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 具有明显的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

其主要做法是:1、秸秆根茬处理将农作物秸秆或根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的前提。

秸秆或根茬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20?30厘米;另一种是灭茬浅旋处理,就是作物收获时留高茬,播种前用旋耕机或灭茬机浅旋表土,使秸秆根茬与土壤混合均匀,以利于机械播种。

使用的主要机具有: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收获机、割晒机、旋耕机等。

2、免耕播种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生产环节。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需要使用专用的免耕播种机,在留茬地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使用免耕播种机一定要把播量、播深、株距、行距、覆土深度等按照农艺要求调整好,其调整方法与常规播种机相同。

目前适用机型有:2BM-9免耕播种机、2BG-4/6型带状免耕播种机、2BY?4/3型免耕播种机、2BF-3/2免耕播种机、2BT-2型破茬播种机、SGTNB-180苗带灭茬播种机等。

3、杂草、病虫害防治根据杂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适用的除草剂和灭虫剂。

使用喷雾机械按要求进行喷洒。

对使用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杂草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辅助除草。

使用的机具:WFB-18A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机动喷雾机、3WM2-350喷雾机等。

4、机械深松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一般为2~3年深松一次。

土壤含水率在15~22%时,可以在秋季作业,松土深度30?左右;干旱严重或土壤含水率低于15%时,不宜在秋季作业。

深松机械的类型有凿铲式深松机、翼铲式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常用机型有IMC-185灭茬深松机、IS-360、350、240全方位深松机、ISN-70型深松机、ISND-140悬挂深松机和ISZF-3型深松中耕追肥机等。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保护土壤为主要目标的耕作方式,在耕种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损失,以达到保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等,对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保墒覆盖:在玉米种植期间,采用覆盖物覆盖在地表,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供适宜的微气候环境,适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秸秆还田:将上一季作物的秸秆留在田间,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同时秸秆分解可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3. 土壤覆盖:在耕作后尽量减少裸露的土壤表面,可以通过耕作和覆盖作物等方式,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防止土壤流失。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探究1. 减少耕作频次和深度: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翻耕的次数和深度,可以保持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采用浅耕、犁草深耕等方式可以达到减少耕作对土壤的破坏。

2. 控制农田水分:合理的农田水分管理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和耕作措施,保持土壤湿度的平衡,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 应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通过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并且有机肥料的分解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4. 生物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微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建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该:1. 提高农民的意识: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农民积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识。

保护性耕作技术剖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剖析
好的效果。 旋耕处理存在的问题: ①旋耕后地表秸秆覆盖率减少过多,降低了保水、保土、
保肥的效果; ②旋耕深度为10cm左右时,旋耕后会出现地表过于松软,
播种时深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③旋耕动土量大,消耗的功率也大,不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④旋耕对土壤的扰动大,散失土壤水分多,不利于保墒; ⑤旋耕会打死表土中的蚯蚓,不利于利用生物恢复地力。 旋耕技术应尽量减少使用,一般在无其他地表处理手段时
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 西、甘肃八个省(自治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13-Feb-21
保护性耕作技术剖析
8
从当前国际上保护性耕作发展状况看,呈现 以下变化趋势:
1)由以研制少免耕机具为主向农艺、农机结 合并突出农艺措施的方向发展;
2)保护性耕作技术由在生态脆弱的半干旱区 应用为主向更广大农区应用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用秸秆残茬(包括地膜等材料)覆盖 地面,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搅动量,或是 创造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达到保土保水保 护农田生态环境,又要保证农作物苗齐、苗壮和正常生 长,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耕作技术。
13-Feb-21
保护性耕作技术剖析
1
13-Feb-21
保护性耕作的耕作原理: 秸秆覆盖 免耕播种 以松代翻
(4)前苏联的保护性耕作
20世纪50年代,苏联试验了马尔采夫无壁犁耕作 法,效果不理想,杂草太多;
后来,结合马尔采夫耕作法与加拿大的抗旱留茬 耕作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旱地的贮水保墒保土耕作法。
13-Feb-21
保护性耕作技术剖析
7
(5)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大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还是80年代以 后;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

