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番茄病毒病原多,且有株系分化,在田间常常混合发生,大部分品种都只是抗部分病毒病,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病品种。

2、实行无病毒种子栽培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0分钟,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

3、实行轮作换茬避免间套作和连作,减少和避免番茄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育苗地和栽植棚地应彻底清除带毒杂草,减少病毒病的毒源;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喷施爱多收6000倍液,增强寄主抗病力。

4、初期喷药控制在发病初期(5—6叶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为3.85%病毒必克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再喷1次,连续喷3次。

也可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还可用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5、早期防蚜虫、粉虱育苗地和栽植地尽早应用吡虫啉或高效大功臣喷药防治杂草、周边蔬菜上的带毒蚜虫、粉虱,杜绝蚜虫、粉虱等昆虫媒介传播,尤其是高温干旱年份要注意及时喷药防治蚜虫、粉虱等,可有效地预防侵染,减轻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马丽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1期摘要总结了番茄病毒病的发病规律、症状识别、发病条件等,并提出了适合华亭县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发病规律;症状识别;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436.4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30-01番茄病毒病又称毒素病、瘤球病、瘟病,是番茄主要的病害之一,高温干旱年份一般发病较重,可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多年连作大棚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番茄病害防治工作[1]。

针对以上情况,华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10年开始,在东华镇黎明川、神裕、上关等5个蔬菜示范基地实施了番茄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几年的实施,使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农药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现将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发病规律烟草花叶病毒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番茄种子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

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2-3]。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汁液也可传播,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毒,引发发病。

2 症状识别番茄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引起花叶类型症状,病株上叶片的颜色深浅不均匀,花叶明显,叶面凹凸不平,皱缩畸形,叶片变小,植株矮小,顶端的叶片不能伸展;番茄感染黄瓜花叶病毒,受害病株的新叶变成带状、线状或螺旋形扭曲,如初生的蕨叶;病叶呈青绿色,叶面向上微卷,病株明显矮小[4]。

3 发病条件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

此外,氮肥施用偏多或土壤瘠薄、板结,或黏重、排水不良等地块上病害发生严重,田间管理不及时,定植晚、苗龄小等因素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番茄灰霉病
在高湿条件下,病菌可以为害花蕾及花瓣,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 至成熟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染病的果 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软腐,中晚期病部长出灰色绒毛状霉层,后期 有时在病部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病菌还可以 在果实的表面形成环型的斑点(俗称“鬼斑。)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 随后干枯。
• 棚室栽培每667平方米每次喷撒5%百菌清粉剂1千克,隔9天喷撒1次,连续 防治3~4次;或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分点熏烟。
番茄早疫病
• 用61.1%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5~188克,加水75千克,释稀成400~500 倍液,叶面喷雾,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以后每隔10天喷药1次,共喷4次。 常用农药还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72.2%普力克800倍液,40%甲霜铜7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400倍液。
主要防治药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腐霉利(速克灵)、异 霜霉威、甲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菌脲(扑海因)
嘧菌酯、克露
病害 名称
主要 为害 部位
番茄灰霉病
叶、花、果实
番茄叶霉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晚疫病
叶片
叶片、茎叶分 枝处
叶、茎、果实
叶片上水浸状不规
叶片和茎叶分枝
叶片正反面淡
则病斑,可见白色
叶片“V”字形病斑;
处圆形同心轮纹
番茄灰霉病
药剂防治
保护地栽培,每667平方米每次用6.5%甲硫·霉威粉剂(万菌灵、甲霉灵、抗 霉灵、抑霉泰)800~1000克直接喷粉,在早晨和傍晚喷施较好,避免晴天 中午喷药,第1次喷药在发病初期,以后间隔7天喷1次,共喷3次以上。 用旧苗床育苗要消毒,结合播种,每667平方米撒施50%福美双粉剂1~1.5 千克。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淋苗,要求无病苗进棚。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内容摘要: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发生普遍,且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难以防治。

