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利《简论儒家生命伦理学“四原则”》阅读训练及答案
最新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釆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
【题⽬】阅读下⾯的材料,完成下列⼩题。
(⼀)
志⼠仁⼈,⽆求⽣以害仁,有杀⾝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孟⼦·告⼦上》
(⼆)
是天地之委形也;⽣⾮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庄⼦·知北游》)
死⽣,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宗师》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死观。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死观或道家⽣死观的现实意义。
【答案】
(1)
儒家的⽣死观是以道德为核⼼的,认为⽣命固然珍贵,但有⽐⽣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仁义或道义。
道家的⽣死观是以⾃然为追求的,⽣死都是⾃然规律。
(2)
儒家道德主义的⽣死观有助于⼈们确⽴正确的⼈⽣⽬标,积极进取,赋予有限的⽣命以⽆限的价值;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道家的观点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有利于⼈们正确认识⽣命现象,正确处理⽣死问题,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坦然⾯对死亡。
【解析】(1)注意结合⽂段中的句⼦“有杀⾝以成仁”“舍⽣⽽取义者也”“是天地之委顺也”“死⽣,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
也”进⾏概括;(2)注意结合材料回答“确⽴正确的⼈⽣⽬标,积极进取,赋予有限的⽣命以⽆限的价值”“正确处理⽣死问题,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坦然⾯对死亡”。
2024年1月扬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1月扬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2024.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7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
2020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
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
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
……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中去领悟。
”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的讲比较冷静、沉稳,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
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材料二: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无需客体认可。
所以,儒家从学理依据周礼之外,其余的内容不是客体社会需要,而是自我命名,先规定,后存在的。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
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
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
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样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化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酷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日,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酷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特别珍贵的同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允、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心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允。
由原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样的。……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酷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随意识的来源”分析可知,我们今日应当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谈儒家伦理》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儒家伦理》阅读练习及答案《谈儒家伦理》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谈儒家伦理王庆节在全球化情境下讨论儒家伦理的价值时,有必要从正面重新定位或重新认识儒家伦理的价值。
一些学者沿着现代主流伦理学的思路,企图寻找普世的、最根本的规则和原理作为未来全球伦理的底线,并认为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对这一全球伦理的“底线”作出了贡献。
在我看来,这在哲学方法论上还是落入了传统的套路。
这首先假设了一定会有这样的普世“底线规则”;其次,假设我们一定会找到它。
著名的天主教哲学家孔汉思就这么认为。
他提出用基督教的“人道”加上儒家的“恕道”作为普世伦理的底线,来构建未来的全球普世伦理。
在我看来,寻找这类规则和“底线”的思路,本身也许就是有问题的。
这样的思路是规范伦理学的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需要找到普遍规则作为规范,而伦理学的任务只是运用这些规则而已。
我并不是完全否认“普世”伦理的可能性,而是想说,作为规范伦理学的普世伦理是不可能的,因为且不说我们找不到那适应于全世界所有族群、宗教和文化的普世规范和原则作为“底线”,即使找到,也一定是没有“规范”效率和效应的。
儒家伦理的本质并不在于要找这样的规范,或者说儒家伦理的本质不是规范伦理学的问题。
儒家伦理的本色不在“规范”而在“示范”,示范伦理学才是儒家伦理在现代意义上对于未来的世界伦理可能贡献的东西,儒家伦理看重的,不是去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则、规范,而是强调在道德生活中树立榜样。
我们从小在生活中更多地不是从规则、规范里学会道德的行为,而是从家人、父母、邻居、同伴以及历史生活的.实例、榜样中来学习和培养道德感、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操的。
也正因如此,儒家特别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教育和学习的功能,强调示范意义上的“育”和“导”,而非律令规范意义上的“戒”和“惩”。
儒家强调以身作则,这不仅是知识论认知的问题,而且更多的是践行的问题。
儒家常常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讲“为仁由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就是道德教化,是儒家的特点。
儒家的政治伦理阅读答案
儒家的政治伦理阅读答案儒家的政治伦理阅读答案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儒家的政治伦理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儒家的政治伦理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说,没有“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是无从谈起的。
如何“修身”?孔子提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样才能“下学上达”,成为君子,才能使自己有个“安身立命”处。
如何“齐家”?儒家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
《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注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中说:“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
”“爱”与“敬”发乎人之本性,非外力所加,自然如此。
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新的解释说:家庭伦理“孝”的意义在今天主要应体现在“尊敬祖先和培养优秀的后代”上。
这就是说:对祖先要尊敬,对后代要担负起精心培养的家庭责任。
如何“治国”?在中国,如果说“家庭”是个小社会,“国”则是一个大社会。
一般认为,中国前现代是专制的“人治”国家,而西方近代则是“民主”的“法治”国家。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应该说在前现代儒家的理想应是以“礼法合治”治国。
