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一老师谈辅行诀
《辅行诀》全文
《辅行诀》全文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则,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服药除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
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除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时干呕者方。
枳实(熬) 芍药生姜(各三两)右三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枳实(熬) 芍药生姜切,各三两黄芩大黄甘草炙,各一两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小补肝汤加减)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小补肝汤加减)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小补肝汤加减)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小补肝汤加减)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小补肝汤加减)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小补肝汤加减)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细而结者方。
中医《辅行诀》脾脏补泻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辅行诀》与《藏气法时论》存在辛泻、苦泻不同,前者取辛散之意,后者取燥湿之能;两书之间类似差异可参考前文《辅行诀》之五脏补泻法则。
小泻脾汤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大泻脾汤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附子一枚,炮干姜三两黄芩大黄芍药甘草炙,各一两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为方便大家学习,将小泻汤表列于下。
★药物组成观小泻脾汤组成,两药味辛为泻,佐甘草一药味甘为补。
《辅行诀》凡小泻方皆是两泻味,一补味。
大泻脾汤含小泻脾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因脾气甘缓太过之故,故小泻脾汤中佐制药甘草减量为一两,犹恐泻肝之力不足,又佐以苦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另加小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之芍药、大黄,泻肺则木气盛,木盛则能克土也(所谓实则泻其子是也)已达到泻脾之目的。
《辅行诀》凡大泻汤皆为六味药,其组成亦是小泻汤+急食性味+小泻子汤,药物剂量方面,急食性味皆为三两(大泻脾汤黄芩为一两,恐苦寒伤脾),小泻子汤中两位皆为一两。
《辅行诀》救诸劳损病五方
《辅行诀》救诸劳损病五方[原文]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闷塞方。
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
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二升,去滓。
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
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此段经文为肝劳证治,盖肝主筋,虚则筋疲而不善久行,自觉无力、痿软;位于两胁,故虚则不能职司疏泄以致胁痛、便秘等证。
肝主目,故虚则目暗目(目巟)(目巟)。
((目巟):音荒,视物不明的意思)。
本方用蜀椒味辛而麻,性热而燥,纯阳之物,善除腹中坚澼,与桂心相伍,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宣导百药,鼓舞血气。
与韭叶一把补肝肾,助命门,除痃癖。
杭白芍苦酸微寒,长于养血柔肝,补阴抑阳,成为该方君药。
芒硝咸能软坚,苦能降下,寒可清热,在此用于治疗因肠胃实热而致腹中坚澼,大便秘结之证。
然本方妙用胡麻油一升,在先煎煮椒、桂、韭叶、芍药五升水,剩得二升后,去滓,加芒硝,待化后,即停火,而后将麻油倾入,乘热,急用桑枝不住搅拌,令与药和合为度,即水油相混匀,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麻油入馔能解饮食之毒,其性滑,这里用其润肠补虚,悦脾和胃,解毒缓冲之功用。
这种水、药、油相煎,调匀之法可谓独树一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调中补心汤,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恍惚方。
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当从),栗子(打去壳)十二枚,葱叶十四茎,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当从),栀子十四枚(打),人参三两(切)。
上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此为心劳之证治,心主血,虚极血脉亏损,呈面无血色、惊悸、多梦、女子月事少而经水断。
心藏神,血虚极则神无所养,亦可呈现善忘、不安或烦躁等症。
方中用旋覆花一升,“凡花皆散,惟旋覆花独降”,补中下气,主治心肺结气,在此用其治疗心中烦悸、神识恍惚之证。
看《伤寒论》之前一定要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
看《伤寒论》之前一定要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