该病不仅可以造成番茄品质下降,产量也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绝收。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发生;防治番茄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发生在番茄的病害。

不同病毒在番茄不同生长期发生侵染时所产生的症状都不尽相同。

番茄感染病毒病后会出现叶片卷缩、变黄、变脆,花叶、条斑和蕨叶,植株矮化等症状。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发生普遍,且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难以防治。

该病不仅可以造成番茄品质下降,产量也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绝收。

其发生和环境条件及植株生长势强弱关系密切,高温、干旱极利于发生病毒病,植株生长势弱、偏施氮肥、土壤板结等现象都可能导致发病。

番茄病毒病因每种病毒不同其发生和流行规律往往有所区别,明确致病病原是防治关键。

整体防治策略:重在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清除,消灭毒源,减少扩散。

症状识别该病症状主要有3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植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变为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条形斑块,斑块不深入茎、果内部。

此外,有时还可见到巨芽、卷叶和黄顶型症状;病原引致番茄病毒病的毒原有20多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obacccco mosaic virus简称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卷叶病毒(TLCV)、苜蓿花叶病毒(AMV)等。

番茄病毒病韧皮部、筛管及伴胞内,近圆形或椭圆形,哑铃形或不规则形,147-195nm×240-390nm,单位膜厚度约11nm。

卷叶型病株,则由烟草卷叶病毒(Tobacco leafcurl virus简称TLCV)侵染引起,其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茄科、菊科。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番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现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其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脐腐病1、症状识别又称黑膏药、顶腐病,只发生在果实上,初期在果实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期变黑色或红色霉状物。

2、防治措施初花期叶面喷施1%过磷酸钙滤清液300倍液或氨基酸钙、腐殖酸钙等,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二、早疫病1、症状识别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叶片发病,初期呈针尖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期呈不规则的黑斑或褐色斑并有明显的纶纹,高湿条件产生黑霉(从下部开始)。

茎部发病,多发生在分枝处,多呈椭圆形病斑,具有黑霉和同心轮纹;果实发病,初期发病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病斑,后期果实开裂,上面有黑色霉层。

2、防治措施保护剂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治疗剂用10%的苯醚甲环锉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

三、番茄晚疫病1、症状识别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

此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为害茎和叶柄。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

苗期染病,病斑由叶片的主茎蔓延,嫩茎部缢缩腐烂,病部以上枝叶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层。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清除病残体,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深埋,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用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四、叶斑病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正圆形小斑点,随后沿叶脉向四周扩大,中部渐成灰白或褐色,后期叶片穿孔脱落。

2、防治措施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丙环唑3000倍液等。

早春大棚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早春大棚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治效果 。 1 早春大 棚番 茄病 虫害 发生特 点
用 剪刀 剪权 ,使用 的 工具应 经 常消毒 。
21 农事 操作 避 开连 阴天 。尽 量 不在连 阴天或连 .. 6
阴天前后 打 权浇 水和 定植移 栽秧 苗 。
21 通 风 换气 ,降低湿 度 。湿 度 是病 害繁殖 传播 .. 7 的一个 重要 条件 ,尽 最 大努 力 降低棚 内空气湿 度 是 防 病 的一项 重要 措施 。一般 在 中午前 后气 温 高时放 风 , 时间长 短 、风 口大 小要 根据 当时天气 和 棚 内外
发 生流 行规 律 ,加 强病 虫测 报 ,及 时掌 握病 情 、虫 情 ,严 格掌 握最 佳防 治 时间和 最佳用 药 量 。
233 对 症 下 药 ,及 时 防 治 。正 确 辨 别 病 虫 害 类 . .
是 清除病 虫源 ,降低棚 内湿 度 。 21 农业 防治 .
211 整地 。秋 茬作 物拉秧 后 ,清 洁 田园 ,挖 丰产 . .
倍液 喷雾 防 治 。③ 灰霉 病 。选 用 果霉 宁蘸 花 ,效果
很好 ,另外还 可选 用 5 %速 克灵 可湿 性粉 剂 ,5 % 0 0 扑海 因可湿 性 粉 剂 或 4 %施佳 乐 悬 浮剂 喷 雾 防 治 。 0
④ 防 治细 菌 性病 害 ,用 4 %7瑞 农可湿 性 粉 剂 60 7 ' 3 1 0
物。


