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三节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沪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沪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沪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

(16题)1、春天,在公园散步时,常能闻到各种花香,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数目变多 B.分子总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分子的体积变大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天然气煤石油C.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 D.液态氧二氧化硫空气3、21世纪初的某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期间某部队用装有碘化银(化学式为AgI)实施人工降雨,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54、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KClO3 B.Ca(ClO)2C.HClO4D.KCl5、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3∶4B.3∶8C.1∶2D.3∶116、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Ca3(PO4)2的相对分子质量=40×3+31+16×4×2=279B.KClO3中钾、氯、氧的质量比为39:35.5:16C.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40+(16+1)×2]=148D.Cu2(OH)2CO3中碳、铜、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1:2:2:47、科学家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堪称温室气体的克星。

该催化剂由廉价且丰富的镍、镁和钼制成。

镁、镍、钼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元素符号为MG B.镍原子质子数为28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g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干冰升华——分子排列方式和间隔发生改变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9、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0、人类的日常生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姓名号数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单选题1.石棉的熔点高,又不易燃烧,可制作石棉网.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Mg3Si4O1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2.铝的元素符号是()A.Cl B.Al C.Hg D.He3.酸化的CrO3为橙红色,遇酒精变成绿色,可用于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rO3中Cr的化合价为()A.+3B.+6C.-3D.-6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主要来自海鲜类食品。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硒的有关知识不正确的是()A.硒元素是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C.硒与氧元素、硫元素位于同一族D.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5.苯酚(C6H6O)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的原料。

下列对苯酚的说法正确的()A.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B.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C.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4g6.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2B.2H+C.H2O D.2H7.想一想,CuO和CO2为什么可归为一类。

据此,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与这两种物质归为同类。

该物质是()A.KMnO4B.MgO C.NaCl D.O2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银B.氧化汞C.液氧D.氢氧化钙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B.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ɡ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10.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A.因为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1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5、人体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 ( ) A 、铁B 、碘C 、硒D 、铅6、Y 2O 3( Y 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

Y 2O 3中丫元素的化合价为 ( ) 9、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缺少下列元素中的 初三化学第三章教学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 C~12 , N~14 , S~32 , O~16 , Fe~56 , Na 〜23 , P 〜31,CI 〜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约五、六千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建筑房屋B 、烧制陶瓷C 、磨制石器D 、用麻织布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E 、澄清石灰水 C 、液态氧 D 、矿泉水 3、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B>H + A 、H C 、2H D 、H 2A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C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兀素B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D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A 、 +1B 、+2C 、+3D 、+67、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的是阳离子的是8、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 ( )86,中子数为A 、50B 、86C 、136D 、222A 、 CaB 、 NaC 、 FeK10※、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 质的是 OO •• M OOc 、11、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单质12、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FeOB 、Fe 2O 3C 、Fe 3O 4D 、FeS13、距地球15〜35km 处,有一个臭氧层。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第1页/共16页概念都具有了。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2.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 15H 22O 5)和双氢青蒿素成为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题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题沪教版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婴儿配方奶粉的说明书上有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营养成分钙磷铁锌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A、金属B、非金属C、元素D、分子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O2C、HD、Cu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4.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1:12C、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维生素C,切忌偏食5.某物质经分析只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6.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和四氯化钛(TiCl 4)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则四氯化钛属于……………………( )A 、金属B 、化合物C 、混合物D 、氧化物7.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 原子结合成N 60分子,下列关于N 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 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N 60和N 2性质完全相同C 、一个N 60分子中有30个N 2分子D 、N 60和N 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8.在①MgO 、CuO 、CaO 、SO 2;②C 、Fe 、S 、P ;③ZnCl 2、BaCO 3、HNO 3、NaNO 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 、CuO 、Fe 、S 、ZnCl 2B 、SO 2、Fe 、HNO 3C 、CaO 、C 、BaCO 3、HNO 3D 、SO 2、S 、NaNO 39.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不相等的是………( )A 、CaO 、生石灰、氧化物B 、CH 4、沼气、有机物C 、Na 2CO 3、纯碱、碱D 、CH 3COOH 、醋酸、有机物二、填空题:1.描述下列符号的意义:2H +_____________ SO 42-_____________ 3NH 3_____________462O S Na _____________ Al 3+_____________ 3Cl_____________ 2.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2021南京中考]在压强为101 kPa时,将1 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 [2021安徽中考]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3.硝酸铵(NH4NO3)是一种肥效较高、使用广泛的氮肥,下列关于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是( )A.-4,+6B.+1,+1C.-3,+5D.无法确定4.化学式 H2O2能表示多种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B.表示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D.表示过氧化氢由2 个H 原子和2 个O原子构成5.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Cl和HCl中,氯元素均为-1价B.在原子团N O3-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一定显相同的化合价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6. [2021成都中考改编]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P +52O 5:磷元素在五氧化二磷中显+5价B.2O 3: 6个氧原子C.氯化钠:ClNaD.铜离子:Cu +7. [2021河北中考]氮化镓是生产5G 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

