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
书法经典沈尹默《执笔五字法》
书法经典沈尹默《执笔五字法》
节录沈尹默《执笔五字法》
擪用大指押食指,中钩名格小指抵,内擪外押嵌已牢,钩配格抵执乃死。
如上所说各尽职,永不转动成一体。
五指包管掌自虚,掌竖腕平肘自起。
肘起掌虚腕自活,随己左右运不已。
捉管高低择其宜,端正欹斜唯可使。
按提使转腕出力,指但司执而已矣。
沈尹默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擪如擪笛,所谓一指按也。
押取检束之义,与擪相合,而成其务。
然后钩曲以取之,格横以阻之,而助之以抵管,斯嵌定不可动摇,五指始各尽所能矣。
此不易之法,前人盖循夫指掌生理之妙用,与其当前所使工具之攸宜而定者也。
即工具之选材与择式,亦必相度用者与用处而后作成。
故顺而用之,则惬情而奏功;戾而施之,斯拂意而偾事,良非偶然也。
指司执笔,执欲其死。
死始能把握得笔,以固其备。
腕司运笔,运求其活。
活始能控纵得笔,以神其用。
用笔之要,首在提按。
提按得宜,性情乃见。
所成点画,自有意致。
按提二者,可分而不可分;随按随提,亦提亦按;若离纸,若不离纸;处处有按提,即处处得转换;能随意转换,笔毫自不扭戾,而锋斯中矣。
然非指腕一致,全臂以之,未易济成此美也。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沈尹默简介
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 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 默》一文中,有“楷书中 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 是细笔的褚楷,真是清隽 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 頫后,难得一睹。”已故 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 老书法时,云:“沈书之 境界、趣味、笔法,写到 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 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 多。”
沈尹默学书法
沈尹默简介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 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 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 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 名。
民国初年,书坛就有 “南沈北于(右任)” 之称。。著名文学家徐 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 法艺术成就,“超越元、 明、清,直入宋四家而 无愧。”已故全国文物 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 授认为:“数百年来, 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 右者”。
青少年时期
父亲和祖父都善书, 父亲善欧阳询的楷书。 父亲忙于公事,没有时 间教沈尹默写字,沈尹 默的入门老师是师塾吴 老师。
青少年时期
吴老夫子是黄自元 的崇拜者,自然他的学 生也是学黄自元临习的 《醴泉铭》。 而黄自元的书法, 格调并不高,是典型的 馆阁体,类似现在的电字 的问题所在,便开始取法家藏 的各种字帖。15岁时,已经能 为人书写扇面。 15岁,因父亲所嘱,写过 邓石如的篆书。但没有花太多 精力。 15、16岁时,父亲嘱其带 扇骨写扇,方觉自己执笔不稳, 不能悬腕写字的苦痛。
沈尹默自述学书之路
沈尹默自述学书之路沈尹默楷书学书丛话沈尹默要了解得书法中的道理,必须切实耐性下一番写字工夫。
近几年来,四方爱好书学的人们,不以我为不敏,时常写信来询问和商讨,其中不少是在学校攻读或其他从业的青年。
有些问题,要一一详答,非但时间不允许,精力也不够应付;略为解说,仍难分晓,又等于不说。
因此,往往久置,不能作答,致遭到许多责难,实亦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以前虽然写过几篇论书法的文字,但还是说得不够通晓透澈。
去年学术月刊同人要我写一篇书法论,遂分为笔法、笔势和笔意三段,根据历来传下来的说法,或加以证成,或予以纠弹,皆以己意为之,总成一篇,略具条贯,也不能纤细无遗,读者仍以为难晓,要我别为疏解。
现在想借《文汇报》给我的机会,零零星星地写一些与书学有关的小文,作为以前文字的阐发和补充。
此事虽小,实亦非易,若果希望一看便了然,字就会写好,恐怕还是无法办到。
要知书学单靠阅读理论文字,而不曾经过一番艰苦持久的练习实践,是无从理会得理论中的真实涵义的,正如空谈食物之味美而不去咀嚼一样。
禅宗祖师达摩有几句话,却说得好:“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玩味他的语意,可谓切中时弊。
想要精通书法这一门艺术的人,也得要不但能明它,而且必须要行它;不但能说,而且要照所说行得遗。
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理论须用实践证明的道理,因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书法的理论,大家知道,它也是历来学书的人从不断辛勤劳动中摸索体验得来的,后人要真懂得它,真能应用它,除了也从摸索练习中去仔细探究,是没有其他更为捷便的途径的。
我现在想先把以前自学的经过,扼要地叙述一下,以供青年们的参证,然后再就前人留下来的成绩和言论,用浅显的词句,详为讲说,并附以图片,这样做,或者有一点用处。
这里所说的参证,真正只不过作为参证之用,不是要人家完全照我的样子去做,各人是有各人适宜的办法,很难强同,而且必须在自觉自愿的原则下去发心学习,才能行得通,才能持续下去。