8 0液 、5 .%可杀 得干 悬浮 剂 、农用 链霉 素等 药 0 38
0 4 0 河北 省 清河农 业 高新技 术 58 0
示范 园 区管理 委 员会 纪东 辉
2 ・ 5
21 减 少机 械损 伤 ,防止 病 原菌 的侵 入 。许 多病 .5 .

番茄TY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番茄TY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蔬菜种植技术

番茄TY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番茄TY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蔬菜种植技术

番茄TY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番茄TY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蔬菜种植技术番茄TY病毒病又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与番茄其他病毒病相比,该病具有暴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等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加上菜农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不了解,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目前,该病已成为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区域几乎遍布全国。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番茄TY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番茄TY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发病症状病株生长迟滞矮化;顶部新叶变小,呈褶皱簇状;叶色发黄,边缘上卷,叶厚且脆硬,叶背面的叶脉常呈紫色。

染病幼苗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

成株染病后仅上部新叶表现症状,中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小,果实膨大速度慢,成熟果实不能正常转色等。

若番茄植株在开花前感染此病,则果实产量和商品价值均会大幅度下降,严重时全棚几乎绝收。

烟粉虱是该病的主要传毒媒介,获毒后可终生传毒;成虫喜在番茄幼嫩叶上吸取汁液,并于叶背面产卵。

番茄种子不传毒,但农事操作(如打杈、定植、绑蔓等)过程中的摩擦损伤可致传毒。

二、番茄TY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剂,因此,生产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真正抗TY病毒病的番茄品种并不多。

2010年秋季很多地区番茄TY病毒病大发生,但粉果番茄“粉的帅”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另外,普威贝利100、普威汉娜也都是较好的抗TY病毒病粉果番茄品种。

2.培育无毒壮苗。

该病对秋大棚番茄危害最重,而秋大棚番茄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育苗,此时也是一年中雨水较多、温度最高、光照最强、烟粉虱危害最为猖獗的时期。

因此,必须采用“拱棚防雨、遮阳遮阴、防虫防虫”的全保护措施培育壮苗。

播种前,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将种子捞出洗净再催芽。

育苗前,要彻底清除苗床内外的杂草和残留植株,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闭棚熏杀残留虫源,并在通风口处设置筛孔径0.25~0.42毫米(40~60目)的防虫,防止烟粉虱进棚传毒。

番茄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致病。
蚜虫 是黄瓜花叶病毒 的传播 中介 , 必须在蚜 虫 初发 期尽早 防治 。可在 田间悬挂银 灰膜 条或银 灰 网避 蚜 ;也 可用黄板 诱杀 ,挂在行 间高 出植株 顶 部 , 00 7h 4~ 0块 ,~ 0d重涂一 次机油 每 . m 挂 05 6 7 1
和粘 虫胶。
叶片呈 浓淡 不均 匀 的绿色 斑, 浓绿 部分 凸起 , 淡绿 部分 凹
陷 , 花 叶状 。严 重 时 叶 面 凹 凸 呈
不平 , 时也卷 曲皱缩 。病状多 有 表 现在嫩 叶上 ,老 叶不 表现病
剂 60 80 0 ~0 倍液等喷雾 防治。
此外 , 在防治番茄灰霉病过程 中重点抓好 以下 四点 , 可
1 g . 7h 隔 9 再喷撒 1 /0 , kO6 m d 次。也可选用多菌灵 5 %可 0 湿 性 粉 剂 6 0 80倍 液 、 甲基 托 布津 7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 60 80 液、 0 ~0 倍 扑海 因 5 %可湿性粉 剂 50 80 液、 克 0 0~ 0 倍 速 灵 5 %可湿性粉剂 1 0 倍液 、甲霜灵锰锌 5 %可湿性 粉 0 0 0 8
3 .化学 防 治
三、 发病条件
1 气 温 .
花叶病适 宜发病温度为 2  ̄ 2  ̄ 以上时有隐 0C, C 5 症现象 ; 条斑病在旬平均气温 2 ℃时开始发生 ,5C 0 2 ̄
阴雨天来 临之前及时用药 , 禁止阴天浇水 , 以防湿度过大。
顶芽幼 叶细长 , 开 比健 叶 展
慢, 呈螺旋形下卷 , 叶片狭小 , 并 自上而下 叶片全 部或部 分变 成
蕨 叶状 , 叶肉组织退化甚至不长
A R UT R L E H O O Y E U M N 5 G I LU A C N LG & Q I ET 4 C T P