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B.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g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8. [2021福建中考改编]大蒜素(C 6H 10S 2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

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由4种元素组成C.1个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9. [2021邵阳中考改编]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一定含有中子10.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相同的原子能构成分子,不同的原子不能构成分子C.相同的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11. [2021常德中考改编]如图是5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5种微粒只涉及4种元素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D.④⑤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二、非选择题12. 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_3.3_物质的组成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_3.3_物质的组成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3.3 物质的组成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下列符号表示氧气化学式的是()A. B. C. D.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水B.液氮C.碘酒D.食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千克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C.两个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碳原子的质量4. 、两元素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乙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和.若甲的化学式为,则乙的化学式可能是()A. B. C. D.5. 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叙述:①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因此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应称为原子的化合价.②化合物中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其数值由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决定的.③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④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6. 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个锰酸根离子B.:表示氩气、氩元素和一个氩原子C.:表示个二氧化碳分子D.维生素:表示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7. 下列四种物质①②③④,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8.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一个分子中含个氧分子D.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9. 某酸一个酸分子能电离出个,则该酸的酸根的化合价为()A. B. C. D.无法判断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B.(金属银)C.(氦气)D.(个铁离子)11. 锆的一种氧化物是耐高温的新型陶瓷材料.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若锆在氯化物和这种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 B. C. D.12. 经测定某溶液中有含、、、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与的个数比为,那么离子与离子的个数比可能为()A. B. C. D.13.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价B.在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价C.在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14.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月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下列有关铬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中铬、氧、氢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B.由三种元素组成C.在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价D.在中钾、铬、氧的质量比为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下列化学用语叙述正确的是()A.中元素显价B.表示个氮元素C.表示镁离子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16.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17. 某金属元素(不变价)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则的化合价是下列关系式中的()A. B.C. D.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和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则该混合气体中和的质量比为________.19. 维生素化学式为,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有防癌的作用,计算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0. 已知莽草酸的化学式为请计算(1)莽草酸是由________ 种元素组成的.(2)一个莽草酸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3)克莽草酸中含有________克碳元素.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10分) 尿素的化学式为,是常用的化肥.(1)计算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尿素中碳、氧、氮、氢各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必须按步骤计算)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学校研究性学校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取稀盐酸克,平均分成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上述反应中碳酸钙有剩余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2)上表中的数值是________;(3)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3.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汴河水中取出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褐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颜色和异味,该过程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通入氯气灭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请判断中的化合价________.(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若是硬水,家庭中可采用________使其转化为软水.(4)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的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A.粉笔灰B.食盐C.蔗糖D.植物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3.3 物质的组成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B【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表示氧离子,不能表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表示氧气,故符合题意;、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表示二氧化锰这种物质,不能表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2.【答案】B【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碘酒、食醋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粒观点看物质》基础测试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粒观点看物质》基础测试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微粒观点看物质提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间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2.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

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 A. 分子有质量 B. 分子间有间隙C. 分子是可分的D. 分子不断运动3.湿衣服晾干是由于()A.构成水的微粒发生了化学变化被分解了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微粒C.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全部消失了D.水的微粒不停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4.不能证明微粒间有间隙的事实是()A.气球可以被压缩B.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糖块放入水中逐渐溶解,而溶液的体积几乎不变D.面粉中掺和蔗糖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间隔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7.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二.填空题8.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__变化,前者粒子不发生改变,只是粒子间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后者是粒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微粒。

