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合集下载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头颈部颅脑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

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

(2)参数: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0.600mm、320×0.500 mm等),一般行逐层扫描,层厚5~6 mm,层间距5~6 mm。

2.增强扫描:(1)常规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常规平扫相同。

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对比剂,流率为1.5~2.0 ml/s (观察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时,流率可达3.0~4.0 ml/s),用量为50~70ml。

根据病变的性质设置头部增强的延迟扫描时间,血管性病变延迟25 s,感染、囊肿延迟3~5 min,转移瘤、脑膜瘤延迟5~8 min。

(2)颅脑CTA:采用对比剂(流率为4.0~5.0 ml/s,用量为60~80ml)+生理盐水(流率为4.0 ml/s,用量为30 ml)的注射方式。

体弱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图像处理1. 预置窗宽、窗位:软组织窗窗宽80~100HU,窗位35~45 HU;骨窗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2.常规三维图像重组:用薄层横断面数据进行MPR,可获得脑组织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图像。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以头颈部CTA检查原理为标题,我们来介绍一下头颈部CTA检查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结合血管造影技术,对头颈部血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头颈部血管的详细信息,包括血管的形态、位置、血流速度等,以便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壁增厚等。

CTA检查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然后通过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来获取图像信息。

在CTA检查中,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并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头颈部固定在相应的位置。

然后,CT机会围绕患者旋转,发射大量的X射线,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X射线。

计算机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头颈部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CTA检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给患者注射特殊的造影剂。

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碘的液体,可以使血管内的血液显影,从而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情况。

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医生会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检查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进行CTA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如螺旋扫描、多层扫描等。

不同的扫描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扫描完成后,计算机会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生成清晰的血管图像,供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头颈部CTA检查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

其次,CTA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

此外,CTA检查还可以快速获取图像,为医生提供及时的诊断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头颈部CTA检查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由于检查过程需要使用X射线和造影剂,患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和过敏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CTA检查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此外,由于CTA检查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患者需要保持静止,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焦虑,医生会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指导。

《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20)要点

《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20)要点

《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2020)要点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总数的69.6%~70.8%。

一、急性脑卒中CT检查技术概述脑卒中多模式CT检查包括头颅CT平扫、头颅CT灌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内的“一站式”影像检查。

(一)CT平扫CT平扫虽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敏感性较差,早期发现率仅有52%~65%,但其可准确识别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颅内肿瘤),以及为早期判断脑缺血和对治疗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仍是疑似脑卒中受检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CT灌注CT灌注是一种快速、准确、多参数、操作简便的影像学功能检查方法。

其主要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为通过一定脑组织的血流量,单位为每100g脑组织的血液容量;脑血流量(CBF),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大脑组织的血液量,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的血液通过量;平均通过时间(MTT),为血液通过一定大脑组织的平均时间;达峰时间(TTP),对比剂在脑组织的特定区域达到最大密度所需的时间,后两者时间都以s为单位。

CT灌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及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检查,对于评价脑卒中受检者的病变范围、侧支循环、脑灌注和代谢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CT平扫对CT设备的要求不高,使用广泛,能快速鉴别脑卒中类型,为后续检查提供依据。

(三)头颈部CTA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其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提供有关血管的形态、闭塞部位及范围、侧支循环等信息。

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头颈部 CTA 是血管再通及预后的重要判断因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脑卒中受检者应尽量行头颈部CTA。

二、检查前准备(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 CT平扫适应证:急性脑卒中临床症状,符合下列条件者:(1)快速确认受检者卒中类型;(2)发病4.5h内已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的受检者;(3)选择常规治疗的受检者。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头颈部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简称CTA)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头颈部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该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血管造影技术,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血管图像,对于诊断和治疗头颈部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头颈部CT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螺旋式扫描,同时注射造影剂来增强血管的对比度。

这些扫描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生成三维血管图像,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这种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和准确的优势,使得医生能够详细地了解头颈部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头颈部CTA的优点在于其高分辨率和无创性。

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和解剖结构,对于检测血管狭窄、动脉瘤、血栓等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此外,头颈部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疼痛。

然而,头颈部CTA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该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强血管的对比度,对于某些患者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其次,头颈部CTA只能提供血管的二维图像,对于某些复杂的三维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头颈部CTA的成像质量可能受到患者体位、扫描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医生进行细致的操作和调整。

