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word版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观察情景图,我们学会了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同时,我们也体验到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培养了数据意识。

在活动中,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提高了数据处理的能力。

最后,我们进行了汇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分类方法和结果,加深了对数据整理的理解。

1.我们研究了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
地了解数据。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结果也会不同。

3.数据在解决问题时作用很大,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想
要的数据。

4.实际生活中也经常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1.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了如何分类整理数据,以便更清
楚地了解数据。

2.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会受到不同标准的影响。

3.数据在解决问题时起到重要作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找
到所需的数据。

4.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苏教版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苏教版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二、教学重难点:合作整理,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种不同颜色的卡纸。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制统一的校服,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可以选择!你们觉得选哪种颜色最合适呢?生1:选蓝色生2:选白色生3:选黄色师:有的人喜欢蓝色、有的喜欢白色,大家的选择都不太一样,拿如果咱们班要统一颜色的校服,要听哪位同学的选择呢?为什么?2.揭示课题要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的颜色,收集整理出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数据后再做出决定。

(二)探究新知1.了解统计过程师:大家的选择都不太一样,那我们让每一位同学都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看咱们班当中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出示四种颜色卡片)集体同学参与活动,按自己喜欢的颜色排成队列。

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师:咱们班一共有多少人?选择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啊?咱们来数一数。

(教师提问,个别同学举手回答)师:现在你知道选哪种颜色的校服最合适了吗?为什么?生1:选蓝色最合适,因为选蓝色的人数最多。

生2 :选白色,因为选白色的人数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正合适。

师:哦!你们瞧,数据背后隐藏着这么丰富的信息呢,都被你们发现了,你们真会思考,而且还会用这些数据来解决问题,你们真了不起!想不想用这个新方法再试着解决其他问题?(生:想!)(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出示课件情景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啊?生:马路!师:马路上有什么?生:有树、有车。

警察叔叔非常想了解他所负责的这个路段一分钟内小轿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这三种车那种车经过的数量最多,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1:吧所有的车都开过来数一数。

生2 :走一辆车就记一辆车,到最后看看哪种车最多。

(同意他的说法吗?)师:谢谢你!警察叔叔非常愿意接受的建议,就想用你说的这个好方法来了解在这条路上一分钟内三种车过去多少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师:好!就请你们来做小小统计员,用这个好方法来解决问题,拿出你们的纸,准备好了吗?2.(出示ppt动画)生:开得太快了,数不得过来了!师:咦!同学们发现数不过来啦?一个人记三种车任务太艰巨了,哪有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呢?生:分组合作,统计数据。

数学苏教版2年级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案2

数学苏教版2年级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案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景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下面四种颜色,选那种颜色合适?师: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哪位同学的,为什么?2、揭示课题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的颜色,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的颜色的数据后再做出决定二、新知探究1、了解统计全过程。

(1)师:如果现在班里调查,怎样调查呢?(2)出示根据统计表,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再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全班共多少人?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如果给这个班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组织学生举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数据,指导学生填写第4页的统计表。

完成表格下面的问题3、小结想知道选择什么颜色做校服更合适、什么季节游玩更好,就需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整理喜欢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季节的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做出最后的决定。

生活中做很多决定都需要像这样先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出决策。

4、出示例题二大家都爱吃糖吧,吃多了容易蛀牙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来统计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有蛀牙?学生:我有2颗蛀牙。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通过观察、提问、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2.理解数据的分组与整理方法;3.了解数据的统计表示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 教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2. 项目式黑板或白板、彩色粘贴纸、圆桌、水果、蔬菜等实物 3. 学生名单册及笔记本学生准备: 1. 学生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笔 2. 铅笔、彩笔、计算器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的三个数字: 6,7,142.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探究数据的收集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水果和蔬菜,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蔬菜的颜色、种类等不同之处,并让学生尝试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分类。

3.要求学生讲述自己分类的方式。

3. 项目式活动1.教师要求学生们以“我们班上谁最喜欢吃水果”为主题,进行小组调查。

2.针对此次调查任务,教师要求学生们完成以下任务:–列出学生作为依据的信息元素;–说明如何将这些信息从数据中分离出来;–展示这些信息的不同特征并明确其重要性;–计算并表现出的数据。

