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家乡的艺术 1名师精心制作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了解自己家乡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2. 分析家乡艺术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2.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家乡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讲解家乡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示范演示(5分钟)示范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 学生创作(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家乡的艺术1. 艺术形式:剪纸、泥塑、年画等2. 艺术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富有寓意3. 创作方法:观察、分析、实践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家乡艺术创作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家乡艺术的感悟日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学生创作的指导原则1. 尊重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家乡艺术》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家乡艺术》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家乡艺术》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家乡艺术》说课稿家乡的艺术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家乡的艺术》,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家乡的艺术带有地区人文特色,无论是民间美术、建筑,还是玩具、戏曲,都与家乡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教材中呈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有建筑上的雕刻,也有生活中的玩具、面花,其目的就是向师生传达一个何为“家乡艺术”的信息。

一个泥玩具、一个刺绣的布兜儿,一个窗花,也许在常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就是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寻常之物,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着的美,并学会去欣赏它们、珍视它们,这就是本课编辑的主旨思想。

二、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宽松的课堂环境,喜欢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

集合生活中逐渐具备了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收录拍照、上网查询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的能力,并能够对自己关注的问题大胆发表意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艺术的表现形式、功能特点、工艺制作和民俗内涵,尝试模仿制作一件家乡艺术品。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寻找探究家乡艺术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艺术魅力,调查分析家乡艺术特色,了解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教学难点:体会家乡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五、教法学法学生在观察分析家乡艺术以及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利用整理资料,绘制手抄报,创作艺术作品等方法来记录家乡的艺术,感受家乡艺术魅力。

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欣赏、评价、小组讨论、对比分析、观察思考、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 | 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艺术形式,包括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理解家乡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件体现家乡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家乡的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创作一件体现家乡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家乡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2. 创作一件有创意和表现力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形式。

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家乡的艺术形式,包括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理解家乡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创作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件体现家乡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

2. 学生通过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的艺术2. 板书内容:家乡的艺术形式、特点和意义,创作指导。

作业设计1. 创作一件体现家乡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家乡艺术的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讨论中,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艺术形式,还深入理解了其特点和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创作出了许多有特色和表现力的作品。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构思不足、技巧不熟练等。

新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精选5篇)

新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精选5篇)

新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精选5篇)第一篇:新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新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

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点难点: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

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建筑艺术的美二、讲述新课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艺术》是美术六上第十五课的内容,教材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艺术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家乡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分析,以及对当地特色艺术的实践创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一些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但家乡的艺术形式多样,地域性强,学生对家乡艺术的了解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

2.通过分析家乡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欣赏和分析家乡的艺术形式,理解家乡艺术的特点。

2.难点: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展示个性化的家乡艺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家乡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欣赏。

2.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家乡艺术的介绍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家乡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艺术的魅力。

教师简要介绍家乡艺术的特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艺术的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家乡艺术的特点,再次强调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

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加深对家乡艺术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2023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人美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艺术的基本概念。民间艺术是流传在民间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泥塑等。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剪纸艺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传递美好寓意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艺术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家乡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和特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泥塑、皮影等。教师应着重讲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及寓意,以便学生能够把握家乡艺术的精髓。
-掌握创作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制作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家乡艺术作品。教师需强调创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例如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合理性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乡艺术的种类、特点、寓意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家乡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家乡的民间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间艺术的种类、特点及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家乡艺术的认识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技巧不够熟练、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应注重个别辅导,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制作技巧等,形成汇报成果。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件具有家乡特色的美术作品。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个别辅导。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艺术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2.学会使用基本的绘画、剪纸、泥塑技巧,创作具有家乡特色的美术作品。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家乡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合作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具体包括:
2.培养学生尊重民间艺术家和民间艺术作品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绘画、剪纸、泥塑等艺术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家乡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可能对家乡艺术的深入了解和鉴赏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家乡的艺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DOC

【家乡的艺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用样本的数字特征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1.预习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

2.标准差、方差的概念。

(1).数据的离散程度可用极差、 、 来描述.样本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一般地,设样本的数据为123,,,n x x x x L ,样本的平均数为x ,则定义2s = ,2s 表示方差。

