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
简述孔子的仁学
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仁学的概念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原则,是一种爱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态度。
孔子把仁视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的必备品质,认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仁学的内涵
1. 仁爱
仁学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普遍的爱,它不仅仅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情感,更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人类本性所具有的情感,只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的途径,将其发掘和发扬出来即可。
2. 义利之辨
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原则,而利益则是其次要的。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因此,孔子提出了“义利之辨”,强调了道德行为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
3. 礼治
孔子认为,仁爱和礼治是相辅相成的。
礼治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秩序,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类和谐。
在孔子看来,礼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仁爱的必要条件。
因此,孔子强调了礼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礼、乐、仁、义、智、信”等六艺,作为实现礼治的具体手段。
三、仁学的实践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因此,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名言,强调了实践和修养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摘要: 作为一个有拥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闪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种传统文化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经沧桑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同时它也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民本思想影响现代价值一、孔子及其“仁学”思想的渊源(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孔子民本思想的渊源。
“仁学”思想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上古社会就有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国安邦作用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形成“爱民重民”的仁学思想,这是我国民本意识的萌芽。
到了商朝,统治者将其统治神化为“秉承天意”,认为“君权神授”。
西周统治者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之君才配享天命。
主张“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
仁学思想在周代获得极大的发展。
孔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时期正值“礼崩乐坏”,社会激荡变革中,产生了“重民轻神”的仁政思想。
如郑国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
”管仲则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从而把施政的中心直接指向了民众。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上古、商周至春秋时期仁政思潮的继承、发展与总结。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体现(一)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要求统治者行“仁政”于天下。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论语•为政》里也讲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深刻地认识到老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这种共存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要求君主行“仁政”于天下,要做到“得民心”。
(二)强调以民生为本,做到节用而爱人。
《论语•学而》中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浅议孔子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仁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把“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使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爱”释“仁”,把仁看作是高尚人性的目标,是理想人格的标志,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原则。
为实现“天下归仁”,孔子对仁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多方面的探讨,这对启发人的自觉,改善人际关系有很大启示作用。
【关键词】仁孔子道德原则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体系在战争兼并和政治外交中整合,伦理体系分崩离析,道德潮流交融汇合,社会各个阶层都以自己的阶层利益为出发点和知识构建层面为立足点对社会的巨大变革进行反思,在思想争鸣中逐步形成了几股大的潮流。
虽然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有自己的治国安民主张,但他们的特点都是在于谋求治国之道,建立太平盛世,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在这百家争鸣中应运而生。
以“爱”释“仁”孔子对“仁”有很多种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
其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有五次向孔子求教的记载,其中三次问仁,两次问知。
孔子的回答,以此次最为简洁明了,并使用了“人”的全称概念。
“爱人”这两个字虽然说出来容易,但在春秋时期能够被提出,则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在“神”或“上帝”的观念产生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一直是超人主宰的附庸。
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的权利被认为是神授,即来源于“帝”或“天子”,广大民众不仅没有人格和人权,甚至不被视为属人的存在。
有考证认为,“人”的概念曾长期被少数贵族阶层所专用,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
①也就是说,在孔子之前,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概念一直是不完整的,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被当人看,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人类之爱的认识。
到孔子之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在大部分奴隶已经解放的情况下,为人类从总体上进行自我认识进而达到自我觉醒创造了条件。
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浅论
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浅论作者:吴环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4期[摘要]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作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特定背景下提出的。
其仁学概念的内涵包括:天人合一、明辨是非。
孔子希望通过实行仁学教育,回到礼治的秩序轨道上去,达到礼治的理想状态。
