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_—郢人实用
文言文郢人解释
文言文郢人解释
文言文郢人解释
原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译文: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
可是夜晚在写信,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
”。
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
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
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
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
结果燕国治理得很好。
国家虽然治理好,却不是信的.本意。
现在学习的人,都和这个相似。
注释:1.郢人:楚国人。
郢(ying),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书:写;写信。
3.遗(wei)送出。
<4.尚明:以明察为贵。
尚,崇尚,重视。
5.白:禀告。
6.持:拿着。
7.明:明亮。
寓言: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
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以误传误,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
篇末点题,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
《古文二则--郢人》 庄子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音乐导入:播放音乐《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导入。
学生听完后,畅谈感受——师:听完这首歌的歌词后,你从这动听的音乐中明白了什么故事?师:有谁知道这几句歌词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呢?2。
介绍孟子所说的关于知己的名言。
(提问形式)“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读准“郢”、“垩”、“斫”等字的读音,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准确说出“顾”、“斫”、“尝”、“质”、“无以”、“尝试”的意思,并疏通文意。
(3)谈谈你对“知己”含义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1.朗读文章(个人朗读文章)要求:(1)流利朗读,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
2.译读课文(小组合作形式翻译整篇课文,小组派代表的形式进行回答问题,以文中内的一句话为单位)要求:(1)自己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组内成员互相说说文章意思,并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
(3)对照自纠翻译。
庄子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 那块白色的泥块像苍蝇翅膀那么薄,让一个叫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匠人石挥动锛子像疾风一般掠过,(楚国人)听任(石匠人)砍削,(结果) 白色的泥点完全削尽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楚国人站在那里脸色毫无改变。
宋元公听说这事后,找来匠人石对他说:‘试着为我这么做一遍。
’匠人石说:‘我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白泥点。
即使这样,(但)我的搭档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施先生离开了人世,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3.检测大赢家(以小组合作形式回答问题,要求:速度快准确率高默契程度高)检测1、准确解释红色词语(1)顾谓从者曰: 回头看(2)郢人垩漫其鼻端: 通“墁”,涂抹(3)使匠石斫之: 砍、削(4)听而斫之: 听信、听任(5)尝试为寡人为之: 试验(动词)(6)臣则尝能斫之: 曾经(副词)(7)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搭档(8)吾无以为质矣: 没有用来检测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郢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
擅长 弹奏 好 山高
像
意念,心情
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盛大的样子 突然 穷尽 好像 再
想 拿过来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 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 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 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一译
理解题
1、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 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信赖, 能够创造奇迹。
2、本文可以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答:运斤成风。含义: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伯牙善鼓琴走ຫໍສະໝຸດ 作者列子,汉族,本名列御 寇 (“列子”是世人对他 的尊称 ),中国战国时期 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 市 )人。道家学派的杰出 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 家、文学家。对后世哲 学、文学、科技、宗教 影响深远。著有《列 子》。
逃避
翻译句子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 援琴而鼓之。
译: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停在岩下, 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3.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译: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点明他的情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
擅长 弹奏 好 山高
像
意念,心情
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教案“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题古文二则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审核时间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新:走近《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
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
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
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
