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是()A.长江流域的石家庄B.黄河流域的二里头C.长江流域的马家村D.黄河流域的大汶口2.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数字文字C.日常用语D.国画3.盐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货币,它是人们用什么来换得的?A.糯米B.黄金C.稻谷D.稻盐4.中国的长城有多长?A.2000多千米B.6000多千米C.10000多千米D.15000多千米5.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A.春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6.以下哪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苏东坡C.陆游D.白居易7.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成就的首位女诗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蔡文姬D.诸葛亮8.以下哪一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A.关羽B.孙权C.孙中山D.李世民9.黄河的上游叫做(),下游称之为()。

A.道班滩、酒泉B.治安、陇西C.巩.county、海源D.酒泉、溢故10.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A.隋B.汉C.唐D.明二、判断题1.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3.唐朝是我国的一个民族统一时期。

()4.宋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5.元代北方蒙古族人迅速入侵我国,建立了元朝。

()6.我国明代是封建社会的完全成熟阶段。

()7.唐朝的酒文化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

()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

()9.明代是我国的一个开放时期。

()10.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谈谈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3.简述一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

4.简单叙述一下中国历史上长城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变革的看法。

四、下面的材料是三个历史人物的成就,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马可波罗,出生年代:1254年,死亡年代:1324年,成就:意大利旅行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A. 孝文帝B. 司马懿C. 司马炎D. 诸葛亮
4.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5.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重农抑商 ④手工工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15.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
A. 人口迅速增长
B. 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3.西晋灭亡后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 孝文帝B. 司马懿C. 司马炎D. 诸葛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改革内容很广泛,包括: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革以后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社会风尚.因此成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孝文帝.选项A符合题意;司马懿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属于三国时期人物;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被同归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③都有留存于世的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
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14.14、15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下列生产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是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题目一:简答题(共20分)1. 革命初期的中国军事政治大事件有哪些?(5分)a. 南京政权的建立b. 清朝政权的覆灭c. 北洋政府的成立d. 辛亥革命的胜利2. 近代中国四大传媒革命有哪些?(5分)a. 电报的传入b. 印刷术的普及c. 电影的出现d. 广播的兴起题目二:史实分析题(共30分)1. 描述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及影响(10分)起因:五四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及对列强在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经过:五四运动开始于北京的抗议活动,之后蔓延至全国范围。

学生们组织抗议游行、罢课等形式,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

影响: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革命化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觉醒和民主思潮的兴起。

五四运动后,爆发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和左翼革命,对中国的民主化和国家独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文化发展: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运动中,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倡导新文化运动。

他们主张以科学、民主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人权为价值,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迈进。

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现代诗歌、新戏剧等,为中国文化变革打下了基础,并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

思想解放、知识解放的倡导,为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奠定了基石。

题目三:论述题(共50分)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50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

这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合作。

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农民运动,实现了工农合作,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合作的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建立了南京中央政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九年级历史2023年上半年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

九年级历史2023年上半年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

根据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如图),我们能推断出下列炎黄传说中,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A.炎帝教民种植五谷B.炎帝能制作陶器C.黄帝能制造船只D.黄帝时期乐官制作音律【答案】D【解析】骨笛属于乐器,故说明D具有一定可信度。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所以D符合题意;五谷、陶器、造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A.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C.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可知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B符合题意;西周时期还没有郡县制、三公九卿、中央集权制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佛兰科潘认为:“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郑和下西洋B.丝绸之路C.北魏孝文帝改革D.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据题干“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运到欧洲。

河南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河南安阳被称为文字之都是因为文字之根在安阳,文字的流变也可以在安阳找到印记。

一件件遗存都闪耀着文字的光芒,追溯历史的轨迹,应首先参照()A.B.C.D.2.伊藤在第三轮谈判中透露割地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微笑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与此次割地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4.1930年,何应钦曾经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

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

”下列诗句与其观点一致的是()A.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B.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C.抛却十万头颅血,要将乾坤力挽回D.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5.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

