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原始资料:《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3.3原始资料:《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3.3原始资料:《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原始资料:《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章临时大总统第一条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

第二条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第三条临时大总统有统率海陆军之权。

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任用各部部长及派遣外交专使之权。

第六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第二章参议院第七条参议院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织之。

第八条参议员每省以三人为限,其派遣方法,由各省都督府自定之。

第九条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

第十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下):一议决第四条及第六条事件。

二承诺第五条事件。

三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

四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

五议决全国统一之税法币制及发行公债事件。

六议决暂行法律。

七议决临时大总统交议事件。

八答覆临时大总统咨询事件。

第十一条参议院会议时,以到会参议员过半数之所决为准。

但关于第四条事件,非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之同意,不得决议。

第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由议长具报,经临时大总统盖印,发交行政各部执行之。

第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不以为然,得于具报后十日内,声明理由,交令覆议。

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仍执前议时,应仍照前条办理。

第十四条参议院议长由参议员用记名投票法互选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之半者为当选。

第十五条参议院办事规则由参议院议定之。

第十六条参议院未成立以前,暂由各省都督府代表会代行其职权,但表决权每省以一票为限。

第三章行政各部第十七条行政各部如[左](下):一外交部二内务部三财政部四军务部五交通部。

第十八条各部设部长一人,总理本部事务。

第十九条各部所属职员之编制及其权限,由部长规定,经临时大总统批准施行。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临时政府成立后,六个月以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民议会。

其召集方法,由参议院议决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第13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第13课

民报 办机关刊物《___________ 》。
(3)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 黄花岗 起义最为壮烈。 革命进入高潮,__________
保路 运动兴 (4)有利时机:1911年,四川________ 起,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 务空虚。 3.爆发 1911年,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 楚望台军械库 攻占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激战,占领 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1)思想上: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大力宣 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_______________ 学说。
(2)组织上
檀香山 ①成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 建立,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 众政府”。
东京 召 ②成立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________ 开成立大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平均地权 ”为政治纲领,推举 立民国,____________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决定创
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 级革命,为中国的进步开启了大门。要 Nhomakorabea探究轻巧突破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
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同盟会成立后,形成
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便于领导全国 革命。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实行责任内阁制。
(2)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 封建专制 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______________ 制 度的进步意义。
[轻巧识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2_中华民国成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2_中华民国成立
、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 、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主权在民的思想,台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公民享有民主权利,体现了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
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3)确立了共权分立的政洽体制,从而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7.影响 参议院可以选举、弹劫总统,最高法院可以审判被弹幼的总 统,国务员可以凭借责任制内阁牵制总统,体现了资产阶级
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在1912年3月8日由临时 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 (2)背景: ①理论来源:法国的启蒙思想;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3. 《临时约法》 ②现实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 ③时代背景: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的颁布、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知识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时间: 1912 年元旦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都:南京 国旗:五色旗 中华民国主权: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诞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2.南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措施:
(3) 文化教育方面: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誓词)范文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誓词)范文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誓词)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到临时参议院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

孙中山自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来,致力于继续推进革命。

然而,阻力重重。

一是帝国主义国家压迫临时政府对袁世凯妥协,他们拒绝承认临时政府,宣称“袁世凯拥有列强信任”。

二是袁世凯诱胁兼施,在清廷和临时政府之间居中渔利,隐居于操纵整个局势的地位。

三是临时政府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与袁世凯相呼应,从内部破坏革命。

四是革命党人内部存在种种问题,或以为革命已经成功,斗志松弛,主要妥协;或争权夺利,造成组织涣散;或对帝国主义列强乃至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坚持进行革命的孙中山等人反而处于少数地位,他们当时又尚未认识到必须唤起民众,因而软弱无力。

结果,南京临时政府以清帝退位,实行共和为条件,同意推袁世凯为总统。

1月22日,孙中山提出辞职五项条件,经各省代表会议通过。

2月4日,孙中山对《字林西报》记者发表讲话:俟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辞临时总统职。

12日,清帝下诏退位。

13日,袁世凯通电全国,声明赞成共和。

孙中山坚持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坚持以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并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辞职条件,是为了约束袁世凯,为了保卫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

【孙中山先生文稿】临时大总统就职誓词(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招集华侨志士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纲领。