(2).为了得到以样本数据的单位表示的波动幅度,通常要求出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s = ,s 表示样本标准差。

不要漏写单位。

3.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呢? ①众数: 。

②中位数: 。

③平均数: 。

二、新课导学 探索新知新知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1)众数: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①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②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最中间两个数的两个数的平均数.(3)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123,,,n x x x x L ,那么nx x x n+++Λ21叫这n 个数的平均数.新知2: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

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

样本数据1,2,,n x x x L 的标准差的算法:① 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x 。

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家乡的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它体现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精神。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手工艺品等,并探讨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遗产,激发他们对保护和传承家乡艺术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家乡的艺术形式多样,需要对各种艺术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分类。

2. 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

3.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一些家乡艺术作品的图片、视频或实物,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准备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供学生进行创作使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家乡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对家乡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手工艺品等,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3. 欣赏:让学生欣赏一些家乡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创作:给学生发放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件家乡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进步。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家乡的各种艺术形式,并用图片或简图进行展示。

2. 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3.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家乡的艺术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讲解和分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种家乡的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写一篇关于这种艺术形式的短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的艺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 通过观察、欣赏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家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 学生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

- 难点:理解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家乡特色的艺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乡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家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艺术特色和学生的创作成果。

板书设计- 《家乡的艺术》- 副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 内容:家乡的艺术特色、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展示。

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后,收集一些家乡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剪纸、雕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家乡特色。

课后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以上就是关于《家乡的艺术》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培养。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艺术》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十五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以我国丰富的传统艺术为背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泥塑、木雕等艺术形式进行介绍,旨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家乡的艺术传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美术技法和艺术形式有所了解。

然而,对于家乡的艺术,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家乡的艺术之美。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学会欣赏和评价各种艺术形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学会欣赏和评价各种艺术形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家乡的艺术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示范法等,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以直观展示家乡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家乡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艺术背景,讲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家乡艺术作品。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家乡的艺术》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家乡的艺术》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家乡的艺术》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了解家乡的艺术,并学习家乡的剪纸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示范等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手脑并用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制作家乡的艺术品,激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

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使孩子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都得到了发展。

剪纸必须把纸转来转去,不转就剪不出来。

这一转,就更加锻炼了孩子造型、构图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空间方位知觉。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剪纸艺术,学习制作一件剪纸作品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方法以及设计原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过程:授课内容第18课家乡的艺术第 1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电教使用一、师生问好提问: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能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吗?二、讲授授课1、播放课件出示课题《家乡的艺术》2、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寻找家乡的艺术3、走进陕西,感受陕西剪纸文化的魅力。

(1) 介绍陕西剪纸艺术在世界文化中所起的重要性介绍陕西民间艺人:白凤莲以及她的作品(2)、欣赏优美的陕西剪纸文化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3、教师讲授并示范剪纸的基本步骤(1)画出有特点的外形(2)添加花纹(3)剪出所添加的花(4)最后剪出外形5教师讲授并示范剪纸的基本技法锯齿花纹、牙花纹眼睛纹、花瓣花纹辅导要点:*在纸的背面画出有特点的外形。

(突出特点)*添加花纹。

(注意点线的结合)*先用剪刀剪出内部花纹。

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艺术 1教案 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艺术 1教案 人美版

家乡的艺术(人美版第11册第18课)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课程“家乡”系列的第三课。

家乡的艺术带有地区人文特色,无论是民间美术、建筑,还是玩具、戏曲,都与家乡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教材中呈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有建筑上的雕刻,也有生活中的玩具、面花,其目的就是向师生传达一个何为“家乡艺术”的信息。

一个泥玩具、一个刺绣的布兜儿,也许在常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就是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寻常之物,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着的美,并学会去欣赏它们、珍视它们,这就是本课编辑的主旨思想。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

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

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情意: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寻找家乡艺术作品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本课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调查的充分准备。

2.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和色彩等元素。

难点:1.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艺术特征的总结。

2.在学生常见的平凡物上,发现其美的因素,并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材料:上网查找家乡的艺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课题:1.什么是“家乡的艺术”?(教师可展示实物或图片)。

2.这些物品都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3.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熟悉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

