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1.4《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解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质授课课件(30张)(共3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质授课课件(30张)(共30页)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 消极影响:1、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 社会的进步。 • 2、阻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 能性(失去资本积累和海外市场),使得中 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 界。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明清重农抑商政策
2、历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 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B.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C.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 思想”的影响 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 安危
3、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 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王朝统治 B.加强对商人的剥 C.巩固小农经济 D.保证农业赋税的收入
大 秦 帝 国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 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 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乌海市第十中学 任继虎
何为重农抑商政策?
• 有人认为,重农抑商就是主张重视 农业并禁止商业和手工业发展。
含义:重农抑商,又叫重本抑末或者强 本弱末,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
为什么清朝要实行闭关锁 国政策?
• 材料2: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 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 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 物,是以加恩体恤。”
天朝上国的观念
想一想
•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重
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实行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易错提醒] 准确辨析“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 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 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充足资金的作坊 主、商人 自由劳动力
土地买卖制 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 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 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资金
国内 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国际 市场
劳动力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家 政策
“重农抑商” 、 “海禁” 、 “闭关锁国”
材料一:“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 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 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 ——《汉书· 成帝纪》
材料二:”外戚王凤及其家族“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 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童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 狗马驰逐” ——《汉书· 元后传》 思考: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特征
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海禁与闭关政策 禁奢侈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 2、内容:
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 劳动力,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
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雇佣机工
商人雇佣居民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课件(22张)(共2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课件(22张)(共22页)

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南朝以来——
1、历程
•唐安史之乱以后—— •南宋——Biblioteka 2、原因:3、影响: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 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 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材料,请回答: •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 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 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 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 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仅有广州十三行
(实为官方垄断贸易商行,即公行)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粤海、闽海、浙海、 江海四关。设关以后,举凡对外贸易俱以官商任之, 官商所设立之行名曰牙行,亦曰官行,有商总。” (《中国经济史讲稿》) “他处商人与夷商之贸易,由公行行商与之议定货 价,不得自定价格或暗中买进。” “广东十三行实际上执行三大任务:政治——行商 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 外交——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需由彼等转达。经 济——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 人直接贸易。”(《中国经济史讲稿》)
思考:历代官府为何严厉打击私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
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退
课堂导入
甲骨文的田字
小篆的田字
楷书的田字


退
课堂导入
开始田地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但是,有了犁耙后,便有了整
课 周的边界,形状是不定的,而中间的横线直线却一定是直的。后 堂 来不同的字形,都简写成“田”字形,四周的“口”,代表田地 导 的边界,中间的“十”田园田字,代表了或横或直的田垄。所谓 入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问 题 情 境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退
推进新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主的地位。


退
推进新课
“重农抑商”
问 题 情 境
思考重农抑商政策演变的过程。


退
推进新课
“重农抑商”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但后来出 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等现象,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
自 的政策措施,如制止弃农经商;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实行盐铁 主 专卖等。 学 习 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
南沿海进行侵略活动,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 ,危及其统治,所以康熙帝、乾隆帝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实行“海禁”。


退
推进新课
“海禁”政策
问 题 深入分析“海禁” 政策的影响。这一影响是什么? 情 境


退
推进新课
“海禁”政策
妨碍了我国古代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 自 主 使中国开始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世界上一些先进的 学 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都被拒之门外,中国士大夫也开 习 始养成夜郎自大的思想观念,中国的发展步伐开始落 后于世界潮流。 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知识归纳总结