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中“仁知合一”、“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三个方面是其主要体现。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仁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实现其“大同”的政治理想。
一、仁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西周时期,随着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形式从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分离出来,交换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的私有化现象越来越常见。
加上赋税制度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其深刻内涵反映的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具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
可见,手工业和商业及农业的发展,为仁学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背景。
其次,经济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阶级结构及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上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遭受破坏;第二,大国争霸的趋势加剧,王室呈现出大权衰落的局面;第三,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为了寻求出路,提出克己复礼的观念。
二、孔子仁学教育的内涵西周时期,基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己基本形成。
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知。
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教育便潜藏了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孔子通过推己及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仁学观念,不仅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的真切同情,也在当下拥有了长足的生命力。
孔子认为,万物应当有节制,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对立。
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自然面前极端无力,故孔子说道:“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在孔子的理解中,是万物生长和季节运行的自然产业,而“行”与“生”说明孔子的“天”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具有无上的权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孔子仁的哲学思想
孔子仁的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
孔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仁政: 孔子认为,仁政是指真正的政治,是以人为本、以爱心为基础的政治。
他认为,只有以仁政为基础的国家才能得到长久的繁荣和安定。
2.礼制: 孔子认为,礼制是社会秩序和文明的重要保障,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础。
他认为,礼制是由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所组成的,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3.五德: 孔子认为,五德是人的道德准则,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基础。
五德包括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只有具备五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4.忠孝: 孔子认为,忠孝是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人的道德品质的最高体现。
他认为,忠孝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和谐。
5.爱民: 孔子认为,爱民是政治家的最高职责,是政治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以爱民为重,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造福,并以身作则,做到自身行为正直,为人民树立榜样。
6.礼义廉耻: 孔子认为,礼义廉耻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和谐。
7.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保障。
8.政治: 孔子认为,政治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政治是维护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保障。
孔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起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作用。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东方人文主义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
作为东方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
“仁”是东方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克己”、“爱人”、“力行”是东方人文主义者“为仁”的三原则。
东方人文主义者的社会责任不是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而是教育人成为“成人”,不是追求个性解放,而是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
东方人文主义者认为只有“成人”才能克服贪婪,才能张扬人性;只有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才能使人成为“成人”。
一、仁如何贯通天人仁本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但又是当前争论较多的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仁是内心情感还是人格塑造?是心德还是人伦?是心理学的还是社会学的?自孟子以后直到宋儒,都主张前者(主流意识),即认为仁是心理情感、心之全德。
但也有人从外部的社会“角色”论仁的。
这里还有情与性、理的关系问题,不能细论,但其主流传统是主张情理统一的,即认为仁既有情感内容,又有理性形式,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孔子有知、仁、勇“三达德”之说,三者之中,仁德是其核心。
芬格莱特说仁只是“原始材料”和“潜能”,承认其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的。
但是,这所谓“潜能”,不只是具有存在意义,而且具有价值意义;不只是原始的情感才质,而且是普遍的道德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德性。
“直心而行”谓之德,“德者得也”,即得于“生”道而为仁。
孔子并没有这样明确地给予说明,但是,在孔子的学说中,隐含着这样的思想,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其阐释出来。
二、仁与知仁与知的关系是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述孔子的仁学
简述孔子的仁学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其背景、核心理念以及影响。
一、背景
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诸侯割据,社会秩序混乱,人民苦不堪言。
在这个背景下,孔子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够挽救社会危机、重建秩序的理论和实践。
二、核心理念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也是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使人们能够相互关爱、和谐相处。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爱之心,是衡量他是否有道德、是否有人格的标准。
