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
波长和频率对照表
一、波长和频率对照表
二、波长的定义: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时刻相同的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横波与纵波的波长表示在横波中波长通常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在纵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
波长在物理中表示为:λ,读作“喃穆达”。
三、频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v表示。
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
常见光的波长
常见光的波长
1. 可见光
可见光是波长介于400nm-700nm的电磁波,即紫外线和红外线之间的波段,也成为可见辐射。
它是能被人眼感知到的一种光,可以激发人眼的视觉神经,常用来探测光源的强弱、表面物质的颜色等。
可见光的波长如下:
(1)紫红400nm-450nm
(2)红色450nm-490nm
(3)橙色490nm-520nm
(4)黄色520nm-560nm
(5)绿色560nm-590nm
(6)青色590nm-620nm
(7)蓝色620nm-680nm
(8)深紫680nm-700nm
2. 紫外线
紫外线是一种能伤害人体皮肤、眼睛及其他器官的高频电磁波,也称为对生命有害的辐射。
一般波长分为紫外A、B、C三段,波长分别为200nm-320nm、320nm-400nm和400nm-750nm。
(1)紫外A:波长200nm-320nm,在生物体上造成皮肤灼伤。
(2)紫外B:波长320nm-400nm,在生物体上造成皮肤染料沉着,并会对眼睛有一定伤害。
(3)紫外C:波长400nm-750nm,连续紫外,具有强致癌潜能,
对生物体有很大危害。
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
七色光的波长与频率
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长范围内(约380纳米至740纳米),它被称为可见光,有时也被简称为光。
假如我们将一个光源各个波长的强度列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光源的光谱。
一个物体的光谱决定这个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它的颜色。
不同的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
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定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定义是相当主观的。
可见光的光谱
波长频率
颜色
红色约480—405兆赫
橙色约590—625纳米约510—480兆赫
黄色约565—590纳米约530—510兆赫
绿色约500—565纳米约600—530兆赫
青色约485—500纳米约620—600兆赫
蓝色约440—485纳米约680—620兆赫
紫色约380—440纳米约790—680兆赫
一个弥散地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白色的,而一个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黑色的。
一个虹所表现的每个颜色只包含一个波长的光。
我们称这样的颜色为单色的。
虹的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但一般来说,人们将它分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个人的分法总是稍稍不同。
单色光的强度也会影响人对
一个波长的光所感受的颜色,比如暗的橙黄被感受为褐色,而暗的黄绿被感受为橄榄绿,等等。
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
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绿光波长为500-560nm,黄光波长为580-595nm。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所对应的不同颜色。
声波的频率范围0.0001Hz~10^12Hz以上,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把(20000Hz~10^12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把(0.0001Hz~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可见光的波段频率范围是3.9×10^14到7.7×10^14赫兹,紫外线的波段频率范围大致在8×10^14到3×10^17赫兹之间,而红外线波长的范围大致在3×10^11到约4×10^14赫兹之间.光波是电磁波,声波是机械波.光波(即电磁波的可见光谱)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声波的速度为每秒340米,人的视觉神经的传递速度为每秒1200~1400米,人的听觉神经的传递速度为每秒 800~1200米.声波与光波的更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介质,而后者不需要.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与波源、介质及观察者三者之间的相互运动有关.而光波因为没有介质,光的多普勒效应只涉及光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换一个角度来讲,可以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也是通过某种介质,但这种介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性质,它相对于所有的惯性参照系的运动速度都为零.正是这个特征,使得“光速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与“光速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无关”等价.而声波的传播媒介(空气、水等)都不具备这种“永远静止”的性质,故不存在“声速不变原理”,也无法由此导出相对论.另外,光波也能在非真空介质(如玻璃等)中传播,但是这些介质也不具备这种“永远静止”的性质,所以也不能用光波在这类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替代相对论中的光速。
可见光的色散谱根据波长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对应的波长(频率)在下表中列出。
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名称波长(纳米)频率(兆赫)紫光波长400~435 790-680蓝光波长450~480 680-620青光波长480~490 600-620绿光波长500~560 600-530黄光波长580~595 530-510橙光波长595~605 510-480红光波长605~700 480-405光通过材料后,其强度或多或少地会减弱,实际上就是一部分光能量被固体吸收。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可见光的光谱颜色波长频率红色约 625—740 纳米约 480—405 兆赫橙色约 590—625 纳米约 510—480 兆赫黄色约 565—570 纳米约 530—510 兆赫绿色约 500—565 纳米约 600—530 兆赫青色约485—500 纳米约 620—600 兆赫蓝色约 440—485 纳米约 680—620 兆赫紫色约 380—440 纳米约 790—680 兆赫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长范围内(约 380 纳米至 740纳米),它被称为可见光,有时也被简称为光。
假如我们将一个光源各个波长的强度列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光源的光谱。
一个物体的光谱决定这个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它的颜色。
不同的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
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定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定义是相当主观的。