番茄设施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番茄设施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21 大棚 消毒 .. 4
在 难 于轮作 换 茬 的棚 内 .栽苗 前 按 10m 空 间用 5 。 1k g硫磺 粉 和 2k g锯末 混合 ,分 装几 处 点燃 ,密 闭 熏 闷 2 菌 .1d后再 栽苗 。 4h杀
21 .. 高温 闷棚 5
2 防 治 技 术
等 措施 ,每 隔 1d对 大棚 进 行 1次 高 温处 理 ,处 理 时
间为 中午 前 后 ,温度 控 制 在 4 ~ 7℃ ,并 持 续 2 25 04 ~. h ( 中 4 ℃以上 需 持续 1 其 2 . h左 右 ,每 隔 2 3d处理 5 ~ 1 ;4 ℃以上 持续 1h左 右 ,每 隔 4 5d处 理 1次 ) 次 5 ~ ,
1 ~ 0℃ ,下 半 夜 1 ~ 5℃。具 体 做 法 :上 午 温 度 达 52 0l 3 C 0 q 时及 时 放 风 ,使 棚 内 的温 度 保 持 在 2 I 右 ; 5c左 C 下 午 温 度 在 2 【 右 时 及 时 关 门保 温 ;傍 晚 棚 内温 3 c左 =
度在 1 ~ 0℃时 放下 草帘 保温 。 82 加强 通 风管 理 ,以 降低 棚 内湿 度 。 即早晨 拉 起 草
然 后 打开 门 和通 风 口进 行大 面积 通风 换 气 .可 达 到 防 治病 害 的 目的 。
21 .. 加 强 栽 培 管 理 6
目前 推广的优质抗病 品种主要 有粉冠二 号 、红冠一
号 、红宝 石 、皇妃 、巨粉 宝 石 、安 莎迪 一 1 F 、黑美 人 、
佳 粉 系列 (5号 、1 1 6号 、1 7号 ) 、中杂 系列 ( 7号 、9
硫 酸铵 10倍液 进 行 种子 消 毒 。具 体方 法 是将 种 子 放 0 在 清水 中浸泡 2 3h后 ,在 上 述任 何 一 种 药剂 中再 浸 ~ 泡 1一 5m n O 1 i ,捞 出种 子 冲洗 干净后 再用 清水失 。 因此 ,做 好 番 茄设 施 栽 培病 害 防 治工

番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番茄,又名西红柿,俗称洋柿子,为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的果实。

其色泽鲜红,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烹调成鲜美菜肴,堪称菜中之果,深受人们喜爱。

但近几年保护地番茄的病害越来越严重,给番茄的品质、产量带来严重影响。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介绍如下。

一、疫病1、危害特点发病适温为25~30℃。

浇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通风不良时,发病率高。

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叶、茎和果实,以危害茎基部为主。

若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溢缩,秧苗萎蔫而枯死。

叶片受害,先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淡褐色大斑。

幼苗受害,多发生于嫩尖尖状。

果实受害,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凹陷病斑,后病部皱缩软腐,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一是轮作倒茬;二是苗床消毒。

