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拗汤
三拗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拗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拗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汤剂,它由多种草药组成,有着一系列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以下将介绍三拗汤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三拗汤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使疾病得到缓解。
2. 消肿止痛:三拗汤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因炎症导致的肿胀和疼痛。
它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缓解病情。
3. 排除湿气:三拗汤具有排湿的作用,适用于湿气困扰引起的病症。
它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湿气,调理体内的湿热,从而改善症状。
4. 补益脾胃:三拗汤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它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并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5. 健脾养胃:三拗汤还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
它可以滋养脾胃,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
总之,三拗汤拥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排湿、补益脾胃、健脾养胃等多种功效,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三拗汤时,应根据具体的症状和体质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要求。
三拗汤在咳嗽治疗中的认识和应用
李 炜(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提 要】 三拗汤在临床咳嗽的治疗中,很多医家畏其麻黄“辛热燥烈”,临床上已较少应用。江南一带受温病学说 “养 阴 保 津 ”之 影 响 ,对 麻 黄 一 药 更 为 慎 用 。在 临 床 实 践 中 发 现 ,只 要 掌 握 好 三 拗 汤 的 特 性 ,灵 活 掌 握 麻 黄 的 配 伍 特 点 ,多 能达到很好疗效。归纳为三点:其一,三拗汤中麻黄的“刚燥发汗”不可畏;其二,三拗汤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其三,三 拗汤在咳嗽治疗中掌握好配伍规律,则疗效满意。
【关键词】 咳嗽/中药疗法; 麻黄汤/治疗应用; 三拗汤/治疗应用; 止咳平喘药 文章编号: 1009-5519(2012)22-3484-02 中图法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识码: B
三拗汤,源于张仲景的三拗汤,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 二 收 录 ,由 麻 黄 、杏 仁 、甘 草 三 味 药 组 成 [1]。其 麻 黄 :辛 温 ,辛 则 入 肺,温则散寒,质地体轻中空,轻轻上浮,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利尿消肿的功效;杏仁:苦温,专入肺经,助麻黄温散肺寒,下气定 喘;甘草:甘平,合麻黄辛甘发散而解表,合杏仁止嗽化痰而利肺, 故三拗汤 宜 用 于 风 寒 外 郁 、腠 理 闭 密 、无 汗 的 外 感 风 寒 表 证[2]。解 读三拗汤必先从认识麻黄开始,陶弘景说麻黄是“伤寒解肌第一 药 ”,后 世 本 草 著 作 也 称 麻 黄 是 “发 表 第 一 药 ”、“治 感 第 一 要 药 ”[3]。 然 而 许 多 医 家 畏 其 麻 黄 “辛 热 燥 烈 ”,临 床 上 已 较 少 应 用 。江 南 一 带受温病学说“养阴保津”之影响,对麻黄一药更为慎用。作者在 临床实践中发现,只要掌握好三拗汤的特性,灵活掌握麻黄的配 伍特点,多能达到很好疗效。
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咳嗽的疗效观察
血生化源,脾不散精,饮食物不归正化,食积湿滞壅阻气,郁久化热,形中焦湿热之,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湿热留滞于肾,肾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患者产生尿、尿急、尿痛、尿后余沥不尽等症状,合辅助检,为慢性炎;结合患者症状及,中医为湿热阻$治以,血。
方中选用花、连翘、杏仁、桔梗以肺、清肺解毒使湿热从汗解;配健脾祛湿;仁配、药湿,清利下焦;清三焦之;气散;配以山、、以健脾合,食滞;血配以血;患者湿加黄柏与秦皮以清热燥湿;起加、以壮阳;性生后痛加以行气止痛;药合用,血之效。
时患者湿症状失,患者为之,形,及,黄皮;患者起症状明显,力口以肾助$三时患者种症状明显,患者随,期调药$参考文献[1]谭娣娣,刘建和,李雅,等.从分消走泄法探析三仁汤加减治疗心衰[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2):368-370.(收稿C期:2020-10-20)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咳嗽的疗效观察张梅香关于慢性支气管病的治疗,西医方面主要是针对感染、炎症的抗菌药物以及镇咳化痰、解痉平喘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崛起以及在多种慢性疾病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疗效,祖国医学在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被认可。
为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咳嗽的效,132患者治疗,对治疗效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呼吸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132,中性72,性60,年62~83,平年(74±8)$所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合《学》(西医)及《中药药》[1](中医&中的$主要表现:咳嗽、咳痰、近期加重,痰多、、,时、气喘,,sn.0253-9926.2021.05.057作者单位:464100河南省信阳市第7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可,中医为痰$132患者以表随为对,66,所患者对,$2患者的资,统学(Q0.05),具有可性。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倪海厦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他的经方医案中,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剂可以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
1. 方剂一:川贝雪梨糖水【方剂组成】川贝母、雪梨、冰糖。
【配伍原理】川贝母有清热化痰的功效,雪梨能润肺止咳,冰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川贝母研成细末,雪梨削皮去核,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放入川贝末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此方剂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2. 方剂二:柴胡桂枝汤【方剂组成】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配伍原理】柴胡具有解表解表的作用,桂枝能温里解寒,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和大枣有助于药物的煎煮和增加口感。