头颈部CTA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动脉瘤等。

2、评估头颈部的血流情况,如血流速度、血流阻力等,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辅助外科手术,如头颈部肿瘤切除、血管重建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血管结构和避免手术风险。

4、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头颈部CTA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头颈部CTA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头颈部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摘要CTA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指导日常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在参照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美国神经放射学会、儿科放射学会最新版本头颈部CTA应用指南的基础上,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共识包括头颈部CTA检查前准备、头颈部CTA扫描方案、头颈部CTA对比剂注射方案、头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等主要内容。

CTA与介入性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

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64层CT在全国的普及,头颈部CTA技术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

因此,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日常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美国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ASNR)、儿科放射学会(Societyof Pediatrics Radiology,SPR)联合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头颈部CTA应用指南,这一指南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对CT从业人员起到了规范化作用。

在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及相关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 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头颈部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头颈部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及
鼓室内的听骨链。 内耳迷路由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组成,膜
迷路内外含淋巴液,骨迷路包。 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锥内,含面、听神经。
32
33
34
35
• 4、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 (1)临床与病理
• 眼眶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表皮陷于眶 骨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可无定期地潜伏, 儿童期发病多见。
•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肿物,伴眼球突 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 皮样囊肿:含毛发、汗腺、皮脂腺。 •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和珍珠瘤。可由后天
45
46
47
右眼环破裂,右眼内侧壁骨折伴右侧筛窦积液
48
49
第二节 耳部
50
一、检查技术 • 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
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 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
51
41
42
43
2、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临床与病理】
–眼眶爆裂骨折: –眼眶直接骨折: –眼眶复合型骨折:
44
【影像学表现】(CT) • 直接征象:眶壁凹陷、成角、中断、移位或粉碎 • 间接征象:邻近窦腔积液、黏膜肿胀,脂肪密度
增高或疝入、眼肌增粗扭曲及嵌顿、眶内积气, 眶内容物脱出如“泪滴征”
第三章 头颈部
头颈部:指颅底至胸廓入口的区域,包括眼、 耳、鼻和鼻窦、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 甲状腺等。
1
第一节 眼部
2
一、检查技术 • 1、X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

第六节各部位的CT检查技术

第六节各部位的CT检查技术

3.增强扫描
CT平扫如发现眶内病变,尤其是占位病变或疑及血管性 病变时应加做增强扫描。扫描技术条件与平扫相同,延 迟扫描时间50s。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时,还可用动静脉 双期扫描,对比剂用量60~80ml,流速2.5~3ml/s,延 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0s,静脉期50s。
4.图像后处理
常需分别显示软组织窗和骨窗。必要时采用局部放大或 重建放大技术观察眼眶细节并测量CT值。另外,可以进 行MPR图像重组,作为横断面图像的补充,冠状面重组 基线为听眶线的垂线,斜矢状面重组基线平行于视神经。
1.横断面扫描 定位基线为听眶线,被检者头先进,取仰卧位,头部正 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垂直,下颌稍内收。先摄取头颅侧 位定位像,然后划定扫描范围,扫描基线与硬腭平行, 向上连续扫描至额窦。根据病变的大小,层厚3~5mm, 视野25cm,矩阵512×512。对于鼻腔或鼻窦的肿瘤,有 时需加做增强扫描,扫描条件同平扫。
2.图像后处理
喉部横断面图像经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可以更好显示 解剖结构与病变。喉部仿真内镜可增加喉部病变的直观 性和提高诊断率。颈部血管CTA经VR、MIP与SSD等后处 理技术重组所得到的二维、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颈部 血管的形态、走行,有助于颈动脉与椎动脉狭窄或扩张、 动脉炎及动脉畸形等的诊断。
常规使用螺旋扫描方式,层厚5~10mm,用较快的扫描 速度,球管旋转速度≤1s/圈,以缩短被检者屏气时间, 减小运动伪影。MSCT在一次屏气十秒钟左右可以完成整 个胸部扫描,采取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当病灶较小时可
局部采用薄层扫描,层厚2~3mm。
2.高分辨力CT扫描(HRCT)
扫描参数:①采用薄层扫描,根据病变大小,层厚1~ 2mm。当病变呈弥漫性分布时,如肺间质纤维化,为避 免图像层数过多、被检者接受大量X线,需行间隔薄层 扫描,层间距4~10mm,或者螺旋扫描后间隔重建;② 当病变范围较局限时,可以缩小扫描视野进行放大扫描 或靶扫描,以提高空间分辨力;③应用大矩阵,如 512×512;④采用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即采用骨重建算 法;⑤适当增大扫描条件,即提高管电压和电流(如 120~140kV,200~240mA)以降低由于层面减薄而引起 的图像噪声。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头颈部CT检查技术概述头颈部CT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检查方式,用于评估头颈部血管、神经和软组织等病变。