《礼记·坊记》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意谓“礼”是君子为防止超越道德所设立的界限;如果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那么就要用“刑”来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如果“刑”还有不足之处,则可以用“法令”来补充,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
可见,“礼”“刑”“令”三者功能不同,但都带有制度性的意义。
贾谊《陈政事疏》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
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
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
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
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
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
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
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
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
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
2021届天津市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天津市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公共健康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
它是全社会的事情,关涉到社会资源在人群中的分配,从而牵涉到社会正义问题。
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在公共健康领域,无论遇到何种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都必须以社会正义作为最高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来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
②公共健康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共生共存。
它处于良好状态,将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它发生危机,将威胁个体安全。
公共健康保护的是每个个体的健康,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共同维护。
当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某些权利做出妥协是必要的,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
在公共健康领域,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之一,就是为了公共健康而适当牺牲个人权利。
③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时,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须尽量最小化。
以公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发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牺牲时才是合理的。
因此,在践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意牺牲个人权利。
④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当个人的自由、隐私、财产等权利为了公共健康而被迫牺牲时,国家和社会必须做出适当的补偿。
否则,也是违背社会正义的。
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来看,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不以个体利益获得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社会利益是不正当的,个体对社会利益的服从,必须有助于个体利益的改善,并且这种服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应当得到补偿的。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为这种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个体为公共健康做出牺牲,政府要对此给予适当补偿,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应有行为。
2020年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
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
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
这是告诉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源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礼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
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
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
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
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2019-2020学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2020年莱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莱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各题。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
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民法是万法之母。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
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
在这个意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
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弥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领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从社会层面看,民法典全面、准确、系统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基本准则,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这也将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
2020届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儒家君子观在当代的传承与实践张舜清传统儒家君子观在中国古代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
在当代,儒家君子观在培育理想人格、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人生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何谓儒家的“君子”,这是我们在当代传承和实践这种观念的基本前提。
首先,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君子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位者”,即指统治阶级的成员。
其次,经孔子转化后,君子的“位”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主要成为一个侧重人的德性的概念,所谓“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
最后,在儒家这里,完美的君子形象还必须具有智慧和审美的特征。
一个欠缺智识、外表邋遢之人,任其德性多高,在儒家这里都难以称为君子。
所谓“君子博学深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总体来说,儒家的君子是一个兼具“位”“德”“智”“美”等多种属性的复合概念,它涉及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道德水准、智慧水平、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评价。