1m2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g与细土10~15kg拌匀分别于播种前后撒施;三是药剂浸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72.2%普于力克水剂浸种30min后催芽。

(2)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6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任意一种喷雾。

二、细菌性斑疹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

1、危害特点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危害植株叶、茎、叶柄和果实。

叶片感病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

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般茎杆变黑。

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

病斑附近果实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番茄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 1 茶褐 色条斑 型 ( 云斑 、 斑点 、 斑块等 ) 症状 , 是 由烟 草花 叶病 毒及 黄 瓜 花 叶病 毒或 其 他一 、 二 种 病毒 复合 侵染 引起 。此症 状发 生广泛 。
( ) 株 矮 化 蕨 叶 型 ( 片 线 型 ) 状 , 由黄 2植 叶 症 是 瓜 花 叶病 毒 引 起 , 症 状 发 生 较 为 广 泛 。 此 () 脉 黄化 卷 叶型 ( 片 边缘 向上方 弯 卷 ) 3叶 叶 症 状 , 由烟 草 卷 叶 病 毒 引起 。 是
油 浸状 斑块 、 色下 陷 或不 下 陷等 ; 蔓表 面 : 褐 茎 油 浸 下陷 条斑 等 ; 株 状态 : 顶 、 植 缩 矮化 、 枝 等 ; 丛 番
种: 烟草花叶病毒 ( ① TMV) 寄 生 很 广 、 子 带 , 种 毒, 是传 染性 最 强 、 抗性 最 强 的植 物病 毒 , 主要 且
初期 遇高温 、 光天气 、 强 土壤 干旱 。⑦ 田间积水及
土 壤 板 结 。⑧ 阴 雨 期 之 后 连 续 暴 晴 。 ⑨ 露 地 定 植
() 5 巨芽 型 ( 长芽 大 量分 枝 或 叶片 呈线 状 , 生
色 泽淡 ) 症状 , 由一 种特 殊类原体 引起 。 是
收 稿 日期 : 0 00 — 4 2 1 -6 2
钙 、 、 、 、 、 等 营 养 元 素 , 致 苗 弱 、 长 钾 镁 铁 锌 硅 导 徒
( ) 驳 花 叶 型 ( 片 上 黄 绿 相 问或 深 浅相 4斑 叶 同) 症状 , 由 黄 瓜 花 叶病 毒 与 其 他病 毒 混 合 引 是
起 , 症状发 生最 为普遍 。 此
及老 化 , 植株 抗 性 降低 。⑥ 定植 过迟 、 苗期 、 座果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治理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治理
残体 、田间杂草等均可成为该病 的初 侵染源 。黄瓜 花叶
病毒病上升迅速 ,发生危害严重 ,其防 治已成为番 茄生
产 上 的重 点 。
1 病害症状
番茄发病后表现 出失绿 、黄化 、矮化 、丛 枝 、花 叶 及畸形等症状 ,在 田间一般在心 叶出现症状 ,随 后扩展
病毒 主要通 过蚜虫吸食汁液进行传染 。冬季病毒 多在宿 根杂 草上越 冬 ;春季蚜虫迁飞传毒 ,引起 番茄 发病。
的 ,多 不 能 开 花 结 果 。 13 条斑 型 .
3 无公害综合治理
3 1 农 业措 施 .
3 1 1 选 用抗病 品种 针 对 当地 主要毒 源 ,因地制 宜 . . 选用抗 病品种 ,如毛粉 8 2 烟草 病毒 ,耐黄瓜 花叶病 0 抗
发生在叶 、茎 、果上 ,病斑形状 因发生部位 不 同而 异 。在叶片上为茶褐色 的斑点或 云纹 ,在茎蔓上 为黑褐
蔬菜病毒病 已成为仅 次 于真菌 病 害的第 二大 病害 , 每年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 ,随着反 季节蔬
22 传 播 途 径 .
菜种植面积 的 扩大 ,加 上 种子 带 菌 传染 和 气 候条 件 适
宜 ,以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为 主而引起 的番茄
烟草花 叶病毒 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 ,其 种子也 可带 毒成 为初 侵 染源 。烟草 花 叶病 毒 主 要通 过 汁 液接 触 传 染 ,只要寄 主有 伤 口,即可浸入 。附着 在番茄种子 上的 果屑也能带 毒。此 外 ,土壤 中的病残体 、田间越冬 寄主
赵 旋 (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04 ) 50 1
摘要 :阐述 了番茄病毒病 的为害症状 以及 病原的传播途径和发病 条件 ,提 出了无公 害综合 治理 对策。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康植株。此外,在番茄生产季节,整枝、打杈、采摘等农事操作可造 成病毒病的传播。
4 防治方法
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控,应当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 辅,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4.1 抗病育种
番茄抗病毒育种是解决番茄病毒病最为理想的方法,在番茄 生产中优先选择抗病品种或对番茄病毒病具有一定耐性的品种 种植。 4.2 种子处理
基金项目:吉林省财政专项—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集 成与应用。 作者简介:
范惠冬,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蔬菜病虫害。 E-mail:1226620820@
·30· 欢迎刊发广告,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协办。
1 番茄病毒病主要种类
全国范围内可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类较多,包括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TYLC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番茄 花叶病毒(ToMV)、番茄褪绿病毒(ToCV)、番茄斑萎病毒(TSWV) 等。其中侵染范围较大,造成番茄产量损失严重的是番茄黄化曲 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需引起番茄种植者的重视。
蚜虫和烟粉虱是番茄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降低田间虫口密 度是防治番茄病毒病关键环节。温室、大棚可使用 60 目防虫网, 能对有翅蚜和烟粉虱成虫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田间悬挂黄板也 是防治蚜虫和烟粉虱的有效方法;适时的化学防治能快速、有效 降低传毒昆虫的数量,减轻病害的发生。 4.5 化学防治
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药剂较多,包括吗啉呱·乙酮、菌毒清、 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等。在番茄发病初期可用吗啉呱·乙酮 500~ 800 倍液喷雾,也可使用 5%菌毒清 400 倍液喷雾防治。对蚜虫和 烟粉虱的防治可选用 10%吡虫啉、10%啶虫脒 1000 倍液,或英雷 (75 克/升双丙环虫酯·阿维菌素可分散液剂)45耀53 毫升/亩、极显 (17%氟吡呋喃酮)30耀40 毫升/亩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 药进行喷施,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Is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种植地条件和病毒病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几率。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30分钟,搓洗后捞出用清水洗干净催芽播种,可以降低番茄病毒病发病率。