沈尹默楷书自习的回忆(一)我的祖父和父亲都能书,祖父虽不及见,而他的遗墨,在幼小时即知爱玩,他是用力于颜行而参之以董玄宰的风格。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致敬大师——沈尹默、谭其骧、陶行知、齐白石、童第周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致敬大师——沈尹默、谭其骧、陶行知、齐白石、童第周以秋为期,凌云纵笔——2023“咏秋”练笔展示沈尹默沈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
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
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
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
白毫扫过处,铁书银钩展荡气回肠之姿;笔酣墨饱时,一气呵成落笔如云烟。
数百年来,书家林立,无出其右者。
他是书法史上的巨匠,把一生心血熔铸于书法创作,是学者,是思想者,是举世无双的大书法家,不染俗气,始终如一。
(何睿斐)于“雕虫小技”之中见匠心制作。
您是雄鹰,自由的翱翔在笔下那片洁白的天空,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于新旧之中披荆斩棘。
七十年的只争朝夕,洗去了尘世的俗气;千万种艰难险阻,挡不住对新未来的向往。
您是现世米芾,当代二王。
(赵家浚)浩渺尘世,沧海一粟,您生而有光,难做一蛞;行舟渡海,日月隐踪,您孑然而立,踽踽而行;擦过尘埃,燃起野火,您生而有翼,挥斥方遒。
化古开今,通透行于笔法婉转,躬耕弦歌,明朗阐释书法奥秘,一撇一捺写出民族傲骨,一横一竖展尽华夏锋芒。
(周景怡)既是“学术泰斗”,更有“书法人生”,在碑学帖学间张扬古雅风与书卷气;既然“俗在骨”,那便“练在心”,每日临帖泼墨挥毫,终成书法大家;即使“近视千度”,仍可“执笔运腕”,以神遇而不以目取,惊为天人!是您,唤醒现代之书法根魂,是您,奉献书法之后生滚滚,是您,以恒久努力带动了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沈先生,您是学者,思想家,更是令人景仰的书法家!(刘盎希)学贯古今,力挽狂澜。
沈尹默简介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别号鬼谷子。
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
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
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
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评价:“北大历史上的名书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罗复堪、沈尹默等寥寥几人而已,李志敏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第一人。
”原名君默(因其在北大担任教授时少言,被同大界长歌供图事调侃说“要口干嘛”所以建议其君为尹,随后便改名沈尹默。
),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在陕西汉阴。
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
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
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百年巨匠沈尹默:他的灵魂似乎专属书法
百年巨匠沈尹默:他的灵魂似乎专属书法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第11期文/名家沈尹默(1883—1971)“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诗人。
他的一生与现代中国文化复兴紧密相关,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行书著称,风格自成一家沈尹默工正、行、草书,尤以行书著称于世。
初学诸遂良,上溯北碑乃至魏晋书法,晚年融汇苏轼、米芾。
沈尹默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
他认为,字的变化与宇宙万物是相通的,在矛盾中得发展,在对立中求统一。
欲顺先逆,欲横先竖,欲左先右,欲折先转,变化尽在此中。
字的风格的形成又受着时代的影响。
写字要讲究“形势”,一切外在表现的是“形”,“形”必须顺应“势”,“形”与“势”结合就能产生出姿态万千、变化无穷的书法艺术。
用笔崇尚“中和美”在中国书法史上,用笔从来都是中锋、偏锋并存。
而沈尹默只对中锋用笔感兴趣,不仅自己在创作中身体力行,而且通过《谈书法》、《书法论》等文给予解说。
有人也许会纳闷:沈尹默为什么如此重视中锋,而对偏锋视而不见、只字不提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沈尹默的审美观是“中和”的,他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中和美”当成了最高原则,并且成功塑造出一系列充满立体感与圆润感的线条形象,把中锋用笔的优势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艺术创造与美学贡献。
一代书法大师竟是盲人?在新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中,沈尹默功不可没。
全国解放不久,沈尹默就写信给毛泽东主席,陈述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计划和设想。
经毛主席批准,“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率先在上海创建。
至此,中国的书法篆刻终于在艺苑获得了其应有的身份和地位。
也许大多数人知道沈尹默是大书法家,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书法大家的眼睛是高度近视,又患白内障,晚年更是几近失明,有些作品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凭感觉写出来的。