2-1-4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政策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井田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所有权:周王所有✧权利:受田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义务:向周王缴纳一定贡赋✧耕作方式:努力集体耕作实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2.封建土地私有制原因:✧生产力发展✧变法、法律确定过程:✧私田出现✧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废井田开阡陌形式:王室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特点:✧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可以自由买卖问题:土地兼并3.均田制目的:恢复发展经济,限制土地兼并时间:北魏、隋、唐内容:政府把掌握的部分土地,按户分配给农民耕种,收取租调作用: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没有扼制土地兼并,到唐朝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二、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农业是本业,保证农业(防止工商业与与农业争劳力)✧防止商人土地兼并,确保税收;✧稳定小农经济,保持安定;防止官商勾结,维护封建统治;✧商人不事生产,重利轻义根源: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2.推行: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3.评价封建社会初期✧保证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最终也不利农业发展✧造成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明初主要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主要为割断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特别是割断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自恃物产丰饶,统治者盲目自大✧根本原因:自然经济2.结果与影响✧一定程度维护国家安全,但最后遭到侵略,国门被打开,沦为半殖民地✧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质课件(31张)(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质课件(31张)(共31张PPT)
内 容 、 统 一 检查。 2、 加 强 养 成 性的基 础文明 纪律教 育,形 成良好 的行为 习惯。 在开学 的第一 周,我们
把 常 规 教 育 和培养 幼儿良 好的行 为习惯 作为本 周工 作 的 重 点 ,根 据幼儿 的年龄 特点组 织
贝夏 币商
和 西 周 的
两秦 半
汉 五 铢
宝开 元 通
布币
2、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养蚕图
手工工场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 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 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 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 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创实成果。 二 、 主 要 工 作及措 施
(一 )德 育 工 作 1、 飞 速 发 展 的幼教 形势使 我们清 醒地认 识到,在 改革 大潮的 冲击下 ,幼儿园 产生了 严 重 的 危 机 感和紧 迫感,要 想在激 烈的竞 争处于 不败之 地,必须 更新教 师观念 ,本着 “ 一 切 为 了 孩子,为 了孩子 的一切 ,为了一 切孩子 ”的宗 旨,加 强师德 队伍建 设,开展 爱 岗 敬 业 教 育,提高 服务意 识,时时 刻刻以 身作则 ,为人 师表,教 书育人 ,按照“ 三个代 表 ” 的 思 想 要求,加 强理论 学习,健 全学习 制度,实 行“ 三统一 ”即统 一时间 、统一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4【教学课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4【教学课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时期 秦朝 汉初 统一度量衡、货币 加征商税 加强“市”的管理 盐铁官营
政策
王莽
对工商业经营和市场物价管制 对盐、铁、酒实行专卖,政府铸钱 对名山大泽产品收税 办理官营贷款业务
明清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人பைடு நூலகம்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第一部分 保守传承,愚昧选择
——解读清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第二部分 日落悲歌,唱衰近代 中国 第三部分 反思历史,唱 响盛世欢歌
——解析清朝经济政策的消极影响
——古代经济政策的现实思考
谢谢观看!
◆这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画面展现了清朝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同学 认为这与重农抑商政策相违背,因此该画是假的。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该画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清 朝经济状况?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清朝经济状况。 理由: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与重农抑商政策相违背,这是封建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 治的政策调整,同时也是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第一单元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1、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 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 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 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 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由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进而形成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 观念)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二、“海禁”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共20张PPT)

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
所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位、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 多年,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4、土地兼并问题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实际承认了土地的自由转让和买卖,这是土地兼并产生的 根本原因。
土地作为古代重要财富基础,尤其是在土地私有制情况下,贵族为了获取更 大的经济利益,利用其职权甚至是武力压迫自耕农,剥夺其土地所有权;一些富 有的商贾也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大量收购农民土地,以希获取更大的农业利润; 小农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也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原因
土地兼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引发社会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一方面是 兼并者与被兼并者,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中央与地方大地产阶 级之间的矛盾。由于古代社会中贵族、教派和地方豪强等享有赋税的减免权,依 附于其的奴隶和下人亦不需要纳税,因此古代社会国家的主要收入为大量自耕农 的税收。在土地兼并问题下,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所有权,沦为社会流民或者大 地主的佃农,国家原有的纳税户口减少,其统治基础受到威胁,直接导致了中央 对地方大地主的打压和限制,加剧社会矛盾
——《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历朝统治 者采取抑 制土地兼并
北魏至唐前期 实行均田制
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 的多寡收取赋税(鱼 鳞图册)
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抑制兼 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只起到鼓励 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逐渐提出----当时七雄并起,争城掠地,最需要的兵和粮,兵和 粮是以农民的力役和力耕为来源。农业同国家的富强、封建制度的巩固关系至密, 然而商 人却在贪婪地侵蚀着农业。 他们通过不等价交换、 高利贷和囤积居奇等种种手段来“牟 农夫之利”。 商鞅说:“民之内事, 莫苦于事农”, “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 不如商贾技巧 (技巧指从事奢侈品生产) 之人”, “商贾之士佚且利”(<商君书>)。正因为如此,农民纷纷流 入城市去逐什二之利,或自己跑买卖, 或变成商人的雇工, 社会上出现了商与君争民、市与 野争民的矛盾。东方六国情况如此, 秦国也不例外。尤其秦国地居关中沃野, 是天然的农业 区, 而当时地旷人稀, 劳动力缺乏, 弃农就商的风气使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越发严重。商鞅很 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觉得“农苦寡而游食者众”,国家就要陷于贫弱和危险的境地,如果 “境内之民皆事商贾, 为技艺”, 逃避农业生产, 离亡国就不远了。 商鞅认为要足食足兵, 必须增 加农业人口, 让农民安于生产, 不从事末业; 而要使农民不弃本逐末, 又必须抑制商 人的活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共2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共29张PPT)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 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 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 规律。
清朝乾隆时期广州郊外的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 学做思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海禁”)的表现: ① “朝贡”贸易体制——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 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②严加禁阻民间的对外贸易 ; ③颁布一系列严厉禁令; ④严格限制 “开放” 的海关。
商业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学做思一、重农抑商政策
导学:1.重农抑商的含义是什么?谁最早确定该政策?
2.历朝历代统治者们为何都选择重农抑商政策? 3.历代统治者是如何重农抑商的?举例说明 导做: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时首倡,被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2)抑制工 商业的发展
学做思一、重农抑商政策
3、表现 ⑴重农:
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等。 ⑵抑商: ①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的政策; ②对民营商业,商税繁重,关卡林立;
③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④历朝均以“重本抑末”为重要的理财思想。
学做思一、重农抑商政策
导思: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有何影响? ★ 积极影响: ①经济上:稳定农业人口,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 济基础; ②政治上: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 消极影响: ①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压抑; ②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且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常考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