3、育苗与定植番茄苗期定期喷施杀虫剂消灭传毒害虫。

定植时优先选用生长健壮的适龄壮苗,适时蹲苗5~6天,促使番茄根系发育旺盛,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

4、植株调整整枝、打杈、蔬果等操作都要先处理健壮株,后处理病株、弱株。

手和劳动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5、防治蜘虫和烟粉虱做好传毒昆虫好虫和烟粉虱的防治工作是控制病毒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选用60目以上的防虫网覆盖通风口,定期用漠富菊酯烟剂熏蒸,采用黄板诱杀等。

番茄病毒病及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及防治技术

番茄病毒病及防治技术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春番茄每年因此病大约减产30%左右,夏、秋番茄损失更为严重。

症状: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多种多样。

在同一植株上有时也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症状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病毒的复合侵染也相当普遍。

常见的症状类型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3种,其中以条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蕨叶病。

花叶型:是最常见的症状类型,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田间常见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轻型花叶,叶片平展、大小正常,植株不矮化,只是在较嫩的叶片上出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斑驳,使叶片呈花叶状,对产量影响不大;另一种是重型花叶,叶片不平展,凹凸不平,扭曲畸形,叶片变小,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植株矮化,座果果小劣质,多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较大。

条斑型:可侵染茎、叶和果实。

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或不呈现深绿色或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茎部发病,茎杆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逐渐蔓延扩大;果实发病,果面散布不规则形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病果畸形。

蕨叶型:症状多发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叶细长呈线状,生长缓慢,叶肉组织严重退化,甚至完全退化,仅剩下主脉;病株一般明显矮化,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

防治措施: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的条件。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

抗病品种有:强丰、丽春、佳红、早丰等。

2.种子处理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然后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可去除附着在种子表面的TMV。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育苗阶段加强管理,定植前7-10d可用矮壮素灌根。

