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景观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以城市景观为主体,通过对城市景观要素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对城市景观空间进行有序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活动。

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划的初期阶段、规划的逐渐成熟阶段和规划的细致化阶段。

规划的初期阶段城市景观规划的初期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城市规划开始不仅仅注重经济增长和功能分配,而是开始关注城市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开始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城市景观规划主要注重城市文化、人文因素,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提高城市品质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和方案。

规划的逐渐成熟阶段90年代初期,城市景观规划逐渐成熟。

城市景观规划的观念更加全面、深入,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在这个时期,城市景观规划主要围绕城市的形态、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态、交通等方面展开。

同时,城市景观规划也在实践中日益重视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

城市规划的日趋完善使城市景观规划也更好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规划的细致化阶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城市景观规划已进入了一个细致化的阶段。

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的实际需求、城市建设的速度和区域发展趋势紧密相关。

在这个时期,城市景观规划主要关注城市的细节规划,特别是微观环境的改善、景观养护方面的研究。

城市景观规划的细致化阶段对城市本身建设及其周边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景观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也已经越来越向微观环境的改善、景观养护等方向转变。

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城市景观规划的作用,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景观规划有哪些发展历程?-工程

景观规划有哪些发展历程?-工程

景观规划有哪些发展历程?-工程
景观规划有哪些发展历程?
景观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其发展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模型,从景观分化到景观综合,从局部分析到整体优化,从传统美学到生态美学,从常规方法到现代化技术的过程,在景观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用前景广阔,
工程
《景观规划有哪些发展历程?》(https://www.)。

在国内,景观规划起步于20世纪末,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视为同义,也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也常将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同。

景观专业发展历程总结

景观专业发展历程总结

景观专业发展历程总结
景观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景观设计起源于古代园林艺术,起初主要以宫廷园林和寺庙园林为代表。

在此阶段,景观设计主要依靠个体的审美和经验进行设计,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2. 现代化阶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建筑业的发展,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专业化的学科。

在20世纪以后,景观设计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引入了更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

3. 学科建立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景观设计逐渐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始在大学中开设相关专业。

学科的建立促进了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并且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同时,景观设计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4. 融合发展阶段:近年来,景观设计越来越多地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景观设计成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5. 国际交流与学术研究阶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景观设计越来越多地与国际接轨。

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了景观设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景观专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个体经验到科学理论的转变,从单一设计到跨学科融合的发展,从国内独立发展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景观设计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景观分析
确定景观规划 的基本方针和 目标
具体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各个地区的未来 空间面貌进行的具体预测表现
4、城市景观发展概述
区域或城市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 因素 区域或城市当地的社会风俗以及经 济、政治、文化等人文因素
对城市景观的形成与塑 造有着极大的影响
古代城市景观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农业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英国韦林花园城:现实中的理想城市
工业城市:20世纪初期,法国建筑师戛涅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重新组织空间结 构,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设想,其理论思想突出之处在于,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概念, 对此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启示性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镇:二战后修建,富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
现代城市: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以超高建筑来降低建筑物的密度,及采用 立体交通体系,从而扩大城市绿地系统,形成自然优美的生活环境。
菲莱岛,埃及尼罗河中 的小岛。位于阿斯旺 以南15公里,位于埃 及亚斯文省第一瀑布 和老亚斯文高坝上游, 在亚斯文城西南偏南 11公里处.
古希腊的城市景观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景观是一种与自然联系并以“神性”为中心的独特 的场所形态。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 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
古罗马的城市景观 古罗马的城市景观源于古希腊,但与古希腊的城市景观相比,罗马城 的城市景观有了一定意义上的从城市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的设计理念, 并设置了中环广场,使城市景观进入了规划设计的范畴。 与此同时,在古罗马还出现了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哈德良别墅
哈德良别墅(Hadrian'Villa)是古罗马的 大型皇家花园,它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哈 德良为自己营造的一座人间伊甸园。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景观 自由成为当时城市景观的主要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代园林景观的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并创设性的提出了园林景观的创新理念。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再从狭窄的角度上讲园林景观,虽然现在的园林景观的发展与老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我们在秉承历史赋予园林景观设计责任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剖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1.现代园林景观的概念所谓的园林就是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

景观则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构筑物构成的多种形态,它是时间与生命体在土地上存在的痕迹。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

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景观(如高山、草原、沼泽、雨林等),人文景观包含范围比较广泛,如人类的栖居地、生态系统、历史古迹等。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从无间断,这便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相融合的现象。

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

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

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

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成家养,热门可以在囿中打猎。

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

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

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关注的园林景观。

2.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2.1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2.1.1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

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1.1.3 原始人居住地的特点•有安全的水源和固定的食物来源•有明显的地标•空间尺度易于识别和感知•具备适宜居住和种植的小气候1.2 村庄的产生•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形态:周围是围墙和壕沟,边缘为田野和园圃,村内有人工饲养的家禽家畜•主要表现:开始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驯化野兽,实现自给自足1.3 村庄向城市的转化:“国”者“城”也阶级和国家的出现2.中国传统的景观意识•中国传统园林美学•中国的风水理论•中国传统城市景观2.1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圃-囿-园-林•基本成分:1、软质景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等,常为自然的东西;2、硬质景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等,通常为人造的产物。