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6.徽章是佩带在身上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的标志。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队某一时期用过的徽章,它可能见证了()A.秋收起义B.遵义会议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7.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畅销书是指那些,符合时下大众需求、受到社会大众欢迎且销售量出色的书籍。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中考模拟检测试卷(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这一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 早期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C. 礼乐制度的瓦解D. 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都是因为末代君主实行残暴统治导致灭亡,可以得出,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的是夏商周的灭亡,不是建立,排除A项;礼乐制度的瓦解准确的说是在西周结束以后,礼崩乐坏就越来越明显,材料中没有提到礼乐制度瓦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夏商周的灭亡,没有体现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

故选B项。

2. 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 政治稳定与商业发展B. 劳动人口增多C. 生产工具和方式革新D. 水利设施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并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和争霸战争不断,政治不稳定,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劳动人口没有增多,排除B项;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3. 下面两位人物的共同贡献是()A. 均促进了中外交流B. 均维护了国家统一C. 均推动了民族交融D. 均实现了科技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鉴真”“郑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他们的共同贡献都促进了中外交流,A 项正确;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中外的交流,未涉及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 项;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对外的中外的交流,未涉及国内的民族交融,排除C 项;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中外的交流,未涉及科技创新,排除D 项。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山东地区)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6.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他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C.文成公主入藏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D.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A.航空航天技术发展B.生物科学技术发展C.交通运输技术发展D.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选择题部分共5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解析1.B2.B3.C4.D5.C6.C7.C8.A9.A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D 17.A 18.A 19.D 20.B 21.D 22.B 23.C 24.D 25.D26.(1)说明图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争霸过程中,分封削减瓦解,一些弱小诸侯国被灭掉.图二: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展开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2)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变法:商鞅变法27.(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2)实施:经济特区主张:利用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发展经济,争取外援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8.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论述:略29.原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发明和革新特点:大机器生产成就: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车影响:①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第一个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安徽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2023年上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安徽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2023年上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选择题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应该是A.楔形文字B.甲骨文C.字母文字D.象形文字【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选择题楔形文字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两河流城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

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宇”,D项符合题意;A项诞生的文字是梵文等文字;B项诞生的文字是甲骨文;C项诞生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选择题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恒河流域③黄河、长江流域④两河流域A. ①④②③B. ①③④②C. ①②④③D. ③②①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位于南亚;黄河流域孕育了古中国文明,位于亚洲东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西向东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所以其考察顺序是①④②③,A 项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某班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上古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有①都处于大河流域②都存着着阶级压迫③都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标志④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封建等级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古亚非文明古国包括: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欧洲文明,它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可排除。故选C。
D.“圣人”的出现改变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居民开始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由于先民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故C正确。ABD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2.《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C. 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D. 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
【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宝船和友谊”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所述史事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表述不正确,而C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而是下西洋的背景。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以下是一个初三历史模拟试题的选择题。

1. 以下哪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A. 孙中山B. 刘伯承C. 韩愈D. 李白2. 以下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社会彻底覆灭?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长征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A.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B.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D. 中国实现了统一和独立4.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维新思想家的是:A. 孔子B. 庄子C. 王安石D. 曹操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刘邦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刘秀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清朝7. 以下哪一位是珍宝岛事件中发表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宣言的人?A. 陈独秀B. 毛泽东C. 鲁迅D. 蒋介石8.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A. 土地革命B. 人民公社C. 四人帮D. 文化大革命9. 1895年,中国爆发了战争,结果使中国失去台湾,这场战争被称为什么?A. 甲午战争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10. 以下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政权?A. 五四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答案:1. A2. B3. C4. C5. B6. D7. A8. A9. A10. D祝您考试顺利!。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套)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套)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卷(一)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