这正如荀子所说:“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不过,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儒家的君子主要是一个德性概念,即侧重以道德水准界定何为真正的君子。
而儒家所谓“德”,从其根本来说,乃是一种“生”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
而民生问题,则构成“生”的首要问题。
因此,在儒家这里,一个人是否能够体悟上天创生万物之德,是否能够仁民爱物、关心民生,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构成儒家评判君子的一个基本标准。
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做法是,“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也是我们在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要把儒家君子观的基本精神与人类的未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
2020-2021学年曲阜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曲阜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今天的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回应时代挑战,离不开顶层设计。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有关中医药万面的文件。
该文件明确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也于2019年10月25日召开。
中医药迎来大好时机,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面向未来,中医药需要传承精华,保持中医药的本色。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长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产生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基。
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保证传承不走样。
目前,不少中医秘方、验方和诊疗技术面临失传的风险。
我们应该把藏在古籍、散在民间、融入生活的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掘出来,整理收集保护起来,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人类健康造福。
中医药发展需要坚持守正创新,试想,如果中医不会把脉,不会开方,不再坚持中医思维,那么中医的传统将无以为继。
另一方面,如果道地药材不地道,治病救人的中药都“病”了,中医如何能妙手回春?坚守中医原创思维,纠正离宗的传承,保持道地性,不因炮制之繁而减省人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平是指大家平等存在。
传统中国有关公平的文献记录散见于不同的文本中,如《礼记·大同》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家语·论礼》中:“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吕氏春秋·贵公》中:“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大道”是自然界的共相,代表一般与普遍,是如日、月、星、辰等诸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基础。
在儒学中“大道”不是信条而是客观现实与事实;“大道”不是人为主观“密谋”的封闭信条,而是人人可见的开放事实。
“大道”的本性与本体是“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则是“天下为公”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也就是“平”。
因此,在儒学思想中“公平”这个名词有内在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属性,而不是单纯的、简单性的独立概念。
“公平”是对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大道及其本性最简约、最简单的描述概括与总结。
“大道”一致性地对待万物的结果是万物间呈现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重性,也就是“选贤与能”、或适者繁荣与适者生存。
公平的本体论重要许诺之一是平等。
在自然中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对多的关系和一对一的关系。
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用公平表述,而当描述一对一关系时,用平等表述,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
公平主要用于表述在上与下的关系中,上要对所有的下都保持一致性,而平等重点关注的是在平行性的关系中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
例如人人生而平等的语句中所隐含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平行性的平等关系;在我要公平话语中,通常所指向的是要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我,也就是要一致性地对待他人和我。
公平的本体论之另一重要许诺是公正。
“天下为公”的公平之目的是实现“选贤与能”。
贤与能中所隐含的是差别、是不平等,因此差别和不平等是公的结果,也就是公正。
“我要公正”中所要求的是在公平的前提下证明和证实我自己的独特性,证明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同。
公正所指向、所描述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也就是差异性或比较优势,或曰个体自由、个人主义。
仁爱是公平的本体论之另一重要许诺。
以公平为前提和基础的“选贤与能”中所隐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之一是差等的爱,也就是“选”和“与”中对个体间差异的证实、证明。
以“天下为公”为前提、以“选贤与能”为基础的儒学差等的仁爱精神与原则不是歧视、不是偏见,而是公平、公正与平等的现实化与情感化。
公平的本体论许诺的核心精神是一致性,即孔子所言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一致性。
公平不仅是儒学道德伦理的基础与大前提,而且也是其首要的与无所不在的初始原则。
例如儒学中庸的前提与基础是天命,而天命就是大道、是公平。
因此,在儒学中公平不仅应是宏观政策的基础,更应是一生“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的初始原则。
(杨国利《简论儒家生命伦理学“四原则”》,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视“大道”为客观现实与事实,为人人可见的开放事实,决定自然物的存在。
B.公平、平等所描述的关系虽然有一对多和一对一之分,但是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C.第一段中连续引用了三部儒家经典中的论述,论证了“大道”的本性与本体是“公”。
D.承认差别和不平等,追求个体价值、个体自由、个人主义不违背“天下为公”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经据典,使自己的论述言之有据,不但增强了说服力,还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
B.文章阐述公平的内容之一“平等”时,先采用道理论证,然后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两处引用《礼记》,一处是论述中国早有公平的记录,一处是论述公平的重要性。
D.文章以“公平”为核心话题,先做概念界定,然后从不同角度逐层递进,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思想中的“公平”有内在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属性,即有“公”所以才有“平”
B.如果“我要公正”的要求得以实现,就意味着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不平等。
C.摒弃歧视与偏见,尊重个体间的差异,这正是儒学差等的仁爱精神的可贵的一面。
D.公平的核心精神即为孔子思想中包含的一致性,由此可知我国公平传统的古老性。
参考答案:
1.D。
D项正是公正的体现。
A项,篡改文意,“‘大道’决定自然物的存在”错误,原文只说“是自然界的共相,代表一般与普遍,是如日、月、星、辰等诸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基础”。
B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即二者都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而非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C项《吕氏春秋》不属于儒家经典;《吕氏春秋》中的语句论证的是公”是实现“平”的手段。
(3分)
2.D文章以“公平”为核心话题,先做概念界定,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公平的内涵,最后总结其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上是总分总结构。
(3分)
3.B“我要公正”的要求得以实现恰是要证明我与他人的差别和不同。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