虽身患眼疾,晚年的沈尹默仍不顾年迈,带领众多书法家,在上海青年宫等处开办书法培训班,并亲自执教,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他也因此而成为现代文化史和书法史上的巨人。
沈尹默行书《执笔五字法》
沈尹默行书《执笔五字法》本文转载自伴月轩主《沈尹默行书《执笔五字法》》勤奋书家沈尹默沈尹默实在是一位近代书法史上少见的、极笃诚极勤奋的书家。
沈尹默少鲁迅二岁,曾祖、祖、父皆仕途中人,均擅诗书,然而有清一代科举所重的书风大抵“乌、光、方”一类。
他五岁入塾,塾师竟让他临黄自元摹欧书的刻本,误入了馆阁歧途。
后来父亲叫他改习欧楷原拓并兼览诸家,又对他执笔、悬腕进行了严格的正统训练。
二十岁时,他刻意临仿父亲友人仇氏秀美的行书,积习颇深。
次年也赴日本留学,一年返归。
先后在杭州、北大任教(曾任北大校长),临池不辍。
期间与陈独秀、马一浮、张宗祥、章士钊、鲁迅等一大批文人有交,并参与新文化运动,同时发表大量白话诗。
1933年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四体齐备,开始以新文化运动名人的威望入主书坛。
抗战中去重庆结识了于右任,任监察委员,此期致力临碑帖数十种。
曾受古人启发而撰《执笔五字法》,通俗浅出,受书法爱好者欢迎。
抗战结束,返沪成为鬻字为生的职业书家,仿欧、颜、怀仁、苏、黄、米诸书。
解放后任上海文保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全心投入到书法创作、研究、普及工作中,极力倡议成立了第一个国立书法研究机构“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并任主任委员。
举办了多期书法学习班,悉心指导,影响深远,今日海上中年书家多为当年学员。
郭绍虞即出其门下,先生重庆时的女弟子张充和亦在美国耶鲁大学传播中国书法数十年。
沈尹默文革中受迫害,抑郁而逝。
这样一份人生,主要都在书法里泡,苦习书法、讲授书法、研究书法。
沈尹默于书法用心至诚至深,在重庆,他临米芾临本兰亭的习作曾得到于右任夸赞(详见周而复《谈沈尹默书法》)但对他自己的字(而非事迹)历来臧否不一。
他早年作书板气匠气重、陈独秀评为“其俗在骨!”并非尖刻。
虽然沈氏后来自觉地争取改进,在《六十余年来学书过程简述》一文中说“始读包世臣论书著作,依其所说,悬臂把笔。
杂临汉魏六朝诸碑帖,不以爱憎为取舍,尤注意画平竖直。
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名言
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名言摘要:一、沈尹默简介二、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三、沈尹默的名言四、名言背后的意义五、沈尹默名言对后世的影响正文:沈尹默(1883 年-1971 年),原名沈士远,字尹默,号秋明,浙江湖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学者。
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现代帖学之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兴帖学:沈尹默是现代帖学的奠基人,他倡导回归传统,研究古代书法,发掘并恢复了帖学这一传统书学体系。
2.创新书法: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笔法秀逸、结构端庄、气韵生动,富有诗意。
3.书法教育:沈尹默致力于书法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尹默的名言主要包括:“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和“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这些名言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尹默名言背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强调书法与佛法的关系:沈尹默认为书法与佛法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强调内心的修养和悟性。
这对后世书法家追求书法的精神性、提升书法艺术的境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关注字的结构:沈尹默强调字的结构要合理搭配,筋骨肉相互依存,才能使字体秀润生动。
这一观点对后世书法家在字体结构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沈尹默的名言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丰富了书法理论:沈尹默的名言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书法理论,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指导书法实践:沈尹默的名言对后世书法家的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许多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借鉴了沈尹默的观点,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3.传播书法文化:沈尹默的名言作为书法艺术的一部分,对传播书法文化、弘扬书法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尹默66岁时力作:行书《景宁杂诗》
沈尹默66岁时力作:行书《景宁杂诗》沈尹默行书《景宁杂诗》见著于晚清浙江镇海金磷叟的《澹静庐诗集》,该诗集内容以歌咏田园山水和风土人情为主,共有四卷,但部分乱后散佚。
沈尹默书录该诗集,乃是根据遗稿书录。
书录《景宁杂诗》时,因纸张不够,沈先生当时只书录了其中一部分,但后来有补录。
本文所载的即是前一部分。
《景宁杂诗》青山罗列若城环,不见环城只见山。