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仁者爱人:仁者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苦为苦。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应该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3. 孝悌为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仁学的基础,人们应该以此为基础,推己及人,关爱他人。
4. 中庸之道:人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分追求精神享受,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5. 德治为本:政治家应该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大同。
三、影响
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被后世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语十二章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 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 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 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 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 “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 “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 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 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论语十二章
孔子的儒家思想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 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 响亦甚深远。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 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 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 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 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 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 践行的么?”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 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1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
7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 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 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 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 续去填,那是我自己去填的.”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这个成语告诉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 实实。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 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 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 社会安宁 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 理想。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我们现在提倡“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尊重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任何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传统积累而成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广泛,孔子说:“仁者爱人。
”他强调,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
”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才算是有了仁德。
在上述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薄赋敛”,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主张行德政。
后来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从而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第一,什么是“仁”?“仁”,“仁者仁也”。
也就是说孔子的“仁”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
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道理。
那么,这个本质和道理应该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应该是爱人,即人应该有一颗“泛爱众”的善心,相互之间相亲相爱,而不是相互杀戮。
所以说,“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笔者将以孔子仁学思想为研究课题,以探析其蕴藉在当下社会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为蓝本,通过考证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和发展演变等进行研究,以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精神内涵。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年)可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为后世数千年中国的思想传统奠定了根基,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发展至今所延续并发扬光大的重要思想体系。
仁,是一种以爱为基础,尊重、关爱、包容他人的道德行为。
按照孔子的仁学思想,仁者乃智慧也,万物有善不忍辱之,可以说孔子以“仁”为核心,推崇人们注重仁慈、爱护人民,强调“仁”是实现君主与臣民政治关系的根本,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道德观、国家仁政观、社会仁爱观、人生仁知观等。
以下仅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作一简述:1、仁义道德观。
孔子以“仁”为治身份之本,以“义”为治国之基。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孔子将仁义成为行为准则,所有实践行为,只有符合“仁”义才可以为正确行为。
2、国家仁政观。
孔子认为,治国要以仁政为先,仁政是指政权要以真诚、仁爱的态度服务人民。
国家的政策要因循常规,洞悉人民的心情、帮助民众解决困难,增进百姓福祉。
3、社会仁爱观:孔子认为,社会秩序也是由仁爱构成的,仁爱是对自然界、物体事物及同伴之间彼此间的关系所体现出的。
仁爱是一种伦理关系,要求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维护彼此利益、互惠互利,避免简单放任或放任折磨,实现社会正义与公正。
4、人生仁知观:孔子强调,要让知行仁的品德熏陶师生,使人善良,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号召我们树立本身的仁爱态度,发扬仁知之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智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性质和客观环境,将仁知观应用到教育中,让学生在拥有学业技能的同时,也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为自己的家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做出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仁,是中国古代儒家君子与出入之道,而孔子则以其完善的理论探索,将仁置于伦理道德的核心位置,发扬光大。
《论语》给出的“仁,就是别人的好”的定义似乎是最精确的表达,却因细节的深远,而很难完全理解。
本文将通过讨论孔子关于仁的理论,深入探讨仁的内涵,从中发现他的思想的普世价值。
首先,孔子的仁学思想最根本的是“天下归仁”,他主张,仁是治世之本,孝悌忠信,先贤之道,才能实现和谐、繁荣。
在《论语》和《大学》中,孔子提出了“归仁”的观念: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乐者和人,敬者贵人。
