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治疗原则(河南乙肝医院)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治疗原则(河南乙肝医院)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治疗原则(河南乙肝医院)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治疗原则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疗大三阳,而且大三阳患者的肝功能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进行治疗,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只要在饮食上加以注意就可以了.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的饮食原则上与普通正常人一样,不必刻意注意.采用平衡饮食,足够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蛋白质(荤,素蛋白兼顾),脂肪(油类)控制,热量供应根据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的体质,瘦小者适当增加,超重者要限制.不主张“食补”或过份偏食某种食品作为“补品”.同时,郑州中大中医肝病医院医生指出,除有特殊需要外,不主张进补,更不必用各种形形式式的“保健品”或“保健食品”.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饮食要注意几个方面:

(1)严禁饮酒

因为酒里的主要成份是乙醇,它主要经肝脏代谢.正常长期饮酒,因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损害,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对于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饮酒更会加重肝脏负担.

(2)提倡荤素搭配,取长补短

素食多是水果,蔬菜类,属碱性食物;荤食系肉,蛋,鱼类,常使血液呈酸性.人体血液的PH要保持在7.4,必须荤素搭配才能使酸碱度容易保持平衡.荤食多了,血管脂肪沉积,变硬变脆,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素食则可清除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但单纯吃素者,其蛋白质,磷脂,无机盐等不足,不能很好满足肝细胞的修复和维护健康所需.荤食与素食的营养价值各有所常,荤食的最大特点是含有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和优质蛋白质;而素食中的植物蛋白质除大豆及豆制品外,其他所含必需氨基酸都不完全,蛋白质质量亦较差.此外,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富含钙,磷,容易被人体吸收,鱼,肝,蛋类含有素食中缺少的维生素A和D;而素食中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则是荤食中常缺乏的,素食中的粗纤维素很丰富,可促进肠蠕动,因此,只吃荤食则很易造成习惯性便秘.由此可见,两者各有所常,又各有所短.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更应注意荤食素食搭配,取常补短,才有利于康复.

(3)饮食不宜过饱,切忌暴饮暴食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病后肝细胞新陈代谢和修复时需要有营养和高质量的食物提供热能,但营养一定要适量平衡,饮食过量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必然加重胃,肠,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组织的负担,同时也加重大脑控制胃肠神经系统和食欲中枢的生理负荷.资料认为:经常饱餐,尤其晚餐过饱,且贪爱甜食,过咸食品者,因摄人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所需,不仅肝脏负担过重,还造成脂肪过剩,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硬化.常期饱餐加上习惯性便秘的肝病患者,更易诱发早期肝硬化.因为过剩的食物变成粪便后,在肠道中滞留时间延常,有害物质产生较多又未及时排泄而累积,被大肠重吸收后,常期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促使肝脏从量变到质变进而硬变.过剩的毒物还可透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当肝功能不良时,便成为促发肝性昏迷,肝脑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4)少吃油腻煎炸之品

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多吃油腻煎炸等高脂肪食物,可引起消化功能减弱,易致吸收不良性脂肪泻;此外,过剩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则形成脂肪肝,可致肝功能不良迁延不愈.如常期吃油腻煎炸之品,体重剧增,出现肥胖,多有气虚,瘀滞症状;加上煎炸断裂的脂肪链可产生致癌的化学物质,导致肝硬化,

甚至向癌症过渡.因此,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应保持膳食以植物性食物或清淡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按中国人的特点仍以粮食为主.在晚餐时切忌多油,多肉,少吃花生米或高蛋白的火锅类食物.

(5)禁食辛辣的食物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应忌食辣椒,因为辣椒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肝炎病从本身就有消化道不适症状,所以不应食用.

(6)应禁食放时间长的食物

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特别强调新鲜的原则,因为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有非常强的致癌作用,可引发肝癌.

一、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不等于得了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B virus,英文缩写HBV。在汉语里面用甲和乙来分别命名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这两种肝炎病毒,在英文里面是用A和B来命名这两种肝炎病毒。甲肝病毒,英文名称hepatitis A virus,英文缩写HAV。

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在体检时,抽取手指中或手臂血管中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即检测血液中五种物质的存在状态,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这五种物质为什么称为两对半呢?这五种物质中有两对抗原和抗体,然而核心抗原浓度在血液里很低,检测不出来,所以就出现了半。在这里,抗原指侵入人体内的杂质,而抗体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能清除抗原的物质。

在检测时如果检测出血液中含有某种物质,则称为阳性,阳性用加号“+”表示;如果没有检测出来,就称为阴性,用减号“-”。打个比方:有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我们只要尝一下,