行到偶然山断处,城门虽设未曾关。
山上多栽杉与松,绿荫叠叠复重重。
游人行向林间过,时觉山前雨意浓。
略见平沙便作田,一锄烟雨碧溪边。
高畴无旱低无潦,万口齐呼大有年。
县官有署傍山坡,一曲清溪门外拖。
政简刑清民意朴,讼庭寂寂落花多。
山椒卜地建黉宫,歌咏先王雅与风。
释奠仲丁昭大典,子衿齐集鼓逢逢。
为虑岩疆伏莽深,特教武弁镇山城。
舆薪杯水成何用?仅有防兵十一名。
鸦峰顶上景清奇,书院经营此最宜。
肄业士多三舍满,得无增给诵弦资?(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沈尹默此帖书写于1948年,彼时沈尹默66岁,正是书法技艺如日中天之年岁。
此帖笔法上追晋唐,笔力遒劲,法度谨严,值得学习。
附释文:景宁杂诗青山罗列若城环,不见环城只见山。
行到偶然山断处,城门虽设未曾关。
山上多栽杉与松,绿荫叠叠复重重。
游人行向林间过,时觉山前雨意浓。
略见平沙便作田,一锄烟雨碧溪边。
高畴无旱低无潦,万口齐呼大有年。
县官有署傍山坡,一曲清溪门外拖。
政简刑清民意朴,讼庭寂寂落花多。
山椒卜地建黉宫,歌咏先王雅与风。
释奠仲丁昭大典,子衿齐集鼓逢逢。
为虑岩疆伏莽深,特教武弁镇山城。
舆薪杯水成何用?仅有防兵十一名。
鸦峰顶上景清奇,书院经营此最宜。
肄业士多三舍满,得无增给诵弦资?【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一下文章标题右侧的“关注”,以免错过好图】(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常用楷书成语集字:沈尹默临唐姜遐碑
常用楷书成语集字:沈尹默临唐姜遐碑
沈尹默临唐姜遐碑
沉尹默是沈括的笔名,也是重要的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
为表彰沈括革新创新思想的贡献,北宋朝廷在沈括押督安州后,设立了沈尹默临唐姜遐碑,以纪念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沈尹默临唐姜遐碑位于沛县(今属安徽省淮南市),是北宋时期设立的纪念沈
括的历史文物,高约三米,宽达1.5米。
碑上以楷书书写,共记载了沈括名言七句,每句离下一句间隔有一米左右的距离,书法清新英俊,开凿精美细腻。
沈尹默临唐姜遐碑上书写的沈括名言极具文学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
简洁
而精辟,深刻而又明确,以凝练的言辞表达着沈括对社会文明、教育修养、艺术和科学发展的无限重视和重视的思想,也一直受到后世的瞩目和学习。
沈尹默临唐姜遐碑的设立,不仅是宋朝朝廷对沈括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沈括思
想文学的历史记录。
今天的人们以此为榜样,进一步弘扬文学精神,在时代的风雨里,弘扬文明光辉,把握时代,探索社会关系,使人们能够根据沈括思想去认识生活,去理解身边的一切。
关于沈尹默的随想
关于沈尹默的随想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2期我们熟悉的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实是一位文学家、诗人,曾任《新青年》杂志编委,是新文化运动得力干将之一。
《中国新文学诗歌大系》中收录了他的诗作《三弦》,全诗共三节,但每节只有一行,读后印象极为深刻,像似谁轻轻地拨弄了三下琴弦。
如此诗作,在浩瀚的新文学诗作中,仅此一首。
“其俗在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对沈尹默早期书法的评价。
陈先生和李大钊先生一样,是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极有影响和地位的人物。
对于如此恶评,沈先生当然会耿耿于怀。
从此便发奋习书,先宗法“二王”,后兼涉唐明清诸家,并遍临北魏隋唐碑版,终成一代大家。
对书法理论沈先生亦有很深的研究和著述。
对于陈独秀评论沈字的这段史料,我一直这样想:“其俗在骨”背后的真相意图,可能不是劝沈先生回家好好练字。
因为陈先生懂得书法也许是要花费一辈子时光的事,而那时的中国更需要的是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沈先生果然为书法花费了一辈子时光。
晚年他患目疾不能视物,但书法创作从未停歇。
每回而对沈尹默的书作,我时常会想:我们在庆幸陈先生的恶评造就了一位书法大家的同时,也悲叹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中国书法的书体,早在晋代已经全部完成了。
它是随着汉字的演化,由众多杰出的书法家经过漫长的岁月完成的,他们中间有历史上留名的和默默无闻的。
许多清代以后的书法家都追求过所谓的各体皆精,似乎只有这样在书法界才有崇高的地位。
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达成的,因为评价一个书法家的优劣有两个硬标准:一是你的书法应没有或没有明显的前人或师承痕迹,即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你的书法必须具有该时代很高的审美层次,胡乱涂鸦冒充个性是绝对不行的。
一个书法家有一两种书体符合上述两个标准是有可能的,但要各体皆符合这两个标准在有限的人生中几乎是不能完成的。
另外,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也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书法家。
所以,追求“各体皆精”是书法家犯的一个错误,毕竟各体皆精和各体都能是两码事。
沈尹默的诸体“标准楷书”代表作品欣赏
沈尹默的诸体“标准楷书”代表作品欣赏
此楷书字帖结字方整谨严,气势开张,神情气爽,深得褚遂良宽博伟岸之神韵。
不板不怪,典雅润逸,神理健畅,实实在在,故此作遒劲秀丽,容夷婉畅,清劲婀娜,精美之至。
郭绍虞教授评价沈尹默书法时说:“运硬毫无棱角,用细毫有筋骨,得心应手,
刚柔成宜。
用笔粗处不蠹,细处不弱,骨肉停匀,恰到好处。
”
台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谈到:
“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沈尹默)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