•基本原理:意在景先(立意在前,布局在后)物境、情境、意境三者相结合•中国四大名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都遵循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三大基本原则。

2.2.2“风水”理论的相关术语•“气” 察砂观水 点穴吉祥地取向 罗盘 风水学说在中国古代的意义1、表达了传统先民对自然的尊重2、进一步表达了先民的朴素自然观3、表达了古代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分析•当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的演变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商代,3.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3.1 古埃及的景观设计•园艺技术发展较早:棕榈、无花果、葡萄、芦苇等等;•房屋:多为低矮的平顶屋,富人住宅建有庭院;•巨大的人类景观构筑物:金字塔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之一、 3.3 古希腊的景观•爱琴海文化克里特迈西尼雅典卫城3.4古罗马的景观古罗马的建筑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伊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建筑师与建筑著作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总结了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内容,同时提到了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地形、朝向、光照、风向、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并且谈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景观规划_概念_起源与发展

景观规划_概念_起源与发展

景观规划:概念、起源与发展3张惠远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摘要】 对目前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领域中所存在的关于景观概念的多种不同解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景观与土地、环境和风景等经常引起混乱的概念术语也做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景观规划的概念内涵和它所基于的景观概念,并通过对景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将景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归纳为3个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的起源阶段;50、60年代景观规划领域的形成阶段和70年代以后的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学融合发展阶段.关键词 景观 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Landscape planning :concept ,origin and development.Zhang Huiyuan (Depart ment of Geography ,Peking U niver 2sity ,Beijing 100871).2Chin.J.A ppl.Ecol.,1999,10(3):373~378.The various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referred in the fields of geography and landscape ecology are an 2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sca pe and land ,environment and scenery are also distinguished.Based on the studies above ,thispaper discussed the implication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which it is based on.Moreover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of landscape planning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which are the periods of originating in the mid 2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shaping in 1950s 260s and developing accompanying with landscape ecology since 1970s ,res pectively.K ey w 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71006). 1998-02-24收稿,1998-05-29接受.1 引 言 景观规划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21].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且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LANDEP )[18,24]. 景观规划不但与人类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直接相关,同时又要基于人们对景观形成的自然过程和作用规律的深刻理解.因此,景观规划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领域,是连接地质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以及社会、经济和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桥梁. 景观规划近几年在国内刚刚开始起步,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景观的生态规划视为同义[3,6],也常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另外,由于目标和内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容易发生混淆.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景观规划的概念、来源及其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加深和推动国内学术界对景观规划的认识和景观规划在国内的发展. 景观规划是以景观为对象的规划活动,而对于景观,不同学科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甚至在同一学科中(如地理学)也长期存在着不同解释的争议.同时,由于景观概念的不确定性,也经常导致其与“风景”、“土地”、“环境”等词意相混淆.这些不同景观理解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形成这些差异?景观规划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景观理解?这些也是本文关心并试图给予回答的问题.2 关于景观 1)景观的原义:景观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7,29].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做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29].17世纪以后到18世纪,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他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对人为建筑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整体景象景观进行设计、建造和评价[10,21].这时的景观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的任何地表形态,常用风景、风光、景色、景象等术语描述.这种针对美学风景的景观理解是后来学术概念的来源.从景观原意中可以看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空间界限,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 2)地理学中的景观概念: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6月 第10卷 第3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1999,10(3)∶373~378的创始人洪堡德(A.Von.,Humboldt )将景观概念首次引入地理学[7,9],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涵义.这里的景观在强调景观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景观的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这个整体空间典型地重复在地表的一定地带内[9,11].随着景观概念在地理学中的不断深化,地理学界(主要是前苏联地理学界)主要形成了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两种对景观的理解.类型方向把景观抽象为类似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的一般概念,可用于任何等级的分类单位,如林中旷地景观、科拉半岛景观、大陆架景观等,并基于此将整个地球表面称作景观壳[12].区域方向则把景观理解为一定分类等级的单位,如区或区的一部分,它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方面都是同质的,并且是由地方性地理系统的复杂综合体在其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区域组合[11]. 3)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自本世纪30年代C.Troll 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Troll 认为景观代表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并表示一个区域整体,同时他也认为景观作为地球表面的实体存在[8,10],对景观的生态学理解也存在于地理学界.如植物地理学家B.N.苏卡乔夫(1941,1949)就侧重景观内部的生态联系,认为景观是生物地理群落(景观单元)的地域综合体[10].美国学者R.T.T.Forman 和法国学者M.G odron (1986)进一步将景观定义为由相互作用的镶嵌体(生态系统)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16].后来,Forman (1995)进一步将其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17].1)肖笃宁、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未刊稿). 总之,景观的最初含义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和文化价值,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将其进一步拓展,以“地域综合体”的理解作为它们共同的概念基础.但地理学主要关注景观的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并由此形成了没有空间尺度限制的类型学派理解和代表发生上最具一致性的某个地域(或地段)的区域学派理解.而以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间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景观生态学,则视景观为地方(Local )尺度上、具有空间可量测性的异质性空间单元,同时也接受地理学中景观的类型涵义(如城镇景观、农业景观)[8,10,16].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地理学还是景观生态学,都在深化景观概念的同时,逐渐忽视了景观原义中的景观的视觉特性.