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合集下载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危险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5)停(送)煤气作业未制定 方案。
55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1)进入有限空间未执行“先 通风、后检测,再作业”规定 。
56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2)进入有限空间检修前,未 进行毒害介质有效隔离,未实 行停电、挂牌。
57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5)停(送)煤气作业未制定 方案。
114
冶金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1)进入有限空间未执行“先 通风、后检测,再作业”规定 。
115
冶金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84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造渣加料
85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真空吹氧脱碳精炼
(1)氧气系统冷却水漏水入罐 。
86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2)煤气等综合性气体泄漏。
87
冶金
炼钢
钢水连铸
钢水连铸
钢液承载设备
(1)设备缺陷或操作不当。
88
冶金
炼钢
钢水连铸
钢水连铸
成型及冷却设备
(1)结晶器堵塞、渗水。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 、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在不安全地点。
38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公共部分
燃、易爆等危险设施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范本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范本
物体打击、灼
伤、其他伤害
(1)应经常定期检查炉底门两套机械闭锁装置是否正常、 闭锁 是否牢固、 炉底板是否有裂纹等。
(2)泄爆口应确保释放压力的速度能保证炉体结构不受损, 设 置部位不 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 冲 天 炉 与 冲 天 炉 加 料机安全要求 》 (GB
21501) 第5.6.5/5.2.4
(2)地坑浇 注 作 业 前 应 检 查 是 否 积 水 或 潮 湿, 且 保 持 干 燥 状 态。 (3)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
《 机械工 业职业 安全 卫 生 设 计 规 范 》(JBJ18) 第3.2.2条
、锻压工艺
序号
场所/环节/部 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其他爆炸
(1)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
(2)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 盛装 全部熔液 的贮存 坑 或钢包; 贮存坑周边应设 置栅 栏或加盖保 护, 坑内应无积水、 积油。
(3)及时消除坑内积水。
《 电热 装 置 的 安 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 导 电 加 热装置以及感 应熔炼装 置 的 特 殊 要 求 》 (GB5959.3) 第B2条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 或设置专人监护。
《 铸 造 机 械 安 全 要 求》
(G B20905) 第
10.2条

高压造型机
合 型 区 防 护 罩 强 度 不 够, 开 口处未与控制 系 统 耦 合 导 致 溶 液 飞 溅伤人。
机 械 伤 害 灼 烫其他源自炸(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的水温、 水压检测和报警装置。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A4精编版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A4精编版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有色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有色行业品种众多,工艺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铜冶炼 (4)
二、氧化铝 (12)
三、电解铝 (22)
四、铅冶炼 (33)
六、钨生产 (56)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铜冶炼
二、氧化铝
三、电解铝
四、铅冶炼
五、锌冶炼。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 建筑及消防 机械 建筑及消防
建筑物 工作环境
建筑物 工作环境
82
机械 建筑及消防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生产现场
83
机械 建筑及消防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检修作业现场
集聚在地沟、地坑、罐体、管道等密闭 或半密闭空间内的易燃易爆气体未彻底 清除,残余气体遇检修作业中的明火而 引起火灾爆炸。
84
机械 建筑及消防
9 10
机械 铸造工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 铸造工艺
熔化与浇注 熔化与浇注 浇注使用的浇包 熔化与浇注 熔化与浇注 地坑内浇铸
浇包未烘干,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 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或潮湿,与高温溶 液接触导致爆炸。 锤头破裂,或零部件松动,锻打时飞出 伤人。 离合器与制动器未联锁或失灵,导致滑 块意外运动伤人。 作业前未空转和预热,造成锻模、锤头 碎裂飞出伤人。 光电保护和双手操纵装置失灵,导致人 体进入冲模区。
防火和疏散 防火和疏散 消防通道
发生火灾时,因无消防车道或消防车道 不符合要求,使火灾爆炸危害扩大。
85
机械 建筑及消防
防火和疏散 防火和疏散
报警装置和自动灭 发生火灾时,因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 火系统 统不符合要求,使火灾爆炸危害扩大。 发生火灾时,因灭火器配置不符合要 求,使火灾爆炸危害扩大。
79
机械 建筑及消防
建筑物
建筑物
爆炸危险性厂房的 爆炸发生时,泄压面积不符合要求,扩 泄压 大了爆炸的危害性。 危险建筑物 员工聚集场所 危险建筑物遇风雨及其他异常情况导致 垮塌。 员工聚积在生产区域或危险场所,发生 紧急情况时无法逃生。 清洗作业现场时使用稀释剂清洗,遇火 发生火灾和爆炸。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附件1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机械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危险因素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被避免的。