若有咸味,则说明水里有盐,此时就可以说这杯水中盐阳性,表示为盐(+);

若无咸味,则说明水里无盐,此时就可以说这杯水中盐阴性,表示为盐(-)。

当然了,在作“乙肝两对半”检测时使用的是科学的检测方法。当检测出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则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表示为HBsAg(+);没有检测出,则表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也表示为HBsAg(-)。

通常把乙肝表面抗原、 e抗原、核心抗体这三者呈阳性(+)称为“大三阳”;

把乙肝表面抗原、 e抗体、核心抗体这三者呈阳性(+)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和小三阳只能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就得了乙型肝炎即乙肝。只有当大三阳、小三阳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即转氨酶异常时才诊断为乙型肝炎即乙肝。如果只是是大三阳、或小三阳,而且肝功能正常并无

肝炎症状和体征,就被称为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只是:

大三阳的e抗原为阳性,e抗原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处于复制状态,也说明大三阳者具有较强传染性。小三阳的e抗体为阳性,e抗体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处于静止状态即没有复制,也说明小三阳不具有传染性或较弱的传染性。因此大三阳和小三阳没有谁比谁严重之说。不要一听大三阳带“大”字,就想当然的认为大三阳比小三阳严重。“大”和“小”在这里只起区别两种“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作用,就像人的名字是为了把人区别开一样。比如武打电影名星,李小龙和成龙,你能说李小龙带个“小”字,功夫就不如成龙吗?

在这里啰嗦这么多,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理解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意思,不要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要对大三阳和小三阳产生恐惧。就像我最初在中学时听到大三阳和小三阳是在收音机中听到的,那时我还以为是大山羊和小山羊。心中一直纳闷,肝中怎么出山羊了,山羊还有大小。当时由于不了解,就闹了这么个笑话。

如果查出是乙型肝炎(即肝功能异常),医生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的,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肝功能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轻信医药广告。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患者)的区别

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就是说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功能正常并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就被称为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和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也包括在其中,也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患者)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功能异常者。如果查出是乙型肝炎(即肝功能异常),医生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的,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肝功能很容易恢复正常。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轻信医药广告。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同样能够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等于得了肝炎。只有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肝功能受损并伴有肝炎体征和症状才算得了肝炎。肝炎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让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者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

大三阳或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也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下面引用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在《医药与保健》2007年3期

的《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中的一个列子说明大三阳或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为什么不需要治疗。这个列子的题目是肝病没发作,错服百药治出病在此以楷体字表示文章内容:

赵大妈是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以前不能做到阻断母婴传播,结果她生下的一儿一女都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尽管肝功能正常,但由于“澳抗”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大三阳"而不能报考公务员。儿子的遭遇使母亲非常内疚,她认为是自己给儿子带来的灾难,发誓要给儿子治好病。赵大妈陪着儿子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也不知花了多少钱,但都没有治好儿子的乙肝“大三阳”。医院治不了,她就找广告,执着地为儿子治疗的赵大妈不信,这世界上就没有使乙肝转阴的药?每当看到她认为“来源可靠”的乙肝治疗信息,就想给儿子试一试。结果,在一次次治疗中越治越坏,转氨酶上升到七百多,出现了黄疸,还起了一身的水疱。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药物中毒,得了药物性肝炎。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 ,花了上万元钱 ,儿子才保住性命。从此,儿子的肝功能再没有正常过 ,从携带者转变成了慢性肝炎。

其实在我国有1.2亿-1.3亿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文章发表于2007年,引用的数据是以前的数据)。但大多数感染者赵大妈一样,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健康地生活。另外,目前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而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较差。因此,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找到治疗的时机后再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用药。更不能跟着广告乱用药。每一种药物都是有一定适应证的。在用药之前应做许多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是否适合应用这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疗效,由医生确定疗程。看着广告吃药不仅治不好病,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打破了体内原有的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状态,转变成慢性肝炎。(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蔡皓东医药与保健-2007年3期蔡皓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这个列子说明:

1、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健康生活,既然能健康生活,那又何必非得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

2、即使用药物治疗,疗效也较差。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是有一定适应证的。

正如蔡皓东医师所说目前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而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较差。

北京地坛医院肝炎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谢雯在《家庭医学》上半月-2007年6期《乙肝“健康”携带者用不用治疗?》一文中指出:

应用于肝炎患者的药物干扰素(英文缩写IFN)可抑制病毒复制,其中IFN-ɑ(干扰素中的一种)是抗病毒药物中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但其适用症是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10倍者。所以它用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低于肝炎。