称《辅行诀
或者说如果想学习正宗的古中医思维,一定要学习辅行诀。
它完全按照阴阳五行机械死板的根据病人虚实进行治病,虽然机械死板,但是其中蕴含了重要的古中医治病思路,尤其是补泻之法,每一个药方都是补泻兼施,母子同治,跟宋元之后简单粗暴的完全不一样,不是“气虚就补气,血虚就补血”这样简单的思维,补泻时要照顾到五行其他几个脏腑的相互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来张仲景用药的特点。
看了辅行诀,就可以发现由于真正的古中医治疗法则遗失,后世中医大部分是在猜想张仲景的用药思路,更可怕的是用温病学观点来解释经方,越解释越乱,干扰视听。
另外看看开头几句话,就自然体会到经络是怎么发现的,怎么“看”到的,明白了这些就知道《黄帝内经》为什么那么经典,神一样的高高在上,除了历代传抄过程中抄写错误外,基本上不可能有错误。
可惜现在把这些黄帝内经的起源都抹杀掉了,现代人学习时候无所适从,甚至无数中医黑攻击中医故步自封不进步,试想一下,你能不能看到古代道家所“看到的”东西?能不能看到……。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问题一:农业的历史 远古 南稻北粟问题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土地制度:奴隶社会(国有制)分封制 郡县制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农业发达地区(秦)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到了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时,在某些地方一牛挽犁已经取代了耦犁(二牛抬杠)。
农用工具: 出现:春秋战国材质:石骨木 青铜器农具(少 夏商周) 铁制农具 普及:汉(曲柄锄、大镰) 工具:耧车—播种机牛耕:西汉:耦犁(二牛抬杠) 东汉:一牛挽犁 唐:曲辕犁(省力,控制耕土深浅)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秦)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秦 关中地方),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东汉,王景治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生产目的:自给自足耕作方式: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汉代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阶级矛盾激化 生产力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东汉初,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和邢窑的白瓷(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相当著名。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2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2原文地址:志一老师谈辅行诀二作者:闲云小憩五、病证体系《汤液经法》的病证体系和《伤寒论》的有很大区别,学习《辅行诀》这本书是为我们深入学习《伤寒杂病论》服务或者说做一些必须要有的探讨,对《辅行诀》里所用的病证体系,《辅行诀》的编排本身显示的很清楚:五脏体系和外感病证,和《伤寒杂病论》基本一致。
只是《伤寒杂病论》和《辅行诀》所用的辩证体系差异很大,病证体系大的两方面基本一致,进一步的细化区别很大,总的来说《辅行诀》的病证体系比较简略,伤寒论要复杂的多。
1、五脏病证五脏病证分:五脏虚实,五脏劳损,还包含五脏救治方,误治后所用的药方。
五脏虚实病证是《辅行诀》的基本构架,也是《辅行诀》的副标题脏腑用药法要主要所指。
用病证而不是辨证没有做深入的探究,另一方面整部《辅行诀》讨论的重心是法要,就是简编,所以称为病证体系。
五脏虚实所讨论的和我们中医其他医籍后世所称的五脏辨证类似,只是对五脏的病证分类比较简略,就是分了虚实两类,而虚实是五脏病证中最核心的内容,因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五脏功能状态的好坏就在于藏精气藏的怎么样,藏的好就是脏气平和,就是“服药数剂必使藏气平和”。
藏得不好,就表现为虚实两端,藏精不足就是虚,藏精精气不正就是实,实不是藏得多了,而是精气的结构紊乱了,不正常了,邪气盛则实,正气不足了。
正与邪是相对立的,虚和实与正和邪不完全对应,虚和实不仅指量的变化,虚指量的不足,实强调的是精气不正,也就是精气有些歪了,不正就是邪。
所谓脏实就是脏气不正了,不正就容易郁积,就成实了。
这就是五脏藏精气不正常的两种情形,它含钠他所涉及的问题。
五脏虚实是从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提出的,五脏藏精气不正常表现为虚和实,所以以五脏虚实作为病证判断的基础也是完备的。
《辅行诀》是为修道人而写,修道之人需要保养五脏精气,要求五脏精气充盈平和,对于学习中医的意义有多大?在临床中直接根据五脏虚实来判定疾病的性质还是不足的,但是五脏虚实确是我们运用其他临床辩证方法的基础,在面对病人时,头脑中一定有五脏虚实的概念的,不能对病人作了判断处理而对病人的五脏虚实状况一无所知。
对《辅行诀》的看法铁杆中医论坛
对《辅行诀》的看法铁杆中医论坛对《辅行诀》的看法《辅行诀》在敦煌石窟中的发现,无疑是对中医界的一大贡献,其意义就在于完善了《伤寒杂病论》的称谓(有人也这样称曰《伤寒论》的),可以说是学习、研究《伤寒论》一本不可多得参考书。
一、伤寒病虽然是建立在六经辨症论治为纲要的学说,但在基础上仍没有脱离五脏六腑的学说,其中好多病症均是用脏腑学说来阐述的,如膀胱太阳之府,病邪入府,膀胱的气化不行、、、、、胃是阳明之府,胃中燥热大便秘结、、、、、胆是少阳之府,胆热则口苦寒热往来;太阴病脾阳不振,少阴病心肾衰弱,厥阴病肝气冲逆、、、、、无不是建立在脏腑学说上讲述的。
《辅行诀》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由此可见:学《伤寒论》必须熟知脏腑用药,否则难以从根本上掌握《伤寒论》用药的精髓。
《辅行诀》则是将五脏虚实证候、及其用药法要,提供学者辅行、参考的一本著作。
