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书法管窥(沈尹默)

合集下载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王羲之书法的流传,是一代又一代书家传承的结果。

历代书家通过对王羲之书法技法的钻研,去探索魏晋书风的精髓。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仅供参考。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人物生平折叠早年经历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

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

近现代名人传记之沈尹默

近现代名人传记之沈尹默

家乡近现代名人传记之安康沈尹默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

1887年,入家塾读书,爱好诗歌,常以千家诗中名句吟诵。

1894年,开始学习书法。

1905年,沈尹默和他的三弟沈兼士一起赴日本求学。

1906年,因家庭经济原因无法继续求学,后返回中国在陕西居住,之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1918年,《新青年》成立编委会,他与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等人为编辑,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得力战士。

1919年,他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支持学生运动。

1921年,赴日本西京大学进修,与郭沫若相识。

1925年,他同马玉藻、周树人、李泰叶、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教员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公开支持女子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

1929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自甘清贫。

1949年,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中国画院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1971年6月1日,备受“四人帮”迫害的一代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

享年88岁。

1978年,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沈尹默得以平反。

作为一个书法家,著有《二王书法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等,书法集,字帖有《沈尹默书法集》等约二十种。

他的书法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笔墨跌宕起伏,浓淡相间,有欧阳询之神韵,《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手机了她二十岁以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

作为诗人。

沈尹默的作品多发表于《新青年》,如《生机》、《赤裸裸》、《小妹》、《三弦》、《秋》、《白杨树》等,著有诗集《秋明室杂诗》、《秋明室长短句》等,其中《三弦》被胡适称为“一首最完整的诗”。

二王法书管窥

二王法书管窥

沈尹默行书《二王法书管窥》1释文: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学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愿意接受这个考验,试作解答的问题之一,乍一看来仿佛很是简单,只要就所有王帖中举出几种来,指出先临那一种,依次再去临其他各种,每临一种,应该注意些什么,说个详悉,便可交卷塞责。

正如世传南齐时代王僧虔《笔意赞》(唐代《玉堂禁经》后附《书诀》一则,与此大同小异)那样:“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据他的意见,只要照他这样做,便是“工之尽矣”,就能够达到“可擅时名”的成果。

其实便这样做,在王僧虔时代,王书真迹尚为易见,努力为之,或许有效,若在现代,对于王书还是这样看待,还是这样做法,我觉得是大大不够的,岂但不够,恐怕简直很少可能性,使人辛勤一生,不知学的是什么王字,这样的答案,是不能起正确效用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在没有解答怎样学王以前,必须先把几个应当先决的重要问题,一一解决了,然后才能着手解决怎样学王的问题。

几个先决问题是,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王字,其次要弄清楚王字的遭遇如何,它是不是一直被人们重视,或者在当时和后来有不同的看法,还有流传真伪,转摹走样,等等关系。

这些都须大致有些分晓,然后去学,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心准目想,逐渐领会,才能和它一次接近一次,窥见真谛,收其成效。

现在所谓王,当然是指羲之而言,但就书法传统看来,齐梁以后,学书的人,大体皆宗师王氏,必然要涉及献之,这是事实,那就须要将他们父子二人之间,体势异同加以分析,对于后来的影响如何,亦须研讨才行。

那末,先来谈谈王氏父子书法的渊源和他们成就的异同。

羲之自述学书经过,是这样说:“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石经》,又于仲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岁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书法家王羲之简介

书法家王羲之简介

书法家王羲之简介书法家王羲之简介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家王羲之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简介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

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

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王羲之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

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

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

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

沈尹默的书法理论

沈尹默的书法理论
沈 尹默 的 书 法 理论
侏 天 曙
童 乎 毒
嗣秆 樽
; 辗童
情案 杰
融 内容提 要:近 代 采.一部 分书 末恪守 篆 隶、北 碑和无 名书家 为中 0的传统 。但从 把 二 王”行 草书 映带” 的连贯 写法 , 清代 延续 T采 传 统 . 把碑 派进 一步发 展. 消 极的 方面来看 ,它完 全是 以抛弃 自魏晋以 来 的 “ 王”经 典书风 为代价 的。碑 学理论 二 中所蕴涵 的廑 二王 ”思想 以及在实 践上白 勺 ^大楷 的创作 中,工 整而不 呆板 ,遒劲而显 生动 ,如其 ( 学生 宇格 ) ( 节录海 岳名言 > 体 现 7他 这 方面 的特 点 他的 小楷 取 法

代大家 。尤其 是他在 现代书 坛上以 孤雁 声 呜” 的气 概 弘扬 帖学 赢 得 7书 法界 同道 的称 许。 沈尹 默 书法 取法 广 泛 ,真、
切关 联。从 清初学 汊碑 的热潮 ,到麝 、乾 行 、蕞 、隶口体 兼工 在诸体 创作中 ,以楷 而后来 不断丰 富变化 ,形成 7以 “ 二王 为 时期 “ 扬州 八怪 师碑破 帖的风 气,发 展到 书 和行书 上的成 就最高 。沈尹 默在楷 书上苦 主的基 调、融 进多 家风格和 个人鲜 明持征 的 后 期 ,变成 7 扬碑 抑帖 、 重碑 贬帖 ,并 0追求 ,迭 7相当 高的艺术 水平。 他的楷 书风。 文论 家郭绍虞 曾评论 沈尹瞅 的书法 他运 硬毫 棱角 ,用软毫 有筋骨 ,控制 得 直 延续 到近 现 代。 从积 极 的方 面来 看 ,清 书 有大楷 和小楷 两种 ,太楷 耿、褚 为基参
笃噔 }
洗尹 .
O 书 坛 现 T一 股恢 复 8 年 的书法 生涯中 ,临池 辍,殚精 竭虑 . “ 王 ”韦系的艺术思潮 。 二 取 法 ” 王”领 风骚 . 为现 代书法 史上的 二 成 关键词 :洗尹藏:清代碑 学;现代 学 清代 的 碑学 发展 和 清代 文化 的 兴盛 密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
01
明清书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注重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代表人物
03
董其昌、王铎、傅山等是明清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
现了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特点。
07
近现代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 们的作品体现了宋代书法 的尚意与创新精神。
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
复古潮流
元代书法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注重对传 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
个性表现
元代书家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
赵孟頫、鲜于枢等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特点。
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代隶书的成熟与草书、楷书的形成
隶书的成熟
汉代是隶书成熟和鼎盛的时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汉隶的笔法丰富多变,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楷书的形成
在隶书的基础上,汉代还出现了草书和楷书两种新的书体。 草书笔画连绵、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楷书则 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成为后世书法的主流。
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魅力,研究中国书法简 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修养。
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 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 发展,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 力和内涵。
02
先秦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体系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一拓直下”笔法探微

