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1)
2021-2022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清北班)历史试题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清北班)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A.尊重自然生态B.彰显多元一体C.强调等级法度D.注重坚固实用2.19世纪后期,70%到90%的欧洲城市里的人都感染过肺结核,又因为饮用水的污染,使霍乱、伤寒、天花盛行。
尽管18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906年又颁布了《制碱等工厂管理法》,但在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还是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
这一描述在客观上反映了A.欧洲城市医疗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B.工业文明下的生产经营方式存在问题C.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环境问题D.欧洲城市化过程中亟需完善法律规范3.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
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这说明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是中医特点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D.中国医学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4.19世纪80年代初,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的理由,得到清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胥各庄,名唐胥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
该铁路的修建A.契合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目标B.体现了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融合C.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蓬勃发展D.反映了清政府振兴交通业的需要5.波斯帝国时期修筑的道路,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古代世界大国修建大通道旨在C.巩固帝国统治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6.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
2022~2023年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选择题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
这一变化A.成为传统华夷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B.助推了“家天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C.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理文化认同D.为周朝实行宗法分封提供政治前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华夏”包含的主体随着西周统治的确立和扩展而扩展,因此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里文化认同,故选C项;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华夏”概念的变化并不是周朝实行宗法分封的政治前提,排除D。
故选C。
选择题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同母之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
这主要是为了( )A.体现礼乐教化B.强化宗法观念C.维护母系权威D.突出分封差别【答案】B【解析】从西周宗法制来看,异母弟属于庶子,不是嫡子,因此这一规定是为了强化宗法制的嫡庶之别,故答案为B项;这一规定属于宗法制的内容,没有体现出礼乐教化,排除A项;宗法制是为了维护父系权威,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分封制的内容,排除D项。
选择题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靦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这一史实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官僚政治的形成C.君臣关系的强化D.儒家伦理的认同【答案】C【解析】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受封者应“立中廷,北向”,即向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一活动强化了周天子与受封者的君臣关系,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A;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排除B;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D。
选择题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
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范诸侯王的叛乱B.抵御匈奴人的侵扰C.推行官营商业政策D.有效掌控人口资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要塞,由此将帝国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故选A。
2022~2023年高三4月月考历史考试完整版(天津市第一中学)
选择题我国文武人才的分布存在着地域差异,《汉书》说:“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晋书》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近代以降则有“文多吴音,武多楚腔”的说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山东和关东,山西和关西,地理范围是一致的B.人才区域分布的变化体现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变化C.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上述人才分布的变化有推动作用D.受多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近代将领偏集南方【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
在科举制之前的选官都体现出较大的封闭性的特征。
与材料中文武人才的分布存在着地域差异不符,故C符合题意;古代山东是指崤山以东的区域,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二者的地理范围是一致的。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A排除;从汉朝到唐朝,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人才大多出自北方。
宋朝之后转移到南方,“文多吴音,武多楚腔”说明人才多出自南方。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B项排除;受多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近代将领偏集南方,与材料中武多楚腔相符。
该说法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D项排除。
选择题下图中东西并立的两个国家是A. 古罗马与汉B. 古罗马与唐C. 奥斯曼土耳其与宋D. 奥斯曼土耳其与元【答案】A【解析】古罗马在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符合图片信息;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处于汉代,故A正确;唐朝存在于618年到907年,不符合罗马帝国的时间,故B错误;奥斯曼土耳其在15、16世纪横跨欧亚非,宋存在于960年到公元1279年,不符合时间,故C错误;元朝存在于1271年到1368年,也不符合奥斯曼土耳其横跨欧亚非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
”“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A.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B.卢梭的启蒙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粗糙的平均主义”、“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可得出,这与空想社会主义所倡导的社会构想有共同之处,故C项正确;柏拉图《理想国》主张社会的等级分工,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项;卢梭启蒙思想并不主张平均主义,也没主张消灭私有,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并不会主张粗糙的平均主义,排除D项。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 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
这一结果()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2.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3.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
”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4. 有学者指出,将尼克松政府时期“发展对华关系”“倾听欧洲盟国的意见”等战略看作是一种实力相对衰落下的收缩战略,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尼克松在远东或部分其他地区呈现收缩兵力态势,但只是“褪去”了赤裸裸的外表,从而借助共同目标的区域性力量和地缘条件以谋求经济、外交等更广阔空间中的秩序。
该学者意在强调尼克松主义()A.源于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B.是对外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局部调整C.促使霸权争夺开始涉及多领域D.受到地缘因素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5. 下表是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和苏联的经济实力对比,此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B.经济实力是导致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C.美苏争霸的核心是军备竞赛D.美苏争霸由重视军事逐渐发展为重视经济和科技6. 1959年,美苏两国破天荒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文化交流。
山西临汾新华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4.24
新华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命题人:杨登峰第一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
”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为一轮回。
