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活中的历史第七讲:水电煤卫话居住

合集下载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60集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60集

第60集东京梦华主要内容:讲述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对后世的影响。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发现一艘已经沉睡在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船。

在当时,宋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可以造出用于远洋航行的木兰舟。

宋朝的海商将他们的商船开至南洋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孟加拉湾,经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再沿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原来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线的印度洋在11至13世纪时,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是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繁荣的真实写照。

繁盛宋朝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宋朝时期,在这里来来往往的外国客商络绎不绝,以至于今天泉州仍有回半城、蒲半街的民谚,外国人被叫做蕃客,他们在这里经商、生活、安家落户甚至养育子孙直至终老,如今广州、泉州、杭州等地所保留下来的大量蕃客墓是他们存在过的证明。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军队和辽、金、蒙古等国的战事却此起彼伏,从未停止,军事上的溃败使得宋朝的政权中心一再南移,直到崖山海战最终灭亡。

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普遍认为宋代中国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繁盛期,然而中国人自己却始终认为宋朝摆脱不了积贫积弱的历史印象。

迁都未果提议迁都位于河南巩义市的永安陵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氏的陵墓。

公元976年是宋太祖赵匡胤成为皇帝后的第十七个年头。

三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从东京开封启程前往西京洛阳祭拜永安陵,随后又到西京洛阳南郊举行了祭天的仪式,一切事宜处理完毕,按照常理皇帝应该返回都城,但是赵匡胤在洛阳一住就是一个月。

事实上,赵匡胤巡幸西京的真正目的并不在祭祀,而是有着更为现实和急切的打算,那就是为迁都洛阳做实地考察。

此时宋朝定都开封已经十七年,赵匡胤为什么想起了迁都的念头呢?在五代以前,中原王朝的首都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摆动,长安和洛阳以山为塞、以河为池,形势险固、易守难攻,具有作为都城的地理优势,而开封则地处平原、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为了保卫都城的安全,朝廷不得不在都城驻守大批军队以防御敌人进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本节课主要通过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家在哪里”的含义。
在板书设计中,将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板书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插入家乡的地图、图片等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同时,板书设计将注重色彩的运用,使板书更具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3.行为习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对于课程学习,这一现象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学生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有利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那些对家乡了解较少、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他们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针对学生们在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地理位置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本文是关于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今年的国庆节已经顺利举办了,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节日的到来,这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是亿万万中华儿女最为骄傲自豪的日子。

今天给大家分享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的观后感!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主要内容: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

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

七千人大会,代表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总结教训。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在曲折中发展,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解说词:1955年11月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各地视察。

途经天津、德州、济南等16个城市,每到一地,毛泽东都与当地主要负责同志谈话,调查生产建设情况。

此前一个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1956年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了给八大作准备,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量周密的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面对这样一个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毛泽东在外地考察结束、回到北京后,又先后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

1956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三,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听取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关于重工业的汇报,这是43天汇报的第一场。

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

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这对正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无电到用清洁电 农网升级农民奔小康

从无电到用清洁电 农网升级农民奔小康

从无电到用清洁电 农网升级农民奔小康“今年国庆节来的客人们可以热热闹闹聚在大厅里,看70周年阅兵式啦!”唐山迁安市山叶口村村民赵乃娟说,前不久,她办的农家乐新添了一台75寸液晶电视机和一套立体声音箱。

今年70岁的赵乃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从无电到有电,再到用电致富,她是农文/穆 煜 图/史文全 张 伟 邹 明 村电网不断升级改造的直接受益者。

70年,电力人秉承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通过一项又一项的光明工程、完成户户通电,一轮接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一次又一次的农村电气化建设,让农村百姓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秦皇岛公司员工为花农提供用电检修上门服务。

到用清洁电的飞跃,让电力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农民。

户户通电 山村旧貌换新颜新中国建立之初,电对冀北乡村大多数农民来说只是个传说,白天干活全靠人力,夜晚照明靠一盏油灯。

1950年代中后期,冀北乡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大多数县政府以发展小水电、小火电为主,供电能力严重不足。

1960—1970年代,冀北有些地方开始兴办电力,有计划地把供电线路逐步向农村延伸,一些县乡有了动力电和照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冀北各地为逐步提高农村的用电水平,加快了农村电网输配电设施建设。

