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_以人人网为例_张利
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社交网络是当前信息社会中人们相互连接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还对社会、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用户规模扩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的用户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如今,亿万人们都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这为信息的传播和新的社交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
2. 移动化与便携性: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聊天、分享照片和视频,实时获取最新的社交动态,这种移动化的特性使社交网络更加便携和方便。
3. 多样化的功能和内容:社交网络不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平台,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和内容。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购物、订食物、看新闻、听音乐等,社交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4. 多媒体分享的兴起:图片、视频和直播等多媒体形式的分享成为社交网络的新趋势。
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旅行的照片、美食的视频,甚至直播自己的日常生活,这种多媒体分享形式使社交网络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二、未来趋势1. 虚拟与增强现实的融合: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将进一步扩展到虚拟和现实的交叉领域。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远在天边的朋友进行更真实的虚拟交流,也可通过AR技术将虚拟内容融入到现实场景中,与朋友共享增强现实的体验。
2. 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的加强:随着社交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的个人数据也日益成为宝贵的资产。
未来社交网络将更加关注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加强对用户数据的管理与保护,以提高用户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3.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将在社交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社交网络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同时实现内容的自动过滤和监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衍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发展现状1.1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覆盖的扩大,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50亿,占据了互联网用户总量的大部分。
1.2 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市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应用层出不穷。
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商店轻松下载各种应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1.3 移动支付成为主流趋势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消费,移动支付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
二、发展趋势2.1 5G技术的商用推广5G技术的商用推广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5G网络的高速和低时延将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网络体验,同时也将催生更多新型的移动应用。
2.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移动应用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3 跨界融合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传统行业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
三、结论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在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5G技术的商用推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我们期待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移动社交网络的市场发展分析
移动社交网络的市场发展分析近年来,移动社交网络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社交互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之一。
移动社交网络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同时也成为了新型消费和营销手段的重要平台。
本文分析了目前移动社交网络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
一、市场现状目前,移动社交网络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国内主流的社交网络应用包括微信、QQ、微博等,同时还有一些针对特定领域或年龄段的应用如陌陌、探探、趣头条等。
这些应用在用户数、功能和服务方面各有特点,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用户重叠度。
移动社交网络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社交通讯工具,还有一些娱乐、购物、阅读、旅游等多种衍生应用。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网络的应用场景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二、市场趋势随着移动社交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未来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形成用户生态圈为了竞争市场份额,各个社交平台将会在产品功能的同时,注重建设自身这个平台的生态环境,如打通多条业务链路,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进程,使用户在平台内的消费、工作、生活等多方面都能够实现,从而形成更加紧密的用户生态圈。
2.注重数据分析及效果评估各家社交平台在竞争的过程中,除了拼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长以外,还会注重数据的分析及对效果的评估。
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用户行为分析、流量评估、营销效果监测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及科学的数据决策,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品牌建设,扩大市场份额。
3.强化用户粘性在大量的移动社交产品中,如何提升用户更好的体验感,强化用户的粘性,是社交平台未来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社交平台将会依据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完善用户体验,实现在人性化、便捷性、智能化、个性化等方面的层级化分析。
4.迎合年轻人市场社交平台的用户以年轻人占多数,这部分消费人群的消费力正在逐年增强,他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也更加关注社交互动与个性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1.1 移动设备普及率持续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设备的普及率不断增长。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进行各种操作和交流。
1.2 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市场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各种类型的应用层出不穷。
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市场下载各种应用,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
1.3 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购物、转账等操作,方便快捷。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2.1 5G技术的商用推广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用推广,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将会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系统等,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2.3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会使得各种设备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场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三、移动互联网的挑战与机遇3.1 隐私安全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隐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3.2 竞争激烈移动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3.3 用户体验需求不断提升随着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