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
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
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
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庄子有关资料学生交流)2、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及基特点;2、读懂原文,会概括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3、探究古文二则共同的道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展示预习成果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的代表人物。
《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
《伯牙善鼓琴》选自。
2、做“导学案”“基础达标”1——4题(做完后,学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二)读文。
、学生自读文,读准字音。
2、听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文。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文。
(四)合作探究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惋惜之情。
3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梳理(四)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梳理(四)二九、古文二则(一)郢人庄子与惠子常常在讨论问题时互相抬杠。
但在情谊上,庄子一直将惠子当作是生平唯一的挚友(知音)㈢寓意,启示比喻知音难遇之感,“知音”往往终生不遇,因而“运斤成风”成了千年流传的成语。
㈣出自本文的成语: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一般作定语。
近义词:运用自如、游刃有余㈤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顾(回头看)从者(随从人员)谓……曰(对……说)垩(白色的土)慢(通‚墁‛,涂抹)若(好像)蝇翼(苍蝇的翅膀)使(让)匠石(名叫石的匠人)斫(砍,削)运(挥动)斤(锛子)风(名当状,像风一样)听(听信,听任)失容(改变神色)尝试(试验)为(介词,替,给)寡人(君主的自称)为(动词,做)尝(曾经)虽然(即便如此)质(对象,指搭档)自(自从)夫子(先生)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什么人可以用来做搭档了!我无法与人论辩了!)㈥重要文言现象归纳1.通假字: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漫通‚墁‛,涂抹。
)2.一词多义①为:尝试为寡人为之(第一个‚为‛,读wèi,介词,替,给;第二个‚为‛读wéi,动词,做,表演)吾无以为质矣(为:读wéi,动词,当作)②之:过惠子之墓(结构助词,的)听而斫之(代词,指白色的土)3.古今异义:①匠石运斤成风(斤:古义,斧子一类的工具;今义,度量衡单位)②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虽然:古义,虽然如此,即使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半句,下半句常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
逸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古文二则 郢人》 语文版
第29课古文二则郢人一、知识链接作者及其作品庄子,名周,宋国蒙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家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全书以“寓言”“重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
庄子散文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它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奇异,形象生动。
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
二、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悟。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新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郢.人()垩.()斫.()2、结合文中注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郢人..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使匠石斫.之听.而斫之郢人立不失容..尝试..为寡人为之臣则尝.能斫之臣之质.死久矣四、探究演练1、朗读课文2、翻译全文3、复述课文内容。
4、“郢人”和“匠石”彼此信任,配合默契,成就了一段佳话。
说说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和惠子之间有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5、由本文可以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6、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五、拓展提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比较它们用法的异同。
尝:○1尝试..为寡人为之○2臣则尝.能斫之之:○1臣则尝能斫.之○2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基础积累庄子,名,战国时期著名的家、家、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使.匠石斫之()○2匠石运斤成风..()○3臣之质.死久矣()3、翻译下列语句○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29 古文二则_课文分析
29. 古文二则郢人本文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郢人,楚国人。
郢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
庄子与哲学家惠子相交多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惺惺相惜。
惠子去世后,庄子有一次路过惠子的坟墓,对自己的随从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有个楚国人鼻子上涂了块白泥点,他让匠人用锛子削掉这个小白点。
匠人快速挥动锛子,轻巧地削掉了白泥点,楚国人的鼻子丝毫未损。
楚国人站在那里,面部表情自然正常。
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把这个匠人召进宫中,想要让匠人尝试着做给他看看。
匠人承认自己以前的确能这么做,但他的搭档早已死去,他也就无法挥动锛子展示削泥点的绝技了。
讲完这个故事后,庄子感叹: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搭档了,也没有人可以交谈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彼此信赖。
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心中能不感慨万千吗?伯牙善鼓琴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主人公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人。