“一拓直下”笔法探微

“取法乎上”是每个有志于书法的人尽知的准则。

这个“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灿若星河的历代书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王羲之,史称“书圣”。

古往今来,师法书圣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能得其精髓者寥寥无几。

正如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赞扬五代时书法家杨凝式的诗句:“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黄庭坚所说的“金丹”,就是王羲之的笔法。

在研究、学习王羲之的笔法时,“一拓直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无论在学界和业界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的差异还很大,这给书法学习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笔者通过对“一拓直下”笔法的梳理,结合《兰亭序》中的典型例字,对“一拓直下”这一概念进行解读,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参考。

讨论“一拓直下”的内涵,可以首先梳理目前对其的一些解释,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比较直观的解释。

如,朱天曙在《“书画相通”论》中指出,用笔中的“起”和“收”有藏锋、露锋、方笔、圆笔之分。

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

露锋“一拓直下”,有明显的锋芒,在行书、草书和花卉创作中使用尤多。

百度百科中也有类似说法,如《鲜于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条目:“试观其撇捺之劲利爽捷,竖笔之‘一拓直下’,露锋出笔,都增加了字体的雄强伟岸之势。

”“一拓直下”在这里比较类似潇洒、酣畅的代名词。

另一种说法认为“一拓直下”是一种结字的方法。

如,沈维进在《王羲之行书技法解析(二十九)》中说:“笔画与字中心,或其他相关笔画呈向势弧形的是相向,笔画与中心或其他相关笔画呈背势弧形的是相背;如果笔画与相关笔画都是直线,则称为‘一拓直下’。

”①“向背”是建立在点画呼应基础上的形态变化。

还有一些说法将其归入与“绞转”相对应的笔法,或直接归入“内擫”与“外拓”的范畴。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让人难以把握。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如果认为“一拓直下”即直入直出、酣畅潇洒,这样写出的字往往笔虚意浅、飘忽不定,难有王字的韵味,甚至连形似都难以达到。

笔者因此对“一拓直下”进行考证。

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

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

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书何谓尽善尽美?枯燥重湿、浓淡相间如何得到?书何谓尽善尽美?明解绪《春雨杂述·书学详说》曰:“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如美石之韫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麟、凤以为之主,使人玩绎,不可名言:此锤、王之法所以为尽善尽美也。

”按语:在主笔主字上下工夫,当为尽善尽美矣!枯燥重湿、浓淡相间如何得到?明解绪《春雨杂述·书学详说》日:“且其遗迹偶然之作,枯燥重湿,袜澹相间,盖不经意肆笔为之,适符天巧,奇妙出焉。

此不可以强为,亦不可以强学,惟日日临名书,无悟纸笔,工夫精熟,久乃自然。

言虽近易,实为要旨。

先仪骨体,后尽精神。

有肤有血;有力有筋。

其血其肤,侧锋内外之际;其力其筋,‘毫发生成之妙。

丝来线去,脉络分明。

描拓为先,傍摹次之。

双钩映拟,功不可胭。

对之仿之,如灯取影;填之补之,如鉴照形;合之符之,如瑞之于瑁也;比而似之,如脱伐柯;察而象之,详视而默记之,如七十子之学孔子也。

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

此余所以为书之详说也。

”按语:治之已精,益求其精,当为之。

为什么涩、快、重、轻等笔的用法要相适应地配合着运用?沈尹默《书法论丛·书法论·余论》:“米元章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刷字。

这都是就各人的短处而言的。

但是写字时,结体必须排匀整,但只顾匀整,就少变化,这是讲结体。

用涩笔写便是勒,用快笔写便是刷,用笔重按着写便是画,用笔轻提着写便是描,这是讲用笔。

涩、快、重、轻等笔的用法,写字的人一般都是要相适应地配合着运用的。

若果偏重了一面,便成了毛病。

探析外拓、中行、内擫三大笔法内理

探析外拓、中行、内擫三大笔法内理

《探析外拓、中行、内擫三大笔法内理》来源:《青年书法》作者:宋新军摘要:拓、擫实质上指的是运笔时两种对立的力,这两种力是在中行基础上分裂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书画运笔最基本的两大力向元素。

拓、擫两大力向元素在阴阳相生转换原理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内擫、中行与外拓三大基本笔法,造就了阴风神、中和、阳华壁三大主体风格,继而三大基本笔法统一合成为至上的无法。

拓、擫这两种力的原理与物理力学中的向心力与离心力是相通的,人在运笔书写时受客观意向力与主观意向力两种力的共同作用,当客观意向力占主导时运笔力向基本走在线条中央位置,产生“力在画中”的中行效果。

反之主观意向力作用大的时候,运笔的力向则以中行轨迹为轴心发生外拓、内擫两种力量交互作用,令笔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变化与拓廓,形成线条上下、左右力量的虚实变化,产生差异性的线条表现和本质地。

拓、擫的笔法实现了笔画从阴阳冲和状态转向偏执一隅的个性化发展,这是书法作为艺术存在的前提。

关键词:外拓中行内擫运笔力向阴阳相生阴阳转换历代书家关于内擫与外拓的论述:内擫与外拓,是我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对概念,然而对其深层的理法却一直究而无果。

最早谈及“内擫”与“外拓”用笔特征的应当是王羲之本人。

元盛熙明《法书考》卷三“笔法篇”中所载录的王羲之书论云:“每作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

