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任务分解表
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分解表

住建局
发改局
法制局
7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按规定须做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率达100%;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率达100%;
地震局
住建局
8
教育、卫生、交通、住建、水务部门对2009年以前建设的城乡中小学校舍、城乡医院、城乡道路桥梁、城乡生命线工程、城乡水库及水利设施建筑进行1次抗震性能排查,达不到抗震要求的,要分期实行抗震鉴定加固。
防震减灾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
地震局
11
国土、供电、住建、交通、公安消防、工信、民政、水务、卫生等部门,要根据相应的应急职责建立单位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地质灾害监测、电力应急、抢修、建(构)筑物破拆、城市应急供水、疏通及抢修道路技术装备、搜救、施救技术人员及装备、应急通讯装备、应急物资贮备及供应运输工装备、水利设施应急抢险装备、伤员救治点及人员、设备、急救医用品等装备实行摸底登记。10月底前报县地震局登记备查。
教育局
各乡镇、地震局、科协
18
创建1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因地制宜制定应急避难疏散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向社会公开,提高公众知晓率。适时开展社区居民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条山镇
地震局
科协
19
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新闻单位地震突发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应对地震谣言,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宣传部
县应急办、文广局、地震局
注:各乡镇政府按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景泰县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地震局
财政局
5
将“三网一员”体系扩展到村(社区)一级。落实11个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人员,建立防震减灾助理员信息档案,组织1次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培训,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加强管理,保证工作扎实开展。
县防震减灾部门工作安排

县防震减灾部门工作安排随着地震的频繁发生,县防震减灾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县防震减灾部门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安排。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工作安排,仅供参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1.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普及地震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2.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工具扩大宣传范围。
3.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习演练等教育活动,增强民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参与意识。
二、加强地震监测1.采用多种手段开展地震监测,包括地震监测站、人工观测等,及时掌握地震地点和强度等信息。
2.加强与邻近县市和国家地震局的合作,利用地震监测设备互换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
3.建立地震事件数据库,及时记录、分析和总结历史地震事件的信息,为未来的预测和应对工作提供参考。
三、加强应急救援1.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高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2.开展应急演习,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建立紧急物资储备库,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帐篷等,确保救援时有足够的物资支持。
四、加强工程防震1.制订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推广抗震设计思想和技术,提高县城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加强对正在施工的建筑项目的抗震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抗震要求。
3.对县城各类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修缮和加固已有的建筑物,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
以上是县防震减灾部门的一些工作安排,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定的参考。
实际的安排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地震活动特点、人口密度、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防震减灾工作应急方案

防震减灾工作应急方案一、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防震减灾工作应急方案,以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1. 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决策和组织指导。
2. 技术指导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包括地震预警、抗震建筑等方面。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包括搜救、医疗救助等工作。
4. 社会服务组负责处理灾后事务,包括灾后恢复与重建、心理辅导等。
5. 宣传与教育组负责制定宣传计划,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应急预案和措施1. 预警系统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和组织采取防护措施。
2. 抗震设施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确保关键设施的安全。
3.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饮水、药品等,以满足灾害时人们的基本需求。
4.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和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搜救人员、医疗人员等,以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5. 疏散与避难制定疏散和避难计划,确定安全地点,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公众疏散和避难的能力。
6. 心理援助建立心理援助机制,提供灾后心理支持与辅导,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心理健康。
7. 信息发布和救援调度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和救援指导,同时进行救援调度,提高救援效率。
四、应急演练1. 组织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地震场景,检验防震减灾机构的应急响应能力。
2. 宣传教育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推广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持续改进根据演练结果和灾情分析,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应急方案,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
五、信息化支持1. 建设监测系统加强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发展应急平台建设应急信息平台,便于信息共享和应急指挥,提高应急响应的协同性和效率。
2018年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安排表

