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合集下载

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环境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环境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S in,S N We -in UN Ja U nj a
( o eeo iiE gn eig C l g f vl n ier ,Naj gUnvri f eh ooy,N migJa gu2 0 0 ,C ia l C n ni ies yo c n lg n t T a n in s 10 9 hn )
合评价 。提 取的三个主因子分别为 区域 经济 与创新创业环境 、人 才教 育环境和产业基础环境 ,第一个主 因子具有很 高权重 ,后 二 个主 因子权重大体相 3。说明 区域经济环境 、创新创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影响 最为重要 ,与产业基地发展存在 着很 强的 - " 正相 关关系,而特色产业基地对人才教 育环境 的依赖 并不强。综合评价 结果表 明,昆山、无锡 、苏州等地环境优 良,总体上 苏
南地 区大多数特 色产业基地具有较 好发展环境 ,而苏 中和苏北地 区发展环境则不具优 势。 关键词 :特 色产业基地 ;环境评价 ;因子分析 ;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F 6 . 0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X(0 1 1— l4 0 04 2 2 2 1 )2 0 1— 4
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环境评 价研究
以 江 苏 省 为 例
孙 剑 ,孙 文建
200 பைடு நூலகம் 109
(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要 :特 色产 业基地是发展 高新技 术产业的重要平 台和载体 ,其发展需要适 宜的环境来 支持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
论 .把特 色产业基地环境 因素 归纳为市场环境 、经济环境 、智 力资源环境 、创业创新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和政策制度环境 六个 方 面.并对它们进行 了定性分析。以江苏省 5 5个特 色产业基地为例 ,选取 l 5个初始指标对基地发展环境进行 了因子分析和综

