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

市和镇。

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及社会联系极其密切的有机整体。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比例来表示。

(1) 100 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2) 50—100 万为大城市;(3) 20—50 万为中等城市;(4) 20 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1) 前工业社会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非农业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主体,城市惟独商业和手工业;(2)工业社会时期:城市数量、规模与经济总量的积累,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城市问题产生;(3)后工业时期: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尚未终止。

城市化水平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1)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2)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化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也在现代化,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目的是彻底吻合的,要达到这种目的,惟一有效的综合手段就是城市化,没有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综上所述,国际上习惯于把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在《城市规划办法》中则进一步强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施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物质空间,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或者经过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目标。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别。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乡村,拥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变的现象及过程。

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家产构造的转变,土地及地区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快和稳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期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加快阶段:当城镇化超出30%时,进入了迅速提高阶段,经济实力显然增添,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期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稳固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达成,乡村的节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变为城市人口,跟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家产(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国都1、秦:相天法地,重申方向,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照,布局灵巧详细。

规模弘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开,重申皇权,周礼法的规划思想理念获得全面的表现。

3、三国(邺城):采纳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期间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束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切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拟订规划)5、宋:里坊制渐渐被取销,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期间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2、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中心思想反应了古希腊期间的市民民主文化。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一)1.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2.城市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层次有序地组成一个整体;动态性;环境联系性。

4.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分类: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城市产业为——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

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

7.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8.城市用地分10大类及英文缩写(46中类和73小类):水域和其他用地[ E ]。

9.城市建设用地9大类划分居住用地[ R ] 公共设施用地[ C ] 工业用地[ M ] 仓储用地[ W ] 对外交通用地[ T ]道路广场用地[ S ]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U ] 绿地[ G ] 特殊用地[ D ]10.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11.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12.城乡规划法定的5个形式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3.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4.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第一讲城、市、城市城():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①市():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②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曹魏邺城明确功能分区古希腊雅典800 BC 特点:布局不规则;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场、卫城)古罗马古罗马城奠基于753 BC,全盛期:公元3世纪特点: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广场群中世纪时期锡耶那(意大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罗马罗马城市改建近代城市伦敦1666年伦敦改建规划(古典主义风格)仅有部分实施城市无序蔓延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律性: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

诺瑟姆曲线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二讲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市设计 复习

城市设计 复习

城市设计复习1城市设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2(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形态塑造)为媒介,创造城市环境。

3.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三者之间的学科。

4按照人为力作用,依附某一阶层甚至个人的意愿和理想模式来设计和建造城市的办法,称为(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由此形成的城市被称为(人工城市)。

5按自然的力作用,遵循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原则,这种叠合,积累的方式称为(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由此而成的城市被称为(有机城市)或(自然城市)。

6(20世纪20年代),城市居住的阳光日照标准制定。

城市设计的历史加列尔和艾娜斯在《城市的形态》中把城市规划发展分为5个时期(城市化的黎明),(古典城市),(中世纪的城市),(新古典主义城市),(工业城市)。

1公元前(5)世纪,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人是(希波丹姆)。

2.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有(米利都城)和(晋南城)。

3.中世纪城市的布局类型分为(要塞形)、(城堡型)、(商业交通形)4彼得库克提出了(插入城市),赫仑提出了(行走城市)。

5菊竹清训提出了(柱状城市)和(漂浮城市)。

6(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他的著作是(城市发展史)。

7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有(宇宙城市模式),(人文城市模式),(机器城市模式),(生态城市模式)。

8(阿尔伯蒂)是文艺复兴时期以理性原则研究城市建设的先驱。

9提出“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理不必中准绳”的是(管子)。

10根据希波丹姆的规划理论,城市分为三个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私宅)。

11阿尔伯蒂的学生(罗塞力诺)设计的(意大利比恩扎)中心,被认为是第一座按照文艺复兴时期观念设计实施的城市。

当代城市设计思潮1、(美国)建筑师(沙里宁)倡导城市”有基秩序论”.2、沙里宁的的主要著作有(《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捷径》)3、(沙里宁)创办了美国框溪艺术学院。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城市设计:①是对城市体型和三维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开放空间:指城市的外部公共空间。