10.纯净物是由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是_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S-32 Ca –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3、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20 B.2O2 C.CO2D.O25、对于m个SO3分子和n个SO2分子,下列相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原子个数比为3m:2nB、氧元素质量比为m:nC、硫原子个数比为6m:5nD、硫元素质量比为3m:2n6、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6 D. +5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MgO2) B.干冰(H2O)C.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1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锰 D.水12、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化合物的为()A. NO2 B.N2O C.NO D.N2O313、某氧化物R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4 B.16 C.32 D. 8014、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A.原子 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15、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A.BN B.B3N2C.NB D.B2N3二、填空题(31分)11、(3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汞、稀有气体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氧气、水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如氯化钠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练习.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练习.docx

第三章单元练习自主梳理1、自然界的天然水通过、、、等过程可以变得洁净,由于人类自身在水中的排污量变大,使水不能自净。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由和组成。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酒精、汽油也是溶剂。

3、溶液的特征:溶液是、的混合物。

4、溶液的分类:溶液可以分为在一定温度下的和,溶液也可分成溶液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5、溶液的酸碱性:PH表示;PH<7 性,PH=7 性,PH>7 性。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试液或试液)来测试。

6. 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是对物质的定量表示。

溶解度的表示有三个要点:、、。

S= ------------------------ × 100 (g/100g水)当溶质和溶剂确定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7.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水由组成,水具有良好的性和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溶质溶液石蕊试液溶液 溶液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酚酞试液 分类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硫酸铜溶解于水B.生石灰溶于水 C .粗盐溶于水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2、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以下属于常用的凝聚剂( )A.食盐B.氯气C.硝酸钾D.氯化铁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蒸馏B .吸附沉淀C .过滤D .静置沉淀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 .水是常见的溶剂C .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5、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B.食盐C.味精D.蔗糖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都是混合物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溶液的酸、碱性PH浓溶液 稀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结晶 晶体7、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8、向饱和的食盐水溶液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当温度不变时,则溶液的质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9、溶液中,下列数值关系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十溶剂的体积B.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十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D.溶剂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一溶质的体积10、20℃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0 g A物质;6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0 g B 物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明在化学课上记录了许多化学符号及含义,其中准确无误的是()A.氦气:Ha B.2个氮分子:2N C.氧化铝:Al2O3 D.两个氧元素:2O 2.科学家研制的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核外电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中子数为()A. 38B. 50C. 88D. 1263.双氧水(H2O2)是常用的医用消毒液。

下列对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4.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无单质 B.这是一个分解反应C.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5.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6. 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B.硅的原子序数是28.1 14 □C.硅的元素符号是Ar 硅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 g 28.17.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原子B.①②③都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C.②易与③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①②表示的粒子的性质一定相同8.现对下列9种物质进行分类:①锰酸钾;②氧化铁;③氨气;④液氧;⑤冰水;⑥镁;⑦二氧化碳;⑧空气;⑨水银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④⑤⑧ B.常温下的气态纯净物:③⑦⑨ C.单质:④⑥ D.氧化物:①②⑤⑦9.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微妙»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那么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作了变化2.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为2021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青蒿素分子由32个原子构成B.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H2分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215 1215122165⨯⨯+⨯+⨯×100%D.青蒿素在空气中完全熄灭只生成H2O3.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氨气〔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B、+3C、+4D、+54.可以用来做润滑剂的石墨和人人都喜欢的金刚石的组成成分都是同一种〔〕A.离子 B.单质 C.化合物 D.元素5.2012年4月15日,CCTV«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了不法企业用工业明胶制成重金属铬超标的药用胶囊事情。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中子数为24 B.核外电子数为24C.质子数为24 D.核电荷数为246.以下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选项是〔〕A.NO2:〝2〞表示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C.2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7.分子与原子的基本区别是( )A.能否坚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大小不同C.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8.以下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陈列的是 ( )A.红磷、水、碘酒、胆矾 B.水银、干冰、熟石灰、石油C.液氧、生石灰、稀硫酸、空气 D.石墨、氧化铜、粗盐、自然气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作变化,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反响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B.该反响是置换反响C.该反响有2种生成物D.该反响没有新分子生成10.在扑灭条件下,A和B反响生成C和D,反响前后变化的微观表示图如下所示。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总结及训练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总结及训练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第三章知识总结及训练(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走进溶液的世界第一节水1、水净化的一般方法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

天然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方法净化。

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杂质吸附而沉降。

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蒸馏:出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得到的蒸馏水可看做纯净物。

杀菌:可用漂白粉、氯气及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ClO)进行消毒杀菌。

2、水的组成(1) H在O中燃烧生成HO氢气的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具有可燃性。