二、《伤寒论》由于著作的年代与今已有几百年,历代医家对其条文理解各有见解,著有《伤寒溯源泉集》、《伤寒论惯珠集》、《伤寒论集成》、《伤寒论疏义》、、、、、、不下几十种,难免有部分内容与原著有出入,让后人学者无所适从。
今有《辅行诀》的出现,有助于研究《伤寒论》,为今后的整理、修订,使其内容编辑得更加合理,恢复原著的面貌。
在《辅行诀》一书中,脏腑用药法要内有《伤寒论》没有的药物,如龙胆草、栗子、桑枝等,张仲景为何不予采用;有些方药在剂量、炮制、煎熬方面也不同,都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伤寒论》对伤寒病的论说条文多,而对杂病的却很少,称《伤寒杂病论》似乎言过其实,现将《辅行诀》结合研究,不仅对证治伤寒病裨益,而且对杂病的证治可以开阔眼界,结合寒邪与病人体质虚实的关系,诊断出具体的病情,制定出更为合理方药。
在《尚书洪范》中箕子对五味有个定...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徐浩张卫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硕士研究生成都610075)★指导:杨殿兴翟慕东(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成都610075)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据云源自敦煌遗本,1974年藏者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
考证认为成书不晚于隋唐,保留有大量失传的古代中医学内容,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与研究。
目前文献考证以马继兴、钱超尘氏比较深入,理论阐释与临床应用则丛春雨氏着力颇多。
通过对该诀的学习,发现其中五脏病症诸方包含有久已失传的严谨组方法则,这些法则对解开所谓“经方配伍之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方。
补泻原则为组方之原理,五味属性为组方之基石,五脏病症方则为最终所成之方,通过对三者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即可使五脏病症方之组方法则得以大白。
然而,这三大要素在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前后违隔,不便对比分析。
笔者在此将此三大要素并列于下,俾利笔者之分析与读者之阅读: 1·1《辅行诀》五脏补泻法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以甘补之,以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肾:以苦补之,以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按:以上补泻法则亦见于《素问·脏器法时论》,但有较大出入。
《脏器法时论》五脏补泻原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本帖最后由独孤园丁于 2016/12/27 15:53 编辑《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独孤园丁六朝梁时,陶弘景在晚年,集道、儒、释三教合一,作《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这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藏病症组方用药规律之书。
它承袭《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的学术内容,发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五行五味学说中,引入体用之哲学概念,以体代表阴,用代表阳,同时又增入“化”之概念,达到了与阴阳学说有机之融合,使藏象、经络、诊断与处方完全统一,成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完成了经方组织制度的规范,确立了方、药使用的五行互含体制。
此著作是他一生绝高之文字,为万世不移的处方轨范。
绘制了《汤液经法图》,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破解了圣贤制方之奥秘。
学习《辅行诀》,首先要使用五藏辨证法;其次要明白体、用、化的概念;第三要知道补、泻的真正含义;第四要明药性,即五行五味互含原理;第五,了解经方的制方原理;第六,参悟汤液经法图;第七,了解金石之药;第八,六合辨证法。
另外,书中除了经方,还有一些道家、神仙家等的方子,虽不符合经方的一般原理,然其效如神,自有个中之道。
如四神方,六神方,十二神方等等。
对于此类方药,既言“神方”,就不是我们一般人(修行得道之人除外)可以理解的!如果能正确使用就可以了,万不可妄测神意,按经方原理去理解方意和药性,更不能按现代中医方剂学的原理去解读,曲解神(圣)意,误已误人!《汉书·艺文志》当中讲,医学有四大家:医经家、经方家、神仙家、房中术家。
《伤寒杂病论》是医经家和经方家的东西完美的结合,《辅行诀》中涉猎更为广泛。
一、五藏辨证法依五行理论,五行对应人之五藏,以五藏统治人之身体(身体各部位、经络分属五藏),故五藏辨证法,可辨所有病症。
仲景之前的古中医,没有六经辨证,多用五藏辨证法。
中医传承之发展,先后有了八纲辨证,五藏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疾病,而使用相应的辨证法门。
学医不懂《辅行诀》,背遍汤剂也枉然
学医不懂《辅行诀》,背遍汤剂也枉然以下为活动实录(其中祁为祁营洲大夫、苏为苏兴华大夫、范为范英志老师、侯为侯权峰大夫)我们对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的「术数」两个字都有宽泛的了解。
作为一个医生来说,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数,这个数决定了我们是处于太过或不及的至关重要的篇章。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认为站在「五」的高度,我们可以非常平衡地来观察整个事物,这就是「一数」。
