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协同研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1

合集下载

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与协同设计

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与协同设计

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与协同设计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与协同设计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整合各个子系统,提升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集成的概念、实施过程以及协同设计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提供对于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与协同设计的深入了解。

一、系统集成的概念系统集成是指将多个独立的子系统或组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完整、协同工作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在控制系统领域,系统集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集成涉及传感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硬件组件的集成,而软件集成则涉及控制算法、界面设计、通信协议等软件组件的集成。

通过系统集成,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与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系统集成的实施过程系统集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需求分析与确定: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和了解,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集成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并为后续的集成工作做好准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

包括确定系统的结构框架、选择适应的硬件和软件组件,以及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和接口。

3. 子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逐一集成到整体系统中。

这包括硬件的连接与组装、软件的编写与测试等工作。

在子系统集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联性,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4. 整体系统测试与调试:对集成后的整体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和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系统交付与维护:将集成完成的系统交付给用户,并提供后续的维护和技术支持。

系统的交付不仅是整个集成过程的终点,也是开始用户使用的起点。

维护和支持工作的开展,可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用户满意度。

三、协同设计的重要性在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过程中,协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集成开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应用集成开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应用集成开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而应用集成开发平台(Appli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简称AIDP)则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AIDP的定义、特点、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AIDP的定义及特点AIDP是指将不同的应用程序、服务、数据连接在一起的工具,作为一种开发框架,既能够加快数据整合的速度和准确性,又能够减少资源投入。

AIDP主要包括宏观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简称ESB)和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PMS)两个部分。

ESB是将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不同应用程序、服务、设备等作为服务组件进行集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传输、数据格式转换和连接。

而BPMS是基于业务流程模型开发和管理各种业务流程的系统,可以实现业务流程规划、监控、协调等功能。

AIDP的主要特点包括:1. 可扩展性AIDP可以集成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为企业提供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方便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2. 可重用性AIDP的组件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有效地减少了重复开发,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质量。

3. 可管理性AIDP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监控和优化所有的应用程序,方便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二、AIDP的研发与应用AIDP的研发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研究和开发AIDP的研发需要用到多种技术,如SOA、ESB、BPM、Web Services等。

因此,AIDP的研发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实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需要与最新技术保持同步,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2. 系统集成AIDP的应用需要对不同的系统进行集成,涉及到数据迁移、接口协调等技术,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格式转换等操作。

复杂信息系统综合关键集成技术应用

复杂信息系统综合关键集成技术应用

复杂信息系统综合关键集成技术应用一、引言现有信息系统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不同的需求、使用平台与设计语言等导致信息无法共享与互连互通,各系统极易成为信息孤岛,因此系统综合集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综合集成最早由钱学森提出,其基本内涵是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将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人的智慧相结合,对系统内事物之间的协调运行、整体性和一体化进行分析及优化。

系统集成是将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通信等技术与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则是利用综合集成方法。

将2个或2个以上不同业务领域或不同层次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有序整合,建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国内对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究多侧重于集成理论,对集成设计具体实现技术研究不足。

本文探讨了复杂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并提出了关键集成技术解决方法与步骤。

二、集成总体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化体系重构的复杂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技术,通过制定统一服务化技术架构,将各系统功能和数据资源按前端应用和后端服务进行统一解耦切分。

其中,前端应用包括日常办公室、财务室和物资室等应用系统的界面集成和部署编配,后端服务包括网络层、资源层、数据层和业务层等服务层级,各类异构复杂信息系统按服务化多层级规范进行重新组织封装与集成。

集成后的系统按统一技术架构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提升协同与互连互通能力。

集成总体架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中,网络集成统一接入不同信息并建设独立的承载网络,实现网络统一承载;资源集成为系统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构建统一的逻辑资源池,实现资源统管共用。

图1 集成总体架构框图数据集成对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存储和加工,形成数据资产层,并按统一数据标准将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有序组织管理与共享服务,打破各系统壁垒,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与流转速度。

业务集成采用服务集成框架实现各类业务服务的统一注册发布、发现、按需调度和使用,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业务支撑能力;应用集成采用应用集成框架按需进行服务编配,形成各类应用服务系统。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2.07.06•【字号】津工信装备〔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关于印发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市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组织编制了《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2022年7月6日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制造强市的关键阶段。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我市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十三五”期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天津智能制造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批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跨尺度多材质铸造件智能加工机器人技术入选“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