定植后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实施根外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4.早期避蚜治蚜高温干旱年份要注意防蚜避蚜工作,同时要及时清除田边、地坎杂草,邻作蔬菜也要及时喷药灭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难 治 愈 。
烟草卷 叶病 毒 : 病 毒粒 体双 球形 , 大 小为 2 5 — 3 0 n m x l 5 ~ 2 9 n n l 。 仅 侵染 茄 科和 菊科 作 物 , 寄 主面 很 窄 。 侵 染 番茄 引起
卷 叶 型病毒 病 。
2 病 毒病 危 害症状 病毒 病 危 害 的主 要 症状 有 : 植 株 矮化 、 新芽直立、 叶 片
毒, 是 一 类 具 有孪 生 颗 粒 形 态 的植 物 D NA病 毒 , 广泛 分 布
生 复 合侵 染 , 可 以出现 多 种症 状 。 笔者根 据 多 年从 事设 施 番 茄 栽 培 工 作 的经 验 , 现 将 设 施 番茄 病 毒 病 的发 生 规 律 及 综 合 防 治技 术介 绍如 下 , 以 期能 对广 大菜 农提 供 指导 。
烟 草花 叶病 毒 : 是一 种抗 性最 强 的病 毒 。 在 电子 显微镜
下观察 , 病 毒 粒 体 呈杆 状 , 大小 2 8 0 n mx l 5 n m, 失毒 条 件 为
变小卷曲和节间变短等。 但不同类型表现出不 同症状 : ① 黄
化 曲叶 型 病 毒病 : 染 病 植 株 初 期 表现 生 长 缓 慢 , 新芽直立 ,
1 发 病 特 点
于热 带 和 亚 热带 地 区 , 在 烟草 、 番茄 、 南瓜 、 木薯 、 棉 花 等 重
要 经 济作物 上 造成毁 灭性 危 害 。
病 毒病 一 旦发 病 很难 控 制 , 传 播扩 展 速度 非 常 快 , 对 番
茄 种植 造 成 的损 失非 常大 , 染病 植 株 几乎 绝收 , 化学 药 剂 也
以黄 化 、 花 叶 和卷 叶病 影 响 最 为严 重 , 不 同病 毒 或株 系 间发
叶 型病 毒病 主要 由黄 瓜花 叶病 毒侵 染 引起0 - 2 ] 。 黄化 曲 叶病 毒 : 属 于 双 生病 毒科 ( G e m i n i v i r i d a e ) 菜 豆金 色 花 叶病 毒 属 ( B e g o m o v i r u s ) 病毒 , 因该 属病 毒在 自然 条件 下 只能 由烟 粉 虱 以持 久方 式传 播 . 又被 称 为 粉 虱传 双 生 病
现 代农 业 科技
2 0 1 3年 第 4期
植物 保护 学
设施番茄病毒病的发 生规律及综合 防治技术
杨 宁
( 山东东伊食品生产开发有限公司 , 山东枣庄 2 7 7 1 0 0 )
摘 要 介绍 设施 番 茄病毒 病 的发病 特 点 、 症状、 病原 、 侵 染循 环、 传播 途 径和 综合 防 治技 术 , 以为设施 番 茄病 毒病 的防 治提供 参 考。 关 键词 设 施番 茄 ; 病毒 病 ; 发 生规 律 ; 防 治技术
侵染 ; 卷 叶 型病 毒病 病原 只有烟 草卷 叶病 毒 ; 花 叶 型病 毒 病 毒 由烟 草 花 叶病 毒 在 高温 强 光 照射 下 , 或 与马 铃 薯 X 病毒 混 合侵 染 , 以及黄 瓜 花叶 病毒 和 其他 病毒 混 合侵 染 引起 ; 蕨