不过近年来,鉴于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和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领域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已得到重视.我国景观生态学者肖笃宁为此提出了新的景观概念1),即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且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对于景观,除了以上其自身含义的不确定以外,还常与如下两个概念术语发生混淆,即“土地”和“环境”,并由此出现景观规划与土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规划等互相代用的现象,本文试就此略作讨论. 1)景观与土地:尽管都有“地域综合体”的含义,“景观(Landscape )”与“土地(Land )”却仍存在根本的区别.景观一词在英文和德文中的原义是指“一片土地”[29],即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二者不仅有着外延上的从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土地概念侧重于其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土地的经济价值等[5],而景观概念则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14],景观具有更大的内涵.另外,现代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既是对传统景观概念的突破,也是其与以均质性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2)景观与环境: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它们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而景观则指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实体部分[13],二者不可混淆.尽管地理学中有学者将作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景观与自然地理环境等同起来[4],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景观既不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全部,也不是它们简单相加而组成的整体,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阶段性产物.3 景观规划的概念内涵 景观规划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26].它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并且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29].最初的景观规划只是服务于园林设计与建筑的一个环节,关注的是某一片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等活动密切相关的区域内各种土地的利用方式、空间布局、不同风格建筑的搭配以及区域整体和局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473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卷和美学效果等[18].这种注重实效的目的,为景观规划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也使得它所基于的“景观”理解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接受.这里的景观,虽也泛指构成环境的实体部分,但主要强调其中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使其能直接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需要[21].基于此,可将所有造成景观形式或组分发生改变的规划设计活动都可称之为景观规划活动,如城镇建设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都可纳入景观规划的概念范畴[22].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景观规划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文明时代为农业及其它社会需求服务的有目的的土地分配和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 但作为学术术语的景观规划还是20世纪以来才开始出现,并以60年代为主要起点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它与以往单目标的规划设计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它将景观作为“资源”并从“整体”上看待,并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14].它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景观的“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同时,景观规划中的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以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息条件[20].景观规划的直接来源和服务目的之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但二者又有根本不同.其区别在于景观规划将景观的资源与环境属性作为景观开发利用的首要考虑因素[15].景观规划与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从现代景观生态学中对景观的分类[9]来看,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只是景观规划的一个研究和应用领域. 在过去的景观规划研究中,图层叠置是其采用的主要方法,用来为将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识别适宜的和非适宜位置.Ian McHarg(1969)特别强调这种途径.现在,GIS的广泛应用已使这种途径非常普遍.但景观生态学基于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等方面的考虑,引起对这种途径结果的重新反思,从而导致以景观生态学作为方法指导的景观生态规划的出现,并作为景观规划一个主要分支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同时,也使景观规划中景观的概念逐渐趋于景观生态的理解.目前景观生态规划还正处于发展之中,与传统规划方法和过程的对比仍很缺乏;案例研究远不够规模;其它领域如系统管理、交通和工程等都是刚刚开始接受这一概念. 空间尺度的考虑无论在景观的概念还是在景观规划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景观规划来说,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生产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景观内部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的规划.但一个完整的景观规划不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实体单元如立地的性状与功能的研究,还包括基于区域尺度对不同景观类型单元间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和规划.4 景观规划的起源 在基本明确了景观规划及景观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着力探讨景观规划发展及由来的历史渊源.通过参阅大量有关文献,这里将景观规划的起源分为两个阶段:思想的萌芽阶段和概念形成阶段.4.1 思想的萌芽 景观规划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其思想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转变,是早期自然保护主义思想的产物.18世纪的大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肆无忌惮地发挥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并陶醉于其中.这时的规划设计者们所考虑的只是如何从自然景观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如何将景观改造得更美观等[2].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危机的加重,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思想家们如Robert Owen、Le Corbusier、Paolo Soleri等首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认为“对聚居地整体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才是解决城市膨胀所带来问题的有效途径”[27].英国建筑师Ebenezer Howard(1890)针对解决工业化城市问题的“花园城市”建设更是一种现代景观规划思想的早期萌芽.他认为新建的聚居地都应以较小规模的形式分布在与现在的城区相隔离的郊区,它们与城市之间通过保持乡村风貌的“绿色廊道”相连接[15].可见Ebenezer Howard的愿望在于既要容纳城市扩张造成的土地需求,又要力图保持景观的自然状态,与现代景观规划的思想基本一致.4.2 概念的形成 比较明确的景观规划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景观建筑学领域.现代景观建筑学之父———Frederick Law Olmsted基于纽约城中心公园的设计,于1858年首先提出“景观建筑师”一词.同时,他作为自然保护主义的积极倡导者,注重将景观保护思想纳入规划与设计之中,并在1865年促成第一个仅作为公众观赏和游乐的风景景观加利弗尼亚Y osemite 峡谷保护区的建立.Olmsted将自己所主要从事的城市绿地设计,以及城市及其交通网格局、大学校园、私人庄园等的规划与设计通称为“景观建筑”.在Olmst25733期 张惠远:景观规划:概念、起源与发展 ed、Horace Cleveland以及Charles Eliot等人的影响下, 1901年,哈佛大学开始出现景观建筑学科.1907年,景观规划的早期分支城市规划由景观建筑派生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之后,景观建筑学一直活跃于很广阔的领域,包括在一些大尺度的规划与设计项目,如大型开发区和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以及一些较小尺度如工厂、道路的选址和场地规划中担当重要角色[21],为包含景观规划在内的景观建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景观建筑进一步将领域扩大到废弃土地的重建、区域和城市景观的分析和规划,以及房屋、校园和大型工矿企业的建筑规划等领域并形成了由景观规划和评价、立地(或场地)规划、景观设计三方面组成的完整的景观建筑学科体系[21,27].由此,景观规划作为景观建筑中服务于建筑设计的一个子学科正式形成. 景观规划的形成并不仅限于景观建筑领域,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及测绘学等都对人类理解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些颇有影响的景观规划的理论学家.Sir Patrick G eddes(1854~1932),苏格兰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就是现代景观规划以及生态规划的著名先驱之一.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对景观调查技术的发展更新和对自然资源分类系统的建议,他的规划理论建立在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恢复地球景观及其资源的“地生态技术”上[15,28].美国森林学家Benton Mackaye也是最早提出景观规划概念的学者之一.他最早提出采用“生态系统”的方法规划现代大都市区域.