供给能力持续优化,在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以及专用成套装备等方面聚集了近200家智能装备企业,5家企业中标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应用水平稳步提升,累计培育丹佛斯天津商用压缩机工厂和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等102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智能制造专项政策、“海河英才”、“海河工匠”等政策的实施,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我市正处于向数字化普及迈进的关键阶段,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正在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制造已经由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进入深入应用、全面推广的新阶段,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为天津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研究

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研究

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现代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阶段。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集成化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研究进展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维护等各个环节紧密地联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自动化和信息化。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集成化的设计过程在集成化的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设计工具来协助完成产品的设计,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高效率的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设计质量和减少重复工作。

2. 集成化的生产过程在集成化的生产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实现工艺流程的自动化。

例如,采用生产执行系统(MES)等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生产执行和生产控制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集成化的测试与维护在集成化的测试与维护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测试工具来辅助完成产品的测试和维护。

例如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等工具可以协助测试人员进行高效率的测试数据分析和测试结果记录,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测试工作的难度。

二、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面临的挑战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整合的难度集成化的产品设计与制造需要将多个不同的技术领域整合到一起,而这些领域之间的技术差异很大,因此实现技术整合的难度较大。

2. 成本控制的挑战虽然集成化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但是实现集成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因此成本控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3. 安全性的风险在集成化的产品设计与制造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共享和传输,因此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基于ANP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集成能力研究

基于ANP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集成能力研究

Ho a 、 n e b y Ha sn等对 C P o S和大 规模 制造 产 品 的创新 能 力
进行对 比分 析 ; 内学 者 陈 劲 、 国 曾经 莲 、 延 松 、 亚 等 对 刘 盛
Co S 组 织 能 力 、 新 能 力 、 业 能 力 和 利 益 相 关 关 系 进 P的 创 企
meg r n cus in [ ]J u n l f ia c l cn mi , resa daq it sJ .o ra n n i o o c i0 oF aE s
2 0 7 6 96 . 0 5, 7: 4 — 72
[ ] J C J J Thjsn: t l n tae i t n fmeg 3 AC O . . i e Opi d srtgc i go r— s ma a mi
e s a c i ii n tv t d by s ne g e nd r s i e sf— r nd a qu s to s mo i a e y r i sa i k d v r ii
成 , 整 个 创 新 过 程 中 , 统 集 成 能 力 决 定 了 项 目 的 最 后 在 系
0 引 言
复 杂 产 品 系 统 ( O S 是 指 研 究 开 发 投 入 大 、 术 含 量 CP ) 技
成 败 。
系 统 集 成 能 力 是 设 计 和 生 产 复 杂 产 品 系 统 的 核 心 能
件 [] 数理 统计 与管理 ,0 8 9 : 3 —5 . J. 2 0 ( )6 36 4 [ ] 陈珠 明, 8 杨华 李. 于 实物 期权 的 企 业兼 并行 为 分析 [ ] 基 J .中
国 管 理 科 学 ,0 9 2 :93 . 2 0 ( ) 2 —5

研发平台建设方案

研发平台建设方案

研发平台建设方案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竞争的加剧,研发平台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研发平台建设方案”为标题,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和协作的研发平台,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

一、引言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长,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而一个高效的研发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工具,提高研发效率,加快产品的研发周期,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

二、研发平台的基本要求1. 高效性:研发平台应该具备高效的开发工具和环境,能够提供快速的开发和测试能力,以加快产品的研发速度。

2. 灵活性:研发平台应该具备灵活的架构和扩展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研发需求和技术变化。

3. 协作性:研发平台应该提供良好的协作和沟通机制,以便团队成员能够有效地共享信息和合作开发。

三、研发平台的架构设计1. 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平台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和技术方案,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开发工具选择:研发平台应该提供一系列适用的开发工具,包括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管理工具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等,以支持快速、高效的软件开发过程。

3. 数据管理和存储:研发平台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存储能力,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确保研发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知识管理和共享:研发平台应该提供知识管理和共享机制,包括文档管理系统和在线协作工具等,以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沟通。

5. 运维和支持:研发平台的运维和支持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平台的故障和问题,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

四、研发平台的实施及管理1. 确定目标和需求:在构建研发平台之前,企业应该明确平台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以便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案。

2. 按步骤实施:研发平台的实施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包括需求分析、技术选型、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上线和运维等。

系统集成在研发中的应用 (2)