单一功能体系: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形成的空间体系。

多功能体系:大多数开放空间体系其实都是集多功能与一身的。

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感、分为主色调、辅色调。

场所色彩:相对建筑色彩而言,与之互补的环境色。

环境设施: 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在功能上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

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步行区: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

城市空间:是由城市内建、构筑物、道路、绿地、小品等组合而成的,包括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整体。

基本构成要素:是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

副辅助构成要素:是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

开敞空间:相邻空间视觉通透感强,无压抑,是一种明快、开放的空间。

封闭空间:其开口面积小,有大片实体界面,封闭感强,内向,是一种有安全感的空间。

积极空间:完全由面围合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消极空间:由点或线所暗示围合的空间称为消极空间。

明空间:通常的城市外部空间,无天棚、屋顶等遮挡暗空间:室内空间灰空间:常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界,过渡空间静态空间:是一种被完全限定的,由静态的水平和垂直界面构成的,动线上不通的空间。

动态空间:是由曲面、学、折面构成的,暗示方向,具有一定动向的空间。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与联系:(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都需要面对处理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质空间规划设计议题,其差别主要是在于对象、尺度、程度等等的差异。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空间形式理论:(1)卡米洛·西特的“视觉有序”理论: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空间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1、城市设计的概念:对城市体型和三维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2、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目标:(1)理想目标与基本目标理想目标----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品质。

基本目标----城市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强调创造最好的空间环境,而是强调必须防止最坏的空间环境出现。

(2)四个具体目标:1、功能的目标---功能的确定与不定 2、变化的问题---环境的变化与不变 3、为他人设计---设计的主观与客观 4、美学的目标---景观的保护与创造任务:1、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2、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3、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要求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4、城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5、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3、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两者的联系: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1、目的性比较:城市规划宏观控制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则是促进环境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建筑设计则直接为修建建筑服务;2、工作对象比较:城市规划为二维空间,考虑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相结合;城市设计为三维空间,可局部、微观;建筑设计仅对建筑物及外部小环境;3、成果表现比较:城市规划反映用地平衡;城市设计表现为方案引导;建筑设计则是实施性设计文件;4. 实施时间比较:城市规划体现为发展过程;城市设计实施时间不确定,而建筑设计确定5. 委托人比较:城市规划为政府;城市设计可为政府或开发商;建筑设计主要为开发商4、不同城市的特征:古罗马城市设计的特征:1、具有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中世纪城市主要类型:1、要塞型,即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居民点,其后代发展成为新的社区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

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工业城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集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4.带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5.光明城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城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

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8.人工城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原理必背:✧地形地貌先细读再看风象与水流商业中心人气足✧交通便捷好服务良好地段给居住上班不必跑长途✧工业用地重运输污染大户须防护易燃易爆要隔离✧转运便利建仓储公共绿地宜均布滨水地带多种树✧旧区新区要兼顾文化遗产多保护干道骨架要清楚✧两侧用地须相符道路间距宜适度一般内密而外疏✧港口须有疏港路生活岸线要留足机场进城走快速✧端侧净空须关注高速公路不穿城过境公路擦边溜✧客运站场宜深入编组站场城外布夏季凉风能导入✧冬季寒风能阻住道路依山傍水走相交尽量九十度✧净污分置上下游雨水尽量顺势流四通八达有出路✧抗灾避难易救护自然人文须借助城市特色要突出✧早期的城市:直接原因: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出现年代: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l 现代城市:✧发展动因:“两力”:“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显著特点: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l 当代城市:✧显著特点: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3、城市的法律定义✧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2)城市物质✧中国: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县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定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内容名词解释:(后附答案)1. 居民点2. 城市形态3. 建筑密度4. 道路红线5. 居住小区6. 城市人口7. 工业区8. 城市规划9. 容积率10. 邻里单元11. 可持续发展12. 城市居住用地13. 城市规划区14. 日照间距系数15. 绿地率16. 城市远景规划17. 社区18. 城市结构19. 区域规划20. 一书两证21. 城市化22. 历史街区23. 风玫瑰24.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25. 卫星城26. 城市对外交通27. 城市绿地系统28.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9. 里坊制30. 新城市主义32. 城市广场33. 详细规划34. 修建性详细规划35. 城市规模36. 城市人口规模37. 历史风貌地区38. 城市公共交通39. 城市交通枢纽40. 战略规划41. 人居环境科学42.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43. 道路宽度44. 路幅宽度45. 建筑城市一体化46. 希波丹姆模式简答:1. 有机疏散理论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2. 城市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3. 城市用地分类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4.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及其主要内容。

