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小说阅读 学案2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专题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
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
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
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学案4含答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人生如旅行李永海①出门旅行,难避漂泊。
②静静地候车,静静地等待。
时而也在候车室的壁图或铁路列车时刻表前流连,时而掐指计算车次及行程。
候车室是一个小天地,囊括各色人等,也包容各种不同的遭遇和人生。
购票、检票、上车,仿佛领取了一张公民认可证,凭着它,就可以堂堂正正乘上这次列车,去想要去的地方,开始人生奇妙的旅行。
待坐定后,探头窗外,长长的站台渐行渐远,更增添了浓浓的离情别绪。
单身旅行,无牵无挂,冷眼窗外,那里没有与自己相关的人和景;此时此刻,心境坦荡如水,人生有多少这样的小站,不知哪趟车才是自己想乘的,不知哪个座位真正属于自己。
③同在旅途,个中滋味,因人而异。
每每勾起我同情的是蜷在候车室里,或卧或躺的那些疲惫不堪的人,他们大多是离家打工外出的农民工,为了生活,四处漂泊。
一样的行程,一样的方向,同是旅途中人,遭遇却大相径庭。
④人在旅途,看着时光从指缝间溜走,心里的无助就像原野上的草一样疯狂生长着。
在午后刺眼的阳光下,只感觉到刺骨的风,不知道该用什么姿态去面对,该用什么样的热情去燃烧,木讷地做着所谓该做的事,如一粒尘埃,已经湮没在不知喟然的时光里。
⑤人在旅途,过客匆匆。
人生的驿站,或伤感或欣喜,欲下笔却无从写起,所以许多时候我选择无语。
然而无语的时候又很凌乱,像一堆扔不掉却又整理不了的旧物一般侵占着每个角落,生命中的某种本能在缓缓消失,迟钝的刀刃划在心上,血慢慢涌出来却把握不了,只能有心无力地去面对。
⑥人的一生,犹如旅行。
纵使踏遍千山万水,也仍是途中人。
原以为自己早已经习惯了停滞的状态,不会再斤斤计较地去寻求那些心里遗落了太久的东西。
快节奏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周围的人们多了浮躁、少了温情,多了竞争、少了感悟。
一路走来,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税官;从农村到县城,从青年到壮年。
蓦然回首才发现其实一直是渴望着被在乎的,只是逼着自己放弃,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学案6含答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口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抱歉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高考语文2018年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2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12 文学类文本阅读1.[2018全国卷Ⅰ]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2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12文学类文本阅读1、[2018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2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12 文学类文本阅读1.[2018全国卷Ⅰ]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语文复习习题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1
习题课1-2专题十二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总分:125分,每大题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5分)在鲁迅先生故居郑文燮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之中有一种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
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
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
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
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
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
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
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
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
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
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考点精练一含解析
考点精练一分析情节结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买彩票老舍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
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
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
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
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才够买一张的。
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
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大的股员。
三姥姥才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她们还立了一本账簿。
上哪里去买呢!还得算卦.二姐不信任我的诸葛金钱课,花了五大枚请王瞎子占了个马前神课……利东北。
城里有四家代售处;利成记在城之东北;决议,到利成记去买。
可是,利成是四家买卖中最小的一号,只卖卷烟煤油,万一把十元拐去,或是卖假券呢!又送了王瞎子五大枚,重新另占。
西北也行,他说;不但是行,他细掐过手指,还比东北好呢!西北是恒祥记,大买卖,二姐出阁时的缎子红被还是那儿买的呢。
谁去买?又是个问题.按说我是头号股员,我应当跑一趟。
可是我是属牛的,今年是鸡年,总得找属鸡的,还得是男性,女性丧气.只有李家小三是鸡年生的,平日那些属鸡的好像都变了,找不着一个.小三自己去太不放心啊,于是决定另派二员金命的男人妥为保护。
挑了吉日,三位进城买票。
票买来了,谁拿着呢?我们村里的合作事业有个特点,谁也不信任谁。
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还是交给了三姥姥。
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可是到底手脚不利落,不至私自逃跑.直到开彩那天,大家谁也没睡好觉。
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
不,不买房子,还是做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
天上的星星,河边的水泡,都看着像洋钱。
清晨的鸟鸣,夜半的虫声,都说着“五十万"。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学案7有答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生命曹德权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
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
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
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
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
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在车尾,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理解词句意限时训练
理解词句含意一、(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题。
(14 分)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
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
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
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
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
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
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
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
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
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学案4Word版含答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人生如旅行李永海①出门旅行,难避漂泊。
②静静地候车,静静地等待。
时而也在候车室的壁图或铁路列车时刻表前流连,时而掐指计算车次及行程。
候车室是一个小天地,囊括各色人等,也包容各种不同的遭遇和人生。
购票、检票、上车,仿佛领取了一张公民认可证,凭着它,就可以堂堂正正乘上这次列车,去想要去的地方,开始人生奇妙的旅行。
待坐定后,探头窗外,长长的站台渐行渐远,更增添了浓浓的离情别绪。
单身旅行,无牵无挂,冷眼窗外,那里没有与自己相关的人和景;此时此刻,心境坦荡如水,人生有多少这样的小站,不知哪趟车才是自己想乘的,不知哪个座位真正属于自己。
③同在旅途,个中滋味,因人而异。
每每勾起我同情的是蜷在候车室里,或卧或躺的那些疲惫不堪的人,他们大多是离家打工外出的农民工,为了生活,四处漂泊。
一样的行程,一样的方向,同是旅途中人,遭遇却大相径庭。
④人在旅途,看着时光从指缝间溜走,心里的无助就像原野上的草一样疯狂生长着。
在午后刺眼的阳光下,只感觉到刺骨的风,不知道该用什么姿态去面对,该用什么样的热情去燃烧,木讷地做着所谓该做的事,如一粒尘埃,已经湮没在不知喟然的时光里。
⑤人在旅途,过客匆匆。
人生的驿站,或伤感或欣喜,欲下笔却无从写起,所以许多时候我选择无语。
然而无语的时候又很凌乱,像一堆扔不掉却又整理不了的旧物一般侵占着每个角落,生命中的某种本能在缓缓消失,迟钝的刀刃划在心上,血慢慢涌出来却把握不了,只能有心无力地去面对。
⑥人的一生,犹如旅行。
纵使踏遍千山万水,也仍是途中人。
原以为自己早已经习惯了停滞的状态,不会再斤斤计较地去寻求那些心里遗落了太久的东西。
快节奏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周围的人们多了浮躁、少了温情,多了竞争、少了感悟。
一路走来,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税官;从农村到县城,从青年到壮年。
蓦然回首才发现其实一直是渴望着被在乎的,只是逼着自己放弃,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学案4含答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麦季袁省梅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
”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
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
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
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
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
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
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
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
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嗪”,迅疾,慌乱。
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
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
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
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