对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而又存在病毒复制高的肝炎患者可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但转氨酶(ALT)高,病毒复制低是拉米夫定疗效较好的标志。所以拉米夫定用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疗效较慢性肝炎差。

正是由于人们缺乏乙肝常识,加之治病心切,常常令虚假乙肝广告有可乘之机。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主任医师杨炯在《医药世界》2007年11期《了解乙肝,重于求医问药》一文中这样写道(以楷体字表示文章内容):普及医学常识,让虚假乙肝广告成过街老鼠

所有号称“大、小三阳”全部能转阴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某些医疗广告尤其是乙肝广告不顾国家相关部门的禁令仍然颇有市场,乙肝虚假广告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乙肝的无知,而无知导致恐惧、恐惧产生歧视。一方面,人们孜孜以求所谓的转阴治疗,花费无数血汗钱而大小三阳依旧;另一方面,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无暇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有些医生甚至不屑做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这就给游医有可乘之机,大肆进行商业性广告和医疗,大发不义之财。了解乙肝,重于求医问药杨炯医药世界-2007年11期

治疗乙肝无特效药

文中指出,所有号称“大、小三阳”全部能转阴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那些宣传从“祖传秘方”到“基因疗法”,从“偏方”到“特效药”能完全治好乙肝的无一不是虚假广告。要知道全世界65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是真的有能完全治好乙肝的药物,那么这对世界的贡献是多么巨大。那么我国就能够实现若贝尔奖零的突破了。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最需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大、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对乙肝的恐惧。在文章前面部分罗嗦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达到消除对恐惧的目的。因为有近9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查出感染乙肝病毒前无症状而且能快乐的生活,一旦查出乙肝病毒感染后就不知所措和紧张,逐渐出现倦怠、纳差、肝区不适或多梦失眠;焦虑担心发生肝硬化、肝癌;担心传染给家人和亲友,从而妨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部分青年不敢结婚,许多妇女不敢怀孕。

在这里,首先谈一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是很低的。再说了,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同样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医学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短时间焦虑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对乙肝病毒知识的了解,应逐渐消除这种担心和焦虑,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吸烟和喝酒。不吸烟和喝酒应该对所有人都适合的。

与此同时也应向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普及乙肝知识特别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的知识,让普通人包括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了解乙肝,消除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恐惧(主要是害怕感染乙肝病毒)。让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谐的健康的共同生活。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1)、母婴传播,占45%;母婴传播主要是由于宫内感染、产时及产后传播(产后传播主要母乳喂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我国1992年才开始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因此我国大多数乙

肝病毒感染者在婴幼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通过母婴阻断技术(即婴儿刚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止母婴传播。此外乙肝病毒可通过父婴传播,其概率不高,而且母婴阻断技术同样可阻断父婴传播。在文章后有具体列子。

(2)、血液传播,包括乙肝病毒通过通过输血、注射、针刺等进入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者的体内;在此请大家不要公用剃须刀、牙刷等牙具。生活中应该没有公用牙刷的吧,但剃须刀特别注意,好多男士都有公用剃须刀的习惯。此外,还应注意到正规的牙医、纹身、穿耳朵的机构去接受服务,因为正规机构消毒措施较好。

防治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那些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而且接种乙肝疫苗价格并不贵,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3针总共的费用大概100元左右。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而且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孙刚季广厚《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年10期《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调查分析》一文中统计结果显示89对婚前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夫妻,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密切生活接触,单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配偶抗体阴性(即无乙肝病毒抵抗力)至少共同生活1-12年,却仍有78对(89.6%)夫妻为单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因此夫妻之间乙肝病毒传播率仅为12.4%;这说明密切生活接触(夫妻间的生活接触算密切接触了吧)传播乙肝病毒的概率也不高。

在杜晓律尹学兵《自我保健》2007年9期《恐惧由偏见产生: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正常工作恋爱吗?》一文中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瞿瑶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工作、恋爱、学习。在夫妻生活方面,安全套的使用完全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在就餐方面并不需要特殊的要求。当然从整体看分餐制更合乎卫生要求,但并不强求。

同样济宁医学院附属二院副主任检验医师何敬平《家庭医学》-2007年11期《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会被传染吗?》一文中指出家中有人患乙型肝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同事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过分担心或精神紧张都是不必要的。

明白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者在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和工作时就不会再恐惧乙肝病毒了,不会再害怕被传染了。