他着重以仁治天下、仁德辅佐君王的思想,认为仁是统治国家的本位,只有当君主有仁德之心,才能统治众民,使众民爱他。
同时,他还认为,仁洽于世,及治世之本,是以仁礼乐为准则,以爱悯贤待贱,以君恤民,以仁建天下,就可实现和谐。
其次,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还有一个重要内涵是其人性化的主张。
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心存仁,不足矣。
有仁而无义,其为仁矣?有义而无仁,其为义矣?”孔子的教诲表明,仁是基于对他人的关心、理解和爱心的关怀。
他认为,仁应该建立在人文精神之上,以理性为基础,以诚实与信任为原则,以慈悲为准则,以仁慈待人,全心全意服务他人,尊重而疼爱他人,让他人感到温暖和尊重,实质上就是爱心、非自私的仁慈。
最后,孔子的仁学思想还体现出一种普世价值,即社会本位思想。
他认为,社会一切活动都是以仁慈为原则,服务于仁义之治,以普世利益为重,贯彻社会公平的原则,把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鼓励国家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古今可谓举世瞩目,其中蕴涵着人类对于仁义之道的崇尚与追求,也催生了现代世界关于和谐社会、民主社会、社会平等及自由社会的向往。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代意义。
他把仁置于伦理道德的核心位置,培育出深入人心的仁德精神,把“天下归仁”放在政治统治的首位,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为现代人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孔子仁学思想研究
孔子仁学思想研究孔子仁学思想研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被认为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治学教学的基石。
仁学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以仁为本,以仁养德,将仁视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而仁则是最基本的人性情感,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助的体现。
他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个人修养和恪守社会伦理道德是实现仁道的关键。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孔子倡导的仁学追求使个体通过自我精神的修养和追求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通过个人道德的提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共同进步。
孔子将仁学应用于齐家治国方面,他提出了“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意味着君子应当做到在没有任何私心和私利的情况下,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追求和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认为,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取决于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个体修养,君子作为道德标杆和榜样,应当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理想行为,引领家庭和社会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孔子的仁学思想也贯穿于教育领域。
孔子主张培养道德品质优良的人才,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性情和行为。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为仁,以学文”,既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要教授他们文化知识和学问。
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教育主张即是具体表现。
他强调“父子有亲,不亲则不孝;兄弟有义,不义则不顺;朋友有信,不信则不行。
”将孝敬父母、忠诚尊重兄长、信任朋友作为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推崇忠孝诚信的美德。
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的思想流派,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教育。
孔子的仁学思想被继承和发展,成为后世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
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奴隶制社会中各个阶层关系的人,如君臣,父子,朋友等。
孔子仁的又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要求。
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世界观全面修养的产物。
孔子的天命论殷周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创造了人格神的天,以次来宣扬政权神授论证自己的合法性。
孔子站在继承和改革周礼的立场上,毕生以恢复和巩固周礼为己任。
因此他在天命的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他虽然已经抛弃了人格神的天,但还是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这就留有了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命定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识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老子看到一些事物的对立面的特点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面变化,老子认识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老子的辩证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这些观点都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
老子认为这些转化室无条件的。
因此,他认为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都应从反面着手。
这些都是不讲条件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只是为了给他消极无为的政治思想做辩护。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有消极因素,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老子的神秘主义认识论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乃至在人生观上表现处一定的消极态度。
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得,即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内心直观。
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出自于最高精神实体道,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
使万物都去掉各自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道。
那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了,万物也就都被认识了。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大约三千年前,孔子把他的仁学思想介绍给中国人民,从此,仁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子以“仁”为核心,把仁学思想渗透到了中国历史和思想史中。
他把仁学思想发挥到自身生活,并传递给他的学生。
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仁的道德基础、仁的政治观念和仁的文化思想。
仁的道德基础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是一种立足于道德基准,以“人”为中心、利他主义为原则的道德思想。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礼义道德,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谅解,并鼓励个人与社会大众一起行善,实现人人平等、和谐社会。
他提出“以义治国”的政治思想,强调政治家必须有仁爱的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行使仁政,以正义之法治理社会。