南阳市地震工程测试评价中心
项目建设
1、加快张衡防震减灾科普馆项目推进,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2、完南阳市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决算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附件:
2018年度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安排表
工作重点
具体内容
责任科室
修订规章制度
修订培训、会议制度
办公室
修订震情短临跟踪、异常处理、监测环境保护制度
监测科
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流程
防御科
修订应急预案,做好入库、更新
应急科
修订震情值班、台站运行维护制度
南阳市地震台网中心
重点工作分解
重点工作分解
1、做好党建、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创建工作
1、完成市乡(镇)应急预案修订、建设应急数据库基础工作
2、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开展
3、组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4、做好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
5、更新灾情速报员信息及业务培训
应急科
1、继续做好一县一台、预警台站建设
2、保证台站信息互联畅通,快速处理异常和震情
3、指导各县区建设信息节点室
南阳市地震台网中心
1、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3、按要求开展“双创双建”工作
办公室
1、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2、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3、指导县区创建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监测科
1、规范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流程,指导县区开展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工作
2、加强业务和法规学习培训
3、加强地震安评管理工作
4、推进地震示范工程创建工作
防御科
县级地震卫生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我县地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地震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1. 指挥长: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
2. 副指挥长:分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公安、消防等部门的领导。
3. 成员: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公安、消防、交通运输、民政、教育、财政、住建等部门负责人。
(二)设立地震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小组1. 医疗救援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物资保障、医疗救护队伍协调等工作。
2. 卫生防疫组:负责灾后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治、环境监测等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医疗物资、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等保障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一)灾情评估1. 地震发生后,迅速开展灾情评估,了解受灾范围、受灾人口、伤亡情况等。
2. 根据灾情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地震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二)伤员救治1. 快速搭建临时医疗救护点,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2. 协调周边地区医疗机构支援,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 对重伤员进行转运,确保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三)卫生防疫1. 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对受灾地区进行环境监测,确保饮用水、食品等安全。
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四)后勤保障1. 确保医疗、防疫物资充足,满足应急处置需求。
2. 协调交通运输部门,确保物资运输畅通。
3. 加强生活保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信息宣传1. 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应急响应级别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将地震卫生应急处置分为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Ⅱ级:重大地震灾害,启动较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2017年度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分解表

县水利局 县教体局
3 月 31 日前 3 月 31 日前
修订矿山、重大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及中小企业抢修救援工作方案 县安监局、县工信局、
2017 年度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分解表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做好城镇、农村民居隐患排查和危旧房屋改造加固及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 各镇政府、县住建局
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
开展病险水库的隐患排查和抗震加固工作
县范工作
县交通局
隐患 加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排查 做好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部位及次生灾害源的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
县国土局 县安监局
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
县教育局
2017 年度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分解表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健全本单位防震减灾工作机构、明确领导及责任人,保障防震减灾工作经 费投入;
县政府、各镇、各成员单位
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年内研究防震减灾工作不少于2次, 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大检查不少于2次;
县政府、各镇
完善“三网一员”队伍,并开展培训2次以上,新建1个宏观观测点,制定 管理办法,加强震情短临跟踪,及时上报观测资料信息;
各镇、各成员单位
3 月 31 日前 10 月31日前 3 月 31 日前
制定年度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
县地震局
3 月 31 日前
修订完善各类地震应急预案 修订完善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专项方案
修订救灾物资调配工作专项方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修订交通管制措施和方案,修订队伍抢险救援工作专项方案 修 修订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保障工作专项方案 订 修订桥梁、道路、隧道、电力线路抢修、通信线路等设施保障工作专 专 项方案 项 修订燃气、城市道路工作专项方案;修订农村老旧、危旧房屋抗震改 方 造加固工作专项方案 案 修订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点整治和防范工作专项方案
工作计划-防震减灾工作计划精品