因此,在机械行业,应该建立一份详细的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这样的手册可以对于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指导,使得他们更加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机械行业的危险因素非常的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机械设备的故障和运行不当。

因此,在建立指导手册的过程中,需要对于这些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辨识和描述。

针对于故障问题,需要要求机械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定的维修和保养技能,能够通过维护保养来预防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测,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危险因素。

除了设备故障问题,机械行业的从业人员还需要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详细的辨识和记录。

这方面的记录可以包含设备运行的数据、出现的故障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等。

只要能够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就可以让从业人员更加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可以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机械行业在使用方面也需要考虑相关的安全问题。

首先,需要针对于机械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具备足够的操作技能。

其次,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安全考核机制,确保每个从业人员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进行定期的规范化操作。

当然,机械行业的危险因素不仅仅局限在设备本身,还包含很多其他的因素。

例如,机械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在搬运物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人与物的比例,避免过重的个人负荷导致的健康问题。

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人机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人机冲突的情况。

总之,机械行业的危险因素很多,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立详细的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非常重要。

只有让机械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加认真地学习和执行这上面的内容,方能有效地保障自身的安全并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1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1版〕》〔安监总管四〔2021〕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操纵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平安生产标准化创立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园地、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操纵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峻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猎取企业登录国家平安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方案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21〕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法猎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平安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法,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平安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到达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觉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商量和咨询〔由上级提供援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比照。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比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含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园地/环节/部位〞全部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商量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平安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比照工作的时候,要及时、精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机械行业是重要的生产领域,然而也是危险因素较多的领域之一。

在生产和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和工作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和防范非常必要。

一、常见的较大危险因素1. 机器设备的安全问题。

设备的误操作、设备老化破损、设备维护不当等问题是导致较大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2. 工作环境的危险。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空气质量等问题都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此外,危险品、有毒有害物等也是造成工作环境危险的因素。

3. 人的因素。

工作人员个体的健康问题和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工作安全风险的增加。

比如失眠、情绪问题、疲劳等,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安全情况。

4. 不规范的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对于设备操作流程不熟悉、不规范,以及操作手册缺乏具体细节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二、如何辨识危险因素辨识危险因素是预防潜在风险的重要手段。

下面介绍几种辨识危险因素的方法。

1. 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维修情况良好。

2. 了解工作环境。

对于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味、声音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了解,建议采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

3. 健康状况检查。

安排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帮助工作人员保持健康,降低工作风险。

4. 规范操作流程。

定期更新操作手册,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最新规定。

三、如何防范危险风险预防危险风险是防停潜在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预防危险风险的方法。

1.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维护设备,及时处理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 工作场所标准化改造。

拆除不良设备、做好走动通道和逃生通道的标示等,降低工作环境的安全隐患。

3. 保证工作人员状况。

以健康为中心,要求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保证充足睡眠。

4. 培训操作人员。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学习安全知识,确保人员操作规范。

总的来说,机械行业的安全风险可谓是众多。

我们需要以保障人员健康和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分析危险因素、辨识潜在风险、加强预防和确定安全措施,从而有效保障生产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机械行业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因此机械行业涉及的危险因素是比较多的,如机械设备可能会存在的瑕疵和缺陷问题、操作人员可能面临的物理伤害、机械设备操作失误等等。

本文将对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防范指导。

1. 机械设备瑕疵和缺陷问题机械设备瑕疵和缺陷问题是机械行业的一个比较大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失灵、故障、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测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在市场上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2. 操作人员可能面临的物理伤害操作人员可能面临的物理伤害也是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避免操作人员的物理伤害,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保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正确使用相应的安全设备。

同时,机械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机械设备操作失误机械设备操作失误也是机械行业的一个较大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失灵、事故等。

为了防范机械设备操作失误,机械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操作前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

此外,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也要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测等环节上进行专业优化,确保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机械行业涉及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但只要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和机械操作人员都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机械设备操作的危险因素,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2017年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2017年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铸造 行 业 较 大 危 险 因 素 辨 识 与 防 范 指 导 手 册

铸造 行 业 较 大 危 险 因 素 辨 识 与 防 范 指 导 手 册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及吊索具
起重机主要部件及吊索具强度不够或未设 置两套制动器,导致熔融金属倾翻。
起重伤害灼烫
(1)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5
部分:铸造起重机》(JB/T76885)的相关规定。
(2)吊运熔融金属及其他危险物品的起升机构,每套独立驱动装置应装有两个支持制动器,在安全要求特别高的起升机构中,应另外装设安全制动器;并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分断更高一级的动力源。
或设置专人监护。

