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检验制度
GMP管理文件原辅包装材料检验制度
GMP管理文件原辅包装材料检验制度一、目的:为规定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实验的内容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药用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和管理工作。
三、责任者:质量监督科负责人、生产管理部负责人、仓库保管员、QA人员。
四、正文:1 管理职能1.1 凡生产用的各种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进库前均应经过检验,不符合规定或影响产品质量的原辅包装材料不得进库和投入使用。
1.2 特殊情况需降级使用者,应由供销部门先填写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降级使用申请单,报质量监督科审查,由主管厂长批准后,才能使用。
2 管理内容与要求2.1 仓库填写请验单必须填清原料名称、送验目的、产地、编号、批号、数量、件数、送检日期、请验单位、送检人等规定的全部项目,化验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取样,并发给抽样证。
送检单中的数量必须与进仓数量相符,且检验后不得更改。
2.2 质量监督科按有关取样管理制度进行取样并及时检验。
2.3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均按公司制订的制度检验入库,需配套使用的包装材料还应经第二次配套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4 不合格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检验单,需盖上质量监督科专用章,作为财务部门拒付的依据。
物料管理标准文件物料管理标准文件条目一、物料采购管理规定注:第一标准文件都应有这样的格式文头。
1. 企业必须具备经过QA批准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标准庆经过批准,并注明执行日期,有统一代号)。
2. 采购人员必须按现行的质量标准采购原辅料及包装材料。
3. 企业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原辅料、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商定期进行质量审核,经常了解质量状况,并建立档案。
4. 制药企业必须采购有生产许可证的药包材产品。
5. 主要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主要来源应做到点采购,以保持其中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物料进厂分类编号、管理规定凡符合要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进厂,应由仓库管理人员统一分类编号,分类编号应按下列类似的编号方式统一编制。
1. 物料分类及代号。
制药企业生产及管理相关标准和制度-原料、包装材料入库检验制度
原料、包装材料入库检验制度
目的:加强原料、包装材料的入库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原料、包装材料
责任人:仓库人员、QA人员、QC人员。
内容:
Y进厂初检:原料进厂由仓库管理人员按货物凭证或合同协议核对后,检查包装是否受潮、破损,标签是否完好,与货物是否一致等;包装材料进厂,仓库保管员应先检查外观、尺寸、式样是否符合公司规定要求,有否污损、破损。
凡不合格要求,应予拒收。
包材的每件包装上应有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由质监部派专业人员按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外观性状的初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定置请检。
2.定置请检:初检符合要求的原料、包装材料,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指定区,设待验牌,并及时填写请验单交质量保证部抽样检验。
3.取样:质保部接到请验单后,派专人按抽样办法取样,取样后重新封好,贴上取样证,并填写取样记录。
制剂原辅料的取样宜在取样室(其洁净级别宜与配料室相同)或取样区操作。
4.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质保部向仓库送交检验报告单,并根据检验结果按货物件数发放合格证或不合格证。
5.合格入库的包装材料,应分类入库,设立库存货位卡。
6.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必须堆放在清洁的仓库,封闭的包装必须严密,不得破损、污染。
7.印有品名、商标等标记的包装材料,因故不予使用或检验不合格时,应隔离存放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应销毁或除去标记。
GMP包装材料验收管理规程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4页SMP-MM-01003-1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包装材料验收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总经理、质量部、生产部、商务部、行政人事部1.目的制订包装材料检验管理制度,保证包装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准确。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包装材料的检验。
3.责任者公司商务部仓库管理员、采购员,质量部QA、QC主管。
4.内容4.1.包装材料的初验4.1.1.仓库管理员首先应检查该批物料是否有符合药用包装的书面证明及药包材生产许可证。
4.1.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即内包材料不符合药用标准但符合食品标准的,其标准应有出处,并附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证明、生产许可证影印件和有关的毒理研究资料,确定无毒。
4.1.3.凡在使用前不能清洁的内包材必须具有合法的药包材许可证明,如聚苯瓶、铝箔包材、PVC等。
内、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拒收,不得接收,并做好记录。
4.1.4.凡使用前不能清洁的内包材在接收过程中的取样应在与生产要求相适应的洁净级别的取样室或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包装材料验收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取样车内进行。
4.1.5.包装材料进厂后,仓库管理员应先以标签卡为依据目检外观、尺寸、式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有污染、破损,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拒收。
4.1.6.初检合格后,并填写验收记录。
初验合格后,仓库管理员开出一式三联《入库单》,提交财务部、商务部。
4.2.包装材料的数量验收及请验4.2.1.包装材料数量验收其规定见下表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Subject题目:包装材料验收管理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2.2.包装材料数量验收结果记录在物料初验记录中,初验合格后,保管员在收料单上签字。
检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管理制度一、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检验制度⒈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时,由仓库管理员收货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⒉质检员应根据包装材料的有关技术文件或标准对每批材料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单,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二、半成品检验制度⒈半成品制造完成后,应及时通知质检员抽检;⒉质检员应根据半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严禁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三、成品检验制度⒈成品生产出来后,由车间主任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⒉质检员应根据成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验报告,及时将结果抄送到各相关部门;⒊不符合要求的成品,不得入库,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四、质检员对所属承担的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有关记录应完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五、进行检验时,应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并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