地、 塑 料大 棚 、 日光 温 室 、 大 型现 代 化温 室 栽培 中都 常 发 生 , 因栽 培季 节 不 同 , 发 生 的种 类或 危 害 的程度 也 不相 同 , 其 中
中图分 类号 ¥ 4 3 6 . 4 1 2 . 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0 4 — 0 1 4 3 — 0 2
近年来 。 素有 “ 植物癌症” 之称 的病 毒 病 已成 为 仅 次 于
真菌 病 害 的第 二 大病 害 , 对 我 国 设施 番茄 种 植 的 危 害越 来 越 严重 , 给 农 户造 成 的损 失 也 非常 巨 大 。 番 茄 病 毒 病 在 露
节 间变 短 , 植 株 严 重矮 化 , 叶片变小、 变厚 、 变脆 , 叶 片皱 折
9 o ~ 9 3℃下 1 0 a r i n , 在无菌挤 出液里致病力可以保持数年 ,
在 干 燥病 组 织 里 可 以存 活 3 0年 。 具 有 不 同的 株 系 , 可 以 引 起番 茄花 叶 型 、 条பைடு நூலகம் 型等病 毒 病 。
4 侵 染 循 环
株下部多卷叶 。 果实出现花脸 。 ③卷叶型病毒病 : 叶脉间变
黄, 小 叶由边缘向上卷曲 , 呈球 状 , 或扭成螺旋状 , 植 株 矮
番茄 病 毒病 的传 播 途 径 主要 有 种 子 传播 、 农 事 操 作 传
小, 多丛枝 , 发病 早时会影响开花结果 。 ④条斑 型病毒病 :
状明显 , 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 ②花叶型病毒病 : 轻花叶病
株 不矮 化 , 叶 片微 显斑 驳 。 重花 叶病 株 , 叶片 出现 明 显黄 、 绿 相间 , 或 深 浅色 相 间 的斑驳 , 叶脉 透 明 或变 紫 , 新 叶 变小 , 植
单独 侵染 引起蕨 叶 型病 毒病 , 与其 他病 毒 混合 侵染 , 还能 引 起 花 叶型 、 条斑 型病毒 病 。
叶、 茎、 果 实都 能 感 染 发病 。 叶 片发 病 出现 云纹 或 茶 褐 色 斑 点, 叶脉 发 生 坏 死 , 花 叶 或有 或 无 。 茎杆 上发 病 初 期会 出现
播、 植 物传 播 和 昆虫 ( 蚜虫 、 粉虱、 蓟 马等 ) 传 播等 。 黄 化 曲 叶病 毒 ( t o m a t o y e l l o w l e a f c u d v i r u s , T Y L C V) : 该 病 毒 为单 组份 双 生病 毒 , 寄 主 广泛 , 主要寄 主 有番 茄 、 烟草 、 曼陀罗 、 兵豆 等 植 物 。 该 病 毒 的 主要 传 播 途 径有 2种 : 一 种
上卷 并扭 曲 , 叶脉 的 边缘 至 叶脉 区域 黄 化 , 植 株 上部 叶 片症
黄 瓜花 叶病 毒 : 病毒粒体球形 , 直径 3 5 n m左右 . 失毒
条件 为 6 5 ~ 7 0 c I 二 下 1 0 a r i n , 不耐 干 燥 , 体 外保 毒 期 为 3 - 4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