35
20-Jan-24
36
20-Jan-24
深松机
37
20-Jan-24
38
20-Jan-24
秸秆粉碎还田机
39
20-Jan-24
秸秆还田
40
20-Jan-24
秸秆还田机刀
41
20-Jan-24
旋耕机翻土机
42
20-Jan-24
旋耕机
43
20-Jan-24
旋耕播种机
44
20-Jan-24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1935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组织土壤、农学、农机 等领域专家,开始研究改良传统翻耕耕作方法,研制深松铲、 凿式犁等不翻土的农机具,推广少耕、免耕和种植覆盖作物 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1937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农民试验发现,在保证播种质量和 有效除草条件下,免耕能够获得相同的作物产量。经过20多年 试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推广免耕法,80年代成为美 国主流耕作技术,1995年更名为保护性耕作法。
4 保护环境
农民为了抢农时赶季节,就地焚烧秸秆,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交通运输, 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秸秆焚烧以及由 此产生的CO2和N2O,减少了温室气体 的排放.
河北农民焚烧 麦秸
飞机不能正常飞行
保护性耕作的不足
地表温度降低 多数研究表明,早春地温回升较慢
播种质量不易保证 小型播种机的播种精度量不高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定义
国外定义: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 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 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2002年我国农业部定义: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 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 出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 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 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用秸秆残茬覆盖地面,尽量减少土 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搅动量,或是创造地表微地 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达到保土保水保护农田生 态环境,又要保证农作物苗齐、苗壮和正常生长, 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一、引言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以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采取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对于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1. 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2. 保护水资源:减少农化物质的流失,防止水体污染。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合理管理土壤和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利用效率。

三、实施方案1. 水土保持措施(1)建立植被覆盖:种植农作物后覆盖土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2)修建水槽和梯田:调节和保持水分流动,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

(3)建立绿篱和风带:用于防风、防沙和保护作物。

2. 合理施肥(1)土壤测试: 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并根据测试结果合理施肥。

(2)有机肥料使用: 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增加有机肥料的应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3. 病虫害管理(1)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等天然方式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2)轮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4. 水资源管理(1)节水灌溉: 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浪费。

(2)收集和利用雨水: 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5. 农药使用管理(1)合理选择农药: 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2)控制农药使用量: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

6. 培训和宣传(1)开展农民培训: 向农民提供保护性耕作知识和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2)宣传推广: 通过媒体、展览等方式,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和好处,引导更多农民加入保护性耕作的行列。

四、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的测定,以及农户对于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发展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特点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保持土壤覆盖状态和保护土壤结构为核心的种植方式。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保护性耕作更注重对土壤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土壤覆盖: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下,种植作物之间会保留一定的土壤覆盖物,如秸秆、麦秸等,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地面蒸发,保护土壤质量。

2. 土壤松软:保护性耕作不采用过度翻耕的方式,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让土壤更松软,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水分渗透。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性耕作能够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有利于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

4. 节约劳力和资源:保护性耕作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机械化投入,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1. 保护土壤资源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通过保持土壤覆盖、减少翻耕等方式,减少了土壤的流失和侵蚀,保护了土壤的肥沃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这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了农业的基础资源。

2. 节约水资源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水的蒸发,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在干旱地区尤其重要,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3. 保护生态环境4.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性耕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农业种植方式,尤其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成功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在发展中国家,保护性耕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农民的广泛关注。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推动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发展保护性耕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 技术推广不足2. 农民意识不足部分农民对于保护性耕作的意识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

202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总结

202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总结

202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总结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旨在提高土壤的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少环境污染。

2023年,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农田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文将详细总结2023年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的工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在2023年,我国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

通过培训和示范的方式,向广大农民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农民们积极参与学习,逐渐掌握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起来。

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提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2023年,我国加大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区的试验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方案。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开发了适应性更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同时,在选择作物品种上进行了深入研究,选育了适合保护性耕作的作物品种,提高了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三、保护性耕作与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整合2023年,我国加强了保护性耕作与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整合工作。