【服用方法】将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此方剂能够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3. 方剂三:苏子附子丸【方剂组成】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配伍原理】苏子能温肺止咳,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有助于调和药性和增加药效。
【服用方法】将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咳症状。
4. 方剂四:三拗汤【方剂组成】苏子、半夏、生姜。
【配伍原理】苏子有温肺止咳的作用,半夏能化痰止咳,生姜有辛散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苏子、半夏、生姜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化痰,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通过倪海厦的经方医案,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非常有心得。
这些方剂在临床中经过验证,对于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非常有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最好还是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和剂量。
001庞氏中医--复方合方思想_20200422_165345
止嗽散合三拗汤
止嗽散合三拗汤,药物:桔梗15g,荆芥15g,紫菀15g,百部15g,白前15g,甘草10g,陈皮15g,杏仁12g,麻黄10g。
水煎,日1剂,每次150ml温服,1日3次。
3天为1个疗程。
止嗽散合三拗汤:桔梗20g,紫苑10g,荆芥10g,百部20g,陈皮10g,白前20g,甘草6g,炙麻黄10g,杏仁10g。
加减:热毒未清者加黄芩10g,鱼腥草30g,咽痒甚者加蝉蜕6g,木蝴蝶10g,呛咳者加射干10g,地龙10g,肺阴虚者加沙参10g,麦冬10g,肺脾气虚者加白术10g,茯苓10g呼吸道感染咳嗽属中医“咳嗽”范畴,咳嗽是肺系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中医历来对咳嗽非常重视,历代医家均有阐发。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医学三字经》有“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咳,是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于肺也”,《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症虽多,无非肺病。
”清代徐灵胎云“咳嗽,人皆怒之,不知此乃至难治之痰”。
因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
临床观察,肺气壅塞是咳嗽的病机关键,集中反映了“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和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受限的病机实质,故开宣肺气,止咳化痰是治疗的关键〖2〗。
《医学心悟》止嗽散正集中体现了这一法则,程氏〖3〗针对咳嗽发病特点及肺脏特性,苦心揣摩,创制了“止嗽散”,该方由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七味药物组成。
方中紫菀、百部温润止咳,桔梗能升提肺气以利膈,白前下气开壅止咳,四味药物有调整气机升降的功能,佐以陈皮宣肺利气祛痰,荆芥散风解表,甘草缓急止咳”七药合用,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苦而不过寒,辛不过热,既有辛甘为开,又可甘苦而降。
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有镇咳作用,对新久寒热各种咳嗽均有良效;白前、桔梗两药均有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止咳的作用;紫菀可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及松弛气管平滑肌,有利于化痰及缓解症状等等,配合三拗汤加强开宣肺气之功。
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20例
[】 R n e ,R j rJ 1 ed l Ms a e ,Wi e P e a.Sle alf l f c r A,t 1 i n f o k d i r
te t n f ee t e d su c in n r ame t o r c i y f n t i me w t ib ts l o n i d a ee : h
中 图分 类 号
R7 6105 6. .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9 X(0 61— 0 3 0 62 3 7 2 0 )10 3 — 1
笔 者 于 20 0 4年 2月 7月 间 组 2 0例 中 , 临床 控 制 0例 , 效 6例 . 效 9例 . 显 有 无 运 用 三 拗 汤 加减 治 疗 慢性 咽炎 2 效 5例 , 0 总有效率 7 .%。2组 总有 效率 相 比无 显 著 50
作 者 简 介: 泽 萱(9 0 ) 女 , 治 医师 , 科 刘 17 一 , 主 本 学历 。
收 稿 日期 :0 6 0 — 9 20 — 6 2
编 辑 : 广清 冯
题 3在 治 疗 前 后 分 别 为 (.6 12 )分 和 ( .7 型 、 热 下 注 型 、 血 阻滞 型 , 据 各 型标 准 。 21 + .4 38 + 湿 瘀 根 分别 14分, . ) 两者 比较 差 异有 极 显 著 性 ( < . 1 。 0 P 00 ) 问题 予 以不 同方 药 . 时 结 合 患 者 睾 酮 水 平 . 于 正 常 0 同 低 2和 问题 3之 和在 治疗 前后 分 别 为 (.2 11 ) 4 1  ̄ . 分和 或 正 常偏 低 者 共 9例 . 9 给予 丙 酸 睾 丸 酮肌 注 通 过 (.2 11 ) , 75 + . 分 差异 有显 著 性 。 治疗 后 将 问 题 2和 临床 验 证 . 们 认 为 采 用 中医 辨 证 分 型方 法 . 时 6 我 同
加味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100例
加味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100例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将100 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三拗汤加减,对照组服用复方可待因溶液,疗程均为7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8%,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加味三拗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标签:加味三拗汤感染后咳嗽感染引起的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症。
当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可能迁延不愈,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故又称为“感冒后咳嗽”。
临床症状顽固,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高反应,发病机制多与感染因素、上皮损伤、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等有关[1]。
现代西药多采用β2受体激动剂、H2受体拮抗剂或镇咳药等治疗,疗效有限。