基于对整体景观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他确定了一些应被保护起来的土地类型,包括地形分水岭、陡坡、峡谷、河漫滩、沼泽、湖泊以及滨海地区,作为一种自然“堤坝”将有助于控制城市化的泛滥[15].5 景观规划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是景观规划的主要发展时期,我们以70年代初美国《景观规划》的创刊为标志将其发展过程划分成两个阶段,即50、60年代以景观规划概念的进一步明确,以及与生态学思想的逐步结合为标志的形成阶段;70年代后以景观生态学和景观规划的融合并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为标志的发展阶段.5.1 50、60年代的形成阶段 景观建筑学是景观规划产生和形成的学科基础,同时也是景观规划发展成长的主要领域.John Orms2 bee Simonds是这一领域促成景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先驱者之一.在他1961年的著作“景观建筑学:人类自然环境的建造(Landscape Architecture:the Shaping of Man’s Natural Environment)”中,Simonds强调对人类天性的认识和理解,提出对景观进行规划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类创造一个理想的和持续的生活、发展环境,但实现此目的,必须从比以往只关注建筑地段内部及周围的工程条件和建筑文化风格更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考虑[27],并基于这些思想详细勾绘出了景观规划的全过程.在这一时期关于景观规划的众多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在60年代系统地提出并逐渐完善了景观规划的概念体系[20,26].Hack2 ett、Benthem、Crowe等当时著名的景观建筑师和规划师都是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IUCN于1969出版的“景观规划:针对过分拥挤世界的对策(Landscape Planning:a Policy for an Overcrowded World)”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景观规划发展的总结,并从此将景观规划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另一显著特征就是生态规划思想的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思想在景观水平上逐渐走向结合.生态规划的思想早在19世纪自然保护主义形成时期便已产生,并在G eorge Perkins Marsh、John Wesley Powell、Patrick G eddes以及Olmsted等早期景观建筑师们的工作中得以体现.虽然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规划,但以建立人类需求与自然界有限资源持续平衡为目标的自然保护无论从其表现方式还是内容上都是现代生态规划思想的反映[28].Benton Mackaye(1940)首先促成了生态学与区域规划的融合,提出“区域规划本身就是一门生态学”,确切地说是“一门人类生态学”[28].之后,Mumford、Leopold以及Odum家族使生态学思想进一步与规划相结合.McHarg(1969)将生态学思想应用于区域及景观规划的大量实践是这一时期生态规划发展的一个完整总结[23].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生态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或代表人类一种对自然所持的态度,而并没有直接地参与到景观的规划中去.如Hackett(1971)就曾对景观规划中生态学的应用状况做过这样的总结:“在针对景观这样大面积地区的规划领域,日益注重对生态学基础的需要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实.但接受生态学原则是一回事,而将其付于实践又是一回事”[30].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和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规划之间缺少联结的共同点,而以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及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变化为主的景观生态学的出现673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卷则弥补了生态学的这一缺陷,并从而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5.2 7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 7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遥感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人类管理和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景观规划还是景观生态学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二者的结合更使生态学思想和方法在规划领域开始真正得以贯彻. 在IUCN50、60年代景观规划理论探讨与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以1971年Hackett在其“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导言(Landscape Planning: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中对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为开端,景观规划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1973年,第一个以景观规划为主题的国际性刊物《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Land Use and Landscape Planning)正式创刊,明确地提出其为土地利用服务的规划目标,即为景观单元立地(site)设计最优土地利用方式或为某种特定利用方式选取最适宜的立地.第二年,该刊更名为《景观规划》,为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更为避免与已建立起较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已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城市规划相冲突,《景观规划》将“除城市用地之外的土地利用”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其研究对象[26].12年之后,即1986年,随《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杂志合并而成《景观与城市规划》(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景观规划研究对象的上述界定得以取消. 在7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也开始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同,并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同时,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对于景观规划的生态学要求变得更为迫切,而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正为此提供了可能.二者的日益融合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导致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出现.提出第一个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是Haber等(1972,1979)基于Odum(1969)的“分室模型”(Com2 partment Model)所提出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DL U)[18,24].1986年,他们将其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景观的生态规划方法,按如下5个步骤展开:①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调查;②景观空间格局的描述分析;③基于景观单元的景观敏感性评价;④景观单元的空间关联度分析;⑤景观敏感度格局研究等.但这一方法注重自然因素和条件的分析,而对社会经济的需求缺乏考虑[24].针对此,Ruzicka和Miklos (1988,1990),在总结了已有的规划方法和模型之后,提出他们的一套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LAN2 DEP),包括综合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景观组成要素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景观样地的生态评价和优化的土地利用建议等几方面内容[25].景观生态规划强调对景观的优化利用应与其生态条件相适应、相协调,并在维持景观生态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其最终目的是要提出消除由工业生产、原材料开发、交通、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对景观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提出社会限制和需求与景观的环境、生态相协调的、具有最佳经济功能的景观组织方案;建立保证景观稳定发展的要素网络体系等[24]. 80年代以来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发展时期,在此之前的景观生态在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于景观垂直方向的生态调查和关系研究,即利用图件的方式表达景观的多种属性如地貌、地质、水文、植被、动物种类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并以此确定景观单元的功能分区[19,23,32].这种调查为景观规划提供一系列原则和依据,如梯度、自然平衡和生态功能等,但景观要素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关系很少能得以考虑.80年代后,景观水平的生态规划研究更关注于自然过程和景观格局中的水平运动和流的关系如营养流、水循环和物种运动等,开始从静态格局的研究开始转向动态研究,尤其对生态过渡带和边缘效应,以及碎裂化的研究更为关注[31].这些理论研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将会产生许多更深更广的问题要求景观生态学去研究.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的问题.为增强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并达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景观规划中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综合考虑景观中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作用和空间关系.这种综合性的要求为将景观建设成既美观又能保持生态上的健康发展和达到满足社会所需求的生产力等多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30].现今,这种多目标的规划途径仍在探讨和逐步完善之中.致 谢 本文承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俞孔坚教授的指导,在此深表谢意.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林文琪同学的多次讨论使作者受益很多,本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导师蔡运龙教授,以及王仰麟博士、赵昕奕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 邓绶林、刘文彰.1994.地学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479.2 艾定增.1995.景观园林新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8.3 孙永斌等.1991.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透视.见:肖笃宁主编.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8~73.4 刘南威、郭有立.1997.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7733期 张惠远:景观规划:概念、起源与发展 。