通过与农业机械化、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等农业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利用。

四、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2023年,我国将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的土壤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同时,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等生态修复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

五、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202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及应用前景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及应用前景

1 保 护 性耕作 技 术应 用 的重 要性

多次翻耕等方式对土壤进行
了水蚀影响。 ③传统耕作技术往往都是在农作物收割后将
秸秆用于生活燃烧等 , 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 , 天然气 、 沼气等多样化资源 的应用 , 使秸秆燃烧 减少 , 大幅度降低 了空气污染 , 保护 了环境 。
2 . 2 经 济效 益
保护性 耕作技术 的应用对提升经济效益具有显著影 响, 主要体现在 2 个方面: ①提升农作物产量 。通过应用保
护性耕作技术可 以增强土壤肥力 , 促使农作物增产。 保护. 陛 耕作方式通过大量秸秆覆盖的方式增强土地肥力 ,增加 了 土壤有机质含量 , 对作物生产大有裨益。相关研究表明 , 通 过保护『 生 耕作后 , 农作物产量可以提高 1 5 %~ 1 7 %。②程序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5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 以降低生产成本 1 0 %~ 1 5 %, 同时 , 农 民
的收入可以提高 2 0 %~ 3 0 %, 这是一组非常可观的数据 。
作者简介
王 秀风( 1 9 6 9 一) , 女, 山西人 , 助理工程师 , 研 究方向: 农业推广。
作技术提 出, 在 少耕 、 不耕 的基础上 , 以保 土、 保 水、 保 肥为 目标进行农作物 种植 , 对提升农 业综合效益具有 重要意义。阐述 了保护性耕作技 术应 用的重要性 , 并 分析 了其应 用效益和
应 用前 景 。
关键词
保 护性 耕作
S [ 1 9 】
效益
前景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X . 2 0 1 4 . 0 1 . 0 0 9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N o n g y e j i x i e保护性耕作是为了增强田地的储水能力以及保障肥沃土壤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具体实施办法是减少农田的耕种,利用小麦秸秆或其它农作物的残杆直接覆盖土壤,以增强地表抗风、抗水能力,覆盖的秸秆物质富含有机物,可以渗入在土壤中,起到肥沃土壤的作用。

通过利用减少耕地的技术以及秸秆的再利用技术,有效提升我国的农田耕种能力,因此,在世界上都备受到广泛重视。

一、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在同期内引进国外的单一保护性耕作技术,例如免耕、覆盖秸秆等,在引进技术后在少数地区进行实践以及推广,然而当时的农业水平发展较为缓慢,并没有先进的机械化操作以及技术,所以这些单一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

在之后的近20年间,农业水平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水平与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作物机械化种植以及生产技术被广泛应用。

所以,农民群众在收获了高产的农作物后,愿意接受并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由此保护性耕作技术渐渐被实践运用。

进入到本世纪初,国家各农业相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化生产以及结合地区农机技术方面进行了重大的创新改革,并且在改革应用中产生了不错的结果。

比如,农机技术在全国各省市的陆续开展中获得了可观的成果收益,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验证了农机技术在应用到我国的农作物种植生产中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生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良局面。

近十几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受到广泛关注,在实施以及应用中,由农业部门监管开展建设了关于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工程,并且就此项目设计出相关的农用机械设备。

例如,小麦的免耕播种设备以及玉米的免耕播种机器等,并且在我国的北部地区被广泛运用,并且通过不断地研究,使得农机技术愈加完善。

现阶段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研究人员通过运用不同的耕种方式检验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铧式犁耕翻和裸露休闲越冬制度的变革。

核心内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先产生的,由于大规模使用铧式犁翻耕土地导致土壤流失,土壤耕层越来越薄,环境恶化。

频频发生沙尘暴,给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人们总结了传统耕作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不适当的耕作引起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土壤地力持续下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大力提倡保护性耕作。

目前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停留在抗旱稳产增收目标上。

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有了较大的好转,环境恶化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环境保护功能、可持续发展功能才进一步为人们重视。