笔者在总结了感冒后咳嗽的中医发病特点及其证治规律后,采取加味三拗汤治疗该病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与纳入标准1. 1. 1 西醫诊断标准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2]制定;中医证候诊断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1. 1. 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且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西医评分在3分以上;③年龄18~65岁;④非吸烟者或吸烟已戒烟达1个月以上者。
1. 1. 3 排除标准①哮喘、胃食管反流、后鼻漏综合征等引起的咳嗽;②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1. 2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感冒后咳嗽”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3~64(42.70±11.02)岁。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7~63(43.43±10.89)岁。
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方剂学》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
中医《方剂学》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一、组成麻黄去节三两(6克)、桂枝二两(4克)、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克)、甘草炙,一两(3克)。
二、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3.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4.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5.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6.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四、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五、主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六、方解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
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
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
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
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
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正由于此,所以《伤寒论》中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伤寒表虚自汗,血虚而脉见“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本方。
三拗汤古今药理研究概况
三拗汤古今药理研究概况摘要:三拗汤最早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治疗感冒风邪,伤风伤冷,咳嗽等。
现主要用来治疗: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应用广泛,可调控IL-4、IL-5、IL-6等因子,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发挥抗炎、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
研究发现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也有治疗效果。
关键词: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拗汤最早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三拗汤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苦杏仁(不去皮、尖)。
上等分,㕮咀为粗散。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钱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去石膏即为三拗汤。
明代医家李梃《医学入门·释方》中描述到:“拗,不顺也。
言甘草不炙,麻黄留节,杏仁不去皮尖也。
”清代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记载到“此以麻黄汤去桂枝为君。
而麻黄留节,发中有收;苦杏仁留尖取其发、留皮取其涩,略杵取其味易出;甘草生用,补中有散。
三味与仲景法相拗故名。
”清代医家汪昂《医方集解》记载:“麻黄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甘草生用,补中有发也。
”总之,麻黄连节,杏仁连皮尖,甘草连梢不炙,与《伤寒杂病论》炮制使用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
1 三拗汤的古方应用三拗汤由麻黄杏仁甘草三味药组成,方中麻黄入肺、膀胱经,味苦辛、性温,为君。
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发越阳气。
杏仁主通降,可降肺气,散风寒之邪,麻黄宣散,杏仁通降,一宣一降,调畅机体气机,且可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可助麻黄调降肺气,达到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发汗之力较弱,不及麻黄汤。
2 三拗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刘洪等[1]通过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得出,三拗汤可作用于免疫-内分泌-信号传导细胞过程中的多条代谢通路,其功效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个作用靶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可调节细胞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三拗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三拗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胡健;张至强;曾时杰;李泽庚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40)005
【摘要】三拗汤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名方之一。
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医籍都记载着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咳喘病,疗效颇丰。
现代研究也认为三拗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着重要作用,现通过检索近十年有关文献,从支气管哮喘的方论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意图揭示三拗汤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接下来可能的研究设想。
【总页数】4页(P123-126)
【作者】胡健;张至强;曾时杰;李泽庚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三拗汤化裁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 [J], 袁学友