根据上述知识判断1971年应该为()A.壬子年B.甲午年C.辛亥年D.庚戌年2.下列属于西周时期封国的是()A.赵B.韩C.魏D.楚3.宣政院属于()A.法治机构B.监察机构C.监督机构D.元朝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4.下列不属于清朝独有的机构是()A.军机处B.议政王大臣会议C.南书房D.六部5.古典时期的雅典属于()A.原始社会后期的政权B.封建专制主义政权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性质的政权 D.奴隶制民主政治性质的政权6、下列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对近代的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B.它的确立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C.是英国特殊国情的产物D.君主没有实权,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7.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不包括( )A.联邦体制B.君主立宪C.中央集权D.三权分立8、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促使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迫使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学习西方C、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D、是地方的势力增强,中央的权威明显下降,中国面临分裂的局面9.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体现了民众盲目排外的情绪B.对江南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地方的势力增强C.反对的主要目标是外国侵略势力D.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10.下列对甲午战争背景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使中国大量的主权消失B.是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要求C.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辽东半岛D.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11、下列对大革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革命的范围广,涉及到的阶层广泛B.当时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C.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是当时动员群众的口号D.国共矛盾的阶级是主要矛盾12、下列属于中国远征军发动的战役是()A.密支那战役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淞沪抗战13、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首先开始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流域D.中原地区14.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是()A.两党制度B.人大制度C.民族自治D.一国两制15.文化大革命的客观积极作用是()A.使中国全社会认识到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有利于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B.维护了社会的稳定C.使中国民众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一切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D.对中国的民主法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6.下列属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独有的经济形态是()A.自然经济B.公有制经济C.民族工业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7.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D.是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的阶段18.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A.正在进行抗美援朝 B.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C.进行了三大改造 D.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9.下列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A.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D.把三个代表的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0.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墨子21.下列不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是()A.王夫之B.朱熹C.顾炎武D.黄宗羲2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陈独秀B.黄兴C.梁启超D.魏源23、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是()A.1946年B.1945年C.1947年D.1948年24. 高考制度恢复的时间是()A.1977年B.1976年C.1978年D.1979年25.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
高二(下)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选修1改革史)
高二(下)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范围:历史选修1 (专题1--5)考生须知:1试卷分为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客观题),第二卷非选择题(主观题)2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客观题)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项选择题:(2×25=50分)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梭伦改革中,民众法庭的设立是A.封建地租剥削B.承认土地私有C.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D.确立封建制度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4.梭伦的演说词“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看到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6、.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7、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A.①②B.③④C.③D.④8、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9、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10、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1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1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1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4、出现下面两图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15、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16、王安石设想其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民不加赋而国有饶”)。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半塔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5、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6、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发展资本主义C、救亡图存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7、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8.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一是( )A、法律上的平等B、事实上的经济平等C、政治上的平等D、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9.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天赋人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A.是间接民主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11、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①有利于促使英国进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④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2. 18世纪上半期,北美殖民地民族意识日趋增强的原因是 ( )A.北美统一市场形成 B.北美共同语言、文化的产生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民族的形成和启蒙思想的传播13、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是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两个典型代表,这两种政体具有许多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②议会制度③行政权力的组成④政党制度A. ①②③B. ③④C. ②④D.②③15.《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相比,最大的进步性是 ( )A.自由B.平等C.民主D.法治16、“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对专为皇室管理财产和生活事务的少府机构作出了调整,将其所掌管的一些税收转交给管理国家财政机构的大司农。
同时,打破了少府收入为皇室专用的常规,在非常时期以少府收入用于国家开支。
这一调整A.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旨在完善官僚政治体系C.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D.打击了皇族和外戚势力2.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
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
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3.在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的古代雅典,下层公民获得了当选公共官员的资格,国家官员和陪审团成员可以享受国家俸禄。
这些措施A.体现了人人生而平等理念B.有利于民主基础的扩大C.说明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D.反映了贵族政治的衰落4.美国1781年开始实施《邦联条例》,允许各州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
“凡未经本邦联召集之国会明确授予合众国者外,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及所有权能、领域与权利。
”材料可用于说明,美国的《邦联条例》A.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B.是分权制衡政治体制的完善C.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独立D.有助于推动美国政治的发展5.表1所示为对1912年2月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这一历史事件表1C.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D.蕴含了《临时约法》的精神6.1927年11月18日,湖南“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并设立了民政、财经、青年、妇女等工作部门,最高权力机关则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工农兵代表集体决策后,交给政府执行。
由此可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A.贯彻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B.积极践行民主集中制C.重视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D.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明确表示不赞成苏联共产党的一党制。
高二历史月考历史试题(理)(1、2单元)
高二上学期模块测试历史试题(理倾)2012.10.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75分。
)1.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谈论的问题不同D.两人有矛盾5.“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庄子C.荀况D.韩非6.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 B.“有教无类” C.“独尊儒术” D.“民贵君轻”7.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8.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最有利于下列哪种思想的贯彻实施A.墨家学说B. 大一统思想C.黄老之学D. 法家学说9.儒学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主要是指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10.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但客观上又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例如,战前法国士兵的服色比较鲜艳,随着战争的发展,换成了新式的为战壕战量身定做的军服。