六、检验记录应分类妥善保管,保存期一般为产品保质期后顺延半年,另有规定的除外。
检验管理制度(2)是指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通过检验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和解决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其具体步骤如下:1.明确检验目标:确定要检验的管理制度和检验的指标。
例如,可以检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
2.收集数据:收集与目标管理制度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获取数据。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制定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对管理制度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确定改进方案和措施。
5.实施改进: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
可能涉及到制度修改、流程调整、培训等措施。
6.监督和评估:对改进后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产品包装检验标准
产品包装检验标准1. 检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产品包装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包装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要求,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检验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公司生产的产品包装,包括但不限于纸盒、塑料袋、玻璃瓶等各类包装材料。
3. 检验要求3.1 包装材料质量要求-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无毒、无污染。
- 包装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正常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压力和震动。
- 包装材料应易于搬运和堆放,并能有效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和变形。
3.2 包装外观检验- 包装外观应整洁、无污渍、无明显划痕或破损。
- 包装上的文字、图案、标识应清晰可辨,无模糊或掉色现象。
3.3 尺寸和容量检验- 包装尺寸应符合产品的规格要求,能够容纳产品完整且不过大或过小。
- 包装容量应准确,不得存在过度灌装或欠灌装的情况。
3.4 密封性检验- 包装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内部物质泄漏或外部污染进入。
- 包装密封部位应完好,无破损或松动现象。
3.5 标签和说明书检验- 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准确无误地反映产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标签和说明书应牢固粘贴,不易脱落或模糊。
4. 检验方法4.1 包装材料质量检验可通过样品送检、抽样检测等方式进行。
4.2 包装外观检验可通过目视检查、光源照射等方式进行。
4.3 尺寸和容量检验可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4.4 密封性检验可通过水压试验、振动试验等方式进行。
4.5 标签和说明书检验可通过人工检查和对比产品信息进行核对。
5. 检验记录与报告5.1 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检验的时间、地点、检验人员以及检验结果等信息。
5.2 检验报告应根据检验记录编制,包括产品包装的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实际检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6. 检验频率6.1 新产品包装应在投产前进行全面检验。
6.2 对于已投产的产品包装,应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包装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酒业食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验证制度
酒业食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验证制度酒业食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验证制度是酒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酿造过程中,原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而包装材料的质量则影响着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建立完善的酒业食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验证制度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酒业食品原辅料检验验证制度1. 原辅料采购前的检验在采购原辅料之前,酒业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原辅料检验计划。
该计划应该包括原辅料的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也应该进行评估和筛选。
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才能进入到酒业企业的供货名单。
2. 原辅料进货后的检验原辅料采购进入企业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检验。
检验重点包括原辅料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等。
比如,若是在检验糯米时,可以检查糯米的形状、色泽、杂质以及水分含量等指标;若是在检验大麦汁时,则需要测试其物理化学指标、香气和口感等。
3. 原辅料生产环节的监督检验酒业企业应该制定原辅料生产环节的检验要求,生产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现场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及时协调和解决生产环节的问题。
4. 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要及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重要原辅料需要建立档案,统计出原辅料的质量分布情况,对于超出标准要求的原辅料应该及时排除。
二、酒业食品包装材料检验验证制度1. 包装材料的选购包装材料选购应按照客观标准来进行。
不仅需要考虑其防潮、防氧化、防紫外线、避光、保鲜等各种性能指标,还需要了解生产工艺、环保情况等因素。
2. 包装材料的检验在包装材料进入酒业企业之前应进行包装材料的检验。
检验的内容应包括卫生、耐热、透气、密糊度等要求。
对于液体饮品的包装,还应进行密封和防漏检验。
检验环节应该在包装材料出厂数到达企业仓库之前进行。
3. 包装质量监测酒业企业应该建立每批产品的包装质量监测制度,包括包装物的外观、性能、印刷质量、标签和生产日期等细节。
食品公司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食品公司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制度为加强对各种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验收,把好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进厂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制定《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制度》。
1、各种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进厂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
未经质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一律不准入库,更不能用于生产。
2、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验收工作由质量部门负责,供应部门协助。
3、公司使用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主要有:面粉、食盐、包装袋、纸箱等。
4、验收依据: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证明材料或企业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
5、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一般采用外观检查和质量证明验收合格的方式进行,必要时送化验室或当地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验。