系统集成在研发中的应用 (2)

04
系统集成在研发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问题
总结词
数据安全是系统集成中的核心问题,涉及敏感信息的保护和防止数据泄露。
详细描述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控 制和安全审计等措施来保护数据安全,同时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演练,以应对潜
在的数据丢失风险。
详细描述
通过智能化集成,研发团队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和处理数 据,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智能化集成还可以 帮助研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 计。
自动化集成
总结词
自动化集成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实 现系统自动化的集成和测试,提高集 成效率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通过自动化集成,研发团队可以快速 完成系统集成和测试工作,减少人工 干预和错误率。同时,自动化集成还 可以帮助研发团队更好地监控和优化 系统性能。
总结词
将多个云服务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 同工作。
详细描述
云平台集成是将各种云服务,如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数据服务等,通过云平台提供的 API、SDK等工具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 的云服务平台。通过云平台集成,可以实现 资源共享、弹性伸缩、按需付费等功能,降 低研发成本和提高研发效率。
微服务集成
总结词
将多个微服务进行整合,实现模块化开将各种微服务,如API网关、 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中心等,通过微服务 框架提供的工具和规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 完整的微服务架构。通过微服务集成,可以 实现模块化开发、快速迭代、独立部署等功
能,提高研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03
系统集成在研发中的关键技术
总结词
系统性能瓶颈可能出现在硬件、网络或软件层面,影响 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复杂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复杂系统多变的因素使得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应用,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分析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或机器人)通过相互交互和通信实现协同工作的系统。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指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相比单一控制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具有分布式、鲁棒性强、适应性好等优势。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管理、订单处理等。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管理,并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智能体可以通过实时信息交流来调度货物运输和仓储,以减少物流时间和成本。

2.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具有分布广、复杂度高的特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优化能源的产生、传输和利用。

智能体可以根据能源需求和供给情况,实时调节能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减少能源的浪费。

另外,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也可以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和优化。

3.交通系统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涉及到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拥堵、信号的控制等。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通过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道路的优化。

智能体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调节车辆的速度和行驶路线,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4.金融系统金融系统的复杂程度主要体现在交易的频繁、金融市场的波动等方面。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交易的优化。

智能体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协作,提高金融机构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决策的准确度,以降低风险和提高利润。

三、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中的挑战尽管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研究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产研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新探索

产研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新探索

产研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新探索作者:孙喜毕亚雷来源:《开放导报》2021年第03期[摘要]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在应对当前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创新链过度分工问题,使各创新主体脱节。

定位于工业研究院的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中正在逐渐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成为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科学技术为枢纽、以产业协同为触媒的“渡船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缺失环节,成为贯通创新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创新链整体效能新型科研机构[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1)03-0095-10[作者简介] 孙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创新与科技政策;毕亚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研究方向:通信与电子系统、机器人、医疗器械。

一、我国应用目标导向型研究面临的主要难题近年来,国际关系、全球贸易、公共卫生等各领域重大挑战层出不穷。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明显短板,比如“卡脖子”等问题。

我国创新系统设计与建设中有重分工、轻整合的传统。

长期以来,不同创新主体分工定位明确,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的创新链上各管一段。

这种分工模式一旦有紧急需求时,无法实现上下游快速对接,各创新主体相脱节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为了联结上下游、贯通创新链,政策设计者识别出很多“桥梁”,甚至不同部委会为同一段“桥梁”设置不同名目的专门机构。

久而久之,创新链分工越来越细,各管一段的创新主体越来越多,全链条协调与治理的难度反而越来越大:研发与生产“两张皮”,无法充分发挥效力。

解决分工过细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诉诸于“分工”的反面,即整合,以特定形式打通创新链各个环节。

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1、高端装备制造业倍受关注在中国制造面临整体转型长级的今天,中国正试图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突破口之一。

中国想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大力发展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2、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趋势一个有效的汇率机制,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进出品商品的合理定价,改善中国贸易条件、更可能带来贸易品与非贸易品比价的正常化转变,进而改变内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扭曲状态,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3、制造企业劳资纠纷凸显2010年,广受关注的富士康“数连跳”事件、本田汽车连环罢工事件等制造企业劳资纠纷,再次激化外资、台资制造企业在中国的矛盾,劳资纠纷问题凸显无余。