“我曾经以为,自己会在山村里黑灯瞎火一辈子!”张家口市张北县柳条坝村村民感叹。

过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煤油灯,墙壁屋顶都被冒着黑烟的煤油灯熏得一片油黑。

到了夜晚,村子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无电成为农村百姓的大难题。

1994年,为解决行政村无电问题,照亮民心的“光明工程”正式启动了。

在河北省政府的主持下,当时的华北电管局与张家口市、承德市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用3年时间解决张家口、承德两市275个无电行政村通电工程建设的协议。

为“光明工程”顺利推进和农村百姓能早日用上电,电力员工付出了巨大心血,靠人拉肩扛,把光明送到了农民家中。

1995年12月,承德市比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了全市无电行政村的通电任务,使该市25个行政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中国电力发展史

中国电力发展史

第一集驱散黑暗一、主题思想十九世纪末工业文明因电力工业的出现而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每一个农耕社会的角落。

而此刻的东方却正处于一个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速下滑的轨道上。

本集以电力在旧中国的发展为主线,以旧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在描述电力文明对中国社会造成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勾勒出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变迁对电力事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电力工业在旧中国发展历史的描述展现党领导人民开创的民族解放事业对中国电力工业发挥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内容梗概电力文明的火炬从法拉第的手中辗转到中国,就在上海外滩亮起那15盏电灯开始,电力文明便开始了她的中国之旅。

在人类发明了电的一百多年来,电力工业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现代社会,电已经无所不在;但在120多年前,当东方社会第一次“触”电时,与其说它带来了文明,不如说它带来了更多的苦难和沉重。

点点的电力之火,燃亮的却是一个破碎、僵化、腐朽、挣扎的旧中国。

当清工部安装在仪銮殿的第一台电灯照亮慈禧太后生命中最后一段旅程时,电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借洋务运动三位重臣——李鸿章、左宗堂和刘铭传之手,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始燃烧;从立德尔创办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到洋务运动催生起民族电力工业,仅仅十余年,公用电业相继在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租界建立,在这期间,虽然民族电力工业开始生成,但是大部分电厂都控制在外商手中。

辛亥革命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工商业趁机发展壮大,江苏、浙江、广东、辽宁、湖北等地的大中城市纷纷兴办电业,当时发电装机最大的发电厂就是上海电力公司的杨树浦。

三、拍摄要点与主要事件:2、电力出现时中国社会背景,电力工业在中国的出现;毕晓浦在上海成功进行电弧灯发光实验。

上海外滩至虹口6.4公里的电杆上亮起了15盏电灯;清工部为慈禧太后装设电灯,成立西苑电灯公所。

清政府从排斥电到接受电的态度转化。

3、中国民族资本对电力发展的贡献:立德尔等招股集银5万两,成立上海电气公司,创办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天津的德商世昌洋行在毛线加工厂安装发电机供厂内用电;华侨商人黄秉常也在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广州试办电厂;积极倡导洋务的台湾巡抚刘铭传也在台北装置小型蒸汽发电机燃煤发电。

八年级历史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ppt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ppt课件(新人教版)

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 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改革开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 能不断加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 生产力。
电视机 洗衣机
冰箱 空调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改革开放后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丰富、城乡居 民收入极大增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制度的变化对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要求人们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 提高自身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检验收获:
1、我国人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2010年前后
建边农场: 居住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我场农业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场农业建
建边农场中学旧址
建边农场中学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新旧四大件各指的是什么? 2.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 么变化? 3.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生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初
中国第一村--华西
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城镇居民住房 宽敞明亮,装饰讲究。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请你出个主意
问题 解决
城市交通中的塞车现象
公交优先 开辟新的公交线路 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加强交通管理 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课件

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课件

(2)城市化的进程
世 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 界 的国家。二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①鸦片战争后: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 中 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③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2.居住条件的改善 (1)建筑技术:美国人发明了__电__梯____,比利时住宅首次使用钢筋混 凝土技术,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蓬勃发展。 (3)生活服务:_购__物_中__心__和文化娱乐场所出现。
1.村落的产生 (1)产生:__农__业____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2)影响:为人们的___定_居____、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 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2.集镇的出现 (1)兴起 ①原因:随着社会__生__产__力__的发展而兴起。 ②兴起:在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逐渐成为一定 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2)中国古代的镇
提示:以王城为基准,按照建城者爵位尊卑,据礼制营建制度而厘定;以宫为 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城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井 然有序。
3.知识延伸——古希腊广场 在古希腊,广场是城市中的活动中心,又是露天市场和会场,附近 有神庙、商店、会议厅、学校、露天剧场、运动场等。古代希腊的广 场,一般不追求轴线对称,其形状甚至是不规则的,但比较实用。
(3)古代中国 ①远古:巢居和___穴__居___构成最早的两大类型。 ②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_等__级_观__念__和礼仪制度;住宅布局 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_抬__梁__结_构__。 ③明朝:_砖__木_结__构__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④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___中__庭___是民居的核心。混凝土、