他们一个善于弹琴,另一个善于聆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攀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就会一边听一边说:“好啊,山势险峻,像泰山那样!”伯牙弹琴的时候,脑子出现了流水的形象,钟子期就会说:“好啊,水势浩大,如同江河!”伯牙心里有什么想法,钟子期都能敏锐地体会到。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麓游历,突然碰上倾盆大雨,在岩石下面躲雨,悲从中来,拿出琴弹奏。
琴音表现的意境,一开始是大雨连绵,后来又变成山石崩裂。
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都能理解其中的意趣,伯牙只好放弃弹琴,感叹钟子期所想的跟自己所想的完全一致,弄得自己不知道到哪里去隐匿声音了。
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可见两人都有高超的音乐造诣。
更重要的是,两人声气相求,肺腹心相通,情意投合,惺惺相惜,音乐便是他们之间沟通的媒介。
课文翻译郢人庄子在送葬的路上,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自己的鼻头上,那块泥巴有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郢人》文言文原文翻译
郢人垩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人贺之,匠石曰:“吾亦有所待矣。
”客曰:“有所待乎?”匠石曰:“然。
吾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能进退游刃有余。
今吾处矣,尚何待哉?”客曰:“夫工之与我也,以相为也,吾何待哉?”匠石曰:“不然。
吾与日月争光,与天地争久,而独不能与人相与。
吾待之以无厚,吾用之以有间,吾之游刃,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能进退游刃有余。
吾与日月争光,与天地争久,独不能与人相与。
吾待之以无厚,吾用之以有间,吾之游刃,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能进退游刃有余。
吾待之以无厚,吾用之以有间,吾之游刃,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能进退游刃有余。
吾待之以无厚,吾用之以有间,吾之游刃,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能进退游刃有余。
”客曰:“吾闻道矣。
可矣,吾将待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原文翻译如下:郢人用白垩涂抹在鼻尖上,像蝇翼那样薄,让匠人石匠砍掉它。
匠人石挥动斧头,随着声音砍去,白垩全部去掉,而鼻尖却没有受伤,郢人站立在那里,表情毫无改变。
宋国人向他祝贺,匠人石说:“我也有所等待。
”客人问:“有所等待吗?”匠人石说:“是的。
我凭借无厚之力进入有间隙的地方,宽敞得很,对于我挥动的斧头,必定有足够的空间。
因此,我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现在我已经到了这里,还等待什么呢?”客人说:“工匠和我,是相互依赖的,我还有什么可等待的呢?”匠人石说:“不是这样的。
我和日月争光辉,和天地争长久,却不能和人们相互相处。
我以无厚之力等待他们,用有间隙的方法对待他们,我挥动的斧头,无厚之力进入有间隙的地方,宽敞得很,对于我挥动的斧头,必定有足够的空间。
因此,我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郢人文言文的翻译
昔者郢人有善书者,其书迹如龙蛇飞舞,变化无穷。
一日,郢人游于江之滨,见一石壁,石壁之上,有石纹纵横,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天然之画。
郢人触景生情,遂以指画之,其笔势流畅,墨迹淋漓,竟成一幅奇观。
时有文士路过,见此奇景,叹曰:“此石壁之纹,虽天地造化,亦难出此境界。
郢人之笔,竟能与天地争辉,真乃神人也!”郢人闻言,微笑不语,心中自得。
又有长者叹曰:“此石壁之画,非人力所能及,乃天工开物。
郢人之笔,虽巧夺天工,然亦非人力所能强求。
此乃天赐之才,非人力所能夺也。
”时有一儒者路过,见此景,愕然曰:“吾闻君子不器,此石壁之画,虽美,然非君子所好。
郢人之笔,虽神,然亦非君子所用。
君子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可沉溺于丹青之术乎?”郢人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曰:“君子之道,固矣。
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无技艺之助?吾之书艺,虽不足为道,然亦能抒发胸臆,陶冶性情。
君子之艺,亦不过如此。
儒者之言,未免过于拘泥。
”儒者闻言,默然不语。
旁有一道家者,曰:“郢人之书,如龙蛇飞舞,变化无穷,乃天地之妙。
吾之道,亦如斯。
虽不言治国平天下,然亦能修身养性,与天地合其德。
儒者之言,未免过于偏颇。
”众人闻言,皆有所思。
郢人遂以书笔挥洒,书写一篇文章,以抒己怀。
其文曰:天地造化,万物生灵。
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天地之间,亦有其妙。
石壁之画,龙蛇飞舞,变化无穷,乃天地之妙。
郢人之笔,虽不足为道,然亦能抒发胸臆,陶冶性情。
君子之艺,亦不过如此。
修身养性,与天地合其德,亦吾之所求。
夫修身之道,在于养心。
心者,万事之本。
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
郢人之书,虽非治国平天下之器,然能养心,亦能修身。
君子之道,修身为本,修身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
吾之书,虽不足以治国平天下,然能修身养性,与天地合其德。
此吾之所以为君子也。
儒者之道,固矣,然过于拘泥。
道家之道,亦妙,然过于玄虚。
吾之道,介于儒道之间,修身养性,与天地合其德,此吾之所向也。
古文二则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 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 汤问》 注释: 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10.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 念:心里想的。 穷:穷尽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 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 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 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 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人”楚国人。 垩: 白 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 漫:通“墁”,涂抹 ②匠石:名叫石的匠人。 斫:砍削 ③运:挥动。 斤:锛子向里用力 ④听:听信,听任 ⑤宋元君:宋元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名佐,前531—前 517在位 ⑥质:对象,搭档 ⑦夫子:指惠子。蝇翼:蚊蝇的翅膀。 斫:砍,削。 质:对象,搭档 虽然:即使这样。
【翻译】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 的人说:“有个楚国的人把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 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 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石匠 人挥动锛子好像疾风一样掠过,听任他砍削白点, 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楚国人的人站在那里不改变脸色。宋元君知道了这 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也为我这么试试'匠石说:' 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即使这样 那么,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 人世,我没有什么人可以用来做搭档了!我无法与 人论辩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郢人教案语文版