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难点及对策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难点及对策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难点及对策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绩效评价为例荫王强步洁尹志伟揖摘要铱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袁各地往往会推出产业扶持政策袁对这些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综合尧客观的评价袁是政策设计尧实施尧调整和退出的重要决策参考遥本文立足于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所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绩效评价工作袁凸显了评价过程中难以准确掌握政策供需匹配程度尧难以衡量政策实施效果尧难以提出精准优化建议等难题袁并提出了政策评价从野供需冶两端视角开展尧综合分析政策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尧面向主管部门优化政策需要等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袁最后还提出了未来高新企业培育政策绩效评价的相关展望遥揖关键词铱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政策绩效评价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成效产业扶持政策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计划或规划纲要时袁针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袁采取重点倾斜尧优先扶持某些产业或部门的措施袁促使它们优先发展尧快速发展袁以期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袁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遥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是指一级财政部门或政策主管部门对本级或下级某项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综合尧客观的评价袁以期为政策设计尧实施尧调整和退出提供决策参考遥通过实施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袁不仅能够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供参考袁还有助于增强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袁提升政府治理的综合绩效遥一尧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的案例背景高新技术企业渊以下简称野高企冶冤是指具备自主研发能力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袁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遥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高企认定工作袁经过几十年发展演变袁目前已建立起标准统一尧规范有序的认定机制遥一地高企的数量尧质量和聚集度客观反映了该地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袁因此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高企培育工作遥江苏省苏州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高企培育工作遥2017年袁苏州市政府出台叶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细则渊试行冤曳渊苏科规也2017页2号冤袁首次建立市级高企培育库袁并从2018年起袁苏州市财政局每年安排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给予支持遥2019年和2021年分别对实施细则予以修订袁以完善高企培育政策体系遥该政策旨在通过财政奖补的方式引导苏州市企业进入市级高企培育库袁积极对标高企标准申报高企认定袁从而拉动全市高企数量持续增长遥在政策刺激下袁2019要2021年苏州市高企申报数分别为4675家尧7567家尧10252家袁呈快速增长趋势遥截至2021年底袁苏州市有效高企数达到11165家袁位居全国第五位袁仅次于北京尧深圳尧上海和广州遥2022年袁苏州市财政局选取高企培育政策开展绩效评价遥一方面袁通过绩效评价客观衡量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的阶段性实施成效曰另一方面袁通过分析总结为政策优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遥二尧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的主要难点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袁目前业内缺乏标准化的操作规范遥加上不同产业扶持政策目标尧内容和实施环境存在先天差异袁因此袁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期间往往面临较多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遥本次评价案例需要解决的难点包括以下三点院渊一冤准确掌握政策供需匹配情况难在本评价案例中袁如何准确地掌握政策供需匹配情况是评价工作面临的第一项难点遥如果以野供需冶视角来看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袁则野供给端冶为苏州市政府为实现产业发展规划和高企培育目标而制定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曰野需求端冶为不同规模尧类型以及受益和非受益企业认定高企的意愿和诉求袁供需匹配情况是指政策扶持内容和企业诉求之间的对应程度遥苏州高企培育政策受省级政策要求尧苏州市级总体战略以及苏州市高企培育实际工作情况影响较大袁且经过多次调整袁需进行细致梳理遥政策受益对象包括不同规模尧不同组织形式尧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袁且数目巨大遥如果未能充分梳理政策内容尧厘清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袁就不能准确掌握苏州高企培育政策的供需匹配情况遥渊二冤准确衡量政策实施效果难在实际操作中袁一般通过设计可衡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客观评价政策实施成效袁同时也会采用绩效分析的方式来进一步解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和效益问题遥在本评价案例中袁如何通过指标评分和绩效分析准确地衡量政策实施效果是评价项目面临的第二项难点遥在指标设计方面袁形成政策评价思路后袁需要完整尧准确地将评价思路落实到评价指标体系层面袁同时从海量的高企发展指标中选择最有相关性的指标袁最终设计科学尧客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指标评分规则遥在绩效分析方面袁高企培育政策对苏州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带动提升作用不能单纯利用指标评分来衡量袁还需要利用绩效分析手段进行综合论证遥对于企业而言袁高企培育和认定是企业成长周期中的一个环节袁认定为高企之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反映了产业扶持政策可持续性袁也需要利用绩效分析手段来解答遥渊三冤提出精准的政策优化建议难与项目支出评价不同的是袁产业扶持政策评价触及野政策制定冶野资源配置冶等更高层次的问题袁通过调研尧分析等方式提出精准的政策优化建议是政策评价的关键袁也是政策评价面临的普遍难点遥深入解析产业扶持政策野政策制定冶和野资源配置冶问题袁难点主要在于院一是从优化政策实施方式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角度袁评价能否围绕政策目标尧内容尧扶持方式尧工作流程尧扶持标准等维度提出优化建议袁进而提升政府施策效能曰二是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涉及多个主体袁包括市级和县级市渊区冤级科技部门尧市级和县级市渊区冤级财政部门和各类型企业等袁如何统筹各方意见袁进而提出可操作尧可落地的建议措施遥三尧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问题的相关对策渊一冤充分解析政策内容袁评议政策要站在野供需冶两端的角度解决野准确掌握政策供需匹配情况冶的难题袁首要任务是充分解读被评价政策的内容袁包括政策背景尧管理机制尧扶持方向尧扶持条件等内容曰其次袁是深入了解政策受益群体的感受曰最后袁通过野比照冶两端信息以不同视角野透视冶政策供给和企业需求的匹配情况遥从野供给端冶分析袁需要全面掌握和细致分析政策供给内容袁确保评价不变形遥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是依托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尧采用事后补助方式而设立的产业扶持政策袁政策内容比较简单遥评价组制定2017要2021年苏州市政策沿革对照表尧各县级市渊区冤高企申报奖励表等袁列明苏州市政策具体内容及历次修订原因袁特别对2019年和2021年两次修订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了解袁主要发现三点信息院一是为缓解企业申报压力袁政策流程在持续简化曰二是高企培育逐步与野科创型中小企业冶政策衔接袁以提升政策链条的完整性曰三是财政资金趋紧袁适当调低了奖补标准遥上述三点信息对于评价组准确把握政策供需匹配情况尧形成评价思路尧提出政策优化建议都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遥从野需求端冶分析袁需要创造机会让不同企业发声袁兼顾不同规模企业尧传统与新兴行业企业尧受益与非受益企业遥为了尽可能掌握不同类型企业对高企培育政策的真实看法袁评价组对政策受益范围内的企业进行了区分袁包括享受政策奖补的企业和未享受奖补的企业尧传统制造业企业和新兴行业企业尧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尧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遥根据上述分类袁评价组在选取调研企业样本时兼顾不同企业类型曰同时袁评价组采取了多种方式听取企业声音袁包括上门访谈尧集中座谈尧发放问卷等方式遥本次评价案例中袁评价组面向全市未入库企业尧在库企业和已出库企业发放了1000份问卷袁回收832份曰赴野六区四市冶对企业和当地科技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袁共回收30家企业的盖章版访谈结果以及10份科技部门的盖章版访谈结果曰此外袁评价组组织了20家不同类型高企的政策座谈会遥通过接触不同类型企业袁评价组获取到企业认定高企称号的驱动因素袁企业持续申报高企意愿袁企业对培育服务尧申报流程尧资金拨付的看法等信息遥评价组通过比照政策供给端的信息和企业需求端的信息总结出政策供需匹配情况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院一是绝大部分企业对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的认可度很高袁认为政策反映了政府关怀企业发展曰二是申报认定程序虽然有所简化袁但仍过于繁琐袁尤其是对于缺乏专业申报能力的企业曰三是部分入库企业反映没有享受到培育服务曰四是部分中小型企业认为高企优惠政策不如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袁加上委托第三方机构申报需要费用袁因而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申报意愿不强遥渊二冤衡量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效益袁综合分析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产业扶持政策袁不仅要考虑政策的直接效益袁更要衡量政策对地区整体起到带动和提升作用的间接效益曰不仅要用规范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对政策进行考量袁更要用灵活有效的绩效分析方式从不同层面对政策进行综合评判遥一是从政策效益出发确定评价思路遥政策的直接效益方面袁主要考量政策对高企申报数量尧有效高企数的提升作用袁即政策的野产出指标冶袁应从高企增长情况尧培育工作质量尧政策执行完成及时性等多个维度设计指标遥政策的间接效益方面袁需要从野产业价值提升冶等更高维度设计指标袁考虑政策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遥通过谨慎分析尧多方论证袁将政策的间接效益进一步提炼为三个主题院高企整体规模和运营能力尧高企对苏州科技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尧高企对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提升作用袁并在该框架下设计具体指标遥二是设计最有关联性的评价指标遥与直接效益相关联袁设置高企申报数尧有效高企数增长指标袁由于近三年高企培育资金投入呈增长趋势袁因此高企申报数尧有效高企数并未简单采用主管部门的计划指标袁而是设计为增长率指标曰为了客观反映苏州高企培育工作质量袁评价组设计了培育入库企业留存率尧高企摘牌率指标遥与间接效益相关联袁按照不同考察主题予以归纳袁例如袁在野高企对苏州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作用冶主题下袁评价组将高企的价值性指标和科技发展水平指标进行有机融合袁形成高企研发投入增长情况尧高企承担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资金增长情况尧高企发明专利占有效专利比重提升情况等指标遥在野高企对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作用冶主题下袁评价组还将对已获得认定的高企进行深入分析袁包括高企对苏州市产业链的野强链尧补链尧延链冶作用尧高企在苏州市四大产业中的分布等袁设置高企发展对四大产业的贡献度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增长情况等指标袁从而具体评价高企对苏州市产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遥三是采用灵活的方式分析政策实施成效遥绩效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分析政策实施成效袁特点是跨越指标框架尧跨越周期尧跨越政策内外进行取证尧取数袁并开展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遥例如袁为了评估入库培育工作对入库企业的提升作用袁评价组对入库企业各项高企指标的增长情况尧企业出库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袁发现2021年将近1/ 3的入库企业野科研人员占比冶出现下滑袁62.08%的入库企业当年即认定出库袁再结合企业实地调研和访谈情况袁得出野培育库对企业成长为高企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冶的结论遥为了预测分析高企培育政策的可挖掘潜力袁评级组从内尧外两个视角综合研判遥从外部视角看袁上海尧南京尧苏州2021年有效高企净增数均在下降袁北京尧广州两地2021年有效高企数已出现负增长曰从内部视角看袁苏州市高企申报绝对数和占全省的比例在逐年攀升袁但申报通过率却在逐年下降遥综合内尧外部情况以及相关政策性因素袁评价组认为苏州市高企培育工作应野重数量更重质量冶遥渊三冤因地制宜尧有的放矢袁切实帮助主管部门优化政策设计在本评价案例中袁苏州市高企培育存在政策野供需冶失衡尧培育库作用不显尧高企可挖掘潜力衰退等问题遥通过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对策院一是政策是否有更有效的调整空间曰二是财政资金是否有更好的支持方式曰三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政策吸引力遥综合运用公共管理领域方法论和可支配的要素资源袁不难得出野解法冶遥首先袁改进调整原有政策遥考虑到高企增长潜力衰减的客观因素袁以及培育库作用不显的情况袁本案例提出取消市级高企培育库尧停止入库奖励的建议遥同时袁还建议把原落在市级科技部门的具体培育职责下放到与企业关系更为密切的县级市渊区冤科技部门遥此外袁建议县级市渊区冤科技部门对具备高企潜力的企业野因材施教冶分类扶持袁包括按企业类型尧发展阶段分类袁采用的培育方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袁以最大化地提高高企培育质量遥其次袁创新优化财政补贴方式遥政策目标确定后袁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财政资金袁更科学尧更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遥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可以借助撬动本地成熟和专业的企业服务市场袁实现野四两拨千斤冶的效果遥具体来说袁可采用中介机构奖励尧政府购买服务野按效付费冶等方式引入优质中介机构袁在前期摸排走访尧中期申报辅导尧后期持续跟踪等阶段为培育库内企业和已认定高企提供精准服务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遥借助市场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够减少财政投入袁提升财政投入产出比遥最后袁提升综合政策吸引力遥本案例建议在转变高企培育思路的基础上袁逐步改变政策野单打独斗冶的局面袁为政策植入新的活力遥本案例认为苏州市高企不应再盲目追求有效高企数的快速增长袁应顺应企业成长规律袁持续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袁具体来说就是野聚焦冶野筑基冶和野培优冶遥野聚焦冶是指高企培育应紧紧围绕苏州市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曰野筑基冶是指要重视野草根冶企业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再到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成长链条的延续性曰野培优冶是指要在存量高企中挖掘和鼓励优势企业冲击瞪羚企业尧独角兽企业等更高标准遥此外袁本案例建议苏州市高企培育政策应加强政策间联动袁充分调动其政策要素袁提升苏州市高企政策野含金量冶袁进而提高企业对申报高企的兴趣遥例如袁本案例建议充分利用野苏创投冶等国有投资平台现有资源袁在投资决策时袁将高企称号作为加分项或优先支持项袁资源向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倾斜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遥四尧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的展望及启示渊一冤基于大数据创新绩效评价手段结合大数据技术袁创新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方式遥目前袁评价所需的数据主要由预算部门填报基础数据表尧相关企业访谈尧问卷调研分析等方式获得遥一方面袁预算部门和相关企业需接受绩效评价尧审计管理尧相关部门考核等多方位管理袁重复性的填报数据和访谈工作加重了预算部门和企业负担曰另一方面袁部分指标的取数涉及多个领域尧多个部门袁存在一定的取数困难尧数据不全面尧填报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袁影响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遥大数据时代下袁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应向数字化方向转型袁打造野数字财政冶遥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平台袁加强数字化建设袁实现政策相关数据一次填报尧集中分析袁减轻数据填报负担袁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曰通过对政策不同主体尧不同时期尧不同领域的核心数据积累袁进一步拓展绩效评价维度袁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财政资金投入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袁探讨政策扶持标准尧资金投入的最佳临界点袁合理确定政策扶持标准及资金投入规模袁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袁提升绩效评价的效果遥渊二冤进一步实现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本案例揭示了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的可行性遥苏州市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袁创新资源集聚度高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强劲遥正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高度聚集袁故而在苏州市形成了繁荣的企业服务市场袁这也为政府撬动企业服务主体参与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了前提条件遥本文进一步分析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袁需要回答什么是产业扶持方式的多元化尧为什么要多元化袁以及如何实现多元化的问题遥首先袁什么是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遥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本质上是资源转移表现形式的多元化袁政策资源不仅仅是财政补助袁还包括税收优惠尧金融支持渊如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尧风险补偿资金尧担保基金冤尧人才支持渊如野领军人才冶奖励冤和配套服务渊如智能制造第三方诊断尧组织培训冤等遥其次袁为什么要多元化遥产业扶持方式多元化的出发点应该是企业发展诉求和政府资源配置能力的结合体袁企业发展诉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袁政府资源配置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袁而不同诉求和资源要素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袁所谓野穷则变袁变则通袁通则久冶遥最后袁如何实现多元化遥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解决企业发展诉求与政策资源要素最优组合的问题袁这其中政策资源量化与配置尧跨部门协同尧精准施策等都要在具体问题中具体分析遥渊三冤由单一政策向政策群评价过渡通过本案例发现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遥通过对江苏省尧苏州市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群的研究袁可以看出政府基于企业发展规律所制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链条和相应政策分布遥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链条可概括为三个阶段院选种阶段尧培育阶段和拔高阶段遥选种阶段旨在挖掘和培育前景好尧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曰培育阶段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培育库袁全方位支持入库企业贯标高新技术企业曰拔高阶段则是鼓励支持科技企业持续提质增效袁形成一批高估值的明星企业遥各阶段尧各环节在流程上一脉相承袁紧密贴合企业发展规律袁构成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完整生态遥本案例评价范围仅为高企入库培育和认定环节袁尚不足反映苏州市高企培育工作的全貌遥在以后产业扶持政策评价的选择上袁可以考虑选择类似上述野单一纵向冶方向的政策群开展评价曰也可以野横向冶选择某一领域政策群开展评价袁如与产业扶持政策相关的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等遥通过系统性地对政策体系设计进行整体性考察袁掌握政策体系的全貌尧明确政策导向袁进一步避免政策重复尧明确扶持方向尧集中财政资源袁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遥姻渊作者单位院江苏省苏州市财政局冤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1]郭凯.以财政政策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院复旦大学袁2009.[2]姜宇胜.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的绩效考察要要要以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例[D].金华院浙江师范大学袁2009.[3]唐雪萍.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及财政政策支持研究[D].广州院广东工业大学袁2011.[4]王柏轩袁宋化民.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袁1999袁渊02冤.[5]王昳玢.优势扶持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分析要要要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数据的视角[D].大连院东北财经大学袁2018.[6]信俊汝袁覃肖响.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案例解析要要要以A地区工业扶持政策为例[J].财政监督袁2022袁渊20冤.[7]杨希.财政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昆明院昆明理工大学袁2015. [8]张超袁周宇飞.地区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要要要以L市制造业扶持政策为例[J].财政监督袁2022袁渊23冤.[9]赵国宇袁周申蓓.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袁2021袁渊24冤.[10]郑春美袁许玲玲袁陈志军.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袁2013袁渊06冤.[11]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袁丁伯平.高新技术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研究[J].金融纵横袁2015袁渊07冤.。