【初中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PPT课件7

【初中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PPT课件7

当堂巩固
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C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5、请阅读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公费医疗歌“不用白不用”,回答 问题。 “最近皮肤干,请开蜜两瓶。有时胃不好,夜里怪梦多,急需山里红。腰 间痛难忍,电振有作用。浑身都是病,一时说不清。医道我不懂,大夫你酌 情。熏醋能杀菌,木耳益肝功。反正是公费,何必太心疼。” (1)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阅读教材112-113页,根据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 住、行、用五方面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衣 食 住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行 用
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阅读教材112-113页,根据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 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改革开放前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 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 示风度和个性。
人们购买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
“蓝灰色的海洋”
改革以前,人们衣着色彩和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衣食住行用的变迁--衣
服饰不仅仅是遮 羞御寒的工具, 更是人们 展示个 性、显示风度 的 一种方式。
改革以后,人们衣着的 特点是:丰富多彩,而 且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 丽的风景线。
衣食行用的变迁--食
衣 食 住 行 用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 土坯房、大杂院。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收录机是高档消费品。 居 住 面 积 扩大 , 室 内 装修 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 家车出行,乘飞机旅游。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 衣机、空调在日益普及。

探寻“历史”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

探寻“历史”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

探寻“历史”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作者:柳翠华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年第02期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题材教学一直是个难点。

笔者聆听了两堂“历史味”较浓的“春天的故事”,探寻了“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链接点。

两位执教老师都在努力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呈现历史,寻找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反思历史题材的教学定位、静态历史的激活、让历史与学生共鸣等问题。

一、历史题材“姓德”是基础1.目标定位清晰,德性教育为先历史教育不应该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该呈献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悸动。

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观察家乡的变化引出“改革开放”政策,随后老师着重讲解该政策,偏重历史知识讲授,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题材应该姓“德”,倡导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倘若认识不到这点,再优秀的教学设计也枉然。

2.重组教材内容,为德性教育铺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两堂课的教学设计都注意到从小处着手来反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第一位老师的课把家乡巨变引入课堂;第二位老师的课则从“食”入手,以小见大,就事论理,用离学生最近区域的资源替代教材中的“中国大地从农村到城市发生巨变”宏达史篇,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为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铺路。

二、“激活”静态历史是关键1.历史事件故事化,找准兴奋点把复杂的历史故事化,用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找到学生情感与道德的“兴奋点”,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位老师讲述了《买肉的故事》,有趣的故事把改革开放前抽象难懂的“大锅饭”、“市场经济”等内容都蕴含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故事唤起学生买肉的经历,把自己的生活与买了两个月却买不到两钱肉的故事主人公进行对比,强烈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物资富足,生活便利。

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样板戏:8亿人 8年的文化生活
4
《中国电影新 闻简报》
5 日本电影《望
乡》《人证》 和《追捕》
01
小人书:点 燃了多少孩 子的梦
02
手抄《第二 次握手》
03
被指斥为 “下流”的 雕塑作品 《猛士》
04
70年代的 聘礼:36 条腿和“三 转一响”
06
参桂补酒: 第一条电视 广告
05
上海货: 70年代的 国货品质
读书笔记
从民生角度回顾中国建国七十年来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这书名应该把中国改成京沪,变成京沪生活记忆更贴切些!虽然作者的资料都抄自报纸档案,可中国这么大, 也不能只看北京和上海的报纸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许多第一次的历史,都是由京沪之外的老百姓创造的。
时光如流水啊,往事历历在目,再次回首往事,是不一样的感觉,若有一日安再回首,我的心肯定也是不一 样的。
自助餐让好多 1
人“扶墙进, 扶墙出”
2
王海打假
3 商品房兴起:
“买房了吗” 成问候语
4 “黄虫”面的:
开启北京出租 车的历史
5
国家鼓励个人 购买汽车
01
婚纱影楼: 拍婚纱照是 一种时髦的 标志
02
呼啦圈
03
网吧和网瘾
04
“小灵通” 信号不是太 好
05
QQ和MSN
06
实行双休日: 中国开始每 周五天工作 制
国第一部《婚 姻法》实施
1
公共澡堂
四联美发店: 2
调上海理发师 组团进京开店
3 土改“斗地
主”:“周扒皮” 源于小说《高 玉宝》
4
资本家工商业 公私合营
5
全民炼钢
广播体操:影响力堪 比广场舞的流行运动