三、欣赏民间艺术作品1.欣赏课本中民间艺术的图片,分析。

1)这些艺术品美在哪里?2)它们有什么用处?2.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上的图片中选择一件大家感兴趣的艺术品进行介绍。

3.引导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搜集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实物或照片,说一说。

美术《家乡的艺术》教案

美术《家乡的艺术》教案

美术《家乡的艺术》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美术《家乡的艺术》教案美术《家乡的艺术》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家乡的艺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DOC

【家乡的艺术(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DOC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用样本的数字特色预计整体的数字特色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依据实质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用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色(如均匀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说。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色预计整体的基本数字特色。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预习众数、中位数、均匀数的观点。

2.标准差、方差的观点。

(1).数据的失散程度可用极差、、来描绘.样本方差描绘了一组数据环绕均匀数颠簸的大小.一般地,设样本的数据为x1, x2 , x3 ,L x n,样本的均匀数为x ,则定义s2, s2表示方差。

(2).为了获得以样本数据的单位表示的颠簸幅度,往常要求出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s=, s表示样本标准差。

不要漏写单位。

3.怎样从频次散布直方图中预计众数、中位数、均匀数呢?①众数:。

②中位数:。

③均匀数:。

二、新课导学探究新知新知 1:众数、中位数、均匀数(1)众数: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把处于最中间地点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①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中间的那个数.②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的最中间两个数的两个数的均匀数.(3) 均匀数:假如有n 个数x , x, x ,L x,那么x1x2xn叫这 n 个数的均匀数.123n n新知 2:标准差、方差1.标准差观察样本数据的分别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

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均匀数的一种均匀距离,一般用s 表示。

样本数据x1, x2, L , x n的标准差的算法:①算出样本数据的均匀数x 。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展示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提高评价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家乡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年画、泥塑等家乡艺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价值。
4.教师强调家乡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乡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技法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种家乡艺术形式,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展现家乡艺术的魅力。
3.教师要求学生在作品完成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教师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家乡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关注小组合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家乡艺术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欣赏家乡艺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包括建筑、绘画、雕塑、戏曲、民间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2. 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如题材、形式、表现手法等。

3. 学习欣赏家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亲自动手创作家乡艺术作品,体验家乡艺术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家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家乡艺术作品图片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家乡艺术的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

3. 欣赏与分析:展示家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题材、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学会欣赏家乡艺术。

4. 实践环节: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家乡艺术作品,体验家乡艺术的魅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家乡艺术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艺术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家乡艺术作品、分析家乡艺术特点、实践环节等。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家乡艺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家乡的艺术特色。

15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15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15家乡的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以家乡的艺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家乡的传统艺术、了解家乡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学习家乡艺术的制作技巧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艺术,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

2. 如何让学生掌握家乡艺术的制作技巧,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介绍家乡艺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物:展示家乡艺术作品的原件或复制品。

3. 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4. 手工材料: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家乡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家乡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制作技巧。

3. 欣赏:让学生欣赏家乡艺术作品,学会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评价。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运用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乡艺术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15家乡的艺术2. 副了解家乡艺术,传承家乡文化3. 教学内容:欣赏家乡艺术、了解家乡艺术特点、学习制作技巧4. 教学目标:认同家乡文化、培养艺术素养、提高动手能力5. 教学难点:正确欣赏家乡艺术、掌握制作技巧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以家乡艺术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手工制作:运用家乡艺术元素,制作一个手工作品。

3.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乡艺术的短文,介绍其特点和价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家乡的艺术,让学生充分体验家乡艺术的魅力。

15、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

15、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

15.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艺术,知道家乡有哪些形式的艺术。

教学难点:通过对家乡不同形式的艺术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

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

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

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

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

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

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

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

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

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

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艺术
教材分析:(人美版第11册第18课)
本课是“综合·探索”课程“家乡”系列的第三课。

家乡的艺术带有地区人文特色,无论是民间美术、建筑,还是玩具、戏曲,都与家乡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教材中呈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有建筑上的雕刻,也有生活中的玩具、面花,其目的就是向师生传达一个何为“家乡艺术”的信息。