仁的政治观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政治家应当以仁爱为本,既要仁政,又要忠政,在政治和社会中建立一种以爱为根本的关系。
同时,孔子把“忠孝”视为了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并认为政治家必须有忠诚的态度,为国家服务,并忠于自己的信仰,以崇尚天地之间的关系。
他还认为,政治家应坚持公平正义,以服务大众为根本,独立行使政治的权利,制定公正的法律,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仁的文化思想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孔子把“乐”、“礼”、“智”等概念融入仁学思想,认为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感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谅解。
他强调文化是为人民服务,应当尊重传统和宗教,尊重他人的文化价值观,并发展多元文化,捍卫尊严,促进文化发展。
孔子的仁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化发展。
他的仁学思想被归纳成所谓的“五经”:《论语》、《大学》、《中庸》、《论衡》和《诗经》,其中以《论语》作为核心。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于中国社会,并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原则。
总之,孔子仁学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思潮,他的仁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融合,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孔子把仁学思想发挥到自身生活,传播给后世,以期让他的仁学思想得以长存,指导中国人民的行为。
浅析_论语_中孔子的仁学思想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3卷 第5期・134・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仁学思想高 新 满(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
直面欧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应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拟就孔子仁学思想的探析,寻求华夏传统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植根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潜在根基。
关键词:仁;仁学;儒家;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5-0134-02一、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系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
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见《史记》的《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第1905-1947页)。
从这篇《世家》中,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
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
后来的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但却未能如愿。
然而,孔子却并未退缩或隐居,主张积极入世,“宁知不可而为之”。
孔子曾积极整理历史文献,建立一套系统理论,并且招收弟子传授这些知识。
他的言论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下来,保存在《论语》中,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从诸多有关孔子的史籍资料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涵概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
其中,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始终贯穿于这些内容之中。
二、“仁”与“仁”学思想管窥《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零八次,又多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
赵逢玉说,有学者认为是孔子创立了“仁”的思想学说,这等于否定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思想成果的事实(《仁学探微》P57)。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思想家,他的仁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在此,我们将探讨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以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首先,我们将探讨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
在《论语》等典籍中,孔子阐述了仁者之道,他认为仁乃先见之明,是贤者的行为准则,也是普遍的道理。
孔子的仁学思想以礼为基础,认为仁乃全面施展善行,心怀慈悲、仁慈、原谅和宽恕,运用权威以推动社会和谐。
另外,孔子的仁学思想还强调人们要做到自我超越,寻求合理的和谐平衡,避免暴力行为,并强调建立家庭和社会秩序,以努力构建一个安定的社会。
其次,我们来讨论孔子仁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首先,孔子仁学思想的强调个性自由、抑制暴力行为,反对一切不公正的行为,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而奋斗。
另外,孔子仁学思想还体现出强调平衡与合理性,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只有和谐才能使社会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最后,孔子仁学思想旨在塑造具有慈悲、宽容和仁慈精神的人格,让人们能够更加关注他人,学习尊重他人,做到仁至义尽,具体体现为真诚建立友谊,珍惜他人,拒绝奢侈浪费,培养礼貌,表达恭敬的态度,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公平与自由等等。
总之,孔子仁学思想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独一无二的理念,它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唤起人
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实现社会的和谐;它可以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践行真正的仁义。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
孔子仁学思想探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另外,他的思想甚至影响到其他地方的社会。
他的仁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被用来宣扬道德教育,建立社会秩序。
本文就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为善,讲求以怜悯来做事,尊重他人,是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
孔子认为,仁者顺从天道,服从天命,以其情义、以贤能调节国家,正义正大,尊重他人;仁法应同仁和礼以调和。
另外,仁学思想认为“仁义”是人们应该追求的道德范畴。
这一概念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仁德,它可以让仁者无论他身处何地,都以正义之心为他人谋福利。
另一方面,孔子仁学思想中也提出了“孝”观念。
孝是一种依孝顺父母、孝敬祖先的道德观念,也是孔子仁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孔子的思想,子孝顺父,父孝敬其祖;子孝顺母,母孝敬其夫。
所以,孔子仁学思想认为,孝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调节社会关系的基础道德。
再有,孔子仁学思想还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他认为,智慧是智慧人以精英的价值观以及贤明的行为方式来调节国家,实现人民的平等,并维护社会的和谐的基本原则。
因此,他认为,智慧可以促进仁爱和仁慈,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孔子仁学思想还提倡“礼”。
他认为,礼是表达尊重,尊重他人的一种文化习俗。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和仁慈的品质。
因此,孔子认为必须按照礼仪来建立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更加和谐地相处。