草则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

左为外拓,右为内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王羲之这段书论语中的“左为外拓,右为内伏”,其中隐约道出了内擫与外拓与某种方位有关,而“每作点画,皆悬管掉之”道出了古人笔管垂直于纸面的用笔特征。

元袁裒的《书学纂要•总论书家》云:“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

这个观点袁裒也只是提到两种笔势的差异性,以及两种笔法的对立性。

明丰坊《书决》云:“右军用笔内擫,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多,故精神散朗而入妙”这里与袁裒一样属于述而不论,其正侧锋说法也有偏离,因为内擫、外拓与正侧锋无实质性的关系。

从论书诗透析沈尹默的帖学思想

从论书诗透析沈尹默的帖学思想

20世纪的民国书坛有“南沈北于”双峰的比喻①,“北于”乃指“关中于氏”于右任,“南沈”即指来自浙江吴兴的“竹溪沈氏”沈尹默。

1940年,沈、于及章士钊切磋书法,竞诗风流,章氏诗云:“当今于沈峨与岷,两美相合情。

”即将沈、于二氏分别比作四川的岷江与峨嵋,可谓一时佳话。

从习书经历来看,两人均曾兼习碑帖②,但“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的沈尹默,其所走的书学道路与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黄宾虹等人不同,他不是入碑出帖归于碑,而是出碑入帖归于帖,成为现代帖学的第一面旗帜。

”③更有人将其行书誉为米芾之后800年来第一人④。

根据沈尹默自述的学书历程来看,从他25岁研究包安吴《艺舟双楫》并习练碑字开始,到1930年即47岁,一直临写汉碑及北朝碑。

此后开始学写行草,开始了由学碑向学帖的转变。

沈尹默最早的一篇书法文章为1943年问世的《执笔五字法》,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他的帖派书风已趋成熟,建国以后直到文革前的这段时间,他更是将主要精力用在着书立说上。

因此,沈尹默在专意帖学的时期发表的这些理论观点,显然是基于帖学的立场。

而从沈尹默现存的数十首论书诗来看,最早的一首是作于1937年,比他的第一篇书论还要早六年。

诗言志,其论书诗中涉及的书学思想涵盖了他帖学观的基本方面。

沈尹默也是一位诗人,旧体诗的功夫非常精深,五四运动时期从事新文化运动,是《新青年》的编辑之一,也是倡导和最早发表白话诗并产生影响的诗人之一。

因此他的论书诗格律谨严,生动别致,词句优美,格调雅致,而且善于运用书法史上的典故,巧妙的阐述自己的帖学主张。

格律、语词、用典、观点四者巧妙精到地结合在一起,娓娓道出心中的书学理想,构成了沈尹默论书诗的最大特色。

将论书诗写到这样精妙的程度,近代史上并不多见。

一、沈尹默帖学思想的几个方面1、“龙蛇起伏笔端出,使笔如调生马驹”⑤―以“笔笔中锋”为核心的笔法论沈尹默的书学思想,既是他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他对古代书论的深刻解读之下的感悟,深入浅出,阐幽发微。

论唐代尚法书风的成因及表现形态

论唐代尚法书风的成因及表现形态

扬唐人 尚法 的精神 。

唐 代 尚法书风 的成 因
1 隋代书法 的 自然传承 . 南北 朝时期 , 朝孝 文帝 迁都 洛 阳以后 , 施鲜 卑 族 北 实 汉化 政策 , 大力 吸收 南朝 文化 , 书法风 格逐步 转 向王 系 其
多年 , 汉字 的结构 、 态都无法脱离王羲之的影响 。 形 沈尹默先生在《 二王法 书管窥》中把 大王 ( 王羲之 ) 比
徐 斌
( 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0 ) 12 1

要: 唐代 尚法书风是 中国书法史上辉 煌的一页, 之所以会形 成 自上 而下 的尚法书风 , 不仅有二王书 法的传 承 , 有 还
唐代政 治经济繁荣的历史背景 , 唐代 尚法书风 已经渗透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 时代, 法创 作和书法理论研 书 究齐头并进 , 古典 主义 与浪漫主义书风并存, 呈现 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 稿 日期 :0 2— 3—1 21 0 8
馆” 《 ( 贞观政要》 卷~《 政体》 。“ ) 贞观元年 , 敕见任京官 、 文武职事五品 以上 , 性爱 学书及 有 书性者 , 于馆 内学 有 听
作者简 介: 徐
1 70
斌 (9 9 , , 16 一) 女 江苏如皋人 , 硕士生, 主要从事 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研究 。
书” 《 ( 唐六典》 卷八 ) 。实 际上 为书法艺 术 “ ” 法 的进一 步 建立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
唐代科举 考试 中 , 有 “ 设 书科 ” “ 贡之科有 秀 才 , ,常 有
代书法名家均 书写过 匾额 , 至有 历代 皇帝 亲 自书写 , 甚 以 扬建 筑之 声名 。至 魏晋 以来 , 壁之 风 已经盛 行 , 题 讲究 诗 文和书法 , 书家 借 以抒发 内心 的豪气 , 反 映了人 们 以书 也

袁裒书学思想发微

袁裒书学思想发微

672023/04 No.254袁裒(1260—1320),字德平,袁桷(1267—1327)族兄,与赵孟相友善,工诗文善书法。

元代庆元路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隐于沙家山,以安定书院山长授海盐儒学教授,未赴卒。

元人陶宗仪《书史会要》中评其“所书宗晋”。

撰有《书学纂要》一书,此书虽然在同时代及后世文献中多有提及、著录,如陶宗仪《书史会要》、盛熙明《法书考》等,但是今天未见有其书传世,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一书中就将其归入“亡佚”类。

《佩文斋书画谱·卷十》所收《评书》一文是袁裒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一书中说其中所收《评书》辑自于元代苏天爵编撰的《元文类》七十卷。

有学者认为此文来源是《佩文斋书画谱·卷十》,而不是《元文 类》[1]。

《钦定四库全书》中《元文类·卷三十九·编题跋》收袁裒《题书学纂要后》一文,仅仅比《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所收《评书》多“余既粹集书法大略虽备,而古人工拙则不在于此,因复思”23字,对于文义并没有影响。