历史初中一年级第一章远古人类的生活

历史初中一年级第一章远古人类的生活

历史初中一年级第一章远古人类的生活远古人类的生活远古人类的生活,是指从人类出现到约8000年前,也就是人类发展的早期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还未进入农业时代,生活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主。

本文将从远古人类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居住环境远古人类的居住环境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草原、森林和河流附近的地区。

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人类发展出了适应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

例如,生活在森林地区的人类主要以树木和山洞为庇护所,而草原地区的人类则以帐篷或简单搭建的草屋为家。

二、食物来源远古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狩猎、采集和捕鱼。

狩猎是人类最早的获取食物的方式,他们利用简单的石器或陷阱来捕获野生动物。

同时,人类也会采集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根茎来补充能量。

在河流附近的地区,人类还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来捕捞鱼类和水生动物。

三、社会结构远古人类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子女组成,他们通常居住在一起。

在狩猎采集的过程中,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集和照顾子女。

由于部落间的交流和互动,人类开始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社群。

四、生活方式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基础。

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经常迁徙以追寻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

生活方式的简单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

然而,他们也通过传统的口头传承,积累了一些关于狩猎采集的经验和技术。

五、文化传承远古人类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口述和艺术形式来实现。

他们口头传承的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语言、歌谣和故事来传递知识和经验。

在壁画、雕塑和饰物等艺术形式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关于他们生活的线索。

六、影响和意义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他们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后来农业文明的基础,同时也影响了我们今天的文明发展。

通过狩猎和采集,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并逐渐形成了农业经济。

远古人类的文化传承也为后来的艺术和宗教提供了基础。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古代中国,以下哪个现象反映了城镇居住环境随时间而演变的特点?A. 村庄规模逐渐减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B. 宅院结构固定,街道布局单一C. 沿海城镇数量增多,内陆城镇衰退D. 城镇与农业分离,村落成为主要居住形式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古代城镇居住环境布局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B. 生产方式C. 政治制度D. 文化风尚3、在中世纪欧洲,市集和定期集市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哪一项不是市集和定期集市发展的直接后果?A. 增加了商品流通B. 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C. 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立即崩溃D. 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的形成4、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迅速,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促进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因?A. 水路交通便利B. 农业生产的高度发达C. 政府大力推行海外贸易政策D. 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的发展5、古代中国城镇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城镇发展的因素?A. 交通便利B. 农业发展C. 官僚制度D. 商业繁荣6、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城镇居住环境改善的措施?A. 绿化带建设B. 垃圾分类C. 交通拥堵治理D. 建设贫民窟7、秦朝的都城咸阳采用了什么样的城市规划理念?A、都城布局以玄武门为重要标志B、城市中心设有中央市场C、采用中央—地方的两级城市布局D、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8、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城市的格局和形式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政治中心C、宗教信仰D、经济基础9、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城镇的分布特性表现为:A. 南方城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B. 北方城镇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便利处C. 城镇遍布全国各地,但以内陆城市为主D. 城镇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 10、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古代村落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B. 农业生产的多样性C. 空间布局与建筑风格D. 历史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1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村落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A. 水源丰富B. 地形平坦C. 风景优美D. 交通便利12、关于宋朝城市布局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中轴线明显,体现皇权至上B. 商业区与居民区严格分离C. 街道布局呈棋盘状,便于管理D. 开放市场制度,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13、在古代中国,城镇的布局通常遵循以下哪种原则?A. 均衡对称B. 随意分布C. 沿河沿海D. 集中居住14、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现代城镇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A. 交通便利B. 绿化程度C. 文化氛围D. 噪音污染15、我国古代村落布局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秦汉时期的村落多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建村。