以下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法正确的是( )A.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率先采用新式武器坦克B.大战后期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流程的改进D.战后英法美建立了国联,倡导集体安全,具有进步意义3. 一战时期某一战役的过程如下:“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公里。
7月18日,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
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
”对这一战役分析正确的是( )A.是一战中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德国视此役为“碾碎法军的磨盘”C.巨大消耗战之后双方未能分出胜负D.美军大规模加入让协约国实力大增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爆发战争。
以下史实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②英德进行海军军备竞赛③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④中日爆发甲午战争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6.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 分)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文字C. 推行郡县制D. 修筑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5.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主要表现在()①设立进士科②首创殿试和武举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成为定制④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其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A. 玄奘B. 鉴真C. 甘英D. 郑和7. 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④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 元朝时期,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制度是()A. 郡县制B. 行省制C. 三省六部制D. 分封制9.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其主要表现有()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闭关锁国政策④文化专制日益严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0.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其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法律至上、议会至上D. 贵族共和、公民政治11.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殷商时期,巫风充满,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需注意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
这一变更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更B.民本思想渐渐显现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D.族权色调日渐深厚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对全部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3.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实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行。
这反映国人会议()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4、春秋时期,很多在斗争中逃离家园的流亡者和冒险者把中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播到邻近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半岛及其东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被纳入中原文明的范围,北部和西部边疆也有类似的扩展。
这一过程表明A.百家争鸣初见端倪B.中原文化中心转移C.分封宗法走向瓦解D.华夏文明渐渐扩展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如齐国规定:“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行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行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行使任大官。
”材料说明当时A.世卿世禄制被废除B.用人制度适应了现实须要C.奴隶制度被废除D.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更6、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需接受国君的吩咐。
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驾驭兵权。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演变。
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2.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以下属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节度使制度D.均田制5.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④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以上说法都正确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有()①明朝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清朝设立军机处④实行八股取士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B.公民法的形成C.万民法的出现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10.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B.光荣革命的爆发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1832 年议会改革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B.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C.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D.三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12.法国1875 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的繁荣时期,北部17个城市都经历了这场繁荣。到1970年美国学生的高中毕业率达到了76%。北部17个城市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46%,其中郊区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107%,而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却出现缩减情况。郊区面积、人口和就业的增长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免费公路系统建设,同时在新公路系统诞生的重要时刻,美国人正用他们逐渐增长的收入购买百万计的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免费停车的汽车购物中心在50年代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A.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B.标志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D.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8.明清时期的江苏盛泽镇“居民悉逐绫绸之利”,下表是明朝初年至清朝光绪年间盛泽镇人口变化的数据统计。
时期
明朝初年
明嘉靖年间
清康熙年间
清光绪年间
户数
五六十户
居民百户
一万余户
二万余户
规模
小型村落
“合众人喜食西红柿,或生或煮,伴以油醋,或以白糖”
1867年张德彝《再述奇》
A.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早已经引种番茄
B.番茄 引进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C.外来物种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D.番茄引种经历了认知转变和发展的历程
7.《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第I卷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2.西周立国之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西周这种做法A.建立起等级制度B.消除了各族矛盾C.扩大了统治疆城D.有利于文化交融3注:*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4.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 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6.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7.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B.巩固和扩大了统治基础C.纠正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8.唐代据《唐摭言》载,无论当多大官“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
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2.“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渊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3.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4.“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5.“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6.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年上期衡阳市八中高二四月月考历史(文科)试题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4.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
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A.是以宗法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B.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C.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延续D.确保了皇权在基层社会的独尊地位5.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
这主要借助于()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腾飞班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腾飞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这一做法在当时()A.适应了诸侯争霸斗争的须要 B.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C.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理念 D.提高了女子受教化的机会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A.认为教化可以兴国 B.重视民意C.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4.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
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干脆相关。
”这一观点()A.确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确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见C.否定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5.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6.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太守的女儿杜丽娘,梦中爱上少年书生柳梦梅,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赴试,杜丽娘的鬼魂与之见面,并获再生。
