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第七章注意讲学课件
北大实验心理学(完全免费)
北大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观察与实验一.实验的意义以精密的控制获得正确的结果eg:下落物体的重量与下落时间的关系。
物体高度,初速大小,重量,形状质地,etc时间为因变量,其他均为控制变量二.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变量1.自变量——可操纵(对一个事物),选择(男女,被试年龄。
)刺激变量(一般都可操纵)被试变量(一般是用选择的方法)2.因变量——测量(包括计数)3.干扰变量(或称控制变量)也包括刺激变量,被试变量。
三.思考1.学习以后,再现之前,插入学习材料的多少与原来学习材料的遗忘情况之间的关系。
2.对外语单词每次记多少个(自变量)比较合适,测验做对的题数(因变量)。
3.视力(自变量)对字词再认(因变量)再认的影响4.男女生(性别自~)对计算机爱好差异(程度因~)5.小学生可否学代数年龄(小学生/中学生自~)(学会/学不会因~)6.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不培养自~)(成绩因~)7.说出变量控制上的问题(i) 一学校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组用PC机,一组用Apple机结论:用计算机好。
X.因为是在比较不同的机型。
(ii) 一老是用计算机辅助口算数学。
一节课后测验,发现用计算机的学生的成绩高于不用计算机的学生。
(智商,水平,性别,年龄都一样)结论:用计算机好X.(因为情绪变量设有控制)用CIA,兴奋。
&2.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一.问题的选定从某理论,从生活经验二.选定实验目的检验何种自变量与何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实验方法(程序)eg:(I)A~B 对照(两组)(ii)ANA (一组)方法一——N(新方法)——方法——(iii)ANNAAN…随机(一组)四.(被试)选择对象五.时间,地点,人员,材料&3.实验报告的写法一.题目二.关键词3~5个三.引言。
从前的实验。
引用的话。
自己的目的,原实验有何矛盾,问题。
四.方法五.结果(不下结论)统计检验,有无显著性差异(也可能有引用,要注明)六.讨论(自由发挥)七.结论强调结果八.参考文献九.附录(原始数据,资料)带有统计编号意义的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时间也是)约数用中文(不要顿号),个位数也常用中文,文献中,古籍——中文,现代——数字万,亿,兆可压缩——eg:1.2亿3千”X”第二章反应时&1一般问题一.人差方程A-B=0.5二.反应时没有反应的时间(又叫反应潜伏期)三.唐德斯,反应时A,B,C图(略)四.反应时的测定&2.减法反应时一.减法反应时的定义任务一与任务二只差一个要研究的环节,两反应时相减得到的结果即要研究的环节的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实验设计的核心在于实验控制,但是,在人为控 制创设的实验情景下得出的规律,其推论也往 往有相当的局限性。
与外部效度类似的另外一个概念: 生 态效度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1. 测验的反作用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影响实验内部效度 或外部效度的重要因素:
1. 实验处理的“传染”
假如实验组与控制组有机会相互沟通,实验组的被试 就可能把一些实验刺激的因素传递给控制组的被试。 例如,某学校在进行一项教师是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 生可能会私下交流学习经验,得到学习方法指导的实 验班学生会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播给对照班的学生。这 时候我们就说对照班受到了“污染”,已经不是真正的对 照班了。
例三:想知道一个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设计 如下:一只绿色小灯泡和电子记时器相连,主 试按键让灯亮5秒、10秒、30秒、60秒,然后 让被试相应复制出按键时间。
效度反映的是对因变量的测量是否测 得到的是因变量自身真正代表的属性。
实例
在一项研究解题方法(自变量)对解题 能力影响的研究中,若以被试在一定时间内 解答出来的问题的多少为因变量的指标,当 要解答的问题足够多,而且按困难程度排列 时,以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指标是有 效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又都非常容易, 那么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的指标就 不能说是有效的。因为它可能是由阅读速 度和书写速度造成的,而并不能准确地反映 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实验内部效度和外部效 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2. 实验者或实验助理人员的偏向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推论性统计分析
参数估计 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
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计算统计量并查 表得到对应的P值,判断假设是否成 立。
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组别间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分析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回归分析
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建立回归方程并检验其显著性。
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和假设、控制实验误差、合理安排实 验顺序和时间、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心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 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缺点
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观察结果难以量化, 且不易重复验证。
优点
简便易行,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正常活动,能获得较 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应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心理活动、社会现 象等。
调查法
01
02
03
04
定义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 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
方法。
优点
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效率较高;可以了解被试无法
直接观察的心理活动。
缺点
调查结果受被调查者主观因素 影响较大,且可能存在社会赞
许性效应。
应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人类的社会心理、 文化心理、教育心理等。
实验法
定义
优点
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 观测因变量、控制额外变量,以探讨自变量 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 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 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超过两秒钟。主试先进事迹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 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 1、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 2、再选定被试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讨论
1、双眼与单眼在分辨远近深度知觉中有无显著差异,其原因何在? 2、深度知觉阈值的个体差异是否明显? 3、双眼视角差是否有极限值,超过此值时深度知觉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4、研究深度知觉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4版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人机交互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帮助设计师 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28
THANKS