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
”。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
作者按一、这是笔者穷极毕生精力所作出的专项研究,现在一再修改下,自己感觉更趋成熟。
二、拙文中使用较多双引号,因为这是采用当事者的原话,须持此本意来解释其内容的。
三、拙文中的逻辑性较强、文字定性较准、词义含意较深,但不能因此前看后忘而导致曲解。
四、能够把我国传统书法中的法书定义昭告于天下,应该说功在当代书法教育利在传统艺术千秋!五、笔者深切感谢《中国文物报》编辑部给予公开发表的机会!也代替历代先人们再次深表谢意!六、从2007年7月25日星期3起《中国文物报》总第1540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1期,为连载上。
2007年8月8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44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3期,连载中。
2007年8月15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46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4期,连载下。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上海涤尘居沈纯理过去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往往不问传统书法的基本定义就开始盲从了,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还是不容易弄清楚怎么回事。
现在可以简而言之地讲:传统书法主要是指世代相传中具有代表资格的,是以真迹中最高等级、最优秀书写技法为先导的,含有统一的内涵,并已形成主体特征方面的具体形象。
又必须清楚什么是书法?“书”就是写,“法”当然是强调要用方法去写。
学习书法原本就是要讲究书写技法,以及字内的学问,所以要从传统书法中,厘定出书写技法中的基本笔法,及其属性与分类,并形成体系性的研究,予以互证来证实其本质的存在。
我们应该懂得:只有从传统书法中提取出其中最优秀的技法,才能满足书法教育和形成传统书法学的需要,更能顺利地开展各个专项的有效的研究。
本文主题限于篇幅,有着不易展开的难度,所以笔者只能提纲挈领地应用图表阐述,把传统书法最重要的性质提取出来。
当明确了拙文主题中最基本的定义后,才能依序对每个小标题陆续展开。
这是在作最简约的论述,但还得仰仗读者们在逻辑的推理下有个睿智的抉择。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作品介绍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作品介绍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沈尹默的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沈尹默的作品沈尹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曾经在日本地区留过学,后来还做过北大的教授以及校长的工作,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十分的著名,不仅和于右任、吴玉如等人有着同等的地位,就连一些文学家都对沈尹默作品赞赏不已,那么沈尹默作品有哪些呢?沈尹默作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他的书法作品,包括《东坡居士诗》、《沈尹默书法集》等等,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书法自如洒脱,字体流畅仿佛行云流水一般,笔墨之间更有跌宕起伏的感觉,看上去似乎有着欧阳询书法的韵律,让许多的书法爱好者欣赏不已。
而另一方面沈尹默作品中还有他所创作的许多书法理论书籍,这些书籍大多都是在1949年之后发表的,包括《谈书法》、《二王法书管窥》以及《书法论丛》等等。
沈尹默作品《书法论丛》是非常著名的一部著作,里面将他对书法的一些认识介绍的非常清晰。
他的这部著作只是向人们论述了笔法、笔势以及笔意。
在他看来字的笔势就仿佛画的线条一样,在作画的时候线条会粗细不一、浓淡相宜,并且在一笔之下创作出来才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不同的情调,再施以颜色渲染,就可以展示出一件物品的意象来,而书法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力量都是用在手腕上的,要笔力不定、笔势转变才可以创作好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微妙的变化才能让字体更加赏心悦目。
沈尹默的故居沈尹默故居指的是他在1946年的时候从重庆地区回到上海之后所居住的地方,直到他去世之前也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在他去世十六年之后,他的夫人向当地的政府请示自己是否可以自费进行筹备故居的建设。
一年之后政府批准了这个要求,并且将这里列为了重要的保护单位,也是在同一年沈尹默故居正式修葺完成,又过了两年才开始对外开放。
虽然这个故居的性质是民办的,但是因为公助的原因还是属于当地遗址史料管理处负责管理。
沈尹默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他的书法有着怎样的影响
沈尹默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他的书法有着怎样的
影响
本文导读:
沈尹默的人生是“书法人生”,他的一生主要精力倾注在书法上。
我很少看到中国二十世纪一个著名的学者、诗人、教授、校长,把如此多的心血和精神完全托放于书法。
相反,书法在很多文人雅客眼中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但是沈尹默力挽狂澜,回归经典,走进“二王”,为中国的书法走正脉、走正路、走正途立下了大功。