河北、山西等地实施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十几年,已初具规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证明开展保护性耕作:一是有利于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衡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基础地力,长期以来,土地大量施用化肥,增加耕作强度,对农田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地力持续下降,土壤退化严重。

实施保护性耕作,大量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农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0.01~0.06个百分点,土壤肥力及养分构成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不仅恢复和提高基础地力还降低了农业对化肥的依赖。

二是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近几年我国饱受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中的尘埃70%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裸露农田。

三是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通过地表覆盖和深松,可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抗旱能力增强,水蚀(水土流失)减少80%。

蓄水量提高16—19%,水利用率提高12—16%。

四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际研究与技术发展趋势从国际上来看,保护性耕作根据其发展历史阶段,其概念和内容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国际上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等国家遭遇严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惨痛教训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约8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机械化翻耕措施在水蚀和风蚀方面存在的弊端,对土壤耕作农机具和耕作方法进行改良,提出少耕、免耕和深松等保护耕作法。

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利用大型机械翻耕大面积农田,一场著名的“黑风暴”从美国干旱地区刮起,席卷的美国大陆,刮走地表层10-50cm厚度的肥沃土壤3.5亿吨,冬小麦减产51亿公斤。

1935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从此开始大力研究改良传统翻耕耕作方法,研制深松铲、凿式犁等不翻土的农机具,免耕技术成为当时的主导技术。

第二阶段是50年代以后,机械化免耕技术与保护性植被覆盖技术同步发展。

在免耕技术大面积应用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证实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保护耕作对减少土壤侵蚀方面有显著效果,但也出现不少因杂草蔓延或者秸秆造成低温等技术原因使作物严重减产的例子,使得该项技术推广较慢。

到20世纪70年代,又加入了不同作物轮作与作物秸秆还田覆盖的内容,称之为保护性种植。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机械改进、除草剂以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保持性耕作的应用得以较快发展,范围也不断开展。

据美国保护性耕作组织近期报导,美国至少有50%的耕地实行各种类型的保持性耕作,其中作物残茬覆盖耕作占53%,免耕占44%。

主要应用于大豆、玉米、高粱、小麦和花生、马铃薯、甜菜、烟草、蔬菜等作物。

此外,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纷纷学习美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又提出了保护性农业(Conservation Agriculute)的概念,主要以永久性土壤覆盖(绿色覆盖)、作物轮作(特别旱田轮作)和减少对土壤的人为干扰,在减少物质和能量投入基础上,保持和增加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其范围包括农田、草地等土地类型。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在耕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质量的耕作方式。

这种技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

传统耕作方式往往会导致土壤流失和贫瘠化,而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保持植被覆盖、减少耕作次数和保护土壤结构等措施,能有效保护土壤,使其更加肥沃和健康。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升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和抗逆性。

保护性耕作技术还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传统耕作方式往往需要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来维持作物的生长,而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改善土壤环境,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1.2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和农民收入不稳定等方面。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化肥、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供应量不足,生产成本高昂。

农民收入来源单一,面临着收入不稳定的困境。

当前农业面临诸多挑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2. 正文2.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定义与原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其核心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翻耕和裸露土地的时间,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益。