6、外观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包装质量是否完好、标识内容与要求的质量要求是否一致、产品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等。
质量证明验收的主要内容为:产品出厂的检验合格证、标签、有效检验报告及其他有效质量证明。
7、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情况由质量验收人员及时分别填写《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记录》。
8、《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记录》内容至少要包括:物品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执行标准、生产日期、进货日期、进货数量、索证情况、合格数量、验收人员姓名、验收日期等。
9、《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记录》由质量监督员保管。
负责人要经常对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正确性进行检查。
保管员凭《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验收记录》办理物品入库手续。
10、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证明资料由质量监督员妥善保管。
11、需要送质量检验部门检验的样品,由质量监督员负责抽样、送样和检验。
12、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由供应公司负责作出退货的决定,并负责实施。
塑料包材检验通用标准 豆丁
以下是塑料包材检验的通用标准:
1. 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是否平整,色泽是否均匀,不允许有裂纹,气泡,明显的凹凸痕迹,杂质等。
2. 尺寸的极限偏差检验:这个检验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抽检。
3. 塑料包材的密度检验:塑料的密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等。
一般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4. 塑料包材的吸水性检验:这是衡量塑料包装材料的重要参数,吸水性过大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而言,对于用作食品包装的塑料,不应有显著的吸水性。
5. 耐环境性检验:包括对塑料包装材料在规定条件下的耐热性、耐寒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等测试。
6. 卫生安全性:塑料包装材料在使用时不能含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
7. 密封性检验:塑料包装常常需要具备密封功能,检验其密封性能和密封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检验标准和流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塑料包材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
包材检验标准
包材检验标准包材是指用于包装产品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包装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包材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对包材进行严格的检验。
包材检验标准是指对包材进行检验时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定,下面将对包材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包材的外观质量是包材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包材的表面平整度、色泽、印刷质量等方面。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对包材的外观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确保其表面平整,无明显的色差和印刷缺陷。
同时,还要对包材的印刷图案和文字进行检查,保证其清晰、完整,符合产品包装的要求。
其次,包材的物理性能也是包材检验的重点内容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包材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指标。
在进行物理性能检验时,应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对包材进行拉伸、撕裂、磨损等测试,以确保其符合产品包装的要求。
同时,还应对包材的抗压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包材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挤压变形或破损。
另外,包材的化学性能也是包材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性能包括包材的成分、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在进行化学性能检验时,应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包材的化学成分和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以确保包材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或危害。
最后,包材的包装性能也是包材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装性能包括包材的密封性能、防水性能、防潮性能等指标。
在进行包装性能检验时,应对包材进行密封、防水、防潮等测试,以确保包材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包材检验标准是确保包材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包材的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包装性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包材检验标准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塑料包装公司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QS/BZ-ZD17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为确保检验和试验的正确性和完善性,以使产品和过程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3 职责3.1 质检科负责进货物资、加工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或验证。
3.2 操作工人负责开展工序自检工作。
4 工作程序4.1 采购产品的检验4.1.1 原辅材料检验应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进货清单,确认材料品名、规格、数量无误后,置于待检区。
质检员根据《检验规程》对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填写检验或验证记录。
4.1.2 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由仓管人员根据合格记录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4.2 过程产品的检验和测量4.2.1 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由工序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由质检员依据《检验规程》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检验记录表》,检验有不合格项时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质检员应向操作者指出不合格的部位,责成其纠正,操作者返工或重新加工后,质检员重新检验合格后签字认可。
4.2.2 对过程产品进行检验时,质检员如发现不合格品率超过本公司规定值时,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进行处理。
4.3 最终成品检验4.3.1 最终检验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已全部完成且结论合格。
4.3.2 成品置于待检区,由质检员抽样根据《检验规程》进行综合检验,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并加挂(贴)检验状态标识。
4.4 检验记录1.4.1在检验记录中所有要求的检验项目都应填写具体的检验数据或内容,标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4.4. 2 检验记录由质检科保存。