真可谓把一辈子主要心血都熔铸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建设和书法人才培养当中,对中国书法文化复兴作出了努力。
在这个意义上,沈尹默先生以“二王”体系为本体,又具有当代性创新的妍美流畅的经典书风,应该是获得理论界重新评价的时候了。
他强调“妍美”使得筋和骨都内擫在他流畅的用笔当中,不是有意的把字写得粗发
乱服筋骨外露一览无余,而是蕴藏在行笔的风神爽朗之中,深蕴中国文化的“绵中藏针”书卷气审美精神,让人玩味再三。
沈尹默在笔法、笔势、笔意等书学理论上同样有精深的造诣,写出了不少书论著作,撰写了一系列的书法论稿,他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探索,建立了独特的沈尹默书法体系,不断推出新的著述。
沈先生化古开今,在传承中创新,在阐释中发展,把笔法问题讲解清楚通透,对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名言
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名言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执笔不能太紧,特别是切忌大拇指压在食指上面,影响用笔的提按;食指不能过分弯曲,以免影响三指关节屈伸的变化。
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
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行笔。
是运笔第二步。
通常提笔运行。
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
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六字写字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起笔。
有露锋和藏锋两种。
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
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
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
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遵循直观性原则,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研讨摸索写字教育的基本模式,确保写字课的质量。
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
否则,会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沈尹默65岁《小草千字文》
沈尹默65岁《小草千字文》
沈尹默《书小草千字文》,书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三日,沈尹默时年六十有五。
沈尹默书法精于用笔,又颇能运思,且不废临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挥毫控纵如是,点画精到圆满,意趣平淡韵远,行气连绵不断,笔到意随。
其书法作品化古人笔意,益为自如。
其书不拘一家,功力之深,为当世书家之罕见。
沈尹默自谓:“六十以后,更将曾经临过之碑贴,重新温习。
存其所异,求其所同,始能窥见前人一致笔法。
于米芾七贴,会得看前人法书,必须注意其下笔处;于怀素小草千字文真迹,玩其使毫行墨之精微意趣,始明腕运之妙理。
裨益自运,良非浅勘。
”。
沈尹默:唯有谦虚的态度,方能成就“天下第一”的书法走寻
沈尹默:唯有谦虚的态度,方能成就“天下第一”的书法走寻[ 本文共计2707字· 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文 | 陈淳升多年前,刘正成曾发起“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以得票多少排序)当选,沈尹默名列第六。
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若论对书法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及对中国二十世纪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沈尹默当排进前三名。
而在沈尹默就任河北省教育厅长的记者招待会上,曾有一位记者问:“沈厅长,您是个大书法家,您的书法在当代是'中国第一’,今后对学校的书法教育将会掀起一个高潮吧?”沈尹默笑着答道:“如果你们认为我的书法现在是'中国第一’,那我应该说是'天下第一’了。
”沈尹默而到了“文革”期间,沈尹默面对满屋诗稿、书法,惶恐不安。
他将书法诗稿捆成两大包,辗转藏于各地,或是怕被毁,或是怕连累他人。
最后,他只得和夫人端来一只洗脚盆,放满水,把诗稿、书法一张张撕开后浸泡在水中,再将那些碎纸浆捏成一个个纸团,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扔到苏州河里。
当他看到诗稿,书法都变成纸团时,心里一定在滴血,有着锥心般疼痛。
因为这如同一个父亲亲手扼杀自己孩子一生的希望和追求……曾经的“天下第一”在时代的惊涛骇浪前体无完肤,而其实几十年前就已经有当时最顶尖的人物不惜通过当面棒喝来否定沈尹默,这个棒喝者就是陈独秀。
沈尹默作品《谦虚》原来,1909年,陈独秀不经意间看到沈尹默书写的自作五言古诗。
对于诗文内容由衷欣赏,可惜在陈独秀看来,这样流利浅薄的字,实在糟蹋了如此好诗。
其实在当时,沈尹默的诗和他的书法都已颇有成就了。
第二天与沈尹默并不相识的陈独秀兀自来到沈家,非常不客气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
”想想这样的场景,就像陈真拿了一个“不会写字”的牌匾到沈府踢馆,还要人家吃下“不会写字”并承认自己水平的差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按一、这是笔者穷极毕生精力所作出的专项研究,现在一再修改下,自己感觉更趋成熟。