1970年代平顶山拉煤的故事

1970年代平顶山拉煤的故事

1970年代平顶山拉煤的故事平顶山拉煤社旗县苗店中学白金海152****005620世纪70年代,农民们大多住的还是草房村里没有多少瓦房,人们想盖瓦房但是买不起砖瓦。

每个生产队都有烧砖瓦的土窑,但是队里没有煤烧窑,就动员大家去平顶山拉煤到队里换砖瓦,一斤煤换一块砖或者四块瓦。

于是就在冬季农闲的时候人们就去平顶山拉煤。

那时候是拉着架子车步行去拉煤,一般去的时候五六辆,甚至十几辆架子车结成一帮,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我们这里距平顶山大约250里,来回一趟大约需要六七天,再往北去襄县、郏县的煤便宜,离家远一点,来回得10天。

村民们带着对未来瓦房的憧憬去平顶山拉煤,出发的时候,架子车上拉着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带着家里蒸好的窝窝头、家里给擀好的面条等等,还有一捆好的柴火,用来在路上做饭的。

去的时候轻车走得快,路上需要走一天半就能够到达。

到煤矿找到买煤的地方,那里来拉煤的人山人海,架子车一辆接着一辆,俗话说“河里没鱼市上看”千真万确。

买煤得先排队付钱、等拿了付钱的煤票之后才能够排队装车,这些手续办完再装车快的得一天,慢的要等两三天也是正常。

装了煤就起程回来,去的时候轻松,回来就越拉约重。

据说到了一个叫七里岗的地方,听听那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大约有几里地的上岗坡路,有的人拉不上去,大家又各拉各的,不能帮忙,于是只有出两毛钱让当地的人帮忙拉帮套了,路边有好多年轻人甚至是十几岁的孩童等候拉帮套,拉上岗坡一般都是两毛钱。

还有一些人牵着毛驴在路边等候拉稍。

我们村的白运芝在路边休息的时候,拉帮套的人牵的毛驴拱吃他架子车上的面条了,和那人发生了矛盾。

运芝喊道:你看看,你的毛驴把我们的面条吃了,怎么办,这可是我们一路上几天的伙食啊。

经人商量结果是让他帮忙拉稍上去岗坡。

那时候去拉煤的人不是少数,我们宛东一带的好多村子都有人去拉过煤,据说是架子车在公路上排成了队,路的东边是去拉煤的车,路的西边是拉到了煤往回走的重车。

社旗县苗店镇老魏庄村白庄自然村总共有五六百口人,去平顶山拉煤的人们就有几十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这说明元谋人(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D.广泛使用青铜工具2.右图是古人类学家根据1929 年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

这一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3.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

这说明他们( )A.使用粗糙打制石器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4.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A.传说B.文献C.化石D.影像5.距今1万多年的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

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A.能够饲养家畜B.广泛使用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从事农业生产6.河姆渡先民的稻作农业已有相当规模,证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这反映了(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D.长江中下游是水稻起源地之一7.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的转变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9.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 )A.远古人类的产生B.原始农业的兴起C.盘古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建立10.下图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三代“电工”话沧桑

三代“电工”话沧桑

三代“电工”话沧桑作者:苑文华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9期70 年,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同样的70 年,在祖国东北的一个小县城,爷爷、爸爸和我,加起来超过70 年的工龄,点亮了万家灯火,虽亦如白驹过隙,却让我们使命在肩、甘于奉献。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了数十年,如今我又接过他们的担子,加入到中国电力员工队伍,继续完成前辈热衷的事业。

1958 年,农安县合隆公社建起农村第一座变电塔,“电”才真正走进农村,也开启了爷爷的工作生涯。

爷爷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却对1964 年12 月4 日那一天记得再清楚不过,那天是他开始接触“电”的日子,也是从那天开始,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家乡的电力建设上。