4. 数据分组和整理1.学生根据之前的调查结果,对相同水果的数量进行计算。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的分组。

根据数量大小,将水果数量分为3个组别,并在黑板上列出数据的分组情况。

3.学生通过计算各组数据的平均值,了解数据的中间值。

5. 数据的统计表示方法1.教师以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形式,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2.学生继续进行比对和分析,得出综合结论,并进行个别谈话。

四、板书设计黑板:6,7,14五、课后作业•每位学生收集自己喜欢吃的5种水果的数量,并进行分组和整理。

•将这些数据以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分析这些数据的特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用图、表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表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进行数据的收集。

2. 数据的整理:指导学生运用分类、排序、编码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使学生能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数据验证和推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2. 学具:数据收集表格、数据整理表格、统计图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据,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讨论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 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书面作业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了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1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1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二年级下册教课设计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第 1课时教课目的:1、经历和感觉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剖析的统计过程,领会统计的思想方法。

2、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剖析,并能用不一样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

3、领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与生活。

教课要点:能用不一样的方法正确地表示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

教课难点: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剖析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发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爱参加什么活动?学生沟通。

我们常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爱哪一项活动?你有方法帮老师迅速地认识到结果吗?学生假如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假如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经过今日的学习,你必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迅速认识结果的方法。

今日,老师率领大家观光校园的一角。

二、沟通共享1、出示情境图。

发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 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 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并且还特别存心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能够做一些存心义的活动。

发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假如学生未能想到,教师能够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而后学生思虑沟通。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如何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指引:能够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发问:你打算如何分类?指名说:能够按老师和学生疏成两类;能够按参加的活动分红三类;能够按性别分红两类;发问:你想如何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能够画“√”表示;能够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下边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2、睁开活动。

依据学生达成状况,剖析结果。

(1)选择学生疏类的结果,发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可以)。

师:第一要把分红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假如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状况写清楚。

)。

发问:此刻,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依据出示的结果逐个回答。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精品教案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 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 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水平目标 在活动中,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目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 类整理相关的数据.重点 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难点 会用统计表根据不向的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观察比拟、归纳总结教法探究合作法教学过程②参加每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哪种活动的 人最多?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学生观察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①图中有多少位老师?学生呢?学生比老师多多少情境图,再说 说自己看到的 信息.为新知 铺垫.同学们观察 老师提供信 息,并说说自 己的想法.自学探究:自学问题:说说看到的信 息,帮助孩子们 罗列新的知识.学习新知培养自学能 力,通过自学进 行探究.卜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自学②: 学会了分类整 理,那么分类 整理在生活学 习中有哪些作 用呢?我们一起解决 这些问题吧. 有效追问,帮助 孩子理解新知, 稳固新知,应用 新知.圆柱长方体正方体V V VV V VV V此处孩子 们自己调查班 级同学蛀牙情 况再解决相关 问题.展示点拨②:帮助孩子们 理解分类整理数 据的应用以及与 生活的实际联 系.老师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先让 孩子们统计班级 内的实际情况, 再解决相关问 题,师给予适当分别根据颜色和形状整理下列图中的物体,并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红V1W黄追问: 按颠色分1荒色气球 红色气球 黄色气球 4个 3个5个广、长气球心球形气球3个4个 5个课中小结:给下面的气球分类.①按一定的顺序记录每人的蛀牙颗数. 1颗、1颗、没有、2颗、没有、 .............. ②记录每人的名字和蛀牙颗数:XXX 1 颗 XXX 2 颗XXX③按蛀牙的不同情况,画记录人数: 没有 VW 1颗 “ 2颗 V 3颗V分类可口更清整地 卸道图中有哪些人. 各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按示同的标淮分类, _________________ 〔结—箱机底同.〕 结果不同, 总数不变. 的方法指导即 可.用“正〞字统计整理数据: 你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 10~15人一组,了解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颗数,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你们1随现f 调查和记录的?孩子们在解 决相关问题 时,可以求助 老师或者同 学,小组内的 组长等.方法: 做记号 画, 画“正〞字助孩子们熟悉通过统计帮到蛀牙的颗 数,并且知道 蛀牙的伤害,从而引导孩子 们保护牙齿, 少吃甜食!把你们小组的记录分类整理,填写下表--------- 一 一 -------------------------------------------------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 多? 追问: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根据整理结果答复:看到统计出来的这些数据,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 么?没有正 一1颗下2颗 T3颗一④画“正〞字记录人数:活动稳固稳固提升要少吃甜食,保护牙齿.涂色表示同学们喜欢的颜色:1个口代表1位同学红色; 绿色F■■1:色色色色他蓝黑白粉其□□□□□□□□□□□□□□□□□□□□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in□□□□□□□□□□1、我来判一判①把数据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信息.②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相同的.③分类标准不同,但总数不变.2、请根据图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分类.大人小孩4个先同桌交流思路再展开调查.最后抽生板演.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对颜色的特殊喜爱以及调查稳固练习.仿照课本94 页想想做做题型以孩子们最喜欢的颜色为切入点,通过涂色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稳固练习统计.同桌互相检测练习,多说说,判TU,练习多应用.再说说判断依据.孩子们先自己做一做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联系生活实取后起对自际,通过小宇的案,说出缺乏成绩对孩子们进的便于以后的行稳固,稳固与坐车的 走路的3个 2个小熊 小猴 小象 2个 2个 1个①哪种小动物最少? 小象②哪种活动的小动物最多? 坐车的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坐车的比走路的多几只?二〔1〕班开家长会,每名学生来一名家长〔如下表〕, 一壶热水可以倒 6杯水,每名家长1杯,准备6壶 热水够吗?组别 一组二组四组人数89810家长人数:8+9+8+10=35 〔人〕 热水杯数:6X6=36 〔人〕男生 女生15个 17个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但总数不变. 3、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并完成以下问题.学习.生活联系,感受 分类整理数据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第1課時資料的收集和整理(1)教學內容:課本第90~92頁。

