2.1.1 目标与范围 (5)2.1.2 测试依据 (5)2.1.3 测试方法与工具 (5)2.1.4 测试团队组织 (5)2.1.5 测试阶段划分 (6)2.1.6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6)2.2 测试策略的确定 (6)2.2.1 功能测试策略 (6)2.2.2 功能测试策略 (6)2.2.3 兼容性测试策略 (6)2.2.4 安全性测试策略 (6)2.2.5 用户体验测试策略 (6)2.3 测试资源与时间安排 (6)2.3.1 测试资源 (6)2.3.2 时间安排 (6)2.3.3 测试进度监控 (7)第3章测试需求分析 (7)3.1 需求文档审查 (7)3.1.1 目的 (7)3.1.2 方法 (7)3.1.3 输出 (7)3.2 需求测试范围确定 (7)3.2.1 目的 (7)3.2.2 方法 (7)3.2.3 输出 (7)3.3 需求测试用例设计 (8)3.3.1 目的 (8)3.3.2 方法 (8)3.3.3 输出 (8)第4章测试设计与规划 (8)4.1.1 测试级别 (8)4.1.2 测试类型 (8)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4.2.1 等价类划分法 (9)4.2.2 边界值分析法 (9)4.2.3 因果图法 (9)4.2.4 错误推测法 (9)4.3 测试数据准备 (9)4.3.1 测试数据收集 (9)4.3.2 测试数据整理 (9)4.3.3 测试数据创建 (9)4.3.4 测试数据管理 (9)第5章单元测试 (10)5.1 单元测试概述 (10)5.2 单元测试方法与工具 (10)5.2.1 单元测试方法 (10)5.2.2 单元测试工具 (10)5.3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 (10)5.3.1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0)5.3.2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步骤 (10)5.3.3 单元测试用例示例 (11)第6章集成测试 (11)6.1 集成测试策略 (11)6.1.1 目的与原则 (11)6.1.2 测试范围 (11)6.1.3 测试环境 (11)6.2 集成测试方法 (12)6.2.1 按照模块耦合度进行集成 (12)6.2.2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12)6.2.3 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12)6.2.4 灰盒测试 (12)6.3 集成测试用例编写 (12)6.3.1 用例设计原则 (12)6.3.2 用例编写规范 (12)6.3.3 用例管理 (12)第7章系统测试 (13)7.1 系统测试概述 (13)7.2 功能测试 (13)7.2.1 目的 (13)7.2.2 测试方法 (13)7.2.3 测试内容 (13)7.3 非功能测试 (13)7.3.1 功能测试 (13)7.3.3 安全测试 (14)7.3.4 兼容性测试 (14)7.3.5 可用性测试 (14)7.3.6 可靠性测试 (14)第8章验收测试 (14)8.1 验收测试策略 (14)8.1.1 目的 (14)8.1.2 范围 (14)8.1.3 测试环境 (15)8.1.4 测试团队 (15)8.1.5 测试时间安排 (15)8.2 验收测试方法 (15)8.2.1 功能测试 (15)8.2.2 非功能测试 (15)8.2.3 系统集成测试 (16)8.3 验收测试用例编写 (16)8.3.1 用例设计原则 (16)8.3.2 用例编写规范 (16)8.3.3 用例评审 (16)第9章回归测试与缺陷管理 (16)9.1 回归测试策略 (16)9.1.1 回归测试目的 (16)9.1.2 回归测试范围 (16)9.1.3 回归测试方法 (16)9.1.4 回归测试执行 (17)9.2 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7)9.2.1 缺陷识别 (17)9.2.2 缺陷报告 (17)9.2.3 缺陷跟踪 (17)9.2.4 缺陷关闭 (17)9.3 缺陷预防与跟踪 (17)9.3.1 缺陷预防措施 (17)9.3.2 缺陷跟踪机制 (18)第10章测试总结与评估 (18)10.1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18)10.1.1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18)10.1.2 缺陷统计与分析 (18)10.1.3 覆盖率分析 (18)10.2 测试报告编写 (18)10.2.1 报告结构 (18)10.2.2 测试报告内容 (18)10.2.3 报告撰写要求 (19)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与改进建议 (19)10.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19)10.3.3 改进建议 (19)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和提升软件质量,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及用户期望。

测试用例ppt课件

测试用例ppt课件
通过上面的种种分析表明,只进行模块测试是不够的,而集成测试 就是针对避免上述的错误而提出的一种测试方法,其实按照模块之间的 依赖接口关系图进行的测试。
4.3 集成测试
4.3.1 集成测试的适用范围、主要任务及测试步骤 被测模块和与它相关的驱动模块及装模块共同构成了一个“测试环
境”。
4.3 集成测试
4.3.2 集成测试的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测试方法把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直
接影响到测试成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工具的选择等。 通常有以下两种集成测试方法。
非增式集成测试法:独立地测试该程序的每个模块,然后再把它们 组合成整个程序的方法。
增式集成测试法:把下一个待测试的模块组合到已经测试过的那些 模块上去,再进行测试的方法。
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6)功能模块测试用例的通用化和复用化使软件测试易于开展。 (7)根据测试用例的操作步骤和执行结果,可以方便地书写软件测
试缺陷报告。 (8)可以根据测试用例的执行等级,实施不同级别的测试。 (9)可以分析软件缺陷和程序模块质量提供依据。 (10)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出软件隐藏的缺陷。 (11)测试用例内容清晰、格式一致、分类组织。
5.2 测试用例的设计
5.2.1 测试用例设计说明 软件工程师必须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的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以下的内容: (1)测试用例应具有代表性:即测试用例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
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极限的输入数据 、操作和环境等。
(2)测试结果具有可判断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 ,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地期望结果。
4.3 集成测试