4、制造业转型长级成主流共识20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始深入人心。

如果说2008年中国制造业还在探讨为什么要转型升级,那么2010年最大的变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主流共识,制造企业开始思考转型升级的途径,并尝试将其付诸到切实的行动中去。

5、物联网落地制造业2010年,物联网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其应用涉足到更广的领域,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获得更多民众。

在家电、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领域也已经开始应用。

▲2010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6、通胀深层次影响制造业发展2010年,通胀深刻影响了制造业。

自下半年以为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购进价格有较大攀升。

价格的上涨推动了PMI的增长,表面上看制造业经济扩张增长良好,但制造业却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生产力。

7、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将大幅增加2010年底,享有“下一个4万亿”之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出炉,搅动起了相关制造产业的投资热潮。

国务院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8、节能减排重拳出击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节能减排被提到各项工作之首。

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处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多项与节能减排有关的产业也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大型航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研发与制造过程的组织间合作结构研究

大型航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研发与制造过程的组织间合作结构研究

大型航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研发与制造过程的组织间合作结构研究作者:张华照等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4期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出现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复杂产品研发过程的研究文献。

本文在分析复杂产品系统特点、复杂产品体系的技术资源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大型航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开发组织形式,以及复杂产品体系研究与开发的企业间合作模式,并将相关分析方法应用于航空航天复杂产品体系研发制造过程中的合作类型选择,以期在开展积极的对外合作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航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创新战略中图分类号:FO62.4文献标识码:A1前言航空航天产品是一种高复杂性的产品类型,这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组织结构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如何在组织之间,特别是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合作提升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学习水平,达到具有长远经济和技术发展潜力的战略目的,成为此类产品研发以及制造过程组织体系的重要议题。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and system,CopS)是经过大技术系统(Large technical systems)演化而来,由霍布德(Hobday)等著名学者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

在复杂产品系统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之前,相关研究散见于“军事系统”、系统复杂性测度、大技术系统、项目管理、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文献中,航天飞行器也曾被作为特殊的创新案例研究过。

胡福斯在大技术系统的研究中,给出了一个复杂系统的概念——“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部分组成的一致性结构体系”,包含“一般简单的机器”到“整个区域的电网”。

这个概念比较接近后来由霍布德等人所界定的复杂产品系统——研发成本高、规模大、顾客定制的、工程密集的大型产品和系统。

复杂产品系统指高研发成本、技术密集、工程密集、顾客定制、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的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如大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系统等。

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为例

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为例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8 — 1 4
基 金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1 O J J D6 3 O O O 8 )
作者 简 介 : 张文彬 ( 1 9 7 6 一) , 男, 四川 内江人 , 中国企 业联合 会 管理现 代化 办公 室 处长 , 研 究 方 向为 企 业创 新管 理 、 企业 创新 能力评 价 ; 蔺 雷( 1 9 7 6 ~) , 男, 新疆 和田人 , 中国科 学 院科 技 政 策 与管 理 科 学研 究 所 副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为服 务 创 新 、 技 术 创新 等 ; 廖 蓉国
理存 在 问题 占 4 5 . 9 7 % , 合 作伙 伴 关 系不融 洽 占
2 9 . 6 8 , 技术不成熟 占 2 0 . 8 6 , 创 新 资 源 不 足 占 9 . 3 6 。可 以看 出 管 理 问 题 是 创 新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 因此 , 复 杂 产 品 系 统 管 理 核 心 在 于 如 何 解 决 复 杂
第3 1 卷 第6 期 2 0 1 4 年3 月







VO 1 . 3 1 NO. O 6
M ar . 2O1 4
S c i e n c e& Te c h nol og y Pr og r e s s a n d Pol i c y
架 构 能 力 引领 的 复 杂 产 品 系 统 产 业 链 协 同创 新 模 式 研 究
摘 要 : 通 过 研 究 中广 核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以下 简称广核 工 程 ) 案例, 提 出 一 种 以 企 业 架 构 能 力 引 领 的 复 杂 产 品 系统 产 业 链 协 同 创 新 模 式 。 广 核 工 程 基 于 自 身 架 构 能 力 , 从技术、 管 理 和 组 织 等 多 个 维 度 与 产 业 链 相 关 主体 展 开协 同创新 , 有 效 掌控产 业链 , 并显 著提 升 了整 个产 业 创 新 能 力和 竞争 力 , 实 现 了 由政 府 主 导 转 变 为核 心 企 业 引 领 的后 发 追 赶 。 对 国 内其 它 基 础 薄 弱 、 产 业 配 套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差 的 复 杂 产 品 系统 行 业 具