我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原因及发展历程论述

我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原因及发展历程论述

规划 设 计 , 但 整 体上 缺乏 系 统 体 系 和行 业 标 准 , 常常 掺 杂 在 其它 的 内容 中。 总体来 说 , 此 时 的旅 游 景观 规划 设 计是 处 于

个 没有 体 系标 准 , 多学 科 自发 进行 的初 级 阶段 。 规 划从 业 者 和 相 关设 计 师们 开 始 尝 试 将旅 游规 划 和 景
待 外宾 赚 取外 汇 转 为现 在 的拉 动 内需 创 造 和谐 社会 ; 从 原 来 的经 济单 体 变为 现 在 的支 柱产 业 , 无 不 证 明旅 游业 目前地 位 的重要 。正是 在 这种 情 况下 , 旅 游景 观 规划 设 计得 到 了 良好 发展 机 遇 , 从 诞 生到 现在 一 步一 步 良性 的发展 着 。( 2 ) 从 目前 的旅 游 项 目开 发 建 设 实 例 来 看 ,通 常 的程 序 是 :总 体 规
企业 , 对 于 旅游 产 业 都 愈 发重 视 ,所 扮 演 的角 色也 已发 生 了彻 底转 变 , 从 原来 的接
在 这 个 阶段 , 旅 游 景 观规 划设 计 成为 大量 旅 游 景 区或 旅 游 产 品解 决 增 添项 目内容 , 提升 品质 等 级等 方 面 的主要 手 段
2 . 2 第二 阶段 : 发 展 融合 , 整 合 的进 阶阶段 ( 1 9 9 0 - 2 0 0 0 )
1 中国旅 游景 观规 划 设计产 生 原 因
在 中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的原因可归咎 为 2 点:
( 1 ) 改革 开 放后 , 中国旅 游 产业 的 迅猛 发 展 , 异 军 突起 。根据 最新 2 0 1 4 年《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统计 公 报 》 [ 的 资 料数 据 显示 : 2 0 1 3 年, 国 内游 客 3 2 . 6 亿人 次 , 比上 年 增 长 1 0 . 3 %; 国 内旅 游 收入 2 6 2 7 6 亿元 , 同 比增 长 1 5 . 7 %; 国际旅 游 外 汇收 入 5 1 7 亿 美元 , 同 比增 长 3 . 3 %, 在入 境游 客 中 , 过夜游客 5 5 6 9 万人 次 。 国 内居 民 出境 9 8 1 9万人 次 , 同比增 长 1 8 . 0 %。 其 中因