高校科研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高校科研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 要 :高等院校 的科研 活动 是 国家科研体 系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对 高校 科研效 率进行科 学合理 的评价有 利于政府 合 理配置资源 ,有利 于高校 自身的发展 建设 。运 用数据 包络分在 2 0 07 的 科研 效 率 进 行 了评 价 分析 。研 究模 型 的 投 入 指 标 选 取 了科 技 活动 人 员数 、研 究 与 发 展 全 时人 员 当量 和 科 技 经 费这三项 ,产 出指标选取 了专著数量、在 国外及全 国性期刊 发表 的论文数 、鉴定成 果数和技 术转让 当年 实际收 入 。分析结果显示 ,2 0 07年 江苏省 高校 中 1 2所科研 效率是 D A有效 的,其余 l E 8所 高校科研效 率非 D A有效 , E 1 8所高校均存在投入 冗余 问题 ,有 9所高校存在产 出不足 问题 。 关 键 词 :科 研 效 率 ;评 价 ;数 据 包络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G 4 6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2 l 0 2 0 0 0— 65 2 1 )1 一 17— 6
Pr vn e i o ic sDEA fe tv nd t a ft e efc ie a h to r maii g 1 nie ste sDEA o — efc ie;1 nie st sh v np tr d - he n n 8 u v riis i nn fe tv 8 u v rii a e i u e un e
18 2
王丽娜 :高校科研效 率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对 公立 大学 与 私立 大 学 、有 医 学 相 关 专 业 的 大 学 与 没 有 医学相 关专 业 的大学 进行 了比较分 析 。 目前 国 内对 高 校 科 研 效 率 的研 究 主 要 关 注 在 两 个方 面上 :一 是 高 校科 研 创 新 能 力评 价 ,二 是 高 校 无关 。 ( ) 高 等 教 育 效 率 评 价 与 分 析 。 G azw 和 科 研效 率评 价 。 2 rn o ( )高 校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评 价 。 周 静 ,王 立 杰 1 Heman (9 9 对 德 国高 等学 校 的 效 率 问 题 进 行 r n 17 ) 了分 析 ,阐述 了德 国 高 等 教 育 中存 在 的 效 率 问 题 , 和 石 晓军 ( 0 5 2 0 )用 D A方 法对 我 国 2 E 9个 不 同地 提 出 了应 该通 过 激励 机制 、功 能 目标 透 明化 以 及 建 区高 校 的科 技 创 新 效 率 进 行 比较 研 究 ,从 人 、财 、 物 以及 论 文 产 出 、成 果 鉴定 及 科 技 服务 六 个 方 面 构 立更 加 明晰合 理 公 正 的评 价 机 制 等管 理 方法 来 改进 9 4~2 0 0 2年 的 合 并 D A分 析 E 高 等教 育 的 效 率 。N c .A krn ( 9 9 首 先 造 了这些 地 区高校 1 9 emi K vi a 19 ) 运用 D A方 法 对澳 大利 亚 高 校 19 E 9 5年 的技 术 效 率 模 型 ,分 析 得 出我 国不 同地 区高 校 科技 创 新 效 率 总 和 规模 效 率 进行 了评 价 ,结 果 表 明有 少 量 高 校 投 人 体 差 异并 不 悬 殊 ,我 国高 校科 技 创 新 目前 基 本 处 于 冗 余 ,而 大 部分 高 校 处 于规 模 收 益递 减 区间 应 适 当 依 靠 规模 投 入 带 动 的发 展 阶 段 ,我 国高校 科 技 创 新 缩 减 规模 。J l o n s( 0 5 讨 论 了运 用 D A方 效 率 与 所 在 地 区 的经 济 发 展 程 度 没 有 必 然 的 联 系 , i h e 2 0 ) lJ E 法 对 高 等教 育 进 行评 价 的可行 性 ,并 运用 此 方 法 对 高校 科 技创 新 融 入 现 实经 济 建设 的程 度 还有 待 加 强 英 国 1 0多所 高 校 的效 率 进 行 了评 价 分析 ,得 出英 等 结论 。王 章 豹 、徐 枞 巍 和 李 姚 矿 等 人 ( 0 5) 0 20 国高 校 的 技 术 效 率 和 规 模 效 率 平 均 较 高 。 C in 在借 鉴 已有研 究 成 果 和对 高 校科 技 创 新 能力 内 涵 及 ha g K o和 Hs—T i u g ( 0 6 运 用 D A 方 法 对 台 其 构成 要 素 进行 剖 析 的基 础 上 ,设 计 了 高校科 技 创 a i a H n 20 ) E 湾 国立 成功 大学 各 院 系 的相 对效 率 进 行 了分 析 ,通 新 能力 量 化 综合 评 价 指标 体 系 ,并 对 指 标设 置 及 其 过 D A方 法 中对效 率 的 分 解 ,帮 助效 率 低 的 院 系 逻 辑关 系进 行 了 阐述 ,以科 技 人 力投 入 、科 技 财 力 E 找 到原 因并 制 定 解 决 方 案 。 E l rn ( 0 6) mioMa i 2 0 投 入 和科 技 项 目投 入 三 个方 面 作 为 高校 科 技 创 新 投 i t 对 欧洲 的高 等教 育 效 率 与质 量 进行 了评 述 ,并 运 用 入 的评价 指 标 ,高校 科 技创 新 产 出 能力 指 标 则 选 择 D A方 法 对 西 班 牙 公 立 萨 拉 戈 撒 大 学 各 部 门 的 效 了论 文著 作 、专利 、科 技 奖励 、成 果转 化 和 人 才 培 E 率进 行 了 评 价 与 分 析 。A de . Wotig n和 养 这 五个 方 面 。 白小 萱 ,王 文 生 和 卫 民堂 ( 0 3) n rw C r nt h o 20 B o .L e ( 0 6 运 用 非 参 数 前 沿 技 术 对 3 根 据 我 国研 究 型 大学 建 设 的 目标 ,借鉴 国 内外 大 学 o nL eb 2 0 ) 5 所 澳 大利 亚 高 校 在 1 9 9 8—2 0 0 3年 期 间 的 生 产 率 进 评 价 指标 体 系 ,结 合 多 年科 研 管 理 工作 经 验 并 采 用 步 进行 了分 析 ,结 果 表 明研 究生 产 率 对生 产 率 的 提 部 分 专 家调 查 法 ,构 建 了 我 国研 究 型 大学 科 研 效 益 高 有 很 大贡 献 ,且研 究 生 产 率 与纯 技 术效 率 和 规 模 评 价 的指标 体 系结 构 和综 合评 价 模 型 。