爷爷念过私塾,比当时的同龄人多认不少字,接受新生事物快,这也是他老人家“出人头地”当了电管员的主要“资本”。

当时全县共有3 座变电塔,全县30 个公社中只有7 个公社、45 个大队、220 个小队用上了电,爷爷就是负责基层的电务工作。

那时候收电费是由生产队按照用电人家的灯头计算,年终从每户的“工分儿”里扣,1 度电才几分钱,1 户1 年电费才几元钱。

到1966 年11 月,农村用电管理科在全县农村设置5个农村用电服务站,爷爷成了朝阳公社服务站的一员。

1970 年7月,农安县水电局成立。

1973 年8月,水利与农电分设,正式成立了农安县农电局,下设30 个农电所,共有职工63 人,其中就有我的爷爷。

爷爷说,农安县全县通电是1973 年,给煤油灯照明的历史打上了句号,这时候爷爷参加工作已经快10 年了。

不过,家家户户的煤油灯还舍不得扔掉,因为那时候的供电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听爸爸说,爷爷从来就没用过大灯泡,离灯远了连看书写字都看不清,还形容那电灯就跟“闹眼睛”似的,总是红红的。

八年级下历史第7课__《“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件

八年级下历史第7课__《“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湖自尽
1966年9月3日晨,中国作家、翻译家 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不堪批斗在上海寓 所双双自缢。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红五类: 工人、贫下中农、 军人、干部、烈属 • 黑五类 :地主、富农、反 革命、坏分子、右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革”中最大一起冤 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 奸”、“工贼”,开除出党,被迫害致死。1980年5 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 大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刘少奇受到错误 的批判和人身摧残,被免除一切职务; 1969年10月,重病的刘少奇被困到河南省 开封市,监禁在一个严密封锁的小院内, 由于病情迅速恶化,1969年11月12日清晨 刘少奇含冤逝世,还差12天就是他71岁生 日。在他的火葬单上的名字是刘卫黄,是 刘少奇少年时期曾经用过,却不为外界所 知的名字,职业是无业,1980年中共十一 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
心灵共鸣
“文革”是场灾难,走过沧桑,文革 中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这段恶梦,更 希望我们的子孙能从一个离奇荒唐而 又毛骨悚然的故事里和屈死的冤魂们 一声声的呐喊中,寻找到悲剧的成因 和防止悲剧重演的有效途径,因为只 有痛定思痛,才能真切地体会创伤的 悲伧和它所蕴含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煤卫话居住上海是中国最早有水、电、煤、卫的城市,但现代设施的完备也只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不信向老人们作个调查,问一下你所住的地方,多少年前还在用煤炉、马桶?现代化的设施,也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试想城市突然断绝了水、电、煤,人们的生活将会陷入怎样的困境?照明三变民国初年,上海大多数的家庭仍然使用煤油灯照明,煤油最早由美孚石油公司供应,故又称“美孚灯”或“洋油灯”。

大约汉朝中国人就认识了石油,但直到1855年美国人才将煤油和汽油从煤油中分离出来。

煤油作为照明工具,在全球传播的速度极快,光绪八年(1882年)我国沿海进口煤油就多达“数百万担”。

煤油发光比植物油强,价格也更低廉,所以用它取代植物油便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

开埠以前的上海,居民的照明用品,在室内是油灯,所用之油主要为豆油或菜油;在室外,有钱人家行路用灯笼,内燃蜡烛。

一般居民、客商行路则在黑暗中摸索。

用煤油灯照明,较之豆油灯,不但价廉,而且光亮,一盏煤油灯相当于四五煤油灯 第七讲盏豆油灯。

所以,洋人使用于前,华人便继用于后。

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上海已有五六家由广东人开设的商店,专门制造、出售玻璃煤油灯。

至80年代初,上海“城市店铺皆改蜡烛为火(煤)油灯,渐而乡镇大户、会计之房、读书之案,无不灿列玻璃之器,而火油之用遂”。

煤油的输入危及依靠生产植物油为生的农户生存,有人建议利用荒山野岭广种桕树,以桕树子榨油,降低灯油的成本,以此抵制进口煤油给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

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照明设施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煤气阶段。

1865年11月,我国第一家煤气厂——自来火房正式投产,开始向英租界私人用户供气。

接着,又向租界内的公共路灯供气,上海街头第一次出现了煤气路灯。

到第二年底,英租界的几个主要街道均换装了煤气路灯,自此上海就有了“不煤气灯夜城”之称。

煤气灯较之煤油灯、豆油灯,更加亮堂,而且便利,使用时只要拧转开关,点亮即可,更不用像油灯那样要不断向灯盏内添油。

租界普遍点上煤气灯,这给上海城市面貌带来很大变化。

入夜以后,火树银花,光同白昼。

煤气灯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富裕人家,竞相使用。

这为夜市的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使上海的夜景变得分外美丽。

19世纪70年代,上海人评沪北即租界十景,其中之一就是“夜市燃灯”。

上海最早的电灯照片(1882年)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了上海电光公司,作为新光源的电灯首先出现于租界。