5. 谈谈《周礼?考工记》中,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观点的看法。

6. 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7. 为什么要控制住宅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8. 为什么住宅建筑布局要考虑朝向和日照间距。

9. 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

10. 土地适用性评定的考虑因素。

11. 简述现代城市规划史上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三个主要条件。

12. 什么是人口构成?研究人口构成规模有何意义。

13. 城市用地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14. 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规划纲要及规划内容。

15. 居住小区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

16. 简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

17. 城市总体规划中近郊区规划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19. 我国宋、唐代相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述其原因。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邻里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因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规划理论,指城市中一个相对完备的居住地区。

2.两证一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3.绿地率、绿化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用地的比率;绿化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4.城市的性质和城市的职能: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5.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6.城镇化水平和指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7.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的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成区: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建设地段。

8.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设计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9.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用地红线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10.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各章知识点1. 要避免因地形等条件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

在居住区内部,可通过道路、绿地、河湖水面等空间,将风引入,并使其与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

2.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 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4.集中型形态:即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

5. 居住用地占有城市用地的较大比重,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道路用地。

6. 对多层住宅而言提高层数能降低建筑的造价,6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7. 住宅群体组合方式: 成组团组合形式、成街成坊组合方式、整体式组合方式8.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

9.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

10.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一般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当该级道路通行公交车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11米。

11.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12. 《管子》论著认为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城市商业和手工业。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的著作,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确建立起来了,其影响极为深远。

13. “邻里单位”理论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前提。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第一章:城市化S形曲线(可惜没考过,但需知道)第二章: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周代王城,长安城,开封城,曹魏邺城,明清北京城等重点必考(原理上可只做了解,重点看中国城建史)现代规划思想:一些经典的城市规划思想要掌握:田园城市,卫星城,带型城市,工业城市,有机疏散等这些理论是重点。

还应特别注意与之相关的规划类如(雅章与马章)。

第三章:这章有点鸡肋呀,基本不会考原内容,但其确是了解城市规划运作的很重要章节,在真题中也会涉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所有还是好好看吧。

第四章: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

(重点,但没考过,需要学习,在回答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与海绵城市等方面都可以涉及,看自己如何去理解把握了。

)其于内容需了解(因为涉及过真题:2011年真题----如何理解“知识、技能、价值观”在城市规划专业和职业中包括哪些内容。

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重点(生态与环境最近这几年的重点)特别是其中的城市环境容量与城市环境质量已在真题中连续出现多次。

第六、七、八、九章:属于规划的'扩张,了解便可。

第十章:重中之重,做规划的至少得知道该做什么吧,所以看吧。

第十一章:重点,出题的方向不确定,但是看得越细越好。

(2015年出的真题)p199---原文----为有利于城市的自然通风,在城市布局、道路走向和绿地分布等方面,考虑与城市盛行风向的关系,而留出楔形绿地、风道等开敞空间第十二章:区域规划,现城市规划的重点,好好看书同时记得多延伸与扩展,例如:城乡统筹、大都市建设、城镇体系规划等等。