工作计划-防震减灾工作计划精品1.工作背景2.工作目的3.工作范围二、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概述1.计划目标2.计划期限3.计划内容三、风险评估与监测1.地震风险评估2.监测预警系统3.信息共享与传输四、防灾减灾措施1.建筑物的抗震设计2.生命线系统的保护3.重要设施的防震措施4.应急疏散计划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公众宣传教育2.的学校教育3.专业培训六、应急救援与恢复1.应急救援预案2.救援队伍的组建与培训3.恢复与重建计划七、工作计划实施与监控1.责任分配2.实施步骤3.监控与评估八、工作总结与改进1.工作总结2.问题与挑战3.改进措施4.相关法律法规5.技术规范与标准6.参考资料7.工作背景a.地震灾害的影响b.国家政策要求c.社会稳定需求8.工作目的a.减少地震损失b.提高应对能力c.保障人民生命安全9.工作范围a.地震预警b.抗震设防c.应急救援二、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概述1.计划目标a.构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b.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c.提升公众防震意识2.计划期限a.短期目标b.中期目标c.长期目标3.计划内容a.风险评估b.防灾减灾c.宣传教育三、风险评估与监测1.地震风险评估a.地震活动性分析b.地震危险性分析c.地震影响评估2.监测预警系统a.地震监测网络b.预警信息发布c.监测数据共享3.信息共享与传输a.地震速报b.地震预警c.地震烈度速报四、防灾减灾措施1.建筑物的抗震设计a.抗震规范b.抗震技术c.抗震加固2.生命线系统的保护a.供水系统b.电力系统c.交通系统3.重要设施的防震措施a.关键基础设施b.防震应急预案c.防震演练4.应急疏散计划a.疏散路线规划b.疏散场地设置c.疏散组织与管理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公众宣传教育a.防震知识普及b.地震应急演练c.媒体宣传2.学校教育a.防震教育课程b.防震教育实践活动c.校园地震应急演练3.专业培训a.防震减灾人员培训b.应急救援队伍培训c.防震技术研究与推广六、应急救援与恢复1.应急救援预案a.应急救援组织架构b.应急救援流程c.应急救援资源配置2.救援队伍的组建与培训a.救援队伍组建b.救援队伍培训c.救援队伍演练3.恢复与重建计划a.灾后评估b.恢复重建规划c.恢复重建实施七、工作计划实施与监控1.责任分配a.工作分工b.工作职责c.工作监督2.实施步骤a.计划启动b.计划执行c.计划调整3.监控与评估a.工作进度监控b.工作总结评估c.问题整改八、工作总结与改进1.工作总结a.工作成果b.工作亮点c.工作不足2.问题与挑战a.存在的问题b.面临的挑战c.改进方向3.改进措施a.工作流程优化b.工作方法创新c.工作机制完善4.相关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b.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c.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技术规范与标准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地震监测技术规范c.应急救援技术标准6.参考资料a.国内外防震减灾经验b.地震案例分析c.防震减灾研究成果总结与建议:本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细节

学校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细节1. 领导小组组长- 在日常工作中,组长负责全面指导学校的防震工作,做出重大决策。
- 组织并主持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研究并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 对防震工作进行定期的督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副组长- 协助组长完成防震工作的全面指导,提出工作建议和方案。
- 在组长缺席的情况下,承担组长的职责,组织并主持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
- 负责领导小组内部的沟通协调,促进各职能部门的协作。
3. 组织部门- 负责组织学校的防震知识的研究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防震意识。
- 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类防震演练,检验和提高学校的防震应急能力。
- 负责学校防震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4. 安全部门- 负责对学校的防震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定期提出防震安全报告。
- 负责制定和完善学校的防震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和更新预案内容。
- 对发生的防震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5. 财务部门- 负责审核和审批防震相关的费用和预算,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 负责为防震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障防震工作的正常进行。
- 对防震工作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参考。
6. 技术部门- 负责对学校的防震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改进方案。
- 负责对学校的防震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负责在防震演练中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演练的实效性。
通过以上的责任分工,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学校的防震工作效率,确保学校的防震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学校的防震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防震任务: 学校领导小组与责任分配