熔炼炉周边溶液(熔渣)坑
坑边和坑底未设置防 止水流入的措施,或坑内潮湿、积水,导致溶液(熔渣)遇水爆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
(2)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盛装全部熔液的贮存坑或钢包;贮存坑周边应设置栅栏或加盖保护,坑内应无积水、积油。
铸造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一)造型

高(低)压造型 机
其他爆炸
(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
《钢液浇包安全要求》
(GB25683)第4120


地坑内浇铸
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 或潮湿,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其他爆炸
(1)砂型底部距地下水面的距离必须大于15m。
(2)地坑浇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积水或潮湿,且保持干燥状态。
(3)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指导手册》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指导手册》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
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本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深圳市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也可作为各区(街道)监管部门重点执法检查时参考。

1.制度
2.熔铸
3.机械设备
4.打磨抛光
5.喷漆涂装。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73 有色
氧化铝
公共部分
电气
74 有色
氧化铝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75 有色
氧化铝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槽、罐、炉、 窑釜、塔类设 备及附属设施
(2)违规进行清理炉结(爆 破)作业。
76 有色
氧化铝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煤气等有毒有 害气体危险区 域
(1)进入危险区域未佩戴个 人防护用具。
77 有色
氧化铝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105 有色
电解铝
熔炼铸造
净化
(1)天车运行漏电。
106 有色
电解铝
熔炼铸造
净化
(1)有害烟气。
107 有色 108 有色 109 有色 110 有色 111 有色
电解铝 电解铝 电解铝 电解铝 电解铝
熔炼铸造 熔炼铸造 熔炼铸造 熔炼铸造 公共部分
净化 阳极组装 阳极组装 阳极组装 建构筑物
(1)堵料塌陷。 (1)运行设备。 (1)高温铝水。 (1)高温铝水遇水。 (1)厂房、烟囱等高大建构 筑物未进行防腐处理。 (1)粉尘爆炸场所未设置通 风除尘系统、未选用防爆电 器、未落实防雷防静电措施 。 (2)油罐区和卸油区未设避 雷与接地装置。 (1)厂房内运输车辆作业人 员未避让。 (2)残极放置不规范。 (3)违规上下天车。
氧化铝
熟料烧结
熟料烧结
熟料窑
45 有色
氧化铝
熟料烧结
熟料烧结
电收尘器
46 有色
氧化铝
脱硅
脱硅
脱硅机
(1)机体出现焊缝开裂、腐 蚀、凸凹变形。
47 有色
氧化铝
溶出
溶出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二○一六年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机械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机械行业门类众多,企业差别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 录一、 铸造工艺……………………………………………………………………………………………………………………………………………… 二、 锻压工艺……………………………………………………………………………………………………………………………………………… 三、 焊接工艺………………………………………………………………………………………………………………………………………………四、 机械加工工艺…………………………………………………………………………………………………………………………………………(1) (3) (5)(6)五、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 ………………………………………………………………………………………………………………………………… (10) 六、 涂装工艺 七、 电气设备八、 特种设备…………………………………………………………………………………………………………………………………………… …………………………………………………………………………………………………………………………………………………………………………………………………………………………………………………………………………………………(13) (16) (19) 九、 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23)十、 建筑及消防 ………………………………………………………………………………………………………………………………………… (25)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铸造工艺四、机械加工工艺(续表)五、热处理与电镀工艺六、涂装工艺七、电气设备八、特种设备(续表)。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有色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有色行业品种众多,工艺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铜冶炼 (4)
二、氧化铝 (12)
三、电解铝 (22)
四、铅冶炼 (33)
六、钨生产 (55)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铜冶炼
二、氧化铝
三、电解铝
四、铅冶炼
五、锌冶炼。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有色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有色行业品种众多,工艺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铜冶炼 (4)
二、氧化铝 (12)
三、电解铝 (22)
四、铅冶炼 (33)
六、钨生产 (55)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铜冶炼
二、氧化铝
三、电解铝
四、铅冶炼
五、锌冶炼。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有色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有色行业品种众多,工艺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铜冶炼 (4)
二、氧化铝 (12)
三、电解铝 (22)
四、铅冶炼 (33)
六、钨生产 (55)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铜冶炼
二、氧化铝
三、电解铝
四、铅冶炼
五、锌冶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
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本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铸造(有色金属)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深圳市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也可作为各区(街道)监管部门重点执法检查时参考。

1.制度
2.熔铸
3.机械设备
4.打磨抛光
5.喷漆涂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