2024/1/26
29
观察的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 的记录和描述,以了解事物的真实状态和 发展变化。
实验与观察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但观察 也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实验和观察相 辅相成,共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2024/1/26
8
变量与控制
变量的定义
变量的选择与操作
在实验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因素或特 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变量, 并对其进行精确的操作和测量,以保 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过随机化、双盲法、对照组等方法 控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024/1/26
9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 2
实验设计的类型 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等 多种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 设计。
学习曲线实验
01
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速度,如迷宫学习实验、条件反射实
验等。
记忆保持与遗忘实验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自由回忆
实验等。
记忆干扰与抑制实验
03
研究不同记忆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抑制现象,如前摄抑制和倒摄
抑制实验等。
13
思维与决策实验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心理物理学中的感觉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感觉阈限的测定、感觉适应现象的观察以及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心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感知差异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和感觉适应现象的机理。
2. 教学重点:心理物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不同感觉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心理学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如感觉阈限测定仪、各种刺激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2. 理论讲解:介绍心理物理学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讲解感觉阈限的测定和感觉适应现象。
3. 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实验现象,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感知差异的原因。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实验心理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心理物理学基本概念。
2. 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
3. 感觉适应现象的观察。
4. 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2. 请阐述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和结果解释。
3. 观察并分析感觉适应现象,说明其机理。
4. 结合实验,谈谈对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感知差异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如虚拟现实、神经科学技术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心理物理学中的感觉实验。
实验心理学 PPT课件
▪即:μS+N和μN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因此,就可以用μS+N – μN表示独立于
个体反应倾向的,对刺激敏感程度 (辨别能力)的指标
*被试可能的四种反应
反应
刺激 有信号 (S+N)
有信号 无信号
击中 Hit
漏报 Miss
SUM(P)
1.0
则:I2=1,I1=0
*C=(1/1.365)·0.841+0=0.616
*ROC曲线
▪实验条件改变会影响反应倾向,但是对辨
别力的影响很小
▪例:变换实验条件,改变先定概率 发现d’稳定,而β变化
▪ROC曲线描述被试在同等辨别力时所可能
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同反应标准)
▪以P(FA)为横坐标,P(Hit)为纵坐标,将不同
phone usage while driving
*注意和自动加工
*有些任务需要很少的资源就可以执行 *自动加工不需要意识努力,也不会受其他
认知活动的影响
*What affects the capacity any task
requires?
*Task difficulty *Familiarity with the task *Practice
后期选择/反应选择模型 (Deutsch & Deutsch )
*所有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加工,
选择性注意不是出现在知觉和加工阶段, 而是出现在对刺激的反应阶段
*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后期(例如在刺
激信息的意义理解之后)
*人们只是选择最重要的信息来加以反应,
因此就有了选择性注意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讲义
实验心理学(课程代码 02108)第一章绪论P15-P16)双盲实验、不让主试与被试接触、让整个实验都在计算机上实现。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数量上的变化如颜色的浓淡,质量上的变化如人的性别。
自变量(P2)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当自变量的水平(数量)有了变化,它导致了行为(因变量)的变化,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这个自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的种类(P3-P4)自变量的种类主要有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因变量(P4)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P5)因变量的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此时因变量是可靠的。
反之,被试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就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因变量的有效性(效度)(P5)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混淆(P5)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的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产生了自变量混淆。
额外变量(P6)自变量以外,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的混淆的原因(P7)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对额外变量的处理方法(P7)消除、保持恒定。
自变量的交互作用(P11)如果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里,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
主试(P14)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要向被试者交代任务,让被试者熟悉实验的要求。
他要向被试发出刺激,并通过实验收集实验的资料,即被试的反应。
被试(P14)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来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实验者效应(P15)主试者的态度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专家讲座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333页3
(一)知觉恒常性(3)