那么「二路」中的「路」是指什么呢?范:第一条「路」是思路,第二条「路」是套路。
祁:什么是思路?什么是套路呢?套路是药物组合,是战术思路是如何运用的法则,是战略范:比如我们学习针灸的时候,歌诀里的「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就是套路。
而怎么辨证地区分虚实寒热的概念,然后去使用这个歌诀,就是一种思路。
套路和思路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套路是药物组合,比如大泻肝汤、小补肝汤,这就是套路,是战术。
而思路是如何运用的法则,比如「肝虚则恐,肝实则怒」,这就是一种思路,是战略。
套路方便记忆,而思路决定了我们能否把套路应用得正确。
在《难经》里明确提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苏老师所用的桂枝、干姜、五味子是来自于《辅行诀》中的小补肝汤。
辛味,在五行为木,辛味的升散作用相当于春生之气,桂枝是木中木。
而干姜是木中水,味辛皆属木,干姜在辛味药中处于水的位置。
肝属木,水生木,这个组合就是《难经》中「虚则补其母」的思路。
苏:《辅行诀》中的五味系统与我们平时所认知的药物性味有所不同。
范:小泻肝汤是三味药,芍药、枳壳和生姜。
芍药金中木;生姜木中火;枳实、枳壳一物也,金中水。
「嫩小之果即枳实,较老成之大果,即枳壳,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性环祥而缓,取其疏通决泄愤,地方但取其败风壅之气。
」这三味药的组合,就是「实则泻其子」的思路。
这些药物组方都是套路,而这些套路以什么思路来使用,是最为关键的要点。
除了最简单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外,实际上《辅行诀》里的思路特别多,如果与术数结合起来,有补有助,有泻有制,有很完整的一整套思路。
如何学习《辅行诀》
如何学习《辅行诀》《辅行诀》是打开仲景之学的秘钥。
而近观对《辅行诀》的解释,未见有如意者。
因为大都以后世之理论还解释,与古人之旨相去甚远。
所以,在没有比较理想的解释注释方面的参考书的情况下,学习《辅行诀》是很困难的。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要学习好这本只有8541字的书,至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谛观汤液经法图。
这是全书的精髓之所在,是以图的方式讲述制方之法的。
例如,在坎宫位上,苦为用甘为体,其化为咸,这一部分。
其一苦二甘,是逆行则为泄肾,泄用三六也,以六为水数,大方之泄也;三为木数,小方之泄也。
其化为咸者,本气之所在也。
至若顺行,一甘二苦,是则顺以补肾也。
补用四七之数,七为火数,为阳,为补,是大方之补也;至若小方,则补之以四,是金之成数也。
古人之书,示一隅而互文见义,故当须从无字处读之。
此图之隅角者,为制方相生之法,用为补剂,如义爻之生同气是也。
如右下之甘酸一角,甘生酸,酸受生,以酸为剂之主,酸以收,用以止逆。
须知,邪实之逆者,急食辛以散之,乃肺之降失职故,以辛散之,肺失降于胃,则以姜散之以止呕,肺失降于本脏,则以细辛散之以止咳逆。
而咳逆之由虚生者,五味以收之。
见仲景经方之法,无不如此。
所以,在右下角注一除逆(按:有人认为渴字,误矣。
望梅之酸能止渴,望文生义则谬矣)。
余放此。
2.谛观五行互含图。
二十五味,诸药之精。
其五行属性及互含赋性,为用药制方的最一般理论,是经方制方学的理论基石。
本诀所述之法极为明确,而且是在五行理论上极为周圆的。
这比《内经.脏气法时论》中所讲的要进步和明确的多。
而成无己氏解伤寒,用的是内经的理论,所以有的地方解释不通,只好随经顺释了。
而若从此诀来看,则豁然明朗矣。
这是矛盾的一般性,即药的性味基本属性。
3.掌握经方用药的特殊性。
结合《本草经》来深入理解。
徐灵胎说,专药有专用。
这就是讲的矛盾的特殊性。
然后再看后世的本草书,最佳的是陈士铎的《本草秘录》,清代的《药性通考》主要是延袭陈氏之说。
范英志原味经典,修行必备——辅行决
范英志原味经典,修⾏必备——辅⾏决《辅⾏诀》作为⼀本珍贵的中医宝典,对于每⼀位学习中医及爱好中医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六号晚,正安⽂化⼴州学院邀请了范英志⽼师与我们探讨这本神秘的中医宝典。
范英志正安⽂化特约⽼师在正安开设《中医⼼法与健康管理》《伤寒杂病论》等课程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辅⾏诀》有深⼊研究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病症辅⾏诀辅助修⾏之法诀《辅⾏决》,原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陶弘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学家,⼈称“⼭中宰相”),原藏敦煌藏经洞,是⼀部罕见的、⾮常珍秘的中医宝典。
陶弘景的《辅⾏诀》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实是⼀个祖本,都是源于商朝伊尹的《汤液经法》。
《辅⾏诀》是代表了《汤液经法》的六分之⼀,因为《伤寒杂病论》是对祖本《汤液经法》进⾏了加减和发挥,⽽《辅⾏诀》最⼤的特点是保持了《汤液经法》原汁原味的部分。
正是由于《伤寒杂病论》是针对不同⼈的不同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的记录,我们⽆法从这本书看到祖本原始的组⽅原则及思路,因此,研究其原汁原味的六分之⼀,显得尤为重要。
辅⾏诀,辅助修⾏之法决,原本是为修道者⽽做。
“凡学道辈,欲求永⽣,先须祛疾” ,“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凡进修内视之道的⼈,想健康长寿,必须先去掉疾病。
治病是学道的基础、准备⼯作。
,修道之⼈需要保养五脏精⽓,要求五脏精⽓充盈平和,对于学习中医的意义有多⼤?辅⾏诀发挥儒、道、释三教合⼀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关于中道的修⾏。
儒家是中和,道家的叫做知量⽽中庸,佛家是中观,就是般若,这是智慧的意思。
因此,学习辅⾏诀,也是在对⾃⼰⽣活的⼀种修⾏。
“⼀数”之术数《辅⾏诀》的语⾔体系跟我们现代⼈理解的语⾔体系不是⼀个系统,⾸先它⾥⾯带着数,这个数是五,来源于“河图”。