(1)通假字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慢:通“墁”,涂抹.)(2)古今异义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斤:古义,斧子一类的工具;今义,度量衡单位.(3)重点字词①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垩:石灰.慢:通“墁”.涂抹.②匠石:工匠名.斫:削,清除.③运:挥动.斤:斧头.④听:任凭.⑤宋元君:宋国国君.⑥质:对手.⑦夫子:指惠子.1.疏通文意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把白石灰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一、探讨交流(1)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又怎样的感情?讨论并归纳:表明二人感情真挚深厚,亲如手足.(2)庄子简述寓言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子的怀念.(3)“郢人立不失容”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郢人信赖石,才能让石削去自己鼻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信赖,能够创造奇迹.二、课堂小结本文故事简短.富有感染力.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三、作业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1 / 1。
古文两则郢人优秀教案
古文两则郢人优秀教案21、古文二则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本课字词,能读通课文。
2、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本文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
重点: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难点: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
《四知》教学过程导入汉代的杨震,因为多才而且贤德被举为茂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民众拥戴。
经过四次升迁,做了荆州日刺史,东莱太守,就在他赴仕途经昌邑,正是他举荐的秀才王密为县令,王为感恩,于深夜送金,杨震会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四知》,寻找答案吧!学生尝试合作1、说说范晔及《后议书》,后点评A、范晔,字蔚宗,小字博。
顺阳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宫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撰成《后议书》,已传九十卷为我国史学名著。
B、《后议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取代了《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祥,生动感人。
2、正音骘辟荆邑谒涿廉补充注释:①当之郡:之,动词,去、到。
②道经昌邑:道,取道,先定去某地的路线。
③谒yè:拜见。
④以遗震:遗wèi,赠与。
3、一词多义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故故人知君故旧长者??当之郡之以此遗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而密愧而出而亦终不用也4、省略句式①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省主、]②暮夜无知者 [省主]③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省主要让??]5、成语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
后用来比喻暗中贿赂。
6、品味课文以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
尝试文本探究1、说说范晔与《后议书》指名学生介绍《后议书》及作者范晔,其他学生点评。
2、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个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3、为人处事,你怎样理解“无知、神知、我知、子知”4、你觉得本文中杨震的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尝试拓展练习1、解答课后思考题一。
《郢人》原文和翻译译文
《郢人》原文和翻译译文《《郢人》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郢人》原文和翻译译文《郢人》原文和翻译(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无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译文)楚国的京城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一块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头把它砍下来。
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
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
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
”(寓意,启示)比喻知音难遇之感,“知音”往往终生不遇,因而“匠石运斤”成了千年流传的成语。
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 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 什么?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4.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拓展延伸,体味"知音"
1、无奈世事难料,一年后,当伯牙千里迢迢去 江边赴约,却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坟墓. 如果你是伯牙,站在子期的墓前,你会对地下 的子期说些什么呢?
2、也许我们没有伯牙、钟子期这样的知音, 但生活中应该怎样和同学、朋友相处呢?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 佳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卒:通"猝",突然. 援:拿,拿过来. 穷:穷尽. 趣:旨趣,意旨.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 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 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舍:丢开. 逃:逃避.
深入体会
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 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 伯牙的心意.