这一部分题目,题型较为灵活,除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之外,关键考查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考生需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知识点总结1.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派劳动产品。

(2)夏商西周①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井田制:此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儿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2.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①表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②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影响: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3.“重农抑商”政策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日益严重。

2.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24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24张PPT)




自主思考 右面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
渡航证书。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这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
影响?
提示:(1)信息:清朝初年,为防止东南沿海抗清势力与西方殖民 势力相勾结,实行严厉的“海禁”,官民出海需要持有政府颁发的海外 渡航证明。
(2)影响:这不仅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 世界隔绝,延缓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
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
A.“海禁”
B.抑商
C.奖励农耕 D.整顿吏治
解析:材料“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体现的是抑商
政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探究点
当堂检测
3.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 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注意关键信息:抑末厚本, 非正论也。这表明材料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答案:A
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 业征收重税;多方面限制商 人和商业活动
明清闭关锁国政策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和封建 君主专制统治。客观原因: 防御外国侵扰和对付东南 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严格限制中外交流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留广 州一处通商;并规定广州十 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对外 贸易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政策 评价
重农抑商政策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共32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共32张PPT)

2.“闭关锁国”政策(海禁) (1)原因 直接原因 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和倭寇的骚扰 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2)内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禁止贸易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消极: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 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原因和目的
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问题;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 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康熙亲耕图
2、主要表现
①战国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②西汉 推行盐铁酒专卖和重征商税等经济政策, 抑制富商大贾
③明清
固守“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
3、评价
积极:
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和社会进步。
主要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不得买卖和转让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思考,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废井田开阡陌
铁犁牛耕
1、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条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②各国变法的推动
2、形成过程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 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 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 元芳 你怎么看?】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六要素,即劳动力、市场、资金、 原料、技术、政策,试用这些要素分析资本主义萌 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 世界先进的国家。
⊙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 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目的Fra bibliotek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 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 体制
争夺劳动力。
目的:扶植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
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
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
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
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论南洋事宜》 以上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对今天的我国有什么启示? 答案:闭关政策。闭关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
侵略,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但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 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许多以海外贸易 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动挨打。
材料二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 重征税等。
材料三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 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材料四 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说明 了什么?
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 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 格限制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拓展延伸】“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异同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井田制的特点:(1)一切土地属于国家;(2)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3)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4)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

实质:国王为代表的奴隶制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

(根本原因)(2)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

(3)各国税制改革和变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直接原因)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确立背景: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①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出现②周王室衰微,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③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2)确立过程:①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弊端及应对:①问题:土地兼并。

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③作用: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1)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直接目的)(2)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4.提出、发展:(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首倡。

(2)发展:西汉时,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以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强化:明清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本课概述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它的延续与历朝采取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诠释。

第一目“土地制度的演变”,揭示了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变化的历程,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了统治政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目“重农抑商”,阐述了此政策的产生及其对明清工商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三目“‘海禁’与‘闭关锁国’”,介绍了明清两代对外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消极影响。