四、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4.1 个性化定制服务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4.2 跨平台整合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更加注重跨平台整合,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移动社交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MSN)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指的是人们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社交交流的网络。
以微信、QQ、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迅速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日常工作和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前景三个方面探讨这一新兴领域。
一、发展历程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从2000年左右的简单短信服务、多人聊天室逐渐演变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应用,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和消费等各方面生活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移动社交网络市场也有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8年12月,中国移动社交网络的月活跃用户总计达到12.6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的近90%。
而且,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移动社交网络也在不断演化,从单纯的社交交流,到内容创造和共享,再到电商、金融等领域的拓展,这一发展历程凸显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广阔前景。
二、现状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在中国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深入到各行各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严重。
在市场竞争中,几家大公司凭借规模和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如腾讯的微信端全年使用时长在2019年第一季度占据中国市场63.4%的份额,阿里巴巴的钉钉、微博等也紧随其后。
而小型的社交应用门槛较低,各种非常规用户体验也开始逐渐出现,使得市场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新生社交应用很难打破司马昭之心,成为市场优胜者。
同时,随着用户对于隐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社交网络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三、未来前景未来,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将会更加多样化和拓展化。
首先,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量的稳步增长,这部分市场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庞大,从而衍生出诸如广告、电商、金融等多种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亮点。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阐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正文内容: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1.1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据统计,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5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近70%。
这一数字的不断增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1.2 移动应用的繁荣移动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各类移动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娱乐等。
移动应用的繁荣不仅丰富了用户的生活,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1.3 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的提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线购物、扫码支付还是P2P转账,移动支付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2.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的商用化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5G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将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体验。
此外,5G技术还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2.2 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而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个性化的服务,如智能推荐、语音助手等。
同时,人工智能也将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
2.3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1.1 移动设备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网,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
1.2 移动应用的丰富多样移动应用的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各个领域,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提高了生活和工作效率。
1.3 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支付,方便快捷,推动了线上线下消费的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2.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的商用化将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推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系统等将成为移动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跨平台整合的趋势移动互联网应用将越来越多地实现跨平台整合,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无缝切换,提升使用体验和便利性。
三、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3.1 个性化定制服务移动互联网将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2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物联网技术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推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
3.3 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挑战与应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未来将需要加强数据加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和政策支持。
四、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4.1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为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
4.2 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创新,移动支付、P2P借贷等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