元代,赵孟承接宋高宗赵构上溯魏晋的书学思想,提倡复古,直追晋人,从而形成了元代书坛复古的时代潮流。

袁裒的书学思想正是这一时代书学思想潮流的反映。

《评书》中袁裒主要讨论了书法的气韵与法度的关系,学习《淳化阁帖》流弊的问题,并且首次提出了“内擫”“外拓”的概念。

这些论述虽然简短但都精准恰当,切中问题的要害,体现了袁裒对于书法认识的深度与高度,有着不可忽略的书学理论价值。

现就《评书》一文中讨论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讨论。

一、气韵与法度在袁裒看来,书法如果仅仅以追求气韵为目标,而忽视对于法度的掌握,就会流于虚无,失之空泛;反之,假如仅仅关注法度规范,而对于气韵置若罔闻,那就会失之拘谨,缺乏生气。

他在《评书》中说:“盖专工气韵,则有旁风急雨之失;太守绳墨,则贻叉手并脚之讥。

”[2]200在这段论述中袁裒指出只追气韵则失于野肆,犹如“旁风急雨”任由情感肆意奔泻,导致书写脱离书法的艺术轨道;专注法度规范,则失于拘挛板滞,犹如“叉手并脚”呆立之人,了无生气。

书法知识竞赛测试题三

书法知识竞赛测试题三

书法知识竞赛测试题三1、名词解释南北派正确答案:南宋赵孟坚《论书》“晋、宋而下,分而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

”至清代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则明确分正书、行草为南北两派,称:“东晋、宋、(江南博哥)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

南派由锺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锺繇、卫瓘、索靖及崔悦、户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

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

”又称:”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

”“北派则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

”并称:“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

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

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微矣。

”阮元此说,在晚清颇具影响,但据近代考古发现的南北朝书迹,虽体势多样,性情有别,然并不因南北位置而有巨大的差异。

然自阮元倡南北书派之说后,遂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2、问答题古隶与今隶的区别?正确答案:书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为“今隶”。

古隶保留了篆书意味多。

今隶波磔画明显、蚕头雁尾、横势扁出、完全摆脱篆字束缚。

3、问答题联合北朝的社会配景,论述北朝文人书家继续旧体与南方文人书家追求新风的差别。

正确答案: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屡次,经济后进,故而书法发展滞后,依旧沿西晋朴实的老路,而未能象南方东晋的书法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局面。

南方禁碑时,北方无禁令,仍然正在大规模的立碑、造像,组成了北朝庞大的刻石书法体系。

由于崔卢两门书法遭到重创,不像二王书法可以组成体系组成代代相传,以致北方的书法发展遭到障碍。

北朝的书家多与题榜、抄经、写碑、蒙童相关,恰恰重实用的效用,明显使北方的书家正在情的发挥上远逊于南方书家,而擅长行草书的书家也未能确立领袖的职位地方,北方文主书家与南方文人书家相走甚远,故竟以南方的王羲之为崇拜的东西。

海上生明月 辉煌七十年— 上海书法篆刻七十年略述

海上生明月 辉煌七十年— 上海书法篆刻七十年略述

4化、职业化特征和开放包容性继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书画家纷至沓来。

“海派”之“海”,在汉字文化语境中有着多重寓意,既代指上海之地名,又隐喻百川归海、鱼跃龙潜、博大精深,且具国际交流之便利。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1958年,原江苏省的嘉定、宝山、松江、奉贤、南汇、川沙、崇明等十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的市域面积增加了十倍。

建国70年来,上海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等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一直保持着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上海制造在很长时间里是中国工业产品的标杆。

而在文化领域,上海的场馆、团体、名家资源在某些时段和某些文艺门类上,也曾经星光灿烂,执东南之牛耳。

书法和篆刻,就是上海一度领先于全国的艺术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书坛,有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三位帖学主将名扬海内,在晚清碑学大盛之后推动了对二王书法价值的重新审视,使二王书风成为当时上海书坛的主流。

他们的理论文章和教育实践,如沈尹默《二王书法管窥》、潘伯鹰《书法杂论》,对年青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还有黄葆戉、马公愚、吴湖帆、朱东润、邓散木、丰子恺、王蘧常、朱复戡、顾廷龙、陆俨少、唐云、谢稚柳、翁闿运、赵冷月、胡问遂等名家,各具个性面貌,体现了上海书法多元兼容、海纳百川的态势。

当代书家周慧珺、洪丕谟、周志高等人,在创作、学术、出版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篆刻领域,继民国巨擘吴昌硕、赵叔孺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有王福庵、钱瘦铁、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钱君匋、沙曼翁、方去疾、高式熊等大家,阵容堪称强大。

在著名印学团体西泠印社中,上海篆刻家王个簃、钱君匋、方去疾、程十髮、韩天衡、童衍方先后担任副社长,韩天衡还应邀出任中国艺术·书画大家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20 10.总第 期132艺术的繁荣和文化的聚集息息相关,而文化和经济、人口又紧密联系。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作品介绍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作品介绍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作品介绍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沈尹默的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沈尹默的作品沈尹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曾经在日本地区留过学,后来还做过北大的教授以及校长的工作,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十分的著名,不仅和于右任、吴玉如等人有着同等的地位,就连一些文学家都对沈尹默作品赞赏不已,那么沈尹默作品有哪些呢?沈尹默作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他的书法作品,包括《东坡居士诗》、《沈尹默书法集》等等,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书法自如洒脱,字体流畅仿佛行云流水一般,笔墨之间更有跌宕起伏的感觉,看上去似乎有着欧阳询书法的韵律,让许多的书法爱好者欣赏不已。