此外,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资料和图片,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和现象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教学时,要运用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剖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教学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具有专业术语的特点,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启发—发现”式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名词讲解、问题情境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2)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渊源。

(3)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背景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1)依托史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剖析,由表及里,让学生在探讨中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政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使学生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图片导入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人类找寻食物,先是采集野果鸟蛋,随后是狩猎,最后才到农耕。

农耕又经历了长时期的刀耕火种,到有了适当的农具后,才定居下来,耕种一块固定的田。

这种过程,古文字中都留下了痕迹。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开始田地是没有固地形状的,但是,有了犁耙后,便有了整齐的田垄,“田”字正反映了这种情形。

在甲骨文的“田”字四周的边界,形状是不定的,而中间的横线直线却一定是直的。

后来不同的字形,都简写成“田”字形,四周的“□”,代表田地的边界,中间的“十”字,代表了或横或直的田垄。

所谓“阡陌纵横”,便是这个形状。

这个字形,由甲骨文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改变。

问题导入在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请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说明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小结:可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是不是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这一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有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推进新课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17土地制度演变这一目。

(板书)一、土地制度演变问题情境1:请概述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师生互动: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板书)1——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过程评价: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时期,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我国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分别是这一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

四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原始共产主义逐步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所取代,私有制、贫富和贵贱分化、阶级和国家随之产生。

我国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就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面貌。

(板书)2——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材料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八家共之,各授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

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

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

农民户人已受田,其家众男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此。

——《汉书·食货志》《农政全书》所绘“屋三为井”的示意图问题情境2:阅读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信息?自主学习1:材料一清楚地表明,西周井田制实际上就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所有的土地都归国王所有。

自主学习2:从材料一中可知,井田制与西周分封制是紧密相连的。

西周各级统治者正是通过分封制才获得数量不等的土地,然后把受封土地按照一定亩数划分为井田。

受田贵族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自由买卖,并要向上级贵族交纳贡赋。

从这一角度讲,井田制实际上是西周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3: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井田制是对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的一种形象称呼。

从形状看,西周井田制是九田一井,一井又分为一区公田和八区私田。

其中八区私田是分给劳动者即奴隶和平民耕种的。

一井中田与田之间是沟洫纵横,阡陌交错,类似于一个个的“井”字,故称“井田”。

过程评价:井田制开始于夏商时期,盛行于西周,到了春秋时期就逐渐瓦解了。

问题情境3:井田制为什么到春秋时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呢?大家探讨一下。

师生互动:思考1: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考2:直接因素是什么?回答:私田的开垦。

思考3: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回答: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标志着井田制瓦解。

在井田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缺口接二连三地被打开,井田制的瓦解崩塌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思考4:井田制瓦解引来了什么变化?回答: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过程评价: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发展使新兴地主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开展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至此,井田制彻底瓦解。

(板书)3——封建土地所有制师生互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时期 特点 内容 影响战国时期 土地制度 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各诸侯国进行变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三国时期 屯田制 军屯、民屯 保障军粮供应;使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北魏 均田制的出现、发展和瓦解 将百姓原有土地作为政府授田;将政府掌握的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农民占有田地有最高限额;百姓须缴纳租税和承担徭役、兵役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荒增多,经济逐渐恢复隋朝和唐朝前期 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输绢代役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明朝后期 阻碍农业发展 土地高度集中 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师生互动:边讲解,边填表。

过程:(1)从战国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剥削关系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2)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屯田制和均田制。

中国自北魏到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度。

问题情境4: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什么作用?带来了什么后果?(1)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制较前剥削有所减轻。

均田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多,保证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均田制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兼并。

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

过程评价:随着人口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授田的土地越来越少。

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授田实际上已不能实行。

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

到唐后期与宋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问题情境5:土地兼并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3)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历史情境剧《一位北魏农民与一位唐代农民穿越时空的对话》参见《备选设计》(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明末农民战争。

“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到了,农民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封建政权稳固的主要前提,那么封建政权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稳定农民这一群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目“重农抑商”(板书)二、“重农抑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7~18“重农抑商”这一目。

思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过程及影响。

过渡:如前所述:农民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封建政权稳固的主要前提,因此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问题情境6:下面我们重点来探究一下“重农抑商”政策演变的过程。

(1)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但后来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等现象,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2)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的政策措施。

如制止弃农经商;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实行盐铁专卖等。

(3)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时期,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问题情境7:“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析引导: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时期,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