4.3 医疗健康移动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五、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影响5.1 社交互动移动互联网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计算机软件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计算机软件论文参考文献范文计算机软件论文参考文献范文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计算机软件论文参考文献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1]罗维.基于PHP的MVC框架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6)[2]宋滟泓.PC网络潮头走远社交网站加速移动端变现[J].IT时代周刊.2013(12)[3]张利,王欢.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现代情报.2012(11)[4]杨晴虹,吕东,程志超.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J].经济界.2012(03)[5]周海燕,杨平乐.基于CakePHP框架的Web开发的设计与应用[J].福建电脑.2010(10)[6]马江涛,刘放美.SQLite在数据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0(05)[7]唐奕,杨楚华.基于模式设计的MVC框架原理研究[J].软件导刊.2008(06)[8]姚新文,王晓明.基于设计模式的一种MVC框架的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5(06)[9]郑越.基于iOS平台的电子漫画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10]李聪聪.基于iOS的互动电子周刊[D].天津大学2012[11]周杨.基于iOS的教室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12]童劲宏.基于iOS平台的图片标注与分享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4[13]陈冲.iOS环境下角色扮演类卡牌游戏《幻灵诀》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14]王娟.基于iOS的手机通讯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15]宋立.iOS平台社交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16]吴国强.基于iOS移动应用高效引擎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17]郑佳斌.基于IOS平台的数字名片识别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8]曾智辉.基于iOS平台的中搜搜悦客户端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19]夏梦.基于iOS的车联网手机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4[20]宋立.iOS平台社交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21]刘辰基.基于iOS的团子网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4[22]王娟.基于iOS的手机通讯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23]倪慧.基于iOS的新闻与便民服务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24]王建鑫.基于iOS的新浪Sina微博iOS客户端客户端的实现[D].山东大学2013[25]杨裕欣.基于iOS的图片分享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26]曾智辉.基于iOS平台的中搜搜悦客户端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27]弋荣静.iOS平台手机阅读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参考文献二:[1]周煦光.继电保护自动化测试软件的开发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2]代泽勇.基于面向对象的自动化测试的环境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3]李玮.软件自动化测试混合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7[4]刘刚.基于高通协议的软件自动化测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5]孙菲.数据移植自动化测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6]沈亮.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7]黎守秀.基于RobotFramework的自动化测试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8]袁荣.苹果操作系统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D].安徽大学2011[9]艾文.软件自动化测试研究及在网银系统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10]彭湖.分布式并行控制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11]黄磊.LCD微小瑕疵自动分类[D].上海交通大学2014[12]王克耀.基于视频的人体运动行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13]丁一.基于视频时空特征稀疏编码表示的人体行为识别[D].上海交通大学2014[14]黄巍.基于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的LCD微小瑕疵自动分类[D].上海交通大学2013[15]顾靖楠.基于脑电信号的警觉度估计算法与实时监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16]宋世德.基于三维重建和机器学习的轻度认知障碍辅助诊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17]陈陶.面向彩色高分辨率图像的鲁棒水印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3[18]董震洋.物联网技术在数据中心管理上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19]郭志刚.物理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20]王禄斌.基于OPC技术的标签自动化管理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1[21]戴丽金.基于云模型的智能计算策略研究[D].福州大学2011[22]赵康.基于多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23]范佳佳.兼顾软件维护开发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的流程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24]方晓丽.软件自动化测试和InventorAPI在图形验证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25]储海华.离岸外包软件测试的质量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26]张恺.光刻机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27]聂森.面向COTS软件的智能漏洞挖掘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28]章思宇.基于DNS流量的恶意软件域名挖掘[D].上海交通大学2014[29]陈泓旭.基于选择性符号执行的补丁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4[30]张兆鹏.Android平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实现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参考文献三:[1]王寅田.基于Hadoop的交通物流大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2]滕勇.基于WMI的电信营业终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3]刘畅.模型驱动的飞机座舱显示控制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4]李岩.可调整时间自动机可达性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5]余启鸿.物流企业信用评级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6]张明锐.基于AOP的座舱显示应用软件框架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7]浦杰.券商门户系统统一通讯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8]陆志林.基于jBPM和SSH的电子政务开发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9]郑琦.基于OCM模型的在线计费系统开发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10]华天.电子制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11]陈振东.台风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1[12]王猛.矿浆中和沉降分离过程模型软件的研发[D].东北大学2011[13]姚兴华.基于轻量级ORM的R2O架构的设计和应用[D].福州大学2010[14]王远明.基于CSCW的主体适用课程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1[15]齐元龙.网络游戏行情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0[16]魏道洪.基于LotusDomino的值班系统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0[17]蔡志恒.Silverlight在网络首饰订制的应用和实现[D].福州大学2010[18]周红梅.土地收储资产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系统开发[D].长春工程学院2015[19]栗岚.渔监局文件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20]隋金鑫.生物信息服务平台安全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21]罗诗敏.基于MVC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22]李海峰.MVC模式架构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01)。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移动社交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社交网络,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给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移动社交网络是指基于移动设备的社交网络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使用社交网络。
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交流信息和加强社交关系。