包装材料验收、贮存、发放管理制度
包装材料验收、贮存、发放管理制度目的建立包装材料的验收、贮存、发放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没有印刷标签、说明书内容的包装材料。
责任包装材料仓库管理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生产技术部、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对本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1.包装材料的验收:1.1初验、编号、请验1.1.1包装材料进厂首先放置在外包清洁区,仓库管理员核对送货凭单的包装材料品名、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供应厂商是否在供应链中心所列的《合格物料供应商名单》内,内包装材料生产厂家要随货出示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凡不符合要求者,应予拒收。
1.2按厂制订的标准对包装材料的外观、尺寸、式样、最小包装单位数量等进行初验,凡有污损、破损、受潮等明显缺陷时,应予拒收。
1.3初验合格依照入库手续,进行清洁,按品种、规格、批号、置于指定库房且分类存放,并挂上待检牌。
1.4仓管员按包装材料进厂顺序,对包装材料统一填写《货位卡》,编号和批号的编制由供应链中心统一编制。
1.5仓管员填写《请验单》,内包装材料要同时附上生产厂家的质量检验报告单,提请生产技术部抽样检验。
请验单上应注明:名称、编号、批号、进厂日期、供货单位、供货数量、请验部门、请验日期和请验人。
1.6 生产技术部取样后,仓管员要检查取样后的包装是否密封,是否贴有《取样标签》,并检查《取样标签》的内容是否正确。
2.包装材料的入库、贮存:2.1仓管员根据检验室的检验结果,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别移至合格区或不合格区。
2.2检验合格的包装材料,挂上绿色的合格牌,仓管员根据检验报告单开入库验收单,入库后由仓管员填写库存《货位卡》和《物料出/入库台帐》;不合格包装材料挂上红色的不合格牌并要隔离存放,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规定处理。
2.3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要存放在清洁的库房内,其外包装必须封闭严密,不得破损、污染。
对有温湿度要求的空心胶囊,需要设置控制温度、湿度设施,并每天将库房的温湿度记录于《库房温湿度记录表》中。
11-包装材料审核、检验管理制度
1、包装材料在印制前,由供应商按设计技术要求提供样品(一式二份),交供应室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交质量保证室。
2、质量保证人员按下列情况进行审核
(1)包装材料的审核:检验人员根据设计技术的要求,审核包装材料的材质、规格尺寸、彩色的实样及色标的编号、文字内容等。
(2)标签、说明书的审核:检验人员审核纸质、规格尺寸、彩色的实样及色标的编号、文字内容等。文字内容通常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药理作用、适应症、注意事项、包装规格、有效期、贮藏条件、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单位名称等。
(3)经质量保证室审核合格后,交质量部负责人进行审核。
3、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一式二份经质量部审核合格后,签字盖章后,一份存档,一份交供应厂家,厂家按此标准印制成品。
4、首批成品由检验人员按存档的标准进行审核后,交质量保证室主任复核,质量部负责人签名批准后,一份交中心化验室作为实样,一份存档。
5、中心化验室按质量保证室提供的标准实样及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包装材料审核、检验管理制度
第1页共1页文ຫໍສະໝຸດ 类型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编码
SMP-QC-1011-00
执行日期
执行部门
质量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修订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目的:建立包装材料审核、检验的管理制度。
范围:包装材料的审核、检验。
责任者:质量部相关人员。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制度一、制度目的为确保企业所使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使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
三、责任1.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并负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
2.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
3.采购部门负责在合同中明确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并协助进行验收工作。
四、检验内容1.包装材料外观质量的检验,包括包装袋的印刷质量,包装箱的地才、尺寸和结构等;2.包装材料物理性能的检验,包括包装袋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包装箱的抗压试验等;3.包装材料化学性能的检验,包括包装袋的含水率、PH值等;4.包装材料安全性能的检验,包括包装袋是否添加了危险物质等;五、检验频次1.对于新供应商所提供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应进行全面检验验收;2.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抽检;3.对于已经验收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如果遇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
六、检验标准1.本制度应制定与各类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并进行应用;2.引用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作为检验依据。
七、不合格处理1.如果发现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2.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应进行分类,进行退货、更换或修理处理;3.对于严重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八、记录与报告1.对于每次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检验和验收,都应有详细的检验记录;2.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应进行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九、对外合作1.对于进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验验收;2.对于进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检验,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检验标准。
十、制度的执行与迭代1.生产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2.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01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01
规范所有进厂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内控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包装材料。
三、相关责任:仓储物流部:应按照规定,对所有进厂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外观进行初步检查,合格后根据送货单和来货数量进行请验。
质检人员:接收请验单,根据取样要求取样并进行相关检验出具相关检验报告。
采购部:采购员在与供应商确定样板后,应将标准样板提供给质量部检验员,作为检验标准并留样。
四、制定依据:《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
五、内容:1 来料的检验确认1.1 抽样:采取随机抽样,按《取样管理制度》的规定抽查验收。
1.2检验项目:按照内控标准检验,包括供货单位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等其他证明文件。
1.3标志:每件包装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检验员代号、生产日期、箱号等标志,标志应符合 GB/T 191-2008 的要求1.4 包装:内外包装按双方确认一致方式包装,应符合 GB/T 6543-2008 的要求。
1.5 运输:运输中应防止雨淋、搬运时应小心轻放,勿重压。
1.6贮存:贮存环境要求通风防潮、防尘防晒、防油、防霉、防腐蚀气、防液体,不能重压。
内包材贮存期一般为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1年。