一个泥玩具、一个刺绣的布兜儿,也许在常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就是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寻常之物,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着的美,并学会去欣赏它们、珍视它们,这就是本课编辑的主旨思想。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

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

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情意: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寻找家乡艺术作品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本课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调查的充分准备。

2.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和色彩等元素。

难点:1.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艺术特征的总结。

2.在学生常见的平凡物上,发现其美的因素,并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材料:
上网查找家乡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
1.什么是“家乡的艺术”?(教师可展示实物或图片)。

2.这些物品都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3.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熟悉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

三、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1.欣赏课本中民间艺术的图片,分析。

1)这些艺术品美在哪里?
2)它们有什么用处?
2.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上的图片中选择一件大家感兴趣的艺术品进行介绍。

3.引导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搜集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实物或照片,说一说。

4.同学或老师介绍大连的民间艺术:
1)复州皮影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

辽宁的皮影戏是在明
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过来的。

复州皮影戏艺术活动距今约有300余年历史。

复州皮影戏主要分为南北两派。

目前,复州皮影戏有4个比较著名的戏班,分别是温家班、孙家班、韩家班和义和班;主要遗存的复州皮影戏手抄影卷尚有200余部。

2)庄河剪纸:《庄河县志》记载“剪纸艺术,很早就流传民间广大妇女中”,比较盛
行。

据史实研究认为:庄河剪纸的传承一是来自民族文化积淀的耳濡目染,文化天成;另外便是大量存在于“上炕剪子、下炕镰刀”的以妇女为主体所形成的家族式传乘体系。

其传乘形式是母亲传给女儿、儿媳,方法为面授口传,心领神会。

目前有七八十岁的民间剪纸艺人20余名。

3)长海船(渔)民号子:长海号子,即长海县船(渔)民号子,是流行在长海地区的
一种富有海岛特色的劳动号子。

长海由百多个岛屿组成,千百年来居民以渔猎为生,在与风浪的搏斗中,船(渔)民需要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产生了各种劳动号子。

长海号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船民号子,主要是运输船上用的号子。

另一类是渔民号子,主要是渔民打鱼用的号子,渔船比较小,渔民号子内容比较单一。

4)复州东北大鼓:东北大鼓说唱艺术,一直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的复州城镇、永宁镇、
西阳乡、赵屯乡、土城乡、太阳乡等地。

据《东北俗文化史》介绍,东北地区早在清军入关前就有人说书了。

大约是在民国时期,复州城内关永安及其5个徒弟的精彩演出,使得复州东北大鼓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

最初演唱东北大鼓时,演员自带一种小型三弦,用一只脚踏节子板,边弹弦边唱,因此也被称为弦子书。

5)金州龙舞:金州龙舞起源于大连金州古城西门外村(现为友谊街道园艺村),辐射
到周围乡镇街道及大连、沈阳、北京等地,已有120多年历史。

光绪七年(1881年),清朝毅军提督刘盛林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州。

每逢元宵节,均在军营内表演龙舞。

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就偷艺仿制了一条龙,从此金州诞生了龙舞,也称西门外龙舞。

至今为止,金州耍龙艺人已相传9代。

目前,金州龙舞的花样有盘龙、行龙、龙出海等近40种,舞龙的伴奏音乐主要选用东北秧歌的曲牌。

6)复州双管乐:复州双管乐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
历史。

双管乐以复州城镇为中心,辐射各乡镇、街道,并影响临近的庄河市、盖州市及稍远的海城市,甚至影响到更远的沈阳市。

复州双管乐自产生之日起,主要是为婚丧嫁娶服务的。

解放后,婚丧形式从简,鼓乐班失去了市常据了解,现在能演奏复州双管乐的民间艺人只有七八个。

在复州双管乐的演出、发展、繁荣过程中,形成了4个比较著名的双管乐班,分别是秦家班、李家班、于家班和刁家班。

四、仿制家乡的艺术作品
1.播放老奶奶剪纸的照片或录象。

2.模仿制作一件你喜爱的民间艺术品。

五、体会对家乡艺术的感情
1.展示学生收集和仿制的民间艺术作品。

2.当我们接待外国友人时,我们可以拿出什么样的礼物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