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第14期2021年5月No.14May ,2021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快速发展,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效能、政府行政能力注入活力。

数字政府建设既是创新性探索性工程,也是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区域一盘棋建设发展,需要有综合管理部门来统筹推进,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各地成立的大数据管理部门被寄予厚望。

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组织体,大数据管理部门如何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各地无法回避的课题。

因此,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厘清数字政府建设内涵和原则,把握大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定位,剖析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和问题,给出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江苏省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志码:A张培勇,王旭,刘晓红(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江苏南京210019)作者简介:张培勇(1987—),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数字政府建设,大数据规划。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以江苏省为例0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政府变革主要方向之一便是探索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出的战略性部署。

1数字政府建设内涵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史视角下,认识数字政府才能更加清晰。

我国政府信息化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六五”期间已明确提出了办公自动化的概念;1993年12月,国家正式启动了金桥、金关、金卡等“三金工程”;2002年国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系统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了“两网四库十二金”等重点信息化工程。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2-2011年期间的省际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

结果显示:2002-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0.863。

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技术进步的提高与下降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直接影响着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法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升级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作用,还可以提升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必须要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

因此,注重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技术水平成了发展关键。

目前,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宋东林,魏宝明(2011)以江苏省为例,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源泉。

单春霞(2011)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五类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提高快于技术进步的提高,r&d绩效总体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