“河图”的⽣成数是:“天⼀⽣⽔,地六成之;地⼆⽣⽕,天七成之;天三⽣⽊,地⼋成之;地四⽣⾦,天九成之;天五⽣⼟,地⼗成之”。
辅行诀原文
辅行诀原文闲话文医史书2020-01-22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目+流去三点水,目+流去三点水)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肝气实的人有什么表现肝气有实邪的人,首先会两胁痛,而且这种痛会传达到小肚子。
这是因为肝经起于足大趾,然后从小肚子穿到胁肋,在胁肋郁积了有形的邪气之后,气就会倒着往下走。
还有很多女性会痛经,痛经小肚子就会抽,这是肝里面的毛病,是实证。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们在来月经前受了寒,寒气进入人体之后就变成了实邪,就会形成肝实病。
肝气虚的人有什么表现肝气虚的人,一种是会患雀盲症(夜盲症的俗称),就是一到晚上就看不到东西了,就跟那些鸟雀似的;还有一种是眼大无神,这样的人的目光是无法聚焦的(不同于近视眼)。
眼睛没神就是眼睛没有一点光泽,目光呆滞、涣散。
所以肝气虚、血虚的人常常看起来好像是在看着你,其实眼睛是越过了你的身体,在看别的地方。
肝气虚的人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耳朵里总能听到一些动静,总担心有人要抓捕自己。
这是一种恐,一种忧。
调肝的诀窍《辅行诀》里说“肝德在散”,也就是说肝作为人体的一个器官,它是喜欢疏泄、宣散的,而不喜欢被压制。
因为肝主木,而木是向上的、喜欢伸展的——“木曰曲直”“木喜条达”,即使偶尔委曲求全那也是暂时的。
那么如何才能顺应肝的性呢?《辅行诀》里写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就是用辛散的药物去补它、助长它、宣散它。
但如果宣散得太过了,就要用酸性的东西来收敛一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筋,经过反复的伸缩、舒展,最后达到一种疲劳的极限的时候,就会出现抽筋、痉挛的现象,这时候就要用甜的东西来调。
有的人脾气特别暴躁,如果总用疏发肝气的药,肝是补上了,但是脾胃却被削弱了,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脾补起来,适当吃点甜的(脾胃主土)。
——徐文兵王伟田按:顺其性即为补,肝喜疏泄条达,所以平时心情开朗舒畅,就像树木一样,自由生长舒展,就是对肝最好的照顾了肝与脾关系密切,当肝气有余的时候,就会造成肝郁乘脾的现象,造成肝郁脾虚,名方逍遥散就可以舒肝,也可以健脾,还可以养血。
辅行诀——精选推荐
辅⾏诀应该给这个学术成果取⼀个什么名称⽐较适合呢?还是⽤以前的蝴蝶门?现在⼴泛征求意见。
我今后会进⼀步整理出书。
这个过程也很费精⼒。
因为出书是名留青史的⼤事,稍有笔误,则误⼈⼦弟,不可不慎。
特别是中医这⽅⾯。
也许百年以后,仍然会给⼈指指点点的!!!我的学术是易⽔派的延续辅⾏诀是中医⽤药的始祖!学习辅⾏诀最重要就是学习这个图伤寒论来源于此当今中医有术⽆数,理不甚明。
辅⾏诀,是难得幸存的古中医,很难想通。
后来的医家的都受伤寒论影响我也是其中这个图很难懂啊[憨笑]辅⾏诀把⼈体的问题归纳为五类痞滞建议书名:东⽅易门(蝴蝶派,很多⼈看不懂的)痞滞燥痉烦辅⾏诀是⽤五⾏纳⾳治病!与升降学有所不同辅⾏诀重在个体的补泻整体观不是辅⾏诀的追求五味⼊五藏是辅⾏诀的基础当然也是我们当前中医的基础当前中医已经发展加⼊了升降学这个是对的也是我当前使⽤的技法!看箭头苦⾟除痞半夏咸⾟除滞硭硝⽢咸除燥⾁苁蓉⽢酸除痉⽩芍酸苦除烦地黄我是有所发挥辅⾏诀是⽤味的组合进⾏治疗后来的中医加⼊了⽓形成⽓味组合先讲到这⾥以后再接着讲辅⾏诀也是讲究药物归经的。
这个是书⾥⾯不讲的。
属于师承⼝传⼼教辅⾏诀五⾏之中有五⾏。
五臓对应五⾏。
肝:⽊⼼:⽕脾:⼟肺:⾦肾:⽔肝⽊当⼜分五⾏:⽊⽊⽊⽕⽊⼟⽊⾦⽊⽔这种分类是合理的,例如,肝中它各种性质的物质都是有的。
不单单就是⽊的性质同样有⾎有⾁有津有液等等图中的药物就是这样分类的。
例如⽤⽔体肾中⽔是地黄肺中⽔是⽵叶脾中⽔是⽩术⼼中⽔是黄连肝中⽔是黄芩其他类推⽔体味是苦味味苦皆属⽔味咸皆属⽕⽔克⽕图中是⽤苦克咸苦⽢化咸⽤⽢调和⽕产⽣的病理是烦故加⼊酸故组⽅为酸苦⽢组合为除咸烦!!好,我们现在来举例例中肝肝属⽊那么图中属⽊的药都是肝的作⽤。
⽊中⽊:桂枝⽕中⽊:⼤黄⼟中⽊:⽢草⾦中⽊:枳实⽔中⽊:黄芩假设现在肝硬化了。
为⼟病就是板结的意思这个时候实际就是肝作为⽊的功能已经失常那么就是肝实症。
⽤⽊体克⼟所有⽊药⽤上。
桂枝⼤黄⽢草枳实黄芩这是⽊体⼟实症⽤⾦泻之因为⼟⽣⾦⼟不⽣⾦也会实!!!⽤⾦体泻它就是说⽤⾦体去调和⾦体⼜有五⾏,⽤那⼀个是个讲究⽔体⾦不⾏因为⼟克⽔⽊体⾦,本⾝⾃克,会削弱⽊体不能调和⼟体⾦反⽽会加重⼟实那只有从⽕体⾦,跟⾦体⾦中去考虑⾦体⾦克⽊之⼒最⼤,故也不能⽤。
人生是场修行——《辅行诀》学习感悟
人生是场修行——《辅行诀》学习感悟本期导读《道德经》有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行中修,修身、修心……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去其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器和平,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华阳隐居陶弘景去年三月,我告别前半生的职业生涯,开始人生的全新尝试时,抱着一切归零开启一次修行的想法。
过去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以为决然脱离体制就是修行。
而一年后范师的辅行诀课,才让我真正明白,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到最后一次吐气,整个人生的始终,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辅行诀课堂上,范师将《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比喻人生。
九九八十一难,各自修行。
唐僧一路西行取经,途中的每一难,就是过关积分升级。
本心是孙悟空,唐僧是认知。
孙悟空本事大到可以上天入地,没有唐僧来念紧箍咒,就只是一只泼猴。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来不断地提升认知的维度,我们得找到自己的师父。