二、拙文中使用较多双引号,因为这是采用当事者的原话,须持此本意来解释其内容的。
三、拙文中的逻辑性较强、文字定性较准、词义含意较深,但不能因此前看后忘而导致曲解。
四、能够把我国传统书法中的法书定义昭告于天下,应该说功在当代书法教育利在传统艺术千秋!五、笔者深切感谢《中国文物报》编辑部给予公开发表的机会!也代替历代先人们再次深表谢意!六、从2007年7月25日星期3起《中国文物报》总第1540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1期,为连载上。
2007年8月8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44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3期,连载中。
2007年8月15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46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4期,连载下。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上海涤尘居沈纯理过去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往往不问传统书法的基本定义就开始盲从了,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还是不容易弄清楚怎么回事。
现在可以简而言之地讲:传统书法主要是指世代相传中具有代表资格的,是以真迹中最高等级、最优秀书写技法为先导的,含有统一的内涵,并已形成主体特征方面的具体形象。
又必须清楚什么是书法?“书”就是写,“法”当然是强调要用方法去写。
学习书法原本就是要讲究书写技法,以及字内的学问,所以要从传统书法中,厘定出书写技法中的基本笔法,及其属性与分类,并形成体系性的研究,予以互证来证实其本质的存在。
我们应该懂得:只有从传统书法中提取出其中最优秀的技法,才能满足书法教育和形成传统书法学的需要,更能顺利地开展各个专项的有效的研究。
本文主题限于篇幅,有着不易展开的难度,所以笔者只能提纲挈领地应用图表阐述,把传统书法最重要的性质提取出来。
当明确了拙文主题中最基本的定义后,才能依序对每个小标题陆续展开。
这是在作最简约的论述,但还得仰仗读者们在逻辑的推理下有个睿智的抉择。
一、现实中发现的问题(一)有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事。
笔者在1989年赴WX市考察时,偶然听到一位写欧(阳询)体的书法家讲:“我市书法家协会主任某某讲:‘写颜真卿字体的,往往不会写行书’”,其实写欧体的也同样如此。
至此,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因为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的体会,虽然没有练过颜、欧体,但敏感到当初练过柳(公权)体,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结合自身情况再想到他人,才能觉察到在传统书法中,有的体例确实是不利于发展行书,并且觉得这问题还有个历史性的根源未被发现,而且继续对后人造成影响。
于是作了初步的调研,从普通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家,从小年龄到大年龄,尤其是集中在以颜体为主攻目标的人,结果得出:他们在书写行书的能力和“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米芾书体上,实在是难以合拍,更是有着难于入门的麻烦。
后来经过技法的系统性研究后,才能发觉:这是由书写技法所造成的,是属于运腕与否,即严、宽形式的区别,也就是相对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书写技法。
(二)在现实中大家都以为:只要能写一手好看的字,就算懂得笔法了,其实并非如此!同样在传统中,也不要以为任何历史人物,写了一手漂亮结体就肯定其擅长笔法,这正是“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的道理所在。
为了说明问题,不得不提及宋、元年间有位鲜于枢(1256--1301)和同时代的赵孟頫(1254—1322)。
赵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元仁宗称他为书画绝伦,传世作品也很多,粗略地看他的书作,觉得这样评价并不为过,尽管他精通六书,正草隶篆甚能为之,但他仍然不属于笔者的研究对象。
有位书家介绍《赵孟頫小楷汲黯传》时评论:“用笔清峻挺拔,笔力沉劲入骨不仅点画‘精到’细腻,而且结字朗逸”。
可是《赵孟頫妙严寺记》中的大楷却大相径庭,全文共400字,建字底有三只、而平捺的之字底有三十一只,发现其中没有一笔平捺是规范的,这究竟是风格还是无能呢?笔者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扩大了考察范围,结果是:除了小楷外,赵写中、大楷书字体时,在基本点画中的捺画,当书写时技法始终欠妥,尤其是在行书中的平捺更为突出,在“下笔处”的展毫技法也常有不足。
这样笔者要问:“同样是楷书,不过是大小字体的不同,为什么技法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涉及到写行书时尤其欠缺”!而苏轼讲:“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说明楷、行书技法是要一致的!据此而言:“鲜于枢就没有出现该现象”,看来赵是无能于取得“得笔”的效果。
笔者认为:要验证书写技法时,最好把小字的基本点画放大,技法幅度也会随之增大,正好可以检验用笔技法,如果缺乏技法的话,那么马上就会露出馅儿,因为这是需要应用技法来处理的,所以要对每个放大效果中的细节,诸如:“下笔处”的展毫现象,体现基本点画的用笔规范,对笔锋顺逆开合的实际应用、牵丝位置的不断变化等加以审核。
现在有人讲赵孟頫小楷技法怎样好,只是局限于小楷,确实没能把大楷字体与行书包括在内,事实正是如此,那么持论者就成为偏颇,很明显这是不懂得全面考察其用笔技法的结果。
由此,让我们发现了使用工具者应该有个优劣之分,即:不擅长笔法者在用笔上,就是难于书写大一点的字体,还会存在着楷、行体中技法性的差别。