刘勇(2010)从对高技术产业运行效率评价出发,将运行效率分为低效型、徘徊型、低增长型和高增长型4种类型。

综合相关文献可知,提高技术进步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根据2002-2011年我国30个省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测算分析,并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收稿 日期 】 0 9 0 — 6 20 — 9 0 【 作者简介 】 徐璐( 9 4 ) 女, 1 7 一 , 上海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经济管理 学院讲 师, 究方 向: 研 国际金 融与贸易
值 都小 于 l ,说 明上述 变量 之 间不存 在 多重共 线 性 0
表 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
估计方程 ① @ ③ @ ⑤ ⑥ ⑦
的问题 ,可以利用软件 E i s.最小二乘法对影响 v w5 e 0 常数 c 5 0 6 6 盘5 4趋 7 9I0 . 4 9 4 7 3 S 6 9 _l 4 3 TE O9 1 2 l g 33 24 5 6 23 l . o 7 5 07 . 5 4 江 苏 省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的 因素 进 行 回 归分 析 , 检 " r e — 032 — 石 1 一l 2 一 ∞ S 0 0 4 3 ll 02 2 _8 解释变量的系数 F l — 舶 l _ 册 — 9 - D 0 o n75 4 ) _ 7 4 m 74 棚 l 0 6 6 8 验结 果见表 1 。 MCC o6 4 7 O 8 j3 nl D 9 07 7 .9 n7 7 9 O 5 7 上述 回归结果表明: 在模型①一 ⑦中 , 个模型的 7 T E F — 】 一l 1 ll 2 6 0 8 2 3 一l 0 一 D — 30 _ 4 2 l2 4 1 7 CP 0. 8 4 4 —1 l — l 2 6 0 2 08 7 .9 n8 7 9 1 8 35 拟合 优度 较 高 , 超过 o8具 有 高 度 相关 性 ; 均 均 ., F值 C O3 l 3 00 3 9 n 9 4 O 00 4 .9 n1 4 9 nI 4 9 0 4 36 TE O5 5 6 O 1 D3 l3 5 O阻9 0 B 32 03 加 处于 00 , 明 7个模 型 方程 均非 常显 著 。但 考 虑 T .0说 T P 07 6 6 Ol a瑚 020 2 04 5 .0 P m t ‰ ii) F 一  ̄ c Dl 03l 1 O2 7 .7 37 g O, 7 .D 0 2 2B O蔓2 02 9 -8 值时 , 释 变量 系数 检验 值 均在 1 ,%和 1%显 著 解 % 5 0 MCC O3¨ Ol7 6 n7 9 7 13 0 nI 3 D 0 4 m 水平范 围附近 。只有模型② , T 、P F IM C 其 E T 、D 、 G 、 TE F OI5 1 O0 1 6 0I5 7 00 l .4 o 4l O o D3 C P O 3 8 0 4 A5 O3 7 8 nj 9 3 I9 3 0 5 DI T E的 T值 伴 随 概 率 分 别 为 0 1 、. 70 7 、 F . 301 、. 7 0 3 2 R q ae -su rd n9 2 7 0 l 所 92 5 09 5 6 09 5 .6 n9 7l 0 姗 A 面 e dR uI a耐 09 8 3 O嘴 , O 6 n9 6 2 3 3 98 4 09 5 .4 017和 00 1 .6 .6 ,而其 他 模 型 自变 量 的 T值 伴 随概 率 F ■i — c 2 9 41 9l 9 3扫 2 38 3 .8 3 31 4 . 1 3 删 32 8 3 6 12 3 9 P / - ase r ̄ - ll) o F n ii l n c9 O 00 7 脚 1 n c 7 O 0 2 006 n 0 1 O DI 4 0惦 . 0 6 0 0 2 o 04 0 _ D6 较 高 , 明某 些 系 数 不 显 著 , 能 通 过 显 著性 检 验 。 说 不 综合 上述 分析 , 型② 是 7个 模 型 中的最 优 模 型 , 模 该 模型表 明 江苏省 高新 技术 产 品 出 口额 和科 技 经 费支 出额 、 术人 员 数量 、 商 直接投 资 额 、 中型 工业 企业 的 技 外 大 科技 机构 数量 、 业拥 有 专利 数量 之 间拟 和优 度最 好 , 性 关 系 明确 , 企 线 具有 密 切 的相关 性 , 系数诂 值基 本 准确 。 科技经 费 支出额 、 术人 员数 量 、 商直接 投资 额 、 中型工 业企 业 的科 技 机构 数量 、 技 外 大 企业 拥 有专 利数量 是影 响 江苏省 高新技 术产 品 出 口贸易发 展 的主要 因素 。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第2期2021年1月No.2January ,2021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对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均多年领先全国,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体制机制等原因,江苏孵化器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了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王全宝(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8)作者简介:王全宝(1985—),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创业服务,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创业活动组织。

——以江苏省为例引言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园等。

孵化器在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加速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江苏是全国最早一批成立孵化器的省份。

1989年6月,江苏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南京成立。

江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由早期的政府主导,向企业、高校、社会机构等多元化投资发展,江苏探索的“孵化+创投”等新型孵化模式,支持创投机构与孵化器共建天使投资基金,“持股孵化”创业项目,提升了创业企业成活率。

同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019年江苏省专业孵化器174家,占孵化器总数的20.5%。

江苏还在全国率先提出集群化发展思路,建设了一批集“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孵化载体[1]。

1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1.1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1)孵化器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

基于灰关联熵模型的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灰关联熵模型的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a gu P o ic e v smu h ro fri rv me tc mp r dt h ety tteg p i d idiga y tru h teefr ftee in s rvn ela e c o m o mpo e n o ae ote b s,e h a s w n l wa ho g h f t o s n os h
N .,0 9 o 20 5
价 值 工 程 20 0 9年 第 5期
d i1 .9 9 .s .06 4 1.0 90 .2 o :03 6  ̄i n10 — 3 1 0 .50 0 s 2
基 于灰 关联熵模 型 的 区域创 新体 系评价研究
— —
以江 苏省为例
To S ud n Ev l tn fRI s d o RE o l t y o o u i g o S Ba e n G M de
渐缩 小, 尤其 2 0 0 4年 改善 更 加 明显 。今 后 应 当更加 注 重劣 势项 目的提 高 . 实现 区域 创 新 系统 的持 续发 展
A s a t ae nteh ptei ta rg n l no ao yt ( I)i a ds pt es utr, ry i ie c nrp bt c:B sd o h yohs ht ei a in vt n ss m R S s i ia v t cuea g n dne et y r s o i e s i r e c o
中 。根 据 以 上 分 析 结 果 . 出 如 下 几 点 建 议 : 提 ( ) 业 应 加 大 对 消 化 吸收 的支 出 、 大 自 身 的研 1企 加
发投入。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实 现 自主 创 新 实施 必要 的政 策 . 励 员 鼓

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精准评价模型研究———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

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精准评价模型研究———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

professional competenceꎬintegrityꎬand other factors are crucial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view resul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ꎬ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科技计划项目同行评审是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
依据ꎬ关系到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切身利益ꎬ一直受到
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1-3] . 评审专家是科技计划项目
评审工作的关键核心ꎬ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要素
均会对项目评审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4-6] . 江苏省科
技计划项目每年的受理和评审量均达到 10 000 多
项ꎬ且在逐年增加( 详见图 1) ꎬ是江苏省支持和引导
具有重要意义ꎬ但在实践应用方面略有不足ꎬ为此本文将在借鉴上述研究思路的基础上ꎬ结合江苏省科技
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特点ꎬ面向实操应用场景ꎬ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实用性强的项目评审专家评价模型.
2 指标构成
本模型设计遵循科学有效、数据可用、操作简便的原则ꎬ指标设置既要覆盖客观数据也要兼顾主观评
价ꎬ相关数据能够从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现有评审工作体系中获取. 综合考虑后ꎬ本评价模型将重点从评