2.三拗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寒哮证)的临床观察 [J], 李欣
3.三拗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J], 胡健;张至强;曾时杰;李泽庚;;;;
4.小陷胸汤合三拗汤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1-磷
酸鞘氨醇水平的影响 [J], 丁珊
5.三拗汤类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童黄锦;许惠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拗汤及类方对TMA致哮喘模型大鼠作用、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拗汤及类方对TMA致哮喘模型大鼠作用、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临床治疗也十分困难。
TMA(TriMethylAmine)是一种常见的气味物质,它在人体内由口腔、肠道、代谢菌等产生,也可通过摄入食物和接触物质的方式摄入体内。
先前的研究表明,TMA可能与哮喘的发生有关,因此,研究TMA致哮喘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对揭示哮喘发病机制和寻找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1.三拗汤及类方对TMA致哮喘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2.三拗汤及类方中的有效成分以及其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3.大鼠哮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4.揭示TMA致哮喘的分子机制,为治疗哮喘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建立TMA致哮喘模型大鼠:将大鼠分为对照组、TMA致哮喘模型组和三拗汤或其他类方治疗组,每组15只大鼠,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建立哮喘模型。
2. 观察肺功能和炎症情况:利用气体仪检测大鼠的呼气流速、肺容量和其他肺功能指标,并通过计算肺泡炎细胞数量、白细胞浸润和肺组织病理学进行肺炎症评价。
3. 分离肺泡巨噬细胞并测定细胞活性:用紫杉醇处理肺泡巨噬细胞,观察各组细胞增殖程度,并进行蛋白质和基因表达谱序列分析,探讨哮喘模型的分子机制。
4. 筛选三拗汤及其他类方的有效成分:将不同的中草药进行水、醇等溶液提取,采用HPLC等分离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确定有效成分并评估其活性。
5. 研究三拗汤及其他类方的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其在细胞水平上对哮喘模型的影响,以及对细胞表面受体、细胞激活等方面的影响。
6.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等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利用matlab或GraphPad软件进行绘图和图表制作。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研究TMA致哮喘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揭示哮喘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解释;2. 研究三拗汤和类方的治疗哮喘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 通过观察并对不同成分进行筛选,从中找出可以作为治疗方案研发的有效药物成分;4. 结合实验室实验和数据统计,提高奠定哮喘成因研究的基础,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三拗汤加味治疗五官科急性病二例
三拗汤加味治疗五官科急性病二例
曾明葵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麻黄、杏仁、甘草三药组成。
功能宣肺疏邪,发散风寒,平喘止咳。
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所致的五官科急性病,常收良效。
现举验案两例如下。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曾明葵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
【相关文献】
1.虫草三拗汤治疗肺痹咳嗽64例--附三拗汤加味治疗60例对照 [J], 史玛宁
2.止嗽三拗汤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分析 [J], 林韩;陈娇玲
3.三拗汤加味治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 [J], 陈玉琴
4.三拗汤加味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 [J], 陈朝; 李耀谦
5.半夏厚朴汤合三拗汤加味治疗风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J], 李华俊;黎惠贞;陈明;卢娅利;李贵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一、选题背景老年性肺炎是指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
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肺部抵抗力也会相应减弱,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引发肺炎。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易出现药物抗性和副作用,因此中药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中药热奄包和三拗汤都是中医药治疗肺部感染的经典处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平喘、润肺止咳的功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老年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三、研究对象和方法3.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性肺炎的患者,共计120例。
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为60岁至85岁,平均年龄为72岁。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观察指标4.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临床治疗港湾肺炎的指南,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级别,并计算出总有效率。
4.2 肺功能指标包括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和一秒率用力肺活量(FEV1/FVC)。
4.3 不良反应观察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五、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7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7%。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在肺功能指标上的改善也呈现出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的趋势,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