它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检查准备在进行头颈部CT检查前,患者需要仔细阅读检查前的说明以及医生的指示,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准备。

以下是头颈部CT检查的一些常见准备:1.服用造影剂:有些情况下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加扫描的清晰度和对病变的检测。

有些患者可能对造影剂过敏,医生会在检查前询问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造影剂。

2.忌口:检查前几个小时需要禁食,以避免食物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3.着装松散:因为患者需要在检查设备上平躺,所以着装要宽松舒适,以便进行检查。

4.移除金属物品:检查过程中会用到磁场和X射线,患者需要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口腔牙齿上的金属填充等,以避免对检查产生干扰。

检查流程头颈部CT检查通常有以下流程:1.患者需要躺到检查设备上,医生会调整设备的位置和角度使其适应不同部位的检查。

2.检查过程需要患者保持不动,医生会给出指令,要求患者保持呼吸平稳,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检查一般会持续几分钟,检查设备会自动进行扫描,患者可以听到轻微的嗡嗡声和感觉到各种震动。

4.检查过程结束后,医生会评估图像质量和报告结果,以进行后续的诊断治疗。

检查结果头颈部CT检查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头颈部影像,包括骨骼、血管、组织和器官等。

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构来评估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数量和分布等信息,进而确定病变的性质、病因和诊断。

注意事项在头颈部CT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患者需要保持冷静,按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以避免对检查造成干扰。

2.检查过程不能带上金属物品,否则会对检查产生干扰。

3.术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反应。

4.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以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的进展。

在头颈部CT检查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准备和检查流程,以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头颈部CTA及解剖

头颈部CTA及解剖
6
头颈部CTA扫描
头颈部CTA 注射参数

选择高浓度造影剂 (320,370, 350)
药量:64排CT及以上:40-50ml
16排CT:90ml造影剂

注射速率:4-5ml/sec,右肘前臂静脉注射 ROI(region of interest) , 即 感 兴 趣 区 或
tracker/locator 设 置 在 主 动 脉 弓 下 降 主 动 脉 一 侧 ,100-150
7分法
颈内段
逆血流方向 缺乏明确的标志
全程
顺血流方向 解剖分界明确 25
颈内动脉Bouthillier分段法
1996年 Bouthillier 等提出颈内动脉新的分段法,是以数字 (C1-C7)顺血流方向标记颈内动脉全程,并考虑到对神 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的颈内动脉四周解剖。
该分段法各段的解剖分界明确,共分为七段:
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System )
前后位
1. 右椎动脉 3. 脊髓前动脉 脉 5. 基底动脉 脉 7. 脑桥外侧支 9. 大脑后动脉 11. 颈内动脉
Anterior view anterior view 1.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2.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3. Pontine branches of the basilar artery 4.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5. Internal auditory artery 6. Vertebral artery 7.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8. Anterior spinal artery 9. Basilar artery

头颈部CT扫描技术规范及应用ppt参考课件

头颈部CT扫描技术规范及应用ppt参考课件
10
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60~100ml,离子 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2)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 注射速率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 25s开始扫描动脉期。60s扫描静脉期。
11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
【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5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 面等距。
35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
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根据需要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的CT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12
(三组织来源的肿瘤,其他 部位转移到眼明眶部的肿瘤。
2
操作的方法和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阅读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
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及部位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 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 人合作。 (3)去除头、颈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检查前4h禁食。
15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 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 为2ml/kg。
②对比剂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 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重点观察病变 的血管特征(如区分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可提高速率至 3.0~3.0 ml/s。