而另一方面沈尹默作品中还有他所创作的许多书法理论书籍,这些书籍大多都是在1949年之后发表的,包括《谈书法》、《二王法书管窥》以及《书法论丛》等等。

沈尹默作品《书法论丛》是非常著名的一部著作,里面将他对书法的一些认识介绍的非常清晰。

他的这部著作只是向人们论述了笔法、笔势以及笔意。

在他看来字的笔势就仿佛画的线条一样,在作画的时候线条会粗细不一、浓淡相宜,并且在一笔之下创作出来才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不同的情调,再施以颜色渲染,就可以展示出一件物品的意象来,而书法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力量都是用在手腕上的,要笔力不定、笔势转变才可以创作好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微妙的变化才能让字体更加赏心悦目。

沈尹默的故居沈尹默故居指的是他在1946年的时候从重庆地区回到上海之后所居住的地方,直到他去世之前也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在他去世十六年之后,他的夫人向当地的政府请示自己是否可以自费进行筹备故居的建设。

一年之后政府批准了这个要求,并且将这里列为了重要的保护单位,也是在同一年沈尹默故居正式修葺完成,又过了两年才开始对外开放。

虽然这个故居的性质是民办的,但是因为公助的原因还是属于当地遗址史料管理处负责管理。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沈尹默书法生涯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沈尹默书法生涯
第三时期(1949-1966)
沈尹默先生一九七一年去世,我们将其书法生涯限定在一九六六年,是因为自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沈尹默先生受到冲击,其书法创作、著述活动与书法社会活动基本停止,所以,我们才将其书法生涯的下限限定在该年。又因为建国后沈尹默最好的作品沿续民国时期所形成的那种清新爽健俊雅书风而形成的,其晚年揉人章草对雄浑一路书风的开拓因积习太重而难以有相当高度的重大突破,故在此一提而不再做具体展开。相反沈尹默做为建国后独挑重担的书坛领袖为整个书法事业所做的积极努力,在其书法生涯的晚期,大放异彩,这就使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铰为深入的探讨。
第一时期(1894—1933)
起步伊始,沈尹默并不幸运,他不仅未能遇上名师,反而遇上了一位对书法没有见解,盲目崇拜黄自元,误人子弟的黄姓塾师,致使沈尹默人手之初便沾染上了馆阁体末流的俗气。以致在沈尹默功成名就,卓然成家之后,仍不免『三考』出身的微讽。令人庆幸的是沈尹默悟性过人,见其父所写欧字之后,豁然顿悟,对雅俗有了最初的判断,于是便有了弃黄学欧的行动。但在一九O七年即二十五岁遇到陈独秀之前,他仍然取法不高,仅仅刻意欧、赵而已,甚至学赵,也只是学仇涞之这样的末流书家,因而得到了陈独秀『其俗在骨』的刻薄批评。这对于年青而富才学,意气又盛的沈尹默采说,当然是极大的刺激,我们从《学书丛话》的叙述口气中并不难体会到他当时遭受刺激时的心绪。从此以后,虽然他以此自警,竭力摒除俗气,但因投身于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并成为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连接担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大校长这样的位高且忙碌的实质性职务,使其无暇真正深入传统,只能以常人少见的毅力,坚摒帖学不取,一心一意取法魏碑,甚至到了不应酬书件而专心魏体的程度,以企脱胎换骨。毫无疑问,这种努力,在沈尹默的书法生涯中是非常有益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沈氏在这一时期留下的《云龙远飞驾天马自行空》、《石虎海沤鸟 山涛阁道牛》等传世作品,虽然孤立起来看,在民国书坛上似乎算不上什么惊人之笔,但与他本人前期靡弱媚俗的书风相比,则不啻为一场意义深刻的革命。这些作品腕下力足,点画遒劲,结字凝重,气象苍茫,尤其是《鸿雁出塞北 牛象斗江南》一联,写来朴实无华,用笔径来直去,却气度恢弘,用笔老练刚健,一洗前期的媚俗铅华,原先书作中的骨弱弊端在此完全得以解除。沈氏如没有这一时期对包世臣碑学思想的服膺,没有对魏碑朴野旷逸之气的亲和,学仇涞之等人所沾染上的俗气便难以根除。他后期的楷书也好,行草也好,其最强烈的风格特征就是清新刚健,如没有这一时期对魏碑的浸淫,其作品的这种风格特征与审美意蕴是无法奔赴他的笔下的。由此看,这十五、六年的学魏,对其后来的肆力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而据他自称是在通过学魏『自觉腕下有力』后,才遍临唐碑,特别于褚遂良用功尤勤的。这一由魏碑再回到唐碑的转折,是在学魏基础上的转折,单纯学魏,朴野之气固然可以多多,但易生怪戾刚狠粗陋之憾,如不用士气的雅韵来对之提升,在审美层面上则仍会处于低层次的阶段,令人称叹的是沈尹默凭其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凭着新文化运动闯将所固有的敢于反抗权威束缚的胆识,对康有为炙手可热的书学思想进行了自觉的反动。康氏尊魏卑唐,沈先生恰恰弃魏崇唐,并进而由唐而溯追晋韵,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相当新鲜的书坛举动与书学意识,这一层转折是沈尹默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层转折,正是这一层转折保证了沈尹默在书史上的流派特征,正是这一层转折,使沈尹默的风格具备了历史性的含义与容量。这一举动,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少深意,但如将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其意义便会立即凸现出来。因为这是对当时书坛风气的全面反动,是对『沈尹默时代』到来的最重要的准备。当时书坛,北魏书风一统天下,二王极少有人问津,写唐碑者,在纯搞书法的书家们看来大多数似乎还尚未人流,尤其是康有为尊魏卑唐,更使唐人书法的价值一落千丈,可以说沈尹默是在唐人书风价值达到最低点时开始自觉学习唐法的。而他对唐法的学习,与时流中学唐朝的颜、柳也不同,而是属意褚遂良这一二王正脉。我们不得不说,他的选择可谓是迥异时流的一种大胆的革命性的反叛:沈尹默在由初时起步的取法唐人,到后来的追慕包、康,弃唐就魏,到现今的再度向唐人回归,完成了自身的否定之否定,显示了不凡的价值取向上的主体能动性与自我超越的能力。当然更进一步看,沈尹默的这一层转折,其根本还是筑基于对帖学自身发展这一书法本体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明清帖学,尤其清代帖学已走向没落,如果取法乎下,自然在劫难逃,只能求其下下。沈尹默对此的认识是很清醒的,他在这一时期,对明清人一概不学,而主要上追宋以前诸大家学王踪迹。我们且看一下夫子自述:『到了一九三O年,才觉腕下有力。于是再开始学写行草,从米南宫经过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怀仁等人,上溯二王书。因为在这一时期,买得了米老《七帖》真迹照片,又得到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及日本所藏右军《丧乱》、《孔侍中》等摹帖拓本的照片;又能时常到故宫博物院去看唐宋以来法书手迹,得到启示,受益匪浅。同时,遍临褚遂良全碑,始识得唐代规模,这是从新改学后获得了第一步的成绩。』(《学书丛话》)一九三二年,五十岁的沈尹默,愤然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来到上海后,担任了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兼孔德图书馆馆长,工作之余,不废临池,继续学习褚书,并从深处研究,对其源流和发展,摸索出一条轨迹。如褚遂良晚年所书《雁塔圣教序》乃是褚公法乳汉《礼器碑》的结果,并由此推断缺少《礼器碑》笔意的世传本《枯树赋》乃为伪好物,是米芾临本,而非褚遂良真迹。『学褚的同时,也间或临习其他唐人书,如陆柬之、李邕、徐浩、贺知章、孙过庭、张从申、范的等人,以及五代的杨凝式《韭花帖》、《步虚词》宋李建中《土母帖》薛绍彭《杂书帖》元代赵孟頫、鲜于枢诸名家墨迹。尤其对于唐太宗《温泉铭》用了一番力量,因为他们都是二嫡系,二王墨迹,世无传者,不得不在此等处讨消息。』(《学书丛话》)