一些模块单独能够工作,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工作。程序 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影响功能的发 挥。可能的原因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内容、步骤和编写
• 设计测试用例的基本要求 名称和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用例场景、测试追踪、测试活动、 测试用例内容描述、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真是结果、 评价测试结果的准则、前提和约束、测试的输入、测试终止条件; 测试的初始化要求包括:硬件配置、软件配置、输出设备的相关输出信 息、测试系统的配置情况、参数设置、其他 •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根据被测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被测试功能点设计测 试用例、根据软件性能指标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软件的兼容性要求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软件的国际化用户要求设计国际化测试用例。 2.根据软件的组成元素设计测试用例:设计联机帮助和文档手册的测试 用例、设计软件的模板等数据文档的测试用例。 3.根据软件的开发阶段设计测试用例:单元测试设计用例、集成测试设 计用例、系统测试设计用例、确认测试设计用例。
5.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内容、步骤和编写
• 设计测试用例的前提 1.为什么要设计测试用例; 2.谁来编写测试用例,要安排几个人来编写,分配多长时间编写测试用 例; 3.测试用例写给谁看,多少人将使用测试测试; 4.怎么在测试用例的成本、质量和效率方面达到平衡。 • 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搞清楚软件的任务剖面,使软件测试用例具有代表性。 2.软件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 3.软件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 4.基于测试需求的原则,应按照测试级别的不同要求设计测试用例。 5.基于测试方法的原则。 6.兼顾完整性和效率的原则。
第五章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5.1测试用例基础
因为人们可能进行穷举例测试,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提 高测试效率,必须要从数量极大的可用测试数据中精心选出 具有代表性或特殊性的测试数据来进行测试,即设计测试用 例。在实践中,人们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 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针对软件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 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 路径的测试构成了测试用例集。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用例的生成成为软件测试的关键 任务和难点。据统计,在所有的软件测试的开销中,约40% 花费在设计测试用例上。
5.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内容、步骤和编写
• 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 1.从软件需求文档中,找出待测试软件/模块的需求,通过分析、理解, 整理成测试需求,清楚被测试对象具有哪些功能。 2.业务流程分析测试,主流程是什么,条件备选流程是什么,数据流向 是什么,以及关键的判断条件是什么等。 3.测试用例设计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 压力测试等,以便发现更多的隐藏bug. • 设计测试用例的六个方面 功能、关联、流程、升级、安全、性能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1.预备工作:理解软件任务书和需求所规定的内容、应事前与软件设 计人员进行多次交流,详细了解软件实际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要对照软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根据软件运行的环境要求和现 有的条件确定测试设备,拟定可行的测试计划、针对划分出的每个 功能,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确定输入条件、对典型故障、时间特性、 干扰条件状态和中断安全性等特定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5.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内容、步骤和编写
• 测试用例库的设计原则 1.针对性:测试用例要有其针对的训练目的; 2.延续性:尽量和学生前期所学的程序设计基础相结合; 3.应用性:测试用例尽量使学生大量接触的软件系统; 4.工具使用:在软件测试中,为了避免大量重复工作,需使用相关测试工具; 5.多样性:使其与目前主流软件应用相对应。 • 设计测试用例考虑的因素 1.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说明。 2.针对需求,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有作用、各个功能是否有错误。 3.是否存在混合类型运算、表达式符号是否有错、精度是否满足。 4.程序中是否有误解或用错了运算符优先级。 5.是否在不同数据类型的对象之间进行比较。 6.是否存在死循环。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定义 测试用例是指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为特定的目的, 按照一定顺序执行的与测试目标相关的一系列测试, 将测试数据作为输入来执行被测试程序,判断被测 试程序的动态行为和运行结果以发现序bug或功 能bug等。让软件系统在这一系列测试情况下运行, 来检验是否能正常运行并达到程序实现所预设的执 行结果。测试用例是执行测试的最小实体。 测试用例可用一个三元组(P,S,T)来描述,其 中P表示程序;S表示规范,是于测试相关的所有 信息源;T表示测试用例。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的要求 1. 完整性:体现中断测试、临界测试、压力测 试、性能测试等方面 2. 准确性:要能够根据测试用例描述的输出得 出正确的结论,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描述 3. 明确性:好的测试用例的每一步都应该有相 应的作用,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应该出现一 些无用的操作步骤。最大操作步骤最好控制 在10~15步之间 4. 清晰性:描述清晰,步骤条理清晰,测试层 次清晰
5.1测试用例基础