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代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交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科研水平。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实现一种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

一、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是指使用多个不同的设备和系统在一个统一的控制平台下协同工作。

这些设备和系统之间可以是同类的,也可以是异类的。

为了实现这种协同工作,需要对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编程。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负责特定的任务,同时通过控制器对不同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和管理。

2. 控制模块设计: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采集模块、运动控制模块、通信控制模块等。

3. 数据通信设计:建立双向通信机制,通过网络将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

4. 统一编程接口设计:为了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统一编程接口,需要设计一套通用的程序接口,使得各种设备和系统可以统一调用和控制。

二、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实现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设备选型、数据通信方法、编程语言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因素的具体实现方法。

1. 设备选型首先需要根据实际的任务需求选型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

根据需要的功能和性能选型不同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和系统,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或在线购买等方式获得。

2. 数据通信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需要将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

为此,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方式,像Wi-Fi、以太网、CAN总线等。

从而实现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以编写专门的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传输和解析,从而确保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安全。

3. 编程语言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需要统一的编程接口,并且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为此需要使用一种通用性比较高的编程语言,像Python、Java 等。

基于协同仿真平台COSIM的复杂航天产品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协同仿真平台COSIM的复杂航天产品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根据航天复杂产品总体、控制系统对结构系统的要求,在产品结构系统设计中,利用PRO/E、 c^TI^、P^TRAN、NASTFAN、IcsL、姒TLIB等软件,对产品虚拟样机集成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仿真,
以及结果后处理,实现受控柔性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并实现样机总体、控制、结构等学科 的综合优化”。“。
田1复杂产品协阿仿真平台∞s1_的体系绪构
在复杂产品协同仿真平台COSIM中,协同建模/管理引擎基于仿真PDM使能器,通过基于CORBA 的API接口提供团队/过程/项目/模型/数据管理服务,支持对各领域cAx/DFx工具,vR/可视化工具 等的集成,支持开发阶段的各类活动:协同仿真引擎提供仿真时间、仿真运行和仿真数据三类管理 服务,支持不同领域工具开发的各类异构模型的重用与互操作,支持运行阶段的各类活动“”。
关键词:复杂产品协同仿真技术:工具集成:软件自动化技术:MATLAB;c锄组件技术
1 复杂产品与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
复杂产品系指一类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制造过程复杂、项目管理复 杂的产品。典型产品如航天器、飞机、汽车、复杂机电产品、武器系统等。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涉 及的子系统多、学科技术种类多(通常涉及机械、屯子、软件及控制等多学科领域)、人员/工具多, 其系统的组成甚至呈现出分布、交互的特点,且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复杂产品对传 统的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工具提出~系列新的挑战。
在国家863/CIMS主题的复杂产品协同仿
真平台COSIM的开发项目中,仿真元素模型被 定义为面向具体仿真应用领域的各类算法、功 能函数、计算单元等,它必须符合协同仿真平 台对元素模型的封装要求。仿真元素模型的示
元素功能实现体 信息服务端口实现体 对外主动连接体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1 . 1 协 同设计 平 台的特 征 与功能
协同设计平 台为协同设计人员 、 过程 、 模型或数据资源、 设计工具之间的协 同活动提供集成 的一体 化支撑 环 境 , 应 具备 以下 特征 和功 能 J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7
作者简 介: 张兰挺 ( 1 9 6 5一 ) , 女,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协同设 计技术 。
机制 。
1 . 2 机械产 品协 同设 计平 台的体 系结构
体 系结构 主要描述 和规 范一个 系统 在分 布 、 网络环境 下 系统 的各 个组 成部 分 和各部 分 之 间的关 系 , 以及 制约 系统及 其组件 设计 和发 展 的原 理 和准 则 。体 系结 构是 协 同设 计 平 台 的基本 配 置 和 软件 框 架 ,
基金项 目: 内蒙古 自治 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 目( N J Z Y1 2 0 7 1 )
2 0 0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2 0 1 3正
( 1 ) 强 调多领 域协作 , 基 于开放 式环境 , 支持 跨学 科领域 的异 地设计 协 同 , 支持并 行工程 。
( 2 ) 提 供一个 基 于标 准 的计算环 境 , 实现应 用系 统在 分 布 、 异 构环 境下 基 于 “ 系统 软 总线 ” 的即插 即
用; 提供一套协同开发的设计工具集以及支持多领域协同设计的工作环境。 ( 3 ) 提 供一个 管理 支撑平 台 , 支持团f 人/ j 组织 、 过程 、 产 品数 据/ 模 型和项 目的管理 与 优化 ; 对设 计 数
据、 模型 、 文档进 行科学 有效 的管 理 , 对 设计 软件 具有 良好 的集 成机 制 ; 具 备 良好 的开放 性 、 可 扩展 性 及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协同设计及创新路径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协同设计及创新路径
前景展望
01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是指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 需要跨部门、跨企业的协同合作,以提供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
特点
具有高度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创新性,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各自 优势,协同创新。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重要性
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制造过程创新路径
数字化制造转型
将传统的制造过程转化为数字化制造,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 造和仿真等工具,提高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如3D打印,实现复杂结构的快速制造和个性 化定制。
智能制造的推广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自适应和优化,提高制造的灵活性和效率。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另一 个挑战是长周期。解决方案包 括采用并行工程、引入敏捷制 造等。
06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 协同设计与创新路径的前
景展望
基于人工智能的协同设计优化
总结词
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详细描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进行协同 设计优化,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 市周期,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AI 算法对设计方案进行智能评估、优化,减少设计迭代次 数,提高设计成功率。此外,AI技术还可以对生产制造 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02
复杂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 协同设计的概念:协同设计是一种基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将 不同领域和专业的设计师、工程师、分析师等人员组织起来 ,共同参与产品设计制造的过程。它强调各专业人员之间的 协作、沟通和共享,以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高效、高质量 和低成本。