L=
æ
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ç f( aꎬi) -
i=1
è
f( jꎬi)

j=1


÷

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取 3个 创 新 投入 、 创 新 产 出指 标 对 全 国 4 1 个 国 家级 高 新 区 的创 新 绩 效 进 行 了评 价 研 究 ,通 过 效
率与规 模报 酬分析将我 国的 高新 区按 整体 效率强度 分为三 类 ,并对各投 入产 出指标进行 敏感度 分析。研究发现 ,尽 管各高新 区发展状况有 所不 同,但 从全 国范 围来看 ,2 0 0 8年我 国高新 区整
般都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对高新区进行
重 ;产 出指标选 取专 利授 权数 、高新 区企 业技 术 收入及 工 业增加 值 。高新 区创 新绩 效 的实 质是 其 创 新投 入 产 出的转化 效率 ,而本 文 采用 的数据包
络分 析 ( D a t a E n v e l o p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即 D E A)
第8 期 ( 总第 3 5 7期)
2 0 1 3 年8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Fi n a n c i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I s s u e s
N u m b e r 8( G e n e r a l S e i r l a N o . 3 5 7 )
不得减 少 。因此 ,选 择 的投入 与产 出指标 必须 具
步促进 了我 国高新 区生产 率 的增 长 ,但 其 贡献率 逐 年下 降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1 作者简介 :崔晓露 ( 1 9 8 2 - ) ,女 ,河北唐县人 ,博 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区域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 。E . m a i l :x i a o l u c u i @1 2 6 . c o n r

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一览表

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一览表

111 1 1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一览表重大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重大自然灾害统计应急机制研究郝康理四川省统计局2 民生问题统计评价研究孙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3 中国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统计研究凌亢南京人口学院4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李纲国家统计局研究所5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应用体系研究张永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6 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能源消费统计研究孟庆欣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7 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李飞跃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府重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对农户行为的影响及政策效应的统计评价钟春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 住户调查样本采集及抽样框设计研究王雁南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3 信息化对企业绩效与行为影响的测评方法研究刘敏西安财经学院4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夏明会广州大学商学院5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卫重庆市统计局科研所6 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城乡分割统计研究钱雪亚浙江大学7 基于统计的组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李卫东北京交通大学8 政风行风民主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武军定天津市统计局9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苏为例冯缨江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所10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研究钱海婷西安财经学院11 人口迁移对人口出生率影响的测度杨益民南京财经大学12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体系研究刘中文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财政支出统计与绩效评李社宁西安财经学院价问题研究14 统计数据管理方法研究胡帆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15 企业统计会计核算系统整合研究刘焕峰桂林工学院16 政府统计组织模式改革与统计流程再造史代敏西南财经大学17 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应研究马成文安徽财经大学18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武康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 我国煤炭成本统计与计量问题研究刘传哲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价陈正西安财经学院21 统计数据质量的协商智能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樊相宇西安邮电学院22 中国人口、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门可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系23 基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胡西厚滨州医学院24 住户部门非SNA生产核算方法研究徐蔼婷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25 服务业统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研究杨灿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26 基于羊群效应的商业银行信贷范式研究邹新月广东商学院27 中国金属期货价格指数编制研究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28 社会调查中样本容量的确定耿修林南京大学商学院29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张建刚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 县级统计工作运行机制及其完善徐晓海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与评价研究曾学文北京师范大学32 中国社会救助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刘凤芹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33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与评估王亚菲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34 收入分配统计核算体系研究叶青湖北省统计局35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潜力与趋势研究王桂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6 服务业核算方法制度研究与实证孙秋碧福州大学37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桂新复旦大学一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1 中国能源消费及能源进口需求:能源平衡模型的冯蕾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应用2 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李伟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3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施凤丹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4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徐瑾南京审计学院5 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崔琳琳盐城工学院6 长三角地区家族企业发展与绩效评价的统计研究吴梦云江苏大学7 百货业服务水平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张泳暨南大学8 住户调查样本采集误差与修正方法研究彭现美安徽财经大学9 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马有才山东科技大学10 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组织沿革研究章国荣国家统计局11 空间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基于投入产出地区间分析框架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张宝军中央财经大学12 中国金融发展宏微观效应实证研究黄炳艺厦门大学13 基于房地产市场结构的调控体系研究刘树枫西安财经学院14 代际贫困的统计监测陈年红安徽财经大学15 我国政府R&D预算拨款或支出(GBAORD)调查方案研究钟卫中国人民大学16 重点税源监控与评估的统计研究张伦俊南京审计学院17 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顾建平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18 国家能源使用安全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邹艳芬江西财经大学19 金融开放的统计测度及国际比较研究刘颖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20 辽宁省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陈瑾玫辽宁大学21 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质量的测评方法与控制体系研究张杰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2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潘晓凤西安财经学院23 非线性经济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马薇天津财经大学24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为对象阮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5 我国能源结构、消费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高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6 能源消费与节能空间的统计研究马立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7 我国农民工受职业病危害等级划分及预警体系研究杨振光鲁东大学28 科研团队R&D绩效统计评价研究何娣江苏大学工商学院29 中国家庭等值尺度研究—以上海为例陆康强复旦大学30 技术扩散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夏万军安徽财经大学31 粮食安全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王广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2 基于S(森)指数的贫困度量研究洪名勇贵州大学33 汇率变化与纺织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魏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任英华湖南大学统计学院35 我国粮食产量的省级风险区划及其保险定价研究梁来存湘潭大学商学院36 统计数据汇总视角下政府统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袁淑清白城市行政学院37 典型地区农民工收入状况的统计研究彭建平徐州师范大学38 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监测评价方法及软件系统安文山东工商学院39 企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赵峰山东科技大学40 能源及节能统计问题研究李林梅西安财经学院41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研究王培勋西安财经学院42 居民“财产性收入”统计的国际比较—方法、现状与启示王志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43 信息技术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张红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44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中的货币政策实证研究毛剑峰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45 人口迁移对新疆绿洲的影响分析方敏石河子大学商学院46 全球化视角下我国金融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杨振宁安徽财经大学47 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及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尹伟华安徽财经大学48 Copula的理论及其拟合优度检验研究张孔生安徽财经大学49 “有指导”的电话调查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的理念马景义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50 新货币政策影响下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统计分析—以珠三角为例胡竹枝华南理工大学51 产业转移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周文良华南农业大学52 中国海洋的经济贡献度研究伍业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5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意愿与选择研究李立清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54 县乡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及供给标准研究李燕凌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55 城乡差距程度与趋势研究史修松淮阴工学院56 产业内贸易统计指标研究及中国贸易状况实证喻志军中国人民大学分析57 企业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研究宋永春江苏省盐城工学院58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演化分析与实证研究石岿然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9 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王爱华山东科技大学60 我国投入产出消耗系数预测及修订实证研究耿显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1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贾晓峰南京审计学院62 当前人口态势下劳动力供求预测与公共政策选择卢继宏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3 统计需求与统计供给问题的研究杨殿学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64 进口废五金循环再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宁自军嘉兴学院65 中国IPO市场效率的统计研究贺炎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6 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的统计调查与实证分析韩兆洲暨南大学统计学系67 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苏永明山东工商学院68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颜卫忠西安财经学院69 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公平性的统计研究亢大麟西安财经学院70 区域人口迁移矩阵及其应用研究李新运山东经济学院71 统计工作中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研究陈爱玲西安财经学院72 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刘玉玲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73 天津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中的金融支持与创新李红继天津财经大学74 关于生产率增长内生化问题的研究金剑河北大学75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李林杰河北大学76 基于IT治理的政府统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研究孙晓琳西安财经学院77 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结构转折点的诊断研究与应用崔畅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78 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溢出效应吴江西南财经大学79 我国不动产价格与通货膨胀联系研究黄树青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 中国民生指数评价体系研究陈钰芬浙江工商大学81 教育数据中的非参数统计推断陈希镇浙江省温州大学数学学院82 中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结构优化与绩效提高研究韩东林安徽大学83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安徽的统计研究黄永兴安徽工业大学8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研究张桂香首都医科大学8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空间统计理论与实证分析闵素芹中国传媒大学86 放权与经济增长:对我国计划单列城市的实证研究史宇鹏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7 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袁建文广东商学院88 电子商务统计研究曾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89 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中的伪回归问题研究李松臣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90 R&D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王孟欣河北大学91 创新型企业评估研究-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张琳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92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刘凤娥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93 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例白日荣山东工商学院94 畜牧业抽样调查方法研究及样本估计雷怀英山西财经大学95 城市环境设施产业投资绩效的经济统计评价与改进对策研究张伟济南大学96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度与税收政策体系研究刘明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97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和制度改进熊祖辕四川省统计局98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路维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99 四川旅游产业监测方法制度研究郭凡春四川省统计局100 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实证研究吴诣民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1 区位 熵 方法
式为 :