防震任务: 学校领导小组与责任分配
一、领导小组组成
学校防震工作的领导小组应该由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组长,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如行政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等。
1. 组长:校长或副校长
2.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领导小组任务与责任
1. 校长或副校长
校长或副校长作为防震工作的最高决策者,主要职责如下:
- 制定和执行防震工作的总体策略和计划;
- 确保防震工作的资源和资金的合理配置;
- 负责防震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
2. 行政部门
行政部门负责防震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执行,主要职责如下:
- 建立和完善防震制度和流程;
- 组织并执行防震培训和演练;
- 处理防震工作中的日常事务。
3. 教务部门
教务部门负责防震教育和培训,主要职责如下:
- 制定防震教育和培训计划;
- 组织并执行防震教育和培训活动;
- 提高师生的防震知识和技能。
4. 后勤部门
后勤部门负责防震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主要职责如下:
- 确保学校的防震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对防震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处理防震设施和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5. 保卫部门
保卫部门负责防震工作的安全保障,主要职责如下:
- 制定防震安全策略和措施;
- 组织并执行防震安全检查;
- 处理防震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三、总结
防震任务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各项防震工作,确保学校的防震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防震劳动力计划表

防震劳动力计划表
项目概述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减轻可能发生地震时的伤害风险,本计划旨在制定防震劳动力计划并实施相关措施。
目标
- 提高员工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 降低发生地震时对员工的伤害风险
- 加强组织的地震应急准备和恢复能力
计划内容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 组织地震安全培训课程,包括地震基本知识、紧急避险技能等内容
- 定期组织地震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能力
建筑物和设施的防震措施
- 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稳固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 安装防震设备和装置,如地震锚、隔震支座等,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 设立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提供员工安全避难的可能性
其他应急措施
- 制定详细的地震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源评估、紧急通讯渠道等
- 落实紧急救援和疏散流程,指定安全责任人,提供必要的灾后救助和支持
责任分工
-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
-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建筑物的防震措施的检查和维护
- 行政部门负责紧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措施的执行
定期评估和改进
- 定期评估防震劳动力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 不断研究和引入相关的防震技术和经验
以上为防震劳动力计划表的内容概述。
通过实施该计划,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员工的防震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降低地震风险,并保障员工的安全。
地震减灾部门工作计划

地震减灾部门工作计划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地震减灾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
一、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能力地震监测与预警是地震减灾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继续加强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地震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
通过引进先进的地震监测设备和技术,提升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地震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地震预警的传递速度和覆盖范围,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二、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组织专家对地震活动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和地震活动历史研究,制定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地震灾害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对地震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与预警,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加强地震科普与宣传教育地震科普与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地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组织开展地震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加强地震宣传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知识讲座,提高公众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地震发生后,及时的应急救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信息通信网络,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和精确度。
五、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地震灾后重建是恢复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制定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统筹安排资金和资源,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支持和援助。
同时,加强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确保重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地震减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地震减灾组织和机构的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是指针对自然灾害中的地震进行相关预防和应对措施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1. 了解地震知识。
了解地震的原理、发生机制、影响范围、应急方法等,并推广宣传。
2.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指责、职责和应急措施。
3. 加强教育培训。
对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地震应急预案和逃生演练的培训。
4. 加强建筑安全。
对重要公共建筑和住宅楼进行抗震设计和建造,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5. 做好应急准备。
备足防震物品和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震前用具等。
6. 提高防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实地考察、演习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防灾意识。
7. 预警系统。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让民众在地震发生前得到及时预警,及时做好避难准备。
8. 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及时识别和报告地震活动,为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9. 推动国际合作。
扩大国际合作,加大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警和应对的技术水平。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具体的防震减灾措施需要根据地区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计。
防震间杂年度工作计划

防震间杂年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原则1.工作目标:全面推进防震间杂工作,提高全民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工作原则:科学防震,全员参与,形成长效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创新宣传方式,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二、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成立防震间杂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分别设立宣传教育、灾害预警、设备维护和应急响应四个工作组,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2.宣传教育工作组负责制定宣传计划、策划活动、研发宣传资料、开展培训等;3.灾害预警工作组负责监测地震预警信息,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并制定应急预案;4.设备维护工作组负责对防震间杂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5.应急响应工作组负责组织演练、指导实施,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三、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1.宣传教育(1)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各阶段的重点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2)开展防震间杂知识宣传,向社区居民普及地震防护和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3)开展地震预战演练,提高居民应急意识和技能;(4)培训防震间杂管理人员,提高其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5)推广防震间杂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社会防震杂化管理水平。
2.灾害预警(1)完善预警监测系统,提高地震预警、疏散预警和演练预警精度;(2)建立地震预警传递机制,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3)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明确各部门责任和居民行动指南;(4)组织灾害应急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及时总结改进。
3.设备维护(1)制定设备维护方案,明确检查周期、内容和标准;(2)对防震间杂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建立设备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消除安全隐患。
4.应急响应(1)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2)组织开展防震间杂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4)及时报告灾情,组织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
四、工作保障1.加强机构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防震减灾工作统计