教學目標:1.經歷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簡單統計過程,認識分類整理的用處,並能按照不同的標準來整理資料,能根據整理的結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到生活中去調查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根據一種標準分類整理。

教學難點:掌握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提問:同學們,在課外活動中,你最喜歡參加什麼活動?學生交流。

我們經常組織的活動有跳繩、踢毽子、投籃。

同學們最喜歡哪一項活動?你有辦法幫老師快速地瞭解到結果嗎?學生如果能舉手回答,就聽聽他們的方法;如果沒人舉手,就告訴學生: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能幫老師想到一種快速瞭解結果的方法。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參觀校園的一角。

二、交流共用1.出示情境圖。

提問:圖中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在幹什麼?生1:圖中有老師和學生。

生2:他們有的做遊戲,有的看書,有的下棋。

師:他們的課餘生活真是豐富多彩,而且還非常有意義,我們大家在課後也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提問:你想知道些什麼?如果學生未能想到,教師可以先示範:我想知道老師比學生多多少人?然後學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這些問題,我們要先知道他們的人數。

怎樣才能知道圖中的人數呢?引導:可以先把圖中的人分類整理。

2.提問:你打算怎樣分類?指名說:(1)可以按老師和學生分成兩類;(2)可以按參加的活動分成三類;(3)可以按性別分成兩類;……提問:你想怎樣表示人數呢?學生回答:可以畫“√”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個人就畫一個人……下面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標準分一分,並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類的結果。

展開活動。

3.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分析結果。

(1)選擇學生分類的結果,提問:從這裡你能看出是按什麼分類的嗎?生答:能(不能)。

師:首先要把分成的幾類一一寫出來(如果未寫,指導學生將分類的情況寫清楚。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精选.docx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精选.docx

数据的收集。

(教材第90~92页)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让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难点: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童心园”那惬意、自由的活动场面,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心园”中,看看这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图)生:图中有同学,也有老师,他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看书……【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童心园”情境,从而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做好铺垫】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我想知道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师: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生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生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生3:还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师: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学生尝试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分类整理的结果: 我用一个“√”表示一个人。

