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吃什么 盘点我国各地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知识

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知识

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知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出现在公历8月7或8日,代表着夏季的离去,秋季的开始。

对于中国人来说,立秋节气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因为这标志着农历中秋季到来,这也意味着各种传统食品和饮料的到来。

以下是有关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养生知识。

一、传统食品1. 立秋粥:立秋粥是传统的食品之一,它通常是由各种材料,例如大米、栗子、黑豆、白芷、鸡肉等等,制成。

这些材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能量和保持健康。

2. 龙眼:在中国,龙眼通常被视为一种平衡身体的佳品,因此人们喜欢在立秋节气期间食用龙眼。

龙眼富含各种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B2、C,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

3. 黄桃:立秋过后,大量水果开始上市,黄桃就是其中之一。

黄桃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矿物质,对保护心脏、促进消化和改善皮肤健康很有好处。

4. 莲藕:莲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和铁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人们喜欢在立秋期间食用莲藕,因为它可以帮助消化,增加能量和提高免疫力。

5. 葡萄:葡萄也是立秋期间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

葡萄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维生素C和钾等,对于保护心脏、促进消化和预防贫血非常有益。

二、养生知识立秋节气是一个适合进行养生保健的时候,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健康习惯: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立秋之后,天气开始逐渐转凉,晚上也变得比较凉爽。

因此,人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合理饮食:立秋期间,人们往往感到食欲不佳,因此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肉、莲藕、豆腐等等。

此外,也可以适量饮食龙眼、黑米、桂圆等传统食品。

3. 运动养生:立秋是一个适合运动的季节,因为天气比较凉爽,风景也十分美丽。

人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活动,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要吃5种特色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要吃5种特色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立秋要吃5种特色食物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立秋要吃5种特色食物1、吃各种肉(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2、吃西瓜或香瓜(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吃“渣”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4、喝“秋水”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5、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立秋各地饮食风俗

立秋各地饮食风俗

立秋各地饮食风俗立秋各地饮食风俗1.吃肉“立秋炖大肉”,这是京津等地的说法。

在北京,立秋时讲究大口吃肉“贴秋膘”。

根据老北京的习俗,立秋当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红焖肉、炖鸡、炖肉、炖鸭……贴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

补身贴秋膘,牛羊肉、鸭肉跑不了。

老北京,过了立秋讲究吃炰烤刷,炰是指用铁制的镗爆羊肉,烤是炙子烤肉,涮就是涮羊肉。

涮羊肉之于老北京,就像一场入秋的仪式。

秋风起,吃鸭忙。

立秋之后风干物燥,鸭肉不温不热、滋阴补虚,最适合立秋后进补。

立秋时节贴秋膘,最好吃些酱牛肉、鸡鸭肉、鱼肉海鲜和猪瘦肉,同时搭配上深色蔬菜就更好啦。

2.吃饺子在东北,以饺子应对万变。

东北人逢年过节免不了一顿饺子。

除夕、初一、头伏、冬至,没有明确食俗的节日、节气,都可以用一顿饺子搞定。

东北地区流行“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全国各地最常见的就要数“鲜肉”馅的饺子了,猪肉白菜、猪肉荠菜、猪肉芹菜、猪肉茴香、猪肉香菜、酸菜猪肉等;还有胡萝卜和羊肉这对经典的组合。

虾仁馅的饺子常常会配上木耳、香菇和鲜肉;韭菜鸡蛋、鸡蛋芹菜、鸡蛋菠菜、鸡蛋西葫芦等,西葫芦皮薄肉嫩,价格也便宜,买回家擦成丝,不光是包饺子还是做糊塌子,那都是有滋有味儿。

还可以试试海鲜饺子,墨鱼水饺、鲅鱼水饺、海胆水饺,海鲜不仅好吃,一般还高蛋白质低脂肪。

3.吃“渣”、吃秋菜“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在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岭南地区有吃秋菜喝秋汤的消灾习俗。

所谓秋菜,就是乡野间常见的野苋菜,和鱼肉汆汤,吃菜喝汤,一饮而尽,便能“洗涤肝肠,平安健康”。

4.啃秋瓜“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

”在立秋这天吃瓜果,寓意五谷丰登。

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

天津有“咬秋”的风俗,就是吃西瓜,他们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西北、南京、武汉等地“啃秋”是明确要吃西瓜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防“秋老虎”,立秋这天吃些清凉瓜果把初秋的凉爽紧紧咬住。