杜父反对他们结合,经杜丽娘一再坚持,加上柳梦梅被点中状元,由皇帝做主,二人最终成婚。
材料反映了()A.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 B.婚姻自由成为了社会时尚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素养 D.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7.黄宗羲评价某先贤时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促成这一时期文化旺盛的最重要缘由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9.学完“百家争鸣”的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探讨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A.小刘: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B.小张: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化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C.小汪: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D.小徐: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殊留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10.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1)××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2小题,计66分)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了传统社会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3.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国与家尚未分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4.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5.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6.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推测魏征可能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7.鉴于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
北宋制度设计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C.分化宰相权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D.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8.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
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9.1800年,清廷下诏: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
清廷此举A.维护了满洲贵族权威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加强了决策的封闭性D.消除了内廷与外朝的矛盾10.古希腊哲学家指出:“克里特雄踞大海,全岛的沿海地带密布着希腊人移植的城市……他征服了好些邻近的岛屿,并向另一些岛屿派遣了拓殖的人众。
”促使古希腊人从事上述活动的有利条件是A.城邦众多和领土广阔B.地形复杂、地少人多的自然条件C.沿海港湾和岛屿众多D.城邦的中央集权提供了政治保障11.“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
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A.城邦所有人B.成年男性公民C.城邦所有男性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1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13.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国家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A.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C.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D.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1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主张人人自由平等C.罗马法主张消灭私有制D.罗马法体现务实的精神15.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
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C.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1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受惩罚,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体现了罗马法A.内容和体系丰富而完备B.具有超越时间和民族的永恒价值C.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D.具有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17.1698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代表英国与别国政府谈判,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但这么大的事情直到1700年才为议会和政府所知晓。
尽管议会表示不满,但威廉却行之泰然,认为这次行动并未明显超出他的特权范围。
威廉的这一做法实质上反映了A.议会主权原则在英国尚未确立B.王权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被削弱C.国王议会共享权力有历史渊源D.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形同虚设18.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根据相关规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内阁议会最后一次出席首相问答环节后,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
该现象表明英国A.责任内阁制已形同虚设B.首相必须依法履行职责C.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D.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19.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
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这说明A. 工业革命推动工人民主意识的提高B. 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C.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D. 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20.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此语主要针对的是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21.“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22.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
”这主要表明A.德皇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B.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成熟的代议制C.德意志议会不享有决策权 D.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一、非选择题(23题22分,24题12分,计34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古代历朝都把对官员的考课(考核)作为治国治吏的重要措施。
唐朝时考课制度得到完善。
唐朝考课标准主要有“四善二十七最”等。
“四善”即德、慎、公、勤,是对九品以上官员的品德要求;“最”是对官员任职才能和工作绩效的要求,按官员职务与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等。
四品以下官员的考课由吏部考功司掌管,三品以上须报呈皇帝亲自裁决。
所有官员每年都需行一小考,每三年或四年一大考,据“善”“最”综合考察分为三等九级,以等级定升降和赏罚。
唐中期以后,考课渐流于形式。
——摘编自高元庆《古代官员政绩考课制度》等材料二鉴于政党分赃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
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
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文官考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创造力、协调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
——摘编自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11分)(2)近代欧美文官制度借鉴发展了古代考课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较于唐朝考课制度,美国文官制度有哪些发展,并分析发展的原因。
(11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有人曾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啊,一个民族要想日子过的好一点,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方能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古今中外的历史莫不证明了这点。
新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少。
古代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繁荣;16世纪后,长期处在欧洲文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英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改编自《社会科学网: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结合材料与所学古代史西方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历史机遇与制度创新”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高二历史月考答案23(1)特点:品德与绩效才能考察并重;统一要求与分类考核相结合(根据职务职责实行差异化考核);全员考核,由中央定期实施;按考核等级确定升降和赏罚。
(每点2分,最多6分)作用:有利于改善吏治,提升官僚队伍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维护中央集权;为唐朝前期出现“治世”局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4分)逐渐流于形式,作用有限,制度本身也并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1分)(2)发展:实行常任制,注重保障文官权益;明确规定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注重考核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突出对文官工作能力和效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考察。
(每点2分,最多6分)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民主进程加快;政府主管社会事务增加,对文官素质要求提高;两党轮流执政导致行政动荡、政府效率低下、腐败盛行问题。
(答对1点给2分,2点给5分)24题论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民主制度建设。
(4分)阐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打击封建王权,这为英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分)为此,英国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民主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接着,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王权;再后,又进行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