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院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之语文园地五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之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学习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同一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围大致相同。

3.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5.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3.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一、猜字谜1.课件出示字谜: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

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

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

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

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

2.指名带拼音读谜语。

生字全班正音。

3.揭示谜底:皮。

师总结猜字谜的方法。

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猜一个类似的字谜,想不想猜?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谜,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6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6.自由读字谜,组内互读,指读,比赛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总结识字方法1.指名读,开火车分句读,师作相应的评价。

2.讨论交流谜底:包3.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

)4.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四、再读字谜,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三组生字。

2.指名读,正音。

3.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4.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5.师总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部的动作有关,“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部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的动作有关。

6.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字吗?能不能举个例子。

北正中心小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及说明

北正中心小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及说明

北正中心小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及实施说明“学案导学”是“我校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依托学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的简称。

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目标出发,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点拔的作用。

一、导学案设计基本结构及设计说明:1、学案的基本结构:一、课文导读二、学习目标(体现重难点)三、学习准备(与课文相关资料)四、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2、合作探究 3、拓展延伸4、达标训练2、各版块的设计说明:学生在学习每课前,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提示、学习准备、学法引领”,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着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随时看看这些要求,避免偏离重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课文导读:主要是为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作用,用感情充沛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或向学生提示阅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等,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

相关链接:选编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资料,结合学生学习适时完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机处理。

(具体使用时学案可根据情况给学生以使用提示)课前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并具有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因此,学生应根据学案导学的“预习指导”这一环节按着预习要求认真的进行预习课文,然后完成预习检测,学生自我验证预习的效果。

预习检测题目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和本节课学习目标进行设计,题数不一,基本为:1、基础知识:强调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在处理字词含义,识字写字方法上进行了相关的预习引领。

边院镇中心小学举行语文

边院镇中心小学举行语文

边院镇中心小学举行语文“高效课堂”优质课比赛
本网讯:4月9日-10日,边院镇中心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优质课比赛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各年级推选的推选的六位优秀青年老师,展示了中高年级不同风格的语文优质课。

选手们不管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自然、简单的教学,都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六节课各有精彩,各有亮点,选手们用自己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践行和诠释着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灵动、扎实、有效。

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都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活动既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我校学生学习常规和语文学习水平的检验。

我们会借这次东风,强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每位教师、每位学生。

(边院镇中心小学杨君唐菲菲)。

青花新教案

青花新教案
2、反义词:残缺()精湛()清澈()困惑()复制()允诺()锲而不舍()迫不及待()
3.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它在文中的作用。
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我开始了苦苦的寻觅。
学习重难点:
重点:1.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和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感情,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学法指导:
讲解启发、合作探究
课堂环节
续案
自主学习:
1、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2、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瞧,本课的生字我都认识了!
边题:
青花
课型:
自学探究+展示提升
课时:
2
主备人:
王娟
修改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2、我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我能认识“沓”等字;会写“嬉”等字;理解“嬉戏”等词语。
两鬓斑白、锲而不舍、嬉戏瑕疵、迷惘、窥破、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3、理解词语:
嬉戏——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独树一帜——肃穆———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交流一: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2、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3、后来,又为什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
交流二: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父亲的心理。

商鞅南门立木

商鞅南门立木
1.( )这样,( )会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2.它( )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 )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没有一个人去碰那根木头。4.( )当时朝廷欺压百姓,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在老百姓看来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边院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学科:
语文
课题:
商鞅南门立木
课型:
自学探究+展示提升
课时:
2
主备人:
王娟
修改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3、我能认识“鞅”字和会写“孝”等3个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能认识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难点:我能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合作探究
交流一: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
交流二: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
交流三: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交流四:商鞅南门立木的影响和作用?
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感受?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形近字组词:赏( )卖( )棠( )买( )秦( ) 颁( ) 泰(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三、根据下面的意思写词语:
(1)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深沉地思考,比喻反反复复、前前后后地想问题。( )(3)比喻招惹是非,引起争端或灾祸。( )(4)形容非常高兴,绽开笑容的样子。( )
四、文中的商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做法?