”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
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
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
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
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一、(2017·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鲁鲁(节选)宗璞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
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
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
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
”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
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栓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
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
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
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
“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
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
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
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
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
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
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
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
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
但是没有。
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
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抵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
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
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
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
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1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
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
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
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
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
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
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
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
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
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嗥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
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
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
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
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
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
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B.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C.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D.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又以他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
解析:B项,见于原文第七段“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可知鲁鲁选择回到范家,主要是因为想起了姐姐抚摸他的手,想起了范家人对他的爱,而不是因为“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
C项,见于原文第十三段“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
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可知鲁鲁在唐家不吃饭是因为思念生病的姐姐,而不是因为“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D项,犹太老人去世,范家人回北平,并不是无情、故意抛弃鲁鲁的;两次哀号是鲁鲁对前主人的思念,表达了鲁鲁的重情。
答案:A2.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答案:第一次写瀑布交代与姐姐分别的地点,为下文鲁鲁在瀑布前哀号埋下伏笔;第二次写瀑布,呼应前文,刻画了鲁鲁的形象,表现了鲁鲁对主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哀伤;瀑布的美及雷鸣般的水流声,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营造了悲剧氛围。
(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即可) 3.著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
”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答案:①动物的悲鸣:狗与主人的两次离别之痛,被世人驱赶打杀之苦,命运颠沛流离之艰。
②人性的呼唤:人与人之间要关爱、忠诚,人与动物也应平等、热诚相待。
③作者借小狗的悲鸣,反映了战乱中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呼唤着心灵之间的贴近和沟通,真挚和热诚。
(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绝盗冯骥才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
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
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
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了。
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
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
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俩小子蹦了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实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来了。
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
门儿大开,一屋子新物品全亮在眼前。
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
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
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
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
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
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
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
等着那小两口回来看戏。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
到家门口一看,懵了。
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
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
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新郎一听,更懵。
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儿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
只一个姐姐嫁到了关外去,哪来的兄弟?”“嘛!”大爷一惊。
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
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
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了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
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
多损,多辣,多绝,多邪!(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说以简略的笔法写了邻居们在新房被盗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当时天津卫一带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情景。
B.从“过了三天”到“便扬长而去”,属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具体描绘了盗贼一伙偷盗和破坏新婚夫妇家财物的过程。
C.小说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通过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式,刻画了老盗贼及其团伙盗技奇绝的特点。
D.小说中盗贼团伙的首领是那干瘪老头,其余两个年轻人都是盗贼团伙的成员,他们是否是真的父子不能确定。
E.小说的主人公是新婚夫妇,全篇按照时间顺序结构全文;小说最后一段是故事的结局,交代了故事的最终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 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错,人们之所以没有阻拦是因为他们不知实情,表现了盗贼盗技之绝。
E项,小说主人公是盗贼而非新婚夫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而不是交代故事的结局。
答案:AE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绝盗”的“绝”表现在何处。
(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分析文章可知,“绝”首先体现在设计的“局”绝,三个盗贼通过奇绝的局,骗过了邻居们,明目张胆地进行盗窃。
其次是偷盗的人绝,他们的配合,让邻居们深信不疑。
最后,这个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
结合文章内容,分点作答即可。
答案:①设计的“局”绝。
②偷盗的人绝。
③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略)(4分,任答两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6.你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掉?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最后一段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情节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