1.7材质要求(要求于包装瓶、软管及瓶/管的盖、塞、泵头和喷头):所用的材质必须卫生、无毒;所有材质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能与其盛装的产品发生作用,光照不易变色和褪色。
2 缺陷类别划分严重缺陷:A 类(AQL=0),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a.可能对生产有严重阻碍的缺陷;b.严重影响功能和外观的缺陷;c.非功能性缺陷,但影响安全或非正常的产品。
主要缺陷:B 类(AQL=1.0),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a.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现、可以改进的缺陷;b.产品使用性能低下而导致不符合开发项目要求的缺陷。
轻微缺陷:C 类(AQL=2.5),极其细微影响美观但不影响功能的缺陷。
包装定期抽查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包装环节的管理水平,规范包装过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及包装工序,所有参与包装工作的员工均需遵守。
第三条定期抽查工作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第二章抽查内容与频率第四条抽查内容:1. 包装材料的质量:包括包装材料的外观、规格、厚度、色泽等是否符合要求。
2. 包装过程:包括包装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包装设备的运行状态、包装操作的规范性等。
3. 包装完成的半成品和成品:包括包装完整性、封口严密性、标识清晰度、包装美观度等。
第五条抽查频率:1. 包装材料:每月至少抽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包装过程: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包装完成的半成品和成品:每月至少抽查一次,对问题产品进行追溯和整改。
第三章抽查方法与程序第六条抽查方法:1. 随机抽查:从不同批次、不同时间段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2. 定点抽查:对重点区域、重点工序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查。
3. 定期自查:各生产车间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七条抽查程序:1. 质量管理部制定抽查计划,明确抽查内容、频率、方法等。
2. 各生产车间根据抽查计划,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 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抽查样品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4. 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质量管理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5. 整改完成后,质量管理部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四章结果处理与反馈第八条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1. 轻微问题:立即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
2. 严重问题:责令停工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3. 重大问题:立即上报公司领导,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产品质量。
第九条抽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包装工作。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包装定期抽查制度模板
包装定期抽查制度模板一、目的和意义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包装行为,特制定本抽查制度。
通过定期对包装材料、包装过程和成品包装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抽查范围和内容1. 抽查范围: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过程、成品包装等各个环节。
2. 抽查内容:(1) 包装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包装材料的外观、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规定。
(3) 包装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有不良现象。
(4) 成品包装的标识、外观、结构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破损、变形等问题。
三、抽查频率和方式1. 抽查频率:根据产品类型、生产批次、生产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抽查计划。
一般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抽查,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增加抽查次数。
2. 抽查方式: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采取随机抽取、全程跟踪、全面检查的方式进行。
四、抽查程序和流程1. 制定抽查计划: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情况,确定抽查时间、地点、对象和内容。
2. 通知相关部门:提前通知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相关单位,确保抽查的顺利进行。
3. 进行抽查:按照抽查计划,对包装材料、包装过程和成品包装进行全面检查。
4. 记录和反馈:将抽查结果进行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5. 整改落实: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 汇总报告:定期对抽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报告,提交给公司领导。
五、奖惩措施1. 对抽查中发现的优秀表现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
2. 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3. 对整改不力或重复出现问题的单位,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六、记录和归档1. 抽查记录应包括抽查时间、地点、对象、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2. 抽查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便于查阅和追溯。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范文(3篇)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范文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原、辅料采购的质量安全,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稳定,特作此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原、辅包装材料的检验管理。
第三条职责(一)采购部负责原辅包装材料的采购。
(二)技术研发部负责材料的检验。
第四条要求(一)采购的原、辅材料到厂后,采购部应第一时间通知技术研发部,由技术研发部检验员对其进行质量检验。
(二)检验员首先应检查该批原辅材料是否有随行的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是否是合格供方。
(三)查证供方质量合格证明后,应按照公司原料检验标准的要求,对照感官指标、理化指标,逐条检验,必需的时候可以做微生物检验(四)经检验和验证的采购物资,由技术研发部填写“入库检验单”进行质量判定,合格入库,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五)合格入库的重要采购物质,技术研发部应以“原辅材料质量跟踪表”的形式跟踪使用情况。
(六)若需外出检验原辅包材,必须采购部、技术研发部的人同时在场,并在检验报告上签署名字确认。
第五条附则(一)所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员工奖惩制度》相关处罚规定执行。
(二)本制度由公司规章制度编审委员会起草并修订,自____年____月____日总经理签发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三)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属公司生产中心、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品控部、动力技术中心。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范文(2)1. 引言原辅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原辅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合格。