头颈部CT扫描技术规范及应用

头颈部CT扫描技术规范及应用

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60~100ml,离子或非 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2)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注 射速率2.5~3.0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25s 开始扫描动脉期。60s扫描静脉期。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横断位扫描,(或冠状面
扫描)。 (3)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4)扫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5)扫描层厚:2~3mm。 (6)扫描间隔:2~3mm。 (7)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 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 为2ml/kg。
②对比剂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 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重点观察病变 的血管特征(如区分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可提高速率至 3.0~3.0 ml/s。
【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 面等距。
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二)鞍 区
【适应证】 1.鞍内肿瘤。 2.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3.观察鞍区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情况。 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6.鞍区血管性疾病。 7.鞍区感染。 8.鞍区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低剂量扫描技术
为了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低剂量扫描技术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 方向,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智能化后处理技术
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图像后处理,提高 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多模态融合成像技术
CT/MRI融合成像
01
结合CT和MRI的优势,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尤其对于复杂
精准注射方案优化
通过精确控制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剂量和时间等参数,实现个体化精准注射,提高血管 成像效果。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诊断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头颈部CT血管成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建立精准诊断模型,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碘过敏试验
对于需要注射碘对比剂的患者, 应进行碘过敏试验,以降低过敏 反应的风险。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确保在 扫描过程中能够配合屏气,以减 少呼吸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扫描参数设置
01
02
03
管电压与管电流
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扫描部 位,选择合适的管电压和 管电流,以获取足够的图 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04
专家共识解读与争议讨论
扫描方案争议点
扫描范围
专家共识建议对头颈部血 管进行全面扫描,但具体 范围存在争议,如是否应 包括颅内血管等。
扫描参数
对于扫描层厚、重建间隔 等参数的选择,不同专家 和机构之间存在差异。
扫描时机
关于患者准备、扫描前用 药等时机问题,专家共识 未给出明确指导,导致实 际操作中存在差异。
注射速率与剂量
注射速率
通常建议采用较高的注射速率,如3-5ml/s,以确保对比剂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目标血 管,提高血管显影效果。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一、颅脑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颅脑CT扫描常取仰卧位,先扫定位片,然后确定扫描范围,再行横断位扫描。

扫描所用基线多为听眦线(即外眦与外耳道的连线)或听眉线(即眉毛上缘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

两侧应对称,从基线向上扫描至颅顶。

通常采用层厚10MM连续扫描,特殊部位病变的检查采用5MM以下薄层扫描。

通常先行CT平扫,即不注射造影剂的CT扫描。

冠状位扫描在颅脑CT检查中也常用,为显示垂体微腺瘤的最佳体位,通常采用层厚2-3MM;鞍区、颞叶病变和小脑幕交界处、大脑半球凸面病变需辅以冠状位扫描,有助于更好地显示。

(二)增强扫描为使病灶与临近正常组织的密度对比差异增大,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可采用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主要用于脑肿瘤、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颅脑外伤病人CT平扫正常而临床疑为颅内等密度血肿者及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天以上者也应增强扫描。

急性颅脑外伤、急性脑卒中、先天性颅脑畸形一般只行平扫,无需用增强扫描。

造影增强方法:静脉注射60%的碘造影剂60-100ML,儿童剂量为2ML/KG。

注射方法有两种:(1)快速静脉注射法:在1-2分钟内注射完造影剂并立即扫描,用于大多数病变;(2)造影剂团注法:在20-30秒钟内注射完造影剂并立即扫描,主要用于检查垂体病变及脑血管病变。

(三)特殊检查1.靶CT 也称放大CT或目标CT,是为详细观察某一器官结构或病变细节而对兴趣区进行局部CT扫描的一种方法。

常用小视野、薄层(1-3MM),扫描矩阵不变。

靶CT主要用于鞍区、颞骨岩部的检查。

2.脑池造影CT 为更好地显示小脑脑桥角、脑干及颅底区的病变,需辅以脑池造影CT。

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5-8ML,经腰穿注入蛛网膜下腔,用变换体位使脑池充盈后再行扫描。

3.动态增强CT 快速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对所选定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测定兴趣区的CT值,描出时间密度曲线,以了解兴趣区血流动力学变化。