总之,孔子仁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它以“仁”、“孝”、“智慧”、“礼”等核心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了许多世纪,促进了道德教育,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而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社会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教会了我们仁义、孝顺、智慧、尊重他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它以“仁”、“孝”、“智慧”、“礼”等核心思想,深深影响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被用来宣扬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
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相处要施行仁爱,个人修身要具备仁德。
“礼之用,和为贵”,“礼”作为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实现人们相处的和谐。
孔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个君子首先是懂礼、知礼的,并且要时时处处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又强调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孔子认为,要真正施行于仁,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仁者并非易事,他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应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如此,方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境界。
第一、什么是“仁学”。
孔子所说的“仁”,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
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
准则有两个,一是亲亲,一是爱人。
亲亲是处理宗法亲族内部关系的准则;爱人是为政对待人民利益的准则。
做到这两条,就是仁,就称为仁人。
依仁而行,就不致众叛亲离,就能使家国社会政治秩序安定和谐。
仁之此义乃春秋常谈,孔子所说也仍是如此,只是更加自觉。
作为行为准则,仁有特定的要求对象,在这一点上,孔子所说有重大不同。
孔子之前,仁的要求对象几乎全是大夫而不及士,孔子则不仅对大夫,还进一步对士,尤其是平民之士也提出仁的要求。
所以有此要求,是因为士要人仕为官,为官就要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
也正因此,孔子对士而发的仁论爱人一义特显,而实际上对亲亲一义孔子同样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的“仁学”思想至今仍显示出其深刻的真理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
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评论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盛赞孔子至圣的贤人作风及其“仁学”思想所具有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本文试就孔子的“仁学”思想予以粗浅的探讨。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渊源殷周以来,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使得社会中坚的民众力量凸显了出来。
各国政治生活的实践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特别是人们总结了夏、殷兴亡的历史教训,对传统的天命神权思想进行了修正。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曰:“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
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命。
”《昭公十八年》又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传统的“祈天永命”思想已不合时宜。
在统治者看来,民心比天命更为重要,而又更难把握。
“天命靡常”1乃是由于“民心无常”。
而要取得民心,就要施行所谓“德政”。
因此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天受命;反之,不敬德,失民心,则会从“受命”转化为“坠命”。
这些均反映了殷周之际以民心向背来衡量天命、以君主的贤明作为来巩固王权的思潮和时代特征。
这一思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强大思潮。
所谓“夫民,神之主也”2,“天道远,人道迩”3。
这就是说,社会政治生活要以人为本,一切要靠自己,天和神鬼不能干预。
决定统治阶级能否执政的关键是人心向背的问题。
这就是中国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它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社会思潮。
这一思想的核心问题既然是人的问题,于是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当时士人所关注的问题。
孔子所提出的关于仁的学说就是对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哲学上的系统完整的反映。
二先天的内在善性和现实品德—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仁”乃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其基本内容表现在以下两个相互统一的方面:即仁的先天的内在善性和仁的现实的品德。
(一)仁即人的先天的内在善性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通过以下命题得以鲜明的体现:1、“仁者人也”4意即仁即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善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使这种内在的善性得以外化和呈现,作用于人本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这个意义的仁,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是对于当时已经形成的关于人的各种学问的哲学的和伦理学的反思。
其重点主要是放在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的完善上。
孔子认为“仁者人也”表明人具有道德本性。
认为道德对于人不是外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乃是人类的天性。
没有道德自觉,道德观念,道德生活就不成其为人。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5人与禽兽相区别的一点即为人有先天的内在的道德本性。
君子之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有意识地保持道德观念。
孟子所言道出了孔子没有直接表述的思想即物质生活对人固然重要,但那还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人必须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进行道德的修养。
而拥有“仁”这一内在的善性,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2、“天生德于予”,“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的善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而是先天具备的道德素质,即所谓“天生德于予”。
这种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德根据,决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所具有仁的德性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因而又有其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6又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7这些都说明了仁因有其内在的根据而呈现的自觉性的特点。
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孔子强调实现仁的内在性和自觉性,其目的就是使人能够保持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发挥内在的善性,体现道德的自觉那又如何能去实现礼呢?所以,孔子宣扬仁作为内在的道德根据及其自觉性的目的就是要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孔子之“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虽然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种主观的道德标准,但是它所具有的道德“本体”意蕴,是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贞定了人性的至善,这是对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能力的充分肯定和弘扬,也体现了人的道德境界的宏大和高远。