一个弥散地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白色的,而一个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黑色的。
一个虹所表现的每个颜色只包含一个波长的光。
我们称这样的颜色为单色的。
虹的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但一般人们将它分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但每个人的分法总是稍稍不同的。
单色光的强度也会影响人对一个波长的光的颜色的感受,比如暗的橙黄被感受为褐色,而暗的黄绿被感受为橄榄绿,等等。
显示器无法产生单色的橙色)。
出于眼睛的生理原理,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光的颜色。
也有许多颜色是不可能是单色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单色的颜色。
黑色、灰色和白色比如就是这样的颜色,粉红色或绛紫色也是这样的颜色。
波动方程是用来描写光的方程,因此通过解波动方程我们应该可以得到颜色的信息。
在真空中光的波动方程如下:utt c2uxx uyy uzzc 在这里是光速,x、y 和 z 是空间的坐标,t 是时间的坐标,uxyz是描写光的函数,下标表示取偏导数。
七色光的波长频率大小关系
七色光的波长频率大小关系
七色光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这些颜色在光谱中对应着不同的波长和频率。
光的波长和频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相互转换,速度=波长×频率。
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为3×10^8米/秒。
首先,我们来看红色光的波长和频率。
红色光的波长大约在620纳米到750纳米之间,对应的频率大约在400 THz到480 THz。
接下来是橙色光,它的波长大约在590纳米到620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480 THz到510 THz。
黄色光的波长大约在570纳米到590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510 THz到530 THz。
绿色光的波长大约在495纳米到570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530 THz到610 THz。
青色光的波长大约在490纳米到495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610 THz到630 THz。
蓝色光的波长大约在450纳米到490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630 THz到670 THz。
最后是紫色光,它的波长大约在380纳米到450纳米之间,频率大约在670 THz到790 THz。
这些波长和频率的大小关系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对应着较高的频率,而波长较长的光对应着较低的频率。
这种关系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这种性质使得光能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并且在光学和光谱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
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可见光的光谱c在这里是光速,x、y和z是空间的坐标,t是时间的坐标,u(x,y,z)是描写光的函数,下标表示取偏导数。
在空间固定的一点(x、y、z固定),u就成为时间的一个函数了。
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获得每个波长的振幅。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光在每个波长的强度。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波动方程获得一个光谱。
但实际上要描写一组光谱到底会产生什么颜色,我们还的理解视网膜的生理功能才行。
亚里士多德就已经讨论过光和颜色之间的关系,但真正阐明两者关系的是艾萨克·牛顿。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也曾经研究过颜色的成因。
托马斯·杨1801年第一次提出三元色的理论,后来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将它完善了。
1960年代人们发现了人眼内部感受颜色的色素,从而确定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人眼中的锥状细胞和棒状细胞都能感受颜色,一般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第一种主要感受红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65纳米左右;第二种主要感受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35纳米左右;第三种主要感受蓝色,其最敏感点在445纳米左右。
杆状细胞只有一种,它的最敏感的颜色波长在蓝色和绿色之间。
每种锥状细胞的敏感曲线大致是钟形的。
因此进入眼睛的光一般相应这三种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被分为4个不同强度的信号。
因为每种细胞也对其他的波长有反映,因此并非所有的光谱都能被区分。
比如绿光不仅可以被绿锥状细胞接受,其他锥状细胞也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信号,所有这些信号的组合就是人眼能够区分的颜色的总和。
如我们的眼睛长时间看一种颜色的话,我们把目光转开就会在别的地方看到这种颜色的补色。
这被称作颜色的互补原理,简单说来,当某个细胞受到某种颜色的光刺激时,它同时会释放出两种信号:刺激黄色,并同时拟制黄色的补色紫色。
事实上,某个场景的光在视网膜上细胞产生的信号并不是完全被百分之百等于人对这个场景的感受。
人的大脑会对这些信号处理,并分析比较周围的信号。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
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可见光的光谱c在这里是光速,x、y和z是空间的坐标,t是时间的坐标,u(x,y,z)是描写光的函数,下标表示取偏导数。
在空间固定的一点(x、y、z固定),u就成为时间的一个函数了。
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获得每个波长的振幅。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光在每个波长的强度。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波动方程获得一个光谱。
但实际上要描写一组光谱到底会产生什么颜色,我们还的理解视网膜的生理功能才行。
亚里士多德就已经讨论过光和颜色之间的关系,但真正阐明两者关系的是艾萨克·牛顿。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也曾经研究过颜色的成因。
托马斯·杨1801年第一次提出三元色的理论,后来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将它完善了。
1960年代人们发现了人眼内部感受颜色的色素,从而确定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人眼中的锥状细胞和棒状细胞都能感受颜色,一般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第一种主要感受红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65纳米左右;第二种主要感受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35纳米左右;第三种主要感受蓝色,其最敏感点在445纳米左右。
杆状细胞只有一种,它的最敏感的颜色波长在蓝色和绿色之间。
每种锥状细胞的敏感曲线大致是钟形的。
因此进入眼睛的光一般相应这三种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被分为4个不同强度的信号。
因为每种细胞也对其他的波长有反映,因此并非所有的光谱都能被区分。
比如绿光不仅可以被绿锥状细胞接受,其他锥状细胞也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信号,所有这些信号的组合就是人眼能够区分的颜色的总和。
如我们的眼睛长时间看一种颜色的话,我们把目光转开就会在别的地方看到这种颜色的补色。