书坛泰斗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高清收藏!

书坛泰斗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高清收藏!
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书坛泰斗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高清收藏!
沈尹默(1883.6.11—1971.6.1),初名沈实、君默。后更名沈尹默,字中,号秋明、匏瓜、君墨,别号鬼谷子,斋名“秋明室”、“匏瓜庵”。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沈尹默先生是陈毅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20世纪40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工楷、行、草书,尤精行书。
1971年6月1日,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享年88岁。
尹默先生一生Biblioteka 求学术与进步,不愧为一代诗人,书坛泰斗,将与史永存。

现代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后附原文)

现代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后附原文)
自唐以來,學書的人,無一不首推右軍,直把大令包括在內,而不單獨提起。這自然是受了李世民過分地揚父抑子行為的影響。其實,羲獻父子,在其生前,以及在唐以前這一段時期中,各人的遭遇,是有極大的時興時廢不同的更替。右軍在吳興時,其書法猶未盡滿人意,庾翼就有家雞野騖之論,表示他不很佩服。劉宋時的虞和簡直這樣說:“羲之書在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郤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這是說右軍到了會稽以後,世人才無異議,但在誓墓不仕後,人們又有末年緩異的譏評,這卻與右軍無關,因為那一時期,右軍筆劄,多出於代筆人之手,而世間尚未知之,故有此妄議。梁蕭衍對於右軍學鐘繇,也有與眾不同的看法,他說:“逸少至學鐘書,勢巧形密,及其獨運,意殊字緩,譬猶楚音習夏,不能無楚。”這是說右軍有遜于鐘,他又說明了一下:“子敬不殆逸少,猶逸少不殆元常。”陶弘景與蕭衍論書啟也說,“比世皆高尚子敬,子敬、元常繼以齊名……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南齊人劉古(據蕭子顯《南齊書.劉休傳》作”微古“,而李延壽《南史》則作”微輕“),不復貴之,休好右軍法,因此大行。右軍逝世,大約在東晉中葉,穆帝升平年間,離晉亡尚有五十餘年,再經過宋的六十年,南齊的二十四年,到了梁初,一百四十餘年中,據上述事實看來,這其間,世人已很少學右軍書體,是嫌他的書勢古質些。古質的點畫,就不免要瘦勁些,瘦了就覺得筆仗輕一些,比之子敬媚趣多的書體,妍潤圓腴,有所不同,遂不易受到流俗的愛玩,因而就被人遺忘了,而右軍之名,便為子敬所掩。子敬在當時,因有盛名,但謝安曾批其劄尾而還之,這就表示出輕視之意。王僧虔也說過,謝安有時把子敬書劄,裂為校紙。再來看李世民批評子敬,是怎麼樣的說法呢?他寫了這樣一段文章:“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如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枒而無曲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歟!”這樣的論斷,是十分不公允的,因其不符合於實際,說子敬字體稍疏(這是與逸少比較而言),還說得過去,至於用枯瘦拘束等字樣來形容它,毋寧說適得其反,這簡直是誣衊。儘管這樣,還是不能把子敬手跡印象從人們心眼中完全抹去,終唐一代,一般學書的人,還是要向子敬法門中討生活,企圖得到成就。就拿李世民寫的最得意的《溫泉銘》來看,分明是受了子敬的影響。那麼,李世民為什麼要誹謗子敬呢?我想李世民時代,他要學書,必是從子敬入手,因為那時子敬手跡比右軍易得,後來才看到右軍墨妙,他或者不願甘於終居子敬之下,便把右軍抬了出來,壓倒子敬,以快己意。因此,右軍不但得到了復興,而且奠定了永遠被人重視的基礎,子敬則遭到不幸。當時人士懾于皇帝不滿於他的論調,遂把有子敬署名的遺跡,抹去其名字,或竟改作羊欣、薄紹之等人姓名,以避禍患。另一方面,朝庭極力向四方搜集右軍法書,就賺《蘭亭修稧敘》一事看來,便可明白其用意,志在必得,但是《蘭亭》名跡,不久又被納入李世民墓中去了。二王墨妙,自恒玄失敗,蕭梁亡國,這兩次毀損於水火中的,已不知凡幾,中間還有多次流散,到了唐朝,所存有限。李世民雖然用大力徵求得了一些,藏之內府,迨武則天當政以後,逐漸流出,散入宗楚客、太平公主諸家,他們破敗後,又複流散人間,最有名的右軍所書《樂毅論》,即在此時被人由太平公主府中竊出,因怕人來追捕,遂投入灶火內,燒為灰燼了。二王遺跡存亡始末,有虞和、武平一、徐浩、張懷瓘等人的記載,頗為詳悉,可供參考,故在此處,不擬贅述,但是我一向有這樣的想法,若果沒有李世民任情揚抑,則子敬不致遭到無可補償的損失,而《修稧敘》真跡不致作為殉葬之品,造成今日無一真正王字的結果。自然還有其他(如安史之亂等)種種原因,但李世民所犯的過錯是無可原恕的。

二王书法的异同,你知道多少?