2. 检验范围和对象本检验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原辅料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等。
检验对象为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料样品。
3. 检验依据3.1 国家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确定原辅料的质量要求及测试方法。
3.2 供应商的技术规格: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书,确定原辅料的质量要求及测试方法。
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制度
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制度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内部制定一套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制度,以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背景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为了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和环保性,以及符合国家监管要求,制定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范围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制度涵盖以下内容:1. 材料安全性检验:通过检测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污染物等),确保食品包装材料不会对食品产生危害。
2. 材料合规性检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规定。
3. 密封性检验:检验的密封性能,避免食品因包装不良而受到外界污染。
4. 印刷/标签检验:检验包装材料上的印刷信息和标签是否准确、清晰,并符合标准要求。
5. 包装材料环境适应性检验:检验包装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以适应不同食品的包装需求。
检验流程1. 选择检验对象:根据产品特性和需求,选择食品包装材料作为检验对象。
2. 设定检验计划:根据食品包装材料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
3. 执行检验: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操作,包括取样、样品准备、检验操作和结果记录等。
4. 数据分析和评价: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判断食品包装材料是否安全、合规,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检验报告和文件管理: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分析评价、改进建议等,并进行文件管理,确保检验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检验依据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参考以下依据:1. 国家法律法规: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检验。
2. 国家标准:参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关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如国家标准GB/T -2008《食品包装材料通用标志用墨迹》。
3. 行业标准:参考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与安全》。
包装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包装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包装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包装的质量,在包装材料的采购、检验、存储、使用、追溯等环节中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通过建立和执行包装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产品包装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一、包装材料采购管理1.筛选供应商:企业应根据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选择具有一定信誉和实力的供应商,并签订合格供应商评估协议。
2.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约定,包括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交付时间、数量等。
3.质量验收:对供应的包装材料进行质量验收,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合格的才能入库使用。
二、包装材料质量检验管理1.设立检验机构: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包装材料质量检验机构,并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
2.检验标准:制定包装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技术要求:明确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如强度、密封性、耐热性等。
4.抽样检验: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不合格品和复检情况。
5.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要记录不合格项、原因和处理措施,并追溯到供应商,要求其做出整改。
三、包装材料存储管理1.存放环境:包装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毒、无异味的专用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包装材料分区:根据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污染。
3.先进先出原则:按照"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期限。
4.包装材料标识:对包装材料进行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方便追溯和使用。
四、包装材料使用管理1.包装要求:根据产品的性质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包装方案,并明确包装材料的使用要求和限制。
2.包装操作规范:对包装材料的使用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制定包装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3.包装材料追溯:对每批次使用的包装材料进行记录和追溯,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结果、使用情况等,确保包装材料的可追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材料检验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包装材料的检验内容和方法。
本制度适用于包装材料的检验和管理工作。
2 管理职能凡生产用的包装材料进库前均应经过检验,不符合规定制度或影响产品质量的包装材料不得入库。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包装材料检验、责任者、检验员。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仓库填写请验单必须填清原料名称、送验目的、产地、编号、批号、数量、件数、送检日期、请验单位、送检人员规定的全部项目,化验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取样,发给抽样送检单中的数量必须与入库数量相符,且检验后不得更改。
4.2 质管部按有关取样管理制度进行取样并及时检验。
4.3 包装材料均按厂制订制度检验入库,需配套使用的包装材料还应经第二次配套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4 包装材料检验单,需盖上质保部的专用章,作为财务部门的依据。
GMP生产管理知识手册
目录
GMP知识问答
生产管理……………………………………
1.工艺规程及岗位操作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批生产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3.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是什么?