保护性耕作原理与技术

保护性耕作原理与技术

节约水资源
01
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耕作过程中的水消耗,降低灌 溉水的使用量。
02
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性能,提高土壤的 蓄水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雨水资源。
03
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的干燥 速度,从而节约水资源。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这得益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土壤环境的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护性耕作原理与技术
• 保护性耕作原理 • 保护性耕作技术 •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 •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 保护性耕作的挑战与前景 • 案例分析
01
保护性耕作原理
土壤保护
减少土壤侵蚀
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减少耕作和地表扰动,保护性耕 作可以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保持土 壤的肥力和稳定性。
保护性耕作通过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 形成,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稳性, 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
保护性耕作在旱地农业中能够显著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 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
保护性耕作在旱地农业中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 土壤和作物特点,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和措施。
在水田农业中的应用
水田农业是亚洲等地区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保护性耕作在水田农业中的 应用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通过合理的水管理、减少耕作次数、增加地表覆盖等方式,保护性耕作能 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在果园和林地中实施保护性耕作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长特点、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技术。
04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提高土壤肥力
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耕作次数和降低土壤扰动,有助于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 水能力和养分保持能力。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的农 业 生 产 条 件 下 土 壤 耕 作技 术 的新 发 展 。 这 项 技 术 系 统 的先
进性 , 就在 于以农业机械 为载体 , 采用适用技术 , 组 装 成 具 有 提
高 作物总体生产 力和提高效益 的作用和潜力 , 争得农 时 、 节水 、 节能、 省工、 增加 土壤有机质 , 增 强 土壤 微 生 物 活 性 、 保水抗 旱 ,
减 轻 水 土 流 失等 综 合 性 效 益 的 田 间作 业 技 术 。
了 土 壤 抗 旱抗 涝 能 力 。 由于 减 少了 土 壤 侵 蚀 , 水质更清洁 、 减 少
洪水 、 降低恶劣气候的影响 . 尤 其 在 干 旱 年 份 仍 能 保 持 稳 定 的产 量, 加 强 粮 食 生产 安 全 。 由于 作物 的残 留 物 和 覆盖 作 物 在 土 壤 中 所 积 累 的 有 机 质 有利 于土 壤 氮 素 的保 留 ,保 护 性 耕 作 的农 业 实 施 将 在 碳 素 保 留 上产 生很 大 的潜 力 ,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 保 护 土 壤 营 养 和化 学 物 质 , 减少水污染 ; 消 除 土壤 流 失 ; 由于 保 护 性 耕
上 ,自建 场 以来 形 成 传 统 的 连 年 耕 翻 制 度 一 直 延 续 到 二 十 世 纪
九 十年 代 。 此种 耕 作 制 度 虽然 具 有 一 定 的 优 点 , 曾为农业增产 、 增收做 出很大 贡献 , 但是, 也带 来了诸如能量消 耗大 , 易 形 成 坚
硬 的犁 底 层 , 破坏土壤结构 , 作业层次多 , 机具 压实土壤等问题。
于保水 、 保土 , 所 以称 为保 护性 耕 作 。土 壤 不 需要 连 年 耕 翻 , 这 是
经 过 多 年 研 究 和 实践 得 出 的成 果 , 它冲 击 着 年年 翻耕 土 地 和 勤 耕 多 锄 的传 统 观 念 。 当 前 发 展 的 少耕 、 免耕和覆盖技术 , 是 在 新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意 义 l l。
2 我 国保 护 性 耕 作 的研 究进 展 及 应 用 现 状
2 1 我 国保 护性耕作的研 究进展 .
已有 研 究 也 表 明 , 护 性 耕 作 可 减 少 地 表 径 流 5 ~ 保 O 6 , 少 土 壤 流 失 8 左 右 , 少 田 间 大 风 扬 尘 5 ~ 0 减 0 减 O
1 前 言
保护性耕 作起源 于 2 世 纪 3 0 O年代 的美 国 , 国际上 但在
尚无统一概念 , 国外 常 以秸秆 残茬 覆盖 度 为标准 , 即在 一季
足进 展。此外 ,O 代的严重干旱也客观地证 明了推广保 护 8年 性耕作 能大大减轻土壤 退化 。9 0年代 , 农业部 的支持 下 , 在
中国农业 大学与澳大利亚有关部 门合 作 , 山西省 设立 了长 在 期试 验区 , 开展 保护 性耕 作试验 研究 。经过 1 O多年 的试验
作物后地 表 留茬 覆盖至少 3 为保护 性耕作 , o 如起 垄 、 带状
耕作 、 覆盖耕作 及免 耕等 。我 国保 护性 耕 作技术 类 型繁 多 ,
612) 2 0 3
用保护性耕作 技术 , 以创造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 可 最终 实现经 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 发展 , 实现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2 我国保护性耕作 的应用现状 .
状, 并针对 目前广 泛存在 的 问题提 出了相 关解决措 施。 旨在
促 进 保 护 性 耕 作技 术 及 配套 设 施 的 研 究 与 推 广 应 用 , 进 我 促 国农 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关 键 词 :保 护 性 耕 作
耕 作 与栽 培
21年 01
第 2 期
■ 技 术 探 讨