立秋节气的民俗及传统食物

立秋节气的民俗及传统食物

立秋节气的民俗及传统食物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阳历8月7日或8日左右,表示夏季已经过去,秋季已经开始。

立秋节气充满了民俗和传统食物,让人们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立秋节气的民俗立秋节气有许多民俗,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其他一些则是新近创造的。

以下是一些在立秋节气时常见的民俗:1.习惯吃“立秋粥”立秋时节,很多地方都有吃瓜、吃鸭、吃鲤鱼等传统习惯,但做成的“立秋粥”最为流行,将鸡肉、香菇、糯米、红枣、花生等主要材料熬成一锅糯糯的粥,特别暖胃,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分享美味,感受秋天的美好。

2.挂秋牌挂秋牌是古代的传统行为,意味着天气已经开始变凉,需要准备过冬。

许多地方都有在立秋时挂秋牌的习惯。

在这一天,人们用中国结或红纱布绑成牌子,写上字或画上图案,挂在前门上,或挂在农舍中心的柱子上,以求一个平安幸福、秋收丰收的好兆头。

3.洗袜子古代,立秋前后是洗袜子的高峰期,因为洗涤袜子是农民家中的重复劳动之一,此时正值除草、断秧的闲时。

传说洗涤完毕的袜子可以驱散疾病瘟疫,祈求家庭平安。

因此,有关洗涤袜子的习俗延续至今。

4.嗑秋瓜子嗑秋瓜子是最受欢迎的立秋节气民俗之一。

大家聚在一起,吃瓜子,说话笑笑,感受秋天的美好。

这也是传统的方式表达农民对收成的庆祝,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的立秋节气食品立秋节气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期,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可以开始品尝许多传统的节气美食。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立秋节气传统食品:1. 鸡肉鸡肉是唯一的动物食品,能抵抗寒冷。

立秋节气饮食宜渐渐热,鸡肉是最好的调理食品,大家通常会吃烤鸡、炖鸡、鸡汤等。

2. 鲤鱼鲤鱼是秋天营养丰富的佳肴。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钙、磷等矿物质,是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重要食品。

无论是油炸、清蒸或是烤制,都能展现鲤鱼的美味。

3. 香梨立秋节气,梨开始进入成熟期。

香梨被认为是秋季节气中最具特色的食品之一。

它是一种清凉的水果,具有降温、消肿、润肤的功效。

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

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

立秋节气的民间风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立秋节气在民间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和习俗:
1.吃秋果:立秋时正是秋果丰收的季节,人们喜欢吃各种水果,如葡萄、梨、苹果等,以庆祝秋季的来临。

2.薏仁粥:立秋也是薏仁的收获季节,民间有吃薏米煮粥的习俗,相传能够清凉热气,防止夏季的病痛。

3.品茶:立秋时节,人们喜欢饮茶,特别是一些有解暑功效的
茶叶,如菊花茶、桂花茶等,以驱散夏季的湿热,提神醒脑。

4.抽秋膘:秋季气温适宜,人们常常利用这个时候开始运动,
以锻炼身体,预防冬季的疾病,所以有“抽秋膘”的俗称。

5.赏秋景:立秋时节,大自然的景色也逐渐变得秀丽多彩,人
们会外出赏秋景、登高望远,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6.祭祀祖先:有些地区会在立秋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祭拜祖先,祈求平安、丰收等。

这些民间风俗和习俗意在庆祝立秋的到来,以及为秋季的健康、幸福祈福。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及民俗活动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及民俗活动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及民俗活动立秋,指太阳到达黄经135°时,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大约在公历8月7日前后。

立秋到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在中国,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关的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立秋也不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谈论立秋的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

一、立秋的传统美食1. 立秋葫芦饭葫芦是夏季的代表性水果之一,由于它们生长在夏季,通常会在立秋时收获。

立秋葫芦饭是一个老北京的家庭菜,主要由大米、瘦肉和葫芦等材料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把米加水煮成饭,然后把新鲜的葫芦切成丁,瘦肉切成小块。

将瘦肉块放入饭中煮熟,再加入葫芦丁,轻轻搅拌一下即可。

这道菜色清淡可口,葫芦清香扑鼻,口感极为鲜美。

2.炒虾仁炒虾仁也是立秋时节常见的美食。

因为虾仁是夏季最肥美的时候,而立秋时节正好是虾仁肥美的时候。

这道菜品培根和虾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料,香脆的培根裹着美味的虾仁,口感鲜美爽口,既适合家常菜,也适合招待客人。