集成平台调研报告

集成平台调研报告

集成平台调研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发展的必备条件。

而如何实现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时,集成平台应运而生。

一、集成平台概述集成平台(Integration Platform)是指利用软件集成技术,将各种业务系统、交易系统、数据系统等不同的系统集成到一起,形成对外服务的整体系统。

集成平台必须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不同技术、不同架构、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集成平台的优势利用集成平台进行信息集成有许多优势。

首先,可以减少重复数据,利用数据补位技术降低数据不准确度。

其次,可以提高系统灵活性,集成平台可以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修改。

最后,在业务处理方面,集成平台可以使业务处理更加流畅,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集成平台的实际应用目前,集成平台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金融领域,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集成平台对其各个系统进行整合,提高数据质量和业务能力。

其次,制造业领域,集成平台可以将制造业的各个环节集成在一起,形成智能化的生产流程。

最后,电商等领域,利用集成平台可以实现不同渠道、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提高业务效率。

四、集成平台的市场前景集成平台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领域,但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集成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

国内市场中,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使用集成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因此集成平台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五、结语总的来说,集成平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其概念、优势、实际应用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我们可以看出,集成平台的实际应用范围广阔,前景光明,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集成研发体系

集成研发体系

集成研发体系
集成研发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研发模式,它将不同的研发活动和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这种体系通常包括跨部门、跨领域的团队协作,以及各种研发方法的综合运用。

集成研发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跨部门、跨领域协作:集成研发体系鼓励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打破组织内部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这种协作方式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的研发进程。

2. 综合运用研发方法:集成研发体系采用多种研发方法,包括实验研究、仿真模拟、原型制作等,以提高研发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强调创新:集成研发体系注重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方案,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通过创新来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

4. 优化研发流程:集成研发体系通过对研发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种优化可以降低研发成
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 强化技术管理:集成研发体系注重技术管理,通过制定技术战略、加强技术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措施,确保研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集成研发体系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通过建立集成研发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协同研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1 概述复杂产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莱特第一次飞上天空到阿波罗登月,复杂产品系统发展十分迅猛且日新月异,人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复杂产品创新带来的快乐和方便。

复杂产品系统大多数属于多学科综合性产品,而且包含了较高的技术含量1。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复杂产品研究与发展。

尽管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需要单件或小批定制生产、研发周期长,但他们把复杂产品当作技术创新牵引力、产业辐射的推动力、高附加值创造者予以重点扶植。

欧洲国家用了三十多年大力支持空中客车公司的发展、美国对航空航天、计算机信息通讯等领域投入巨资,日本也对高新技术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引领世界复杂产品高新技术发展的国外主要企业,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总结出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创新规律、模式和应用系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十分重视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和创新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