一共有四种试验条件
– 提供正常双眼观察条件 – 只允许单眼观察 – 经过一个小孔进行单眼观察——人工瞳孔 – 在每个标准圆形刺激物周围用黑布遮挡,组成一条黑布通道,
深入降低地板、墙壁和天棚等深度线索作用
比较刺激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191页9
2、封闭性和图形结构优势效应(1)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202页0
2、封闭性和图形结构优势效应(2)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212页1
(三)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9页 9
(二)意识和知觉(1)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awareness)关键问 题是:
– 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 有言语意识参加下进行?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101页0
(二)意识和知觉(2)
第六章 知觉
知觉基本问题 知觉组织高级过程 运动知觉 单眼和双眼视觉 恒常性和错觉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第六章知觉
第1页 1
知觉定义
知觉(perception)
– 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 – 是指对事物整体反应; – 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开端。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北京大学试实验验心心理理学学全讲套义专家讲座
实验心理学课件
信号检测论在实验心理学中应用举例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信号检测任务
例如,在听觉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声音刺激,其中一部分是信号 (如特定频率的声音),另一部分是噪音。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声音刺激 是信号还是噪音。
ROC曲线分析
通过绘制不同判断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的曲线图(ROC曲线),可 以评估被试的辨别能力和判断标准。
同时考察多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适用于多因素实验。
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设置原则
自变量
应明确、可操作、可测量,且水 平设置合理,以充分反映自变量 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变量
应客观、准确、敏感地反映实验 处理的效果,且测量方法应可靠 、有效。
控制变量
应尽可能控制所有非实验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认知实验心理学
03
认知心理学家关注内部心理过程,通过实验手段探究注意、记
忆、思维、语言等认知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研究方法
实验心理学采用实验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的方式来探究心理现象 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意义
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提供了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同时,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 为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实验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随机误差
由于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或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可 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提高测量精度等方法进行控制。
系统误差
由于实验设计或测量方法本身存在的偏差引起的误差,可通过改进实 验设计、校准测量工具等方法进行控制。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红色的面积稍小,蓝色的面积稍
大,可以获得两色在视觉上的协
调感。
.
15
.
16
5、远近感
色彩的远近感是指在相同近;背景下进行配置时,某些
色彩感觉比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近,而另一些色彩又感觉比
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远,也就是前进或后退的距离感。这主
要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要素有关。从色相和明度来
说,冷色感觉远,暖色感觉近,如红色和蓝色在白色背景下,
实验心理学
.
1
考研参考: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实验心理学》朱滢,北大出版社(2000)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北师大出版社(1999) 《实验心理学纲要》张学民、舒华,北师大出版社(2004) 《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Kantowitz H.L. ,郭秀艳译,,
警器、应急停止按钮等。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
设备及环境都应以黄色表示。
橙——表示直接的危险物,如移动的防护罩移门、机器上
的切、压、冲等危险行程部件。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七版)》Solso,R.L.,张奇译,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2004) 《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Hock, R. R.
白学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实验心理学——原理、设计与数据处理》黄一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
.
18
7、安全感
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我国于2002年6月开始 施行《安全色》国家标准GB50034-2004,其中对安全色的颜色 表征规定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具体规定如下: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
实验心理学讲义
.
25
实验心理学讲义
.
26
四、单眼和双眼视觉
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 双眼线索
实验心理学讲义
.
27
(一)单眼线索
插入(interposition) 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阴影(shading) 线条透视(liner perspective) 结构级差(texture gradients) 相对大小(relative size) 熟悉大小(familiar size) 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调节(accommodation)
32
(一)知觉恒常性(2)
经典的Holway-Boring实验考察了影响大小恒常性的几种 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观察者坐在两个长长的、漆黑的走廊的交 叉处,在其中一个走廊距离观察者10ft.(大约3m)远的 地方有一个可调节的、发光的圆形刺激物;同时在另一个 走廊中呈现标准圆形刺激物,距离观察者10至120ft.(大 约3m至36m)。标准刺激物上标有刻度,以便使得观察 者的眼睛到刺激物的距离不同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保 持相同(视角为1o)。
直接知觉(direct perception)
– 以Gibson为代表 – 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indirect perceptio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Gregory为代表 – 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 – 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
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实验心理学讲义
.