3.葡萄酒立秋是葡萄的收获季节,也是酿酒的好季节。

在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立秋里品尝一杯葡萄酒,可谓是赏秋之风味。

葡萄酒香味独具,滋味醇厚,更有美妙的口感,以它来度过一个秋日的傍晚,定会舒服极了。

二、立秋的民俗活动1.“喝秋酒”自古以来,“喝秋酒”就是立秋的重要民俗活动。

无论贫富人家、官府寺院,都要举办“秋令饮”,让家庭欢庆这个节日。

这个传统名为“跨秋饮”,是“以酒促秋”的关于秋的盛宴,旨在庆祝丰收和收成。

这一活动是人们在成功完成一个季节的耕作工作后的庆祝和颂扬。

2.重阳踏青重阳踏青是中国农民二十四节气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也是与秋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立秋这天,人们冒着寒风,踏上厚厚的秋叶,欣赏黄镰刀的美景和醉人的秋色。

人们在出外远游的同时,将“菊花”用作背景,相互交流感受和见闻,享受秋景,载歌载舞。

3.糯米团子立秋也是中国传统的吃糯米团子的节日之一。

糯米团子通常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甜点,以一个小的球形状出现,馅料可能是五仁、红豆、核桃、芝麻、以及豆蓉等。

立秋各地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立秋各地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立秋各地的饮食习俗有哪些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7日或8日,是夏季结束和秋季开始的分界点。

立秋时节,气渐凉,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各地的饮食习俗更是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一、湖南湖南是一个食品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立秋时节,湖南人有吃莲藕的习俗。

莲藕是立秋时节开始盛产的,湖南人会把它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如莲藕红烧肉、莲藕丝汤等等,还有一种叫莲藕拼盘的菜品,它是由莲藕、木耳、黄瓜、胡萝卜等食材组成,在立秋时节是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

二、山东山东人在立秋时节有吃馒头的习俗,有句俗语叫“连姥爷都吃小面馒头”,就是指连爷爷辈到外公辈都会吃小面馒头。

山东人在立秋时节不仅会吃馒头,还要烤玉米,熬鸡汤,其中最著名的是“手撕鸡汤”,手撕鸡汤是山东传统名菜之一,配以手撕鸡、蛋花和木耳等食材制作而成,香味诱人,滋补养生。

三、广东广东省立秋时节,人们有吃灌汤小笼包的习俗,灌汤小笼包是广东传统美食之一,它的特点是皮薄,馅料丰富,香气四溢,吃起来鲜嫩可口。

广东人还会制作一种叫“芋头白”甜品,是由芋头、白糖、椰汁制作而成,味道清甜,是广东传统的夏季甜品。

四、四川四川的立秋时节,人们有吃秋葵的习俗,秋葵是四川的特产之一,也是四川人喜欢的蔬菜之一。

秋葵分为鲜食和炒着吃两种方式,四川人喜欢用火锅方式烹制秋葵,还有一种传统的做法是用秋葵和肉末一起炒,这种做法味道非常好。

五、福建福建人在立秋时节有吃小米粥的习俗,小米粥是福建的传统美食之一,它的口感糯软,香味浓郁,是一道非常适合秋季美食。

福建人还会制作一种叫“龙眼糯米饭”的美食,在送“立秋”时,会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团圆、和谐、平安。

总之,立秋是一个传统的节气,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美食与节气联系在一起,通过饮食来感知季节的变化。

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美食的季节,希望大家能够在秋季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秋季带来的变化和美好。

2022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禁忌

2022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禁忌

2022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禁忌立秋节气会吃哪些传统食物1、吃西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2、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饺子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

饺子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

4、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

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5、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6、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

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吃“福圆”立秋时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

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吃茄子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

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9、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有哪些立秋节气的传统美食1、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南京“啃秋”本周日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3、北京“贴秋膘”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

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2022立秋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_1

2022立秋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_1

2022立秋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攻略,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立秋节气的饮食习俗1、吃西瓜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

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

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

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吃“福圆”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

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

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

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悬秤称人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

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8、贴秋膘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立秋节气的风俗饮食