目前,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全球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0亿,其中,Facebook、WhatsApp、微信、Instagram等应用程序成为了用户们最为熟悉和信任的社交网络应用程序。
不仅如此,移动社交网络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1. 移动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移动社交网络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
传统的社交网络应用主要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但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期望更多元化和更为实用的社交网络功能。
比如,短视频分享、直播、AR技术、在线购物等。
这些新型功能将提升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交体验,也将带动相应的商业变现模式的出现。
2. 移动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社交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逐渐得到了关注。
移动社交网络的未来趋势将是更为个性化的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地理位置等特定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和符合需求的推荐服务。
3. 移动社交网络的数据安全发展趋势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用户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愈加重要。
保护用户隐私成为了移动社交网络发展的必要条件。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采取技术手段来提高数据安全,建立更为完善的用户安全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可靠和更安全的服务。
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移动社交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应用已经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社交模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社交应用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本文将分析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现状当前,移动社交应用市场已经相当成熟。
知名的社交应用包括微信、QQ、朋友圈、微博、Instagram、Snapchat等。
这些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微信和QQ是国内最流行的社交应用之一。
其中微信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扩展和细分了社交场景。
而QQ则在游戏、聊天、音乐等领域有很强的用户黏性。
在国外,社交应用Instagram和Snapchat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Instagram主要是基于图片、视频分享,而Snapchat则提供临时消失的信息传输,更加注重隐私和交流的即时性。
2、移动社交应用的趋势分析随着移动社交应用的不断发展,未来几个趋势备受关注。
1)AI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将会改变移动社交应用的生态链。
目前的AI技术在排序、推荐、安全保护、防止骚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机器学习将使得社交应用可以更加精确的推荐和预测用户的行为。
这将提高应用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和用户的黏度。
2)社交电商社交电商是近年来热门的概念,它是基于社交网络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
通过移动社交应用,用户可以方便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并与好友分享。
国内的新零售模式就是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
3)AR、VR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经逐渐走进移动社交应用。
例如Snapchat的AR滤镜,可以通过移动端的设备实现实时的特效合成,增强了用户在社交场景中的娱乐性和表现力。
4)视频分享视频以其更多样化的传达方式和视觉化效果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社交应用如Snapchat、Instagram已经推出了短视频传播的功能,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5)社交游戏社交游戏将成为移动社交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移动社交市场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移动社交市场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移动社交是指用户以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在线识别用户及交换信息技术为基础,按照流量计费,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的社交应用功能,移动社交不包括打电话、发短信等通讯业务。
中国移动社交按照用户社交关系不同,以及是否能够在移动终端构成新的移动社交关系,移动社交应用可分为传统的移动社交应用和新型的移动社交应用。
传统移动社交主要是熟人社交,而新型移动社交根据产品定位和参与者目的,可以为陌生人社交、多维化社交。
一、移动社交市场发展概况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存量时代,作为基础型应用的社交市场整体增长放缓。
2020年,我国全网用户规模为10.32亿,较上年增加0.14亿,同比增长1.38%;我国社交用户规模为10.17亿,较上年增加0.13亿,同比增长1.29%,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021-2027年中国移动社交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与政策方向的影响,资本热度向产业互联网、AloT等方向快速转移,社交市场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规模逐年下降。
2020年,我国社交领域投资数量为23次,较上年减少28次,同比下降54.9%;投资金额为9.23亿元,较上年减少12.07亿元,同比下降56.67%。
我国移动互联网整体已经进入存量阶段,社交市场用户结构仍有较为深刻的变化。
从年龄分布来看,18-24岁的年轻用户群体占比增至21.7%;40岁以上用户群体增速最快,增至19.5%,是当前社交市场的主要增量人群。
我国增量人群的社交需求不同,大龄用户市场值得关注,其中,18-24岁用户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宅、个性化特点明显,热衷寻找圈内同好;而40岁以上用户对创造新的社交关系兴致较弱,但对新鲜、好玩的社交玩法依然体现出明显兴趣。
在社交应用使用数量方面,使用社交应用数量在3个以上的用户占比77.1%,而社交需求强烈、使用社交应用数量超过5个的用户占比接近25%,社交用户的兴趣偏好、使用习惯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移动互联网下的社交网络分析与发展
移动互联网下的社交网络分析与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逐渐从网络社交向移动社交转移,移动社交渐成主流。
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社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以及未来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社交网络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人们的数字交流平台。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社交网络已快速发展,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亿的用户。
常见的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社交网络带来了无限可能。
据调查显示,全球移动社交领域的用户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20.5亿,占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的32.9%,其中中国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由此可见,移动社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社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交网络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如更新动态、发表评论、发布图片和视频等。
同时,社交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交网络使得人们能够更轻松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和扩大人脉,更有利于职业发展;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也带给人们新的社交隐私问题和信息泄露风险,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影响到社会与个人的安全。
三、未来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社交网络将面临诸多挑战,如防止数据泄露、维护社交网络安全、改进社交算法等。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逐渐渗透到社交网络中。
以下几点是未来社交网络发展的趋势:1. 更多地利用AR/VR技术创造更真实的社交体验。
未来的社交网络将更多地采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和更真实的社交体验。
2. 社交网络将更注重隐私保护。
数据泄露、安全问题等不仅对个人信息造成了威胁,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和恐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社交媒体的崛起,还是在线购物的流行,都源于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和普及。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2亿,占到了中国人口的87%以上。