(医学课件)头颈部CTA

(医学课件)头颈部CTA
虚拟手术
通过3D重建技术模拟手术过程, 为医生提供术前规划和模拟操作的 机会。
定量分析方法
体积测量
通过3D重建技术测量病变或重 要结构的体积,为诊断和治疗
提供参考。
形态学分析
分析病变或重要结构的形态学 特征,如长径、直径、角度等 ,辅助诊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血管分析
分析血管的形态、分布和狭窄 程度,辅助诊断血管疾病并制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 脉和耳后动脉等,供应面 部和颅骨底部的血液。
椎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
由锁骨下动脉发出,供应脑干、小脑和枕叶的血液。
椎动脉
进入颈椎后,分为前庭枝和脊髓枝,前庭枝供应内耳和脑干的血液,脊髓枝 供应脊髓前2/3的血液。
willis环及其他血管变异
willis环
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的血管环,供应大脑 后1/3的血液。
血管变异
包括各种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狭窄或阻塞等,这些变异可能对头颈部的血液供 应产生影响。
03
头颈部CTA临床应用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准确性高
头颈部CTA能够准确显示 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 和形态CT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 能够清晰地显示头颈部的血管结构,对于 诊断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价值。
VS
挑战
CTA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仍存在一些 挑战,如辐射剂量、对比剂过敏反应等。
CTA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A将更加高效 、精确,能够更早地发现血管疾病,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图像分割
将感兴趣的区域与背景或干扰区域进行分 离。

CT检查技术教学培训课件:头颈部CT检查

CT检查技术教学培训课件:头颈部CT检查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1.眼眶横断面扫描
左侧眼眶内球后金属异物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2.冠状面扫描 适用于病灶位于眼眶上、下壁
先扫描头颅侧位定位像划定扫描线(尽量垂直听眦线 从眶尖或中颅窝扫描至眼睑扫描技术条件及参数与 横断面扫描相同。
软组织窗宽180~
240HU,窗位35~
40HU;观察骨的 窗宽1000~1500HU,
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一)眼 眶
• 扫描方向:包括横断面与冠状面扫描 • 适应证: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眼内肿瘤,眼肌肥
大,炎性假瘤,血管性疾病及眼外伤、眶内异物等 • 横断面体位与参数:仰卧位,头先进,听眶线与床
面垂直,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保持眼球固定不动。 扫描范围从眶下壁至眶上壁,层厚2~3mm,层距2~ 3mm,行无间距逐层扫描或螺旋薄层扫描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二)耳部
横断面:听小骨
冠状面:听小骨
耳部CT扫描图 像后处理应采 取高分辨力骨 算法。图像显 示软组织窗宽 为200~300HU, 窗位35~40HU; 骨窗宽为 2000~4000HU, 窗位400~ 600HU。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三)鼻和鼻窦
1. 扫描方向 包括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2. 适用证 鼻和鼻窦肿瘤、炎症、外伤等。 3. 横断面 头先进,仰卧位;头颅侧位像划定扫描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四)喉部
软组织显示 窗宽为300~ 350Hu,窗 位为35~ 40HU;观察 喉软骨或颈
椎等骨质结
构时也可采
用骨窗条件,
窗宽为 1000~ 1500Hu,窗 位为300~ 350Hu。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颈部篇)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颈部篇)

MRI扫描规范——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颈部篇)颈部(一)喉部、甲状腺、甲状旁腺 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及线圈中心对准喉结。

3. 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 fs-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TIR)序列或水脂分离]和 T1WI序列,辅以矢状面 T2WI和 T1WI及冠状面 fs-T2WI(STIR或水脂分离)。

扫描基线:轴面:垂直于喉腔长轴,范围上含会厌上缘,下至第六颈椎体下缘水平;矢状面:平行于喉咽腔正中矢状线,范围包含喉部两侧软组织外缘;冠状面:平行于喉咽腔长轴,范围覆盖喉结至乳突后。

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基本原则为适当提高空间分辨率。

层厚 ≤3.0 mm,层间隔 ≤ 层厚 × 10%, FOV(200~230) mm ×(200~230) mm,矩阵 ≥256 ×224。

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钆对比剂。

5、图像要求:(1)显示喉部、甲状腺、甲状旁腺细微解剖结构,两侧对称显示;(2)颈部淋巴结的观察应加大扫描范围,显示颈部淋巴结;(3)无明显吞咽运动及血管搏动伪影,伪影不影响靶区结构的影像诊断。

(二)颈部软组织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中心及线圈中心对准喉结。

3、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 fs-T2WI(STIR)、 fs-T1WI 序列,辅以矢状面T2WI 和 T1WI 以及冠状面 fs-T2WI(STIR 或水脂分离)。