由于我们整体基础弱、技术储备少、实践经验不足,为满足新一代产品研发的需求仍缺乏对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创新模式和方法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在我国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实践中,各行业在分析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都摸索和建立了有特色的研发创新模式和实施的路径方法。

从企业内外部关系区分为主要的几种系统: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产品研发集成系统、基于集成产品开发(IPD)的研发系统、基于产品过程项目管理的研发系统2、基于主-供网络协同(CPC)的产品研发系统等,每一种模式都有成功的经验,同时面对新一轮高科技复杂产品创新的任务又都有明显的缺陷。

探索研究适应新形势下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新一代复杂产品系统研发的特征近二十年来具有高科技特征的复杂产品系统发展十分迅猛,已经超出许多预测家的想象,摩尔定律预示科技进入爆炸式的发展的阶段。

新环境新任务新需求不断涌现,对复杂产品研发创新提出高标准高起点的挑战,出现了以下显著特征。

综合集成特征。

多学科跨专业技术领域高度交叉与融合。

一般复杂产品系统都是跨越多专业技术领域和具有许多关键技术特征的,航空航天涉及专业技术领域五十个以上,包含核心关键技术可多达数百个。

面对产品研发新任务需求,专业技术需要高度进行融合和集成,例如飞机总体设计技术中已经不仅仅考虑气动力设计技术,必须考虑结构强度、电磁环境、隐身、材料工艺、成本核算等多专业多学科的优化技术。

并行协同特征。

多样化需求使产品结构和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IT嵌入式软件技术逐渐成为复杂产品的核心技术部分3。

因此造成产品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成本不断攀升,质量难以保证。

为加快研发创新的进程,控制成本,市场开拓、技术预研、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集成、试验验证、售后服务等团队合作方面需要高度并行协同工作,同时主集成商还需要与用户、各子系统、部件、模块供应商进行高度的协调合作。

并行与协同成为新产品开发最关键的特征之一。

全周期特征。

复杂产品研发管理覆盖从产品概念、关键技术预研、初步方案选择、方案详细设计、设计定型、制造和用户使用、报废处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主要包含需求管理、指标管理、项目管理、设计数据管理、BOM构型管理、变更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制造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售后维护管理、技术出版物管理等企业各业务流程需求的内容。

数字化集成特征。

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如CAD/CAE/CAM/CAPP、CAI/CAQ/CAT、PDM、ERP、CRM SRM、CPC等。

这些技术的涌现极大带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研发理念的变革,改变了设计的理念、方法、流程和体系,大大加快产品研制进度、保证了质量、降低研发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

同时过多的异构的数字化工具也带来信息和应用工具孤岛现象,进而妨碍了先进手段的高效利用,需要建立统一开发的集成研发平台。

国外著名公司都已经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基于数字化的研发流程、组织模式和项目管理一体化的研发集成平台,从顶层上整合资源、减少重复与浪费,提高研发效率和效益。

新研发合作模式。

优势企业联合研发模式成为应对新一代产品研发难度陡增、投资巨大、研制风险等难题的关键。

新产品从技术、管理、资源约束、政策环境等方面都隐含着很大风险,由于复杂产品研发越来越复杂,单靠自己力量难以很好地完成任务,组织模式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需要建立优势联合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和研发资源,该联合企业既可以是实体运作,也可以异地虚拟企业运作。

通过分析研究产品研发创新方法特征,对比国内企业研发创新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企业研发过程中存在若干共性问题:一是信息孤岛问题,在研发产品过程中,注重专业技术分工和各自开发研究,缺乏产品系统总体功能性能和质量的统一协调,信息数据分散各个专业的文档系统,产生许多信息盲区。

总集成商单位难以动态掌握各专业、各分系统的设计对整体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满足和影响程度,对产品研发的全过程缺少有力的监督和改进反馈机制。

二是组织架构和流程的协调一致问题。

很多企业的研发现状还没有作到将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和产品研发流程紧密结合起来。

对基于市场需求定位的产品研发创新模式内涵缺乏理解,对应的体系框架还未建立起来。

对正确定义市场化的产品概念、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协同组织、全流程全要素系统整合等缺少实践经验。

三是对如何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的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从完全模仿创新、引进集成创新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伴随着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变化,夯实技术基础、挖掘知识经验、搜集钻研信息、使用新方法新工具、创造开拓创新的氛围可以快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从上述问题的可以发现困扰企业研发创新的核心难题是研发组织内外的高效协同、各个专业领域的协同、技术和产品的并行开发以及在产品研发全过程各关键要素的集成与优化。