心有时天马行空、有时野马脱缰、有时没着没落,这时候就得请出唐僧来念经了。
归零看似需要勇气其实却很容易,因为逃避和放下在这一时刻没有本质的区别。
归零后面对现实迈出第一步,才是修行的第一难。
直到去年九月调岗,才能算我归零后迈出的第一步。
老师讲首先要面对,「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然后是有所行动。
所有艰难困苦,在直面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感受都是恐惧,采取行动即是主动将这种恐惧转化为痛苦,当恐惧转化为痛苦后,就通关了。
确实,在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经历了一段异常痛苦的体验。
以前的职业生涯都是确定的,使用学校教育培养的技能,花时间多努力总可以完成。
而现在面对的困难充满不确定性,也没有既往的技能和经验可以借鉴,唯有用心投入,花费心力去完成。
现在回过头,还记得自己在项目期间焦虑得无法入睡的情形,和不再青春的脸上长满的痘痘。
范师在辅行诀课程上讲到「将恐惧转化为痛苦」时,恍然大悟,哈哈,原来我打BOSS升级啦!过了一关的我内心平和安静,充满了力量与勇气,去迎接修行路上的下一个大怪,打倒TA,积分升级,颇有见佛杀佛的豪气。
《辅行诀》释秘
《辅行诀》释秘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辅行诀》释秘:凡所言脏病者,“病”字当做“实”字解。
凡所言邪者,乃指外邪客气。
故每脏条下所言为三,一者实,二者虚,三者外邪客于脏。
虚实者,内伤之治也;客邪者,天行外感之治也。
凡图中东西南北对待者,皆相反相成。
肝德在散,肺德在收,此一散一收也;心德在耎,肾德在坚,此一耎一坚者也。
脾居中而缓四方之过者。
散收耎坚者,药之四维也。
诸散者阳也,而降逆之药在其内也。
诸收者阴也,而升阳之品寓乎其中。
故吴茱萸之降火,位在蜀椒。
葛根之升解,反在芍药。
肝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者,精气不能上达也。
外邪在肝而曰寒中者,寒在中州,胃中寒也。
凡言邪在脏者,皆本虚标实也。
以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
故治外邪者,多寓补法,补其本以泄其标也。
凡所言泄者,必泄中寓补。
故小泄诸汤,必二泄一补。
泄者,克我者也,取系爻以为用;补者,同气者也,取专爻以为用。
此平治之时所谓补泄者。
若变乱已生,治乱之法,当用宝爻,我生者是也。
以宝爻制系爻,此节制之师也。
凡所言补者,必补中有泄。
故小补诸汤,必二补一泄。
使补者不壅,而气脉流畅。
凡小补小泄者,耦合致平之法也。
是阴阳之气,在乎以平为期而使无过。
凡大补大泄者,五行周环之法也。
是五行之气,贵乎流通周行而使不滞。
凡所言救其所苦者,取制爻以为用也。
凡义爻之生同气者,时或类于专爻也。
如麦冬知母之可类乎金者是也。
凡五行互含者,其位可移也。
如石膏之在甘草,亦可移居姜位也。
凡方之主药用三两者,余之佐使药用一两,加减变化之药用一两半,此为常权。
主药者,同气与系爻也。
至若天行之疾,佐药以二两为常也。
诸广义用药:龙胆草与栀子在坎一宫黄连位,戎盐、代赭石与牡丹皮在硝石位,知母在中宫麦冬位,葶苈在离九宫大黄位,山茱萸在兑七宫鼓位,吴茱萸在震三宫蜀椒位;升麻在姜位,苦参与通草(即今之木通)在黄芩位。
半夏在黄芩之位,故姜以制其毒,土克水也。
栝蒌在硝石位,薤白在大黄位。
凡各宫主药,位定不移,惟或有兼。
辅行诀.3
辅行诀.3《辅行诀》中研院打印本(1975年)3标签:杂谈分类:经典学习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肝汤:救误用吐法。
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呕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芍药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当从)旋夫花竹叶各三两(一方有生姜,当从)右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呕甚者,加生姜作六味。
泻心汤:救误用清下。
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黄芩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右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下利甚者加大枣作六味。
泻脾汤:救误用冷寒。
其人阴气素实,阳气不行,致腹中滞胀,反恶寒不已方。
附子炮干姜麦□冬五味子旋夫花各三两右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一方有细辛三两)。
泻肺汤:救误用火法。
其人血素燥,致令神识迷妄似近于痴,吐血、衄血,胸中烦满,气结不畅方。
葶力子熬黑,捣如泥大黄生地黄竹叶甘草各三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泻肾汤:救误用汗法。
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动悸不安,冒,汗出不止者方。
茯苓甘草桂枝生姜五味子各三两右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五首,然综观其意趣,盖亦不外虚候方加增而已。
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
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
缘诸损候,脏气互乘,每挟滞实,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
汉晋已还,诸名医辈,张玑、卫氾、华佗、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9]救疾苦,造福含灵。
其间增减,虽各擅新异,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10]之于规矩也。
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亟,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