立秋节气的风俗饮食

立秋节气的风俗饮食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8日或9日。

在这一天,夏季将要过去,秋季即将到来。

立秋节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人们在这一天都会以特殊的食物来庆祝这个节日。

本文将为您介绍立秋节气期间的风俗饮食。

一、立秋节气的风俗活动立秋节气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其风俗活动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人们常常以饮食为主要方式来庆祝这一节气。

以下是一些立秋节气的风俗活动。

1.食用“秋香粑粑”立秋节气符合了古代农耕文化,人们会特地在这一天食用“秋香粑粑”。

秋香粑粑是由黄豆、莲子、红枣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有着浓郁的秋意和香甜的口感。

人们相信食用秋香粑粑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2.挑水果祭祀在一些地方,人们会挑选一些新鲜水果,如苹果、柚子等,来祭祀祖先或信仰的神明。

他们在祭祀的同时,也会品尝这些水果,以表达对收获季节的感恩之情。

3.赏菊花立秋节气正值秋意渐浓的时候,一些园林和公园会举办赏菊花的活动。

人们可以边赏花边品茶,欣赏花开的美丽,感受秋天的气息,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季。

二、立秋节气的特色饮食立秋节气的特色饮食与当地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有关,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

下面将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立秋节气的特色饮食。

1.南方的“爬楼黄”南方地区的立秋风俗饮食以“爬楼黄”为代表。

所谓“爬楼黄”,是指黄瓜、黄豆芽、黄桃等黄色的食物。

黄瓜清凉解暑,黄豆芽鲜嫩爽口,黄桃则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提升免疫力,对抗炎热的夏季和即将来临的秋季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2.北方的“薏米粥”北方地区的立秋风俗饮食以“薏米粥”为代表。

薏米具有利尿、降火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湿气,清热解暑,缓解湿热引起的不适。

在立秋这一天,人们常常会煮薏米粥,添加一些红枣、莲子等食材,既增加了口感的丰富性,又具有健康功效。

3.东北的“立秋面”东北地区的立秋风俗饮食以“立秋面”为代表。

立秋面是一道传统的东北菜,一般由辣椒、黄豆芽、鸡蛋、面条等多种食材制作而成。

立秋节气有哪些饮食习俗大全

立秋节气有哪些饮食习俗大全

立秋节气有哪些饮食习俗大全立秋有哪些饮食习俗?立秋,秋后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

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

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最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四时不同,饮食起居随时变化。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

这时候就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立秋饮食习俗苦夏后“贴秋膘”北京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有厌食之感。

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

“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

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

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饮食习俗吃瓜曰:“咬秋”杭州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各地立秋的饮食习俗(一览)

各地立秋的饮食习俗(一览)

各地立秋的饮食习俗(一览)各地立秋的饮食习俗东北在我们东北,家里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

大概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我们习惯叫“抢秋膘”。

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有意思的是,随着减肥的热潮,女孩子都很珍惜“苦夏”带来的成果,也希望在立秋吃饺子的时候被别人多抢走几个饺子,这预示着减肥成果会一直保持到冬天,不再发福。

北京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江南江南一带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立秋吃水果叫“咬秋”。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立秋是什么意思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

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

立秋吃什么传统美食介绍

立秋吃什么传统美食介绍

立秋吃什么传统美食介绍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1、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

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立秋的传统习俗活动1、晒秋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2、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介绍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介绍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介绍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1、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杭州吃西瓜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山东吃“渣〞山东莱西地区那么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4、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天津流行“咬秋〞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去除暑气、防止痢疾。

5、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四川喝“秋水〞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立秋吃什么立秋习俗吃什么传统食物秋后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

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因为古代农耕文明,立秋到了家家户户要早稻收割,晚稻移栽。

所以百姓也是尤为重视立秋节气的,这一天都会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食俗。

那么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11、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杭州吃西瓜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北京“贴秋膘”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

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天津流行“咬秋”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传统美食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传统美食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传统美食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通常在公历8月7日或8日之间。

立秋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标志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开始变得凉爽,风动叶落,秋高气爽。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都会举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庆祝立秋节气,同时也会享用传统的美食。

一、立秋节气的风俗1. 赏菊在中国民间,赏菊是立秋节的一项传统活动。

因为菊花在秋天盛开,所以人们常常在立秋节赏花,寓意着寒花才凋谢,菊花才香盛。

2. 喝秋茶在立秋这个时候,茶树的树叶也逐渐变得柔软,采摘出的茶叶也更加细嫩。

因此,人们往往会选择在这个节气的时候喝茶,以求清爽和饱含滋味。

3. 吃“福果”在立秋这个节气里,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吃一种叫做“福果”的东西。