国内许多专家企业组织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复杂产品研发创新平台的架构产品研发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企业不仅需要管理产品的图纸、工艺和材料信息以及结论性文档,还要管理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产品功能、性能、质量、指标这些特性类数据,更需要管理生成这些数据的过程和方法。

同时,在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换、共享,任务的交叉、变化、资源的分配、冲突以及分布式的协同4。

企业需要一个高度整合的研发平台,可以把研发中的各种要素综合集成管理起来,包括更深层数据及其开发过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通过改良现有平台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突破现有的以PDM为主的技术框架,建立一个可以融合企业中所有研发系统和工具的顶层架构,形成一个可以全面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研发要素的综合平台。

既可以管理图纸、工艺和材料信息,也可以管理功能、性能、质量、指标这些特性类数据及其生成过程,并能集成CAE、CAQ、CAI、CAT等高端工具,使研发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地应用这些工具,提高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附加值,并让质量要求落实到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环节。

经过和国内著名公司全面评估研究,结合主要行业的工程应用实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指标控制的集成研发协同平台的体系框架。

以系统工程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为指导,结合产品公理化设计方法学的精髓,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针对企业产品的性能指标,提供从概念设计到产品试制全过程的协同化研发平台。

企业研发人员利用研发平台所集成的仿真、优化、创新、质量等引擎工具,可进行差异性、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研发。

通过CAX集成、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等协同技术,提高产品研发效率。

采用知识工程帮助企业把研发过程中的知识积累下来,成为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

产品集成研发协同平台具备管理企业所有研发要素的能力。

通过产品研发总线(R&D-BUS)技术管理企业研发活动的各项关键指标,满足企业高层、中层、以及各类业务人员对研发过程中指标的不同管理需求。

企业可以对企业关注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达到指标的收取、汇总、分析、处理、展现、控制,以做到企业研发的高效、可视、可控。

除了集成PDM系统之外,采用数据集成管控方案,对产品研发的全过程数据进行管理,特别是特性类数据(功能、性能、质量等数据)。

把工作流方案用于管理研发的流程及其数据。

开发设计仿真集成方案支持各种数字化技术优化与集成,建成以DMU 3D样机设计的方案支持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能力。

产品集成研发协同平台是一个专业、统一、集成的信息化技术平台,是在企业基础研发平台之上的扩展和提升。

平台支持产品从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样机试验等企业研发全过程,将创新、质量、仿真、试验等研发关键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研发项目、流程、数据、工具和知识等的协同应用。

产品集成研发协同平台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协同研发环境,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质量设计以及仿真分析,从而达到产品的改进与优化。

系统借助于企业最佳研发实践和知识经验,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从而提高研发水平、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系统能持续积累企业研发的智利资产,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企业智利资产得以有效重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1基于总线指标控制的集成研发协同平台的体系框架在协同开发环境支撑下,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基于总线指标控制的集成研发协同平台的体系框架包含四个层面和一个平台。

依次是用户层、应用层、技术支撑层、资源数据层、协同工作环境支持平台等。

⑴用户层。

用户层是基于Web的产品协同研发的系统用户的操作界面和单一访问入口。

对门户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门户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实现对门户系统基础信息的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建立企业各产品系列研发指标体系,使研发用户从顶层上把握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功能和总体性能指标体系。

⑵应用层。

应用层是四层平台体系框架的核心。

采用指标总线技术,建立产品研发总线。

为企业研发过程提供宏观、精准的指标管控体系;通过各级指标的分解关系和相关关系,把不同层级之间的指标数据进行精确映射。

通过产品研发总线将对总体、子系统、分系统到各专业应用技术系统和产品数据、流程、项目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等进行综合数据管理,实现产品单一数据源的全过程并行协同管理。

⑶技术支撑层。

为支持产品从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样机试验等企业研发全过程应用,将CAX、多学科优化、协同仿真技术同创新、质量、试验、知识管理等研发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和融合,实现产品研发项目、流程、数据、工具和知识等的协同应用。

⑷资源数据层。

对于复杂产品系统研发需要充分利用行业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数据,资源数据层作为产品研发的重要基础支撑包含了各种的设计模板资料、数学模型、材料工艺库、试验数据库、经验规范、各类设计工具和软件等核心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