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右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等四味,取得二升讫,去廮。
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
将麻油倾入,乘[11]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一、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这本书1、来源这本书是民国时期得自于敦煌石窟,张大昌先生的祖父从王道士手中购得,原件书于绫(绸缎)上,也称为帛书,原件长4米左右,宽30多厘米,卷首绘有三皇象,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显见是一部道家著作,题为华阳隐居陶弘景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张大昌先生于1974年赠给中医科学院的赠本,原件文革中在被毁。
本书据鉴定成书于梁后宋前之间,也就是公元502-960年之间,可能就是成于梁代时期,关于作者从书的卷首所提及书中所称“隐居曰”是陶弘景传,并不是陶弘景所著,为陶弘景弟子集录陶说。
《辅行诀》既然是道家的著作,读者对象为学道之人,从本书开篇“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可得出这个结论。
本书的目的为“欲求永年,先须祛疾”,这是他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和《伤寒论》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有很大的不同,这点我们在学习时应该知道。
本书的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辅行诀》,是这本书的主书名,《脏腑用药法要》为副标题。
本书为修道者而作,不是专业的医学专著,所以有“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把有关医学方面的必要的知识作为修道的辅助,是修道者的选修课,因此称为《辅行诀》,所修内容为《脏腑用药法要》。
2、编排现行的版本和原著出入不大,本版本是张先生依据记忆复录下来的。
从篇首“隐居曰:..庶几识别无误焉”,相当于绪论,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做了总的介绍。
篇中“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医道毕矣”,是整部书的核心,放在篇中不是很贴切,这段话放在篇末更适当一些。
因为这段话有一句“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这句话是对全篇而言,我们所见到的版本实际载方60首。
3、构成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陶弘景的见解(隐居曰),第二部分为引用的《素问》语录(可在素问中找到出处),第三部分摘取的汤液经法的诸方。
最珍贵的是汤液经法的诸方条文,采用原文照录的方式,保存了久已失传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窥见汤液经法的行文样式,为研究伤寒学派学术渊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也就是经方的渊源。
从《辅行诀》当中诸方条文以及《伤寒论》的经方条文的行文可看出,《汤液经法》的行文和《伤寒论》比较类似,基本上是一方一条,由方名主治方药煎服法几部分组成,由此可以反正《伤寒论》博采众方博采汤液经法也主要是原文照录。
《辅行诀》最宝贵的是汤液经法图,陶弘景称之为“尽要之妙”,其在制方理论中的地位犹如六经辨证在临床理论中的地位,可谓株连双臂。
千百年来,中医在内经基础理论和伤寒临床理论异彩纷呈,由于缺少了制方理论,使中医方剂难免带有了较多的经验成分,对方剂的评判也更多地依赖于疗效,很少能揭示出组方原理的所以然,这里我们不论时方,很少见到对经方的组成原理说得很透彻。
常常说经方很好,达到了最佳化的组合,但是不能了解组合怎么来的,依据的是什么,显而易见这个所以然很重要。
由于缺少了制方理论,所以中医时常偏离主航道而不自知,以致中医有渐渐衰微之意,现在研究他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希望大家对此多作思考,也就是我们学习中医学习经典,也要尽可能的探究其所以然。
4、理论体系中医里存在不同理论体系,《后汉书艺文志》分得很清楚,黄帝外经,黄帝内经,经方派,养生,祝由等,本书属于经方这一派系,并不是说他和《内经》学术体系没有联系,否认经方和内经紧密联系的观点在日本很流行,认为伤寒论源出于经方体系,和内经没多大关系,国内胡希恕的弟子冯世伦也持此看法,老师认为经方理论和内经理论紧密联系,辅行诀和伤寒论同属于经方体系的。
《辅行诀》理论体系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有显著的不同,和《中藏经》比较接近,以脏腑虚实为辨证枢机。
《中藏经》这本书来历不明,倾向认为是后世托名华佗所做,通过比较《中藏经》《伤寒论》《辅行诀》这三本书所引用的经方就是汤液经法中的方,老师认为《中藏经》不是伪书,可能不出于华佗之手,是华佗学术思想直接或间接的记录。
因为《辅行诀》为学道者而作,论述比较简单,仅仅论及五脏,《中藏经》是职业医生华佗的理论实践汇集,不仅论及六腑而且涉及病种比较广泛。
《辅行诀》“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他从汤液经法中选取的方剂不多,《中藏经》确认的伤寒论中也有的方剂大概10-20首,更多的方剂是华佗创制或总结得药房,因为我们已经无法见到《汤液经》这本书,从那三本书所记方剂来看,《中藏经》有他们没有的《汤液经法》的方剂。
这样说还是有依据的就是“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三者同出于《汤液经法》,各自进行了理论加工和升华。
《伤寒论》博采众方,勤求古训,总结发展出了六经辨证体系,而《辅行诀》和《中藏经》则采用了脏腑虚实辨证。