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术始于 2 0世纪 8 0年代末期 ,是为促进稻草 的综合利用
而 研究 的一 种稻 田免 耕 栽 培 晚 稻 技 术 。适 用 于 湖 南 省 湘
耕 ( 旋耕)、免耕 轻型耕 作栽培技 术和机 械收 获技术 , 由此简化了栽 培作业程序 、减轻了劳动生 产强度 ,促进
了农 村 劳 动力 向第 二 、三 产 业转 移 ,受 到 了农 民 群众 的 欢 迎 。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全 省 晚 稻 免 耕 栽 培 面 积 已 达 2. 66 7万 h z m ,占晚 稻 种 植 面积 的 1 . %。 57 7
维普资讯
目前该技 术已在湖南省湘 中、湘南大面积推 广应用 ,每年 推
广 100 0h 右 。 0 0 m左
培 、水 稻 两 段 育 秧 和 抛 栽 技 术 、机 械 收 割 、作 物 灭 茬 、秸 秆
还 田技术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免深耕 土壤 调理技术 、病虫
促进农业 机械 的应 用而研究的一种省工 、节 本的少 、免耕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可 广 泛 用 于 冬 泡 田 、冬 闲板 田 、绿 肥 板 田和
作技术 。该技术具有操作 简便 、节省用工 、节本增效 、培肥 土壤 、增 产增收等多重效果。
2 稻 田保 护 性 耕 作 发 展 对 策 . 稻 田保 护性 耕 作 具 有 保 土 、保 肥 、保 水 的效 果 ,是 一 种
水 的特 点 。 同 时 稻 草覆 盖 还 田 ,有 利 于 蓄水 保 墒 、培 肥 地 力 、降 低 稻 田水温 、泥 温 ,防 止 因 稻 草 翻 压 还 田造 成
晚稻前期夺 氮 ,而且 促进 晚稻前期 早发 ,实 现稳产 高

“ 上糊下松”的少耕法,改 传统育秧移栽为分厢撒直播 产。 应用该技术, 一般每Im增产 。 水稻5 %~4% h . 18 。 7 .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影响,玉米生产面临许多挑战。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少或避免耕作来保护土壤和提高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主要采用无耕或少耕的方式,在耕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以此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

在玉米生产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

传统的耕作方式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板结、硬化、水分不易渗透等问题。

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保持土壤的结构完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增强土壤的肥力和生产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经常翻耕和开垦土地会使土壤失去保护层,暴露在风雨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土壤的扰动,保持土壤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的风蚀,从而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的耕作机械和劳动力,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投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机械和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耕作方式经常导致土壤的贫瘠化、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6
。 。 i 。。。 。
2 1 年第1 2 02 / 期
量 和质 量上 都不 能满 足 生产 需要 。
3 2 农 民 认 识 问题 . 农 民对 保护 性 耕作 的接 受 要看 事 实 。传统 的耕 翻
方 式 延 续 了几 千 年 ,而 保 护 性 耕 作 优 越 性 的发 挥 一 般 需要 5 的时 间 ,要 让农 民真 正接 受 一 种 全新 的农 年 耕 文 化 ,不 仅 需 要 用 大 量 的 事 实来 说服 , 还 需 要 长 时 问 的培养 ,需 要一 个逐 步 认识 、认 可 的过程 。