扫描基线:轴面:垂直于颈部长轴,范围上至硬颚,下至胸骨切迹或覆盖病变 ROI;矢状面:与颈部正中矢状线平行,范围包含颈部两侧软组织或病变 ROI;冠状面:平行于颈部上下长轴,方位覆盖喉结至乳突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头颈部颅脑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

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

(2)参数: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0.600mm、320×0.500 mm等),一般行逐层扫描,层厚5~6 mm,层间距5~6 mm。

2.增强扫描:(1)常规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常规平扫相同。

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对比剂,流率为1.5~2.0 ml/s (观察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时,流率可达3.0~4.0 ml/s),用量为50~70ml。

根据病变的性质设置头部增强的延迟扫描时间,血管性病变延迟25 s,感染、囊肿延迟3~5 min,转移瘤、脑膜瘤延迟5~8 min。

(2)颅脑CTA:采用对比剂(流率为4.0~5.0 ml/s,用量为60~80ml)+生理盐水(流率为4.0 ml/s,用量为30 ml)的注射方式。

体弱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图像处理1. 预置窗宽、窗位:软组织窗窗宽80~100HU,窗位35~45 HU;骨窗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2.常规三维图像重组:用薄层横断面数据进行MPR,可获得脑组织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图像。

运用表面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ment,SSD)显示颅骨的骨折线、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等。

3.CTA三维图像重组:头部血管图像后处理常包括MPR (CPR)、MIP、VR及SSD。

四、影像质量标准1.脑组织窗:能够显示灰白质边界、基底神经节、脑室系统、中脑周围的脑脊液腔隙、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大血管和脑室脉络丛。

2.骨窗:能够显示颅骨的内板、外板和板障[7-10]。

鞍区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1.普通X线检查发现鞍区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2.临床怀疑垂体肿瘤。

3.垂体瘤术后复查。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头部置于头架内,受检者体位同颅脑轴面扫描,扫描基线可用听眶线或听眦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鞍顶。

(2)参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0.625mm、32×1.200 mm等)。

以最薄层厚进行无间隔重建,然后行冠状面、矢状面重组,重建层厚3 mm,层间距3 mm。

2. 增强扫描:(1)注射参数:采用(含碘300~370mg/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用量80.0~100.0 ml(或1.5~2.0 ml/kg),注射流率2.5~3.0 ml/s。

(2)扫描及延迟时间:首先行CT平扫确定扫描范围,注入对比剂后10 s 启动扫描,扫描5~8 次。

延迟时间一般设为注射对比剂后35 s。

(3)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垂体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诊断微腺瘤。

三、图像处理1. 窗宽、窗位调节: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5 HU;病变侵犯颅骨时需加照骨窗,骨窗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2.三维图像重组:需重建鞍区冠状面、矢状面图像,重建层厚及层间距≤3 mm。

四、影像质量标准1.软组织窗:能够显示鞍区软组织、脑灰白质边界、中脑周围的脑脊液腔隙、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大血管和脑室脉络丛。

2.骨窗:能够显示鞍区诸骨的结构,颅骨的内板、外板和板障[11]。

眼部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眼球内和眶内肿瘤、炎性假瘤和血管性疾病,眼外伤、眶内异物炎症及先天性疾病。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下颌稍上抬,听眶线与床面垂直,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

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扫描范围一般从眶下缘至眶上缘。

(2)参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探测器组合(16×0.750 mm、32×1.200 mm,64×0.625 mm等)。

以最薄层厚重建,然后行轴面、冠状面、斜矢状面重组,骨窗层厚2 mm、软组织窗层厚3 mm,层间距2~3 mm。

若重点观察视神经管,则需要重建骨算法,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1 mm。

2. 增强扫描:(1)注射参数:采用(含碘300~370 mg/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用量80~100 ml (或1.5~2.0 ml/kg),注射流率2.5~3.0 ml/s。

(2)扫描延迟时间:普通增强检查延迟35~45 s;血管性病变采用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 s,静脉期延迟70 s。

三、图像处理1. 窗宽、窗位调节: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5 HU;骨窗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HU。