这一数字令人瞩目,也揭示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移动应用的爆发式增长:App Store和Google Play成为了移动应用的主要分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下载App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2. 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由于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方式。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兴起,使得线下付款变得更加便捷。
3. 移动游戏的繁荣发展:移动游戏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娱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
各类游戏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游戏娱乐的需求。
二、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展望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和服务的载体,将继续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移动互联网未来趋势的展望:1. 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随着5G技术的逐步推广和普及,移动互联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G的高速连接和低延迟特性,将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体验。
同时,5G还将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多可能性。
2. 融合现实与虚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移动互联网与现实世界更加紧密地融合。
人们可以通过AR眼镜或智能手机,将虚拟元素叠加在真实世界中,实现更丰富、更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重要的议题。
未来移动互联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隐私政策的制定将成为必然趋势。
移动社交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社交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移动社交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今,人们通过移动社交应用进行社交已经成为趋势,无论是沟通交流、社区互动、娱乐休闲还是商务活动,都离不开移动社交平台。
本文将就移动社交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一一论述。
一、移动社交应用现状在移动社交应用中,微信和微信朋友圈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微信成立于2011年,现已超过10亿用户,其具备了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多元素的交流渠道。
而微信朋友圈则是微信的一个附属功能,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留念瞬间的绝佳平台。
再来说说抖音,这款来自字节跳动的短视频社交应用,因其独特的用户体验和内容制作方式已迅速成为年轻人爱好的一部分,目前已有超过5亿用户。
在抖音应用内,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短视频作品,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他人的有趣、有价值的作品。
还有社交购物应用,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早已将社交元素融入到购物平台之中,为其用户提供了一种有趣、自由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线下商铺提供更为丰富的销售渠道。
另外,在一些小众的领域,如音乐社交、旅游社交等,也出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移动社交应用。
二、移动社交应用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日益丰富的移动应用市场,越来越多的应用不断涌现,其功能也越来越精细、便捷化。
而在移动社交领域中,将来的发展也将围绕着以下方向展开:1. 人工智能社交应用未来的社交应用将会更为丰富多彩,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社交体验。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语音识别,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化的聊天体验。
另外,面部识别技术对于判断用户的情感状态和身份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2. 移动社交平台与线下生活的结合未来的社交平台将越来越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社交互动相结合。
例如,在出行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应用在出发前提前结识同行者,实现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另外,在社交娱乐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平台为线下活动,如读书会、电影会等组织活动,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互相沟通和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社交网络得以方便地随时随地进行。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移动互联网中社交网络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发展现状现今,社交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QQ、陌陌等来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这些社交软件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的共享和传播,使得个体间的沟通与合作效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崛起也为商业化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推广、销售商品。
例如,淘宝等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很多人在购物时的首选方式之一,而淘宝也在不断引入社交元素,推出了“淘宝直播”等功能。
总之,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对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
二、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特点1.即时、高效: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被分享和传递,社交网络基于该优势,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并及时的信息传递,赋予信息传播新的含义。
2.个性化、内容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创造和消费大量个性化的内容,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依托塑造人们的社交生态,持续地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内容化的社交服务。
3.碎片化、话题类:和传统的社交相比,移动互联网社交更注重碎片化、话题化。
人们习惯于在片段时间里浏览不同话题讨论,获得碎片化的内容与娱乐。
这种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4.强调互动、分享:移动社交互动性高,人们可以轻易地互动,获得分享,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理念等,以获得被大众认同的归属。
三、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未来发展趋势1.跨媒介内容共享:未来社交网络将会更方便地实现跨媒介内容共享,让用户在移动端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和分享内容。
2.故事化表达方式:在社交网络中使用故事化表达方式已成为一种新趋势,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视频、文字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用户通过社交网络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见解以及感受。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以人人网为例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以人人网
为例
张利;王欢
【期刊名称】《现代情报》
【年(卷),期】2012(032)011
【摘要】随着3G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在互联网市场崭露头角.如今,其发展如火如荼,期间也经历了从冬天到春天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移动SNS越来越受用户的欢迎,其市场价值也逐渐显现.目前,移动SNS虽然有真实的人
际关系为基础,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但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用户社交疲劳、从众心理的问题.人人网是国内领先的社交网站,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要与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交往方式相契合,培养用户的移动社交网络习惯,以
有利于突破社交网络的发展瓶颈,实现移动社交网络的长远发展.