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 2H+ O→点燃 2HO检验氢气燃烧产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壁凝结有水雾。

氢气验纯的方法:将装有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听到爆鸣声则氢气不纯,听到“噗”的声音则氢气纯净。

3、水的电解不能再分电解水装置:4、水的性质(1)在101kPa时,水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水结冰是体积膨胀,能浮在水面上。

(2)比热容打,具有吸收大量热量的功能,,能调节气温,使昼夜温差不打。

(3)具有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PS:可溶性物质溶于水形成均匀的溶液;不溶性小颗粒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

固体不溶性小颗粒与水形成悬浊液,液体不溶性小颗粒与水形成乳浊液。

(4)水的化学性质①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现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反应方程式: CO+HO → HCO现象:给红色溶液加热又变为紫色(上述反应的逆反应)②水与氧化钙(生石灰)反应现象:烧杯壁变热,说明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将所得液体静置后向上层的清液中通入CO2气体会变浑浊。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化学测验卷.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化学测验卷.docx

苏州立达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 一 学 期 第三章化学测验卷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P-31 Ca-40 Na-23 I-127 K-39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氯化钾B .金属铜C .金刚石D .干冰2.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A .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B .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水与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3.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 3+。

则H 3+ 属于A .单质B .分子C .原子D .离子4.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 .电子层数B .质子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中子数 5.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的疾病是A .骨质疏松B .甲状腺肿大C .贫血D .智力低下6.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但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各元素全部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A .Na 、C1、OB .H 、O 、NC .N 、Ca 、CD .I 、Fe 、Zn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B .硫元素的化合价:SO 2>Na 2SO 4>H 2SC .空气中的气体体积分数:N 2> O 2>稀有气体D .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8.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10.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H2CO3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D.Al2(SO4)3中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11.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B.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17g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电子D.氯离子Cl-核外有17个电子12. 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3-3 物质的组成 教材习题课件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3-3 物质的组成 教材习题课件

第九页,共十一页。
教材习题
9.硝酸铵(NH4NO3)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 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用作化学肥料。试计算: (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 1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多少克硫酸铵中的氮元素与100 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
(1)硝酸铵中N、O、H元素的质量比: ( 14x2):(16x3):(1x4)=7:12:1。
用类似方法计算乙炔中的碳含量:
乙炔的含碳量比甲烷的含碳量高。
第八页,共十一页。
教材习题
8.我国瓷都一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在世界 上享有盛誉。景德镇的高
岭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高岭
土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1 : 36 解析: [ Al2( Si2O5)(OH)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x4) :(16x9)=1:36。

答案:+3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铋元素的化合 价为x,则有:2x+3*(-2)=0,解得x=+3。
第四页,共十一页。
教材习题
4.锌与硫化合,生成白色的物质。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生成物的 化学式是ZnS、Zn2S中的哪一个。 答案: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硫化锌的化学式: (1 )写出组成硫化锌的元素符号: Zn S (2)查出所需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原子个数:1个Zn原子, 1个S原子。 (4)写出硫化锌的化学式:ZnS。
式:
(1 )写出组成氯化氢的元素符号: H C。l
(23)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原子个数: (4)写出氯化氢的化学式: 。 H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8学年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三节基础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 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三朵用石蕊溶液处理过的紫色小纸花(如图),向纸花上分别喷洒不同的溶液,三朵纸花显色情况为:① 紫色②红色③ 蓝色。