景观规划设计的历史起源

景观规划设计的历史起源

景观规划设计的历史起源
景观规划设计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为城市和宫殿设计花园和公共空间。

这些设计经常包括各种景观元素,如水池、喷泉、雕塑和园艺植物。

这些景观设计不仅用于美化城市和宫殿,还用于创造一个愉悦的环境,提供休闲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在中国,古代帝王也注重景观规划设计。

以秦始皇帝陵和明清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古代帝王陵园和宫殿园林,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

这些园林设计注重山水融合、建筑布局和植物搭配,通过运用不同的景观元素和布局手法,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融而为一,创造出意境独特的园林空间。

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学科。

18世纪末
和19世纪初的欧洲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的浪潮,使得城市
规模迅速扩大。

这导致了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促使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兴起。

在美国,弗雷德里克·劳·奥尔姆
斯特德、弗雷德里克·劳·奥尔姆斯特德和道恩·劳邦等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景观规划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注重创造可持续的城市环境,结合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通过布局和设计手法来创造具有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同时,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也被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创新的可能性。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营造出功能美观且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外环境。

它涉及到对地形、植被、水文、道路、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规划和设计。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历史发展1. 古代景观设计古代景观设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文明,他们在河流旁边建造了花园、公园和神庙,以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景观元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庄园和公共花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景观设计。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观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景观设计开始与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

著名的花园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以及韦尔萨尔花园的设计,标志着现代景观设计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数学和几何学的应用也大大影响了景观设计的发展。

3. 现代景观设计20世纪的现代景观设计,主张将场地规划与自然资源保护相结合。

以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为代表的设计师,强调景观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性。

同时,景观设计开始与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联系紧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未来趋势1. 环境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规划植被、水资源和交通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建材,以减少对地球的负担,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景观设计也将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

例如,智能灯光系统和智能喷泉等技术的应用,将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妙的夜景。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前进行真实感受,提高设计效果。

3. 文化与社区参与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与当地文化和社区的融合。

设计师将更多地倾听居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通过与居民的互动,能够创造出更加具有共鸣和包容性的设计,为社区带来更多的福祉。

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将更加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汇报人:目录•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应用实践目录•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论与展望01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初的园林大多为自然式,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殷商时期就有园林的雏形,如商代殷墟的“囿”,是利用自然地形加以改造而成的园林。

古埃及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古希腊和古罗马则发展了雕塑喷泉等园林形式。

起源与初步发展0102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则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注重意境和人文内涵。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古典园林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西方国家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多种园林风格,如英国的自然式园林、美国的中央公园等。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的提高,现代园林开始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西方国家出现了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城市绿地和景观的需求逐渐增加,出现了如上海世博园等大型公共绿地。

02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动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性的机制,揭示生态系统在不同干扰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为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提供重要指导。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原理、保护方法和管理策略,在风景园林生态规划中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理论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其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揭示景观变化的内在机制,为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景观的生态功能分区方法,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征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分区,为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提供分区划分的理论指导。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文化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文化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文化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设计和规划,利用自然和人工环境元素来塑造城市、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形象与特征。

它既是对现有环境的改造,也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诠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演化。

1. 古代景观设计在古代,人们将景观设计与宗教、战争、政治等紧密关联。

希腊城邦的公共广场和罗马城市的庭院都是古代景观设计的典型例子。

当时的景观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建筑、雕塑、水景等元素来创造出有序、美观的空间。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观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中心。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将其复兴。

通过对古典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帕拉铎式花园在此时诞生。

这些花园以对称、平衡与比例感为特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景观设计的标志。

3. 英式花园的兴起18世纪,英国成为了景观设计的新中心。

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

英式花园追求自然、随意、流动的美感,注重景点的过渡和连贯,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英国的肯尼尔沃斯花园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

4. 现代景观设计的革新20世纪,景观设计开始与社会、政治、环境等问题相结合。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

现代景观设计强调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参与等要素。

为了创造更具可持续性的环境,景观设计师开始使用自然材料、降低用水量、考虑风景的完整性,并通过社区参与促进人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

5. 当代景观设计现在,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因素,以创造宜人且可持续的空间。

当代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结: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期都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发展。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