当然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科学决策》2007年3期《关注“乙肝人群”促进社会稳定》一文中指出我国感染乙肝病毒者已超过1.3亿人,其中肝炎患病者约3000万人。另一个群体是未患肝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不少于1亿人(注:由于作者文章发表于2007年,其引用的是2007年以前的数据,这些数据现在有些变动)。他们虽然没有治疗花费的负担,但确在承受着社会歧视的严峻挑战。尽管有法规作了不得歧视的规定,但很多人却因乙肝知识

的缺乏,而难免对乙肝毒携带者产生偏见。据调查,有37.5%的人不愿与乙肝带毒者同时办公、就餐,有55.36%的人不愿与乙肝带毒者组织家庭。更因虚假广告泛滥,夸大其辞的宣传,造成视听混淆,认识误导,这也造成歧视的发生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心推残。因此,这个占人口1/1 0的“乙肝人群”,由于处在被社会歧视、冷漠、远离和无钱可医的环境中,便出现了孤寂、窘迫、焦虑、绝望和被遗弃的感觉。并由此引发了诸多惨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比如:潘孝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段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事科)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2期《工作前体检制度改革建议与保障平等就业权》一文中写到

2003年4月3日,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因被查出“小三阳”而未能被录取为公务员,激愤之下举刀刺向当地人事局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重伤的惨剧,他本人也在一年后被判死刑。同年安徽省芜湖市一青年张某,在报考本地公务员时,笔试面试总成绩名列榜首,却因为乙肝携带的原因被当地人事部门拒绝录取。张某遂将当地人事部门告上法院。此案被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被媒体广为报道,影响甚至波及海外。上述例子均在招收国家公务员时发生。

因此,应该向全社会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消除人们对乙肝的恐惧。

今年(2008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世界肝炎日,同时也是我国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19、20、21三天为全国哀悼日)——为哀悼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建立世界肝炎日是因为,目前全球每12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世界肝炎联盟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一个名为“我是第12个吗(Am I Number 12?)”的活动,旨在呼吁更多民众提高预防意识,行动起来,预防肝炎。

5月19日下午,由中国肝炎基金会主办的“众志成城共抗肝炎”——2008.05.19世界肝炎日暨共抗肝炎大众疾病宣传启动仪式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居庸关脚下盛大启动。在本次活动中,连续两年担任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大使的著名艺人刘德华先生也表示将继续发挥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担当起抗击肝炎的社会责任。

在2006年8月30日,刘德华出现在北京肝炎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的现场,他的身份是乙肝防治的宣传大使。一直热衷公益事业的刘德华这次的确是“以身示范”,在活动现场刘德华承认自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他还表示身上的乙肝病毒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希望大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有恐惧心理。刘德华在活动现场还演唱了自己填词的主题歌《心肝宝贝》。

当被记者问起人们担心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是否会传染时,刘德华说:“乙肝只会因为血液、体液等接触而传染,不会因为握手等身体接触就传染,其实包括一起吃饭、礼节性亲吻都不会传染,大家不应该对乙肝病人有歧视。”此后,刘德华自曝从小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身体一直都很好,一般3个月或者半年就去检查一次身体。

刘德华阳光的形象,担当乙肝防治的宣传大使再合适不过了。

五、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建议

1、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一般是半年(6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吸烟和喝酒,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3、保持愉快的心情,要少生气。其实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不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占45%,这意味着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他们照样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正常恋爱、结婚并生下健康的小孩。

如果男女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就无所谓再预防感染。如果男女中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另一方只要接种乙肝疫苗就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为接种乙肝疫苗是在开始时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总共打3针。

女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的小孩

下面是两篇文章可以说明女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的小孩(文章可能有点专业化,大家看一下,只需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地小孩的道理就行了)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放免中心周维霞李加新杂志《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2期《乙肝病毒母婴宫内垂直传播的探讨和预防》一文中指出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这对保证下一代健康有重要意义。其阻断方法有:①HBsAg阴性孕妇生的婴儿,在第0、1、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l0ug;②HBsAg阳性孕妇生的婴儿第0、1、6个月分别接种20ug 乙肝疫苗;③HBsAg、HBeAg均阳性孕妇生的婴儿6h内和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l00ug,并在第2、3、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④HBsAg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坚持每月肌注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除此之外,应注意分娩、产后喂养及护理时避免损伤婴儿口腔、咽、气管、食道、胃粘膜等,以免阴道分泌物、血、母乳中的乙肝病毒通过血管进入血循环而引起婴儿感染。采用上述4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可以控制乙肝的流行。