成立会在当地华侨李昌(牧师)家举行,成立会结束后,举行宣誓仪式,入会者以左手置于一本打开的《圣经》上,右手向上高举,由李昌朗诵誓词。

“总理令各会员填写入会盟书,其辞曰:‘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

课文注释: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
1912年1月26日,袁世凯指使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四十多人联名向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发出通电,极言局势万分危急,如“政体仍待国会公决”而再迁延不决,即“有兵溃民乱,盗贼蜂起之忧。

寰宇糜烂,必无完土,瓜分惨祸,迫在目前”。

强硬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不得为“一、二亲贵所尼”,否则将带兵入京。

原已心惊胆颤的皇族亲贵读到这份通电后,更加丧魂失魄,感到大势已去。

1月29、30日清廷御前会议决定“逊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

2月12日清政府公布退位诏书,并宣布退位后“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具有进步作用; 首开因人立法之风,具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
细节4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材料10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 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 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 步探索了道路。
——摘自《1787年宪法》
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 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说明你的理由。
模仿: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共和政体。
超越: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临时约法》规定政体为责任内阁制,又称为议会制 共和制:内阁制政府是以向议会负责为特征;责任内阁 制下,作为国家象征的元首——总统,只是处于“虚尊” 地位,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
细节2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材料6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 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 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 国版“光荣革命”。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据材料,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以国会为中心,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 的方式和平转移政权。
——冯天瑜《辛亥革命何以首先在武昌爆发》 材料3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 强行收回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保路 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据材料2、3,归纳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的有利因素。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协统黎元洪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 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4 1906
1907 1909 1911
4476 23862
37888 59117 52500
69475 545338
1024988 1639641 1600000(约)
2167 8064
19508 23361 63556 90095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 育统计图表》.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1872-18 百万以上
74家
有 6年 百万以上
棉纺织资 本数额
9862千两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材料三
之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第13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第13课《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国__民__全__体__。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2)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①第一个: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②其他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等。 (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中__国__同__盟__会___成立。 ①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 ② 纲 领 : “ 驱 除 鞑 虏 , 恢 复 中 华 , _创__立__民__国__ , 平 均 地 权”。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 ④机关刊物:《民报》。 ⑤意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二、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
相同点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①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②都建立了不同性质的政权
③其失败都是由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致
④都有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近代反封建反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时空坐标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自主预习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辛__丑__条__约__》签订后,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 (2)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 了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_资__本__主__义__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酝酿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①思想武器:_天__赋__人__权__、自由平等学说。 ②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③宣传家: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第3课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第3课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情境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 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 万人选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 “选举法”规定,取消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 2010年国家将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 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提示 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人大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人 大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治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 确立
丰富
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⑧ 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 多久,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民主 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中华 民国 临时 约法》
背景 内容
意义
防止袁世凯独裁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② 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 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课件

从总统制到内阁制的变化
在总统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政府首脑,拥有较大权力。以总统为首 的行政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即议会之外, 它不由议会产生而由国民代表选出。总 统之下的内阁成员(总理及各部长)不 向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总统和内 阁只有在违反法律时,才受议会弹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这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将国家视为个人私产、君国一体观念的 否定;强调国民一律平等,这是对封建 等级观念的否定;用法律形式赋予国民 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国人公民意识的 觉醒,这是对传统臣(小)民观念的否 定;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 治体制,强调依法行政,这是对封建专 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的否定。
在责任内阁之下,作为国家象征的元首— —总统只是处于“虚尊”地位,一般不掌 握实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总统对于内阁的决定没有否决权,总统发 布的法律文书须经内阁副署方能生效。
和西方典型的“责任内阁制”相比, 《临时约法》是一种不彻底的内阁制。 首先总统不完全“虚位元首”,而是负 责总揽政务;其次,虽然国务员对总统 有“副署”制度,但仅是“辅佐”总统 负其责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四、地位与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 国宪法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民心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
的蓝本 在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
一定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陈旭麓先生在论及辛亥革命建立的 中华民国时有这样的结论:“ ‘民国’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 国’ ……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请同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种变化在 《临时约法》当中有何具体体现?换句 话说,《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对封建 专制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 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3原始资料: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3原始资料: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原始资料: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华缔造之始,而以不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若是之速也。