喷喷在② 号纸花上的溶液可能是()A. 氢氧化钠B.氯化钠C.碳酸钠D.稀盐酸2.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因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卷心菜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A. 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3.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A. 一定显红色B.可能紫色C•一定显无色D.可能紫色也可能显红色4. 某同学从资料上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A.食醋、石灰水B.食醋、酸奶C•糖水、酸奶D.食醋、食盐水5.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雏菊I 无色I 无色I 黄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在pH=10的溶液中大红花汁会变成橙色 C.万寿菊花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6.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第 1 页第 2 页是()A. F&03 B . KOH C NaClD . H 2SQ 7.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A .红色B .蓝色 C.紫色D .无色8. 某溶液的pH 值等于0,则该溶液一定( )A .显酸性B .显碱性C .显中性D .无法确定A .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C.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10. 下列溶液中,pH 最大的是( )A.使酚酞试 液变红的溶液 B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 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D . pH 等于7的溶液11. 如图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质测出的 pH 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C •鸡蛋清的碱性比牙膏强 D .胃 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12. 下面是一些事物的近似pH 植,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牛奶 6.3 - 6.6B.苹果 2.9- 3.3C.番茄 4.0-4.4 D .玉米粥 6.8- 8.013.如表为人体内几种体液或代谢产物的正常 pH 范围,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 AB. BC. C D . D14. 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 近似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 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泡菜B .苹果汁C .西瓜汁D .鸡蛋清15. 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镁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16. 掌握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根据生活经验,下列物质成分呈碱性的是A.纯净水B.番茄汁C.柠檬汁D.洗发液17. 厨房里的下列物品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A.酱油B.味精C•醋D.食盐18.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 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19. 向一瓶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滴两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使石蕊变红,说明该溶液是()A.酸的水溶液B.碱的水溶液C•碱性溶液D.酸性溶液20.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常温下,pH v 7的溶液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常用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_________ ,遇碱________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______ ,遇碱_______ .22 •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入数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无色溶液可能是 ______A •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澄清石灰水D.______ .23.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第 3 页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 .(2)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 (填植物的名称)24. _____ 某含钠化合物的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色,则该化合物可能是______ .A.氢氧化钾B.碳酸钠C.氯化钠D. _______________第 4 页25 •下表列出了家庭中的一些物质的pH.(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的毒液中含有甲酸,如果你被蚊子叮了以后痛痒难忍,你应该把表中的物质______ 涂在痛痒处.理由是________ .26A酸性比菠萝汁更强D、蚊虫叮咬皮肤时会分泌出蚁酸,可用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 中和.27. 质量分数大于1%的盐酸溶液常温下pH ______ 7 (填\”、N”、“ 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_ 色.28. 有一瓶溶液pH值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 色,如果要使试管里的溶液pH值降至5,可以采取__________ 的方法. 29 .只用一种物质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 .30.如何检验一种无色溶液是否具有酸性?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案.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第 5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三朵用石蕊溶液处理过的紫色小纸花(如图),向纸花上分别喷洒不同的溶液,三朵纸花显色情况为:① 紫色②红色③ 蓝色。

喷喷在② 号纸花上的溶液可能是()A. 氢氧化钠B.氯化钠C.碳酸钠D.稀盐酸【解答】解:②号纸花变成了红色,说明喷的是显酸性的溶液。

A.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不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不合题意; D.稀盐酸显酸性,符合题意。

故选:D o 2.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因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卷心菜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A. 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解答】解:紫色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因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说明紫色卷心菜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黄绿色;也能使紫色卷心菜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应呈碱性。

A、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雪碧中含有碳酸等,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食盐水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第 6 页D、肥皂水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 o3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A. —定显红色B•可能紫色C•一定显无色D.可能紫色也可能显红色【解答】解: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则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中性,石蕊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

故选:D o4.某同学从资料上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A.食醋、石灰水B.食醋、酸奶C•糖水、酸奶D •食醋、食盐水【解答】解:A、食醋呈酸性,石灰水呈碱性,能验证喇叭花的变色情况,此项正确;B、食醋和酸奶都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C、糖水呈中性,酸奶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D、食醋呈酸性,食盐水中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故选:A o5 •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在pH=10的溶液中大红花汁会变成橙色 C.万寿菊花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解答】解:A、色素属于有机物,在有机物中易溶解,故能用酒精溶解,故正确。

第7 页B、pH=10溶液呈碱性,由表中信息可知碱性溶液中大红花汁会呈现绿色而不是橙色,故错误。

C、万菊花在不同的溶液中颜色相同,不可以作指示剂,故正确。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呈酸性与碱性,雏菊花汁可以区分它们,分别会呈现无色与黄色,故正确。

故选:Bo6.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F H03B. KOH C NaClD. H2SO【解答】解:A、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使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D、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o7.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解答】解: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观察选项,故选B o8•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则该溶液一定()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无法确定【解答】解:A、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B、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小于7,显酸性,不是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小于7,显酸性,不是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小于7,显酸性,不是无法确定,故选项错误。

故选:A o9A、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第8 页C. 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解答】解:A、牛奶的pH小于7,呈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呈碱性,故选项A 错误;B、因为苹果的pH小于7,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用苹果,故选项B正确;C、柠檬汁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C错误;D、西红柿的pH比苹果的pH大,其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弱,故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