区位熵 ( 简称 L Q)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 量工 具 ,用来 衡 量 某 一 产 业 在 特 定 区域 的相 对 集 中 程度 。区位熵 也 称 区域 规 模 优 势 指数 ,表 示 该 地 区 该行业的规模 与 占有率在全省 的位置,通过测定各 产业 部 门 在 各 地 区 的 相 对 集 中 程 度 和 专 业 化 优 势 , 间接 反 映 区域 问经 济 联 系 的结 构 和方 向 ,常 用 的测
L Q 表示 区域的 产业的区位熵 ,e i j 表示 地区 i 产业的产值 ;e , 表示 区总产值;e=∑e表示产 地 q 业i 的全省总产值 ; =∑∑e 示全省总产值 。 e i 旅 般 来 说 ,L Q>1 ,表 明 A产 业 在该 地 区专 业 化 程度 超过 全 省 ,属 于 专业 化 产 业 ,该 产业 具 有 比 较优势 ,L 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具有较强的 比较优 势 。L Q=1时 ,表 明该 地 区 A产 业 的专业 化 水平与全省相 当,该地 区该产业处于均势 ,优势不 明显。L l时,说 明该地 区该产业 的专业化水平 Q< 低 于全省 ,需 要从 区 域外 引进 该 行 业 或 者 输 入 A产 业 的产 品以 满足 区域 内 的需 要 ,该 地 区该 产 业 处 于 比较 劣势 。 当 L 2时 ,该 地 区该 行业 就 具 备 了显 Q> 著 的竞 争 优势 。
关 键 词 :高 新技 术 产 业 ; 区位 熵 o 1 ̄ 类号 :F 7 .4 01 t 2 6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2 7— 0 3—0 00— 6 5 2 1 )0 0 7 3
Co t a tRe e r h o h i a i n o a g h u Hi h —t c n l g n u t y n r s s a c n t e S t t fCh n z o g u o e h oo y I d sr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A p pr o x. Ch i —S q u ar e

级 指 标
二 级 指 标 人 力 投 入
三 级指 标
科技活动人 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 % )
代码
X l
Ba r tl e tt ’ S T es t of S ph e ri ci t y
Df Si g .

实验研究
高新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
张云春 梅
( 1 . 徐 ' I 1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江苏
静 孙小萍 吴恩生
徐州 2 2 1 0 0 0 : 2 . 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 心,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0 )

要: 本 文首先分析 了 徐 州市高新 技 术产 业技 术创新 能 力现 状, 然后 借鉴前人 的研 究 , 构建 了 徐 州市高新技 术产业技 术创新 能力评价 指标
a i s e r 给出的度量标准, 可知原有变量适合 因子分 织编制 了《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指 导意见》、《 徐州市 高 据统计学家K
0 . 6 K M O < O . 7 普通) 。 此外, B a r t l e t 球形检验 的A p p r o x . C h i — 新技术产业 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 2 0 1 0 — 2 0 1 2 ) 》、《 徐州市战略性 析 ( q u a r e 值 为9 7 . 0 5 7 , S i g . 值达. 0 0 0 , 共同性分析结果也显示所选 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徐州市物 联网产 S O 个指标 之间并非独立 , 有共 同因素存在 , 适 合进行 因子 业发 展规划纲要 》 等文件, 以期为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 择的1 供 良好 的政策环境 。 分析 ( 如表2 所 示) 。 表2 K M O a n d 巴特莱检验结果

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长效机制 。
科技政策落实较好的市县进行表彰鼓励和财政扶持 ,充分发挥 科 技政策 的杠杆作用 ,增强科技创新在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从事科技 政策 落实的专业人 才队伍 。
建 议加 强对 科 技 政 策 辅 导 员 和助 理 员 的业 务 培 训 ,系统 提 升科
辖市 ,并将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完成情况与科技计划项 目申 报 、厅市会商 、科技进步考核等挂钩 。 二是加大对政策 的宣传与服务 。开通了江苏省科技政策服
是继续完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 的税收优惠政策 。科技
型 中小企业决 策机制灵活 、市场适应性好 ,在创新活力 和创新 效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近年来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 发展 ,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新 的增长点 。然而 ,现行 税收优 惠政策难以惠及所有科技型 中小企业 ,尤其是初创期科 技型中 小企业 ,常因难 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 的认定条件而无法享受相 关 的税收优惠。因此 ,现行 的优惠政 策偏重于技术成果的使 用 和新产品的生产 ,对风险程度较高的技术研究开发则未予以足 够重视。从优 惠方式看 ,主要为事后补助 ,对事前的科研 开发
品试制准备金及亏损准备金等 ,用于研发 和技术创新 ,允许准
备金在所得税前扣 除。对处于初创期 的科技型 中小企业 ,可以
利 用投 资税 收抵 免等特殊 的激励手 段吸引 天使投 资和风 险投
资 ,促进初创期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3 1 。
三是建立科技政策落实工作的长效机制 。在上述工作 的基
础上 ,建立 了科 技政策辅导员 、科技政策助理员 、科技政策宣
二是协调科技税 收优惠政策区域间均衡实施 。虽然科技税 收政策落实工作已在江苏省全面展开 ,但从区域来看 ,企业科 技减免税落实主要集中于苏南地 区,苏北 地区政策落实效果差