广东枣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林静吟许岸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年7期《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乙肝母婴传播:①对母乳HBV—DNA 阳性的产妇,应避免母乳喂养。②感染HBV的产妇应避免从唾液传给婴儿。③乙肝疫苗的使用,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效果已被证实,其效果因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对母血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HBV感染的保护率可上升至92%以上;若在婴儿出生1个月后再加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保护率叉可进一步提高至97%。因此,对母HBsAg阳性和HBeAg 阳性的新生儿,应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的免疫方案。对于母血HBsAg阳性而BeAg阴性的新生儿,常规疫苗注射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些说明,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下健康地小孩。在此,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女性的建议是怀孕时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生产时到正规的医院同时明确告诉大夫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方便大夫采取相应的母婴阻断措施。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工作

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规定: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和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随着乙肝病毒防治知识的普及,社会普通百姓会对乙肝病毒有更加楚的认识。

七、对未来的展望

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乙肝病毒携带率由过去的10%~13%下降为0.8%~1.3%。我国从1992年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开始呈逐渐下降趋势。比如,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由此估计,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据推算,通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乙肝病毒携带率可从目前的10%下降到1%以下,达到或低于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最终摘掉“乙肝大国”这顶沉重的帽子。

郑州中大中医肝病医院

微信公众号:zdgb0371

乙肝五项指标及肝功能检查指标

乙肝大小三阳\早期肝硬化\肝炎特效★纯中药★30天100% 治愈https://www.360docs.net/doc/0817524804.html,/item.htm?spm=11049UzY.3-aYy0Z.h-4NKGoS&id=153********& 乙肝五项指标 表面抗原(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 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

肝功四项是查乙肝吗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肝功四项是查乙肝吗 不少人到医院做定期体检,医生都会让受检者检查肝功能四项。肝功能检查是判断肝脏情况的重要检查。但是,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随时可能被传染,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肝功四项是查乙肝吗 ?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通常情况下,肝功能检查主要是用来判断乙肝患者肝脏的损伤情况,对乙肝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并不能用来检查是否得了乙肝。其意义在于探测检查者的肝脏有没有疾病、有没有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如何,同时通过此项检查还可以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等。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有肝脏疾病,却不能判断出是何种肝病,换句话说,检查者并不能通过肝功能检查的结果来看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其实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并不是通过肝功能检查来判断的,而是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如果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那么就说明患者感染了乙肝。 临床上常用的用来诊断是否感染乙肝的检查主要是乙肝五项检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形式有很多,但只要是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出现第一项表面抗原阳性,第二样表面抗体阴性,就可基本上确定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因为单纯的乙肝五项检查并不能明确患者病情,如果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出现第一项阳性的人,建议接着做肝功能、乙肝病毒DNA 等检查,已明确患者具体的病情,便于对症治疗。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但是乙肝病毒有其固定的传染途径,不用过于担心,不放心的话,可以到正规的体检医院接受检查。可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本文来源:南京入职体检https://www.360docs.net/doc/0817524804.html,/025/cl/t40

肝功能报告单模板

肝功能NO:20170128SHA0049 门诊X县中医医院检验报告单质评合格:省内参考 姓名:杨X琪性别:女年龄:50岁样本类型:血清 门诊号:科室:内科临床诊断: 代码检验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代码检验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TBIL 总胆红素[TBIL] 16.3 3.4--20.5 umol/L A/G 白球比例 2.0 1.5--2.54 DBIL 直接胆红素[DBIL] 4.5 0.0--6.9 umol/L ADA 腺苷脱氨酶[ADA] 1.0 0--25 U/L FBIL 间接胆红素[FBIL] 11.8 2.0--16.0 umol/L PA 前白蛋白 380 150--400 mg/L ALT 谷丙转氨酶[ALT] 17.0 1.0--41.0 IU/L CHE 胆碱酯酶[CHE] 8532 4500--13000 单位AST 谷草转氨酶[AST] 17.0 0--50.0 IU/L AST/A 谷草/谷丙 1.3 ALP 碱性磷酸酶[ALP] 107 53--128 IU/L GGT 谷氨酰转肽酶[GGT] 16.0 0.0--50.0 IU/L TP 总蛋白[TP] 75 60.0--85.0 g/L ALB 白蛋白[ALB] 39.0 35.0--55.0 g/L GLO 球蛋白[GLO] 25.0 20.0--30.0 g/L ※标本状态:正常※备注※ 送检医生:XXX 检验者:XXX 审核者:XXX 采样时间:2017-06-29 09:35:46 接收时间:2017-06-29 10:09:46 审核时间:2017-06-29 10:10:46 ※声明本结果只对所做标本负责,若有疑问,请在24小时内与本科室联系※