2. 常规三维图像重组:眼部外伤常规采用MPR。

眼球内异物定位时,通常需采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结合定位。

四、影像质量标准1.软组织窗:能够显示眼球结构(晶状体、球壁等),泪腺、眼肌和视神经。

2.骨窗:能够显示眶骨的内部结构,清晰分辨皮质和松质骨[12-14]。

耳部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先天性耳道畸形、肿瘤(如听神经瘤、胆脂瘤等)、炎症、外伤等。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头部置于头架内,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取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2)参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20~14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探测器组合(16×0.625mm、32×0.625 mm等)。

以最薄层厚无间隔重建,然后行轴面、冠状面、矢状面重组。

骨算法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1 mm;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3 mm,层间距3 mm。

扫描范围从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15]。

2. 增强扫描:(1)注射参数:对比剂用量60~80 ml,注射流率2.5~3.0ml/s。

(2)扫描延迟时间:普通增强检查延迟时间40~50 s。

三、图像处理1.窗宽、窗位调节:外耳道闭锁的放大图像应包全耳部皮肤。

增强扫描图像用软组织窗摄影,骨窗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2.三维图像重组:均使用最薄层厚重建,在横断面薄层图像上行冠状面重组,并结合曲面重建、仿真内窥镜对病变进行显示。

还可采用单侧放大的方式进行重建。

四、影像质量标准1.骨窗:能够显示颞骨的内部结构,听骨链、面神经管、耳蜗、半规管等。

2.软组织窗:能够显示病变组织和周围脑组织的关系[16]。

鼻与鼻窦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鼻及鼻窦炎症、肿瘤、外伤等。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听眦线或听眶线与床面垂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

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扫描范围一般从眉弓上缘至牙齿咬合面。

(2)参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00~120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探测器组合(16 ×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等)。

重建层厚2~3 mm,层间距3~5 mm,采用高分辨重建算法。

2. 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60.0~80.0 ml,注射流率2.5~3.0 ml/s。

普通增强检查延迟40~50 s扫描。

三、图像处理1.窗宽、窗位调节:观察蝶窦、筛板及额窦有无分隔或外伤时,通常用骨算法,窗宽2 000~2500HU,窗位150~250 HU。

肿瘤侵犯骨组织时,必须行软组织重建,层厚3 mm、间隔3~5 mm、窗宽300~400 HU、窗位35~45 HU。

鼻骨外伤时,用骨算法图像分别平行和垂直于鼻骨长轴行横断面和冠状面重组,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1 mm。

2.三维图像重组:将原始图像进行薄层重组,重组层厚0.75 mm,层间距0.75 mm。

鼻窦冠状面图像可显示窦腔病变、窦口复合体区域病变以及观察解剖结构是否异常。

鼻部外伤患者行MPR 及SSD三维重组有助于观察鼻部骨折的位置、类型及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

四、影像质量标准1. 骨窗:能够显示诸骨的内部结构、增厚的黏膜。

2.软组织窗:能够显示软组织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7]。

颈部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颈部占位性病变、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血管性病变、颈部气管病变、外伤。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头稍后仰,使颈部与床面平行,同时两肩放松,两上臂置于身体两侧,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2)扫描范围: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

喉部扫描范围从第4颈椎向下扫描,或直接对准喉结扫描,扫描时嘱受检者连续发字母“E” 音,使声带内收,梨状窝扩张,以便较好地显示声带、梨状窝、咽后壁及杓会厌襞的形态及病变。

鼻咽部扫描范围从海绵窦至口咽部。

(3)扫描参数:行螺旋扫描,螺距0.600~1.000,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200 mAs,矩阵512×512,软组织算法,最薄层厚无间隔重建。

2.增强扫描:(1)常规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成人60.0~80.0 ml,儿童为2.0 ml/kg。

注射流率2.5~3.0 ml/s,延迟扫描时间35~40 s。

(2)颈部CTA:①体位:仰卧位,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②扫描范围: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主动脉弓上缘至颅底的扫描区域;③参数:常规螺旋扫描,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200 mAs,矩阵512×512,采集层厚0.6~1.0 mm,重建层厚1.0 mm,层间距0.6~1.0mm;④对比剂用量及延迟时间:对比剂注射流率4.0~5.0 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后再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0~30.0 ml,延迟时间15~18 s。

三、图像处理颈部图像常用软组织窗显示,一般取窗宽250~350 HU,窗位30~50 HU;若病变侵犯骨组织时,必须加骨窗像,窗宽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采用MIP、SSD、VR 进行后处理,进行多方位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