因为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目标不同,研究方法有异,所以这三本书各有特色。
《辅行诀》的理论体系相对于《伤寒论》要俭朴的多,具有道家医学的特色。
《中藏经》更强调具体实用,对理论的探究不如《伤寒论》,在理论水准上《伤寒论》要高于《辅行诀》和《中藏经》。
马继兴: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上面谈到的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药》这本书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可理解为我们学习这本书的导论。
二、五脏病证的总论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陶弘景说:凡进修内视之道的人,想健康长寿,必须先去掉疾病。
治病是学道的基础,准备工作。
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时令病急性病,按照五脏补泻法令用药,达到脏器平和就可以了,因为《辅行诀》面对的对象是学道之人,这些人的疾病不会复杂,不会多,因而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也相对地简单,就是脏腑虚实。
如果不能使脏气平和,则五脏之精气不能协调运转,元阴元阳不能守住一,六气(脏气)不能和化,不能进入真正的内视之道。
对修道的人来说,服药祛病,虽然是小事,也是初学要越过的阶段。
各种杂病,服药汗吐下后,病虽然没有了,但是精气被夺,修道要守真一入真景,所以道家对精比中医对精更重视。
导致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假如精气被夺,五脏虚疲的状况不能扭转恢复有可能转变为损证,这里对虚证和损证进行了区分,虚证指五脏的疲惫,损证指脏气虚损到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有可能生死转侧。
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这是五脏病证的总论,通过这个总论我们对陶弘景思想方法,这个医学著作的目的对象,以及中医生理的基本理论,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大体了解了。
三、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中寒恶血在内,则节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辅行诀》的标题和《伤寒论》的标题类似,有病证方,可对应《伤寒论》的病证治,这里没有脉,它很少提到脉法。
为什么称为“病证文”,这个文是有来源的。
肝虚则恐,实则怒。
对肝脏病分为虚实,以虚实辨证,脏虚脏实会出现很多病证,《辅行诀》强调了脏之志,肝虚则恐,恐为肾之志,为什么肝虚则恐,水生木,肝虚肾气不得运化,所以肝虚则恐。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取血者。
”与“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中寒恶血在内,则节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类似。
陶云:肝德(肝脏的功能特点)在散。
故经(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为藏气法时论的话),适其性而衰之也(为陶弘景的原话)。
四、对肝脏病证《辅行诀》的表述方式:1、进行简明的概括和判定(肝虚则恐,实则怒)。
2、肝病病证表现及治法。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也为总括,比“肝虚则恐,实则怒”层次低范围小。
接下来为虚实,虚则···肝实称为邪在肝,对邪在肝论述了病证和针刺方法。
3、对用药方法的论述,也分为两部分:概括(肝德在散);用药物调节方法(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这是论述五脏病证的基本体例。
再下面是五脏虚实的补泻汤,这些方仍然是《汤液经法》中的方,根据行文组方煎煮法等判定的。
肝病分虚实,治疗肝病虚实的方就有泻汤和补汤,泻汤补汤都有大小,泻汤有泻汤的法度,补汤有补汤的法度,关于《辅行诀》的方剂组成的原理以后结合《汤液经法图》做详细介绍。
凡是小泻汤都是三味,大泻汤都是六味,小补汤都是四味,大补汤都是七味,也就是说经方对药味有一规之定,药量也有一定之规,煎药的溶剂的量也有一定的数,煎取多少,服用多少都有定数,也就是说经方的配制制方原理都合于数。
《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六、汤液经法图《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中比较核心的内容,目前还不能断定《汤液经法图》是出自汤液经法还是陶弘景,《汤液经法图》所包含的思想肯定存在于《汤液经法》中的,这样说的依据是:“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既然这些名医都“咸师式此汤液经法”,他们所师式的必定有一个理论体系,《汤液经法》的理论思想集中地表现在《汤液经法图》中。
《汤液经法图》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就是一个五行图,但所包含的思想就不那么简单了。
《汤液经法图》含有三个基本思想,他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思想就不需要说了,三种基本理论思想是:一者五行互含的;二者五味变化;三者补泻的理论思想。
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加说明的话,容易被人认为是想当然的贴标签。
1、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在《辅行诀》提到一次“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虽然《辅行诀》只提到一次,但是“五行互含”的思想是《辅行诀》或者《汤液经法》中制方立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