二王书法的异同,你知道多少?

二王书法的异同,你知道多少?书法这门艺术形式,每个人有每个人感悟,王羲之是王献之的爹,但王献之与王羲之在书法上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书学史上也是众说不一,褒啊贬啊从来就没消停过!虽然李世民极力推崇王羲之而贬低王献之,但从历史上证明,也不能说明王献之书法成就赶不上他爹王羲之。

那么王家这爷俩在书法上有什么不同呢?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1“内恹”与“外拓”“二王”在技法上的特点,书家往往以“内恹”与“外拓”标示。

如明何良俊《四友斋书论》云:“大令用笔'外拓’而开扩,故散朗多姿”;“右军用笔'内撅’而收敛,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

”今人沈尹默也说:后人用内撅、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大,:正“内撅”,小王“外拓”。

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撅、外拓”的意义,“内撅”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

右军书“一拓直下”,就是“如锥画沙”,“外拓”的形象化说法,可以用“屋漏痕”来形容,放纵意多,收敛意少(参见《二王法书筲窥》)。

用“内撅”、“外拓”虽可说明“二王”书艺中计:多不同处,但也不能涵盖一切,细察也未必十分科学。

大王能“内撅”也能'外拓”,当是“内撅”为主“外拓”为辅,小王能“外拓”也能“内撅”,当是“夕卜拓”为主“内撅”为辅,而取向的不同是以各自的审美理想为转移的。

潘伯鹰说:“有人说羲之'内撅’,献之'外拓’。

这最多也只说得一半。

”(《中国书法简论》)此言颇有见地。

2技法来源不同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曾述自己看法并批评米芾见解:“尝论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人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

……米老'右军中含、大令外拓’之说,适得其反。

”今人侯镜昶认为:包世臣以为大王笔源于隶,小于笔源于篆,此见解值得商榷。

侯氏以一语概括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三家真行书特点及渊源:钟善翻,大王善曲,小王善直;翻出于分书,曲出于篆书,直出于隶书(《沦钟王真书和的真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王书法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沈尹默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学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愿意接受这个考验,试作解答的问题之一,乍一看来仿佛很是简单,只要就所有王帖中举出几种来,指出先临哪一种,依次再去临其他各种,每临一种,应该主意些什么,说个详悉,便可交卷塞责。

正如世传南齐时代王僧虔《笔意赞》(唐代《玉堂禁经》后附《书诀》一则,与此大同小异)那样:“先临《告誓》,次写《黄庭》。

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据他的意见,只要照他这样做,便是“工之尽矣”,就能够达到“可檀时名”的成果。

其实便这样做,在王僧虔时代,王书真迹尚为易见,努力为之,或许有效,若在现代,对于王书还是这样看待,还是这样做法,我觉得是大大不够的,岂但不够,恐怕简直很少可能性,使人辛勤一生,不知学的是什么王字,这样的答案,是不能起正确效用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在没有解答怎么学王以前,必须先把几个应当先决的重要问题,一一解决了,然后才能着手解决怎样学王的问题。

几个先决问题是,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王字,其次要弄清楚王字的遭遇如何,他是不是一直被人们重视,或者在当时和后来有不同的看法,还有流传真伪,转摹走样,等等关系。

这些都须大致有些分晓,然后去学,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心准目想逐渐领会,才能和它一次接近一次,窥其真谛,收其成效。

现在所谓王,当然是指王羲之而言,但就书法传统看来,齐梁以后,学书的人,大体皆宗师王氏,必然要涉及献之,这是事实,那就需要将他们父子二人之间,体势异同加以分析,对于后来的影响如何,亦须研讨才行。

那末,先来谈谈王氏父子书法的渊源和他们成就的异同。

羲之自述学书经过,是这样说:“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石经》,又于仲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这一段文字,不能肯定是右军亲笔写出来的。

但流传已久,亦不能说它无所依据,就不能认为他没有看见过这些碑字,显然其间有后人妄加的字样,如蔡邕《石经》句中原有的三体二字,就是妄加的,在引用时只能把它删去,尽人皆知,三体石经是魏石经。

但不能以此之故,就完全否定了文中所说事实。

文中叙述,虽犹未能详悉,却有可以取信之处。

卫夫人是羲之习字的蒙师,她名铄字茂漪,是李矩的妻,卫恒的从妹,卫氏四世善书,家学有自,又传钟繇之法,能正书,入妙,世人评其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羲之从她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破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情。

在这一段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羲之姿媚的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其深厚根源的。

王氏也是能书世家,羲之的叔父廙,最有能名,对他的影响也很大,王僧虔曾说过:“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为右军法。

”羲之又自言:“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又言:“吾真书胜钟,草故减张。

”就以上所说,便可以看出羲之平生致力之处,仍在隶和草二体,其所心仪手追的,只是钟繇、张芝二人,而其成就,自谓隶胜钟繇、草逊张芝,这是他自己的评价,而后世也说他的草体不如真行,且稍差于献之。

这可以见他自评的公允。

唐代张怀(灌)《书断》云:“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然剖析张公之草,而(禾农)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精研体势,则无所不工,所谓冰寒于水。

”张怀(灌)叙述右军学习钟、张,用剖析、增损和精妍体势来说,这是多么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之,要表明他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才算心安理得,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的秦汉篆隶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是羲之书法,受人欢迎,被人推崇,说他“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为万世宗师的缘故。

前人说:“献之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制度,别创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