4.填写批生产记录时的要求是什么?保存多长时间?
5.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
6.批包装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7.如何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是什么?
8.批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9.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10.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11.哪些文件作为批生产记录的附件审核,归档?
12.批生产记录是否包括原辅材料与包装材料检验记录?
13.生产中怎样进行物料平衡?
14.生产中物料平衡超过限度时如何处理?
15.制药工艺用水有什么要求?
16.工艺用水日常进行的检测项目是什么?
生产管理
1.工艺规程及岗位操作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和确定的批量,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2.批生产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答: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包括:批生产记录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
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记录。
3.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是什么?
答: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是:
(1)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的说明文件的性质;
(2)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体、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
(3)文件使用语言应确切、易懂;
(4)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
(5)文件制订、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
4.填写批生产记录时的要求是什么?保存多长时间?
答:批生产记录填写时应做到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有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5.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
答: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
有数条包装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
(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6)挑拣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
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
清洗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准露天干燥,必须在洁净的炕房、烘箱或干燥设备中干燥。
(7)药品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
6.批包装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答: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包括:
(1)批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
(2)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
(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
(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
(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
(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7.如何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是什么?
答:每批药品的第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
清场记录内容包括:
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
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并附有清场合格证。
包装工序的清场记录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入本次的生产记录内,副本入下一班的批记录内。
其他各工序只填一份清场记录。
8.批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答: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
非无菌药品中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如采用分次混合,经验证,在规定限度内所生产一定数量的均质产品为一批;液体制剂:注射液、口服液、膏滋、浸膏、流浸膏等灌装(封)前经同一台混合设备最后一次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9.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答: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可分为:净选、淘洗、切制、蒸、炒(含炙)等,按工艺要求进行炮制加工,炮制的依据是中国药典药材炮制规范。
10.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加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保证药物洁净度,利于贮藏;有利于服用。
11.哪些文件作为批生产记录的附件审核,归档?
答:作为批生产记录的附件审核的有:生产指令、上次生产的清场副本、物料称量记录(物料批号、数量),中间产品检验报告与周转记录、成品入库记录,生产设备或设施自动打印的记录(自动称量、自动控温),生产厂房环境的温度、温度、压差等现场记录,清洁与清场记录,工艺查证、偏差分析、成品检验报告,产品放行审核单等。
12.批生产记录是否包括原辅材料与包装材料检验记录?
答:在批生产记录中,对所用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要求记录其原始检验报告书号即可,依据检验报告书号,就可以追踪到该物料进厂检验情况,所以,不用将原始检验记录纳入批记录中。
生产中所用净料药材,则要记录其炮制加工的批号,由批号即可追踪其来源。
13.生产中怎样进行物料平衡?
答:进行物料平衡是避免或及时发现差错与混药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每个生产关键工序,都必须明确规定收率的计算方法,以及根据验证结果确定的收率合格范围。
收率计算公式:收率=实际值
×100% 理论值
△理论值为按照所用的原料(或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实际值为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量,包括收集的良品量、取样量、丢弃的不合格物料量。
14.生产中物料平衡超过限度时如何处理?
答:当平衡计算结果超过规定的限度时,必须从起始物料开始按工艺过程进行追踪调查,只有当明确调查结果能证明未出现差错时,将调查结果进行记录,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生产或判定产品为合格。
同时,
对导致原因进行评价分析,必要时修订平衡限度。
15.制药工艺用水有什么要求?
答:(1)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需防疫部门检测)
(2)纯化水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16.工艺用水日常进行的检测项目是什么?
答:(1)饮用水日常检测项目有:pH值、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
(2)纯化水日常检测项目有: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氨、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