5.可维护性: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等原 因的影响,常常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 增加、删除等 6.适当性:测试用例应适合特定的测试环境以及 符合整个团队的测试水平,如纯英语环境下的 测试用例最好使用英文编写 7.可复用性:要求不同测试者在相同的测试环境 下使用相同的测试用例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8.其他:如可追溯性、可移植性也是对测试用例 的要求
5.1测试用例基础
• 覆盖率标准 1.语句覆盖率最低不能小于80%; 2.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应达到100%; 3.测试需求覆盖率应达到100%; • 测试用例的全过程 1.测试条件标识:首先确定测试什么,并且对测试条件进行优先级划分。 2.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会产生一系列包含特定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 其他相关信息的测试用例。 3.测试用例编写和实现:编写测试用例指测试工程师根据需求规约、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等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4.测试用例评审和修改:原则上用例像程序一样,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可以通 过,实际工作中通常进行一次。 5.测试用例执行:通过运行测试用例来测试被测系统,并记录到测试用例执行 报告中。 6.测试用例升级/维护和管理:随着软件产品不断修改、升级,对应的用例也需 要升级维护。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时间 未测试用例标明时间或者版本可以起到一种基准的作用。 标明项目进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使用例直接和需求 基线、软件版本对应。当程序变更时改变用例的状态, 并更新测试用例版本。 • 测试用例的优先级 1.测试计划中的重要的版块功能和业务流程; 2.测试计划中比较重要的模块功能和业务流程; 3.测试计划中次重要的模块功能和业务流程; 4.测试计划中不重要的模块功能和业务流程; 5.系统小单元、系统容错功能。 注意:对于A、B级应重点考虑。
基本的测试用例要能够测试被测软件的大部分功能,并且最重要的功能需要从不同侧面重复地进行 验证。 当在基本的测试用例中发现并已经认定有错时,为了进一步确认并判断bug发生的位置时可以启用 附加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文档 详细测试用例文档与详细测试计划文档相对应,它描述了详细测试计划文档列出的需要执行的每个测 试用例的执行步骤,以及测试所需要的数据,给出了测试的期望结果。如当软件的功能规格说 明、软件的需求更改后或需要添加更多的测试输入时,就要及时更新文档,另外,当修改了测 试用例的优先级或添加了使用场景或功能测试用例时,也要及时更新这两个文档。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的作用 5. 分析bug的标准:通过收集bug,对比测试用例和bu g数据库,分析确定是漏测还是bug复现。 6. 测试用例有利于发现判断与控制流中的bug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的内容 测试用例包括两部分: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1.软件或项目的名称;2.软件或项目的版本;3.测试用 例的编号,可以是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4. 测试用例的测试目标: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 执行的目的或方法;5.功能模块名:测试用例的被测功 能点描述;6.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7.测试用例的测试 运行环境;8.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9.本测试的前置条 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满足的条件,如对数据库的访问 权限;10.测试用例的执行方法:步骤号、操作步骤描 述、测试数据描述;11.测试期望的结果和执行测试的 实际结果;12.其他辅助说明;13.测试执行日期。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的分类
1.根据测试过程中具体涉及问题类型及测试需求:功能性测试用例、界面测试用例、数 据处理测试用例、流程测试用例、安装测试用例; 2.一般在测试中为每个测试需求至少编制两个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用于证明该需求已 经满足,通常称做正面测试用例、另一个测试用例反映某个无法接受、反常或意外 的条件或数据,用于论证只有在所需条件下才能够满足该需求,这个测试用例称做 负面测试用例; 3.测试用例是输入、执行条件和一个特殊目标所开发的预期结果的集合:需求测试用例 (测试是否符合需求规范)、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是否符合系统逻辑结构)、代码 测试用例(测试代码的逻辑结构和使用的数据); 4.根据测试的目的,也可以将测试用例分为基本的和附和的两类;
5.1测试用例基础
• 测试用例的误区 1. 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设计员或分析设计员来定制,而不 是普通的测试员 2. 测试观点应由分析设计员确立,与测试人员无关 3. 测试工作展开与项目立项后,而不是代码开发完成之 后 4. 测试用例的测试对象不仅是源代码,还包括需求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 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使用手册等各阶段的文档
5.2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内容、步骤和编写
4.白盒设计和黑盒设计测试用例:白盒设计方法又分为逻辑覆盖法和基 本路径测试法,也可以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方法等。 而黑盒设计方法分为等价类划分法、分界值划方法、错误推测法、 因果图法等。 5.测试用例覆盖:正确性测试、容错性测试、完整性测试、接口间测试、 数据库测试、边界值分析法、压力测试、可移植性、等价划分、错 误推测、比较测试、可理解性、效率、回归测试。 6.测试用例评审:测试用例设计完后,最好能过增加评审过程。测试用 例应该由与产品相关的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评审,提交评 审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更新测试用例。 7.设计测试用例时注意三点:应该避免依赖先前测试用例的输出、在整 个单元测试设计中,主要的输入应该是被测单元的设计文档、测试 用例设计过程中,往往可以在软件构建前就发现bug,还有可能在 测试设计阶段比测试执行阶段发现更多的bu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