福果是由糯米粉和糖组成,中间夹着豆沙馅,呈现出圆形并有点类似于桂花糕。

这个传统美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4. 迎秋祭祀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举行迎秋祭祀仪式。

这种仪式旨在祈求来临的秋季能够平稳安好,人们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个季节。

二、传统美食1. 龙眼酒立秋节气时饮用龙眼酒可升阳气,暖身气,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健康功效。

而且,颜色也很漂亮。

2. 核桃酥核桃酥是一种形状小巧,口感酥脆,营养丰富的传统美食,因其富含核桃和面粉,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是立秋时的传统美食。

3. 炒栗子立秋是栗子收获的季节,人们常常会选择将新鲜的栗子炒熟来食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口感,还能大大提高营养价值。

4. 桂花糕桂花糕是一种糯米和桂花混合而成的甜点,味道清香可口,能够净化肠胃、促进消化,有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是立秋节气中的必备美食之一。

总结立秋是中国传统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其活动和传统美食都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美食品尝,人们得以感受到秋季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说,大暑过后便是立秋了,那么,立秋这天全国各地都有什么习俗呢?立秋时候都吃什么呢?立秋这个节气代表什么意义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立秋的一些知识。

大家请看下文吧。

立秋习俗1、贴秋膘民间有在立秋这天称体重的习俗。

因为人到夏天,因为没有胃口,两三个月下来瘦很多,在秋天时候,胃口大开,体重自然也就上去了,所以在这时要称体重。

2、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乡下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所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4、苏盐城立秋有“摸秋”瓜果在秋季时都以成熟,所以在立秋的时候,江苏盐城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

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

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

关于立秋的传统食物

关于立秋的传统食物

关于立秋的传统食物立秋的传统食物11、吃茄子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

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

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

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

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

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

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台湾吃龙眼肉《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秋时节吃什么盘点我国各地饮食文化
今天是8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
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立秋这天人们会慰劳一下苦夏的辛苦劳作,一来补充营养,二来夏天没什么胃口,到了秋天胃口大开。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到了立秋吃什么呢?
北京立秋贴秋膘
每到立秋这天,您看吧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肉,回民买牛羊肉、汉民买猪肉,总之在这一天里不分民族家家户户都在炖肉,不信您尽可以随便到北京的哪个家庭里调查,迎接您的准是炖肉。

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是汉满两族。

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

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

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其实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的造成偏食,这对人体的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

而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冲了必要的营养、脂肪、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

所以说立秋吃炖肉既解了馋,同时又起到了保健和养生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tips:何谓“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北京人有“苦夏”之说。

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

每日除了花样翻新的吃一些个过水凉面条以外,再也没别的可吃。

这既是一种季节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心里反映。

一但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这种习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流传到了今天。

山东立秋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

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青岛地区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挨顿饿”的俗谚,提醒人们要加紧农事活动,夺取粮棉丰收。

因立秋多在农历六月下旬,所以俗语说:“秋,秋,六月二十头”如延至七月,则“七月立秋,逢菜不收”。

青岛地区立秋却喜下雨,俗语说,“立秋,哪里下雨哪里收,”莱西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人们还把立秋日的时分和气候联系起来,说:“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在山东,立秋还有包饺子的风俗,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

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

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老人们喜欢把五谷杂粮分别弄一点包成饺子,第一个咬到哪种粮食,就预示这种粮食丰收有望。

南京立秋吃西瓜啃秋
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

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

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这一观点甚至为学界所接受,《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就收有“公秋”、“母秋”词条。

但何为公,何为母,百姓深为关心,说法多种多样,曾有某民俗专家说双日为公秋单日为母秋,刊于某报,也载于某书(《金陵十记》)。

笔者以为此说凭空而来,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民俗和方言一样,只能是约定俗成、说法要有理有据才行,可以允许异文存在,但不能胡编乱造,这是符合民俗学的要求的。

东北立秋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沈阳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东北沈阳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

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头伏饺子二伏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包饺子,(意为抢秋膘、贴秋膘)。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

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

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东北立秋的民俗与北京、河北等地区类似,都是关注立秋进补,模式也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用“抢”的方式补秋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