原因分析
技术手段落后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现有的风 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难以实现全
面、动态和量化分析。
学科交叉不足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涉及到多个学 科领域,但现有研究往往只关注 某一学科领域,缺乏跨学科的交
流和合作。
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的重视 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和资金投入。
经验总结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风景园林生态规划 方法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 研究和应用给予支持,鼓 励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
规范行业标准
政府应推动制定风景园林 生态规划行业的规范和标 准,促进该领域的规范化 发展。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研究展望
全球气候变化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01
培养具备风景园林生态规划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推动该领域持
续发展的关键。
完善教育体系
02
加强高等院校在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面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
质量和培养水平。
实践经验积累
03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
升其专业技能。
强化政策引导
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02
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方法的主要 类别
生态保护型
01
02
03
04
尊重自然,保护原生态
强化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 服务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人类活 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 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生态修复型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未来1.概述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旨在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户外环境。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古代景观设计在古代,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皇家花园和宗教建筑周围的庭院中。

尤其在中国和波斯,人们将自然元素与建筑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景观。

古罗马人也以其精湛的雕塑艺术和水景设计而闻名,如巴伦西亚花园和维拉·德·埃斯特尔斯。

3.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观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人们开始重视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如维拉·迪·德斯,强调对几何形态的追求,以及对对称和比例的重视。

同时,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对景观设计的精细考量而著名。

4.现代景观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景观设计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领域。

公园和广场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如纽约中央公园和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现代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与城市的融合。

5.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未来的景观设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师将更加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包括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以及自然通风等创新设计。

- 社区参与: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以创造更加宜人的社区空间。

- 科技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预览和体验设计方案。

- 自然恢复:景观设计师将更加关注生态恢复,通过引入原生植物和保护野生动物来重建生态系统。

6.结论景观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皇家花园到现代的城市公园,它对社会和人类福祉的贡献不可忽视。

在未来,景观设计将继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美丽环境的需求,并积极应对环境挑战的变化。

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景观设计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发挥其最大潜力。

浅析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摘要: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解与研究,大都认为景观设计指的是对户外环境的设计,是解决人地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策划活动,这样的解释比较概括地解释了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涵意,但似乎还不够准确,如何定义景观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一直争论的讨论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景观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在达到满足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的同时,满足经济功能、社会需要的要求。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性一、景观设计的产生景观设计的产生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地过程。

景观设计的产生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发展、融合和进一步分工的结果。

景观设计专业在国外设置的比较早,因此论述其产生主要从国外的发展情况谈起。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

基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办法。

主要的代表观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观点和文章开始提出、发表。

在人们对城市问题提出各种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后,大体一致认同的观点是,在城市中布置一定面积和形式的绿地。

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十大类之一。

城市绿地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公园、街头绿地、生产绿地、防护林、城市广场绿地等。

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同时又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的造景元素。

二、国内外景观设计发展国外景观设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景观设计的发展。

从景观设计的诞生到近代景观设计的出现,其间经历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过渡。

景观设计也从最初的极度追求物质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注重生态和自然。

第二章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休寺禅院
高野山金刚峰寺蟠龙庭
禅院式枯山水方丈庭园
室町时代(1338—1573)到桃山时代(1573— 1600),日本茶庭逐渐遍及各地,成为一种新式园 林,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流派。此时又出一本《嵯峨 流庭古法秘传》,书中有“地割法”、“庭坪地形 取图”等内容,枯山水式庭园以京都龙安寺方丈南 庭、大仙院方丈北东庭最为著名,寺园内以白沙和 拳石象征海洋波涛和岛屿。
2、日本中期的寺园、枯山水及茶庭
(1)12~13世纪,特别重视佛教的作用,此时 从中国宋朝传人的禅宗思想更受欢迎,所以大兴 寺院庭造之风盛极一时。中国宋代饮茶风气传人 日本以后,在日本形成茶道。茶道和禅宗净土结 合之后更带有一种神秘色彩,根据茶道净土的环 境要求,造庭形式出现了茶庭的创作。
日本茶庭
(一)日本园林
1、日本古代宫苑 (1)在3—4世纪时,孝照天皇建有掖上池心宫,崇神 天皇建有矶城瑞篱宫,乐仁天皇建有缠向珠城宫,及正 天皇建有紫篱宫,武烈天皇建有泊濑列城宫,这些宫苑 外围开壕沟或筑土城环绕周边,只留可供进出的桥或门。 内中有列植的灌木和用植物材料编制的墙篱,宫苑里都 开有泉池,以作游赏和养殖。 (2)6世纪,佛教东渡到日本,受佛教的启发,在宫苑 的河边池畔或寺院之间,除了起筑须弥山外,还广布石 造,一时山石成为造园的主件。这是模仿中国汉代以来 “一池三山”的做法,从皇家宫苑遍及到各个贵族私宅 庭园之中。
(2)随着幕府、禅宗和茶道的发展,造庭又一度 形成高峰,并且在造庭式样上也有所创新。日本造 园史里最著名的梦窗国师创造了许多名园,例如西 方寺、临川寺、天龙寺等庭园都经他手创作。梦窗 国师是枯山水式庭园的先驱,他所做的庭园具有广 大的水池,曲折多变的池岸,池面呈“心”字形。 从置单石发展迭组石,还进一步叠成假山设在泷石, 植树远近大小与山水建筑相配合。利用夸张和缩写 的手法创造出残山剩水形式的枯山水风格。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一、引言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和人造环境进行艺术化、科学化的规划与设计,旨在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室内外景观空间。