”这一记载说明东周开始时A.诸侯争霸推动国家走向了统一B.诸侯争霸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C一些较大诸侯国取得霸主地位D.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2.观察下图,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图中箭头所指地区的管辖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3.唐诗《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诗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中外交往活跃 B.农业技术的推广C.民族交融加深 D.音乐艺术的繁荣4.中华传统文化各领域的杰出成就充分反映了中国先民的智慧。

下列对其“智慧”解读正确的是A.《伤寒杂病论》创编了“五禽戏”,提出治未病,帮助人们强身健体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C.(天工开物》是全面总结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的“工艺百科全书”D.《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反映清朝的衰落5.李华同学以“中国古代人口变迁”为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数据,并由此列举了对应史实。

从中可归纳出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民族迁徙、中外交往 B.技术进步、土地开发C.江南开发、中外交往 D.战乱纷争、政局稳定6.“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化掷金黄。

” 这首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有A.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戊戌变法和甲午中日战争7.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先民智慧的结晶,此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

今年(2021年)是辛丑年,由此上溯两个轮回的那个辛丑年发生的史实是A. 1901年清政府被迫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 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C.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 1931年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8.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77.6%,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为22.4%;2002年年底,国有企业占比为40.8%,集体企业占比为8.7%,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占比为50.5%。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古代文明是指下列哪四个?A. 河南文明、山西文明、上海文明、福建文明B. 京剧文明、茶文明、太极文明、诗文明C. 东周文明、西汉文明、东晋文明、春秋文明D. 夏文明、商文明、周文明、秦文明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甲午战争的胜利C. 辛亥革命的成功D. 五四运动的发起答案:A3.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哪个时期的事件?A. 清朝末年B. 中华民国时期C. 初期D. 改革开放后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

1949年。

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长江。

3. "天安门广场"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学子们有机会获得官职,进入官僚体系。

这个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改革措施。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对外贸易的平均分配、工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部分:作文题请根据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此处为作文内容,请自行撰写并保持字数在200字左右。

)。

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1.(新疆乌鲁木齐)在《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是第一个迈进近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这里的“领头羊”是指()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答案】D【解析】18世纪60年代的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成为了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号称“日不落帝国”。

因此,答案为D。

2.(广东省)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把那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

这主张应出自()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B【解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

因此,答案为B。

3.(四川雅安)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逢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答案】D【解析】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5年后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对外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因此,答案选D。

4.(湖南娄底)《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

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这是因为该法典()A.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D.高度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帝国成立以后,《拿破仑法典》在1804年3月通过,并予以颁布。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题(附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的某项措施)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所说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修筑长城2.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ɡ)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3.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4.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

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

材料说明(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5.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某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派遣郑和下西洋而“美名远播”的皇帝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元世祖D.明成祖6.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

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吴淞之战C.金田起义D.黄海大战7.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这主要反映了该画A.体现人文主义B.强调写意抒情C.宣扬宗教神权D.反对专制王权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D.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3.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

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A.1688年宫廷政变B.《权利法案》颁布C.《独立宣言》发表D.《人权宣言》制定4.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A.推翻了君主制度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推翻了殖民统治D.建立了共和政体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6.《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发动了“雾月政变”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7.《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中描述的“新的动力机械”是哪一位历史人物改进而成的?A.哥伦布B.牛顿C.瓦特D.爱迪生8.1840年前后,人们出行能够使用的新型交通工具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9.2013年3月18日,历史老师说:“今天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九年级历史下半年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江苏)

九年级历史下半年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江苏)

选择题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A符合题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的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形势应属于A. 西周分封B. 春秋争霸C. 战国七雄D. 五代十国【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齐、楚、秦、燕、赵、魏、韩。

”七个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死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別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中国的考试制度创立于A. 春秋战国B. 秦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到唐朝时科举制不断完善。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

下列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的史实A. 遣唐使来华B. 文成公主入藏C. 鉴真东渡日本D. 玄奘西行天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 辽朝是不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请论述。

中国历史上,辽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权。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北方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为日后金朝的崛起和北方民族政权的兴盛埋下基础。