乙肝妈妈产后为什么会出现肝功能异常

乙肝妈妈产后为什么会出现肝功能异常? 今天,我收到一位乙肝妈妈的来信。信中说:蔡医生,我是乙肝大三阳的乙肝妈妈,在孕期乙肝病毒复制量在10的7次方!肝功能两年来都是正常,孕期直到到生肝功能也都是正常的,今天产后43天去检查!肝功转氨酶谷丙359 U/L,谷草215 U/L。我这里医生让我打点滴降酶,给开了恩替抗病毒!我想观察一下!可是医生说我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必须治疗!蔡医生我该怎么办? 许多乙肝妈妈产后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即使是以往肝功能非常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的乙肝妈妈。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50%HBV感染母亲产后发生ALT升高,HBeAg(+)母亲产后ALT升高者高达66.7%[1]。荷兰的研究显示,45%的HBV感染母亲产后发生ALT升高[2]。瑞典的医生发现,HBeAg阴性的HBV感染妊娠女性在妊娠第三期ALT有升高趋势,产后出现肝功能异常,1年后恢复[3]。 最近,我与我们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也对在我们医院生育的乙肝妈妈产后肝功能情况进行了观察,以现HBeAg阳性、肝功能正常、HBV DNA水平≥1×106拷贝/ml、且孕期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妊娠妇女,产后ALT升高的发生率为32.6%。我们的研究还发现,ALT和AST水平较高和孕期ALT和AST有较大波动或有升高趋势的乙肝妈妈,产后容易发生肝功能异常。产后肝功能升高最容易发生在产后的1~3个月,其中有19.1%发生严重肝病,需要住院治疗;有53.4%的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仅有10.6%可能自动发生HBeAg血清学

转换,肝功能恢复正常。 乙肝妈妈为什么会出现产后肝功能升高呢?目前大多数医生认为,乙肝妈妈产后肝功能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条:①乙肝妈妈的免疫系统在怀孕期间为了容忍胎儿体内来自父亲的抗原,细胞免疫功能减弱,免疫耐受性增强。产后母亲的细胞免疫功能迅速恢复,诱发了乙肝妈妈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反应,导致乙肝发病,产后肝功能异常[4, 5]。②乙肝妈妈在怀孕期间内分泌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肾上腺皮质素水平增高,导致病毒复制增加,产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迅速恢复,则像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后的乙型肝炎激活一样,导致产后肝功能异常[4, 5]。③乙肝妈妈产后体重增加,尤其我国的产后妇女常常在产后1个月内进食大量高热量的食物,更容易导致产后体重增加,导致脂肪肝,引起产后肝功能异常。④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的母亲产后停药,可能导致母亲血清HBV DNA反弹,一些母亲同时出现肝功能异常[1]。 因此,乙肝妈妈在产后应加强肝功能的监测,对于产后肝功能异常的母亲,若符合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应给予抗病毒治疗,以免肝病进展。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

乙肝五项指标 表面抗原(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 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 (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乙肝

了解乙肝知已知彼攻其不备 你了解乙肝有多少? 1、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是病毒肝炎的一种类型,是由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由于乙肝是因为一种流行很广、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与爱兹病、癌症一道被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顽症。一旦染上乙肝,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还要遭受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往往受到歧视和孤立。上学、招工、参军、结婚等等这一切正常人的权利将被人为的受到限制。 2、引发乙肝的原因: 肝炎就是肝脏发炎。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①病毒感染: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②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③酗酒: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④其他: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肝炎"。 总之,肝炎是一个名称,包括许多病因不同的肝炎。但日常中由于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大家对它也最熟悉,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病毒性肝炎简称为"肝炎"。 3、乙肝的传播途径: ①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②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③医院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④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⑤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4、乙肝的大小三阳: 肝功化验1、3、5阳性,属于“大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活跃,且传染性较强。这些患者还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说明这些患者虽然病毒在体内较活跃,但并没有引起严重的肝损害。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又因其病毒复制活跃,还应经常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另一种是肝功异常的患者,这些患者不但传染性强,而且已有了

乙肝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

乙肝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 标 表面抗原(HBsAg)--———--——--—--—------—----—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 1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 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

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 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 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感谢聆听 4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 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大三阳"。 16种少见模式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乙肝五项指标 表面抗原(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

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 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 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 -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大三阳”。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乙肝患者的十种禁忌