【总页数】6页(P68-72,77)
【作者】张利;王欢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6;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868;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
教学与研究中心,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2
【相关文献】
1.我国网络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张箐
2.我国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J], 张晗
3.我国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比较研究r——基于15省市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 [J], 田园园
4.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J], 宫建华;高露华
5.我国消费税制度发展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 [J], 林曙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与效果的思考_以人人网为例_宫广宇
摘 要: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日益受到网民与商家的追捧,国外的Facebook、Myspace,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迅速发展,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拥有大量拥趸。
在社交网络迅速崛起和发展的今天,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影响。
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不仅为信息的传播与分享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成为用户展示自我价值,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认清社交网络的用户特征及其行为,分析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和特点,以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播模式 传播主体 传播效果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与效果的思考——以人人网为例宫广宇如今,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日益受到网民与商家的追捧,国外的Facebook、Myspace,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迅速发展,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CNNIC测算,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24亿。
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不仅为信息的传播与分享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成为用户展示自我价值,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众多的社交网络中,人人网是领先的社交网络,具有超前的产品思路、庞大的大学校园用户基数,卓越的品牌资源、强大的渠道推广力度。
同时,人人网的用户大多使用真实信息,坚持“因为真实,所以精彩”,几年来,人人网一直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并积累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本文在对人人网进行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作者所做的一些调查,具体分析、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以期获得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式社交网站不仅丰富了网络应用及网络媒体的内涵,使得网络传播的格局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同时也给社会及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
总结社交网络中信息流动与传播的方式,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低成本、无中心、裂变式”的传播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 3969/ j. issn. 1008- 0821. 2012. 11. 018 中图分类号 G250 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0821 ( 2012) 11- 0068- 05
Research on Status and Direction of Chinese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交网络异军突起、快速发 展的时 期 , 以人人 网和 开心网 为 代表的社交网站发展迅 速 , 分别 以大学生 和白领 为主要 市 场 , 形成了初步的商业模 式。这一 阶段社交 网络 的应用 更 加广泛 , 用户体验更加丰富 , 基于用 户体验 web2 0 也 得到 了初步的应用与发展 , 社 交网站 开始超越 传统互 联网服 务 模式得到飞快发展 , 但现 有的信 息传播与 应用模 式已经 无 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交网络需求的需求。 2009 年开始 ,
( Stanley Milgram) 创立的六度空 间理论 ( Six Degrees of Sepa ration) 为 SNS (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提供了 强大的理论依 据。六度空 间理论 简单 地说就是 , 你和任 何一个 陌生 人
[ 2]Βιβλιοθήκη 之间所间隔的 人不 会超 过 6 个人 , 也 就是 说 , 最 多通 过 6 个人 , 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了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 SNS 网络 用户之间 存在 两种关 系 : 一 度人 脉和 二度 人 脉。如图 1 所示 , 一度 人脉指用 户 A 与用 户 B 、用户 B 与 用户 C 是熟人的关系 , 他 们之间的 关系主 要是靠 彼此之 间 的情感来维系。二度人脉指用户 A 与 用户 C 是由 于有共 同 的熟人用户 B, 他 们之间 的关 系主 要是靠 利益 来维持。 一 度人脉关系要比二度人 脉关系 强 , 一度人 脉和二 度人脉 共 。用户通过 SNS 有 效维系了自 己的人脉关 系 , 扩大 了自己 的社交 范围 , 形 成
68
2012 年 11 月 第 32 卷第 11 期 2012 年发布的题为
我国移 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 世界社交 网络 用法 : 市 场规模 与增 长
Nov , 2012 Vol 32 No 11