第二课时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了解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寓意:
郢 人
启示: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
知 己 难 遇
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 赖,能够创造奇迹。
理解课文内容 :
6、庄子讲述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表达他对惠子的怀念与惋惜之情。以 及庄子与惠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因为惠子是庄子难得搭档。作者借助寓言 故事自然引出写作目的,增强文章趣味性。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 来对跟随的人说: 郢都有一个人让白垩泥涂抹 了他自己的鼻尖,(这点白土灰)薄得像苍蝇 的翅膀,这人要匠石用板斧把它削掉。匠石挥 动板斧快如风。听见一阵风响,就削完了,鼻 尖上的白土灰削得干干静静,鼻子却丝毫没有 损伤。这人站在那里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宋元 君听到这件事以后,便招匠石来,说:“也照 样为我来试着削一次好吗?”匠石说:“我的 确曾经这样砍削过。即使这样,让我削的那个 人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 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 话的人了!”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 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郢人挥斤:比喻纯熟、高超的手工艺。
成语积累: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 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 运斤成风: 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
惋惜之情。
郢人斫垩:比喻知己或知音难遇。也比 喻乐曲高妙。
志趣、心意。 好 高耸的样子。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宽广的样子。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想。 领会,听得出。
疏通文意
通“猝”,突然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 山的北面 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拿,拿过来 琴曲 创作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 穷尽 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 到 隐藏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哉?”
返 回
了解名作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 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 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 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 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如:《两小儿辩日》、《愚公 移山》、《夸父逐日》、《杞人 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 遗产。
返 回
纠正字音
卒( cù )逢暴雨 yuán 乃援( )琴 舍(shě)琴 辄( zhé )穷其趣
理解课文内容 :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事情缘起。正是因为路过 惠子的 墓地,才引出下文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2、文中交代郢人涂于鼻上的垩“若蝇翼”有什么 作用?
比喻,把薄薄的垩比做苍蝇的翅膀,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垩的薄、小,突出了匠石的技艺 高超,更突显了郢人的从容和对友人的信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卒逢暴雨 (
通“猝”,突然
)
练习巩固
3、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3)钟子期辄穷其趣。 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 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返 回
拓展延伸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
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 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 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 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译文参考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 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 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 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开始弹奏大雨 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 能点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 ,好 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 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
理解课文内容 :
3、文中除了郢人的动作能看出他对匠人石的信任, 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他对匠人石的信任?
“立不失容”表现了郢人对匠人石的信任。
4、理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 言之矣。”
“无以”“无与”说明了自己与惠子的关 系,并为失去惠子这样的搭档而产生无尽 的悲哀情怀,表达了对惠子的怀念与惋惜。
俞伯牙和钟子期“高 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早已深入人心。今天让 我们一同去见证一下他 们之间的那种令人敬仰 的情谊吧!
人物介绍
俞伯牙
国 籍 身 份 穿 着 楚 国 上大夫 绸缎
钟子期
晋 国 樵 夫 布衣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 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 事; (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 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 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 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 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 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 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 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 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 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 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 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 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 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
• • • • •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 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 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 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 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经》)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篇,包括内 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与老子并 称“老庄”。
返 回
根据故事情节,复述 课文内容。
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1)善 好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于
游于泰山之阴 介词,在 止于岩下 介词,在 吾于何逃声哉 介词,到
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钟子期必得之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乃援琴而鼓之 代词,代琴。 游于泰山之阴 (3)之 初为霖雨之操 结构助词, 更造崩山之音 “的”。 子之听夫志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返 回
朗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节奏和合理断句。
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返 回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翻译文句(学生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 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 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 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 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 《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 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 《庄子》散文特点: • 1、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 • 2、想象奇特,寓意深远; 3、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幽默、诙谐。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 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绝弦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 牙 鼓 琴 图
此图画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 子期的故事。画中二人对坐,左边清瘦、蓄长髯、坐巨 石上弹琴者为伯牙,对坐垂首凝神静 听者为钟子期。 侍者三人分立左右。
作者:王振鹏,绢本,墨笔,纵31.4厘米,横92厘米,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 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 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 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读准字音与节奏
•
。
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对 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 ,还是蝴蝶做梦 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 生态度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 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 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 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
6、分析匠石能“尽垩而鼻不伤”的原因。
匠石技艺高超;郢人和匠石互相信任,配 合默契。
庄子与惠子相交多年,相知甚深,“如 切如磋,如琢如磨”彼此信赖,惠子去 世后,庄子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 在知识、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 论辩的挚友,所以借助“郢人斫垩”的 故事说出心中的无限感慨:要以诚相托, 以心相印;信赖,能够创造奇迹。
返 回
合作探究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 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 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 牙的心意。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