这被称作颜色的互补原理,简单说来,当某个细胞受到某种颜色的光刺激时,它同时会释放出两种信号:刺激黄色,并同时拟制黄色的补色紫色。
事实上,某个场景的光在视网膜上细胞产生的信号并不是完全被百分之百等于人对这个场景的感受。
人的大脑会对这些信号处理,并分析比较周围的信号。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波长和频率折射率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波长和频率折射率1. 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波长和频率是描述光的基本特性的重要参数。
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它们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的波长、频率以及折射率等相关知识。
2. 可见光谱可见光谱是指人眼能够感知到的电磁辐射范围。
根据波长的不同,可见光被分为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个颜色区域。
•红色:对应较长的波长,约为620-750纳米。
•橙色:对应稍短一些的波长,约为590-620纳米。
•黄色:对应稍短一些的波长,约为570-590纳米。
•绿色:对应更短一些的波长,约为495-570纳米。
•青色:对应稍短一些的波长,约为470-495纳米。
•蓝色:对应更短一些的波长,约为450-470纳米。
•紫色:对应最短的波长,约为380-450纳米。
3.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光的波长和频率有着紧密的关系。
光速是一个恒定值,通常用c表示,其数值约等于3×10^8米/秒。
根据光速公式c = λν(其中λ表示波长,ν表示频率),我们可以得到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λ = c / ν由此可见,波长和频率呈反比关系。
当波长较短时,频率较高;当波长较长时,频率较低。
4.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传播速度变化的度量。
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当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个介质中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率n可以用下式表示:n = c / v其中n表示折射率,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v表示介质中的光速。
5. 不同颜色的波长、频率和折射率在可见光谱中,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的波长、频率和折射率。
•红色:红光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根据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红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较高。
•橙色、黄色:橙黄两种颜色的波长和频率介于红色和绿色之间。
它们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也相应地介于红色和绿色之间。
•绿色:绿光的波长适中,频率也适中。
最新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
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对照表【化学】熟记化学中的这些“不一定”[标签:化学熟记]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 ,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不含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如Cl2、O3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
可见光的光谱及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各种光的波长可见光的光谱颜色波长频率红色约 625—740 纳米约 480—405 兆赫橙色约 590—625 纳米约 510—480 兆赫黄色约 565—570 纳米约 530—510 兆赫绿色约 500—565 纳米约 600—530 兆赫青色约485—500 纳米约 620—600 兆赫蓝色约 440—485 纳米约 680—620 兆赫紫色约 380—440 纳米约 790—680 兆赫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长范围内(约 380 纳米至 740纳米),它被称为可见光,有时也被简称为光。
假如我们将一个光源各个波长的强度列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光源的光谱。
一个物体的光谱决定这个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它的颜色。
不同的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
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定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定义是相当主观的。
一个弥散地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白色的,而一个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黑色的。
一个虹所表现的每个颜色只包含一个波长的光。
我们称这样的颜色为单色的。
虹的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但一般人们将它分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但每个人的分法总是稍稍不同的。
单色光的强度也会影响人对一个波长的光的颜色的感受,比如暗的橙黄被感受为褐色,而暗的黄绿被感受为橄榄绿,等等。
显示器无法产生单色的橙色)。
出于眼睛的生理原理,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光的颜色。
也有许多颜色是不可能是单色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单色的颜色。
黑色、灰色和白色比如就是这样的颜色,粉红色或绛紫色也是这样的颜色。
波动方程是用来描写光的方程,因此通过解波动方程我们应该可以得到颜色的信息。
在真空中光的波动方程如下:utt c2uxx uyy uzzc 在这里是光速,x、y 和 z 是空间的坐标,t 是时间的坐标,uxyz是描写光的函数,下标表示取偏导数。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频率大小关系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频率大小关系
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的不同部分,它们具有
不同的频率和波长。
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频率范围。
可
见光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到750纳米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大
约是430 THz到790 THz。
紫外线波长范围在10纳米到380纳米之间,频率范围大约是790 THz到30 PHz。
而红外线波长范围在750
纳米到1毫米之间,频率范围大约是300 GHz到400 THz。
从频率大小关系来看,紫外线的频率最高,处于可见光和红外
线之上。
紫外线频率高,波长短,能量较大,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
一定的危害作用,例如紫外线会导致皮肤晒伤和皮肤癌。
而可见光
的频率次之,波长适中,是人类能够感知的光线范围,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红外线的频率最低,波长最长,通
常被用于红外线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以便观察热能分布和热辐射。
总的来说,紫外线的频率最高,可见光次之,红外线最低。
这
些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全面回答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