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刻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

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辞也。

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所谓独立者,对于满清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

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未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

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行动,整齐划一,夫岂甚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

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以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

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

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行政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

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

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中国同盟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中国同盟会

课文注释:中国同盟会
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准备了条件。

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

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宋教仁集》下册,第546页)7月30日,孙中山召集筹备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数百人。

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

总章第二条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干事。

在东京设立总部,在总理之下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

国内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省设立分会,国外设立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

还决定将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来出版时改名为《民报》。

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孙中山选集》第20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权宣言》 共17页PPT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权宣言》 共17页PPT资料

一、背景(大革命爆发背景)
辛法 国 亥《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
2、启蒙运动的发展为革命提供了思想舆论准备 (结合必修3复习伏、孟、卢的思想主张)

革权

命言
3、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4、18世纪末法国政府召开三级会议(导
火线;标志)和君主立宪派的贡献。

辛法 国 亥《
君主立宪派的贡献
辛法 国 亥《 革人 权 命宣
言 》
比较《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
1、目的、内容侧重点: 《独相》同主处要:目的1、是思为想北渊美源独、立理确论立依据:不启同蒙处思: 合法的理论依据想,(侧都重以谴天责赋英人王权侵、社会契约、主 害北美人民天赋权人在权民的、罪人行民革命权利这些启蒙思 《人》是为了确潮立中资的本核主心义思制想度为,理论依据) 侧重将矛头指向2、封对建革旧命秩的序影的响同:时都,是诞生于资 更重视对自由、产平阶等级、革法命治期这间些的基政治宣言,既推 本民主原则的阐动述了革命进程,又体现了革命成果 2、关于人权:3(、虽作都用强:调均天是赋西人方民主制度史上 权)《人》所规的定重的要人文权献比。《都独对》其他国家的民主 更具体、更广泛政、治更进具程普产适生性了,一对定影响 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更 为深广。
重要的民主政治文献
代表性的资产阶级纲领性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回顾旧课
辛法
国 《独立宣言》历史意义
亥《 1、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革人 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
权 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
命宣 宣言”
言 3推动了法国、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原始资料:兴中会宣言论时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原始资料:兴中会宣言论时局

原始资料:兴中会宣言论时局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文档: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文档: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第13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学法指导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联系列强侵华、清政府反动卖国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利用《武昌起义形势图》等资料,理清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3.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尤其侧重其变革政治体制的意义。

知识点一武昌起义1.条件(1)经济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人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基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又在东京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2.酝酿(1)军事起义: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中做宣传组织工作。

(3)有利条件: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果断起义,占领武昌。

知识点二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权。

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知识点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原因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2)过程①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次日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②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PPT0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PPT0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PPT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 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摘自《蒋介石日记》
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 谨守约法,依国民之愿望……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高中历史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高中历史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 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 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 117434500元。所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 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1917年张勋以调解为名,率兵入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进化的最大障碍。 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府院之争”
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荣氏兄弟因此获得了“面粉大王”的称号。——陈独秀《孔教研究》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9年5月4日),《每周评论》
第20号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高中历史
思考:为什么要反对旧礼教?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
民国时期某商店门前招牌 第三号,关于日本在汉冶萍的特殊权利共计二条。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 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
1915年底,唐继尧、 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 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 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 叛共和的袁世凯。随后, 贵州、广西、广东等省 也相继宣告独立。

高一历史必修考试的知识点概括

高一历史必修考试的知识点概括

高一历史必修考试的知识点概括高一历史必修考试的知识点概括1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背景(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①原因: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力量在全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②实质: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实施:列强强烈要求清政府起用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

④影响: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2)“南北议和”①原因: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②概况: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

(3)孙中山回国①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

②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其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③各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成立了南京临时参议院。

3.性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1)对内①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颁布《临时约法》: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力;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这是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对外——发表《告各友邦书》①目的: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内容: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原因(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资料:《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

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

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

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

蒙古、西藏,意亦同此。

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

──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

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行动,整齐划一,夫岂甚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

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

大纲既挈,条目自举。

──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

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

──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行政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

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

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循序以进,不为幸获。

对外方针,实在于是。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

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

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