产业升级转型阶段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以江苏为例

产业升级转型阶段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以江苏为例

江苏 省制 造业 产 值 达 14 0 8 亿 元 , G P 比 53 . 1 占 D
业 绩 效 水 平 及 其 变 化 趋 势 。 黄 凌 云 、 怡 鲍 (09 以我 国 19 -20 20 ) 99 07年 2 6个 制 造 业 的 面 板数据 为例 , 利用 随机 前沿 分 析 ( t hscFo— So at rn c i
t r nls , i a i 简称 S A) e A ys F 理论 模 型 研 究 了我 国制
重的4 .8 , 4 7 % 可见制造业 已成 为江苏经济发展 的 主要载 体 。然而 随着 经济 的发 展 , 江苏 制 造业
占 G P的比重却 呈现 递 减趋 势 , D 统计 数 据显 示 ,
响 。刘 靖 宇 、 宪平 ( 0 7 运 用 S A技 术 , 我 张 20 ) F 对
在全 球竞 争 中的 优 势 有所 减 弱 。鉴 于 制造 业 对 江苏 经济 发展 的 巨大作 用Biblioteka , 我 国大 力调 整 经 济 在
国装 备制 造业技 术效 率进行 了测度 , 对 地 区 内 并
结构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大背景下 , 深入 分析制造业生产效率对于促进江苏制造业 的转
制造 业 内部不 同行 业 间 相 对 技术 效 率 的 比较 及 其影 响 因素进行 的研 究并 不 多见 。此 外 , 由于制
造业 内部行 业众 多 , 而且不 同行 业 的技 术 水平 差 异较 大 , 因此如果 不 对制造 业 内部 不 同行 业 间技
现状 及其 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分析 , 果 表 明我 国制 结 造业 整体 技 术效 率水 平不 高 , 且 各 个行 业 技 术 并 效 率 水 平 差 异 较 大 。 张 公 嵬 、 琦 ( 00) 方 梁 21 ,

江苏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研究——以江苏重大创新平台为例

江苏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研究——以江苏重大创新平台为例

式( GOCO 模式) ,一般通过协议委托高校或非营利性
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
机构运行管理,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
究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战
GOCO 模式相较其他模式更具灵活性,能吸引众多顶
略科技力量,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
尖学者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有力支撑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1 国内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举措
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
从世界格局的演变进程来看,世界各国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
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部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的基础原创性研究。 建设主体主要包括研究型高校、
作领导小组,遴选支持重大项目,初步建立重大平台
内在需求,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国家和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基于国家战略科技
力量内涵与特征的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经验,文章以江苏重大科技创新平
台建设为例,深刻分析江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状况,并着眼于江苏长远,提出江苏培育国家战
略科技力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创新平台;江苏省
仍处在试点阶段,领域类和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 19 家获得科技部批复
2017 年起不再批复新建,共 360 家,其中企业类 189 家、科教类 171 家
50 个,其中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20 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 30 个
基于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相关政策文件、研

企业专利绩效评价与发展模式选择——以江苏省为例

企业专利绩效评价与发展模式选择——以江苏省为例

企业专利绩效评价与发展模式选择——以江苏省为例向 征(金陵科技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摘 要:文章分析了产业创新形态对企业专利绩效的影响和专利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以江苏省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专利创新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专利创新与经营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企业间水平差异较大。

最后,文章提出老鹰、大雁、麻雀、天鹅几种专利模式,建议企业根据产业创新形态和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关键词:专利;绩效;模式;江苏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产业创新形态差异的专利绩效评价与模式选择——以江苏省为例”(2014SJD199)中图分类号:G306;F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8)09.0097-05一、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核心技术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而新兴市场国家也在不断加快产业升级,追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专利作为实现技术创新合法垄断的方式,其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一方面开展宣传和引导,激励市场主体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制度、落实执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在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

《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则在主要行动的第一条就提出“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各省市也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

以江苏省为例,《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和《江苏省“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进一步指明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20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 效研究
目录
• 引言 •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创 新成果转化率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
包括企业规模、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员 工素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 新的实施和效果。
VS
外部因素
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 这些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如政府政策对创新的支持、市场竞争程度 、社会文化对创新的态度等。
0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 究
02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产业, 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
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创新性、高技术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等特点,对经济 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 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强化技术创新意识
01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提高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
技术创新投入。
加强产学研合作
02
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与创
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g tc n u t r m h n l f i p ta d o t u .T kn i n s r vn e a n e a l , a c r i g t h i n s ih— e h ih— e h i d s f y r o t e a g e o n u n u p t a i g Ja g u P o i c s a x mp e c o d n o t e Ja g u h g t c
提 出相应 的改进技 术创新活动的建议 ,从 而为全 面提升江苏高新技 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 供决策参 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 术创 新;创新绩效 ;市场竞争力
中 图分 类 号 :F 6 . 02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 9 X(0 2 0 — 0 4 0 04 2 2 2 1 )9 0 3 — 4
源 泉 。本 文在 对 技 术创 新 和 高新 技 术 产 业 的 概 念 明确 界 定 的 基 础 上 ,从 投 入 产 出 角度 ,构 建基 于 D A评 价 方 法 的 高 新 技 术 产 E 业 技 术创 新 绩 效 评 价 指 标体 系。 以 江 苏 省 为例 ,依 据 江 苏 高新 技 术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十 年 的 相 关数 据 ,运 用 MA D A 软 件 计 X E
— —
Ta【 gJ a g uPr vn ea n Ex mpe ln in s o ic sa a l i
S ONG n - i Do g l n,W EIBa - n o mi g
(c o l f uies n mii r t n,Ja guUnvri ,Z ei n in s 10 3 hn ) Sh o B sns dAd ns ai o a t o in s i es y b ni gJa gu2 2 1 ,C ia t a
e ce t DE w a l f c e ta d n n DE f ce t a d o ti s t e o t m t t g o mp o e n h o g a c lt g t e n n i f in , A e k y e i n n o A e in , n ba n h p i i i mu s a e y f ri r v me tt r u h c lu a i h o r n
Absr c : Hih tc n u t sa tc n lg - ne sv n u t ta t g - e h i d s y i e h oo y i tn i e i d s y, a d g e t e e d n so n w e g n e h oo y T c n c l r r n r a l d p n e t n k o l d e a d t c n lg . e h i a y i n v t n a t i s t e s u c fe o o c g o t t ih q ai . s d o l al ei i g c n e t o h e h o o n o ai n n o ai ci t i h o r e o c n mi r w h wi h g u l y Ba e n c e ry d f n o c p s ft e t c n l g i n v t o vy h t n y o
技 术经济 与管理研 究 21 年 第 9期 02
高新技术 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以 江 苏 省 为 例
宋 东林 ,魏 宝 明
(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 2 1) 10型产业 ,对知识和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进行技 术创新 活动是 其经济高质量增长的
Re e r h fEv l to o he Te h l ialI ov to r or a e o g s a c o a ua i n n t c no og c nn a i n Pe f m nc fHi h-t c nd t y e h I us r
a g nd hih—t c n usr nd DEA v l to t o e h id t a y e auai n me h d, i bul s vau to n x y t m bo tt c noo ia i o a in pef r t id e l a in i de s se a u e h l gc l nn v to ro man e o c f
uigM X E o w r ,a dotis eio n t rtde cec n akvr be ,tu de eio - a igu io E s A D A sf ae n ba c inu ii e ae f inya ds c ai l n t nd s tn g i l a s h s u gsdc i m kn nt f A j sn D
算其十年 的技术创 新绩效水平,获得 决策单元综合 效率值 以及松 弛变量,从 而判定 出 D A有效、D A弱有效 以及非 D A有 效 E E E 决策 单元 ,并计算 非 D A有 效的决策单元在 D A相 对有效上的投 影 ,得 出最佳改进策略。对运算结果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 上 E E
i d s st c n l g n o a in a t i f e e r r lv n aa i c lu a e h e e r ftc nc li n v t n p ro a c e e n ut y r h o o i n v t c i t o n y a s ee a td t , t ac lt st e tn y a so h i a n o a i e r n e lv l e y o vy t e o f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