是 经 费 不 足 ,制 约 了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的 推 广 。一 旦 失 去 资 金 保 障 ,推 广 工 作 积 极 性 就 会 受 到 影 响 ,保
护性 耕 作缺 乏持 续性 。
3 4 机 手 素 质 问 题 . 现有 农机 手 大 多是 驾驶 拖 拉机及 操 作其 他 配套 农
械。 4 2 加 大 资 金 投 入 . 加大对 保 护性 耕 作项 目的支持 力度 ,建立 成效 发
3 3 推 广 经 费 问 题 . 目前 ,推广 保护 性 耕作 技术 的主体 是各 级 农机 技 术 推 广 部 门 ,推 广 手 段 大 多 依 赖 项 目经 费 ,但 由于
县 乡 级 农 机 推 广 部 门物 力 、财 力和 人 力 有 限 , 尤 其
具 的 驾 驶 员 ,对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难 以很 好 地 掌 握 ,
缺 乏 操 作 、 维 修 、保 养 等 各 方 面 知 识 , 不 利 于 保 护 性耕 作机 具 的推 广和 应用 。
展 机 制 。充 分 发 挥 农 机 购 置 补贴 资金 的 “四两 拨 千 斤 ”的 作 用 ,把 保 护 性 耕 作机 具 列入 补 贴 目录 中 , 予 以重 点 扶 持 。积 极 吸 收 社会 投 资参 与 ,逐 步 形 成 以政 府 投 资 为 引 导 , 农 民和 农 村 集 体 投 资 为 主 体 , 社会 资金 为补 充 的多层 次投 资格局 。 4 3 创 新 服 务 机 制 . 借 鉴 联合 收割 机跨 区作 业 的成功 经验 和做 法 ,拓 宽保 护 性 耕 作机 具 的 作 业 市场 ,提 高保 护 性 耕 作 机 具 的 利用 率 。加 强 农机 服 务 ,壮 大 适 应 市 场 需 求 的 农 机 服 务 社会 化 组 织 ,完 善 农 机 服 务 体 系 ,适 应 保 护 性 耕作 的发 展要求 。 4 4 加 强 示 范 引导 . 把 保护 性 耕作 技术 作 为推广 重 点 ,积 极 引进试 验 示 范 科 技 含 量 、 经 济 效 益好 的机 具和 技 术 。农 机 科 研 单 位 应 有 针 对 性 地 对 引进 机 具 进 行 改 制 , 以适应 本 地 需 要 。不 断提 高保 护 性 耕 作 机 具 的可 靠 性 和 适 用 性 ,保证 保 护性耕 作技 术顺 利推 广 。目
用 新 闻 媒 体 渠 道 ,搞 好 保 护 性耕 作技 术 重 要 性 的宣 传 ,不 断 提 高 广 大 农 民的 认 识水 平 。通 过 播 放 科 教 片 、举 办 培 训 班 和 科 技 下 乡 等 形 式 ,宣 传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让 广 大 农 民正 确 掌 握和 操 作保 护 性 耕 作 机
失 的效 果 。保 护 性 耕 作 地表 覆 盖 物 在 减 少 农 田土 壤
水 蚀 、风 蚀 的 同 时 ,腐 烂 还 田后还 可 以 改善 土 壤 的
1 我 国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的 发展
过 度 的 开垦 及 不 适 当 的 耕 作 方 式 ,导 致 植 被 破 坏 ,土 地 沙 漠 化 愈 来 愈 严 重 ,沙 尘 暴 屡有 发 生 。在 农业 部 主 持倡 导下 ,我 国加 大 了试 验研 究力 度 ,于 1 9 年 成 立 了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研 究 中心 ,把 保 护 性 99 耕 作 技术列 入 国家科 技攻 关项 目计划 ,并将 保护 性耕 作 列入 “ 五 ”期 问 重 点推 广 的 农 业技 术 。从 2 0 十 02 年 开 始 ,中 央 财政 设 立 了保 护 性 耕 作 专 项 资金 ,创 建 了国 家和 省 级 示 范 县 。 到2 1 年底 ,全 国保 护 性 01 耕作 面 积 已达 N85 0 亩 ( 亩 =6 7m ) 。实 践证 0 万 1 6 明 ,保 护 性 耕 作技 术 能较 好 地 解 决 土 地 资源 的 保护 与 利 用 、 农 业 生 产 与 生 态环 境 保 护 之 间 的矛 盾 。 推 行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 经 济 效 益 、生 态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可 以兼 得 , 国家利 益和 农 民利 益 可 以兼 顾 , 对 我 国农业可 持 续发展 具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2 1年第 1 z 02 / 期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与发展