午井镇中心小学导学案模板

午井镇中心小学导学案模板

午井镇中心小学导学案科目:课题:主备人:审核人:(备课组长)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学习目标】主要为知识及能力目标,(2—3个为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层目标不一定每节课都写,视具体情况而定)【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统筹兼顾,分别确定重点和难点。

)【学习方法】呈现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与指导性【知识链接】(数学课) /【知识背景】(语文课)提供给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铺垫知识,相当于“引桥”、“拐杖”的功能。

如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无障碍,此板块可省略。

【导学流程】1.自主学习(本板块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等内容,老师应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实际设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自己掌握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要有指导性,要有步骤,一步步引导,而不是单纯地习题训练。

)2.合作探究本板块要求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

通过本板块设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目的。

本板块内容是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教师务必依据学习目标、吃透教材。

探究的问题要控制数量。

(注: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建议教师将问题通过具体活动的方式呈现)。

①注意独学与合作学习的结合②合作学习次数不宜过多,教师要把握好时机③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参与其中,深入组内,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注意方法的指导④展讲时分板书和口头两种,有些太长的内容,可简要书写关键词;有些内容能用口头表达清楚的,则没必要板书。

我们应期待学生的质疑和补充,这是高效课堂的亮点。

3、拓展延伸(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4.总结提升(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以最简洁的语言总结本节内容)5.达标检测(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精选精编练习,难度适中,数量适当,体现梯度,照顾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要求当堂完成。

)【布置作业】【学习反思】自评:组评:师评:(统一用优良中差等次评定)。

导学案备课要求

导学案备课要求

银达镇中心小学导学案备课要求1、三—六年级语、数两科要求备导学案。

学期初备课组长进行备课分工,组内教师提前两周完成导学案编制。

备课流程是:个人主备——集体备课——教研组长审查——二次备课(授课教师可在打印版导学案上加注修改意见)。

待教研组长审查后,主备教师按教导处下发的要求打印,下发同科目教师备用。

主备教师一并准备所备单元课件,课件与备课内容一致。

2、备导学案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

预测学生会在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问题上产生疑问,所提问题才有针对性。

3、导学案的组成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课前预习、典例探究、精要点拨、学习小结、达标检测、拓展升华等环节。

备写的导学案做到目标明确,步骤完整,环节清晰。

4、导学案的编制要体现“导”的作用,即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

切不可将导学案设计为习题集。

5、学习目标的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6、导学案中要有学法指导。

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7、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8、达标检测题型多样,数量适中,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一二年级体育教案

一二年级体育教案
新安边镇中心小学一二年级体育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备课人:吕东升审核:备课时间:2015年3月9日
课题
1.1基本队形练习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重点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队列队形中自己的位置
b、学生练习。
c、分组练习。
d、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三、游戏:
穿过小树得碰到下树,如碰到扶起后才能其跑。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四、放松;
五、小结;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难点
学生对基本队列队形的练习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队列队形: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5、变换队形;(1)、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a、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自主学习: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比如:1、每天可以发送多少旅客?
பைடு நூலகம்2、中巴车周一至周五共运送旅客多少人?
试着解决一下你提出的问题。
1、针对上面的问题2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思考: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2、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3、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5×□=a×25 a×65×87=□×(65×87)
2、连线
应用乘法交换律
应用乘法结合律
Xy=yx 58×8×125=58×(8×125)a+b=b+a
a+b+c=a+(b+c) 77×(88×a)=(77×88)×a
3、怎样简便怎样算
23×25×4 8×33×125 40×13×25
4、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25×4=4×25 43×b=b×43 58×8=8×58
(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边院镇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比赛生机勃勃

边院镇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比赛生机勃勃

边院镇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比赛生机勃勃本网讯为强健体魄,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边院镇中心小学于5月21日举行了全能“阳光体育比赛”活动。

活动主要在中高年级开展。

分为跳远、跳绳、踢毽子、仰卧起坐等四大基本项目。

逐级筛选,分批进行。

赛场上,龙腾虎跃,热闹非凡。

孩子们精神抖擞,各显神威。

或猛如蛟龙出水,或身轻如燕飞翔,或如风中娇荷有致起伏,或如蝴蝶翩飞花丛……精湛的技艺和骄人的成绩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四个项目均打破了学校的记录。

胜不骄,败不馁,贵在参与。

在灿烂的阳光下,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边院镇中心小学的“阳光体育”比赛活动,进一步唱响了阳光体育的主旋律。

它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育质量书写了亮丽的一笔,从而让“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确立了更为牢固的地位。

(宿娟侯心玉)。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前、跟”是前鼻音,“影、常、朋”是后鼻音,“常、着”是翘舌音。
展示交流
1、指导识记“狗、它”
(1)学习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跟老师说一说偏旁名称。
(2)找一找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猫、家。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辨字、认字:课件出示(男孩、女孩、动物的头)老师一个个指过去说:“他、她、它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tā呢?谁能说一说?”练习题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执教人
李娟
教学时间
11月18日
教学内容
影子第一课时
学案
导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横斜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猜谜语有个好朋友,全身黑黝黝。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想跟它说话,就是不开口。揭示课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同学们,知道吗,影子很神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它的神奇吧!借助拼音读一读,把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1、学生自学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学生圈读课文中的生字。
2、指导书写“飞”“马”“鸟”
(1)课件出示“鸟、马、飞”三个字,学生观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学写“鸟、马”。
(2)观察“鸟”和“马”的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
3、学习新笔画“横斜钩”,学写“飞”。
(1)比较“飞”和“九”,引出新笔画。指导学生区别“横斜钩”和“横折弯钩”。