随着人们对环境美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回顾景观设计的历史,并分析目前景观设计的现状。

二、景观设计的历史1. 古代景观设计古代景观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根据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来设计花园和公共场所。

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巴比伦、波斯、罗马等也有一系列精美的花园和公园。

这些古代景观设计代表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2. 文艺复兴与宏伟花园文艺复兴时期,景观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兴趣。

当时的设计师注重对称、对比和几何形式的应用。

著名的花园如意大利的维拉·达斯莱斯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就是当时景观设计的典范,它们的布局和各个元素的组合都非常精美。

3. 现代景观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景观设计逐渐从贵族的府邸扩展到城市的公共区域。

现代景观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同时,随着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景观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美学和创新。

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将自然元素与人造结构融合,创造出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景观。

三、景观设计的现状1. 城市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面临着人口过剩、环境破坏和土地紧缺的问题。

景观设计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挑战。

切实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2. 可持续性的关注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景观设计也开始关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规划和设计。

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降低水资源消耗,使用可再生材料来减少环境影响等。

这种关注可持续性的趋势体现了设计师和规划者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责任感,并为未来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

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 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 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 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 的互补与协调,同时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 而不是建立封闭的景观生态系统; 它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臵; 它不仅协调自然过程,还协调文化和社会经济 过程。
对区域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Forman认为,一个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案应有以下几 个特征:
考虑规划区域较广阔的空间背景;
考虑保护区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 历史和自然干扰;
规划中要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 规划方案应有选择余地,其中最优方案应基于规划 者明智的判断,而不涉及政策约束,这样可供选择 的折衷方案才清晰、明确。 景观规划中5个必需要素: 时空背景、整体背景、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 的生态特性和空间特性
景观功能区划分 功能区的划分从景观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景观 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 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地区景观的空间格局相联 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 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 能力的增强。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
6.1.2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将可持续发展融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 持续发展的3方面理解: 首先,持续发展应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功能 的完整性,而不是以掠夺自然和损害自然来满足人类 发展的需要; 其次,持续发展应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代发展要求 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 第三,持续发展还应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 及发展的需求,使整个人类公平地得到发展,逐渐达 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

景观设计发展历程

景观设计发展历程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明 清的园林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所建之 园处处有画景,处处有画意;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 园冶一书, 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 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 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 理论基础。
在我国历史上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皇家宫苑 江南
园林等作为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代表总是为达官显贵、退隐官宦而营
造; 反映出的也往往是少数人的审美情趣。
皇家宫苑的华丽繁复,渗透着儒学规范、礼制,建造风格追求的
是一种绚烂之美,在于彰显帝王威仪与极度富有。
而中国私家造园布景的典范——江南园林,景观的营造讲究叠山
1 商周时期园林
囿是帝王园林的又一种形式;其规模则更大; 统治阶级占有的财富日 益积聚,他们为了寻欢作乐,便选择自然风景优美之处,圈占成片土 地,大兴土木,营造囿苑。
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对宫室园苑竞相经营。当时位于太湖 流域的吴 越二国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境内河道纵横, 交通方便,山石资源丰富,花木繁茂,具有造园的优良条件。吴王阖 闾在公元前514年任用伍子胥筑吴城今苏州,吴王败楚后,建长乐宫 于城中,筑高台于姑苏山。此后,夫差接位,在城南建长洲苑为游乐 场所,扩建姑苏台,营造梧桐园与鹿园等宫苑 。
景观设计
第二节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人类营造园林;是基于想生活在一 种能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充分协调的 优美人居环境的实际需求; 人类在劳 作之余,都需要通过游憩活动来恢复 精神和体力。因此,几千年来人类一 直在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 土、石、 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适 宜人居的游憩境遇,进行营造园林的 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农耕时代人们的景观:设计使用美的景观
(1)栽培和驯养生态景观 (2)水利工程景观 (3)村落和城镇景观 (4)防护系统景观 万里长城,护城河, (5)交通系统景观 京唐大运河工程. (的稻田景观
都江堰
皖南古村落
京杭大运河
英国巨石阵
景观
干扰程度 干扰 低
自然 近自然
人工

1 原始人选择的”满意的景观”



(A)边缘结构和边缘效应 在河谷平原的边缘上或山地与平原盆地的边 缘上, 空间的尺度易于感知. (B)闭合尺度及其效应 尺度适宜的山间盆地,大平原的边脚满足了人 们对景观空间的这种需求. (C)豁口与走廊结构及其效应 与外界联系的沟通各相邻空间的走廊空间足 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一 人类景观活动的演变过程—从选择满意的景观 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
城 市 景 观 发 展 变 迁 过 程
原始自然景观自然→人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