翌年,上海电气公司在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等三条主要干道上都安装了电灯,极大地改善了道路照明条件。

至1935年底,上海的路灯已全部使用电灯,煤气这才完全供作燃气。

早期电灯用碳棒为电极,称弧光灯,因为价钱昂贵(上海弧光灯收费为年金250两白银),光线也太强烈,只适用于公共场所和道路照明,1890年上海开始供应白炽灯电源,电灯才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在弧光灯时代,电气公司在价格和使用效果上都无法和煤气公司竞争,直到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推广之后,电气公司才取得了竞争中的优势。

水井人家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

据统计,全市陆地中的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强,沪上的河网又与太湖流域河网相连,形成以黄浦江为主干的稠密水系。

因此,开埠以前,人们主要的生活用水是门前屋后的河水。

上海传统建筑的选址大多也体现了这一特征,依河而建,可沿石阶下河洗涤。

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冒险家纷至沓来。

随着商务活动的发展,城区人口激增,中外业主开始大规模营造民居。

为提高地皮使用率,采用联排并立、群体集居的方式,设计建筑成上海独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

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一般在石库门建筑的后天井设有水井,供楼内居民共同使用。

水井受潮水涨落的影响,河水中多含泥沙,虽然用明矾澄清,仍出现“城中食水腥秽,饮者多生疾病”的情况。

一些外侨喝不惯夹有海水咸味的黄浦江或苏州河水,只好在租界内开凿深井获取饮用水。

同时,他们多方呼吁兴建自来水厂,最终得到工部局的回应。

为选择洁净良好的水源,工部局卫生处决定从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选取12个取水点采集水样,送英国伦敦皇家化学学院检验。

不久化验报告出来了,12个取水点的水质都优于同期英国泰晤士河水,属于可利用的软淡水,其中以黄浦江和淀山湖水样质量为最好。

这是上海历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次水源水质调查。

1880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成立“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杨树浦水厂)。

1883年6月,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公司在杨浦竣工。

落成放水那天,北洋大臣李鸿章应邀到水厂参加放水典礼。

近代中国城市的供水史,在杨树浦水厂哗哗的流水声中翻开了第一页。

杨树浦水厂的哥特式建筑读图学史杨树浦水厂厂房在建筑式样上有何特点?参考资料,分析设计的原因所在。

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敷设输水管线,还建造了水塔。

整个工程费时2年,耗资12万英镑,于1883年6月竣工。

6月29日,李鸿章亲自动手开动机关,把水放进滤水池里。

从此,优质的过滤水代替了杂质水。

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在《申报》、《字林西报》上刊登广告,正式宣布对外供水。

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致使一些市民和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

为消除公众对自来水的恐惧,公司在街道消防栓上采集水样,请上海老德记药房进行化验,取得了上海第一份自来水水质化验报告。

化验证明,自来水“极度清洁,并适宜于生活和制造用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上海人感到自来水水质甜美,取用方便,由衷赞叹:“地藏铁管达江中”、“入户穿街水自来”。

20世纪初,上海工商业日益发展,供水需求量不断增长,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激增。

水厂也不断扩充制水设备,改进制水工艺,完善技术管理,扩大供水区域,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水厂按月提供水质分析报告,并将结果公之于众,自投产起从未发生过水污染事件,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征用了自来水公司,横跨苏州河上的自来水桥 知识链接 1897年上海绅士曹骧向上海官厅申请在南市开办自来水公司。

在上海道台刘麒祥的支持下,集资银30万两,在高昌庙近望达港南的包家宅(今半淞园路592号)历时5年,于1902年建成“内地自来水厂”。

这是近代上海华商自办的最大水厂。

改名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从此上海的供水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社会公用事业。

巧妇之炊上海民间传统的炊具被称为灶头,其主要烧材是作物根茎。

灶头的构造比较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灶顶、灶帽,灶的背面有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各部位功能明确。

江南农家灶头的建造既讲究实用又追求美观,逐渐形成了体现农业社会特征的灶文化,灶花画便是灶文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民间家中的灶头,供奉有灶君,专管人间善恶事,人们在约束行为规范的同时,还在灶山上画“灶头花”,献美于灶君老爷。