防震减灾工作统计
1、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组长李吉忠}小项分为;一、目标任务。
、二、昌盛社区基本情况。
三、灾害风险基本情况。
四、启动条件。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六、应急准备、七、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八、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九、弱势群体救助方案。
2、防震减灾工作制度:小项分为一、防震减灾工作制度。
二、防震减灾执行工作制度。
三、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四、地震安全员制度。
五、救灾物资管理制度。
3、防灾减灾工作职责小项分为:一、防震减灾应急指挥办公室工作职责。
二、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4、防震减灾应急小组名单:小项分为一、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二、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三、反震减灾志愿者小组成员名单。
四、防震减灾信息员人员名单。
5、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6、防震减灾信息员名单及责任范围
7、防震减灾宣传板报、防震减灾培训记录、防震减灾活动记录
1、社会救助、分为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内容
任务目标
牵头单位
协同单位
工作保障
(1)本级政府要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分解落实相关部门工作任务。(2)修订完善本地区(部门)《地震应急预案》,适时出台防震减灾工作的文件、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
县政府办
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1)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部门)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具体防震减灾工作事项(有会议纪要)。(2)建立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防震减灾联席会议。
县应急办
县人武部、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地震局、县经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安监局、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团县委、县红十字会
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推进本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挂牌运行、各类标识、管理维护制度完善。
县民政局
县地震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
督促、协调本地区和有关单位做好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指导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地震应急演练工作。
县地震局
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落实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及区域性救灾储备库的建设。
县民政局
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
县地震局
积极采取措施讯速平息地震传言和谣传。
县地震震灾预防
(1)把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进入政府政务中心做好服务工作。(2)加强新、改、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重大、重要建设工程监管和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开展地震行政执法工作。
县地震局
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经信局
县国土局
县地震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经信局、县水务局
应急救援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完成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收集,上报工作。
县政府办
县应急办、县民政局、县地震局、县经信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统计局、县卫计局及有关部门
建立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落实应急救援通讯、设备、交通等条件。按一队多用的原则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有较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者登记、培训等活动开展情况资料齐全。
县地震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办、县水务局
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划定保护范围,设立明显标志,辖区内不出现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破坏案例。
县地震局
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
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震情跟踪方案,有震情会商制度定期开展会商,按时参加州级地震趋势会商,调查、核实和上报各类宏微观异常或工作信息。
县地震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水务局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1)建立完善的“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地震群测群防队伍应覆盖所有乡镇村委会(社区),各乡镇有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2)加强“三网一员”管理,有制度、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培训、有总结。(3)负责本辖区内各种宏微异常的收集、核实、及时上报,及时做好地震异常核实及跟踪工作。
县政府办
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
县财政局
县地震局
县人民政府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州人民政府对县(市)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责任部门。
县地震局
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1)加强对农村民居、中小学校舍等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2)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符合抗震设防标准。
县住建局
县地震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
(1)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1·6”防震减灾宣传日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2)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常态化。
编制《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县地震局
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
加强防震减灾机构、队伍建设,地震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应满足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
县政府办
县地震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
监测预报
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管理和短临跟踪工作,所属监测仪器、网络正常运行,按时完成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传输。落实监测岗位责任制,提高观测质量,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并做记录,确保数据可靠完整。
县地震局
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教育局、科技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和申报工作。
县地震局
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
积极推进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重视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土利用、城乡建设、水电开发等充分考虑地震风险,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