看书下棋做游戏师:通过整理,你们知道图中有多少位老师吗?学生呢? 生:有3位老师,12名学生。

师:参加每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生:看书的有5人,下棋的有4人,做游戏的有6人。

师:你还知道些什么?和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同的。

分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师: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例一。

(1)谈话:同学们,现在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学生填写、汇报。

(3)回答问题。

每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的第二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有多少种邮票?三、巩固迁移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

1、哪种小动物只数最多,哪种最少?2、跳高的比跑步的少几只?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和体会。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公开课教学设计1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公开课教学设计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

2、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与生活。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表示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

教学难点: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指名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2、展开活动。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二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设计 教案

二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设计 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怎样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用画“√”的方法记录收集、整理数据,会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2、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体验分工合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小猴过生日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能感受爸爸妈妈为我们所付出的辛劳,进行孝亲感恩教育。

教、学具准备:课件、作业纸等。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感悟寻找到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会先对统计对象分类,再用同样的符号 (例如“√”)进行记录,在实践中感悟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并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

师:今天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师:今天森林里有个小动物过生日,看他是谁。

(课件:出现小猴过生日的场景。

课件配音: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说会有许多好朋友来为我庆祝生日,瞧,他们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课件第一遍:在音乐声中小动物们迅速依次出现,出现后隐藏)[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喜爱过生日的情景导入新课,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提出问题,初步产生统计的需要。

]二、诱发需求,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你们看清有哪些小动物吗?生:小鹿、小兔、小狗。

师:那你们看清小鹿、小兔、小狗各有多少个吗?生:没有。

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等会请你说说小鹿、小兔、小狗各有多少个?(课件第2次演示,这次略微慢些出现,孩子们在用心观察,但还是无法记住所有动物的数量)师:现在谁来说说小鹿、小兔、小狗各有多少个?生一片茫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情境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意识,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他们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数据的敏感度不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不够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用简单的图表表示数据。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会用图表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统计图模板、学生用书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数据收集工具(如铅笔、纸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数据收集的任务,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学科。

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如找出最受欢迎的学科。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指名说:(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苏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苏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苏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定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依照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存解决问题的体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依照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选大多数同学喜爱的颜色。

师:如何明白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爱的呢?生:能够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如何样调查呢?生:我觉得能够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能够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慧,你们刚才说的调查,事实上也确实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

要统计出喜爱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第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爱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爱哪种颜色?什么缘故?师:要想明白喜爱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如何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师:我们能够采纳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专门多方式来收集数据。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 (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  (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按不同标准对简单的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体会整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

2、经历用不同方法收集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

3、经历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按不同标准对简单的数据进行分类。

预习作业:看书自学p90-911、你能说出90页例1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比比谁介绍的更全)2、根据例题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小番茄和小萝卜的话)3、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教学过程:一、分类整理,经历过程提问: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回家仔细的看了这幅图,现在谁能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一下: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预设:图中有学生、老师,分别在看书、下棋、做游戏。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随意贴出“老师”“学生”“看书”“下棋”“做游戏”)提问:根据例题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问题)预设: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那种活动的人最多?参加那种活动的人最少?过渡:同学们真不错,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这儿选取了两个小朋友们提的最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贴出板贴)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预设:数数,列式提问:那你数出了老师和学生的人数,能解决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吗?明确:学生中有看书的,有做游戏的,过渡:看来,要想解决这么多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根据问题,把图中的人物分分类。

提问:你觉得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将黑板上的人怎么分类?为什么?(同桌讨论,说明原因)预设: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图中的人物按照学生和老师分为两类。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图中的人物按照活动类型,分为看书、下棋、做游戏三类。

提问: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问题的分类方法,你觉得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分类标准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明确:因为问题不同,所以分类标准不一样,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按照人物的身份分类,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按照活动项目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9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9人;
生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生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

(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反馈检测
1.谈话:我们学校准备成立兴趣小组,有航模、唱歌、美术、舞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
下面分小组活动,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人数记下来。

实物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进行统计的?从你整理的结果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

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整理结果。

3.谈话: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先
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这些照片,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人照和合照;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

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
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