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建立了中亚羌奴政权,确立了契丹民族政权在华北的统治地位。

辽朝与北宋的对峙关系十分复杂,两国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形成了“契丹宋权力对立统一”的态势。

辽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2. 请分析明朝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新的进步,水利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有所提高。

农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日渐规模化和商业化。

在此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了小农经济向富裕经济的转变。

这种发展不仅对明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中华大地上一个灿烂的时代。

3. 请阐述清朝晚期的政治变革和影响。

清朝晚期,政治变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政治体制方面,清政府试图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允许官员参加政治活动、加强军事改革、试图削弱满人特权等。

这些政治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清朝政治结构和官员选拔制度,也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这些政治变革也暴露出清政府的弊端和问题,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4. 对于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怎么看?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对中国的海洋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禁政策也保护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保障了国内的政治稳定。

海禁政策对于中国历史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全面评估其对中国的影响。

5. 请分析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

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2023届九年级中考学科模拟测试历史考题(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2023届九年级中考学科模拟测试历史考题(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选择题下列政策中,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①1950年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故③不合题意,含有③的ACD不合题意;1950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B 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B。

选择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A.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B.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C. 汽车和飞机的成功生产D. 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成功爆炸了导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故A符合题意;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汽车和飞机的成功生产、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选择题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英国宪章运动B. 《共产党宣言》发表C. 法国巴黎公社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C【解析】②处时间是1871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836--1848年,与1871年不符。

故A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是1848年,与1871年不符。

故B不符合题意;法国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故C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与1871年不符。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原卷版)
14.大会期间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路线。此次大会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15.《斯大林、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斯大林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据此可知,斯大林和邓小平( )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上述事件中,哪个事件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 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25.如表可知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单位:千万英镑)
国别
时间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 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33.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九年级调查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

)1.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2.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A.均田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行省制、均田制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4.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②③⑤5.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 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 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7.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8.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 B.女真族 C. 蒙古族 D.党项族9.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收集的下列史料中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A.张骞能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岳飞抗金 D.郑成功收复台湾10.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表现为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B.设锦衣卫、东西厂,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D.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11.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明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12.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A.东京保卫战B.郾城大战C.北京保卫战D.雅克萨之战13.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14.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A.③②⑤①④⑦B.③⑤②④①⑦⑥C.③⑤①④②⑦⑥D.③⑤②①④⑦⑥15.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16. 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苏联的成立17. 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例的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B.罗斯福“新政”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18. 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

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

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C.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D.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19.以下有关“冷战”的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C.《联合国家宣言》、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 .慕尼黑阴谋、马歇尔计划、世界贸易组织20. 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A .图一、图二B .图一、图三C .图二、图三 D.图三、图四3小题,共50分)一、(16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2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6分)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2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2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6分)图一 蒸汽机 图二 电灯泡 图三互联网 图四 日本核电站爆炸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7.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

(6分)(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50字以内。

)三、(16分)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

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

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

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

请回答:28.一战前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4分)29.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4分)30.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

(4分)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

(4分)2013年九年级调查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50分)一、(16分)2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4分)。

藏族(2分)。

2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2分)。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2分。

)23.原因:①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②乾隆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3分)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3分)二、(18分)24.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分)。

皇帝(2分)。

法家(2分)。

25.联邦宪法或者1787年宪法(2分)。

三权分立的原则(2分)。

26.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或由从集权到分权(1分)。

认识: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意思相近即可给分,1分)。

27.(1)认同翦伯赞的观点: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

依据: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等。

(2)认同司马迁的看法,秦始皇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依据:实行严刑厉法、征繁重的劳役修长城、骊山墓、焚书坑儒等。

(得分标准:观点1分、论据4分,结论1分)三、(16分)28.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2分)。

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2分)。

29.《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2分);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2分)。

30.苏德战场(或欧洲战场)(2分);太平洋战场(2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20世纪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等(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