(二)仁的现实的品德1、“仁者,爱人”8这是孔子仁学说中最闪烁光华的部分,也是其人,其学说历久弥新,得到民众认同的生命力所在。
孔子仁学不仅把仁当做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把爱人当作仁的本质的现实体现,所以当樊迟请教仁的意义时,孔子以“爱人”二字作答。
“爱人”既是对仁学本质的最高概括,也是对自己学说中一以贯之的“道”的经典表述。
正是凭这一点,孔子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与爱戴。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其在具体的行为上又是如何呢?《论语·乡党》有:“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所关心的人,按匡亚明的理解,“应该是养马的奴隶(所谓“圉”),因为马厩失火,圉最容易受伤。
”9爱人,这就是孔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仁的本质所在。
2、“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为人之本”。
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做到这一点即为仁。
这与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的仁是相统一的。
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宗宗”基础上的,所以孔子重视孝悌,认为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
其在《论语·学问》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仁的思想时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10孝之所以为人之本,其间包含着推己及人,由家庭到社会的道德扩张的逻辑。
这就是说孝和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能忠于国家,就是实行了孝。
只有这样去“为政”才算实现了仁的基本要求。
孔子自己更明确的谈到孝悌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11。
3、杀身成仁。
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至于具备了仁的品德以后,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将没有忧惧而具有无尚的勇气。
这就是其在《宪问》中所说的:“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
”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时时刻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2有时甚至要用生命来实现和保卫仁,如其所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这个意义上的仁,孔子叫做“道”,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14人的境界追求比生命更为珍贵,达此境界,就能自觉地全面地为恢复周礼,巩固周礼而献身。
4、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在孔子思想乃至整个儒家文化的范畴里,无疑是一个思想的闪光点。
孔子把“礼”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再把“仁”纳入道德的统一之中,从而把社会政治建立在了仁爱的道德基础之上。
“为政以德”是孔子的基本的政治主张,这种主张非仅限于当权者。
这里的“政”指的是教育、感化的意思。
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孔子又详尽地阐述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宏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采用政令来治理民众,采用刑罚来约束民众,民众为了逃避刑罚不惜丧失廉耻之心;而如果采用道德来治理民众,采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但心存廉耻,而且也会心悦诚服。
以德治国,以礼治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精髓所在。
在这里,德是礼的根本,礼是德的外在表现。
对于民众,用德去感化教育,同时,用礼来辅助德治的不足,这样,民众才能明辨是非,并认识到触犯法律的可耻之处。
做到这一点,民众便会从“民免而无耻”上升到“有耻且格”。
达到这种思想境界,民众具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主动性。
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藉此,就会形成“为政以德,比如北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5的理想局面。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刑政”与“德治”的理论。
这两个论点所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民免而无耻”,后者是“有耻且格”。
如果把这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法”与“德”的关系,在他看来,为政如果仅仅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人们就会“民免而无耻”;如果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之上,人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把自身的道德与社会公德相关联,就会“有耻且格”。
从而人们就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三礼的外在规范与仁的内在道德的自觉—仁与礼的关系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他要求人们以周礼为行为准则。
礼原为周族在其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一整套习俗,后来演化为周国家传统的典章、制度、礼节、习俗的总称。
孔子认为,礼的意义十分重大。
其在《礼记·哀公问》中说:“丘闻之,民所由生,礼为大。
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没有礼,就无法敬礼天神地祗;没有礼,就不能把人分为君臣上下的不同等级;没有礼,就不能分别家族、亲戚的亲疏远近。
的确这种“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过很好的制度规范作用,尽管它有所变化,但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礼并没有统治孔子所谓的小康社会的始终,在每个王朝的末叶,便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孔子认为要改变春秋天下大乱之局面就得恢复周礼的权威。
那么,仁与礼的关系如何?礼是宗法等级社会的制度、规范,它强调的是尊卑长幼之序,具有不同名分的人的之间的区别与对立。
仁按其本意即伦理意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也强调广大民众物质生活的安定和提高等等。
从政治角度看,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就会加深对立,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危机。
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差等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限。
从孔子伦理学角度看,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则是人的本质,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只有外在约束而无内在自觉,则人的行为完全成为强制的结果,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
只有内在自觉而无外在约束,则人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不能保持尊卑上下的秩序。
因此,外与内、礼与仁必须统一起来。
以礼的准则行仁(修己爱人),以仁的自觉复礼(贵贱有序,亲疏有等)。
与仁结合的礼,由于有仁的制约,便有了几分人道主义的色彩。
历史和现实中不合人道的事情,如杀人殉葬,贵畜贱人以及不合仁政的昏君独裁,横征暴敛等,都被孔子认为是不合礼的东西而应予以摒弃。
同时由于仁作为礼的思想内容,礼便被建立在人们的人格自觉的基础上。
这样,礼又反过来成为人们的内在要求,而不仅仅是外部的强制。
这无形中,提高了人们践行礼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