18
1、视觉系统对拓扑差异的敏感性
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每幅 图中心的黑点,每幅图呈 现5ms,然后呈现空白屏 幕作为掩蔽刺激,干扰视 觉系统对刺激图形的知觉。 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刚才呈 现的两幅图是否相同。
实验心理学PPT
• 为了考虑相对困难的任务精度的影响,我们 比较了年轻组和老年组的伽玛相关短期(23)和长期(4-6)的试验长度。区别信心判 决在短距离中要比长距离更准确,这并不由 年龄而改变(p=0.09)。
• 绝对准确的监测判断 • 绝对准确率是通过计算实际提供的收视率和实际 性能之间的差异量;值大于0 表示过份自信,小 于0表示缺乏自信(见图1)。预测的精度不随年 龄和数量而改变,但依赖于相互合作, ηp2=0.20,F(3,189)=2.60, MSE=169,p<0.05,表明最初的根据自信准确 性志向更大的决心的是年轻组而不是老年组。尽 管字母回忆再现自信的准确性不依赖区别年龄和 数量的不同,ηp2=0.01,F(3,189)=2.82, MSE=15,p=0.04,表明老年人的信心略微有所 降低,而年轻组略为有所增长。字母回忆再现的 准确性不随年龄、组块或互动而改变,在块2 (p=.05)和块3(p=0.03)的老年人在事后被 支持会有信心增强的趋势。
概述
• 这篇文章介绍了两种实验,主要研究年轻 人与老年人的元认知行为的监测和战略工 作记忆的工作绩效、监控和战略选择的不 同。 • 通过实验,提出假设或猜测:①在元认知 监控上,相应于每个年龄的基本记忆任务 不变,则会减少更复杂的工作记忆任务在 年龄上的差异;②监控的年龄和个体精度 的差异会影响以后的元认知监控策略,甚 至是影响工作记忆任务的性能差异。
被试在监测条件有以下的要求:
• (一)每个块上,被试需预测在提供 的长度为2至6(介于0和6)的字母中 他们准确的记了多少个。 • (二)在每次试验,被试需额定他们 的信心度(连续从0 =无100 =充分的 信心)。 • (三)在每个组块之后,被试提供出 一个他们能正确的回忆起每列字母长 度为2至6(介于0和6)的策略。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
三、问题解决的早期研究
• 功能固定化functional fixity • 定势set的作用 • 噪声
9
四、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
• 如果我们想了解被试在解决问题时头脑内发生的情况,则可以 用口语记录分析的方法,即出声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让被 试在解决问题时说出头脑内进行的一切活动,予以记录,然后加 以分析.
• 口语记录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进行思维的计算机模拟收集经 验数据的方法.
• 认知心理学还假定,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也叫 符号操作系统,更常称作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 号系统.
• 将人脑比喻为计算机,就可以从一个已知的系统去加深对一个 不甚清楚的系统的理解.这样,我们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 的思维过程.
• 在上面的分布种,叉子和勺子之间没有共 同的关系,研究者称这样的回答是无效的
without valid answers.
19
一关系推理的研究5
• 心理模型理论 • 形式规则理论
20
二推理与工作记忆
• Baddeley1998曾指出,工作记忆的概念和智力的概念有 非常密切的联系.
• 工作记忆与语言理解、注意及推理有着密切的关 系,John Gabrieli等人运用fMRI技术在被试解决Raven推 理测验时扫描他们的脑区.结果发现额叶、顶叶和颞叶 皮层等脑区都有激活,而这些脑区正是空间、客体和言 语工作记忆进行时激活的脑区,Gabrieli认为推理似乎是 工作记忆能力的总和.
2
问题解决3
• 两个火车站相距100km,某天下午2点,两个火车头相向开出.一个火 车的速度为60km/h,另一个火车的速度为40km/h,当火车头开始行 走时,一只鸟突然出现在第一个火车头前面而向第二个火车头飞去, 当鸟到达第二个火车头时,它又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第一个火车头 飞去,鸟以80km/h的速度在两个火车头之间来回飞.问:在两火车 头相遇时鸟飞了多少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
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 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 息;
13
支持证据: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 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 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 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 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 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 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 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 觉察不到。
14
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
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 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 In the right ear, 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 “carpenter” they would get a shock.
§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 对地再现。
12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 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 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 准确率为20%。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 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 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But still no memory for message and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meaning.
Therefore there is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going on.
15
(二)衰减模型
Treisman(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 序的实验。
9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家 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 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10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 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 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 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 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 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 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 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 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 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 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varying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s; varying the presentation rate of a series of
stimuli;
7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Control Variables: Percep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stimuli are ofte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omputer or other automated equipment that conducts the experiment.
Afterwards shock is removed. During dichotic listening test, subjects show elevated GSR to the word “carpenter” in the unattended channel. Even though they aren’t aware of the word there.
左耳(追随耳):There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结果,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声
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
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 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 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8
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 始的。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 时受到许许多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 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不可能对所有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 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 而忽略其他的。
因此,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 选择分析。
Semantically similar words (“builder”) also elicit GSR response -some semantic processing takes place in unattended channel. Also words that sound similar.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 件PPT版第七章注意
第七章 注意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1908)《情感 和注意心理学》;
机能主义:W. James (1892)《心理学教科 书》;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2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se variables center around the need for the human to make decisions and the rate at which such decisions can be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