乙肝患者的十种禁忌 以下资料由乙肝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817524804.html,提供,仅供参考! 任何一种疾病都会一些需要禁忌的事项,对乙肝患者来说以下介绍的十一种禁忌尤其重要: 1、忌吃某些鱼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而且吃鱼又往往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青花鱼这些鱼中含有一种叫廿碳五烯酸的不饱和有机酸,含量高达1~1.5%。鱼油中含量最丰富。 人体不能从其他自由脂肪酸中合成廿碳五烯酸,完全靠从食物中获得。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专家指出廿碳五烯酸的代谢产物之一是前列环素,它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肝硬化病人本来就有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和血小板数量少,一旦进食含廿碳五烯酸多的鱼,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就更低,很容易引起出血,而且难以止住。所以,有出血倾向的肝硬化病人,最好禁止吃上述这四种鱼。其他鱼类含廿碳五烯酸的含量要少得多,比如鲤鱼、比目鱼、真鲷钱。肝硬化病人若为了增加体内蛋白质以消除腹水,吃鲤鱼汤无妨。 2、忌食过多的蛋白质 肝硬化病人多吃一些蛋白质,不仅能提高血浆蛋白含量,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而且还可以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然而,如果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蛋白质总量超过了每天每公斤体重2~3.5克的限度,就会有副作用。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产生过多的氨,肝脏不能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最终结果是导致肝昏迷。如果已经发生过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前兆的病人,更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应超过0.5克。可见,对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忌酒和烟 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饮酒还会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缺乏。另外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尼古丁有收缩血管作用,造成肝脏供血减少,影响肝脏的营养,不利于肝病稳定。因此,肝硬化病人忌烟酒。 4、忌食糖过多 人们知道,肝炎病人要适当补弃一些糖。但肝硬化病人则不同,由于肝硬化时肝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肝脏将单糖合成糖原贮存和将一部分单糖转化为脂肪的功能已显著降低。此时,

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到底要不要治

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到底要不要治

(3)饮食不宜过饱,切忌暴饮暴食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病后肝细胞新陈代谢和修复时需要有营养和高质量的食物提供热能,但营养一定要适量平衡,饮食过量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必然加重胃,肠,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组织的负担,同时也加重大脑控制胃肠神经系统和食欲中枢的生理负荷.资料认为:经常饱餐,尤其晚餐过饱,且贪爱甜食,过咸食品者,因摄人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所需,不仅肝脏负担过重,还造成脂肪过剩,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硬化.常期饱餐加上习惯性便秘的肝病患者,更易诱发早期肝硬化.因为过剩的食物变成粪便后,在肠道中滞留时间延常,有害物质产生较多又未及时排泄而累积,被大肠重吸收后,常期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促使肝脏从量变到质变进而硬变.过剩的毒物还可透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当肝功能不良时,便成为促发肝性昏迷,肝脑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4)少吃油腻煎炸之品 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多吃油腻煎炸等高脂肪食物,可引起消化功能减弱,易致吸收不良性脂肪泻;此外,过剩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则形成脂肪肝,可致肝功能不良迁延不愈.如常期吃油腻煎炸之品,体重剧增,出现肥胖,多有气虚,瘀滞症状;加上煎炸断裂的脂肪链可产生致癌的化学物质,导致肝硬化,甚至向癌症过渡.因此,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应保持膳食以植物性食物或清淡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按中国人的特点仍以粮食为主.在晚餐时切忌多油,多肉,少吃花生米或高蛋白的火锅类食物. (5)禁食辛辣的食物 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应忌食辣椒,因为辣椒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肝炎病从本身就有消化道不适症状,所以不应食用. (6)应禁食放时间长的食物 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特别强调新鲜的原则,因为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有非常强的致癌作用,可引发肝癌.

肝功能正常病毒含量高怎么回事

肝功能正常病毒含量高怎么回事 平时对肝功能进行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肝功能正常,但是病毒含量比较高,一般情况下这属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目前并不需要任何的药物治疗,但是要定期进行肝功能的检查,要进行肝脏B超的检查,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调养,一定要戒烟戒酒,平时不能过度劳累,不能吃一些损害肝脏的药物。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跟患者唯一不同的就是自身肝脏有没受乙 肝病毒的侵害,肝功正常与否。凡是跟乙肝沾上边的人,都有传 染性,不同的只要传染性的高低不同而已。而传染性的高低却是以病毒复制量的高低决定的,并不是由是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之分决定的。另外,乙肝大三阳病毒携带者跟乙肝大三阳病患者都是的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病毒量高,传染性高的。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中,所以其传播途径是血液,母婴,性交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不需要治疗的问题,全国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肝病信息总部沈启明教授认为,首