耿 秀 国
( 凌源市大河北乡农机管理站 ,辽宁锦 州 1 2 0 ) 2 5 0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是 一 项 用 大 量 秸 秆 残 茬 覆 盖 地 表 ,将 耕 作 减 少 到 只 要 能保 证 种 子 发 芽 即可 ,主 要 用 农 药 来 控 制 杂 草 和 病 虫 害 的耕 作 技 术 。大 力 发 展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 已成 为提 高农 民收 入 、建 设 生 态 农 业 的重 要 举 措 ,各 地 结 合 实 际 , 因地 制 宜 ,推 动 了保护 性耕 作技 术 的快 速发 展 。
2保 护性耕作 的效益体 现
2 1 节 约 成 本 增 加 效 益 .
实 行 保 护 性 耕 作 只 需 将 秸 秆 地 表 处 理 、 深 松 ( 2 年 1 ) 、免耕 施 肥播 种 、除 草 、收 获等 , 每 ~3 次 可 减 少 作 业工 序 2 5 , 降低作 业 成 本 1 % 2 % ~ 道 0~ 0 , 增 加 农 民收 入 2 % 3  ̄ 0 ~ 0 。保 护 性耕 作 技 术 还 可通 过 4 蓄 水 保 墒 ,增 加 土 壤 有 机 质 ,提 高 小麦 、玉 米 产 量
l3%~ l, %。
2 2 保 护 农 田 增 强地 力 .
保 护性耕 作可减 少地 表径 流量 5  ̄ ~6 %,减 少 O4 o 0 土 壤 流 失8 %左 右 ,增 加 土 壤 蓄水 量 1 0 6%~ 1 %, 9 提 高 水 分 利 用 率 1 ~ 1 ,具 有 明 显 防止 水 土 流 2 6
3保护性耕作推广 中遇到 的问题
3 1 机 具 可 靠 性 问 题 . 保 护 性 耕 作 的一 大 特 点是 减 少 了作 业 环 节 , 加 之 地 面 上 覆 盖 残 留的秸 秆 给 作 业 机 具 的 运行 带来 不
便 , 因此 ,对 保 护 性耕 作机 具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就 目前 情 况 来 看 ,主要 存 在 以下 问题 :一 是 关键 产 品 性 能 尚不 能 满 足 生 产 需 要 。 如 小 麦 免 耕 播 种 机 性 能未 完 全 过 关 ,对 地 域和 土 壤 条 件 适 应 能 力 差 , 机 具通 过 能 力 不 强 ,作 业 可靠 性 差 。二 是 产 品 品 种
理化性 质 ,增加 土壤有 机质 ,培肥 地力 。 2 3 防 止 沙 化 保 护 环 境 . 我 国是沙尘 暴发 生严 重 的国家 ,受 风蚀影 响 的土 地 占国土 面 积 的2 %左 右 ,主 要 分 布 在 北方 。沙 尘 0 暴 和 浮 尘 天 气 的主 要 尘 源 来 自不 合 理 开垦 的土 地 和 过 度翻 耕 的裸 露 农 田 。保 护 性耕 作 通 过 秸 秆 残 茬 覆 盖 ,可 以降 低地 表 风 速 ,增 加 土 壤 水 分 , 改善 土 壤 团粒 结 构 , 有 效减 少 农 田扬 尘 。同 时 ,秸 秆 还 田还 可 以避 免焚烧 秸秆造 成 的大气 污染 。
少 。如 我 国现 有 的保 护 性耕 种 机 具 以 小型 、 单 机 作 业 为 主 。三 是 保 护 性 耕 作 机 具还 没 有 形 成 完 整 的 产 业 , 目前 , 国 内生 产 保 护 性 耕 作 机 具 的专 业 厂 很 少 ,产 品开 发 能 力 很 弱 ,现 有 的产 品无 论 在 产 品 数
4对策
4 1 搞 好 宣 传 发 动 .
通过 召 开不 同规 模和 层 次 的现场 会 、演 示会 ,示
范 推 广 先 进 适 用 的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和 机 械 。 r rEp备I n it 业e 8 dAcu u t I m laq装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