也从而得出:笔法与笔势的关系,即容易分得开,又需要辩证地看待其相互共存的关联性。
然后,正因为赵的书写技法差异较大,所以他的技法算不上完善,或者应该确定为有问题的技法!笔者把书史上的这一发现,归结为“赵孟頫现象”。
必须指出:由于历古以来,缺乏应有的史观与相关条件来看待传统书写技法,那么,该现象至今还在延续中,近代除了沈尹默外,仍然很容易发生在其他书家身上,不过影响到现代书家身上的具体问题,笔者就免谈了。
鉴于中国文字的复杂性,在体例与形式上是多样性的,融合在技法演变过程中,造成传统书写技法在认定基本笔法,以及基本量化的标准上存在困难,所以形成了传统书法的兼容性。
然后对间、直接资料性质不予明辨,又造成了传统书法在内容上的混乱,使人不知从何入手为好。
要从传统中获取所需,非得真知酌见不可,最好依据拙著《传统书法论证与实践》中的理论体系与技法入门的实践,以遵循严式书写技法即运腕的形式,也就是以“二王”与米氏正统的书体风格为主体,凭借直接资料中(真迹印影本)的优势,作为技法定性与量化的依据,以此形成基础来上溯魏晋,那才是一条通衢大道。
听起来很繁复,但是也不必担心,现在已经简约到最切实的理论和最具体的入门方法。
不过我们还得学会尊重历史,要善于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以后深入学习将会带来更大的帮助。
二、历史中存在的问题再查看史料中的问题。
(一)在唐代因为有了最为显眼的颜体出现,请注意这里有个限制,主要是指颜真卿(709--785)的书写技法。
1、从《祭侄稿》字距中发现:牵丝均处于同一角度的斜度,使人感觉其肘部运动大于腕力而刻板得毫无变化,从而证实颜氏只能应用肘部动力,不会运用腕部动作来安排牵丝的变化。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笔杆保持着最大垂直度的书写,而《告身》因真实性的系争,就不便作为例证了。
2、再把《祭侄稿》的不运腕作为对比。
如褚遂良(596—658)《大字阴符经帖》,或《褚摹王羲之兰亭帖》(也有人疑是米芾所作)都是运腕的,书写时笔杆非要摆动不可。
再查看与褚同一时期的李世民(599—649年),如《晋祠铭碑》、《温泉铭碑》、《屏风碑》等,虽然都是拓本,属于间接资料,但足以证实其运腕之灵活与笔杆的摆动,可以使颜真卿感到汗颜的程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就需要有个理性与综合性的分析推断。
(二)暂且不论颜与褚、李之间的时间差,单从接近“二王”真迹机缘的可能性上来考察。
褚是以擅长书法被诏为侍书,官至秘书郎,迁起居郎,又迁谏议大夫,并知起居事,后授太子宾客,为内勤性质,都是最容易接近皇帝的职务。
颜则不同,任殿中御史,外放后又任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最后调任平原郡守,是位一般官僚而已,以上说明了他们的职能不同。
由于《兰亭序帖》是王羲之唯一的真迹,为李世民收藏后被殉葬掉,这与他保持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格外要关注李世民的间接资料,特别要以李运腕书写技法为依据,然后稍加判断就能得出:颜连职务条件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接触到王羲之真迹中的书写技法?况且褚、李都是同期人物,互相容易认同,故而才有魏征推荐词:“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这可以作为最可靠的旁证词。
褚能被唐太宗容纳,至少客观地说明了运腕书写技法,得到理所当然的肯定,也是证实褚具备了卓越的技术优势(请阅褚临《兰亭序帖》及冯摹《兰亭序帖》)。
应予再进一步阐述:唐代贞观之治,正是书道昌盛时期,尤其是“上(指李世民)之所好(‘二王’真迹),下必甚焉”,朝廷上下对书学观点必然是一致的。
而颜生于天宝八年,相隔二十七年,根本见不到王羲之的真迹,恰好又是另个历史背景,还遇到安禄山的叛乱,就笔者的理解:与其讲颜的书写技法,倒不如认为颜视死如归,以忠良节操之故,获得另一个统治者的赏识,才能得重于书名。
事实上可以作一总结,颜的书写技法与“二王”技法毫无内在联系,否则颜与褚、李之间的差异不会有那么大。
因此说,持此观点来判断:从唐代起,传统书法就应该分出个严式的,传承中学有渊源的,在流传中应是正统的“二王”书写技法。
其余不是传承有绪的话,则是宽式的、都是新派书体的表现形式。
以上仅考证唐代官职职能的差异,也存在着贞观与天宝年间的时间差和颜真卿书写技法的比对,并据此确定其为创新的表现形式,由于其中缺乏一定的内涵和承继性较差的原因,即不具备主体特征的资格,也就不属于本论所研究的范畴,故为此不予考订。
三、追溯运腕技法的源流我们还是要进入历史的时空隧道,把时光上溯到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相传王羲之在即兴中,撰写了兰亭序这段文字,同时创作了《兰亭序帖》的书法作品而名垂世册,历古以来大家尊他为书圣,对此均有确切的定论。
而兰亭序这段文字,在“文革”时遭遇辨伪的争议,那本真迹《兰亭序帖》的命运还要悲惨,据说早已随唐太宗李世民徇葬于地下而失灭。
现在所能见到的《兰亭序墨迹》,已经是唐代贞观年间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摹本和冯承素的钩模本等,这些帖虽然不是原有的真迹,但比间接资料中的拓(石)本要高出一等,还是很有价值的,类此方法在作品资料中较为流行,幸亏得益于这些原始复制手段,否则就无法面对“二王”的书写技法,特别从结体中对技法作出管中窥豹的了解。
我们从表面上看《兰亭序墨迹》,这通帖只是320字的行书,但其中“之”字的出现,重复了20次,在笔势上的变化,做到了每次每异的调整,看后不免令人叹为观止。
从实质上认定:这是运腕技法所起到的作用,因为只有运腕的技法,才能不设局度自发机杼地重复同样字体,又能避免形态上的雷同。
如果光靠死记硬背结体来影响字体结构,那么该技法含量的高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这位拥有《兰亭序帖》真迹的皇帝,为己所好征集天下“王字”,由褚遂良鉴定真伪,他之所以着了迷地酷爱“二王”,确实能够从中学到了真正的技法,并在自己的《晋祠铭》、《温泉铭》、《屏风帖》、《临朝帖》、《昨日帖》、《三五帖》(其中行书为首创勒碑的拓本,均属间接资料)作品内,尽情地发挥了运腕的技法,仅此一点就足以证实了该技法的可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