同维系着社交网络。社交网络 ( Social Network) 是依附于现 实的人际关系而形成的 一个人 脉网络。移 动社交 网络主 要 是通过手机、 Ipad 等各种移 动通 信设备 而在 虚拟 网络空 间 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 移动社 交网络目 前是世 界上最 受 欢迎、发展最快的互联网 服务形 式。社交网 络和 移动社 交 网络源于现实中 人们 社交 的需求 , 二 者同 属于 SNS, 为 用 户提供网络社交场所 ; 移 动社交 网络来 源于社 交网 络 , 社 交网络依附于传统的电脑 , 而移动社交网络则依附于手机、 ipad 等移动通信设备。
Abstract With the maturity of 3G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are de veloping rapidly in the Internet market. Now, development of Mobile SNS also walked through from winter to spring for decades, it is moving on well. The mobile SNS is increasingly welcomed by users, and its market value is also gradually becoming appar ent. Currently, mobile SNS gets a wide range of uses based on real relationships, but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it also produces user s social fatigue and group psychology. Renren. com is a lead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ts mode of development is worth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SNS needs to fit with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the way of communi cation. Also the cultivation in the users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habits is needed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s and achieve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SNS. Key words mobile social network; status and direction; Renren network; social communication; user s psychology 过去数 十年的时间 里 , 中国 互联网 从无到 有 , 从弱 到 强 , 互联网 产业 迅速 崛起。 人们 从一 无 所知 到无 所 适从 , 移动社交网络在中国开 始以迅 猛的速 度发展。中 国互联 网 络信息中心 ( CNNIC) 发布 的最 新报告 显示 , 截 至 2011 年 12 月底 , 我国网民高达 5 17 亿 , 全年新 增网民5 580万。其 中手 机 网 民 的 规 模 达 到 3 56 亿 , 占 网 民 总 体 比 例 的 69 3% 。使用手机社 交的 用户年 增长 率为 35 7% , 成为 增 长率最高 的 3 个 应 用 之 一 [1] 。市 场 调 研公 司 e M arketer 在
摘 要 随着 3G 技术的成熟 , 智能手机的普及 ,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在互联网市场崭露头角 。 如今 , 其发展如火 如荼 , 期
间也经历了从冬天到春天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 移动 SNS 越来越受用户 的欢迎 , 其市场价 值也逐渐显现 。 目 前 , 移动 SNS 虽 然有 真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 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 , 但其发展过程 中也产生了用户 社交疲劳 、 从众心 理的问题 。 人人网 是国 内领先的社交网站 , 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要与中国 人的心理特征 和交往方式相契 合 , 培养用户的移 动社 交网络习惯 , 以有利于突破社交网络的发展瓶颈 , 实现移动社交网络的长远发展 。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 现状与方向 ; 人人网 ; 社会交往; 用户心理
1, 2 1, 3
收稿日期 : 2012- 09- 10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北 京 市哲 学 社 会科 学 规 划项 目 文 化多 元 背 景下 当 代 大学 生 信息 接 受 习惯 与 认 知 方式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BJZ2011ZL01) 的阶段性成果 , 同时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 网络社会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 ( 项目编号 : NCET- 10- 0264) 的资助 。 作者简介 : 张 利 ( 1987- ) , 男 , 市场监管研究处研究员 , 行政管理学硕士 , 研究方向 : 网络社会分析与公共管理 , 发表论文多篇。
A Case Study of www. renren. com
Zhang Li Wang Huan ( 1.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Post Bureau, Beijing 100868, China; 3. The Marxism T 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012 年 11 月 第 32 卷第 11 期
现 代 情 报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Nov , 2012 Vol 32 No 11
信息咨询与服务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
以人人网为例
张 利
1, 2
王
欢
1, 3
( 1.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北京 100876; 2.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 北京 100868; 3.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6)
69
2012 年 11 月 第 32 卷第 11 期
现 代 情 报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图2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发展历程
由图 2 可 见 , 中国 移动 社交网 络起 源于 2000 年 左右 , 它主要以在手机 中预装 软件 为主 , SNS 用户主 要通 过文 字 和语言与他 人进行聊天 , 维持人 际交往 关系。此阶 段的 移 动互联网受 国内外环境 的影响 , 发展较 为缓慢 , 商 业模 式 更是无从谈起。在 2004 年左右 , 随着 web2 0 的初步应用与 试水 , 移动社交网络具备了搜索与图片等应用功能。由此 , 移动社交网络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 展。 2006 年左右 是各大 社
1
社交网络与移动社交网络
20 世纪 60 年代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 授米尔格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