倘若不画花,大家视“白色”为“豆腐灶”,会惹灶君爷生气。

所以人们习惯于在灶上画“竹”寓意“祝(竹)报平安”,画“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鱼)”,画山水祈求“一帆风顺”(指画中农家灶头灶花必有帆船),塑“鹰、鸽”,反映着人们心中“雄鹰展翅、和平吉祥”的良好愿望等。

经过历代泥工匠师的艺术积淀,灶花画逐渐提升为独具特色的民间灶花艺术。

开埠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人口不断增加,石库门成了市民阶层的主要居住场所,而其中的灶披间是楼内居民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面积相对有限的空间里,煤炉成为每家生活的必备,一方面它适应了当时上海人均居住空间狭小的时代特征,但另一方面,由于热效能低,做一餐饭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煤炉曾经是沪上居民每家必备的炊具,日日生炉子一度成为过日子最基本的技能。

煤炉烧材先是煤球后是蜂窝煤。

蜂窝煤是用煤粉和入粘土搅伴,放入模具打压成形。

一般一个煤饼中间有12个孔眼,从上到下贯通,煤饼成一园柱形,大约4寸高。

蜂窝煤的使用大大改进了煤炉的结构。

煤炉中间是耐火泥带楞柱的园形炉膛,放入2个煤饼的高度,炉门可开闭,炉上海居民生煤炉火可调节,入夜闭合炉门,可确保炉火一夜不熄,省去了生炉子的苦恼。

这是“烧”的一次重大的飞跃。

学史有方上海的“老虎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城市繁荣的见证。

它源自上海俗语,指专卖热水的小店铺。

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躲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

他们大多用不起煤球炉,家里烧水极为不便,老虎灶便应运而生。

如今的老虎灶正随着经济发展,和众多弄堂、老屋一起悄然隐没。

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历史,懂得研究市井生活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

上海的煤气最初只用作光源,1883年煤气公司开始以降价的方法,鼓励用户白天用煤气烧饭,但至20世纪30年代,煤燃气才逐渐被推广使用。

1931年上海煤气用户大约只有2万户,1976年则已经发展到45万户。

“烧”的更大变革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城市纷纷用上了液化气或管道煤气。

进入21世纪,管道煤气又被热量高、污染少的天然气取代。

“烧”的辅具也琳琅满目,微波炉、电饭煲、电磁灶等炊具应运而生。

如今,厨房炊具品种越来越多,诸如汤锅、电饭锅、烤箱、微波炉、光波炉、紫砂系列等等。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炊具的“智能化”开始出现,厨房家电已进入智能时代。

只要拨通家Haier牌微波炉里的电话,按语音提示输入指令,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烹饪一锅上好的米饭。

此外,智能厨具产品还能与电脑网络连接,通过电脑操作控制并观看烹饪的全过程。

炊具和烧材的变迁折射出上海科技日新、社会发展、生活变革的历史轨迹,反映了普通市民阶层追求便捷、环保、健康生活的愿望。

从煤油灯到电灯、从井水到自来水、从炉灶到煤气灶,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就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滴水穿石的变革。

污染在减少、环境在改善、能耗在降低,水电煤卫等公用事业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品质变化的风向标。

虽然社会前进的每一步得来都是那样的不容易,但历史取得的则是无法逆转的进步。

练习与测评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租界之有水道(俗称自来水),创设于光绪六年(1880年),至八年始出水。

当时风气未开,华人用者甚鲜,甚至谓水有毒质,饮之有害,相戒不用。

其后水公司遍赠各水炉茶馆,于是用者渐众,居户之不装龙头者,可嘱水夫担送,每担取钱十六,至今租界路旁尚有公用龙头,此历史之可考者也。

法租界则创于光绪二十二年(1901年)。

当光绪十余年时,关道邵小春即议创办,旋因绅商反对中止,嗣于光绪辛丑年(1901年)始由商办得以成立。

胡祥翰《上海小志》卷二《市政》材料二:自通商以后,西人于租界中装设自来水管,导浦江之水而澄清之,乃激贮于高塔,以管分注于各处,居民便之。

城内及南市之人,昔饮河水,污秽不堪,易致疾病,近(光绪六年以后)亦遍装水管,居民饮濯称便,且有益于卫生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