想别人没想到的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堂环节
续案
自主学习:
一、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4、感情朗读,谈体会。
二、反馈
1、同桌互读。
2、抽生读,检测读音。
召集骆驼得意称赞群山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
3、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说得也有各自的道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师想的是不是和大家一样。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画师说的话读一读,读出画师对这位小徒弟由衷的称赞来。
拓展延伸
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没想到的事?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一、照样子,写一写。
密密麻麻( ) ( ) ( )
整理整理( ) ( ) ( )
二、拼一拼,组词语。
shǔ( ) jin( )
数禁
shu( ) jin( )
三、不改变原意,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2、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
3、怎么能这样做?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你觉得哪个画得最棒,为什么?
1.生自由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生甲:我认为小徒弟最棒,他最聪明,没费多大力气就画出了数不清的骆驼,那两个徒弟忙了半天累死了,可是画得再多也还是可以数得清啊。
生乙:我觉得小徒弟好狡猾!(生笑)
生丙:小徒弟的画既简单,又有新意,他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
2.教师小结:
边院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学科:
语文
课题:
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型:
自主探究+展示提升

2019年观察的范围导学案.doc

2019年观察的范围导学案.doc

燕子砭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人:分管领导评定:备课组长签字:课题: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观察的范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的变化。

围 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提示:一、自主学习 ;通过 A 点能画出几条直线 ?通过 B、 C两点又能画出几条直线 ?班级:学生姓名:组名: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域”。

2、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我们在判断小猴观察的范围时要注意:1、将小猴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 P34 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知道小猴在 A 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是哪一点吗?(1)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如位置①),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 B 的一部分,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 B 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2)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 B 吗?为什么?3、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的距离与所形成的影子有什么关系?2、确定遮挡(2)小猴在 A 处时,还可以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物的“有效(3)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 B 和 C 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 B/点”。

和 C/.3、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4)小猴在 A 、 B、 C 三点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比一比)“线”。

小结:小猴爬得越高 ,看到在地上的桃子越(),说明小猴看到4、将观察的的区域就越_ .范围看作数小猴爬得越低 ,看到在地上的桃子越(),说明小猴看到的区域学中的“区就越_.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三、展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探究中的 3 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小红晚上在路灯下来回散步,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她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吗?五、课堂检测:当堂检测成绩汇总处我的疑惑教学反思(我的收获)。

中心小学一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中心小学一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
周次:第十四周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永登县柳树镇课改导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永登县柳树镇课改导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永登县柳树镇课改导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永登县柳树镇课改导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永登县柳树镇课改导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永登县柳树镇语文导学案
第六单元。

导学案变化的量

导学案变化的量
2、教师小组巡查,个别指导。
1、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检测部分,
2、学生组内互评。
3、个人纠错处理。
五、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2
引导小结
作业布置
学生小结
板书
设计
变化的量
教学
反思
周原镇军辉中心小学
数学新知课导学案
审核人:
班级
六(1)班
科目
数学
课题
变化的量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师:
吕亚玲
备课时间
2月15日
预设上课时间
2月日星期()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重点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3、教师收集共性问题,在班级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探讨。
4、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要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1、交流互评活动单自学新知部分预习情况,初步感知。
2、同伴探讨,采用生帮生、生教生方法,讲解并解决个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3、个人讲解,互相补充完善。
三、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5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活动单合作交流部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1、组内交流活动单合作交流部分中习题的解题思路。
2、个人独立完成。
3、组内交流评价。
4、小组归纳,互相补充,整理本节课知识重难点。
四、
学习检测
18
1、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学生学习活动单中学习检测部分内容。
课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重难点:
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堂环节
续案
自主学习:
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 认一认。2指名读 注意字音是否正确。3小组比赛 看谁生字认得准 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4组词大列车2、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 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4男女生比赛读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抄写诗句。
边院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学科:
语文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
主备人:
张宪军
修改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班级:
四年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增强。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合作探究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 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 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3、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拓展延伸
男女生比赛读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 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那么 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 在综合性学习中 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材料想完全 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作业与设计完成一篇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