肝功能、乙肝六项

项目缩写正常值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意义(偏高的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0~40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是肝脏受到损害造成的,如患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谷草转氨酶AST0~40肝功能检查中谷草转氨酶升高意味着肝脏损害严重; 谷草/谷丙AST/ALT0.80~1.5谷草/谷丙比值高说明肝存在实质的损害; 谷氨酰转移酶GGP7~32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除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 碱性磷酸酯ALP53~128常见于骨病、肝病; 总胆红素TBILI 5.1~19.0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引起胆红素偏高; 直接胆红素DBILI0.1~5.1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症; 间接胆红素IBILI 5.0~12.0衰老虹吸高被破坏后传声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 总蛋白TB60~80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呕吐、大量出汗; 白蛋白ALB35~55主要是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

球蛋白 GLB15.0~35.0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 在病毒抗原(敌人)时,球蛋白就会升高;白球比ALB/GLB 1.00~2.00 白球比值偏低、倒置,可能有慢性肝实质 性损害,预后较差; 总胆固醇CHOL 3.35~6.45 鉴于高脂血症、动脉粥硬化、糖尿病、肾 病综合症、胆总管阻塞、高血压; 甘油三酯TRIG0.48~1.17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肝功能严重低下; 表面抗原 (HBsAg) 表面抗体 (抗HBs) e抗原 (HBeAg) e抗体 (抗HBe) 核心抗体 (抗HBc) 结果意义----- 过去和现在均未感染 hbv; ----+ 曾感染hbv,急性感染 恢复期; ---++ 过去和现在均已感染 hbv; -+--- 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 既往感染;假阳性; -+-++ 长期接触乙肝患者造 成感染处于恢复阶段,

(整理)保肝及恢复肝功能的药物.

保肝及恢复肝功能的药物 目前的保肝及恢复肝功能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 1.维生素类,如施尔康等。 2.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如肝太乐、还原型谷胱甘肽(TAD)等。 3.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 等。 4.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各种氨基酸制剂、血浆等。 5.促进胆红素代谢与排泄的药物,俗称降黄药物,如门冬氨酸钾镁、保胆健素、茵栀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苦黄注射液等。 6.抗纤维化药物,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7.降酶药物,如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等),山豆根制剂(肝炎灵注射液),甘草制剂(甘草甜素、强力宁、甘力欣等),水飞蓟制剂,齐墩果酸知己等。 8.免疫增强药物,如胸腺素(肽)、白细胞介素-2、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左旋咪唑等。另一种方法是熄灭锅底下燃烧的柴火,即“釜底抽薪”法,这是治疗乙肝的根本方法。其目的是彻底清除盘踞在体内的乙肝病毒,使其无法复制和捣乱破坏。与“扬汤止沸”法相比,这种疗法难度大,任务重,目前尚有不少难题有待攻克。经过长期的努力研究,目前我国已生产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药物,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可称得上初见成效。这些药物可使乙肝病毒的主要检验指标,如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转阴率达3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已达到了暂时反应和部分反应水平,尚未达到完全反应水平。目前较为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1.干扰素类,如重组a-2a干扰素、a

-1b干扰素、a-2b干扰素等。2.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拉咪呋啶、无环鸟苷等。3.阿糖腺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类。4.干扰素诱导药物。另外,基因疗法、导向疗法等尚处在研究阶段。就目前的乙肝治疗情况来看,“扬汤止沸”法仍占主导地位。一是因为它收效较快,立竿见影,用药适当时,升高的转氨酶或胆红素可迅速下降。二是相对来说,这些对症疗法花钱少,病人易于承受。三是目前“釜底抽薪”式的抗病毒治疗不仅药物价格昂贵,疗效也不显著。但我们还是主张采取“扬汤止沸”法和“釜底抽薪”法双管齐下的综合治疗,以便收到较好的疗效。 治乙肝别一味求“转阴” 各种乙肝的所谓转阴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中最复杂、疗效最不明显、最易导致治疗紊乱的一个环节。科学地说,最有可能转阴的肝炎病毒指标是e抗原(HBeAg,“大三阳”中的第二项)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表示病毒复制程度的指标)。HBsAg(“大三阳”中的第一项)的转阴可能性不大,HBcAb(“大三阳”中的第三项)几乎不可能转阴,即便是转阴了,仍需观察转阴是一过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一过性的往往是暂时的,一停药又转阳),是属血清转阴还是变异转阴,若属变异转阴则更不好。因为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受到免疫及药物的作用时,其基因在编码时易出现误差而产生病毒变异,变异的结果是病毒增殖失去免疫控制,这是造成远期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乙肝的治疗不应一味追求转阴,治疗的目标应重点放在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如慢性化、纤维化、癌变)上。乙肝不一定变肝癌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一亿多,其中病毒检测指标可自然转阴达到自愈的人占8%~10%。80%左右的人会维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