”所以《文章志》说他:“变右军书为今体。

”张坏(灌)《书议》更说得详悉:“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章草未能弘逸,今穷伪略(伪谓不拘六书规范,略谓省并点画屈折)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

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

然古法亦局而执。

’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

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盖指章草而言)非行(盖指刘德升所创之行体,初解散真体,亦必不甚流便。

)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今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怡,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花开,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陶弘景答萧衍(梁武帝)论书启云:“逸少至吴兴以前,诸书犹有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这是他的代笔人,名字不详,或云是王家子弟,又相传任靖亦曾为之代笔),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未末年书。

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书,故遂成之,与之相似。

”就以上所述,子敬学书经过,可推而知。

初由其父得笔法,留意章草,更进而取法张芝草圣,推陈出新,遂成今法。

当时人因其多所伪略,务求简易,遂叫它做破体,及其最终,则是受了其父末年代笔人书势的极大影响。

所谓缓异,是说它与笔致紧敛者有所不同。

在此等处,便可以参透得一些消息。

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

反是,必然是外拓。

后人用内擫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

说大王是内擫,小王则是外拓。

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我现在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擫外拓的意义,内擫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凡此都是指点画而言。

前人往往有用金玉之质来形容笔致的,以玉比钟繇字,以金比羲之字,我们现在可以用玉质来比大王,金质来比小王,美玉贞坚,宝光内蕴,纯金和柔,精彩外敷,望而可辨,不烦口说。

再来就北朝及唐代书人来看,如《龙门造像》中之《始平公》、《杨大眼》等、《张猛龙碑》、《大代华岳庙碑》、《隋启法寺碑》、欧阳询、柳公权所书各碑,皆可以说它是属于内擫范围的;《郑文公碑》、《爨龙颜碑》、《嵩高灵庙碑》、《刁遵志》、《崔敬邕志》等、李世民、颜真卿、徐浩、李邕诸人所书碑,则是属于外拓一方面。

至于隋之《龙藏寺碑》,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书,则介乎两者间。

但要知道这都不过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不能机械地把他们划分得一清二楚。

推之秦汉篆隶通行的时期,也可以这样说,他们多半是用内擫法,自解散隶体,创立草体以后,就出现了一些外拓的用法,我认为这是用笔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而言,内擫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妍,不言而喻,学书之人,修业及时,亦甚合理。

人人都懂得,古今这个名词,本是相对的,钟繇古于右军,右军又古于大令,因时发挥,自然有别。

古今只是风尚不同之区分,不当作分优劣之标准。

子敬耽精草法,故前人推崇,谓过其父,而真行则有逊色,此议颇为允切。

右军父子的书法,都渊源于秦汉篆隶,而更用心继承和他们时代最接近而流行渐广的张、钟书体,且把它加以发展,遂为后世所取法。

但他们父子之间,又各有其自己所体会心得,世传《白云先生书诀》和《飞马帖》,事涉神怪,故不足信。

但在这里,却反映了一种人类领悟事态物情的心理作用,就是前人常用的“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的说法。

人们要真正认清外界的一切事物,必须经过主观思维,不断努力,久而久之,便可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境界,微妙莫测,若有神助,如果相信神授是真,那就未免过于愚昧,期待神授,固然不可,就是专求诸人,还是不如反求诸己的可靠。

现在把它且当作神话。

寓言中所含教育意义的作用看待,仍旧是有益处的。

更有一事值得说明一下,晋代书人遗墨,世间仅有存者,如近世所传陆机《平复帖》以及王(王旬)《伯远帖》真迹,与右军父子笔札相较,显有不同,伯远笔致,近于《平复帖》,尚是当时流俗风格,不过已入能流,非一般笔札可比。

后来元朝的虞集、冯子振等辈,欲复晋人之古,就是想回复那种体势,即王僧虔所说的无心较其多少的吴士书,而右军父子在当时却能不为流俗风尚所局限,转益多师,取多用弘,致使各体书势,面目一新,遂能高出时人一头地,不仅当时折服了庾翼,且为历代学人所追慕,其声隆誉久,良非偶然。

自唐迄今,学书的人,无不一首推右军,以为之宗,至把大令包括在内,而不单独提起。

这自然是受了李世民以帝王权威,凭着一己爱憎之见,过分地扬父抑子行为的影响。

其实,羲、献父子,在其生前,以及在唐以前,这一段时期中,各人的遭遇,是有极大地时兴时废不同的更替。

右军在吴兴时,其书法犹未尽满人之意,庾翼就有家鸡野骛之论,表示他不很佩服,梁朝虞(龠禾)简直就这样说:“羲之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郄(音),迨其末年,乃造其极。

”这是说右军到了会稽以后,世人才无异议,但在誓墓不仕后,人们又有末年缓议异的讥评,这却与右军无关,因为那一时期,右军笔札,多出于代笔人之手,而世间尚未之知,故有此妄议。

梁萧衍对右军学钟繇,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说:“逸少至学钟繇,势巧形密,及其自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

”这是说右军有逊于钟。

他又说明了一下:“子敬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陶弘景与萧衍《论书启》也说:“比世皆崇高子敬,子敬、元常继以齐名......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南齐人刘休,他的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微古(据萧子显《南齐书•刘休传》作微古,而李延寿《南史》则作微轻),不复贵之,休好右军法,因此大行。

”右军逝世,大约在东晋中叶,穆帝升平年间,离晋亡尚有五十馀年,再经过宋的六十年,南齐的二十四年,到了梁初,百馀年中,据上述事实看来,这其间,世人已很少学右军书体,是嫌他字的书势古质些,古质的点画就不免要瘦劲些,瘦了就觉得笔仗轻一些,比之子敬媚趣多的书体,妍润圆腴,有所不同,遂不易受到流俗的爱玩,因而就被人遗忘了,而右军之名便为子敬所掩。

子敬在当时固有盛名,但谢安曾批其札尾而还之,这就表现出轻视之意。

王僧虔也说过,谢安常把子敬书札,裂为校纸。

再来看李世民批评子敬,是怎样的说法呢?他写了这样一段文章:“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纵,拘束如严家之饿隶。

其枯树也,虽槎桠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