第十三章:总规不多说重点,仔细看(p298有真题)第十四章:控规考不是很多,但其也是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后也会用到所以还是看看吧。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工作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对城市的各项要素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法治观点,努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知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当地条件,尊重当地人民意愿和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更合理制定规划。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工作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的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规划要与时俱进,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展现城市发展的动态规划。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资料编写人:刘云峰目录上篇认识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2)二、有关城市定义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3)三、城市的实质是什么? (3)四、城市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五、城市化的含义是什么? (4)六、我国设市建镇的标准是什么? (5)下篇城市规划基础知识第一章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城市规划? (5)二、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是怎样的? (5)三、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6)四、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五、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6)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7)二、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 (7)三、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四、城市总体规划需完成哪些图纸? (8)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编是怎么回事? (8)六、什么是城市的分区规划? (8)七、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有哪些? (9)第三章城市(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是什么? (9)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是什么? (10)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是什么? (10)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有哪些? (11)六、什么是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12)第四章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12)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 (13)三、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是怎样联系的? (13)四、城市如何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物质要素? (14)五、城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 (15)六、城市设计如何把握好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 (15)第五章城市规划的行政审批与公示一、城市规划的成果由哪里审批? (16)二、城市规划报批前要经过哪些程序? (16)三、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可以行使什么职责和权利? (16)四、城市规划审批后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布? (16)第六章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一、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有哪些? (16)二、什么叫国土规划? (16)三、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7)四、什么是区域规划? (17)五、什么是城镇体系规划? (17)六、江河流域规划要做哪些工作? (17)七、什么叫做城市概念规划? (17)八、结构规划与远景规划的含义各是什么? (18)上篇认识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的定义是什么?各类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各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
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6.产业集群:指特定领域中,一群地理上邻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
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链接的一种创新协作网络
二简答题
1. 城市生态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它的特征是什么? 答:构成:
城市、郊区以及周边社会经济与其融为一体的行政区域组成。:
5.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6.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 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与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8.用地性质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对城市规划区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3)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位序演进 工业内部的结构逐渐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 逐渐由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中心向高精工业为中心转化 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第三篇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注意规划的实施过程
没有最理想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永远只有过程而没有终结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缺乏多种选择性,欲求唯一的最佳方案
原因:
以机械性代替社会的综合性
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
弹性规划思想方法: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选择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设规模总的来说比较宏大,而宋朝城市建设规模比较微小。
3.)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 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 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
2.简要叙述明清北京的特点。
(1)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
宋代城市建 而宋东京体现市
道路和
是封建控
(2)
(3)
(4)
(5)
(6)
(7)
北京城的城市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总法礼制思想, 都城规划传统的集大成者;
在元大都基础上合理改建:宫城、皇
变。
城市南端加筑了一部分外城。形成
整体布局方面以明南京城为蓝本,但规 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内南端左
2.
3.
1. 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物质能量流通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不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调节差、稳定差) 脆弱的生态系统(人工性、开放性、不完整性)
2.如何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做出评价?
(1)回顾评价: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发展演变进行评价
(2)现状评价:着眼当前情况对区域内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2.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中辐射状况的改变,工业余热和生活余热的存在,蒸发耗热的减少, 而形成的城市市区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一种小气候现象。
3. 逆温层:当气温降至4°C以下时,湖水温度沿垂线分布呈上层温度较低而下层较高 于4°C)的情况。
4.都市区:是指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通常拥有10万以上的人口,由一个重要的核心
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控制了整个城市中任何系统的发展,这种思想方法下编制总 规时,使规划者脱离城市实际受多方作用的事实:成果肤浅,脱离实际。
它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的引导性控制作用。这种思想方法 首先要了解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开发者的价值观,其次根据布局结构关系拟 定出城市发展的引导性措施。
4.邻里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因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 划理论。指城市中一个相对完备的居住地区。
二简答题
1.比较唐代长安城和宋代开封城的城市规划特点。
1)总述: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 设不按周制, 布局灵活。 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
f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 单向: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
封闭: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复合: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 发散: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
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指追求最终的理想状态,忽视发展过程的协调, 这样一种思想方法。
是《考工记》营国制
度和历代
城基本与元大都内的宫城、皇城位置保持不
“凸”字形的城市轮廓; 模更加宏伟,气度更加验整;
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 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
行业分类散布在各个坊巷内;
(东)
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集中市制与分散市制相结合,其余的则按不同
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有哪些变革?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
2.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 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篇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环境: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2.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3.基础产业:把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
4. 增长极模式: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 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4.我国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一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
地方性法规一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部门规章一一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在本部门的权 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一一人民政府制定其行政范围内普遍适用的规则。 技术标准一一我国实行技术标准的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属于技术立法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